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56146U - 一种电梯底部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底部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56146U
CN212356146U CN202020758752.5U CN202020758752U CN212356146U CN 212356146 U CN212356146 U CN 212356146U CN 202020758752 U CN202020758752 U CN 202020758752U CN 212356146 U CN212356146 U CN 2123561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plate
telescopic rod
fixed
elevator
damp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587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震
胡也覃
张建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onghui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Ronghui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Ronghui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Ronghui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5875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561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561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5614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底部减震装置,包括有轿厢,所述轿厢的底端固定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底端设有第一减震组件,所述第一减震组件的底端设有第二减震组件,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有第一承压板,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有四个伸缩杆,每个所述伸缩杆的外周面均套接有第一弹簧,每个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第一承压板的一侧均固定有档位盘,每个所述档位盘远离同一侧所述伸缩杆的一侧表面均固定有连接块,每个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均铰接有连杆,每个所述连杆的一端均铰接有滑块,每个所述滑块远离同一侧所述连杆的一端均滑动连接有滑轨。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的配合,从而多层次减小轿厢底端支撑板所受冲击,延长电梯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底部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减震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底部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作为一种高效载人载物垂直升降的工具,在高层建筑和小区住宅内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建筑设备。
根据申请号为CN201621019157.X的专利文献所提供的一种电梯轿底减震装置可知,该产品包括轿厢底板,托架底板,轿厢底板上安装有压板一,托架底板上安装有与压板一平行相对的压板二,压板一和压板二之间设置减震块,压板一上垂直设置有定位导柱,压板二上设置有与定位导柱滑动配合的定位导套,定位导柱与定位导套设置在同一减震弹簧内,减震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在压板一与压板二上,轿厢底板、托架底板、压板一与压板二通过连接螺栓进行连接固定,该产品便于安装和维护,并且能够有效吸收并消除电梯运行过程中对轿厢产生的震动,大幅度提高乘客在轿厢内的舒适感。
但现有的电梯减震装置任然存在着缺陷,例如现有的电梯减震装置通常仅设置减震弹簧者一种手段进行减震,导致减震装置延长力作用的时间有限,使得减震装置减震手段单一,减震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电梯底部减震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梯底部减震装置,包括有轿厢,所述轿厢的底端固定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底端设有第一减震组件,所述第一减震组件的底端设有第二减震组件,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有第一承压板,所述第一承压板通过多个减震弹簧与所述承载板的底端表面相连接,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有四个伸缩杆,每个所述伸缩杆均固定于所述第一承压板底端表面相邻的两个顶角之间,每个所述伸缩杆的外周面均套接有第一弹簧,每个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第一承压板的一侧均固定有档位盘,每个所述档位盘均与同一侧所述第一弹簧相抵接,每个所述档位盘远离同一侧所述伸缩杆的一侧表面均固定有连接块,多个所述连接块的底端表面均与第二承压板的顶端表面相连接,每个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均铰接有连杆,每个所述连杆远离同一侧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均铰接有滑块,每个所述滑块远离同一侧所述连杆的一端均滑动连接有滑轨,每个所述滑轨均固定于所述第一承压板的底端表面。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滑块远离同一侧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均抵接有第三弹簧。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滑轨的槽体横截面均为T字形,每个所述滑轨远离同一侧所述伸缩杆的一端槽体内均通过螺纹啮合连接有终止柱。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滑块的底端表面的四个顶角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轮,每个所述转轮均与同一侧所述滑轨的槽体表面相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承压板的底端表面固定有安全气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承压板的底端表面固定有橡胶垫。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档位盘均通过螺纹与同一侧所述伸缩杆啮合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伸缩杆均为氮气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其一,本实用新型能够多层次减小轿厢底端支撑板所受冲击,从而延长电梯使用寿命的同时,提高乘客承载电梯的体验,通过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的配合,使得第二减震组件中受冲击的第二承压板逐渐靠近第一减震组件中的第一承压板时,由于第二承压板通过伸缩杆与第一承压板相连接,从而通过第二承压板上的伸缩杆伸缩,伸缩杆的活塞杆得以带动其上的档位盘逐渐靠近第一承压板,使得第一弹簧开始蓄能,延缓第二承压板向第一承压板传递力的时间,由于伸缩杆上的连接块通过连杆与第二承压板上滑轨的槽体内滑动的滑块相连接,使得连接块利用伸缩杆的伸缩而推动滑块在滑轨上滑动,延缓第二承压板向第一承压板传递力的时间,第一承压板通过其上的第一弹簧减缓第一承压板向电梯轿厢底端的承载板传递力的时间,完成减震装置的减震效果。
其二,本实用新型能够进一步加强第二减震组件的减震效果,第二减震组件的滑块在滑轨的槽体内进行滑动时,由于滑块与槽体内的第三弹簧相抵接,从而利用第三弹簧的蓄能,减缓滑块受到来自其上连杆的力的冲击时力的作用时间,减小滑块所受冲击。
其三,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承压板和安全气囊的配合,使得第一承压板上的安全气囊内的加速度传感器感受到电梯异常的加速度时,快速膨胀,使得第一承压板利用其上膨胀的安全气囊减小第一承压板受到的与地面相接触时的第二承压板的冲击。
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轿厢;2、承载板;3、第一减震组件;31、减震弹簧;32、第一承压板;33、安全气囊;4、第二减震组件;41、伸缩杆;42、第一弹簧;43、连接块;44、连杆;45、滑块;451、转轮;46、滑轨;461、终止柱;47、第三弹簧;48、第二承压板;481、橡胶垫;49、档位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着重参照附图1-4,一种电梯底部减震装置,包括有轿厢1,所述轿厢1的底端固定有承载板2,所述承载板2的底端设有第一减震组件3,所述第一减震组件3的底端设有第二减震组件4,所述第一减震组件3包括有第一承压板32,所述第一承压板32通过多个减震弹簧31与所述承载板2的底端表面相连接,所述第二减震组件4包括有四个伸缩杆41,每个所述伸缩杆41均固定于所述第一承压板32底端表面相邻的两个顶角之间,每个所述伸缩杆41的外周面均套接有第一弹簧42,每个所述伸缩杆41远离所述第一承压板32的一侧均固定有档位盘49,每个所述档位盘49均与同一侧所述第一弹簧42相抵接,每个所述档位盘49远离同一侧所述伸缩杆41的一侧表面均固定有连接块43,多个所述连接块43的底端表面均与第二承压板48的顶端表面相连接,每个所述连接块43的两端均铰接有连杆44,每个所述连杆44远离同一侧所述连接块43的一端均铰接有滑块45,每个所述滑块45远离同一侧所述连杆44的一端均滑动连接有滑轨46,每个所述滑轨46均固定于所述第一承压板32的底端表面。
实施例,请参照附图2,所述第二承压板48的底端表面固定有橡胶垫481,使得第二承压板48通过其底端的橡胶垫481的弹性材质减小自身所受到的损耗。
实施例,请着重参照附图2,每个所述档位盘49均通过螺纹与同一侧所述伸缩杆41啮合连接,使得档位盘49得以从伸缩杆41上拧下,方便维修人员更换和维护档位盘49。
实施例,请再次参照附图2,每个所述伸缩杆41均为氮气弹簧,使得伸缩杆41得以配合其上套设的第一弹簧42,减小电梯所产生的振动。
实施例,请参照附图3,每个所述滑块45远离同一侧所述伸缩杆41的一侧均抵接有第三弹簧47,使得滑块45在滑轨46的槽体内进行滑动时,由于滑块45与槽体内的第三弹簧47相抵接,从而利用第三弹簧47的蓄能,从而减缓滑块45受到来自其上连杆44的力的冲击时力的作用时间,减小滑块45所受冲击。
实施例,请着重参照附图3,所述第一承压板32的底端表面固定有安全气囊33,通过第一承压板32和安全气囊33的配合,使得第一承压板32上的安全气囊33内的加速度传感器感受到电梯异常的加速度时,快速膨胀,使得第一承压板32利用其上膨胀的安全气囊33减小第一承压板32受到的与地面相接触时的第二承压板48的冲击。
实施例,请再次参照附图4,每个所述滑轨46的槽体横截面均为T字形,使得滑轨46槽体内的滑块45利用其滑轨46槽体的T字形结构,从而限制自身的移动的上升空间,防止滑块45脱离滑轨46,每个所述滑轨46远离同一侧所述伸缩杆41的一端槽体内均通过螺纹啮合连接有终止柱461,使得滑轨46通过其上啮合连接的终止柱461而限制滑块45的水平滑移,防止滑块45脱离滑轨46。
实施例,请参照附图4,每个所述滑块45的底端表面的四个顶角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轮451,每个所述转轮451均与同一侧所述滑轨46的槽体表面相抵接,滑块45在滑轨46的槽体内进行滑动时,滑块45通过其上的转轮451与滑轨46的槽体表面相抵接,从而利用转轮451的旋转,防止滑块45与滑轨46之间产生干摩擦,进而延长了滑块45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在电梯因受到冲击而产生振动时,第二减震组件4中受冲击的第二承压板48借助冲击逐渐靠近第一减震组件3中的第一承压板32,由于第二承压板48通过伸缩杆41与第一承压板32相连接,从而通过第二承压板48上的伸缩杆41伸缩,使得伸缩杆41的活塞杆带动其上的档位盘49逐渐靠近第一承压板32,压缩档位盘49上的第一弹簧42,使得第一弹簧42开始蓄能,通过第一弹簧42的蓄能,从而延缓第二承压板48向第一承压板32传递力的时间,使得第一承压板32受力变小,与此同时,由于伸缩杆41上的连接块43通过连杆44与第二承压板48上滑轨46的槽体内滑动的滑块45相连接,使得连接块43利用伸缩杆41的伸缩而推动滑块45在滑轨46上滑动,并利用与滑块45相抵接的第三弹簧47的蓄能,而进一步延缓第二承压板48向第一承压板32传递力的时间,第一承压板32通过其上的第一弹簧42减缓第一承压板32向电梯轿厢1底端的承载板2传递力的时间,完成减震装置的减震效果。
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电梯底部减震装置,包括有轿厢(1),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1)的底端固定有承载板(2),所述承载板(2)的底端设有第一减震组件(3),所述第一减震组件(3)的底端设有第二减震组件(4),所述第一减震组件(3)包括有第一承压板(32),所述第一承压板(32)通过多个减震弹簧(31)与所述承载板(2)的底端表面相连接;
所述第二减震组件(4)包括有四个伸缩杆(41),每个所述伸缩杆(41)均固定于所述第一承压板(32)底端表面相邻的两个顶角之间,每个所述伸缩杆(41)的外周面均套接有第一弹簧(42),每个所述伸缩杆(41)远离所述第一承压板(32)的一侧均固定有档位盘(49),每个所述档位盘(49)均与同一侧所述第一弹簧(42)相抵接,每个所述档位盘(49)远离同一侧所述伸缩杆(41)的一侧表面均固定有连接块(43),多个所述连接块(43)的底端表面均与第二承压板(48)的顶端表面相连接,每个所述连接块(43)的两端均铰接有连杆(44),每个所述连杆(44)远离同一侧所述连接块(43)的一端均铰接有滑块(45),每个所述滑块(45)远离同一侧所述连杆(44)的一端均滑动连接有滑轨(46),每个所述滑轨(46)均固定于所述第一承压板(32)的底端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底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块(45)远离同一侧所述伸缩杆(41)的一侧均抵接有第三弹簧(4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底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轨(46)的槽体横截面均为T字形,每个所述滑轨(46)远离同一侧所述伸缩杆(41)的一端槽体内均通过螺纹啮合连接有终止柱(4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底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块(45)的底端表面的四个顶角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轮(451),每个所述转轮(451)均与同一侧所述滑轨(46)的槽体表面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底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压板(32)的底端表面固定有安全气囊(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底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压板(48)的底端表面固定有橡胶垫(48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底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档位盘(49)均通过螺纹与同一侧所述伸缩杆(41)啮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底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伸缩杆(41)均为氮气弹簧。
CN202020758752.5U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电梯底部减震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561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58752.5U CN212356146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电梯底部减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58752.5U CN212356146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电梯底部减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56146U true CN212356146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36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5875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56146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电梯底部减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561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024552A1 (zh) 一种自复位摩擦摆三维减隔震支座
CN214607737U (zh) 一种多层车厢底板
CN210559115U (zh) 一种带有防坠装置的导轨式升降货梯
CN113463784A (zh) 一种竖向隔震装置
CN212356146U (zh) 一种电梯底部减震装置
CN110953279B (zh) 一种基于凸轮—滚子机械原理的多级隔振平台
CN113894803A (zh) 一种输电线缆巡检机器人压紧装置及其压紧方法
CN212337990U (zh) 一种适用于发电机组的橡胶减振器
CN110425249B (zh) 一种缓冲减震装置
CN219734678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设备减震降噪装置
CN202731914U (zh) 动力头及包括该动力头的挖掘机械
CN220906876U (zh) 一种内置多级缓冲的电梯梯井
CN219078975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升降台
CN220331284U (zh) 一种机械自动化平衡装置
CN215205329U (zh) 一种减震拨叉式液压舵机底座
CN220420747U (zh) 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
CN215944227U (zh) 一种汽车悬架缓冲装置
CN218347836U (zh) 一种防震垫片
CN216404843U (zh) 一种烘干机用的减震装置
CN221050555U (zh) 一种集装箱缓冲结构
CN217898622U (zh) 一种汽车屏加工减震平台
CN213575317U (zh) 一种带有减震功能的圆钢
CN218205903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支撑装置
CN220726960U (zh) 一种强承载力的减震器座
CN220883968U (zh) 一种防止断裂的汽车减震器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