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57052U - 抽油烟机 - Google Patents

抽油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57052U
CN212457052U CN202021773400.3U CN202021773400U CN212457052U CN 212457052 U CN212457052 U CN 212457052U CN 202021773400 U CN202021773400 U CN 202021773400U CN 212457052 U CN212457052 U CN 2124570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layer
fan
range hood
fil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734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思强
许宁
刘璐
温汉杰
丁泺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217734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570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570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570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油烟机,包括:机壳,机壳内设有风道,机壳上还设有分别与风道的两端连通的进风口与出风口;风机,风机设于风道内,风机包括电机及与电机连接的风叶,电机能够驱动风叶转动用于提供使油烟从进风口流向出风口的动力;及设于风道内且用于过滤油烟中所含有的油污的第一过滤机构,第一过滤机构与电机连接,电机驱动风叶转动时同时驱动第一过滤机构以预设转速转动。上述抽油烟机,在保证第一过滤机构在具有过滤油污的前提下,油污不会附着于第一过滤机构上,保证了第一过滤机构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抽油烟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抽油烟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抽油烟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各种电器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其中,抽油烟机作为一种厨房电器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抽油烟机又称吸油烟机,是一种净化厨房环境的厨房电器,其安装于厨房炉灶上方,能将炉灶燃烧的废物和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油烟迅速抽走,排出室外,同时将油烟冷凝收集,减少污染,净化空气,并具有防毒、防爆的安全保障作用。
传统抽油烟机内部都会安装用于过滤油烟的过滤层,在抽油烟机工作中,随着烟机内部风机转动,整个烟机内部产生负压,油烟中的油污被过滤层吸收,油烟中的烟气从烟管排向外界。但是传统抽油烟机,过滤层固定于抽油烟机内,从而导致过滤层中易于存积较多的油污,油污的存积将对过滤层长时间腐蚀,造成过滤层的使用寿命较短,从而导致抽油烟机的使用寿命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抽油烟机的过滤层的使用寿命较短而导致抽油烟机的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过滤层的使用寿命以提高抽油烟机的使用寿命的抽油烟机。
一种抽油烟机,所述抽油烟机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风道,所述机壳上还设有分别与风道的两端连通的进风口与出风口;
风机,所述风机设于所述风道内,所述风机包括电机及与所述电机连接的风叶,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风叶转动用于提供使油烟从所述进风口流向所述出风口的动力;及
设于所述风道内且用于过滤油烟中所含有的油污的第一过滤机构,所述第一过滤机构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风叶转动时同时驱动所述第一过滤机构以预设转速转动。
上述抽油烟机,风机转动时同时带动第一过滤机构以预设转速转动,以使存积于第一过滤机构上的油污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机壳的内壁上,如此保证第一过滤机构在具有过滤油污的前提下,油污不会附着于第一过滤机构上,保证了第一过滤机构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抽油烟机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筒及与所述过滤筒一端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筒间隔设于所述风叶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筒包括尼龙过滤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抽油烟机还包括用于过滤油烟中油污的第二过滤机构及第三过滤机构,所述第二过滤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一过滤机构位于油烟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位置,所述第三过滤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一过滤机构位于油烟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位置,所述第一过滤机构位于油烟从所述第二过滤机构流向所述第三过滤机构的流动路径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机构与所述机壳连接且位于所述风道内或至少部分突出所述进风口外,所述第三过滤机构与所述机壳连接且位于所述风道内或至少部分突出所述出风口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机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过滤层及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相对于所述第一过滤层靠近所述风机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层为蜂窝状过滤网,且所述第一过滤层的第一过滤孔为中空的倒六棱台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一活性炭层及第一隔离层,所述第一活性炭层相对于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靠近所述风机设置,所述第一隔离层设于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与所述第一活性炭层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层内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第一叶片,所述第一叶片可控地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转动或停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过滤机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三过滤层及第四过滤层,所述第三过滤层相对于所述第四过滤层靠近所述风机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过滤层为蜂窝状过滤网,且所述第三过滤层的第二过滤孔为中空的倒六棱台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过滤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玻璃纤维层、第二活性炭层及第二隔离层,所述第二活性炭层相对于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远离所述风机设置,所述第二隔离层设于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与所述第二活性炭层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过滤层内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有第二叶片,所述第二叶片可控地在所述容纳腔内转动或停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包括壳体及所述壳体连接的蜗壳,所述风道设于所述壳体及所述蜗壳内,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蜗壳上;
其中,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风机及所述第一过滤机构均设于所述蜗壳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蜗壳上设有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漏油孔,所述抽油烟机还包括油杯,所述油杯与所述壳体连接且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油杯用于承接从所述进风口流出的油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抽油烟机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抽油烟机的第一过滤机构的轴测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第一过滤机构的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抽油烟机的局部结构图;
图5为图4中所示的抽油烟机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6为图1中所示的抽油烟机的第二过滤机构的一视角的轴测图;
图7为图6中所示的第二过滤机构的另一视角的轴测图;
图8为图6中所示的第二过滤机构的局部结构图;
图9为图6中所示的第二过滤机构的一局部剖视图;
图10为图6中所示的第二过滤机构的另一局部剖视图;
图11为图1中所示的抽油烟机的第三过滤机构的一视角的轴测图;
图12为图11中所示的第三过滤机构的另一视角的轴测图;
图13为图11中所示的第三过滤机构的局部结构图;
图14为图11中所示的第三过滤机构的一局部剖视图;
图15为图11中所示的第三过滤机构的另一局部剖视图。
100、抽油烟机;10、机壳;11、风道;12、出风口;13、壳体;14、蜗壳;141、漏油孔;20、风机;21、电机;22、风叶;30、油网;40、第一过滤机构;41、过滤筒;42、第一连接部;421、装配孔;43、第二连接部;50、油杯;60、第二过滤机构;61、第一过滤层;62、第二过滤层;621、第一玻璃纤维层;622、第一活性炭层;623、第一隔离层;63、第一框架;64、第一叶片;70、第三过滤机构;71、第三过滤层;72、第四过滤层;721、第二玻璃纤维层;722、第二活性炭层;723、第二隔离层;73、第二框架;74、第二叶片;80、过滤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抽油烟机100,包括机壳10及风机20,机壳10内开设有风道11,机壳10上还开设有与风道11均连通的进风口与出风口12。风机20设于风道11内,风机20包括电机21及与电机21连接的风叶22,电机21能够驱动风叶22转动用于提供油烟从进风口流向出风口12的动力。具体地,抽油烟机100还包括油网30,油网30与机壳10连接且位于进风口处。抽油烟机100工作时,电机21动作带动风叶22转动产生负压,将室内的油烟吸入,油烟经过油网30,其内含有的油污被第一次过滤,然后进入风道11内部,风道11内的油烟受到风叶22离心力的作用,油雾凝集成油滴以被收集。
继续参阅图1,一实施例中,抽油烟机100还包括第一过滤机构40,第一过滤机构40设于风道11内且用于过滤油烟中所含有的油污,第一过滤机构40与电机21连接,电机21驱动风叶22转动时同时驱动第一过滤机构40以预设转速转动,以使存积于第一过滤机构40上的油污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机壳10的内壁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抽油烟机100,风机20转动时同时带动第一过滤机构40以预设转速转动,以使存积于第一过滤机构40上的油污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机壳10的内壁上,如此保证第一过滤机构40在具有过滤油污的前提下,油污不会附着于第一过滤机构40上,保证了第一过滤机构40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抽油烟机100的使用寿命。
机壳10包括壳体13及与壳体13连接的蜗壳14,风道11设于壳体13及蜗壳14内,进风口设于壳体13上,出风口12设于蜗壳14上。其中,风机20为离心风机20,风机20及第一过滤机构40均设于蜗壳14内。离心风机20设于蜗壳14内可以产生较大的离心力,以便于油污从风叶22及第一过滤机构40上甩向蜗壳14的内壁上。
一实施例中,蜗壳14上设有与进风口连通的漏油孔141,抽油烟机100还包括油杯50,油杯50与机壳10连接且与进风口连通,油杯50用于承接从进风口流出的油污。工作时,风叶22及第一过滤机构40上甩下的油污,在重力的作用下从漏油孔141进入壳体13的风道11内,并从风道11流向进风口后流向油杯50内以被收集,且油网30上的油污也能够流向油杯50内以被收集。
参阅图2及图3,一实施例中,第一过滤机构40包括过滤筒41及与过滤筒41一端连接的第一连接部42,第一连接部42与电机21的驱动轴固定连接,过滤筒41间隔设于风叶22内(参阅图4及图5)。如此,过滤筒41不但可以过滤油污,且存积于过滤筒41上的油污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经过风叶22的叶片之间的间隙被甩向机壳10的内壁上。
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过滤筒41套设于电机21的主体外。如此,过滤筒41可以保护电机21的主体免受油污的侵袭,保护电机21,提高了电机21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抽油烟机100的使用寿命。
一实施例中,过滤筒41包括尼龙过滤网,尼龙可以起到较好的油污分离效果。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过滤筒41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制成,在此不作限定。
参阅图3,具体地,第一连接部42封闭过滤筒41的一端,且第一连接部42上开设有装配孔421,第一连接部42通过装配孔421装配于电机21的驱动轴外。更具体地,第一过滤机构40还包括第二连接部43,第二连接部43与过滤筒41的另一端连接,以使过滤筒41较好地保持筒状不变形。
继续参阅图1,一实施例中,抽油烟机100还包括用于过滤油烟中油污的第二过滤机构60及第三过滤机构70,第二过滤机构60相对于第一过滤机构40位于油烟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位置,第一过滤机构40位于油烟从第二过滤机构60流向第三过滤机构70的流动路径上。具体地,第二过滤机构60位于油网30与第一过滤机构40之间(此时第二过滤机构60位于风道11内),第三过滤机构70相对于第一过滤机构40位于油烟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位置。如此,在抽油烟机100工作时,电机21动作带动风叶22转动产生负压,且电机21转动时带动第一过滤机构40转动,将室内的油烟吸入,油烟经过油网30,其内含有的油污被第一次过滤,然后进入风道11内部,并经过第二过滤机构60第二次过滤,再经过第一过滤机构40第三次过滤,最后在经过第三过滤机构70时进行第四次过滤,保证了油烟中含有的油污被充分过滤。且过滤后形成的油污,在重力的作用下从进风口流向油杯50被收集。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过滤机构60位于风道11内。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过滤机构60也可以至少部分突出进风口外,在此不作限定。
参阅图6及图7,第二过滤机构6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过滤层61及第二过滤层62,第二过滤层62相对于第一过滤层61靠近风机20设置。如此,油污在经过第二过滤机构60时,将首先经过第一过滤层61过滤,再经过第二过滤层62过滤,过滤效果较好。
参阅图8,一实施例中,第一过滤层61为蜂窝状过滤网,且第一过滤层61的第一过滤孔为中空的倒六棱台结构。如此,油烟在经过第一过滤层61流向第二过滤层62的过程中,第一过滤孔的内部尺寸逐渐增大,在第一过滤层61过滤油污的同时,便于分离后油烟的流动。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过滤层61的设置方式不限于此。
参阅图9,第二过滤层6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玻璃纤维层621、第一活性炭层622及第一隔离层623,第一活性炭层622相对于第一玻璃纤维层621靠近风机20设置,第一隔离层623设于第一玻璃纤维层621与第一活性炭层622之间。通过上述设置,油烟在经过第二过滤层62流向第一过滤机构40时,先经过第一玻璃纤维层621过滤,玻璃纤维层过滤效果较好,而后经过第一隔离层623过滤,最后经过第一活性炭层622过滤,活性炭层具有较好的过滤吸收作用,从而提高第二过滤层62的过滤效果。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隔离层623可以采用玻璃纤维或者活性炭制成,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制成,在此亦不作限定。
继续参阅图6及图7,进一步,第二过滤机构60包括第一框架63,第一过滤层61及第二过滤层62均设于第一框架63内,第一框架63与壳体13的内壁连接,第一框架63起到保护及支撑第一过滤层61及第二过滤层62的作用。具体地,第一框架63为中空的方形。应当理解,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框架63还可以为中空的圆形,在此不作限定。
参阅图1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过滤层62内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内设有第一叶片64,具体地,第一风叶64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每个第一叶片64可控地在第一容纳腔内转动或停转。如此,在抽油烟机100工作时,可以控制第一叶片64在第一容纳腔内转动,油烟在经过第一叶片64时,其内含有的油污在第一叶片64的离心力作用下,易于从油烟中分离出来。
进一步,第一玻璃纤维层621与第一活性炭层622中均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一玻璃纤维层621与第一活性炭层622的第一容纳腔中均设有第一叶片64。
一实施例中,第三过滤机构70设于蜗壳14内。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过滤机构70也可以至少部分突出出风口12设置,在此亦不作限定。
参阅图11及图12,第三过滤机构7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三过滤层71及第四过滤层72,第三过滤层71相对于第四过滤层72靠近风机20设置。如此,油污在经过第三过滤机构70时,将首先经过第三过滤层71过滤,再经过第四过滤层72过滤,过滤效果较好。
参阅图13,第三过滤层71为蜂窝状过滤网,且第三过滤层71的第二过滤孔为中空的倒六棱台结构。如此,油烟在经过第三过滤层71流向第四过滤层72的过程中,第二过滤孔的内部尺寸逐渐增大,在第三过滤层71过滤油污的同时,便于分离后油烟的流动。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过滤层71的设置方式不限于此。
参阅图14,第四过滤层7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玻璃纤维层721、第二活性炭层722及第二隔离层723,第二活性炭层722相对于第二玻璃纤维层721远离风机20设置,第二隔离层723设于第二玻璃纤维层721与第二活性炭层722之间。通过上述设置,油烟在经过第四过滤层72时,先经过第二玻璃纤维层721过滤,玻璃纤维层过滤效果较好,而后经过第二隔离层723过滤,最后经过第二活性炭层722过滤,活性炭层具有较好的过滤吸收作用,从而提高第四过滤层72的过滤效果。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隔离层723可以采用玻璃纤维或者活性炭制成,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制成,在此亦不作限定。
继续参阅图11及图12,进一步,第三过滤机构70包括第二框架73,第三过滤层71及第四过滤层72均设于第二框架73内,第二框架73与壳体13接,第二框架73起到保护及支撑第三过滤层71及第四过滤层72的作用。具体地,第二框架73为中空的方形。应当理解,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框架73也可以为中空的圆形,在此不作限定。
参阅图15,在一个实施例中,第四过滤层72内具有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内设有第二叶片74,具体地,第二叶片74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叶片74可控地在第二容纳腔内转动或停转。如此,在抽油烟机100工作时,可以控制第二叶片74在第二容纳腔内转动,油烟在经过第二叶片74时,其内含有的油污在第二叶片74的离心力作用下,易于从油烟中分离出来。
进一步,第二玻璃纤维层721与第二活性炭层722内均设有第二容纳腔,第二玻璃纤维层721与第二活性炭层722的第二容纳腔内均设有第二叶片74。
继续参阅图1,抽油烟机100还包括过滤控制装置80,电机21、第一叶片64、第二叶片74均与过滤控制装置80电连接,过滤控制装置80控制电机21、第一叶片64与第二叶片74转动或停转。具体地,抽油烟机100还包括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上设有开始按钮、过滤按钮及定时按钮,通过操作开始按钮可以控制电机21转动或停机,通过操作过滤按钮可以控制第一叶片64与第二叶片74转动或停转,通过操作定时按钮可以控制第一叶片64与第二叶片74的工作时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油烟机100的工作原理如下:
电机21带动风叶22及第一过滤机构40转动,风叶22转动产生负压,将室内的烟气吸入。同时,过滤控制装置80控制第一叶片64与第二叶片74转动。
油烟首先经过油网30,油网30对油烟中含有的油污进行第一次过滤,被过滤后油污进入风道11内部。进入风道11内部的油烟经过第二过滤机构60时,第二过滤机构60对油烟中的油污进行再一次过滤,且第二过滤机构60的第一叶片64转动将油烟甩到第二过滤机构60的边缘,油污顺着第二过滤机构60的边缘滑下进入油杯50中收集,此时油烟中的油污的过滤效果达到45%。
而后油烟流向第一过滤机构40,第一过滤机构40对油烟再次过滤净化,此时油烟中油污的过滤效果达到85%以上。
最后,油烟流向第三过滤机构70,第三过滤机构70对油烟进行第三次过滤,且第三过滤机构70的第二叶片74转动将油污甩到第三过滤机构70的边缘,油污顺着第三过滤机构70的边缘滑向蜗壳14内,并与第二过滤机构60过滤的油污共同从蜗壳14上的漏油孔141流出,最后被油杯50收集,此时油污的过滤效果达到98%以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烟机包括:
机壳(10),所述机壳(10)内设有风道(11),所述机壳(10)上还设有分别与风道(11)的两端连通的进风口与出风口(12);
风机(20),所述风机(20)设于所述风道(11)内,所述风机(20)包括电机(21)及与所述电机(21)连接的风叶(22),所述电机(21)能够驱动所述风叶(22)转动用于提供使油烟从所述进风口流向所述出风口(12)的动力;及
设于所述风道(11)内且用于过滤油烟中所含有的油污的第一过滤机构(40),所述第一过滤机构(40)与所述电机(21)连接,所述电机(21)驱动所述风叶(22)转动时同时驱动所述第一过滤机构(40)以预设转速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机构(40)包括过滤筒(41)及与所述过滤筒(41)一端连接的第一连接部(42),所述第一连接部(42)与所述电机(21)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筒(41)间隔设于所述风叶(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41)包括尼龙过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烟机还包括用于过滤油烟中油污的第二过滤机构(60)及第三过滤机构(70),所述第二过滤机构(60)相对于所述第一过滤机构(40)位于油烟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位置,所述第三过滤机构(70)相对于所述第一过滤机构(40)位于油烟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位置,所述第一过滤机构(40)位于油烟从所述第二过滤机构(60)流向所述第三过滤机构(70)的流动路径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机构(60)与所述机壳(10)连接且位于所述风道(11)内或至少部分突出所述进风口外,所述第三过滤机构(70)与所述机壳(10)连接且位于所述风道(11)内或至少部分突出所述出风口(12)外。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机构(6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过滤层(61)及第二过滤层(62),所述第二过滤层(62)相对于所述第一过滤层(61)靠近所述风机(20)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层(61)为蜂窝状过滤网,且所述第一过滤层(61)的第一过滤孔为中空的倒六棱台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层(6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玻璃纤维层(621)、第一活性炭层(622)及第一隔离层(623),所述第一活性炭层(622)相对于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621)靠近所述风机(20)设置,所述第一隔离层(623)设于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621)与所述第一活性炭层(62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层(62)内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第一叶片(64),所述第一叶片(64)可控地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转动或停转。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过滤机构(7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三过滤层(71)及第四过滤层(72),所述第三过滤层(71)相对于所述第四过滤层(72)靠近所述风机(20)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过滤层(71)为蜂窝状过滤网,且所述第三过滤层(71)的第二过滤孔为中空的倒六棱台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过滤层(7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玻璃纤维层(721)、第二活性炭层(722)及第二隔离层(723),所述第二活性炭层(722)相对于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721)远离所述风机(20)设置,所述第二隔离层(723)设于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721)与所述第二活性炭层(722)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过滤层(72)内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有第二叶片(74),所述第二叶片(74)可控地在所述容纳腔内转动或停转。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0)包括壳体(13)及所述壳体(13)连接的蜗壳(14),所述风道(11)设于所述壳体(13)及所述蜗壳(14)内,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壳体(13)上,所述出风口(12)设于所述蜗壳(14)上;
其中,所述风机(20)为离心风机(20),所述风机(20)及所述第一过滤机构(40)均设于所述蜗壳(14)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14)上设有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漏油孔(141),所述抽油烟机还包括油杯(50),所述油杯(50)与所述壳体(13)连接且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油杯(50)用于承接从所述进风口流出的油污。
CN202021773400.3U 2020-08-21 2020-08-21 抽油烟机 Active CN2124570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73400.3U CN212457052U (zh) 2020-08-21 2020-08-21 抽油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73400.3U CN212457052U (zh) 2020-08-21 2020-08-21 抽油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57052U true CN212457052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73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73400.3U Active CN212457052U (zh) 2020-08-21 2020-08-21 抽油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570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57031U (zh) 一种带自转式油烟机分离网的油烟机
CN108980927B (zh) 抽油烟机
ES2630382T3 (es) Dispositivo de extracción de vapor
CN214275863U (zh) 一种双级风机的油烟净化结构
CN212457052U (zh) 抽油烟机
CN111878869A (zh) 抽油烟机
CN213237689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5863620U (zh) 一种双环型高效油烟净化机
CN211011438U (zh) 烟囱组件及壁挂炉
CN113739233A (zh) 油烟净化一体机
CN111964121A (zh) 吸油烟机
CN212362142U (zh) 抽油烟机
CN214198779U (zh) 集成灶
CN111306594A (zh) 集成灶
CN215489936U (zh) 一种油烟净化一体机
CN212511336U (zh) 吸油烟机
CN213119225U (zh) 集成灶
CN111503681B (zh) 净化装置
CN212283393U (zh) 油烟分离装置及抽油烟机
CN212673325U (zh) 集成灶
CN216429982U (zh) 一种用于排油烟的离心风机
KR102378771B1 (ko) 친환경 주방 덕트의 배기구조
CN217423351U (zh) 用于排放油烟的离心风机
CN219809953U (zh) 一种高效净化家用油烟机
CN217274355U (zh) 抽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