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75646U - 活动支座及具有其的交通轨道 - Google Patents

活动支座及具有其的交通轨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75646U
CN212375646U CN202020695675.3U CN202020695675U CN212375646U CN 212375646 U CN212375646 U CN 212375646U CN 202020695675 U CN202020695675 U CN 202020695675U CN 212375646 U CN212375646 U CN 2123756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plate
guide plate
slider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9567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伟
刘庆文
郭文通
刘登
郑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9567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756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756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756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动支座及具有其的交通轨道,活动支座包括:下连接板;上连接板,上连接板设于下连接板的上方;滑块,滑块设在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其中,滑块与下连接板通过下滑移结构配合,以使滑块相对下连接板沿第一方向可平移,滑块与上连接板通过上滑移结构配合,以使上连接板相对滑块沿第二方向可平移且绕预设轴线可转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预设轴线贯穿上连接板、滑块和下连接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支座,上连接板相对下连接板在第一方向上和第二方向上均可平移,且上连接板绕预设轴线可转动,从而使得活动支座在三个自由度上可调节,有利于满足交通轨道的使用要求。

Description

活动支座及具有其的交通轨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活动支座及具有其的交通轨道。
背景技术
近年来,轨道交通运输正在作为我国新兴的城际交通方式,一般地,为保证轨道车辆运行的平稳性,通常在轨道梁的底部设置活动支座以吸收轨道梁的振动,然而相关技术中,活动支座可调节的自由度少,难以满足交通轨道对活动支座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活动支座,上连接板相对下连接板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均可平移,且上连接板绕预设轴线可转动,从而使得活动支座在三个自由度上可调节,有利于满足交通轨道的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活动支座的交通轨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活动支座,包括:下连接板;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设于所述下连接板的上方;滑块,所述滑块设在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之间,其中,所述滑块与所述下连接板通过下滑移结构配合,以使所述滑块相对所述下连接板沿第一方向可平移,所述滑块与所述上连接板通过上滑移结构配合,以使所述上连接板相对所述滑块沿第二方向可平移且绕预设轴线可转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预设轴线贯穿所述上连接板、所述滑块和所述下连接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活动支座,上连接板相对下连接板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均可平移,且上连接板绕预设轴线可转动,从而使得活动支座在三个自由度上可调节,有利于满足交通轨道的使用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轴线为所述滑块的中心线且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均在水平面内且相互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滑移结构包括: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配合部为两个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在所述上连接板的底部;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配合部为两个且分别设在所述滑块的上部两侧,两个所述第二配合部与两个所述第一配合部分别对应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上竖导向板和上横导向板,所述上横导向板设于所述上竖导向板的底部,所述上横导向板、所述上竖导向板与所述上连接板之间限定出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上滑槽;所述第二配合部为插配于所述上滑槽的滑板,所述滑板的远离所述滑块的中心线的侧面为朝向远离所述滑块的中心线方向凸出的曲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板与所述上横导向板之间设有第一减磨件,所述滑块与所述上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二减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滑移结构包括:第三配合部,所述第三配合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三配合部为两个且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在所述下连接板的顶部;第四配合部,所述第四配合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四配合部为两个且分别设在所述滑块的下部两侧,两个所述第四配合部与两个所述第三配合部分别对应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配合部包括下竖导向板和下横导向板,所述下横导向板设于所述下竖导向板的顶部,所述下横导向板、所述下竖导向板与所述下连接板之间限定出在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下滑槽;所述第四配合部为插配于所述下滑槽的滑条,所述滑条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沿直线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条与所述下横导向板之间设有第三减磨件,所述滑条与所述下竖导向板之间设有第四减磨件,所述滑块与所述下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五减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上挡件,所述上挡件设于所述上连接板的底部,所述上挡件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以限制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运动范围;和下挡件,所述下挡件设于所述下连接板的顶部,所述下挡件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以限制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运动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交通轨道,包括:轨道梁和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活动支座,所述活动支座直接或者间接支撑在所述轨道梁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交通轨道,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活动支座,活动支座在三个自由度上可调节,轨道梁上振动可被活动支座吸收,有利于改善轨道梁的受力,防止轨道梁倾覆,有利于提高轨道梁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活动支座的轴测图;
图2是图1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活动支座的前视图;
图4是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图5是图3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B-B处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块的轴测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交通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交通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交通轨道100;
活动支座10;
上连接板1;
上滑移结构2;第一配合部21;上竖导向板211;上横导向板212;上滑槽213;
第二配合部22;
下连接板3;
下滑移结构4;第三配合部41;下竖导向板411;下横导向板412;下滑槽413;
第四配合部42;
滑块5;第一减磨件51;第二减磨件52;第三减磨件53;
第四减磨件54;第五减磨件55;
安装槽56;预设轴线N;
上挡件6;
下挡件7;
轨道梁20;
台车30;
回转装置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活动支座10,可以包括上连接板1、上滑移结构2、下连接板3、下滑移结构4、滑块5、上挡件6和下挡件7。
参照图2所示,上连接板1设于下连接板3的上方,滑块5设在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3之间,其中,滑块5与下连接板3通过下滑移结构4配合,以使滑块5相对下连接板3沿第一方向(参照图2所示的F1方向)可平移,滑块5与上连接板1通过上滑移结构2配合(参照图4),以使上连接板1相对滑块5沿第二方向(参照图2所示的F2方向)可平移且绕预设轴线N(参照图4所示)可转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预设轴线N贯穿上连接板1、滑块5和下连接板3。
由此,上连接板1相对下连接板3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均可平移,且上连接板1绕预设轴线N可转动,从而使得活动支座10在三个自由度上可调节,有利于满足交通轨道100的使用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预设轴线N为滑块5的中心线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均在水平面内且相互垂直。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使得预设轴线N为滑块5的中心线,有利于提高上连接板1绕预设轴线N转动的稳定性,且通过使得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均在水平面内且相互垂直,在滑块5相对下连接板3沿第一方向平移的行程、以及上连接板1相对下滑块5在第二方向上的行程一定的情况下,有利于增大上连接板1相对下连接板3的移动范围,从而提高上连接板1相对下连接板3可移动的范围。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预设轴线N也可以不是滑块5的中心线,例如,预设轴线N还可以与滑块5的中心线平行设置,只要保证预设轴线N贯穿上连接板1、滑块5和下连接板3即可;第二方向也可以不与第一方向垂直,例如,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还可以为10°、30°、40°、50°、60°、70°、80°、82°、84°、86°、89°等,只要满足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相交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所示,上滑移结构2包括第一配合部21和第二配合部22,第一配合部21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配合部21为两个且沿第一方向(参照图2中的F1方向)间隔设在上连接板1的底部,第二配合部22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配合部22为两个且分别设在滑块5的上部两侧,两个第二配合部22与两个第一配合部21分别对应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两个第二配合部22与两个第一配合部21一一对应配合,有利于提高上连接板1相对滑块5沿第二方向平移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可选地,参照图3和图4所示,第一配合部21和上连接板1为一体成型件,由此,有利于提高第一配合部21和上连接板1之间的连接强度,有利于延长上连接板1的使用寿命,且不必另设连接件,可减少安装工序,提高安装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配合部21包括上竖导向板211和上横导向板212,例如,上竖导向板211可以在第二方向(参照图2中的F2方向)上沿直线延伸,上横导向板212设于上竖导向板211的底部,且使上横导向板212、上竖导向板211和上连接板1之间限定出上滑槽213;第二配合部22为插配于上滑槽213的滑板,参照图7所示,滑板的远离滑块5的中心线的侧面为朝向远离滑块5的中心线方向凸出的曲面。其中,“横”指的是水平或大体水平,大体水平指的是与水平面相交成较小夹角(例如1°、2°、3°、4°、5°等),“竖”指的是竖直或大体竖直,大体竖直指的是与竖直平面相交成较小夹角。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使得第一配合部21包括上竖导向板211和上横导向板212,上横导向板212、上竖导向板211和上连接板1之间限定出上滑槽213,第二配合部22为插配于上滑槽213的滑板,可增大第一配合部21和第二配合部22的配合面积,进一步提高第一配合部21和第二配合部22之间配合的可靠性,同时,通过滑板的远离滑块5的中心线的侧面为朝向远离滑块5的中心线方向凸出的曲面,且上竖导向板211在第二方向上沿直线延伸,上竖导向板211与滑板的远离滑块5的中心线的侧面可以为点接触,从而实现上竖导向板211相对滑板可转动,进而实现上连接板1相对滑块5绕预设轴线N可转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例如,如图7所示,滑板的远离滑块5的中心线的侧面形成为圆弧面,该圆弧面的中心线为预设轴线N,且预设轴线N为圆弧面的中心线,从而有利于提高上连接板1相对滑块5绕预设轴线N转动的可靠性。
可选地,当上连接板1绕滑块5的中心线转动时,上连接板1相对第二方向的最大转动小于等于±90°,例如,当上连接板1相对第二方向的最大转动等于±90时,上连接板1相对第二方向可向左水平转90°或向右转90°,由此,有利于满足交通轨道100对活动支座10的转动要求。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上连接板1相对第二方向的最大转动也可以为±40°、±50°、±60°、±70°、±75°、±80°、±85°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滑板与上横导向板212之间设有第一减磨件51,滑块5与上连接板1之间设有第二减磨件52。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减磨件51和第二减磨件52的摩擦系数较小,通过减小摩擦,可减少上横导向板212与滑板之间的磨损以及滑块5与上连接板1之间的磨损,易于维护和保养。
例如,如图4所示,第一减磨件51与滑板通过粘结剂相连,第一减磨件51的宽度小于滑板的与上横导向板212相对的部分宽度,滑块5与第二减磨件52通过粘结剂相连,第二减磨件52的宽度小于滑块5的顶壁的宽度,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减小上横导向板212与滑板之间的磨损以及滑块5与上连接板1之间的磨损,易于维护和保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下滑移结构4包括第三配合部41和第四配合部42,第三配合部41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三配合部41为两个且沿第二方向间隔设在下连接板3的顶部,第四配合部42沿第一方向延伸,第四配合部42为两个且分别设在滑块5的下部两侧,两个第四配合部42与两个第三配合部41分别对应配合。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两个第三配合部41与两个第四配合部42分别对应配合,有利于提高滑块5相对下连接板3沿第一方向平移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可选地,参照图2所示,第三配合部41和下连接板3为一体成型件,由此,有利于提高第三配合部41和下连接板3之间的连接强度,有利于延长下连接板3的使用寿命,且不必另设连接件,可减少安装工序,提高安装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三配合部41包括下竖导向板411和下横导向板412,下竖导向板411可在第一方向上沿直线延伸,下横导向板412设于下竖导向板411的顶部,下横导向板412、下竖导向板411与下连接板3之间限定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下滑槽413;第四配合部42为插配于下滑槽413的滑条,滑条在第一方向上沿直线延伸。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使得第三配合部41包括下竖导向板411和下横导向板412,下横导向板412、下竖导向板411与下连接板3之间限定出下滑槽413,第四配合部42为插配于下滑槽413的滑条,可增大第三配合部41和第四配合部42之间的配合面积,进一步提高第三配合部41与第四配合部42之间配合的可靠性,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滑条与下横导向板412之间设有第三减磨件53,滑条与下竖导向板411之间设有第四减磨件54,滑块5与下连接板3之间设有第五减磨件55。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减磨件53、第四减磨件54和第五减磨件55的摩擦系数较小,通过减少摩擦,可减少滑条与下滑槽413之间的磨损以及滑块5与下连接板3之间的磨损,易于维护和保养。
例如,如图6所示,第三减磨件53和第四减磨件54分别与滑条通过粘结剂相连,第三减磨件53的宽度小于滑条的与下横导向板412相对的部分宽度,第四减磨件54的宽度小于滑条的与下竖导向板411相对的部分的宽度,滑块5与第五减磨件55通过粘结剂相连,第五减磨件55的宽度小于滑块5的底壁的宽度,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减小可减少滑条与下滑槽413之间的磨损以及滑块5与下连接板3之间的磨损,易于维护和保养。
在一些示例中,参照图7所示,滑块5与第一减磨件51、第二减磨件52、第三减磨件53、第四减磨件54和第五减磨件55相连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安装槽56,第一减磨件51、第二减磨件52、第三减磨件53、第四减磨件54和第五减磨件55分别插接在相对应的安装槽56内,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滑块5与第一减磨件51、第二减磨件52、第三减磨件53、第四减磨件54和第五减磨件55之间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第一减磨件51、第二减磨件52、第三减磨件53、第四减磨件54和第五减磨件55可以为聚四氟乙烯板、改性聚四氟乙烯板、高力黄铜板、锡青铜板中的至少一种。例如,第一减磨件51、第二减磨件52、第三减磨件53、第四减磨件54和第五减磨件55可均为聚四氟乙烯板。由此,有利于提高第一减磨件51、第二减磨件52、第三减磨件53、第四减磨件54和第五减磨件55的耐磨性,延长第一减磨件51、第二减磨件52、第三减磨件53、第四减磨件54和第五减磨件55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活动支座10还包括上挡件6和下挡件7,上挡件6设于上连接板1的底部,上挡件6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滑块5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以限制滑块5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范围,下挡件7设于下连接板3的顶部,下挡件7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滑块5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以限制滑块5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范围。其中,挡件(上挡件6和下挡件7)的形状不限,例如,挡件可以形成为成长条形或者块状等,挡件的设置位置不限,例如,挡件可以位于相应的滑槽的两端或中部等,由此,可限制滑块5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平移的最大行程,避免活动支座10支撑的机构(例如下述的轨道梁20或台车30)超出允许的运动范围,出现故障。
例如,两个上挡件6分别位于上滑槽213的两端,且与第一配合部21通过螺纹紧固件相连,从而可防止滑块5滑出上连接板1的上滑槽213,且保证滑块5在第二方向上具有较大的移动行程;两个下挡件7分别位于下滑槽413的两端,且与第三配合部41通过螺纹紧固件相连,从而可防止滑块5滑出下连接板3的下滑槽413,且保证滑块5在第一方向上具有较大的移动行程。
参照图8和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交通轨道100,包括:轨道梁20和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活动支座10,活动支座10直接或者间接支撑在轨道梁20的底部。
其中,轨道梁20可以是固定梁或道岔梁,例如,当轨道梁20是固定梁时,可以理解的是,列车在固定梁上正常运行时可能产生晃动,而通过将固定梁设置在活动支座10上,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晃动可以被活动支座10吸收,活动支座10可起到缓冲的效果,改善固定梁的受力,提高固定梁的使用寿命,另外,活动支座10可以设置在地面基础上,也可以通过桥墩架起来设在半空中,同时活动支座10与基础面接触,有利于防止固定梁倾覆;
又如,当轨道梁20是道岔梁时,活动支座10的下连接板3与地面基础相连,可以理解的是,活动支座10的上连接板1相对下连接板3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均可平移,且上连接板1绕预设轴线N可转动,可通过推动道岔梁或连接在道岔梁与活动支座10之间的装置(例如台车)实现道岔梁的转辙,在转辙过程中,道岔梁上振动可被活动支座10吸收,活动支座10起到缓冲的效果,改善道岔梁的受力,提高道岔梁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交通轨道100,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活动支座10,活动支座10在三个自由度上可调节,轨道梁20上振动可被活动支座10吸收,有利于改善轨道梁20的受力,有利于提高轨道梁2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交通轨道100还包括台车30和回转装置40,活动支座10为两个,每个活动支座10的下连接板3与地面基础相连,每个活动支座10的上连接板1与台车30的底部相连,台车30支撑在轨道梁20的底部,回转装置40紧邻台车30设置且与台车30相连且与两个活动支座10间隔开设置,可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台车30绕回转装置40的回转中心转动以实现道岔梁的转辙。可选地,交通轨道100还包括锁定机构,关于驱动机构和锁定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已知的,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再详述。
可以理解的是,紧邻回转装置40的台车30的位移量较小,且台车30会绕回转装置40的回转中心转动,由于活动支座10的上连接板1相对下连接板3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均可平移,且上连接板1绕预设轴线N可转动,因此活动支座10可替代传统中的车轮组,有利于实现道岔梁20的可靠转辙,振动小,成本低,且相比传统的车轮组,活动支座10和地面基础为面接触,以及活动支座10的上滑槽213和下滑槽413均起到防止活动支座10上方的台车30和道岔梁20倾覆的作用,安全性更高,同时,上滑槽213的两端具有上挡件6,下滑槽413的两端具有下挡件7,上挡件6和下挡件7可限制台车30活动行程,进而可限制道岔梁20的行程,可防止台车30脱轨,大大减小了安全隐患,可满足交通轨道100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交通轨道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活动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连接板;
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设于所述下连接板的上方;
滑块,所述滑块设在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之间,其中,所述滑块与所述下连接板通过下滑移结构配合,以使所述滑块相对所述下连接板沿第一方向可平移,所述滑块与所述上连接板通过上滑移结构配合,以使所述上连接板相对所述滑块沿第二方向可平移且绕预设轴线可转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预设轴线贯穿所述上连接板、所述滑块和所述下连接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轴线为所述滑块的中心线且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均在水平面内且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移结构包括:
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配合部为两个且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在所述上连接板的底部;
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配合部为两个且分别设在所述滑块的上部两侧,两个所述第二配合部与两个所述第一配合部分别对应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上竖导向板和上横导向板,所述上横导向板设于所述上竖导向板的底部,且使所述上横导向板、所述上竖导向板与所述上连接板之间限定出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上滑槽;所述第二配合部为插配于所述上滑槽的滑板,所述滑板的远离所述滑块的中心线的侧面为朝向远离所述滑块的中心线方向凸出的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与所述上横导向板之间设有第一减磨件,所述滑块与所述上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二减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移结构包括:
第三配合部,所述第三配合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三配合部为两个且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在所述下连接板的顶部;
第四配合部,所述第四配合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四配合部为两个且分别设在所述滑块的下部两侧,两个所述第四配合部与两个所述第三配合部分别对应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配合部包括下竖导向板和下横导向板,所述下横导向板设于所述下竖导向板的顶部,且使所述下横导向板、所述下竖导向板与所述下连接板之间限定出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下滑槽;所述第四配合部为插配于所述下滑槽的滑条,所述滑条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沿直线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条与所述下横导向板之间设有第三减磨件,所述滑条与所述下竖导向板之间设有第四减磨件,所述滑块与所述下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五减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活动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挡件,所述上挡件设于所述上连接板的底部,所述上挡件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以限制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运动范围;和
下挡件,所述下挡件设于所述下连接板的顶部,所述下挡件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以限制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运动范围。
10.一种交通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梁和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活动支座,所述活动支座直接或者间接支撑在所述轨道梁的底部。
CN202020695675.3U 2020-04-29 2020-04-29 活动支座及具有其的交通轨道 Active CN2123756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95675.3U CN212375646U (zh) 2020-04-29 2020-04-29 活动支座及具有其的交通轨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95675.3U CN212375646U (zh) 2020-04-29 2020-04-29 活动支座及具有其的交通轨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75646U true CN212375646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61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95675.3U Active CN212375646U (zh) 2020-04-29 2020-04-29 活动支座及具有其的交通轨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756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54651B (zh) 跨座式单轨替换梁单渡线道岔设备
US20240083472A1 (en) Rail vehicle for fixed turnout track and vehicle-mounted track change system
US9212454B2 (en) Branching device and center guide-type track-based transportation system
CN102107668B (zh) 跨座式单轨交通平移式道岔
CN109208398B (zh) 道岔和跨座式轨道系统
CN110714376A (zh) 一种用于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道岔机构
CN212375646U (zh) 活动支座及具有其的交通轨道
WO2020001403A1 (zh) 平交内导向式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208698792U (zh) 跨座式单轨替换梁单渡线道岔设备
CN211340239U (zh) 用于悬挂式空铁换向的变轨装置、空铁道岔和空铁系统
CN117188219A (zh) 道岔和轨道交通系统
CN112482097A (zh) 凹底平移式道岔
CN116180512A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道岔
CN107044078B (zh) 跨坐式关节型道岔梁间导向面或稳定面过渡装置
CN217601099U (zh) 道岔和轨道交通系统
CN110878498A (zh) 用于悬挂式空铁换向的变轨装置、空铁道岔和空铁系统
CN105386373A (zh) 用于关节型磁浮道岔可动梁间的拨叉装置
CN215887777U (zh) 一种卡轨车自动道岔
CN112301809B (zh) 单轨道岔和具有其的单轨轨道及轨道交通系统
CN210287976U (zh) 一种轻型铁路轨道及轨车变轨装置
CN111749052A (zh) 道岔和轨道系统
CN109208395B (zh) 三开道岔结构及具有其的跨座式轨道系统
CN210027404U (zh) 变轨机构、机车及个人快速运输系统
WO2023231575A1 (zh) 道岔、渡线道岔和轨道交通系统
US20220162807A1 (en) Inner guide type rail switch and rail transit system hav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