CN212460238U - 板件贴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板件贴合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460238U CN212460238U CN202021304922.9U CN202021304922U CN212460238U CN 212460238 U CN212460238 U CN 212460238U CN 202021304922 U CN202021304922 U CN 202021304922U CN 212460238 U CN212460238 U CN 2124602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workstation
- box body
- placing
-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生产领域,公开了一种板件贴合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工作台和下工作台,所述上工作台具有能够吸附第一板件的上工作面,所述上工作台设置为能够使所述上工作面在面朝上的放置状态和面朝下的贴合状态之间转变,所述下工作台具有面朝上的用于放置第二板件的下工作面,所述上工作台和所述下工作台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可升降的,以能够使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相贴合。本实用新型的板件贴合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板件贴合装置用于双层玻璃体生产时,可以降低双层玻璃体夹层气泡、异物、平面凹凸点等缺陷的发生比例,提高双层玻璃体良品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生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板件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液晶显示领域,为了适应显示设备的轻薄化需求,获得更清晰明亮的显示效果,通常使用0.08-0.3mm厚度的薄化玻璃基板。但由于薄化玻璃基板存在垂度变形大、机械强度低、易破碎等问题,液晶面板制造厂现有产线设备无法满足生产要求。
为了适应生产要求,常用的方法是采用贴合机将薄化玻璃基板通过有机胶水粘贴在玻璃载板上形成双层玻璃体,该双层玻璃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这样,面板制造厂可以利用现有产线设备对双层玻璃体进行加工,待面板成盒工艺完成后,再将玻璃载板与玻璃基板分离。
现有的贴合机一般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上工作台和下工作台,上工作台的下表面用于吸附薄化玻璃基板,下工作台的上表面用于放置玻璃载板,而由于薄化玻璃基板刚性较差,机械手将其托起时,弯曲变形较大,不能直接吸附在上工作台的下表面,一般需要先把薄化玻璃基板放置在下工作台,使其保持平整状态,然后上工作台下降将其吸附后再上升。但是在此过程中,如果下工作台的上表面存在细小颗粒等异物,则容易粘附到薄化玻璃基板的贴合面,使得后续贴合得到的双层玻璃体夹层产生小气泡或者表面产生凹凸点而成为不合格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件贴合装置,以解决现有贴合机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件贴合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工作台和下工作台,所述上工作台具有能够吸附第一板件的上工作面,所述上工作台设置为能够使所述上工作面在面朝上的放置状态和面朝下的贴合状态之间转变,所述下工作台具有面朝上的用于放置第二板件的下工作面,所述上工作台和所述下工作台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可升降的,以能够使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相贴合。
可选地,所述板件贴合装置包括密封单元,所述密封单元设置为能够使所述上工作台与所述下工作台之间的空间为气密状态。
可选地,所述板件贴合装置包括减压单元,所述减压单元设置为能够对所述空间进行减压。
可选地,所述密封单元包括能够组成密封箱体的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工作台设置于所述上箱体内,所述下工作台设置于所述下箱体内。
可选地,所述减压单元包括抽真空部件,所述上箱体和/或所述下箱体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密封箱体的内部腔室与所述抽真空部件的真空接口。
可选地,所述上箱体和/或所述下箱体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密封箱体的内部腔室与外界的释压口,所述释压口设置为开合可控的。
可选地,所述上工作台设置为随所述上箱体在水平方向上翻转,以实现所述上工作面在所述放置状态与所述贴合状态之间的转变。
可选地,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可升降的。
可选地,所述板件贴合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底座、从所述底座竖直向上延伸的两根导向柱以及分别安装在两根所述导向柱上的能够沿所述导向柱升降的升降块,所述上箱体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升降块,所述转轴的旋转轴线垂直于所述导向柱的轴向,所述下箱体安装于所述底座。
可选地,所述板件贴合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具有位于所述下工作台下方的第一位置和穿过所述下工作台而到达所述下工作台上方的第二位置,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所述下工作台上设置有供所述支撑组件穿过的第一避让孔。
可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多根支撑杆,所述下工作台上设置有与多根所述支撑杆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一避让孔,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形成为球面。
可选地,所述板件贴合装置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铺设于所述下工作面上,所述缓冲垫上设置有供所述支撑组件穿过的第二避让孔。
可选地,所述板件贴合装置包括板件取放单元,所述板件取放单元设置为能够将所述第一板件放置于位于所述放置状态的所述上工作面上,将所述第二板件放置于所述下工作面上,并将相贴合的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从所述下工作面取走。
可选地,所述上工作台由静电吸附模块拼接而成。
可选地,所述上工作面的平面度小于0.1。
本实用新型的板件贴合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板件贴合装置用于双层玻璃体生产时,可以降低双层玻璃体夹层气泡、异物、平面凹凸点等缺陷的发生比例,提高双层玻璃体良品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板件贴合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工作面位于贴合状态,支撑组件位于第一位置;
图2是图1的板件贴合装置中上工作面位于放置状态的示意图,其中,板件取放单元将第一板件放置在上工作面上;
图3是图2的板件贴合装置中支撑组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其中,板件取放单元将第二板件放置在支撑组件上;
图4是图3的板件贴合装置中支撑组件回到第一位置的示意图,其中,第二板件放置在下工作面上,上工作面位于贴合状态,上箱体降至与下箱体闭合;
图5是图4的板件贴合装置中下工作台上升至使第二板件与第一板件贴合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上工作台,101-上工作面,102-上连接件,11-下工作台,111-下工作面,112-第一避让孔,113-下连接件,12-第一板件,13-第二板件,14-上箱体,15-下箱体,16-安装架,161-底座,162-导向柱,163-升降块,164-转轴,17-支撑组件,171-支撑杆,172-支撑板,173-连接杆,18-缓冲垫,181-第二避让孔,19-板件取放单元,191-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参照附图所示的方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件贴合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工作台10和下工作台11,上工作台10具有能够吸附第一板件12的上工作面101,上工作台10设置为能够使上工作面101在面朝上的放置状态和面朝下的贴合状态之间转变,下工作台11具有面朝上的用于放置第二板件13的下工作面111,上工作台10和下工作台11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可升降的,以能够使第一板件12和第二板件13相贴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板件12和第二板件13可以是任意两个需要贴合(可以是层叠,也可以是粘贴)的板状件,例如玻璃基板、玻璃载板、面板、膜等。当第一板件12为玻璃基板,第二板件13为玻璃载板时,可在第二板件13的上表面涂覆胶水,以在第一板件12与第二板件13贴合时,可以将第一板件12粘接于第二板件13。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工作台10可通过任意方式实现上工作面101在所述放置状态和所述贴合状态之间的转变,例如,可以上工作台10的任意一边为轴进行旋转,也可以使整个上工作台10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翻转(该翻转至少为180度)。
本实用新型的板件贴合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贴合第一板件12与第二板件13时,可以通过升降上工作台10和/或下工作台11,使两者之间具有一定间距,将第二板件13放置在下工作面111上,使上工作面101位于所述放置状态,在上工作面101上放置第一板件12后,再使上工作面101转变至所述贴合状态,然后通过升降上工作台10和/或下工作台11,使第一板件12与第二板件13逐渐靠近至相互贴合。本实用新型的板件贴合装置不需要像现有贴合机那样将第一板件12放置到下工作面111,能够避免第一板件12的贴合面接触下工作面111,从而降低第一板件12的贴合面受污染的风险,有利于提高贴合产品合格率。当将本实用新型的板件贴合装置用于双层玻璃体生产时,可以降低双层玻璃体夹层气泡、异物、平面凹凸点等缺陷的发生比例,提高双层玻璃体良品率。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板件贴合装置还可包括密封单元,所述密封单元设置为能够使上工作台10与下工作台11之间的空间为气密状态。通过设置所述密封单元,可以保证上工作台10与下工作台11之间的空间与外界隔绝,从而保证第一板件12与第二板件13的贴合不受外界环境所影响,避免第一板件12与第二板件13之间存在异物。另外,所述密封单元的设置还能够实现对上工作台10与下工作台11之间的空间的减压操作,以利于第一板件12与第二板件13的贴合,同时提高第一板件12与第二板件13的贴合效果。
上述中,所述密封单元可以是任意能够将上工作台10与下工作台11围起来并形成密闭腔室的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密封单元包括能够组成密封箱体的上箱体14和下箱体15,上工作台10设置于上箱体14内,下工作台11设置于下箱体15内。当上箱体14与下箱体15打开时,可便于第一板件12与第二板件13的取放;当上箱体14与下箱体15相互闭合时,可限定形成密闭的内部腔室,上箱体14和下箱体15的接触面可依靠密封圈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板件贴合装置还可包括减压单元,所述减压单元设置为能够对上工作台10与下工作台11之间的空间进行减压。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密封单元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所述减压单元设置为能够对所述密封箱体的内部腔室进行减压。
具体地,所述减压单元可包括抽真空部件(例如真空泵),上箱体14和/或下箱体15上可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密封箱体的内部腔室与所述抽真空部件的真空接口。
另外,上箱体14和/或下箱体15上还可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密封箱体的内部腔室与外界的释压口,所述释压口设置为开合可控的。当对所述密封箱体的内部腔室进行减压时,所述释压口为闭合状态,以保证所述内部腔室的气密性;当第一板件12与第二板件13贴合完成后,可以将所述释压口打开,以便于恢复所述内部腔室的压力,从而利于打开上箱体14和下箱体15,将贴合在一起的第一板件12和第二板件13取出。
具体地,为了实现对所述释压口开合的控制,可在所述释压口处安装电磁阀,通过电磁阀来控制其开合。
此外,上箱体14和/或下箱体15上还可设置有压力检测接口,压力检测接口可安装用于检测所述密封箱体的内部腔室内压力的部件。
本实用新型中,可将上工作台10设置为随上箱体14在水平方向上翻转,以实现上工作面101在所述放置状态与所述贴合状态之间的转变。另外,可将上箱体14和下箱体15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可升降的,这样可便于上箱体14与下箱体15的打开和闭合。
具体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板件贴合装置包括安装架16,安装架16包括底座161、从底座161竖直向上延伸的两根导向柱162以及分别安装在两根导向柱162上的能够沿导向柱162升降的升降块163,上箱体14通过转轴164可转动地安装于升降块163,转轴164的旋转轴线垂直于导向柱162的轴向,下箱体15安装于底座161。在这种实施方式中,下箱体15固定不动,上箱体14为可升降的,安装于上箱体14内的上工作台10可随上箱体14一起升降和翻转。导向柱162可对上箱体14起导向和支撑作用。
另外,由于在某些情况下,当上箱体14与下箱体15闭合后,第一板件12与第二板件13不一定实现贴合,因此为了保证第一板件12与第二板件13的贴合,可将上工作台10设置为能够相对于上箱体14可升降,也可将下工作台11设置为能够相对于下箱体15可升降。这样,当上箱体14与下箱体15闭合后,还可通过升降上工作台10和/或下工作台11来使第一板件12与第二板件13贴合。
具体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将下工作台11设置为能够相对于下箱体15可升降,如图1所示,上工作台10通过上连接件102固定连接于上箱体14,下工作台11通过下连接件113可升降地连接于下箱体15,下连接件113穿设在下箱体15的底壁上并能够相对于下箱体15升降。
本实用新型中,可将第二板件13直接放置在下工作面111上,而为了使第二板件13在下工作面111上的取放更加便捷、安全,所述板件贴合装置还可包括支撑组件17,支撑组件17具有位于下工作台11下方的第一位置(参见图1)和穿过下工作台11而到达下工作台11上方的第二位置(参见图3),支撑组件17设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下工作台11上设置有供支撑组件17穿过的第一避让孔112。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支撑组件17可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多根支撑杆171,下工作台11上设置有与多根支撑杆171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避让孔112,第一避让孔112设置为能够供支撑杆171穿过。
其中,支撑杆171的材质优选聚醚醚酮(PEEK)。由于支撑杆171的顶端用于与第二板件13接触,因此支撑杆171的顶端优选形成为球面,以避免对第二板件13造成划伤和污染。
另外,如图1所示,支撑组件17还可包括支撑板172和连接杆173,多根支撑杆171可设置为从支撑板172竖直向上延伸,连接杆173可设置为从支撑板172竖直向下延伸,连接杆173可穿设在下箱体15的底壁上,以相对于下箱体15升降。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所示,所述板件贴合装置还可包括缓冲垫18,缓冲垫18铺设于下工作面111上,缓冲垫18上设置有供支撑组件17穿过的第二避让孔181。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避让孔181的数量和位置与第一避让孔112对应。通过设置缓冲垫18,可以避免第一板件12与第二板件13在压合过程中划伤或破碎。
其中,缓冲垫18与第二板件13的接触面(即缓冲垫18的上表面)最好平坦,平面度精度优选为0.1-0.4。缓冲垫18与第二板件13的接触面最好不要为镜面,否则容易粘附第二板件13。缓冲垫18的硬度优选在邵氏A50-A70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第一板件12和第二板件13的取放,所述板件贴合装置还可包括板件取放单元19,板件取放单元19可用于第一板件12和第二板件13分别在上工作面101和下工作面111上的取放。具体地,板件取放单元19可设置为能够将第一板件12放置于位于所述放置状态的上工作面101上,将第二板件13放置于下工作面111上,并将相贴合的第一板件12和第二板件13从下工作面111取走。
其中,板件取放单元19可以包括任意能够取放板状件的部件,例如板件取放单元19可以是机械手。如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板件取放单元19可包括多个吸盘191,多个吸盘191可相互间隔地安装在一个安装座上。
本实用新型中,上工作面101可通过任意方式实现对第一板件12的吸附,例如真空吸附、静电吸附等。由此,所述板件贴合装置还可包括吸附单元。当采用静电吸附时,上工作台10可由静电吸附模块拼接而成。由于贴合产品的平面度与静电模块的整体平面度相关,为了保证贴合产品的平面度,最好使上工作面101的平面度小于0.1。
本实用新型中,各部件(例如上、下箱体,上、下工作台,支撑组件)的升降、翻转等动作可通过驱动单元进行驱动。例如,上箱体14可由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杠实现升降,由伺服电机驱动转轴164实现翻转;下工作台11可由伺服电机和丝杠机构驱动升降,下工作台11可在行程范围内任意位置精确停止;支撑组件17可由气缸驱动升降,支撑组件17可选择只能停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板件贴合装置贴合薄化玻璃基板(第一板件12)与玻璃载板(第二板件13)的方法:
将上箱体14上升至预定位置(打开密封箱体,为板件的送入提供空间,同时避免上箱体14翻转过程中与下箱体15干涉),翻转180度,使上工作面101位于所述放置状态,采用板件取放单元19将薄化玻璃基板吸取送至上工作台10正上方,将玻璃基板放置在上工作面101上,接通吸附单元,将玻璃基板紧紧吸附在上工作面101上(参见图2);采用板件取放单元19将涂覆有胶水的玻璃载板托送至下工作台11正上方(玻璃载板涂有胶水的一面朝上),支撑组件17上升,支撑杆171穿过下工作台11及缓冲垫18上的避让孔到达第二位置顶起玻璃载板(参见图3);板件取放单元19退出,支撑组件17下降将玻璃载板放置在缓冲垫18上;上箱体14回转180度使薄化玻璃基板向下,上箱体14下降与下箱体15闭合(参见图4);减压单元开始对密封箱体的内部腔室减压,当内部腔室的绝对压力小于100Pa时,下工作台11上升将玻璃载板顶起至与薄化玻璃基板压合(参见图5);双层玻璃体成型后,关闭吸附单元,下工作台11下降,打开释压口破除真空,上箱体14上升,支撑组件17上升将双层玻璃体顶起,板件取放单元19进入将双层玻璃体取出。
在上述薄化玻璃基板与玻璃载板的贴合过程中,只有板件取放单元19的吸盘191接触过薄化玻璃基板的贴合面,由此最大程度避免了贴合面受到污染,保证贴合后双层玻璃体无异物造成的气泡和表面凹凸点。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板件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工作台(10)和下工作台(11),所述上工作台(10)具有能够吸附第一板件(12)的上工作面(101),所述上工作台(10)设置为能够使所述上工作面(101)在面朝上的放置状态和面朝下的贴合状态之间转变,所述下工作台(11)具有面朝上的用于放置第二板件(13)的下工作面(111),所述上工作台(10)和所述下工作台(11)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可升降的,以能够使所述第一板件(12)和所述第二板件(13)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件贴合装置包括密封单元,所述密封单元设置为能够使所述上工作台(10)与所述下工作台(11)之间的空间为气密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件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件贴合装置包括减压单元,所述减压单元设置为能够对所述空间进行减压;和/或
所述密封单元包括能够组成密封箱体的上箱体(14)和下箱体(15),所述上工作台(10)设置于所述上箱体(14)内,所述下工作台(11)设置于所述下箱体(15)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件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单元包括抽真空部件,所述上箱体(14)和/或所述下箱体(15)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密封箱体的内部腔室与所述抽真空部件的真空接口;和/或
所述上箱体(14)和/或所述下箱体(15)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密封箱体的内部腔室与外界的释压口,所述释压口设置为开合可控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件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工作台(10)设置为随所述上箱体(14)在水平方向上翻转,以实现所述上工作面(101)在所述放置状态与所述贴合状态之间的转变;和/或
所述上箱体(14)和所述下箱体(15)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可升降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件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件贴合装置包括安装架(16),所述安装架(16)包括底座(161)、从所述底座(161)竖直向上延伸的两根导向柱(162)以及分别安装在两根所述导向柱(162)上的能够沿所述导向柱(162)升降的升降块(163),所述上箱体(14)通过转轴(164)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升降块(163),所述转轴(164)的旋转轴线垂直于所述导向柱(162)的轴向,所述下箱体(15)安装于所述底座(161)。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板件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件贴合装置包括支撑组件(17),所述支撑组件(17)具有位于所述下工作台(11)下方的第一位置和穿过所述下工作台(11)而到达所述下工作台(11)上方的第二位置,所述支撑组件(17)设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所述下工作台(11)上设置有供所述支撑组件(17)穿过的第一避让孔(1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件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组件(17)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多根支撑杆(171),所述下工作台(11)上设置有与多根所述支撑杆(171)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一避让孔(112),所述支撑杆(171)的顶端形成为球面;和/或
所述板件贴合装置包括缓冲垫(18),所述缓冲垫(18)铺设于所述下工作面(111)上,所述缓冲垫(18)上设置有供所述支撑组件(17)穿过的第二避让孔(181)。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板件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件贴合装置包括板件取放单元(19),所述板件取放单元(19)设置为能够将所述第一板件(12)放置于位于所述放置状态的所述上工作面(101)上,将所述第二板件(13)放置于所述下工作面(111)上,并将相贴合的所述第一板件(12)和所述第二板件(13)从所述下工作面(111)取走。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板件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工作台(10)由静电吸附模块拼接而成,和/或
所述上工作面(101)的平面度小于0.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304922.9U CN212460238U (zh) | 2020-07-06 | 2020-07-06 | 板件贴合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304922.9U CN212460238U (zh) | 2020-07-06 | 2020-07-06 | 板件贴合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460238U true CN212460238U (zh) | 2021-02-02 |
Family
ID=74484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304922.9U Active CN212460238U (zh) | 2020-07-06 | 2020-07-06 | 板件贴合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460238U (zh) |
-
2020
- 2020-07-06 CN CN202021304922.9U patent/CN21246023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492284B2 (ja) | 基板貼合装置 | |
JP3906753B2 (ja) | 基板組立て装置 | |
KR20080053060A (ko) | 기판합착장치 및 기판합착방법 | |
CN109333990B (zh) | 一种贴合治具、贴合方法及裸眼3d手机套 | |
EP3688746B1 (en) | Apparatus for bonding a curved display | |
JP2002236276A (ja) | 基板の組立方法及び組立装置 | |
CN101801646A (zh) | 粘合基板制造装置和粘合基板制造方法 | |
CN212460238U (zh) | 板件贴合装置 | |
CN110723588A (zh) | 一种免真空泵的小尺寸网版贴膜装置 | |
CN112078216B (zh) | 玻璃基板贴合装置及其工艺 | |
KR102138151B1 (ko) | 흡착 반전 장치 | |
CN114801151B (zh) | 分段式柔性膜材贴合设备及贴合方法 | |
JP4087385B2 (ja) | 貼合せ基板製造装置 | |
CN216623216U (zh) | 一种翻转真空贴合机构 | |
CN114012291A (zh) | 翘曲片吸附激光加工台 | |
CN109250193B (zh) | 一种tft-lcd液晶玻璃包装上片稳定装置 | |
CN214522567U (zh) | 板件贴合设备 | |
KR101699718B1 (ko) | 듀얼 스테이지를 구비한 진공챔버 합착장치 | |
JP4470922B2 (ja) | 基板の搬出入方法とロボット | |
JP2003255311A (ja) | 基板貼り合わせ方法及び装置 | |
JP4470923B2 (ja) | 基板組立て装置 | |
JP2019082693A (ja) | 基板組立装置とそのテーブル構造 | |
KR102570673B1 (ko) | 기판 이송장치 | |
CN219590629U (zh) | 一种贴合机构 | |
KR20140120785A (ko) | 고형 박판 분리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