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07421U - 减振器 - Google Patents

减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07421U
CN212407421U CN202020851507.9U CN202020851507U CN212407421U CN 212407421 U CN212407421 U CN 212407421U CN 202020851507 U CN202020851507 U CN 202020851507U CN 212407421 U CN212407421 U CN 2124074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cover
shock absorber
piston rod
dust
casset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515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雪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dern Aut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dern Aut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dern Auto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dern Aut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515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074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074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074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振器,包括缸筒、活塞杆、防尘罩和防尘罩卡座,防尘罩套接在活塞杆上,防尘罩卡座套设于活塞杆外、并固定于缸筒的靠近防尘罩的一端,防尘罩卡座的周壁的外壁面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一限位部,防尘罩的一端的周壁设置有向内突出的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互抵靠,以限制防尘罩的一端相对防尘罩卡座沿活塞杆的轴向移动。在减振器的拉伸运动过程和压缩运动过程中,通过限位部件的作用使防尘罩的下端相对于防尘罩卡座固定,防尘罩的下端不会随着减振器拉伸和压缩过程上下移动,从而不会产生撞击,从而避免因撞击产生异响,并且还能使防尘罩完全封闭,有效隔绝泥水的溅射,保护减振器,提高减振器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减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是一种减振器。
背景技术
汽车减振器是筒式液压减振器,通过自身的压缩与拉伸运动,利用本身的油液流动的阻力消耗振动的能量,来缓和并吸收路面传来的冲击振动,达到优化车辆操控性、稳定性和舒适性的作用,减振器在运动过程中,路上的泥水会溅到活塞杆上,划伤活塞杆和油封,导致减振器漏油,一般减振器会有防尘罩来保护减振器,阻挡泥水。
防尘罩下端一般是半开放式,在减振器的拉伸运动过程中,防尘罩随减震器活塞杆上移,使得防尘罩的下端脱离卡座,从而使得防尘罩下端与卡座间隙较大,并不能很好的保护减振器,会有少量的泥水进入,长时间会累积在减振器封口部,划伤油封,导致减振器漏油。
并且在减振器的伸张过程中,防尘罩随减震器活塞杆上移,在压缩运动过程中,防尘罩随减震器活塞杆下移,防尘罩下端与卡座撞击产生异响,由于防尘罩的材料原因,在冬季低温较硬,异响很容易被感知,售后问题不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防尘罩下端与卡座间隙大密封不完整以及防尘罩下端与卡座产生撞击容易产生异响的问题。提供一种减振器,在减振器的拉伸运动过程和压缩运动过程中,通过限位部件的作用使防尘罩的下端相对于防尘罩卡座固定,防尘罩的下端不会随着减振器拉伸和压缩过程上下移动,从而不会产生撞击,从而避免因撞击产生异响,并且还能使防尘罩完全封闭,有效隔绝泥水的溅射,保护减振器,提高减振器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振器,包括缸筒、活塞杆、位于缸筒外部的防尘罩和防尘罩卡座,活塞杆的一端滑设于缸筒内,另一端伸出缸筒,防尘罩套接在活塞杆上,并随着活塞杆的移动伸缩,防尘罩卡座套设于活塞杆外、并固定于缸筒的靠近防尘罩的一端部的外表面,并且防尘罩卡座位于防尘罩的靠近车身底部的一端,防尘罩卡座的周壁的外壁面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一限位部,防尘罩的一端的内周壁设置有向内突出的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互抵靠,以限制防尘罩的一端相对防尘罩卡座沿活塞杆的轴向移动。
采用上述方案,防尘罩卡座的周壁的外壁面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一限位部,防尘罩的一端的周壁设置有向内突出的第二限位部,当活塞杆上移时带动防尘罩向上移动时,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互抵靠,从而第一限位部阻止防尘罩的下端向上与防尘罩卡座相对移动,并且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互抵靠形成密封。当活塞杆下移、带动防尘罩向下移动时,防尘罩抵靠在防尘罩卡座上保持密封。从而使得防尘罩无论是上移还是下移均能保持防尘罩与防尘罩卡座围绕形成的空腔的密封,隔绝了外部的污染物,防止溅射进入,避免长时间使用累积在减振器封口部处,同时防止油封沾满泥沙后划伤自身,保护减振器,提高减振器使用寿命。并且,由于防尘罩的下端被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互作用而固定,限制防尘罩的下端不再与防尘罩卡座发生相对移动,防尘罩的下端与防尘罩卡座的外缘之间也不会因移动而形成可发生冲击的行程,从而避免了冲击过程和因冲击而产生的异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减振器,第一限位部为沿防尘罩卡座的周向延伸的凸台,凸台具有限位面,限位面从防尘罩卡座的外壁面沿防尘罩卡座的径向向外延伸,限位面抵靠于第二限位部。
采用上述方案,凸台在竖直方向阻挡第二限位部移动,以简单结构达成了限位效果,加工容易、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减振器,凸台还具有斜壁面,并且凸台为楔形结构,斜壁面从限位面的外边缘朝背离第二限位部的方向斜向上延伸至防尘罩卡座的外壁面。
采用上述方案,第二限位部向下移动划过倾斜的斜壁面,轻松完成安装,当第二限位部到达在竖直方向上凸台的下方,凸台的限位面为平面卡住第二限位部。从而在不影响减振器运动以及防尘罩装卸便利性的前提下,通过小成本有效的改善防尘罩的防尘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减振器,凸台的靠近第二限位部的一端与防尘罩的内周壁抵靠。
采用上述方案,凸台的一端与防尘罩的内周壁抵靠,防尘罩的内周壁与凸台的一端形成密封,加强密封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减振器,防尘罩卡座的周壁的外壁面沿防尘罩卡座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凸台,并且防尘罩上与多个凸台对应地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部。
采用上述方案,可以提高防尘罩下端固定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减振器,防尘罩卡座靠近车身底部的一端具有凸缘,凸缘与防尘罩的一端抵接并密封配合。
采用上述方案,当活塞杆下移、带动防尘罩向下移动时,防尘罩抵靠在凸缘上保持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减振器,在活塞杆的轴线方向上,第二限位部位于第一限位部和凸缘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减振器,防尘罩卡座具有开口朝向车身底部的凹槽,凹槽的顶壁与缸筒的顶端抵靠,并且凹槽用于容纳缸筒的顶端。
采用上述方案,防尘罩卡座可以卡在缸筒的顶端,从而在不用额外增加固定部件的前提下起到固定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减振器,防尘罩卡座由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材料构成
采用上述方案,由于防尘罩材料的弹性属性,防尘罩卡座不影响防尘罩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提供一种减振器,防尘罩卡座的周壁的外壁面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一限位部,防尘罩的一端的周壁设置有向内突出的第二限位部,当活塞杆上移时带动防尘罩向上移动时,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互抵靠,从而第一限位部阻止防尘罩的下端向上与防尘罩卡座相对移动,并且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互抵靠形成密封。当活塞杆下移、带动防尘罩向下移动时,防尘罩抵靠在防尘罩卡座上保持密封。从而使得防尘罩无论是上移还是下移均能保持防尘罩与防尘罩卡座围绕形成的空腔的密封,隔绝了外部的污染物,防止溅射进入,避免长时间使用累积在减振器封口部处,同时防止油封沾满泥沙后划伤自身,提高减振器使用寿命。并且,由于防尘罩的下端被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互作用而固定,限制防尘罩的下端不再与防尘罩卡座发生相对移动,防尘罩的下端与防尘罩卡座的外缘之间也不会因移动而形成可发生冲击的行程,从而避免了冲击过程和因冲击而产生的异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减振器的防尘罩卡座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缸筒;11:减振器封口部;12:油封;
20:活塞杆;30:防尘罩;31:第二限位部;32:内周壁;
40:防尘罩卡座;42:外壁面;
41:第一限位部;411:限位面;412:斜壁面;
43:凸缘;4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振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缸筒10、活塞杆20、位于缸筒10外部的防尘罩30和防尘罩卡座40,活塞杆20的一端滑设于缸筒10内,另一端伸出缸筒10,防尘罩30套接在活塞杆20上,并随着活塞杆20的移动伸缩,防尘罩卡座40套设于活塞杆20外、并固定于缸筒10的靠近防尘罩30的一端部的外表面,并且防尘罩卡座40位于防尘罩30的靠近车身底部的一端,防尘罩卡座40的周壁的外壁面42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一限位部41,防尘罩30的一端的内周壁32设置有向内突出的第二限位部31,第一限位部41与第二限位部31相互抵靠,以限制防尘罩30的一端相对防尘罩卡座40沿活塞杆20的轴向移动。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所指的“活塞杆20的轴向移动”即是指图1和图2中的上下方向,其中上移是指竖直朝向上靠近车顶,下移指竖直向下靠近车底。防尘罩30的一端的即图1和图2中防尘罩30的下端。
防尘罩30套接在活塞杆20上,活塞杆20的上端与防尘罩30焊为一体固定到车架上,活塞杆20的下端设置有活塞、并滑设于缸筒10内。当活塞杆20上移时带动防尘罩30向上移动,从而防尘罩30的下端与防尘罩卡座40的外缘之间形成一段可发生冲击的行程,当活塞杆20下移带动防尘罩30下移,并且在冲击行程内加速直至达到防尘罩卡座40、与防尘罩卡座40发生冲击,两者因冲击发生异响。
防尘罩30与防尘罩卡座40围绕形成有空腔,通过防尘罩30与防尘罩卡座40之间密封,使得外部的泥水不易进入空腔中,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防尘罩30的下端与防尘罩卡座40抵靠而密封,在伸缩运动中防尘罩30的下端与防尘罩卡座40产生间隙,污染物容易从该间隙进入防尘罩30与防尘罩卡座40围绕形成的空腔。
防尘罩卡座40的周壁的外壁面42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一限位部41,防尘罩30的一端(即图1和图2中防尘罩30的下端)的周壁设置有向内突出的第二限位部31,当活塞杆20上移时带动防尘罩30向上移动时,第一限位部41与第二限位部31相互抵靠,从而第一限位部41阻止防尘罩30的下端向上与防尘罩卡座40相对移动,并且第一限位部41与第二限位部31相互抵靠形成密封。当活塞杆20下移、带动防尘罩30向下移动时,防尘罩30抵靠在防尘罩卡座40上保持密封。从而使得防尘罩30无论是上移还是下移均能保持防尘罩30与防尘罩卡座40围绕形成的空腔的密封,阻止外部的污染物溅射进入、保护减振器。也就是说,本申请利用防尘罩卡座40的第一限位部41限位,使防尘罩30始终处于封闭状态,隔绝了泥水等污染物,防止溅射进入,避免长时间使用污染物累积在减振器封口部11处,同时防止油封12沾满泥沙后划伤自身,提高了减振器的使用寿命。
并且,由于防尘罩30的下端被第一限位部41和第二限位部31相互作用而固定,限制防尘罩30的下端不再与防尘罩卡座40发生相对移动,防尘罩30的下端与防尘罩卡座40的外缘之间也不会因移动而形成上述可发生冲击的行程,从而避免了冲击过程和因冲击而产生的异响。
需要理解的是,当第一限位部41阻止防尘罩30的下端向上移动时,防尘罩30的两端均被固定且相对远离,防尘罩30发生形变,因防尘罩30具有弹性或具有弹性外形所以不会影响避震器性能。
更具体地,第一限位部41和第二限位部31的具体结构可以是相互卡扣配合的卡扣,也可以是凸台等限位结构,本实施方式中不对第一限位部41和第二限位部31的具体结构和设置数目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设计需要选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减振器,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限位部41为沿防尘罩卡座40的周向延伸的凸台41,凸台41具有限位面411,限位面411从防尘罩卡座40的外壁面42沿防尘罩卡座40的径向向外延伸,限位面411抵靠于第二限位部31。
为方便理解,因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部41为凸台,两者指示同一部件,所以后文中第一限位部和凸台均在图2中以41作为附图标记,并以41指代。具体地,径向即图1或图2中沿防尘罩卡座40的水平方向。
采用上述方案,凸台41在竖直方向阻挡第二限位部31移动,以简单结构达成了限位效果,加工容易、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减振器,如图1和图2所示,凸台4141还具有斜壁面412,并且凸台41为楔形结构,斜壁面412从限位面411的外边缘朝背离第二限位部31的方向斜向上延伸至防尘罩卡座40的外壁面42。
采用上述方案,第二限位部31向下移动划过倾斜的斜壁面412,轻松完成安装,当第二限位部31到达在竖直方向上凸台41的下方,凸台41的限位面411为平面卡住第二限位部31。从而在不影响减振器运动以及防尘罩30装卸便利性的前提下,通过小成本有效的改善防尘罩30的防尘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减振器,如图1和图2所示,凸台41的靠近第二限位部31的一端与防尘罩30的内周壁32抵靠。
采用上述方案,凸台41的一端与防尘罩30的内周壁32抵靠,防尘罩30的内周壁32与凸台41的一端形成密封,加强密封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减振器,如图1和图2所示,防尘罩卡座40的的周壁的外壁面42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凸台41,并且防尘罩30上与多个凸台41对应地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部31。
具体地,图2中显示的为防尘罩卡座40径向上最靠左的一个凸台41,其余凸台41未在图2中示出。
需要理解的是,多个凸台41指至少两个凸台41,在周向上可以围绕外壁面42设置一周也可以设置半周,或者设置几个,具体的设置数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设计需要选择。
采用上述方案,可以提高防尘罩30下端固定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减振器,如图1和图2所示,防尘罩卡座40靠近车身底部的一端具有凸缘42,凸缘42与防尘罩30的一端抵接并密封配合。
采用上述方案,当活塞杆20下移、带动防尘罩30向下移动时,防尘罩30抵靠在凸缘42上保持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减振器,如图1和图2所示,在活塞杆20的轴线方向上,第二限位部31位于第一限位部41和凸缘42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减振器,如图1和图2所示,防尘罩卡座40具有开口朝向车身底部的凹槽44,凹槽44的顶壁与缸筒10的顶端抵靠,并且凹槽44用于容纳缸筒10的顶端。
采用上述方案,防尘罩卡座40可以卡在缸筒10的顶端,保护减振器封口部11,并在不用额外增加固定部件的前提下起到固定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减振器,防尘罩卡座40由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材料构成。
具体地,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材料,例如TPEE。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设计需要选择其他弹性热塑性材料。
采用上述方案,由于防尘罩30材料(TPEE)的弹性属性,防尘罩卡座40不影响防尘罩30安装和拆卸。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减振器,包括缸筒、活塞杆、位于所述缸筒外部的防尘罩和防尘罩卡座,所述活塞杆的一端滑设于所述缸筒内,另一端伸出所述缸筒,所述防尘罩套接在所述活塞杆上,并随着活塞杆的移动伸缩,所述防尘罩卡座套设于所述活塞杆外、并固定于所述缸筒的靠近所述防尘罩的一端部的外表面,并且所述防尘罩卡座位于所述防尘罩的靠近车身底部的一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尘罩卡座的周壁的外壁面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一限位部,所述防尘罩的所述一端的内周壁设置有向内突出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互抵靠,以限制所述防尘罩的所述一端相对所述防尘罩卡座沿所述活塞杆的轴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为沿所述防尘罩卡座的周向延伸的凸台,所述凸台具有限位面,所述限位面从所述防尘罩卡座的外壁面沿所述防尘罩卡座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限位面抵靠于所述第二限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还具有斜壁面,并且所述凸台为楔形结构,所述斜壁面从所述限位面的外边缘朝背离第二限位部的方向斜向上延伸至所述防尘罩卡座的外壁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靠近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一端与所述防尘罩的内周壁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卡座的周壁的外壁面沿所述防尘罩卡座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凸台,并且所述防尘罩上与多个所述凸台对应地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限位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卡座的靠近所述车身底部的一端具有凸缘,所述凸缘与所述防尘罩的所述一端抵接并密封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杆的轴线方向上,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凸缘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卡座具有开口朝向所述车身底部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顶壁与所述缸筒的顶端抵靠,并且所述凹槽用于容纳所述缸筒的所述顶端。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卡座由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材料构成。
CN202020851507.9U 2020-05-20 2020-05-20 减振器 Active CN2124074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51507.9U CN212407421U (zh) 2020-05-20 2020-05-20 减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51507.9U CN212407421U (zh) 2020-05-20 2020-05-20 减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07421U true CN212407421U (zh) 2021-01-26

Family

ID=74403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51507.9U Active CN212407421U (zh) 2020-05-20 2020-05-20 减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074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61872B (zh) 用于减震器的防尘密封结构
KR101092369B1 (ko) 자동차의 엔진 마운트
JP2003343634A (ja) 緩衝器のダストカバー受け構造
JP2014185657A (ja) ダストカバー組立体
CN212407421U (zh) 减振器
US20130001889A1 (en) Annular sealing assembly, in particular for insertion between elements subjected to an offset positioning
CN105980732A (zh) 减振器
CN21142324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减震器
CN102261421B (zh) 减震器
CN219529692U (zh) 用于车辆的减震器总成及车辆
CN209510994U (zh) 一种具有防尘作用的汽车减震器
CN1821610A (zh) 液压缓冲器
CN104279260B (zh) 减振器及设有该减振器的车辆
JP3916923B2 (ja) ダイナミックダンパー
JP2006250292A (ja) 二輪車等のフロントフォーク
CN212389684U (zh) 用于车辆的减振器总成和车辆
CN216589619U (zh) 悬架轴承总成装置
CN216709416U (zh) 转向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6468275U (zh) 电动车后悬挂系统
CN215805942U (zh) 一种卡簧高强度限位的减振器
CN212775315U (zh) 一种越野车减震器及汽车
CN211765828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方向盘
CN210949664U (zh) 一种塑料减震器的清理机构
CN213360921U (zh) 一种防尘的电动车减震器
CN217736127U (zh) 单筒减震器及具有其的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