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32779U - 加强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加强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32779U
CN212332779U CN202020998704.3U CN202020998704U CN212332779U CN 212332779 U CN212332779 U CN 212332779U CN 202020998704 U CN202020998704 U CN 202020998704U CN 212332779 U CN212332779 U CN 2123327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groove
cavity
seat mounting
mounting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987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德芹
饶聘
侯锡松
熊建华
朱红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Branch of DFSK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Branch of DFSK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Branch of DFSK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Branch of DFSK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9870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327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32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327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强结构及汽车,该加强结构设置于汽车的侧部,包括:B柱总成,所述B柱总成沿其延伸方向具有第一空腔;门槛梁总成,所述门槛梁总成与所述B柱总成连接,所述门槛梁总成沿其延伸方向具有第二空腔;座椅安装横梁;防撞部,所述防撞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沿所述座椅安装横梁的长度方向,所述座椅安装横梁和所述防撞部相对且处于同一直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强结构及汽车,通过设置的加强结构,以在发生碰撞时,能够将力顺畅的传递至其它结构中以分散碰撞力,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车身内凹的程度。

Description

加强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强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而随着路上车辆的增多,人们对于汽车自身的安全性能的需求增高,以避免发生交通事故时造成内部人员的损伤。而在汽车的侧部发生碰撞时,车辆的侵入量过大而使车内的人员没有足够的生存空间,侧部的车身向内的凹陷程度过大而降低了人员的安全性能。而如果为了在同样的侧碰撞力时降低向内的凹陷,而通过选用优质材料提高侧部自身的强度的设计会造成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结构及汽车,通过设置的加强结构,以在发生碰撞时,能够将力顺畅的传递至其它结构中以分散碰撞力,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车身内凹的程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强结构,设置于汽车的侧部,包括:
B柱总成,所述B柱总成沿其延伸方向具有第一空腔;
门槛梁总成,所述门槛梁总成与所述B柱总成连接,所述门槛梁总成沿其延伸方向具有第二空腔;
座椅安装横梁;
防撞部,所述防撞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
沿所述座椅安装横梁的长度方向,所述座椅安装横梁和所述防撞部相对且处于同一直线。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门槛梁总成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组合形成所述第二空腔,所述防撞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所述座椅安装横梁的长度方向,所述防撞部为向所述座椅安装横梁方向凸出的凸起结构。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防撞部横截面为U形结构。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座椅安装横梁通过安装支架与底板连接,且所述安装支架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加强结构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将所述第一部分与纵梁连接;
沿所述门槛梁总成的延伸方向,所述连接部至少设置为两个。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加强结构还包括上边梁总成,沿所述上边梁总成的延伸方向具有第三空腔;
沿所述B柱总成的延伸方向,所述上边梁总成和所述门槛梁总成分别设置于所述B柱总成的两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B柱总成包括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具有第三凹槽,所述第四部分具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组合形成所述第一空腔;
所述第一空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座椅安装横梁的长度方向垂直。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上边梁总成包括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所述第五部分具有第五凹槽,所述第六部分具有第六凹槽,所述第五凹槽和所述第六凹槽组合形成所述第三空腔;
所述第三空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空腔的延伸方向平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强结构,设置于汽车的侧部,包括B柱总成和门槛梁总成,B柱总成沿其延伸方向具有第一空腔,门槛梁总成与B柱总成连接,门槛梁总成沿其延伸方向具有第二空腔;座椅安装横梁和防撞部,防撞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沿座椅安装横梁的长度方向,座椅安装横梁和防撞部相对且处于同一直线。具体的,通过设置的空腔结构,而使相应的总成自身能够形成闭合的环形结构,以便于侧碰撞力的传递而分散碰撞力,在此基础上,通过防撞部和座椅安装横梁的配合设置,座椅安装横梁能够为防撞部提供支撑力,进而阻挡侧壁的继续凹陷,从而达到降低侧壁凹陷程度的目的,以使内部具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中的加强结构,该汽车与加强结构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强结构的第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强结构的第二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强结构的爆炸图;
图4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强结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A方向剖面简单结构示意图。
图标:
1-门槛梁总成;
11-第二部分;
111-第二凹槽;
12-第一部分;
121-第一凹槽;
13-防撞部;
2-B柱总成;
21-第三部分;
22-第四部分;
221-第四凹槽;
3-上边梁总成;
31-第五部分;
311-第五凹槽;
32-第六部分;
321-第六凹槽;
4-座椅安装横梁;
41-安装支架;
5-底板;
6-纵梁;
7-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设有加强结构,该加强结构分别设置于汽车的两侧,该加强结构包括B柱总成2、门槛梁总成1和上边梁总成3,门槛梁总成1与B柱总成2连接,上边梁总成3和门槛梁总成1分别设置于B柱总成2的两端,用于形成汽车车身的侧壁,且能够用于安装车门和车窗、车顶等结构。
其中,在此种加强结构中,侧面发生碰撞时,在力的冲击下很容易造成B柱总成2、门槛梁总成1和上边梁总成3任意一者或多者的变形,且向汽车的内部产生较大程度的凹陷,而为了降低碰撞时产生凹陷的程度,故使B柱总成2沿其延伸方向具有第一空腔,门槛梁总成1沿其延伸方向具有第二空腔,上边梁总成3沿其延伸方向具有第三空腔,以通过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的设置,分别使B柱总成2、门槛梁总成1和上边梁总成3各自形成闭合的环形结构,以使在发生碰撞时,能够将碰撞变形力通过环形的结构分散受力,且结构稳定性较好,以降低凹陷的程度。
并且,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强结构的稳定性,以降低发生碰撞时的变形程度,加强结构还包括座椅安装横梁4和防撞部13,座椅安装横梁4安装于汽车的底板5,防撞部13设置于第二空腔;沿座椅安装横梁4的长度方向,座椅安装横梁4和防撞部13相对且处于同一直线。通过此种结构的配合,以使放装部和座椅安装横梁4相对,在侧壁发生碰撞时,设置于第二空腔内的防撞部13首先会发生变形,而如果在碰撞力过大而使上述中的闭环结构未及时将力传递以分散,门槛梁总成1的变形而带动防撞部13向靠近座椅安装横梁4的方向运动,而在运动到一定距离后,能够使防撞部13带动门槛梁总成1与座椅安装横梁4抵接,而由于座椅安装横梁4的长度方向即为汽车的横向方向,一般也为汽车从侧壁碰撞而产生凹陷的运动方向,座椅安装横梁4能够为防撞部13提供支撑力,进而阻挡侧壁的继续凹陷,从而达到降低侧壁凹陷程度的目的,以使内部具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另外,如图4和图5所示,将防撞部13设置于第二空腔内部的目的在于,能够在较小碰撞力时,通过各个空腔形成的闭环结构即可满足降低碰撞的变形程度的目的。而当碰撞较大时,防撞部13和座椅安装横梁4为进一步的设置,以通过两者的配合而增加碰撞力的传递路径,从而达到降低侧壁凹陷程度的目的。即当碰撞力在达到某一预设值时,能够实现防撞部13与安装横梁配合而增加传力路径,该预设值可以根据不同的车型已经所能承受的凹陷程度做适应性调整,而进行对防撞部13和座椅安装横梁4之间的初始距离进行预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的,为了能够使门槛梁总成1能够形成闭环结构,且便于安装和拆卸,同时能够便于防撞部13安装于第二空腔内,降低加工成本,门槛梁总成1包括第一部分12和第二部分11,第一部分12具有第一凹槽121,第二部分11具有第二凹槽111,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11组合形成第二空腔,防撞部13设置于第二凹槽111。通过此种第一部分12和第二部分11的设置,将两者组合连接形成闭环结构的方式简单快捷,便于安装,两者可以通过固定件可拆卸连接,也可以为了增加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而将两者焊接。
更为具体的,对于设置的防撞部13,为了能够在发生碰撞时,第二空腔的变形能够带动防撞部13运动至能够与座椅安装横梁4抵接,从而通过配合的座椅安装横梁4提供支撑力的同时,能够通过连接的座椅安装横梁4将碰撞力传递以分散到车身的其他位置,从而避免碰撞时侧部向内凹陷的程度。防撞部13沿座椅安装横梁4的长度方向,防撞部13为向座椅安装横梁4方向凸出的凸起结构。
可选的,对于设置的防撞部13,在其能够通过与座椅安装横梁4配合以降低碰撞的变形的同时,而使其自身能够有较高的强度且不会增加过多的重量,故可以将防撞部13设置为横截面为U形结构,稳定性较好。
对于设置的座椅安装横梁4,其用于在汽车的底板5上安装支撑座椅座椅,故安装横梁4通过安装支架41与底板5连接,且所述安装支架41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12连接。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保证加强结构的稳定性,而通过更多的环形闭合的传递路径以分散侧碰撞带来的凹陷变形,加强结构还包括连接部7,连接部7将第一部分12与纵梁6连接;沿门槛梁总成1的延伸方向,连接部7至少设置为两个。通过设置的连接部7将门槛梁总成1与纵梁6连接,在门槛梁总成1受碰撞力而发生变形时,能够将力通过闭环的连接部7传递到纵梁6,从而降低门槛梁总成1的变形程度,为汽车内部争取更大的安全空间。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对于设置的连接的B柱总成2和上边梁总成3,同样的,为了能够使各自均能够实现闭合的环形结构以在发生碰撞时能够传递碰撞力而减小变形,而将各部分设置为具有空腔的结构,在此种结构配合中,为了便于部件的加工,降低加工成本,故B柱总成2包括第三部分21和第四部分22,第三部分21具有第三凹槽,第四部分22具有第四凹槽221,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221组合形成第一空腔;第一空腔的延伸方向与座椅安装横梁4的长度方向垂直。上边梁总成3包括第五部分31和第六部分32,第五部分31具有第五凹槽311,第六部分32具有第六凹槽321,第五凹槽311和第六凹槽321组合形成第三空腔;第三空腔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空腔的延伸方向平行。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将B柱总成2、上边梁总成3和门槛梁总成1各自设置为闭合的环形结构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存在多种,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对于设置的B柱总成2、上边梁总成3和门槛梁总成1,为了能够提高自身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其靠近车身外部一侧的部分或者整体可以采用热成型零件,以提高自身的强度,降低碰撞时的变形量。并且,在能够保证达到同样强度的条件下,能够降低形成的空腔的大小,以增加汽车内部侧向空间。
或者,对于将B柱总成2、上边梁总成3和门槛梁总成1设计成分体结构的配合,为了提高两者配合的结构稳定性和强度,降低成本,第一部分12和第二部分11的结构相同、第三部分21和第四部分22结构相同、第五部分31和第六部分32结构相同,且采用超高强板材料制成,采用辊压技术而将各部分成型,以提高强度和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加强结构,设置于汽车的侧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B柱总成(2),所述B柱总成(2)沿其延伸方向具有第一空腔;
门槛梁总成(1),所述门槛梁总成(1)与所述B柱总成(2)连接,所述门槛梁总成(1)沿其延伸方向具有第二空腔;
座椅安装横梁(4);
防撞部(13),所述防撞部(13)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
沿所述座椅安装横梁(4)的长度方向,所述座椅安装横梁(4)和所述防撞部(13)相对且处于同一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梁总成(1)包括第一部分(12)和第二部分(11);
所述第一部分(12)具有第一凹槽(121),所述第二部分(11)具有第二凹槽(111),所述第一凹槽(121)和所述第二凹槽(111)组合形成所述第二空腔,所述防撞部(13)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座椅安装横梁(4)的长度方向,所述防撞部(13)为向所述座椅安装横梁(4)方向凸出的凸起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部(13)横截面为U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安装横梁(4)通过安装支架(41)与底板(5)连接,且所述安装支架(41)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1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还包括连接部(7),所述连接部(7)将所述第一部分(12)与纵梁(6)连接;
沿所述门槛梁总成(1)的延伸方向,所述连接部(7)至少设置为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还包括上边梁总成(3),沿所述上边梁总成(3)的延伸方向具有第三空腔;
沿所述B柱总成(2)的延伸方向,所述上边梁总成(3)和所述门槛梁总成(1)分别设置于所述B柱总成(2)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总成(2)包括第三部分(21)和第四部分(22),所述第三部分(21)具有第三凹槽,所述第四部分(22)具有第四凹槽(221),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221)组合形成所述第一空腔;
所述第一空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座椅安装横梁(4)的长度方向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总成(3)包括第五部分(31)和第六部分(32),所述第五部分(31)具有第五凹槽(311),所述第六部分(32)具有第六凹槽(321),所述第五凹槽(311)和所述第六凹槽(321)组合形成所述第三空腔;
所述第三空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空腔的延伸方向平行。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加强结构。
CN202020998704.3U 2020-06-04 2020-06-04 加强结构及汽车 Active CN212332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98704.3U CN212332779U (zh) 2020-06-04 2020-06-04 加强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98704.3U CN212332779U (zh) 2020-06-04 2020-06-04 加强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32779U true CN212332779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75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98704.3U Active CN212332779U (zh) 2020-06-04 2020-06-04 加强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3277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3671A (zh) * 2021-01-27 2021-05-14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传力途径的b柱下接头结构
CN114313015A (zh) * 2021-12-15 2022-04-12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侧面碰撞加强结构及车辆
CN114475793A (zh) * 2021-12-08 2022-05-13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3671A (zh) * 2021-01-27 2021-05-14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传力途径的b柱下接头结构
CN114475793A (zh) * 2021-12-08 2022-05-13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14313015A (zh) * 2021-12-15 2022-04-12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侧面碰撞加强结构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32779U (zh) 加强结构及汽车
JP3637141B2 (ja) 車両車体の側面衝突対策構造
US6086141A (en) Body structure for motor vehicle
KR101097018B1 (ko) 측면 충돌 성능을 강화시킨 자동차용 도어
JPH086683Y2 (ja) 自動車の車体側面構造
EP1465787B1 (en) Vehicle door
US3936090A (en) Vehicle door
JP2010173562A (ja)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JP2011088596A (ja) 車両の車体構成部材
JPH0872740A (ja) 車両のセンタピラー部全周閉断面構造
CN211494267U (zh) 汽车侧围总成及汽车
JP5203870B2 (ja) 曲げ圧壊特性に優れた自動車車体補強材
US20060066135A1 (en) Vehicle structure
CN211107729U (zh) 一种汽车前地板结构及汽车
CN211364737U (zh) 一种汽车及其门槛总成
CN111703506A (zh) 车辆下部构造
CN213594387U (zh) 车辆门槛加强结构、车身总成和车辆
JP2008521701A (ja) ドアパネルの補強部材
JPH0672787U (ja) 車両のピラー補強構造
JP6016246B2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4314991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EP3912839B1 (en) Automobile door
CN212637669U (zh) 汽车b柱及汽车
EP3912838A1 (en) Automobile side structure and automobile
CN109969262B (zh) 单侧无中柱车辆的车身侧部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