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01351U - 副车架总成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副车架总成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01351U
CN212401351U CN202020776999.XU CN202020776999U CN212401351U CN 212401351 U CN212401351 U CN 212401351U CN 202020776999 U CN202020776999 U CN 202020776999U CN 212401351 U CN212401351 U CN 212401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assembly
bushing
suspension assembly
auxiliary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7699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明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dern Aut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dern Aut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dern Auto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dern Aut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7699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013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01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013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副车架总成及汽车,副车架总成包括副车架、动力系统和悬置系统,悬置系统可拆卸地安装于副车架,动力系统可拆卸连接于悬置系统上,其中,副车架的左纵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左前悬置总成的第一安装点,副车架的右纵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右前悬置总成的第二安装点,副车架的后横梁上设置有第三安装点。第一安装点、第二安装点和第三安装点之间的连线为三角形,且三角形的重心和动力系统的重心重合。通过这种方式固定动力系统,使得每个悬置总成施加于动力系统的力都相等,进而可以提升悬置系统对动力系统的限位能力和抗扭矩能力,以避免动力系统瞬时大扭矩输出时,产生剧烈振动,并传递至汽车的客舱内,进而能够提高汽车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副车架总成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副车架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汽车已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人们对汽车使用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汽车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悬置系统作为汽车上安装动力系统到车身和车架的零部件,作用为隔离动力系统的振动和噪音传递到乘客舱,降低动力系统的振动和噪音,管理动力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作用力和运动位移。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正在朝轻量化的趋势发展。尤其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由于汽车的动力系统较小,且具有扭矩大和响应迅速的特点。如果通过传统的悬置系统将动力系统固定于副车架的内侧,这种情况下,对于汽车的动力系统较小的汽车来说,动力系统的重心与悬置系统的重心可能会存在较大偏差,尤其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由于动力系统较小,会导致动力系统相对于副车架的连接距离较大,进而会导致动力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动力系统的重心与悬置系统的重心存在偏差,使得副车架总成施加于动力系统的限位力不均衡。尤其是动力系统在瞬时大扭矩输出时,动力系统会产生振动,并传递给汽车的客舱内,进而会影响汽车的NVH性能,更甚者,动力系统可能会因为限位力的不足,而相对于副车架产生位移。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副车架总成存在使用可靠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副车架总成存在使用可靠性差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及汽车,具使用可靠性好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包括副车架、动力系统和悬置系统,所述悬置系统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副车架,所述动力系统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悬置系统上,以通过所述悬置系统固定于所述副车架,所述副车架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前横梁和后横梁,且所述左纵梁、所述右纵梁、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首尾依次连接;所述悬置系统包括左前悬置总成、右前悬置总成和后悬置总成,所述动力系统固定于所述左前悬置总成、所述右前悬置总成和所述后悬置总成;其中,
所述副车架上靠近所述左纵梁与所述前横梁的连接处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左前悬置总成的第一安装点,所述副车架上靠近所述右纵梁与所述前横梁的连接处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右前悬置总成的第二安装点,所述副车架的所述后横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后悬置总成的第三安装点;并且,
所述第一安装点、所述第二安装点和所述第三安装点之间的连线为三角形,且所述三角形的重心和所述动力系统的重心沿所述汽车的高度方向在垂直于所述汽车的高度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中的副车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左前悬置总成、右前悬置总成和后悬置总成的第一安装点、第二安装点和第三安装点之间的连线为三角形,且该三角形的重心与动力系统的重心沿汽车的高度方向在垂直于高度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重合。通过这种方式固定动力系统,可使得每个悬置总成施加于动力系统的力都相等,进而可以提升悬置系统对动力系统的限位能力和抗扭矩能力,以避免动力系统瞬时大扭矩输出时,产生剧烈振动,并传递至汽车的客舱内。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副车架总成具有使用可靠性好的优点。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所述左前悬置总成包括第一衬套和第一本体,所述右前悬置总成包括第二衬套和第二本体,所述后悬置总成包括第三衬套和第三本体;其中,
所述第一本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副车架的所述第一安装点,所述第一衬套套设于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第二本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副车架的所述第二安装点,所述第二衬套套设于所述第二本体上;所述第三本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副车架的所述第三安装点,所述第三衬套套设于所述第三本体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副车架总成,由于左前悬置总成包括第一衬套和第一本体,右前悬置总成包括第二衬套和第二本体,后悬置总成包括第三衬套和第三本体,通过第一衬套、第二衬套和第三衬套可对汽车动力总成产生的震动进一步减缓,进而能够进一步减小副车架总成传递至客舱的振动力。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所述左前悬置总成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右前悬置总成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后悬置总成还包括第三连接件;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本体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力系统的左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本体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力系统的右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本体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力系统的后端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可对汽车的总理总成进行固定,进而可使得汽车的动力总成与汽车的副车架连接地更加牢靠。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所述第一衬套和所述第二衬套设置为筒状结构,所述第三衬套设置为凹凸结构,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均设置为刚性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左前悬置总成、右前悬置总成和后悬置总成呈三角分布,左前悬置总成、右前悬置总成位于汽车的宽度方向上,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设置为筒状结构可限制汽车的动力总成相对于副车架左右晃动,第三衬套设置为凹凸结构进一步对汽车的动力总成在前后方向的震动进行缓冲。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所述第一衬套、所述第二衬套和所述第三衬套均由橡胶材质构成,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均由钣金或铝合金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和钣金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见的材料,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衬套、第二衬套、第三衬套、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第三本体设置为上述结构,可进一步使得本实施方式中的左前悬置总成、右前悬置总成和后悬置总成更加方便加工制造。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均设置为由钣金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钣金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见的汽车制造材料,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均设置为上述结构,可进一步使得本实施方式中的左前悬置总成、右前悬置总成和后悬置总成更加方便加工制造。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所述悬置系统在所述汽车的高度方向上均位于所述副车架的上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悬置系统设置于副车架的上部,通过这种方式,可对使得悬置系统对汽车的动力总成具有较好的支撑力,可进一步限制汽车的动力总成相对于副车架偏移。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所述副车架设置为框式副车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框式副车架具有质量轻、结构刚度好的优点,设置这种结构的副车架可进一步提高汽车副车架总成的结构刚度,以及降低汽车副车架总成的重量。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身,以及所述汽车还包括副车架衬套和上述结构的副车架总成;其中,
所述副车架衬套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副车架与所述车身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上述结构的副车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左前悬置总成、右前悬置总成和后悬置总成的第一安装点、第二安装点和第三安装点之间的连线为三角形,且该三角形的重心与动力系统的重心沿汽车的高度方向在垂直于高度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重合。通过上述结构的副车架总成固定动力系统,可使得每个悬置总成施加于动力系统的力都相等,进而可以提升悬置系统对动力系统的限位能力和抗扭矩能力,以避免动力系统瞬时大扭矩输出时,产生剧烈振动,并传递至汽车的客舱内。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所述副车架衬套至少设置为4个,且所述副车架衬套分别沿所述副车架的周侧有间隔的且均匀地压紧于所述副车架与所述车身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副车架与车身之间设置副车架衬套,副车架衬套可对汽车的动力系统产生的震动进一步缓冲,能够进一步减小动力系统因震动而传递到汽车客舱中的震感,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汽车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副车架总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副车架总成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副车架总成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副车架总成中的动力系统与悬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副车架总成中的左前悬置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副车架总成中的右前悬置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副车架总成中的后悬置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副车架总成;
110:副车架;110H:副车架衬套;
111:左纵梁;112:右纵梁;113:前横梁;114:后横梁;A:第一安装点;B:第二安装点;C:第三安装点;
120:动力系统;
130:悬置系统;
131:左前悬置总成;
1310:第一本体;1311:第一衬套;1312:第一连接件;
132:右前悬置总成;
1320:第二本体;1321:第二衬套;1322:第二连接件;
133:后悬置总成;
1330:第三本体;1331:第三衬套;1332:第三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10,包括副车架110、动力系统120和悬置系统130,悬置系统130可拆卸地安装于副车架110,动力系统120可拆卸连接于悬置系统130上,以通过悬置系统130固定于副车架110,副车架110包括左纵梁111、右纵梁112、前横梁113和后横梁114,且左纵梁111、右纵梁112、前横梁113和后横梁114首尾依次连接;悬置系统130包括左前悬置总成131、右前悬置总成132和后悬置总成133,动力系统120固定于左前悬置总成131、右前悬置总成132和后悬置总成133。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副车架110上靠近左纵梁111与前横梁113的连接处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左前悬置总成131的第一安装点A,副车架110上靠近右纵梁112与前横梁113的连接处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右前悬置总成132的第二安装点B,副车架110的后横梁114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后悬置总成133的第三安装点C。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点A、第二安装点B和第三安装点C之间的连线为三角形,且三角形的重心和动力系统120的重心沿汽车的高度方向在垂直于汽车的高度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重合。
更为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的副车架11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左前悬置总成131、右前悬置总成132和后悬置总成133的第一安装点A、第二安装点B和第三安装点C之间的连线为三角形,且该三角形的重心与动力系统120的重心沿汽车的高度方向在垂直于高度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重合。通过这种方式固定动力系统120,可使得每个悬置总成施加于动力系统120的力都相等,进而可以提升悬置系统130对动力系统120的限位能力和抗扭矩能力,以避免动力系统120瞬时大扭矩输出时,产生剧烈振动,并传递至汽车的客舱内。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副车架总成10具有使用可靠性好的优点。
更为具体的,动力系统120和副车架110的具体结构与现有的动力系统120和副车架110的结构类似,本实施方式对动力系统120和副车架110具体结构及型号不做过多解释;左前悬置总成131、右前悬置总成132和后悬置总成133的具体结构在下文进行解释。
进一步地,如图5-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10,左前悬置总成131包括第一衬套1311和第一本体1310,右前悬置总成132包括第二衬套1321和第二本体1320,后悬置总成133包括第三衬套1331和第三本体1330。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本体1310可拆卸连接于副车架110的第一安装点A,第一衬套1311套设于第一本体1310上;第二本体1320可拆卸连接于副车架110的第二安装点B,第二衬套1321套设于第二本体1320上;第三本体1330可拆卸连接于副车架110的第三安装点C,第三衬套1331套设于第三本体1330上。
更为具体的,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副车架总成10,由于左前悬置总成131包括第一衬套1311和第一本体1310,右前悬置总成132包括第二衬套1321和第二本体1320,后悬置总成133包括第三衬套1331和第三本体1330,通过第一衬套1311、第二衬套1321和第三衬套1331可对汽车动力总成产生的震动进一步减缓,进而能够进一步减小副车架总成10传递至客舱的振动力。
更为具体的,第一本体1310、第二本体1320和第三本体1330均可设置为管状结构,第一衬套1311、第二衬套1321和第三衬套1331以套设的方式分别固定于第一本体1310、第二本体1320和第三本体1330上。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10,如图4-图7所示,左前悬置总成131还包括第一连接件1312,右前悬置总成132还包括第二连接件1322,后悬置总成133还包括第三连接件1332。
具体的,第一连接件1312的一端与第一本体1310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动力系统120的左前端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件1322的一端与第二本体1320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动力系统120的右前端可拆卸连接,第三连接件1332的一端与第三本体1330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动力系统120的后端可拆卸连接。
更为具体的,第一连接件1312、第二连接件1322和第三连接件1332可对汽车的总理总成进行固定,进而可使得汽车的动力总成与汽车的副车架110连接地更加牢靠。
更为具体的,第一连接件1312、第二连接件1322和第三连接件1332可以是设置为悬臂梁结构,也可以是设置其他结构,其具体可根据实际设计和使用需求设定,本实施方式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10,如图4-图7所示,第一衬套1311和第二衬套1321设置为筒状结构,第三衬套1331设置为凹凸结构,第一本体1310、第二本体1320和第三本体1330均设置为刚性结构。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左前悬置总成131、右前悬置总成132和后悬置总成133呈三角分布,左前悬置总成131、右前悬置总成132位于汽车的宽度方向上,第一衬套1311和第二衬套1321设置为筒状结构可限制汽车的动力总成相对于副车架110左右晃动,第三衬套1331设置为凹凸结构进一步对汽车的动力总成在前后方向的震动进行缓冲。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衬套1331可以是筒状结构,衬套的侧壁设置为凹凸结构。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10,第一衬套1311、第二衬套1321和第三衬套1331均由橡胶材质构成,第一本体1310、第二本体1320和第三本体1330均由钣金或铝合金制成。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橡胶和钣金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见的材料,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衬套1311、第二衬套1321、第三衬套1331、第一本体1310、第二本体1320和第三本体1330设置为上述结构,可进一步使得本实施方式中的左前悬置总成131、右前悬置总成132和后悬置总成133更加方便加工制造。
更为具体的,第一衬套1311、第二衬套1321、第三衬套1331、第一本体1310、第二本体1320和第三本体1330不仅限于由上述材料制成,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材料制成,其具体可根据实际设计和使用设定。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10,第一连接件1312、第二连接件1322和第三连接件1332均设置为由钣金制成。
具体的,由于钣金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见的汽车制造材料,第一连接件1312、第二连接件1322和第三连接件1332均设置为上述结构,可进一步使得本实施方式中的左前悬置总成131、右前悬置总成132和后悬置总成133更加方便加工制造。
更为具体的,第一连接件1312、第二连接件1322和第三连接件1332也不仅限于由上述材料制成,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材料制成,其具体可根据实际设计和使用设定设定。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10,如图4所示,悬置系统130在汽车的高度方向上均位于副车架110的上部。
具体的,将悬置系统130设置于副车架110的上部,通过这种方式,可对使得悬置系统130对汽车的动力总成具有较好的支撑力,可进一步限制汽车的动力总成相对于副车架110偏移。
进一步地,本实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10,副车架110设置为框式副车架110。
具体的,由于框式副车架110具有质量轻、结构刚度好的优点,设置这种结构的副车架110可进一步提高汽车副车架总成10的结构刚度,以及降低汽车副车架总成10的重量。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副车架总成10,如图1-图7所示,包括副车架110、动力系统120和悬置系统130,悬置系统130可拆卸地安装于副车架110,动力系统120可拆卸连接于悬置系统130上,其中,副车架110上靠近左纵梁111与前横梁113的连接处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左前悬置总成131的第一安装点A,副车架110上靠近右纵梁112与前横梁113的连接处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右前悬置总成132的第二安装点B,副车架110的后横梁114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后悬置总成133的第三安装点C。第一安装点A、第二安装点B和第三安装点C之间的连线为三角形,且三角形的重心和动力系统120的重心沿汽车的高度方向在垂直于汽车的高度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重合。通过这种方式固定动力系统120,可使得每个悬置总成施加于动力系统120的力都相等,进而可以提升悬置系统130对动力系统120的限位能力和抗扭矩能力,以避免动力系统120瞬时大扭矩输出时,产生剧烈振动,并传递至汽车的客舱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可拆连接可以是螺栓,固定连接可以是焊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请参见实施例1中的图1-图7,包括车身(图中未示出),以及汽车还包括副车架衬套110H和实施例1中的副车架总成10;副车架衬套110H可拆卸连接于副车架110与车身之间。
具体的,由于实施例1中的副车架11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左前悬置总成131、右前悬置总成132和后悬置总成133的第一安装点A、第二安装点B和第三安装点C之间的连线为三角形,且该三角形的重心与动力系统120的重心沿汽车的高度方向在垂直于高度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重合。通过上述结构的副车架总成10固定动力系统120,可使得每个悬置总成施加于动力系统120的力都相等,进而可以提升悬置系统130对动力系统120的限位能力和抗扭矩能力,以避免动力系统120瞬时大扭矩输出时,产生剧烈振动,并传递至汽车的客舱内。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汽车,副车架衬套110H至少设置为4个,且副车架衬套110H分别沿副车架110的周侧有间隔的且均匀地压紧于副车架110与车身之间。
具体的,在副车架110与车身之间设置副车架衬套110H,副车架衬套110H可对汽车的动力系统120产生的震动进一步缓冲,能够进一步减小动力系统120因震动而传递到汽车客舱中的震感,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汽车的舒适性。
更为具体的,副车架衬套110H可以是由橡胶制成,也可以是由其他弹性材料制成,其具体可根据实际设计和使用需求设定,本实施方式对此不做限定。
更为具体的,副车架衬套110H可以是设置4个,也可以是设置8个,还可以是设置更多数量,其具体可根据实际设计和使用需求设定,本实施方式对此不做限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副车架总成,包括副车架、动力系统和悬置系统,所述悬置系统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副车架,所述动力系统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悬置系统上,以通过所述悬置系统固定于所述副车架,所述副车架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前横梁和后横梁,且所述左纵梁、所述右纵梁、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首尾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系统包括左前悬置总成、右前悬置总成和后悬置总成,所述动力系统固定于所述左前悬置总成、所述右前悬置总成和所述后悬置总成;其中,
所述副车架上靠近所述左纵梁与所述前横梁的连接处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左前悬置总成的第一安装点,所述副车架上靠近所述右纵梁与所述前横梁的连接处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右前悬置总成的第二安装点,所述副车架的所述后横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后悬置总成的第三安装点;并且,
所述第一安装点、所述第二安装点和所述第三安装点之间的连线为三角形,且所述三角形的重心和所述动力系统的重心沿汽车的高度方向在垂直于汽车的高度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悬置总成包括第一衬套和第一本体,所述右前悬置总成包括第二衬套和第二本体,所述后悬置总成包括第三衬套和第三本体;其中,
所述第一本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副车架的所述第一安装点,所述第一衬套套设于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第二本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副车架的所述第二安装点,所述第二衬套套设于所述第二本体上;所述第三本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副车架的所述第三安装点,所述第三衬套套设于所述第三本体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悬置总成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右前悬置总成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后悬置总成还包括第三连接件;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本体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力系统的左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本体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力系统的右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本体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力系统的后端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套和所述第二衬套设置为筒状结构,所述第三衬套设置为凹凸结构,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均设置为刚性结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套、所述第二衬套和所述第三衬套均由橡胶材质构成,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均由钣金或铝合金制成。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均设置为由钣金制成。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系统在所述汽车的高度方向上均位于所述副车架的上部。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设置为框式副车架。
9.一种汽车,包括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还包括副车架衬套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其中,
所述副车架衬套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副车架与所述车身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衬套至少设置为4个,且所述副车架衬套分别沿所述副车架的周侧有间隔的且均匀地压紧于所述副车架与所述车身之间。
CN202020776999.XU 2020-05-12 2020-05-12 副车架总成及汽车 Active CN212401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76999.XU CN212401351U (zh) 2020-05-12 2020-05-12 副车架总成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76999.XU CN212401351U (zh) 2020-05-12 2020-05-12 副车架总成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01351U true CN212401351U (zh) 2021-01-26

Family

ID=74376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76999.XU Active CN212401351U (zh) 2020-05-12 2020-05-12 副车架总成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0135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1747A (zh) * 2021-08-31 2021-10-29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悬置系统、定位支撑结构及车辆
CN113942378A (zh) * 2021-11-30 2022-01-18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的悬置系统及汽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1747A (zh) * 2021-08-31 2021-10-29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悬置系统、定位支撑结构及车辆
CN113942378A (zh) * 2021-11-30 2022-01-18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的悬置系统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01351U (zh) 副车架总成及汽车
WO2005095182A1 (ja) 車両用サブフレーム及びブッシュ取付構造
JP2005280651A (ja) ブッシュ取付構造
US20190168816A1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JPH0476826B2 (zh)
JP2002337526A (ja) 自動車のリアサスペンションの構造
CN215436611U (zh) 一种横梁总成、车架及车辆
CN216733816U (zh) 用于车辆的空调压缩机总成和车辆
CN211000894U (zh) 电动车动力总成支撑装置、副车架总成及汽车
JP4841974B2 (ja) パワーユニットの支持構造
US20230331308A1 (en) Subframe assembly for a vehicle utilizing scaleable multi-cell extruded siderail members
CN114786979A (zh) 电驱动单元
CN116331353A (zh) 一种电动汽车多型中梁应用前副车架
CN211442206U (zh) 车载支架及车辆
JP2010234948A (ja) 車体構造
CN111891219B (zh) 一种电动汽车上多悬置的外连接系统
CN212685213U (zh) 一种自对中的后电机悬置结构
CN209870077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
JP2019064504A (ja) 車両用サブフレーム
CN110758080B (zh) 悬置安装结构
CN219172173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上的抗扭联杆支架总成
CN219988975U (zh) 电机悬置结构及车辆
JP6679154B2 (ja) パワーユニットの支持構造
CN217435500U (zh) 车辆的动力组件和车辆
CN219257047U (zh) 一种新型商用车换电底座悬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