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17608U - 一种硅酮胶生产用搅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硅酮胶生产用搅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417608U CN212417608U CN202020865340.1U CN202020865340U CN212417608U CN 212417608 U CN212417608 U CN 212417608U CN 202020865340 U CN202020865340 U CN 202020865340U CN 212417608 U CN212417608 U CN 2124176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ft
- powder
- screw
- casing
- powder fee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硅酮胶生产用搅拌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装配有两根第一螺旋轴,两根第一螺旋轴一端通过齿轮与第一减速电机传动连接,在壳体上接通进胶管和抽真空管,在壳体上安装有进粉装置,在壳体一端接通有排料管,在壳体外设有蒸汽夹套,所述进粉装置包括上端封闭、下端与壳体接通的进粉箱,进粉管一端接通进粉箱,进粉管另外一端接通进粉斗,在进粉箱上装配有阀门,在进粉管内装配有第二螺旋轴,第二螺旋轴中心轴另外一端与安装在进粉箱内的第一轴座连接,弹簧推顶封盖扣合在进粉管一端管口上。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硅酮胶生产用搅拌装置,用于解决硅酮胶搅拌加热不均和粉料进入搅拌机时容易带入空气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酮胶生产用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硅酮胶的生产中需要将107胶基料与粉料混合搅拌形成预混料,在混料的过程中,需要一边加热,一边对搅拌机抽取真空,现有搅拌机是选用双Σ形桨叶的混合搅拌机,该搅拌机一方面是桨叶不部件加热功能,使物料加热不均,粉料与胶水混合效果欠佳,另一方面是加入粉料时,粉料带入过多空气进入搅拌机,使搅拌机内硅酮胶容易固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硅酮胶生产用搅拌装置,用于解决硅酮胶搅拌加热不均和粉料进入搅拌机时容易带入空气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硅酮胶生产用搅拌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装配有两根第一螺旋轴,两根第一螺旋轴一端通过齿轮与第一减速电机传动连接,在壳体上接通进胶管和抽真空管,在壳体上安装有进粉装置,在壳体一端接通有排料管,在壳体外设有蒸汽夹套,所述进粉装置包括上端封闭、下端与壳体接通的进粉箱,进粉管一端接通进粉箱,进粉管另外一端接通进粉斗,在进粉箱上装配有阀门,在进粉管内装配有第二螺旋轴,第二螺旋轴中心轴一端与安装在壳体上的第二减速电机传动连接,第二螺旋轴中心轴另外一端与安装在进粉箱内的第一轴座连接,在第二螺旋轴中心轴上轴连接有封盖和外套有弹簧,弹簧推顶封盖扣合在进粉管一端管口上。
第一螺旋轴中心轴为空心轴,在第一螺旋轴中心轴两端分别接通旋转接头,旋转接头一端和蒸汽夹套一端接通蒸汽源;在壳体内设有多块孔板,由孔板将壳体分隔成多个空腔,在各块孔板上均安装有两个第二轴座,第一螺旋轴中心轴装配在第二轴座内。
第二螺旋轴中心轴为前粗后细的圆台形,第二螺旋轴螺旋叶片螺距由小渐大,且第二螺旋轴螺旋叶片螺距较小一端位于第二螺旋轴中心轴较粗一端,第二螺旋轴中心轴较粗一端朝向进粉箱。
所述封盖为圆台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将粉料进入搅拌机前,现有抽真空管将壳体抽真空,而后在将粉料倒入进粉斗,由第二螺旋轴推送粉料在封盖一端挤压封堵,消除第二螺旋轴与进粉管之间间隙,防止外界空气由进粉装置进入壳体内,在持续输送粉料的同时,保持壳体持续保持真空,有效的防止硅酮胶固化;另一方面,通过旋转接头可以将蒸汽送入第一螺旋轴,对螺旋轴进行加热,使硅酮胶加热更加均匀;另一方面,由第一螺旋轴推动硅酮胶依次穿过各块孔板,由孔板对硅酮胶进行切割、细化和搅拌,使得粉料和胶水能够充分融合,提高硅酮胶搅拌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关于进粉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减速电机1、旋转接头2、齿轮3、蒸汽夹套4、壳体5、第一螺旋轴6、孔板7、排料管8、进粉装置9、进胶管51、阀门52、抽真空管53、第二轴座71、第一轴座91、弹簧92、进粉箱93、封盖94、第二螺旋轴95、进粉管96、进粉斗97、第二减速电机9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到4所示,一种硅酮胶生产用搅拌装置,包括壳体5,壳体5内装配有两根第一螺旋轴6,两根第一螺旋轴6一端通过齿轮3与第一减速电机1传动连接,在壳体5上接通进胶管51和抽真空管53,在壳体5上安装有进粉装置9,在壳体5一端接通有排料管8,在壳体5外设有蒸汽夹套4,所述进粉装置9包括上端封闭、下端与壳体5接通的进粉箱93,进粉管96一端接通进粉箱93,进粉管96另外一端接通进粉斗97,在进粉箱93上装配有阀门52,在进粉管96内装配有第二螺旋轴95,第二螺旋轴95中心轴一端与安装在壳体5上的第二减速电机98传动连接,第二螺旋轴95中心轴另外一端与安装在进粉箱93的第一轴座91连接,在第二螺旋轴95中心轴上轴连接有封盖94和外套有弹簧92,弹簧92推顶封盖94扣合在进粉管96一端管口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为:先通过抽真空管53将对壳体5抽真空,而后通过进胶管51将107胶水灌入壳体5中后,随后关闭进胶管51上的阀门52,将粉料由进粉斗97倒入到进粉管96中,并启动第一减速电机1和第二减速电机98,由第二减速电机98驱动粉料向封盖94方向运动,粉料随着第二螺旋轴95的推动克服弹簧92推力进入到进粉箱93内,同时粉料对第二螺旋轴95与进粉管96进行密封,接着开启进粉箱93上阀门52,粉料进入壳体5与胶水相互融合搅拌,随后由排料管8排出,粉料进入壳体5与胶水相互融合搅拌的过程中,可以持续向壳体5内灌入粉料,壳体5真空不受影响。
另外在对胶水和粉料进行搅拌混合的同时,可以将蒸汽灌入夹套和第一螺旋轴6中,利用夹套和第一螺旋轴6对硅酮胶进行加热,确保硅酮胶受热均匀。
第一螺旋轴6中心轴为空心轴,在第一螺旋轴6中心轴两端分别接通旋转接头2,旋转接头2一端和蒸汽夹套4一端接通蒸汽源;在壳体5内设有多块孔板7,由孔板7将壳体5分隔成多个空腔,在各块孔板7上均安装有两个第二轴座71,第一螺旋轴6中心轴装配在第二轴座71内。
在第一螺旋轴6推送粉料和胶水向排料管8方向运动时,粉料和胶水穿过孔板,由孔板对胶水和粉料进行分割和提供阻尼,延长胶水和粉料的搅拌混合时间,提高胶水和粉料的混合效果。
第二螺旋轴95中心轴为前粗后细的圆台形,第二螺旋轴95螺旋叶片螺距由小渐大,且第二螺旋轴95螺旋叶片螺距较小一端位于第二螺旋轴95中心轴较粗一端,第二螺旋轴95中心轴较粗一端朝向进粉箱93。这种结构使得粉料在粉料管中的输送速度逐渐减小、粉料受压压力逐渐增高,粉料间的空气排除更加彻底,进而提高粉料的密封效果。
所述封盖94为圆台形。这种结构能够提高封盖94对进粉管96的密封效果。
Claims (4)
1.一种硅酮胶生产用搅拌装置,包括壳体(5),壳体(5)内装配有两根第一螺旋轴(6),两根第一螺旋轴(6)一端通过齿轮(3)与第一减速电机(1)传动连接,在壳体(5)上接通进胶管(51)和抽真空管(53),在壳体(5)上安装有进粉装置(9),在壳体(5)一端接通有排料管(8),在壳体(5)外设有蒸汽夹套(4),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粉装置(9)包括上端封闭、下端与壳体(5)接通的进粉箱(93),进粉管(96)一端接通进粉箱(93),进粉管(96)另外一端接通进粉斗(97),在进粉箱(93)上装配有阀门(52),在进粉管(96)内装配有第二螺旋轴(95),第二螺旋轴(95)中心轴一端与安装在壳体(5)上的第二减速电机(98)传动连接,第二螺旋轴(95)中心轴另外一端与安装在进粉箱(93)内的第一轴座(91)连接,在第二螺旋轴(95)中心轴上轴连接有封盖(94)和外套有弹簧(92),弹簧(92)推顶封盖(94)扣合在进粉管(96)一端管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酮胶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旋轴(6)中心轴为空心轴,在第一螺旋轴(6)中心轴两端分别接通旋转接头(2),旋转接头(2)一端和蒸汽夹套(4)一端接通蒸汽源;在壳体(5)内设有多块孔板,由孔板将壳体(5)分隔成多个空腔,在各块孔板上均安装有两个第二轴座(71),第一螺旋轴(6)中心轴装配在第二轴座(7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硅酮胶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螺旋轴(95)中心轴为前粗后细的圆台形,第二螺旋轴(95)螺旋叶片螺距由小渐大,且第二螺旋轴(95)螺旋叶片螺距较小一端位于第二螺旋轴(95)中心轴较粗一端,第二螺旋轴(95)中心轴较粗一端朝向进粉箱(9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硅酮胶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94)为圆台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65340.1U CN212417608U (zh) | 2020-05-21 | 2020-05-21 | 一种硅酮胶生产用搅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65340.1U CN212417608U (zh) | 2020-05-21 | 2020-05-21 | 一种硅酮胶生产用搅拌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417608U true CN212417608U (zh) | 2021-01-29 |
Family
ID=74287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865340.1U Active CN212417608U (zh) | 2020-05-21 | 2020-05-21 | 一种硅酮胶生产用搅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417608U (zh) |
-
2020
- 2020-05-21 CN CN202020865340.1U patent/CN21241760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142314U (zh) | 一种硅酸钠生产用配料箱预热装置 | |
CN205182578U (zh) | 一种化妆品生产用搅拌机 | |
CN201585390U (zh) | 真空和面、真空压面一体机 | |
CN216630839U (zh) | 一种苯醚甲环唑中间体用反应容器 | |
CN216630836U (zh) | 一种高分子化工生产用多轴搅拌反应釜 | |
CN116173775A (zh) | 一种原料混合器 | |
CN212417608U (zh) | 一种硅酮胶生产用搅拌装置 | |
CN210303281U (zh) | 基于同轴差速实现高效搅拌的混合设备 | |
CN115105999B (zh) | 一种表面活性剂制备用混合装置 | |
CN116550183A (zh) | 一种耐温捏合机 | |
CN213412544U (zh) | 一种用于生产高分子包装新材料的混炼装置 | |
CN205613306U (zh) | 一种新型双轴加湿搅拌机 | |
CN211864626U (zh) | 一种涂料制备生产用混料装置 | |
CN208839527U (zh) | 硅酮密封胶捏合机 | |
CN210841542U (zh) | 一种食品机械注馅装置 | |
CN221207714U (zh) | 一种钼粉生产用混料设备 | |
CN211725416U (zh) | 一种制药用搅拌装置 | |
CN220071529U (zh) | 一种具有加热机构的食品加工搅拌机 | |
CN216826044U (zh) | 一种双轴桨叶混合机 | |
CN219186540U (zh) | 一种具有密封搅拌器的捏合机 | |
CN219563788U (zh) | 捏合机出料辅助装置 | |
CN216125587U (zh) | 一种用于生产奥司他韦的自动加样混合器 | |
CN210252288U (zh) | 一种用于生产新型伊维菌素纳米乳的反应釜 | |
CN212370195U (zh) | 一种壳寡糖制造用壳聚糖高效搅拌反应装置 | |
CN116726860B (zh) | 一种稀土系顺丁橡胶的连续制备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