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92137U - 超薄电感绕线送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超薄电感绕线送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92137U
CN212392137U CN202021223071.5U CN202021223071U CN212392137U CN 212392137 U CN212392137 U CN 212392137U CN 202021223071 U CN202021223071 U CN 202021223071U CN 212392137 U CN212392137 U CN 212392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tension
winding
pay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230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彦华
周晟
吕宗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cui Weigan Electronics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cui Weigan Electronics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cui Weigan Electronics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cui Weigan Electronics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2307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921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92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921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nsion Adjustment In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超薄电感绕线送线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放线装置、张力机构、出线机构和绕线轴;放线装置包括放线轮和原动装置,放线轮连接在原动装置的输出端,张力机构包括多个张紧轮和编码器,编码器和其中一个张紧轮相连接,出线机构包括出线嘴;编码器和原动装置通信连接,编码器用于控制原动装置工作;线绳从放线轮伸出经过多个张紧轮后进入出线嘴,线绳从出线嘴伸出后绕在绕线轴上;本实用新型设计通过放线装置、张力机构和出线机构共同作用,保证了电感生产时具有良好的绕线效果。

Description

超薄电感绕线送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超薄电感绕线送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超薄电感已经成为了整个电感市场的主流,在许多电子产品主板或者其他电路板中我们能经常看到超薄电感的身影,而一体成型电感作为超薄电感中的新兴电感,更是受到许多电子产品生产商的青睐。
一体成型电感体积小,并且能够高密度安装,还能通过大电流。电感制造时,需要将导线绕在胚体上。如何提供一种装置能够在绕线时,保证绕线的准确、饱满、松紧适宜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超薄电感绕线送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电感生产时绕线效果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超薄电感绕线送线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放线装置、张力机构、出线机构和绕线轴;
所述放线装置包括放线轮和原动装置,所述放线轮连接在所述原动装置的输出端,所述张力机构包括多个张紧轮和编码器,所述编码器和其中一个所述张紧轮相连接,所述出线机构包括出线嘴;所述编码器和所述原动装置通信连接,所述编码器用于控制所述原动装置工作;
线绳从所述放线轮伸出经过多个张紧轮后进入出线嘴,线绳从所述出线嘴伸出后绕在所述绕线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原动装置为伺服电机。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架,所述放线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在所述连接架上,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原动装置和所述固定架相连接;
所述放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侧,所述原动装置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固定架及第一连接板和放线轮的中间转轴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放线装置还包括张紧杆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连接架相连接,所述张紧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张紧杆位于所述放线轮和张力机构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张力机构包括四个张紧轮,所述编码器和远离放线轮一端的绕线轮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线机构包括支撑架、气缸和陶瓷轮,所述支撑架连接在底板上,所述气缸和所述支撑架相连接,所述陶瓷轮连接在所述气缸的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羊毛毡,所述羊毛毡位于所述陶瓷轮和出线嘴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还连接有防跳线器,所述防跳线器位于所述出线嘴和绕线轴之间。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绕线送线装置在使用时,放线装置用于将铜线放出,放出的铜线经过张力机构进行张力后进入出线机构,出线机构用于使铜线出现流畅,铜线经出线机构伸出后进入绕线轴完成绕线,本实用新型设计通过放线装置、张力机构和出线机构共同作用,保证了电感生产时具有良好的绕线效果;
2、本实用新型在张力机构的张紧轮上连接编码器,编码器和原动装置通信连接控制其工作,使用时,铜线带动张紧轮转动,编码器通过计算张紧轮转动的角度从而获取铜线伸出的长度,并以此控制原动装置放线的长度,保证放线的精准;
3、本实用新型的放线装置还包括张紧杆,使用时,通过调节张紧杆的位置用来调节铜线从出线轮伸出后的位置,便于调节铜线伸出的位置和进入张力机构的角度;
4、本装置的张力机构设计四个张紧轮,铜线绕在张紧轮上可保证铜线的张紧效果;
5、本装置的出线机构包括羊毛毡和出线嘴,羊毛毡的设置用于除去铜线上的灰尘和杂质,出线嘴的设置保证铜线顺利的伸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放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张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出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板;2、连接架;3、放线装置;4、张力机构;5、出线机构; 31、第一连接板;32、固定架;33、伺服电机;34、放线轮;35、张紧杆;36、第二连接板;41、安装板;42、第一张紧轮;43、第二张紧轮;44、第三张紧轮; 45、第四张紧轮;46、编码器;51、支撑架;52、气缸;53、陶瓷轮;54、羊毛毡;55、出线嘴;56、防跳线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描述中使用的术语“前”、“后”、“左”、“右”、“上”、“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术语“内”、“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至图6所示,超薄电感绕线送线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放线装置3、张力机构4、出线机构5和绕线轴;放线装置3包括放线轮34和原动装置,放线轮34连接在原动装置的输出端,张力机构4包括多个张紧轮和编码器46,编码器46和其中一个张紧轮相连接,出线机构5包括出线嘴55;编码器46和原动装置通信连接,编码器46用于控制原动装置工作;线绳从放线轮34伸出经过多个张紧轮后进入出线嘴55,线绳从出线嘴55伸出后绕在绕线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绕线送线装置在使用时,放线装置3用于将铜线放出,放出的铜线经过张力机构4进行张力后进入出线机构5,出线机构5用于使铜线出现流畅,铜线经出线机构5伸出后进入绕线轴完成绕线,本实用新型设计通过放线装置、张力机构和出线机构共同作用,保证了电感生产时具有良好的绕线效果。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架2通过螺栓连接在底板1的右端,放线装置3连接在连接架2上。放线装置3包括第一连接板31,第一连接板3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板31上。第一连接板31的右端连接有固定架32,固定架32的右端连接有伺服电机33,伺服电机33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架32和第一连接板31伸入到第一连接板31的左侧。第一连接板31的左侧转动连接有放线轮 34,伺服电机33的输出端和放线轮34的中心轴相连接,伺服电机33转动带动放线轮34转动。
连接架2上还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连接板36,张紧杆35的连接端和第二连接板36转动连接,张紧杆35的工作端和张紧轮互相平行,张紧杆35整体呈L 型。
使用时,伺服电机33转动带动放线轮34转动,放线轮34转动使绕在放线轮34上的铜线伸出。张紧杆35的设置用于调整铜线伸出后的进入张力机构4时的位置和角度。
如图4所示,张力机构4包括安装板41,安装板41连接在底板1上,安装板41的侧面从左向右依次连接有第一张紧轮42、第二张紧轮43、第三张紧轮44 和第四张紧轮45。铜线从张紧杆35伸出后先从第一张紧轮42的底端进入,然后经第二张紧轮43的上方进入至第三张紧轮44的下方,最后从第四张紧轮45的上方伸出。安装板41的另一侧面连接有编码器46,编码器46和第四张紧轮的中心转轴相连接。编码器46通过第四张紧轮45转动的角度计算铜线伸出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编码器46伺服电机33通信连接,编码器46件计算出铜线伸出的长度结果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后传递至伺服电机33,以此控制伺服电机 33的转动周期。伺服电机33根据编码器46的信号工作,保证的放线长度的准确,保证了后期绕线的准确。
如图5所示,出线机构5包括支撑架51,支撑架51连接在底板1上,支撑架51的顶端连接有气缸52,气缸52的输出端连接有安装板。气缸52工作带动安装板上升或下降。气缸52的设置以便于调节安装板的高度。安装板上连接有从右向左依次布置的陶瓷轮53、羊毛毡54、出线嘴55和防跳线器56。
从第四张紧轮45伸出的铜线首先进入陶瓷轮53然后经过羊毛毡54,羊毛毡 54同样是轮子,在轮子上增加有吸附灰尘等杂质的毛毡。铜线经过羊毛毡54后能够有效的去除其上的灰尘,保证后期绕线的效果。出线嘴55为中间具有一通孔的连接块,通孔用于铜线穿过。防跳线器56为具有通孔的连接板,从出线嘴 55伸出的铜线经连接块上的通孔进入绕线轴完成绕线。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Claims (8)

1.超薄电感绕线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排列的放线装置(3)、张力机构(4)、出线机构(5)和绕线轴;
所述放线装置(3)包括放线轮(34)和原动装置,所述放线轮(34)连接在所述原动装置的输出端,所述张力机构(4)包括多个张紧轮和编码器(46),所述编码器(46)和其中一个所述张紧轮相连接,所述出线机构(5)包括出线嘴(55);所述编码器(46)和所述原动装置通信连接,所述编码器(46)用于控制所述原动装置工作;
线绳从所述放线轮(34)伸出经过多个张紧轮后进入出线嘴(55),线绳从所述出线嘴(55)伸出后绕在所述绕线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电感绕线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动装置为伺服电机(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电感绕线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架(2),所述放线装置(3)还包括第一连接板(31),所述第一连接板(31)连接在所述连接架(2)上,所述第一连接板(31)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架(32),所述原动装置和所述固定架(32)相连接;
所述放线轮(34)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31)的另一侧,所述原动装置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固定架(32)及第一连接板(31)和放线轮(34)的中间转轴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薄电感绕线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装置(3)还包括张紧杆(35)和第二连接板(36),所述第二连接板(36)和所述连接架(2)相连接,所述张紧杆(35)和所述第二连接板(36)活动连接,所述张紧杆(35)位于所述放线轮(34)和张力机构(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电感绕线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机构(4)包括四个张紧轮,所述编码器(46)和远离放线轮(34)一端的绕线轮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电感绕线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机构(5)包括支撑架(51)、气缸(52)和陶瓷轮(53),所述支撑架(51)连接在底板(1)上,所述气缸(52)和所述支撑架(51)相连接,所述陶瓷轮(53)连接在所述气缸(52)的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薄电感绕线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52)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羊毛毡(54),所述羊毛毡(54)位于所述陶瓷轮(53)和出线嘴(55)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薄电感绕线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52)的输出端还连接有防跳线器(56),所述防跳线器(56)位于所述出线嘴(55)和绕线轴之间。
CN202021223071.5U 2020-06-29 2020-06-29 超薄电感绕线送线装置 Active CN2123921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3071.5U CN212392137U (zh) 2020-06-29 2020-06-29 超薄电感绕线送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3071.5U CN212392137U (zh) 2020-06-29 2020-06-29 超薄电感绕线送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92137U true CN212392137U (zh) 2021-01-22

Family

ID=74255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23071.5U Active CN212392137U (zh) 2020-06-29 2020-06-29 超薄电感绕线送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921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68018A (zh) 超薄电感绕线送线装置
CN215496189U (zh) 一种电缆电线生产用笼绞机
CN218621542U (zh) 一种捻股机自动张力调节装置
CN112027796B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绕线装置
CN212392137U (zh) 超薄电感绕线送线装置
CN203428632U (zh) 焊丝层绕装置
CN201266517Y (zh) 卧式绕包机
CN209721195U (zh) 一种铜包铝合金线收卷装置
CN111115368B (zh) 一种电缆放线装置
CN211194014U (zh) 绝缘管定长裁切机
CN209777905U (zh) 一种用于线纱的包覆机的绕线装置
CN209851343U (zh) 一种硅棒开方机收放线装置
CN102185433B (zh) 半自动脱模带包带机
CN210193063U (zh) 一种打轴机的导线机构
CN212101442U (zh) 一种电缆放线装置
CN106424173A (zh) 一种用于大规格铜合金扁线的拉丝装置
CN220811369U (zh) 一种绕线装置
CN112722998A (zh) 一种张紧度便于调节的智能化计算机网线生产用收卷装置
CN218988411U (zh) 一种增加张力的收线装置
CN218988414U (zh) 一种多头并丝倒线放收一体机
CN220095890U (zh) 卷料烫金生产线
CN219730088U (zh) 主动式张力恒定芯线放线架
CN220976123U (zh) 一种主转子绕线机的供线设备
CN220300014U (zh) 一种放线装置
CN209597897U (zh) 一种金属线加工用绕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