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22751U - 一种新型出风口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出风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22751U
CN212422751U CN202021471263.8U CN202021471263U CN212422751U CN 212422751 U CN212422751 U CN 212422751U CN 202021471263 U CN202021471263 U CN 202021471263U CN 212422751 U CN212422751 U CN 2124227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nk
air door
inner blade
damper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7126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浙
黄立锋
许伟健
李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uerda Smar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uerda Smar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uerda Smar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uerda Smar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7126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227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227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227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出风口,包括出风口壳体、以及安装在出风口壳体内的风门组件;出风口壳体具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转盘与风门组件传动连接;风门组件包括风门、以及安装在风门上与传动转盘啮合传动的风门曲柄;风门曲柄与风门之间安装有第二离合件。出风口壳体内安装有内叶片组件;内叶片组件与驱动电机之间通过传动转盘传动连接;内叶片组件包括不少于一片的内叶片、以及安装在任一内叶片上与传动转盘啮合传动的内叶片曲柄;内叶片曲柄具有第一导柱;风门曲柄具有第二导柱;传动转盘具有用于第一导柱以及第二导柱滑行运动的导轨。本实用新型在实现电动操作的同时,保留了手动调节风门的开闭以及内叶片的运动,实现了双重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出风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出风口。
背景技术
空调出风口作为空调通风系统的终端,对气流组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空调出风口通常在车厢降温或升温时使用,主要将适当的风速以及带有适当的温度的气流吹至驾乘人员的脸部区域,来满足对温度气流流动的要求,可通过调节出风口处叶片方向,将气流引至驾乘人员的上身或膝部等区域,也能够通过调节叶片将气流避开乘客的身体部位,同时,为了获得车内安静舒适的环境要求,需要调节至合适的风速以及风向。
现有技术中,不同人对车内空调的温度和风向等要求不同,传统出风口通过机械结果手动调节,车里的温度和风向等每次都会占用时间进行手动调整,但也未必能调节到自己喜欢的驾驶环境,降低了车辆驾驶的舒适性,而现有的电动出风口仅仅通过电动方式调节风向和扫风,彻底取消了手动操作的方式。如专利文献《一种汽车电动出风口》(专利号为ZL20182167513.1),公开了一种汽车电动出风口,包括风口壳体、以及设置在风口壳体内的上叶片、下叶片和风门;还包括设置在风口壳体内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上叶片和风门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所述下叶片传动连接。上述专利文献的汽车出风口通过电动方式调节上叶片和下叶片来控制上下和左右风向,实现自动全方位扫风,以及电动方式实现风门的自动开闭,但是上述结构直接取消了通过手动操作叶片和风门的开闭,存在电动方式损坏就不能使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出风口,通过驱动电机与内叶片组件和风门组件传动连接,实现了通过电动方式调节内叶片来控制风向,从而实现自动全方位扫风,通过电动方式来开闭出风口;而且,在实现电动操作的同时,保留了手动调节内叶片的运动以及风门的开闭,实现了双重保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新型出风口,包括出风口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出风口壳体内的风门组件;
所述出风口壳体具有驱动电机;
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转盘与所述风门组件传动连接;
所述风门组件包括风门、以及安装在所述风门上与所述传动转盘啮合传动的风门曲柄;
所述风门曲柄与所述风门之间安装有第二离合件;
所述新型出风口具有电动模式和手动模式;
电动模式时,驱动电机运转带动传动转盘运行,进而带动与所述传动转盘啮合的风门曲柄运动,第二离合件产生的摩擦力带动风门进行转动;
手动操作时,外部操作端带动所述风门转动,此时与传动转盘啮合的风门曲柄不动,克服风门和风门曲柄之间的第二离合件产生的摩擦力,使得风门脱离所述风门曲柄进行转动。
具体的,所述传动转盘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离合件为弹性件。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二离合件的设置,可以实现风门的手动操作;通过所述风门曲柄与所述风门之间设置第二离合件,当手动操作所述风门时,所述风门曲柄与所述传动转盘干涉,导致风门无法被驱动,当施加的力达到一定值,所述第二离合件抱死,所述风门曲柄与所述风门之间分离,所述风门就可以通过手动操作。在实现电动操作的同时,保留了手动调节风门的开闭,实现了双重保障;通过所述传动转盘与所述风门曲柄的啮合传动,可以实现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风门的运动,从而控制出风口的开闭。
进一步的,所述风门具有用于安装风门曲柄的风门连接轴,所述风门连接轴具有用于安装第二离合件的第二安装部,且所述第二安装部靠近所述风门的一端具有轴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第二限位部;
所述风门曲柄具有第二安装槽,且所述第二安装槽具有用于所述风门连接轴通过的第二安装孔;
所述风门曲柄安装至所述风门连接轴后,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部形成用于限制所述第二离合件的限位空间。
优选的,所述风门连接轴远离所述风门的一端设置第二卡扣件,所述风门曲柄安装至所述风门连接轴后,所述风门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此时,所述第二卡扣件恰好卡合在所述风门曲柄上,保证所述风门曲柄在所述风门连接轴上的稳固度。
优选的,电动模式时,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力为70N,所述风门连接轴的摩擦力为2N,所述第二离合件的摩擦力为3N。此时,电机带动第二离合件,因风门连接轴的摩擦力小于第二离合件的摩擦力,因此驱动电机的转动可以通过第二离合件带动风门转动。
优选的,手动模式时,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力为70N,所述风门连接轴的摩擦力为2N,所述第二离合件的摩擦力为3N此时,手指用>3N的力拨动外部操作部带动风门,手指拨动力通过风门连杆传导至驱动电机,因驱动电机屈服力远远大于手指拨动力,但手指拨动力又大于第二离合件的摩擦力,此时第二离合件打滑,风门连接轴就可以摆脱风门曲柄,进而风门进行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风门曲柄包括与所述传动转盘啮合传动的第二风门曲柄、以及安装在所述风门上的第一风门曲柄;所述风门具有风门连接轴,所述第一风门曲柄与所述风门连接轴之间安装有所述第二离合件;所述风门具有用于安装风门曲柄的风门连接轴,所述风门连接轴具有用于安装第二离合件的第二安装部,且所述第二安装部靠近所述风门的一端具有轴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第二限位部;
所述风门曲柄具有第二安装槽,且所述第二安装槽具有用于所述风门连接轴通过的安装孔;
所述风门曲柄安装至所述风门连接轴后,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部形成用于限制所述第二离合件的限位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转盘具有第三卡齿;所述第二风门曲柄具有与所述第三卡齿啮合传动的第二卡齿。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二卡齿与所述第三卡齿的啮合传动,可以实现所述传动转盘的运动带动所述风门组件的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风门曲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风门远离所述第一风门曲柄的一端的第三风门曲柄;所述第三风门曲柄连接有轮盘结构。
具体的,所述第三风门曲柄与所述轮盘之间通过风门连杆实现连接;所述轮盘结构包括轴销结构以及轮盘;所述出风口壳体位于任一开口处卡装有出风口面板,所述出风口面板设置两处凹槽,所述轴销结构初始位置处于所述凹槽内,轮盘转动时,带动所述轴销结构由凹槽滑行至两处凹槽之间的滑行区域,从而带动所述风门慢慢开启或慢慢关闭,直至所述轴销结构滑行至另一凹槽,实现所述风门的完全开启或完全关闭。
具体的,所述第一风门曲柄与所述第二风门曲柄之间通过风门连杆实现连接;当手动操作所述轮盘时,带动所述第三风门曲柄运动,所述第三风门曲柄带动风门运动,进而所述第一风门曲柄运动,所述第一风门曲柄带动所述第二风门曲柄运动,所述第二风门曲柄的第二卡齿与所述传动转盘的第三卡齿干涉,导致风门转动失败,当施加在所述轮盘上的力达到一定值时,所述第一风门曲柄与所述风门连接轴之间的所述第二离合件抱死,使得所述风门摆脱所述第一风门曲柄的束缚而受力转动,实现手动操作所述风门的开闭。
采用上述方案,在手动操作风门时,通过旋转所述轮盘带动所述轴销结构,从而带动所述第三风门曲柄的运动,进而带动所述风门的运动,实现所述风门的开闭。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壳体内安装有内叶片组件;
所述内叶片组件与所述驱动电机之间通过传动转盘传动连接;
所述内叶片组件包括不少于一片的内叶片、以及安装在任一所述内叶片上与所述传动转盘啮合传动的内叶片曲柄;
所述内叶片曲柄具有第一导柱;所述风门曲柄具有第二导柱;所述传动转盘具有用于所述第一导柱以及所述第二导柱滑行运动的导轨。
优选的,所述风门曲柄脱离与所述传动转盘的啮合时,所述风门曲柄的第二导柱恰好滑行至所述导轨中,此时,所述内叶片曲柄的第一导柱恰好滑行出所述导轨,并且与所述传动转盘啮合;同样的,所述内叶片曲柄脱离与所述传动转盘的啮合时,所述内叶片曲柄的第一导柱恰好滑行至所述导轨中,此时,所述风门曲柄的第二导柱恰好滑行出所述导轨,并且与所述传动转盘啮合。
具体的,所述内叶片通过叶片连杆连接在一起,可以实现内叶片的同时运动。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所述传动转盘与所述内叶片曲柄的啮合传动,可以实现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内叶片的运动,调节内叶片来控制风向,从而实现自动全方位扫风;所述内叶片曲柄与所述内叶片之间设置第一离合件,当手动操作所述内叶片时,所述内叶片曲柄与所述传动转盘干涉,导致内叶片无法被驱动,当施加的力达到一定值,所述第一离合件抱死,所述内叶片曲柄与所述内叶片之间分离,所述内叶片就可以通过手动操作。在实现电动操作的同时,保留了手动调节内叶片的运动,实现了双重保障。同时,所述导轨的设置,可以保证所述驱动电机在带动所述风门运动时,所述内叶片曲柄的第一导柱滑动至所述导轨中,无法被手动操作,从而避免之后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内叶片曲柄运动时,所述内叶片曲柄未在零位而导致所述传动转盘上的第三卡齿无法与所述内叶片曲柄的第一卡齿啮合。同理,保证了所述驱动电机带动叶片运动时,所述风门无法被手动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内叶片与安装在所述内叶片上的所述内叶片曲柄之间安装有第一离合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离合件为弹性件。
进一步的,所述内叶片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内叶片曲柄的内叶片连接轴,所述内叶片曲柄与所述内叶片连接轴之间安装有第一离合件;
所述内叶片连接轴具有用于安装第一离合件的第一安装部;且所述第一安装部靠近所述内叶片的一端具有轴径大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第一限位部;
所述内叶片曲柄具有第一安装槽,且所述第一安装槽具有用于所述内叶片连接轴通过的第一安装孔;
所述内叶片曲柄安装至所述内叶片连接轴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部形成用于限制所述第一离合件的限位空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离合件为弹簧件。
优选的,所述内叶片连接轴远离所述内叶片的一端设置第一卡扣件,所述内叶片曲柄安装至所述内叶片连接轴后,所述内叶片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此时,所述第一卡扣件恰好卡合在所述内叶片曲柄上,保证所述内叶片曲柄在所述内叶片连接轴上的稳固度。
优选的,所述外叶片安装有内叶片拨钮,所述内叶片拨钮具有内叶片拨叉,所述内叶片拨叉连接所述内叶片。手动操作时,通过操作所述内叶片拨钮,使得所述内叶片受力带动所述内叶片曲柄运动,内叶片曲柄与所述传动转盘干涉,导致内叶片转动失败,当施加在所述内叶片拨钮上的力达到一定值时,所述内叶片曲柄与所述内叶片连接轴之间的所述第一离合件抱死,使得所述内叶片摆脱所述内叶片曲柄的束缚而受力转动,实现手动操作所述内叶片的转动。
优选的,电动模式时,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力为70N,所述内叶片连接轴的摩擦力为2N,所述第一离合件的摩擦力为3N。此时,驱动电机带动第一离合件,因内叶片连接轴的摩擦力小于第一离合件的摩擦力,因此驱动电机的转动可以通过第一离合件带动内叶片转动。
优选的,手动模式时,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力为70N,所述内叶片连接轴的摩擦力为2N,所述第一离合件的摩擦力为3N,此时,手指用>3N的力拨动拨钮带动风门,手指拨动力通过内叶片曲柄传导至驱动电机,因驱动电机屈服力远远大于手指拨动力,但手指拨动力又大于第一离合件的摩擦力,此时第一离合件打滑,内叶片连接轴就可以摆脱内叶片曲柄,进而内叶片进行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转盘具有第三卡齿;所述内叶片曲柄具有与所述第三卡齿啮合传动的第一卡齿。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卡齿与所述第三卡齿的啮合传动,可以实现所述传动转盘的运动带动所述内叶片组件的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风门曲柄包括与所述传动转盘)啮合传动的第二风门曲柄;
所述第二风门曲柄具有所述第二导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所述内叶片组件的第一离合件的设置,可以实现所述内叶片组件由电动方式启动运行转化成手动操作方式运行;通过所述风门组件的第二离合件的设置,可以实现所述风门组件由电动方式启动运行转化成手动操作方式运行,在实现电动方式操作的同时,保留了手动调节内叶片的运动以及风门的开闭,实现了双重保障;
(2)通过驱动电机与内叶片组件和风门组件传动连接,实现了通过电动方式调节内叶片来控制风向,从而实现自动全方位扫风,通过电动方式调节风门来实现风门的开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出风口的爆炸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叶片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风门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转盘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叶片曲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风门曲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出风口的示意图(去除驱动电机);
图8为图7中A处放大图;
图9为图8中B-B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出风口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C-C处剖视图;
图12为风门与第二风门曲柄的爆炸视图(带第二弹性件);
图13为内叶片与内叶片曲柄的爆炸视图(带第一弹性件)。
图中,各个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位名称是:1、出风口壳体;2、内叶片组件;21、内叶片;211、内叶片连接轴;211-1、第一安装部; 211-2、第一限位部;211-3、第一卡扣件;212、叶片连杆;22、内叶片曲柄;221、第一卡齿;222、第一导柱;223、第一安装槽;224、第一安装孔;23、第一弹性体;3、风门组件;31、风门;311、风门连接轴;311-1、第二安装部;311-2、第二限位部;311-3、第二卡扣件;312、风门连杆;32、第一风门曲柄;33、第二弹性体;34、第二风门曲柄;341、第二卡齿;342、第二导柱;35、第三风门曲柄; 36、轮盘结构;37、风门曲柄;371、第二安装槽;372、第二安装孔; 361、轮盘;362、轴销结构;4、驱动电机;41、传动转盘;411、第三卡齿;412、导轨;5、出风口面板;51、凹槽;52、滑行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4可以带动所述内叶片21和所述风门31的两组运动。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出风口,包括出风口壳体1、以及安装在所述出风口壳体1内的内叶片组件2和风门组件 3。所述出风口壳体1外部具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与所述内叶片组件2和风门组件3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通过传动转盘 41与所述内叶片组件2和风门组件3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通过所述传动转盘41带动所述叶片组件2和所述风门组件3运动。所述传动转盘41具有用于带动所述内叶片组件2以及所述风门组件3 传动的第三卡齿411。
如图2,图5,图7-图9,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内叶片组件2包括不少于一片的内叶片21、以及与任一所述内叶片21配合安装的内叶片曲柄22,所述内叶片21通过叶片连杆212连接在一起,可以实现内叶片21的同时运动。所述内叶片曲柄22具有与所述第三卡齿411啮合传动的第一卡齿221,所述第一卡齿221与所述第三卡齿411的啮合传动,可以实现所述传动转盘41的运动带动所述内叶片组件2的运动。所述内叶片21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内叶片曲柄22的内叶片连接轴211,所述内叶片连接轴211与所述内叶片曲柄22之间具有第一离合件23。所述内叶片连接轴211具有用于安装第一离合件23的第一安装部211-1;且所述第一安装部211-1靠近所述内叶片21的一端具有轴径大于所述第一安装部211-1的第一限位部 211-2;所述内叶片曲柄22具有第一安装槽223,且所述第一安装槽 223具有用于所述内叶片连接轴211通过的第一安装孔224;所述内叶片曲柄22安装至所述内叶片连接轴211后,所述第一限位部211-2 与所述第一安装槽223的底部形成用于限制所述第一离合件23的限位空间。其中,所述内叶片连接轴211远离所述内叶片21的一端设置第一卡扣件211-3,所述内叶片曲柄22安装至所述内叶片连接轴 211后,所述内叶片连接轴211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224,此时,所述第一卡扣件211-3恰好卡合在所述内叶片曲柄22上,保证所述内叶片曲柄22在所述内叶片连接轴211上的稳固度。
当手动操作所述内叶片21连接的内叶片拨钮时,所述内叶片21 受力带动所述内叶片曲柄22运动,所述内叶片曲柄22的第一卡齿 221与所述传动转盘41的第三卡齿411干涉,导致内叶片21转动失败,当施加在内叶片拨钮上的力达到一定值时,克服所述第一离合件 23产生的摩擦力,直至安装在所述内叶片曲柄22与所述内叶片连接轴211之间的所述第一离合件23抱死,使得所述内叶片21摆脱所述内叶片曲柄22的束缚而受力转动,实现手动操作所述内叶片21的转动。
如图3,图6,图10-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风门组件3 包括风门31、以及安装在所述风门31上与所述传动转盘41啮合传动的风门曲柄37。所述风门曲柄37包括与所述风门31的一端配合安装的第一风门曲柄32、安装在所述风门31远离所述第一风门曲柄 32的一端的第三风门曲柄35、以及带动所述第一风门曲柄32运动的第二风门曲柄34,所述第三风门曲柄35连接有轮盘结构36,所述轮盘结构36包括轴销结构362以及轮盘361。其中,在手动操作风门 31时,所述出风口壳体1位于任一开口处卡装有出风口面板5,所述出风口面板5设置两处凹槽51,所述轴销结构362初始位置处于任一所述凹槽51内,操作所述轮盘361旋转时,带动所述轴销结构362 由凹槽51滑行至两处凹槽51之间的滑行区域52,从而带动所述风门31慢慢开启或慢慢关闭,直至所述轴销结构362滑行至另一凹槽 51,实现所述风门31的完全开启或完全关闭。其中,所述第一风门曲柄32与所述第二风门曲柄34之间通过风门连杆312实现连接,所述第三风门曲柄35与所述轮盘361之间通过风门连杆312实现连接。所述风门31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风门曲柄32的风门连接轴311,所述风门连接轴311与所述第一风门曲柄32之间具有第二离合件33。所述风门连接轴311具有用于安装第二离合件33的第二安装部 311-1,且所述第二安装部311-1靠近所述风门31的一端具有轴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第二限位部311-2;所述第一风门曲柄32具有第二安装槽371,且所述第二安装槽371具有用于所述风门连接轴311 通过的第二安装孔372;所述第一风门曲柄32安装至所述风门连接轴311后,所述第二限位部311-2与所述第二安装槽371的底部形成用于限制所述第二离合件33的限位空间。且所述风门连接轴311远离所述风门31的一端设置第二卡扣件311-3,所述第一风门曲柄32 安装至所述风门连接轴311后,所述风门连接轴311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372,此时,所述第二卡扣件311-3恰好卡合在所述第一风门曲柄32上,保证所述第一风门曲柄32在所述风门连接轴311上的稳固度。
所述第二风门曲柄34具有与所述第三卡齿411啮合传动的第二卡齿341,所述第二卡齿341与所述第三卡齿411的啮合传动,可以实现所述传动转盘41的运动带动所述风门组件3的运动。当手动操作所述轮盘361时,所述轮盘361带动所述第三风门曲柄35运动,所述第三风门曲柄35受力带动所述风门31运动,所述风门31受力带动所述第一风门曲柄32运动,所述第一风门曲柄32带动所述第二风门曲柄34运动,第二风门曲柄34的第二卡齿341与所述传动转盘 41的第三卡齿411干涉,导致风门31转动失败,当施加在所述轮盘 361上的的力达到一定值时,克服所述第二离合件33产生的摩擦力,直至安装在所述第一风门曲柄32与所述风门连接轴311之间的所述第二离合件33抱死,使得所述风门31摆脱所述第一风门曲柄32的束缚而受力转动,实现手动操作所述风门31的开闭。
如图4-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内叶片曲柄22具有第一导柱 222,所述第二风门曲柄34具有第二导柱342,所述传动转盘41具有用于所述第一导柱222以及所述第二导柱342滑行运动的导轨412。所述驱动电机4带动所述风门31运动时,所述内叶片曲柄22的第一导柱222滑行至所述传动转盘41的导轨412中,防止所述内叶片21 被手动操作,从而避免之后所述驱动电机4带动所述内叶片曲柄22 运动时,所述内叶片曲柄22未在零位而导致所述传动转盘41上的第三卡齿411无法与所述内叶片曲柄22的第一卡齿221啮合。其中,所述第二风门曲柄34脱离与所述传动转盘41的啮合时,所述第二风门曲柄3的第二导柱342恰好滑行至所述导轨412中,此时,所述内叶片曲柄22的第一导柱222恰好滑行出所述导轨412,并且与所述传动转盘41啮合;同样的,所述内叶片曲柄22脱离与所述传动转盘 41的啮合时,所述内叶片曲柄22的第一导柱222恰好滑行至所述导轨412中,此时,所述第二风门曲柄34的第二导柱342恰好滑行出所述导轨412,并且与所述传动转盘41啮合。
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4的驱动力为70N。
一、风门的运动
电动模式:所述驱动电机4的驱动力为70N,所述风门连接轴311 的摩擦力为2N,所述第二离合件33的摩擦力为3N。此时,驱动电机 4带动第二离合件33,因风门连接轴311的摩擦力小于第二离合件 33的摩擦力,因此驱动电机4的转动可以通过第二离合件33带动风门31转动。
手动模式:所述驱动电机4的驱动力为70N,所述风门连接轴311 的摩擦力为2N,所述第二离合件33的摩擦力为3N,此时,手指用> 3N的力拨动外轮盘361带动风门31,手指拨动力通过风门连杆312 传导至驱动电机4,因驱动电机4屈服力远远大于手指拨动力,但手指拨动力又大于第二离合件33的摩擦力,此时第二离合件33打滑,风门连接轴311就可以摆脱第二风门曲柄34,进而风门31进行转动。
二:内叶片的运动
电动模式:所述驱动电机4的驱动力为70N,所述内叶片连接轴 211的摩擦力为2N,所述第一离合件23的摩擦力为3N。此时,驱动电机4带动第一离合件23,因内叶片连接轴211的摩擦力小于第一离合件23的摩擦力,因此驱动电机4的转动可以通过第一离合件23 带动内叶片21转动。
手动模式:所述驱动电机4的驱动力为70N,所述内叶片连接轴 211的摩擦力为2N,所述第一离合件23的摩擦力为3N,此时,手指用>3N的力拨动拨钮带动风门,手指拨动力通过内叶片曲柄22传导至驱动电机4,因驱动电机4屈服力远远大于手指拨动力,但手指拨动力又大于第一离合件23的摩擦力,此时第一离合件23打滑,内叶片连接轴211就可以摆脱内叶片曲柄22,进而内叶片21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1)电动模式:通过驱动电机4带动传动转盘41转动,逆时针转动时,传动转盘41上的第三卡齿411会与内叶片曲柄22上的第一卡齿221啮合,从而带动内叶片21转动,通过驱动电机41的来回交替转动来控制内叶片21的左右翻转。当传动转盘41恢复到零位的时候,再次顺时针转动的时候,传动转盘41上的第三卡齿411会与第二风门曲柄34上的第二卡齿341啮合,从而带动风门连杆312顺势摆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风门曲柄32运动使风门31转动。
(2)手动模式:如需手动控制内叶片21的转动,就拨动内叶片拨钮,这时候内叶片21受力就会带动内叶片曲柄22转动,内叶片曲柄22上的第一卡齿221就会与传动转盘41上第三卡齿411干涉,导致内叶片21转动失败,但是当施加在内叶片拨钮上的外力达到一定值的时候,可以克服所述内叶片曲柄22里装配的第一弹簧23产生的摩擦力,直至所述第一弹簧23抱死,最终导致内叶片21摆脱内叶片曲柄22的束缚而受力转动。
如需手动控制风门31的关闭,就拨动轮盘361,所述轮盘361 带动所述第三风门曲柄35运动,所述第三风门曲柄35受力带动所述风门31运动,这时候风门31受力就会带动第一风门曲柄32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风门曲柄34的转动,第二风门曲柄34上的第二卡齿 341就会与传动转盘41上第三卡齿411干涉,导致风门31转动失败,但是当施加在风门连接轴311上的外力达到一定值的时候,可以克服第一风门曲柄32里装配的第二弹簧33产生的摩擦力,直至所述第二弹簧33抱死,最终导致风门31摆脱第一风门曲柄32的束缚而受力转动。之后,继续操作所述轮盘361旋转,带动所述轴销结构362由凹槽51滑行至两处凹槽51之间的滑行区域52,从而带动所述风门 31慢慢开启或慢慢关闭,直至所述轴销结构362滑行至另一凹槽51,实现所述风门31的完全开启或完全关闭。
(3)当驱动电机41在运行带动内叶片21运动的时候,这时风门组件3的第二风门曲柄34上的第二导柱342就会进入传动转盘41 里的导轨412里,故无法被手动操作而转动的,从而避免了下次由于第二风门曲柄34没在零位而导致传动转盘41上的第三卡齿411无法与第二风门曲柄34上的第二卡齿341啮合;同理,当驱动电机41在运行带动风门31运动的时候,这时内叶片组件2的内叶片曲柄22上的第一导柱222就会进入传动转盘41里的导轨412里,故无法被手动操作而转动的,从而避免了下次由于内叶片曲柄22没在零位而导致传动转盘41上的第三卡齿411无法与内叶片曲柄22上的第一卡齿 221啮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出风口,其特征在于:
包括出风口壳体(1)、以及安装在所述出风口壳体(1)内的风门组件(3);
所述出风口壳体(1)具有驱动电机(4);
所述驱动电机(4)通过传动转盘(41)与所述风门组件(3)传动连接;
所述风门组件(3)包括风门(31)、以及安装在所述风门(31)上与所述传动转盘(41)啮合传动的风门曲柄(37);
所述风门曲柄(37)与所述风门(31)之间安装有第二离合件(33);
所述新型出风口具有电动模式和手动模式;
电动模式时,驱动电机(4)运转带动传动转盘(41)运行,进而带动与所述传动转盘(41)啮合的风门曲柄(37)运动,第二离合件(33)产生的摩擦力带动风门(31)进行转动;
手动模式时,外部操作端带动所述风门(31)转动,此时与传动转盘(41)啮合的风门曲柄(37)不动,克服风门(31)和风门曲柄(37)之间的第二离合件(33)产生的摩擦力,使得风门(31)脱离所述风门曲柄(37)进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出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门(31)具有用于安装风门曲柄(37)的风门连接轴(311),所述风门连接轴(311)具有用于安装第二离合件(33)的第二安装部(311-1),且所述第二安装部(311-1)靠近所述风门(31)的一端具有轴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第二限位部(311-2);
所述风门曲柄(37)具有第二安装槽(371),且所述第二安装槽(371)具有用于所述风门连接轴(311)通过的第二安装孔(372);
所述风门曲柄(37)安装至所述风门连接轴(311)后,所述第二限位部(311-2)与所述第二安装槽(371)的底部形成用于限制所述第二离合件(33)的限位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出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门曲柄(37)包括与所述传动转盘(41)啮合传动的第二风门曲柄(34)、以及安装在所述风门(31)上的第一风门曲柄(32);
所述风门(31)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风门曲柄(32)的风门连接轴(311),所述第一风门曲柄(32)与所述风门连接轴(311)之间安装有所述第二离合件(33);
所述风门连接轴(311)具有用于安装第二离合件(33)的第二安装部(311-1),且所述第二安装部(311-1)靠近所述风门(31)的一端具有轴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第二限位部(311-2);
所述第一风门曲柄(32)具有第二安装槽(371),且所述第二安装槽(371)具有用于所述风门连接轴(311)通过的第二安装孔(372);
所述第一风门曲柄(32)安装至所述风门连接轴(311)后,所述第二限位部(311-2)与所述第二安装槽(371)的底部形成用于限制所述第二离合件(33)的限位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出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转盘(41)具有第三卡齿(411);所述第二风门曲柄(34)具有与所述第三卡齿(411)啮合传动的第二卡齿(34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出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门曲柄(37)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风门(31)远离所述第一风门曲柄(32)的一端的第三风门曲柄(35);所述第三风门曲柄(35)连接有轮盘结构(3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出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口壳体(1)内安装有内叶片组件(2);
所述内叶片组件(2)与所述驱动电机(4)之间通过传动转盘(41)传动连接;
所述内叶片组件(2)包括不少于一片的内叶片(21)、以及安装在任一所述内叶片(21)上与所述传动转盘(41)啮合传动的内叶片曲柄(22);
所述内叶片曲柄(22)具有第一导柱(222);所述风门曲柄(37)具有第二导柱(342);所述传动转盘(41)具有用于所述第一导柱(222)以及所述第二导柱(342)滑行运动的导轨(4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出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叶片(21)与安装在所述内叶片(21)上的所述内叶片曲柄(22)之间安装有第一离合件(23);
电动模式时,驱动电机(4)运转带动传动转盘(41)运行,带动所述风门曲柄(37)脱离与所述传动转盘(41)的啮合,同时带动与所述传动转盘(41)啮合的内叶片曲柄(22)运动,第二离合件(33)产生的摩擦力带动内叶片(21)进行转动;
手动模式时,外部操作端带动所述内叶片(21)转动,此时与传动转盘(41)啮合的内叶片曲柄(22)不动,克服内叶片(21)和内叶片曲柄(22)之间的第一离合件(23)产生的摩擦力,使得内叶片(21)脱离所述内叶片曲柄(22)进行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出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叶片(21)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内叶片曲柄(22)的内叶片连接轴(211),所述内叶片曲柄(22)与所述内叶片连接轴(211)之间安装有第一离合件(23);
所述内叶片连接轴(211)具有用于安装第一离合件(23)的第一安装部(211-1);且所述第一安装部(211-1)靠近所述内叶片(21)的一端具有轴径大于所述第一安装部(211-1)的第一限位部(211-2);
所述内叶片曲柄(22)具有第一安装槽(223),且所述第一安装槽(223)具有用于所述内叶片连接轴(211)通过的第一安装孔(224);
所述内叶片曲柄(22)安装至所述内叶片连接轴(211)后,所述第一限位部(211-2)与所述第一安装槽(223)的底部形成用于限制所述第一离合件(23)的限位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出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转盘(41)具有第三卡齿(411);所述内叶片曲柄(22)具有与所述第三卡齿(411)啮合传动的第一卡齿(221)。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出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门曲柄(37)包括与所述传动转盘(41)啮合传动的第二风门曲柄(34)、以及安装在所述风门(31)上的第一风门曲柄(32);
所述第二风门曲柄(34)具有所述第二导柱(342)。
CN202021471263.8U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新型出风口 Active CN2124227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71263.8U CN212422751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新型出风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71263.8U CN212422751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新型出风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22751U true CN212422751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77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71263.8U Active CN212422751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新型出风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227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3826A (zh) * 2020-07-23 2020-10-27 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出风口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3826A (zh) * 2020-07-23 2020-10-27 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出风口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80145B (zh) 双开式的全景式天窗及其操作方法
CN104220285B (zh) 驱动装置
JP4602614B2 (ja) 自動車用ドア
US4986029A (en) Window regulator for vehicle doors
CN212422751U (zh) 一种新型出风口
CN101624001B (zh) 一种电动汽车天窗
CN111823826A (zh) 一种新型出风口
CN112060872A (zh) 一种汽车出风口结构
KR20110011080U (ko) 자동차용 에어벤트의 댐퍼 조작장치
CN101387433A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出风口的自动开闭装置
US4069616A (en) Window regulator
CN202547039U (zh)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运动机构
CN103000472A (zh) 一种汽车多功能开关
US5218879A (en) Lost motion drive assembly
CN216401246U (zh) 汽车无铰链后翻中央扶手
CN212390510U (zh) 移动空调
CN209479363U (zh) 车辆空调球型风口连接机构
KR102186136B1 (ko) 듀얼 오픈 파노라마 선루프 구조
CN109649120B (zh) 汽车空调气路控制机构
CN109720173B (zh) 具有球型出风口的汽车空调风门控制结构及控制方法
CN209441149U (zh) 具有齿轮联动式弹力拨轮的出风口装置
CN209479356U (zh) 一种车辆空调球型风口翻转连接机构
CN216949926U (zh) 汽车杂物箱及汽车
CN204432307U (zh) 一种汽车空调进气压力调节结构
CN209479354U (zh) 车辆空调气体控制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5300 no.1493-1569, Xiaolin Avenue, Xiaolin Town, Cixi Ci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INGBO FUERDA SMAR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300 Zhangxin South Road, Xiaolin Town, Cixi Ci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FUERDA SMARTECH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