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30283U - 一种在线式锁螺丝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线式锁螺丝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30283U
CN212330283U CN202021010157.XU CN202021010157U CN212330283U CN 212330283 U CN212330283 U CN 212330283U CN 202021010157 U CN202021010157 U CN 202021010157U CN 212330283 U CN212330283 U CN 2123302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screw locking
positioning
conveying mechanism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1015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世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rady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rady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rady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rady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1015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302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302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302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螺丝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在线式锁螺丝机,包括机台、两个纵移驱动机构、两个第一供螺丝机构、两个治具、位于两个治具之间的上料输送机构、设于上料输送机构的定位装置、位于治具上方的第一锁螺丝装置、位于两个治具之间的出料输送机构、位于出料输送机构上方的上料机构及位于出料输送机构的上方的出料机构,两个纵移驱动机构分别驱动两个治具在上料输送机构与出料输送机构之间移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设计合理,通过上料输送机构、上料机构、第一锁螺丝装置、出料输送机构、出料机构、两个治具和两个第一供螺丝机构协同工作,缩短了第一锁螺丝装置拾取螺丝的行程和时间,提高了对产品锁螺丝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在线式锁螺丝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螺丝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在线式锁螺丝机。
背景技术
自动锁螺丝机是将螺丝拧紧在产品上的设备。自动锁螺丝机是一种典型的非标自动化设备,其主要分为:手持式锁螺丝机、多轴式自动锁螺丝机、坐标式自动锁螺丝机。由于自动锁螺丝机属于非标自动化设备,具有可定制的特性,涉及螺丝紧固的产品都能获得相应的解决方案,因此应用领域较为广泛。现有的锁螺丝机是通过将产品放置在固定的位置,锁螺丝机构对产品进行锁螺丝,当锁付完成后,将产品取下,再将新的产品固定并对其锁螺丝,该锁付方式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现有生产需求。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付效率高的在线式锁螺丝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在线式锁螺丝机,其包括机台、装设于机台的两个纵移驱动机构、装设于机台的两个第一供螺丝机构、位于两个第一供螺丝机构之间的两个治具、装设于机台并位于两个治具之间的上料输送机构、设置于上料输送机构的出料端的定位装置、位于治具上方的第一锁螺丝装置、位于两个治具之间的出料输送机构、位于出料输送机构上方的上料机构及位于出料输送机构的上方的出料机构,两个第一供螺丝机构均用于供应螺丝,两个纵移驱动机构分别驱动两个治具在上料输送机构与出料输送机构之间移动,两个第一供螺丝机构分别位于第一锁螺丝装置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在线式锁螺丝机还包括位于治具上方的第二锁螺丝装置,第一锁螺丝装置与第二锁螺丝装置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在线式锁螺丝机还包括装设于机台的两个第二供螺丝机构,两个治具均位于两个第二供螺丝机构之间,两个第一供螺丝机构均用于向第一锁螺丝装置供应螺丝,两个第二供螺丝机构均用于向第二锁螺丝装置供应螺丝,两个第二供螺丝机构分别位于两个第二锁螺丝装置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在线式锁螺丝机还包括设置于出料输送机构上方的分选机构、设置于出料输送机构的一侧的分选输送机构及设置于出料输送机构的第一挡料机构,第一挡料机构位于分选输送机构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治具包括底座、载具、连接于底座与载具的连接杆、设置于载具的第一定位机构、与连接杆滑动连接的升降板、滑动连接于升降板的侧滑盖及用于驱动升降板靠近或远离载具的升降驱动器及装设于升降板并用于驱动侧滑盖靠近或远离载具的平移驱动器,侧滑盖的移动方向与升降板的移动方向交叉设置,所述升降板位于底座与载具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螺丝装置或/和第二锁螺丝装置包括装设于机台的横移驱动机构、与横移驱动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的基座、装设于基座的升降驱动机构、滑动连接于基座的锁螺丝机构及设置于锁螺丝机构的一侧的CCD视觉定位机构,所述锁螺丝机构包括滑动座、装设于滑动座的电批及装设于滑动座或/和电批的吸料件,所述滑动座经由压力检测器与升降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吸料件位于电批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吸料件的底端凹设有储料孔,所述储料孔的顶壁凹设有通孔,所述吸料件的侧壁凹设有吸气孔,所述吸气孔经由通孔与储料孔连通,所述电批的电批头经由通孔突伸至储料孔,所述基座装设有用于检测吸气孔或/和通孔内的真空度的真空检测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螺丝装置或/和第二锁螺丝装置还包括探高机构,所述探高机构包括装设于滑动座的探高座、装设探高座的探高驱动器及装设于探高驱动器的输出端的探高针。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于上料输送机构的输出端的第二前定位板、设置于上料输送机构的一侧的第二左定位机构、设置于上料输送机构的另一侧的第二右定位板、嵌设于上料输送机构的中部的后定位机构及嵌设于上料输送机构的中部的第二挡料机构,所述第二挡料机构位于后定位机构远离第二前定位板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后定位机构包括装设于机台的升降定位驱动器、连接于升降定位驱动器的输出端的后定位驱动器及装设于后定位驱动器的输出端的第二后定位板,所述后定位驱动器用于驱动第二后定位板靠近或远离第二前定位板;所述第二左定位机构包括装设于机台的左定位驱动器及装设于左定位驱动器的输出端的第二左定位板,所述左定位驱动器驱动第二左定位板靠近或远离第二右定位板移动,所述第二前定位板、第二左定位板、第二后定位板和第二右定位板围设成第二定位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设计合理,通过上料输送机构、上料机构、第一锁螺丝装置、出料输送机构、出料机构、两个治具和两个第一供螺丝机构协同工作,缩短了第一锁螺丝装置拾取螺丝的行程和时间,提高了对产品锁螺丝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隐藏机台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隐藏机台后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治具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锁螺丝装置或第二锁螺丝装置隐藏横移驱动机构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锁螺丝装置或第二锁螺丝装置隐藏横移驱动机构和保护罩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座和CCD视觉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料件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输送机构和定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选机构、分选输送机构、预存料台和出料输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治具;11、底座;12、载具;121、行程开关;122、霍尔传感器;123、第一前定位板;124、第一右定位板;125、第一左定位板;126、第一定位腔;127、第二传感器;128、导孔;129、第一传感器;13、连接杆;14、第一定位机构;141、第一定位驱动器;142、第一后定位板;15、升降板;16、侧滑盖;161、导柱;162、加工孔;17、升降驱动器;18、平移驱动器;19、导套;2、第一锁螺丝装置;20、横移驱动机构;21、基座;211、横向滑槽;22、升降驱动机构;221、丝杆;222、移动螺母;223、移动板;224、电机;225、触发片;226、第三传感器;227、第一限位件;228、第二限位件;23、锁螺丝机构;231、滑动座;232、电批;233、吸料件;234、储料孔;235、吸气孔;236、通孔;24、CCD视觉定位机构;241、摄像机;242、光圈;25、压力检测器;251、真空检测器;252、位移传感器;26、探高机构;261、探高座;262、探高驱动器;263、探高针;27、安装座;271、第一调节板;272、第二调节板;273、第一纵向调节槽;274、第二纵向调节槽;275、调高孔;28、保护罩;3、机台;31、纵移驱动机构;32、第一供螺丝机构;33、第二供螺丝机构;34、进料孔;35、观察窗;36、龙门架;4、上料输送机构;41、左输送组件;42、右输送组件;43、输送驱动机构;44、调距机构;5、定位装置;51、第二前定位板;52、第二左定位机构;521、左定位驱动器;522、第二左定位板;53、第二右定位板;54、后定位机构;541、升降定位驱动器;542、后定位驱动器;543、第二后定位板;55、第二挡料机构;551、第二挡料气缸;552、第二挡料板;553、第五传感器;56、第四传感器;6、分选机构;61、分选输送机构;62、第一挡料机构;63、第一挡料气缸;64、第一挡料板;65、分选架;66、第一滚轮;7、出料输送机构;71、上料机构;72、出料机构;73、第二锁螺丝装置;8、预存料台;81、第二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在线式锁螺丝机,其包括机台3、装设于机台3的两个纵移驱动机构31、装设于机台3的两个第一供螺丝机构32、位于两个第一供螺丝机构32之间的两个治具1、装设于机台3并位于两个治具1之间的上料输送机构4、设置于上料输送机构4的出料端的定位装置5、位于治具1上方的第一锁螺丝装置2、位于两个治具1之间的出料输送机构7、位于出料输送机构7上方的上料机构71及位于出料输送机构7的上方的出料机构72,两个第一供螺丝机构32均用于供应螺丝,两个纵移驱动机构31分别驱动两个治具1在上料输送机构4与出料输送机构7之间移动,两个第一供螺丝机构32分别位于第一锁螺丝装置2的两侧,两个第一供螺丝机构32和定位装置5大致呈直线排列。所有实施例中,在两个治具1中:位于第一锁螺丝装置2左侧的治具1称为左治具1,位于第一锁螺丝装置2右侧的治具1称为右治具1;在两个第一供螺丝机构32中:位于第一锁螺丝装置2左侧的第一供螺丝机构32称为左第一供螺丝机构32,位于第一锁螺丝装置2右侧的第一供螺丝机构32称为右第一供螺丝机构32;在两个纵移驱动机构31中,位于第一锁螺丝装置2左侧的纵移驱动机构31称为左纵移驱动机构31,位于第一锁螺丝装置2右侧的纵移驱动机构31称为右纵移驱动机构31,本实施例以上料机构71将第n个产品放置在左治具1上,将第n+1个产品放置在右治具1上为例进行说明,n为正整数,使得上料机构71将上料输送机构4所输出的产品轮流放置在左治具1和右治具1上。
实际工作时,人工或外部设备将产品放置在上料输送机构4上,上料输送机构4输送产品,当产品移动至上料输送机构4的输出端,即产品位于定位装置5内时,定位装置5对该产品进行定位,然后上料机构71将产品放置在左治具1上,同时左第一供螺丝机构32将螺丝供应至指定位置,第一锁螺丝装置2拾取螺丝并将螺丝锁付在左治具1所承载的产品上,在此锁付的过程中,左纵移驱动机构31能够对左治具1纵向移动,以便于第一锁螺丝装置2对产品的不同位置进行锁螺丝,上料输送机构4将下一个产品输送至定位装置5处,定位装置5对该产品定位,上料机构71将定位后的产品放置在右治具1上,右第一供螺丝机构32将螺丝供应至指定位置,当第一锁螺丝装置2对左治具1所承载的产品完成锁付工作后,第一锁螺丝装置2拾取右第一供螺丝机构32所供应的螺丝并将螺丝锁付在右治具1所承载的产品上,在此锁付的过程中,右纵移驱动机构31能够对右治具1纵向移动,左纵移驱动机构31驱动左治具1移动至出料机构72的下方,出料机构72将左治具1所承载的已经锁螺丝的产品放置在出料输送机构7上,出料输送机构7将产品输出;当第一锁螺丝装置2对右治具1所承载的产品完成锁付工作后,右纵移驱动机构31驱动右治具1移动至出料机构72的下方,出料机构72将产品拾取至出料输送机构7。在生产中,上料机构71将上料输送机构4所输出的产品轮流放置在左治具1和右治具1上,以达到一拖二的效果,第一锁螺丝装置2轮流地对左治具1所承载的产品和右治具1所承载的产品进行锁螺丝,出料机构72轮流地将左治具1所承载的已经锁螺丝后的产品和右治具1所承载的已经锁螺丝后的产品拾取至出料输送机构7。当第一锁螺丝装置2对左治具1所承载的产品进行锁螺丝时,第一锁螺丝装置2在左治具1与左第一供螺丝机构32之间移动;当第一锁螺丝装置2对右治具1所承载的产品进行锁螺丝时,第一锁螺丝装置2在右治具1与右第一供螺丝机构32之间移动;该结构设计,大大地缩短了第一锁螺丝装置2取螺丝的行程和时间,提高了锁付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设计合理,通过上料输送机构4、上料机构71、第一锁螺丝装置2、出料输送机构7、出料机构72、两个治具1和两个第一供螺丝机构32协同工作,缩短了第一锁螺丝装置2拾取螺丝的行程和时间,提高了对产品锁螺丝的效率。
具体地,所述纵移驱动机构31可以采用现有的直线驱动模组。
本实施例中,所述在线式锁螺丝机还包括位于治具1上方的第二锁螺丝装置73,第一锁螺丝装置2与第二锁螺丝装置73平行设置。
当第一锁螺丝装置2对治具1所承载的产品完成锁付工作后,纵移驱动机构31驱动该治具1连带产品移动至第二锁螺丝装置73处,第二锁螺丝装置73拾取靠近该治具1的第一供螺丝机构32所供应的螺丝,并将螺丝锁付在该治具1的产品上,第一锁螺丝装置2对产品锁螺丝的位置与第二锁螺丝装置73对产品锁螺丝的位置不相同,第二锁螺丝装置73对产品完成锁付后,出料机构72将完成锁螺丝的产品拾取至出料输送机构7。第一锁螺丝装置2和第二锁螺丝装置73依次对一个产品进行锁螺丝,提高了锁螺丝的效率。
具体地,所述上料机构71位于第一锁螺丝装置2的下方,所述出料输送机构7位于第二锁螺丝装置73的下方,上料输送机构4与出料输送机构7呈直线设置,所述上料输送机构4的进料端和出料输送机构7的出料端分别与不同加工工位的设备进行拼接,以便于形成一条生产线,所述机台3设置有两个龙门架36,两个龙门架36平行且间距设置,第一锁螺丝装置2和上料机构71分别设置于其中一个龙门架36的两侧,第二锁螺丝装置73和出料机构72分别设置于另一个龙门架36的两侧,第一锁螺丝装置2和第二锁螺丝装置73均位于两个龙门架36之间,使得第一锁螺丝装置2与第二锁螺丝装置73面对面设置,上料机构71与第一锁螺丝装置2背对背设置,出料机构72与第二锁螺丝装置73背对背设置,本实用新型大致呈对称式结构;该结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产品进行锁螺丝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在线式锁螺丝机还包括设置于出料输送机构7上方的分选机构6、设置于出料输送机构7的一侧的分选输送机构61及设置于出料输送机构7的第一挡料机构62,第一挡料机构62位于分选输送机构61的一侧。当出现不良品或对产品进行抽检时,第一挡料机构62对出料输送机构7所输送的产品进行阻挡,然后分选机构6将被阻挡的产品拾取至分选输送机构61,分选输送机构61将该产品输出,以便于对不良品进行反攻或分类,或者便于对产品进行随机抽检。
具体地,所述第一挡料机构62包括装设于机台3的第一挡料气缸63及装设于第一挡料气缸63的活塞杆的第一挡料板64,所述第一挡料气缸63用于驱动第一挡料板64突伸至出料输送机构7的输送面以阻挡产品,提高了分选机构6拾取产品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治具1包括底座11、载具12、连接于底座11与载具12的连接杆13、设置于载具12的第一定位机构14、与连接杆13滑动连接的升降板15、滑动连接于升降板15的侧滑盖16及用于驱动升降板15靠近或远离载具12的升降驱动器17及装设于升降板15并用于驱动侧滑盖16靠近或远离载具12的平移驱动器18,侧滑盖16的移动方向与升降板15的移动方向交叉设置,所述升降板15位于底座11与载具12之间,所述底座11与载具12间距设置。
起始时,侧滑盖16位于载具12的一侧,且侧滑盖16的底面高于载具12的顶面,当上料机构71将定位装置5定位后的产品放置在载具12内后,第一定位机构14将产品定位在载具12内,保证产品在载具12上的位置精度和稳定性,然后平移驱动器18驱动侧滑盖16水平滑动至载具12的上方,最后升降驱动器17驱动升降板15连带侧滑盖16向下移动,直至侧滑盖16将产品按压在载具12上,进一步提高了产品在载具12内的位置精度和稳定性,且侧滑盖16能够对产品起到预紧和保护的作用,避免加工时碰撞到产品而造成其损坏。升降板15与连接杆13滑动连接,连接杆13对升降板15的升降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升降板15和侧滑盖16的升降顺畅且稳定,升降板15在底座11与载具12之间升降,底座11与载具12对升降板15起到限位的作用,不但保证了升降板15的升降行程,还使得升降板15、底座11和载具12之间的结构紧凑。本治具1的结构紧凑,工作稳定,通过第一定位机构14对载具12所承载的产品进行第一次定位,通过侧滑盖16对载具12所承载的产品进行第二次定位(纵向按压定位),保证了产品在载具12上的位置精度和稳定性,且侧滑盖16对产品起到预紧和保护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产品后续加工的合格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产品可以是手机外壳等。
具体地,所述升降驱动器17为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缸体装设于升降板15,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载具12的底面连接。所述平移驱动器18采用直线驱动模组。
具体地,所述侧滑盖16的中部开设有加工孔162,加工孔162沿着侧滑盖16的厚度方向贯穿侧滑盖16。第一锁螺丝装置2或第二锁螺丝装置73经由侧滑盖16的加工孔162对载具12所承载的产品进行锁螺丝。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板15嵌设有导套19,所述连接杆13为圆杆,所述导套19与连接杆13滑动连接,通过导套19与连接杆13滑动配合,避免了升降板15与连接杆13直接接触,减小升降板15和连接杆13的磨损,使得升降板15的升降更加顺畅、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载具12嵌设有行程开关121,行程开关121与外置的控制系统电连接,当放置在载具12上的产品触发行程开关121时,行程开关121向控制系统反馈信息,使得控制系统控制本治具1正常工作;当放置在载具12上的产品没有触发行程开关121时,行程开关121向控制系统反馈信息,使得控制系统控制本治具1停止工作,并发出警报声,以提醒产品放置有误(如:产品反向放置等)或者载具12上没有放置产品等,起到防呆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板15或载具12装设有第一传感器129,所述第一传感器129与升降驱动器17电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129用于检测侧滑盖16。当侧滑盖16靠近载具12移动至预设位置时,第一传感器129检测到侧滑盖16,第一传感器129向升降驱动器17反馈信息,使得升降驱动器17驱动升降板15连带侧滑盖16下降,直至侧滑盖16将产品按压在载具12上,同时第一传感器129也向平移驱动器18反馈信息,使得平移驱动器18停止驱动侧滑盖16水平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载具12嵌设有霍尔传感器122;当产品需要携带听筒或扬声器等电子部件时,霍尔传感器122用于检测产品上是否有电子部件,当霍尔传感器122检测不到电子部件时,霍尔传感器122向外置的控制系统反馈信息,以提醒用户产品上漏装电子部件。
本实施例中,所述载具12的周向设置有周向定位板,所述周向定位板与定位机构围设成第一定位腔126。当产品放置在周向定位板与定位机构内时,定位机构与周向定位板配合以对产品进行定位,产品位于第一定位腔126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周向定位板包括第一前定位板123、第一右定位板124和第一左定位板125,所述第一定位机构14与第一前定位板12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机构14包括装设于载具12的第一定位驱动器141及装设于第一定位驱动器141的输出端的第一后定位板142,所述第一后定位板142与载具1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驱动器141用于驱动第一后定位板142靠近或远离第一前定位板123,所述第一定位驱动器141为气缸。
当产品放置在周向定位板内时,第一前定位板123、第一右定位板124和第一左定位板125分别对产品的周边进行抵触定位,再通过第一定位机构14的第一定位驱动器141驱动第一后定位板142靠近第一前定位板123移动,直至第一后定位板142将产品按压在第一前定位板123上,从而实现对产品在载具12上的水平方向进行定位。
具体地,所述第一前定位板123固定装设于载具12,所述第一右定位板124固定装设于载具12,所述第一左定位板125可调节地设置于载具12,以便于调节第一左定位板125与第一右定位板124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对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定位,使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中,所述载具12嵌设有第二传感器127,所述第二传感器127与平移驱动器18电连接。当第二传感器127检测到载具12上有产品时,第二传感器127向平移驱动器18反馈信息,使得平移驱动器18驱动侧滑盖16水平滑动至载具12上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载具12设置有导孔128,所述侧滑盖16设置有用于插设于导孔128的导柱161。当侧滑盖16盖合在载具12上时,导柱161插设在导孔128内,通过导孔128与导柱161配合,一方面起到导向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定位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螺丝装置2或/和第二锁螺丝装置73包括装设于机台3的横移驱动机构20、与横移驱动机构20的输出端驱动连接的基座21、装设于基座21的升降驱动机构22、滑动连接于基座21的锁螺丝机构23及设置于锁螺丝机构23的一侧的CCD视觉定位机构24,所述锁螺丝机构23包括滑动座231、装设于滑动座231的电批232及装设于滑动座231或/和电批232的吸料件233,所述滑动座231经由压力检测器25与升降驱动机构2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吸料件233位于电批232的下方,所述基座21装设有用于检测吸料件233的吸气孔235或/和通孔236内的真空度的真空检测器251,吸气孔235连通有抽真空装置,真空检测器251为真空压力表;具体地,第一锁螺丝装置2的结构与第二锁螺丝装置73的结构相同;所述吸料件233的底端凹设有储料孔234,所述储料孔234的顶壁凹设有通孔236,所述吸料件233的侧壁凹设有吸气孔235,所述吸气孔235经由通孔236与储料孔234连通,所述电批232的电批头经由通孔236突伸至储料孔234。
实际工作时,第一供螺丝机构32或第二供螺丝机构33将螺丝供应至取螺丝位置,横移驱动机构20驱动锁螺丝机构23移动至取螺丝位置,升降驱动机构22驱动锁螺丝机构23拾取取料位置上的螺丝,然后横移驱动机构20驱动锁螺丝机构23移动至对治具1所承载的产品的锁付位置,先通过CCD视觉定位机构24对产品的锁付位置进行视觉定位,CCD视觉定位机构24将视觉定位后的结果反馈给横移驱动机构20,横移驱动机构20再驱动锁螺丝机构23移动至产品的锁付位置,保证了对产品锁螺丝的位置精度和准确性,提高了锁螺丝的质量,在锁螺丝机构23对产品锁付的过程中,压力检测器25对锁螺丝机构23的锁付力进行检测,以获知锁付力的大小,从而便于对锁付力值进行调节。在锁螺丝机构23锁螺丝的过程中,抽真空装置对吸气孔235抽真空,使得吸气孔235、通孔236和储料孔234处于负压状态,当吸料件233位于螺丝的上方时,吸料件233吸取螺丝,使得螺丝的螺帽容设于储料孔234内,且螺丝的螺帽与电批232的电批头抵触,当锁螺丝机构23移动至锁付位置时,升降驱动机构22驱动锁螺丝机构23靠近锁付位置移动,使得电批232将吸料件233所吸取的螺丝锁紧在产品的螺纹孔内(锁付位置),在此过程中,通过真空检测器251对吸料件233内的真空度进行检测,以检测吸料件233是否吸取螺丝,以保证对产品锁螺丝的质量,确保在每次锁付之前吸料件233上都吸取有螺丝,避免因吸料件233没有吸取到螺丝而出现漏锁螺丝的现象。
本第一锁螺丝装置2和第二锁螺丝装置73的结构简单且紧凑,锁付效率高,通过吸料件233吸取螺丝,储料孔234对螺丝进行储存和定位,保证了螺丝在吸料件233上的位置精度,从而提高了锁螺丝机构23将螺丝锁付在产品上的质量,通过CCD视觉定位机构24对产品的锁付位置进行视觉定位,保证了锁螺丝的准确性和质量,通过压力检测器25对锁付力进行检测,便于根据实际需求对锁付力的大小进行调节,通过真空检测器251对吸料件233内部的真空度进行检测,以判断吸料件233是否吸取到螺丝,避免因吸料件233没有吸取到螺丝而出现漏锁螺丝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检测器25的一侧或滑动座231设置有位移传感器252,所述位移传感器252与升降驱动机构22电连接;具体地,所述位移传感器252为激光位移传感器252。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252对锁螺丝机构23的移动位移进行检测,以控制锁螺丝机构23的升降位置,以保证电批232每次将螺丝锁紧在产品上的深度一致,或者保证电批232按照预设深度将螺丝锁紧在产品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螺丝装置2或/和第二锁螺丝装置73还包括探高机构26,所述探高机构26包括装设于滑动座231的探高座261、装设探高座261的探高驱动器262及装设于探高驱动器262的输出端的探高针263,所述探高驱动器262为气缸。在锁付之前或锁付之后,探高驱动器262驱动探高针263对锁付位置的平面进行高度检测,以该锁付位置的平面作为基准,在锁付之后,探高驱动器262驱动探高针263对锁付后的螺丝的螺帽进行高度检测,通过两次高度检测的差值来判断螺丝的锁付深度是否准确,确保所有螺丝被锁付的深度一致,以提高对产品锁螺丝的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机构22包括转动设置于基座21的丝杆221、螺纹连接于丝杆221的移动螺母222、装设于移动螺母222的移动板223及装设于基座21并用于驱动丝杆221转动的电机224,所述压力检测器25装设于移动板223,所述移动板223与基座21滑动连接。
实际工作时,电机224驱动丝杆221转动,转动的丝杆221带动移动螺母222移动,移动的移动螺母222带动移动板223移动,移动的移动板223经由压力检测器25和滑动座231带动电批232移动,在电批232对锁螺丝锁付的过程中,其锁付力会作用在压力检测器25上,压力检测器25对锁付力进行检测。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机构22还包括装设于移动板223的触发片225及装设于基座21的第三传感器226,所述触发片225用于触发第三传感器226,所述第三传感器226与电机224电连接,第三传感器226位于基座21远离吸料件233的一端。当触发片225移动至第三传感器226时,触发片225触发第三传感器226,第三传感器226向电机224反馈信息,使得电机224停止工作,移动板223和电批232停止上移,以对移动板223和电批232上移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电批232过度上移。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机构22还包括装设于滑动座231的第一限位件227及装设于基座21的第二限位件228,所述第一限位件227用于与第二限位件228抵触,所述第二限位件228设置于基座21靠近吸料件233的一端。
当电批232下移至设定高度时,第一限位件227与第二限位件228抵触,第二限位件228对第一限位件227的下移进行限位,避免电批232过度下移。
本实施例中,所述CCD视觉定位机构24经由安装座27装设于基座21;该结构设计,便于对CCD视觉定位机构24进行拆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27包括第一调节板271和第二调节板272,所述第一调节板271的一端与基座21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板271的另一端与第二调节板272连接,所述CCD视觉定位机构24包括摄像机241及位于摄像机241下方的光圈242,所述摄像机241装设于装设于第二调节板272,所述光圈242装设于第一调节板271,光圈242为摄像机241补充光线。该结构设计,便于对CCD视觉定位机构24的位置进行调节。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21设置有横向滑槽211,所述第一调节板271设置有与横向滑槽211连通的第一纵向调节槽273。当需要对CCD视觉定位机构24的横向位置进行调节时,第一调节板271沿着横向滑槽211的长度方向移动,直至第一调节板271移动至合适的横向位置后,再通过螺栓将第一调节板271锁紧在基座21上。当需要对CCD视觉定位机构24的纵向位置(高度位置)进行调节时,第一调节板271朝第一纵向调节槽273的长度方向移动,直至第一调节板271移动至合适的纵向位置后,再通过螺栓将第一调节板271锁紧在基座2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板271设置有多个调高孔275,多个调高孔275竖直排列,所述第二调节板272设置有第二纵向调节槽274,所述第二纵向调节槽274用于与调高孔275连通。当需要对摄像机241的纵向位置进行调节时,第二调节板272朝第二纵向调节槽274的长度方向移动,直至第二调节板272移动至合适的纵向位置后,通过螺栓与第一调节板271上对应位置上的调高孔275螺纹连接,以将第二调节板272锁紧在第一调节板271上。
具体地,所述探高机构26和CCD视觉定位机构24分别位于锁螺丝机构23的左侧和右侧,使得探高机构26、CCD视觉定位机构24和锁螺丝机构23的结构更加紧凑。
具体地,所述基座21上装设有保护罩28,所述电机224位于保护罩28内,保护罩28对电机224起到保护的作用,所述保护罩28可以采用散热材料制成以形成散热罩,便于对电机224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5包括设置于上料输送机构4的输出端的第二前定位板51、设置于上料输送机构4的一侧的第二左定位机构52、设置于上料输送机构4的另一侧的第二右定位板53、嵌设于上料输送机构4的中部的后定位机构54及嵌设于上料输送机构4的中部的第二挡料机构55,所述第二挡料机构55位于后定位机构54远离第二前定位板51的一侧。
实际工作时,上料输送机构4输送产品移动,当产品移动至与第二前定位板51抵触时,第二左定位机构52驱动产品靠近第二右定位板53移动,通过第二左定位机构52与第二右定位板53配合以对产品的左右位置进行定位,后定位机构54将产品抵触至靠近第二前定位板51,通过后定位机构54与第二前定位板51配合以对产品的前后位置进行定位,避免产品在上料输送机构4上出现位置偏移而影响上料机构71拾取产品的准确性,保证上料机构71拾取产品的位置精度,有利于上料机构71将产品准确地放置在治具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定位机构54包括装设于机台3的升降定位驱动器541、连接于升降定位驱动器541的输出端的后定位驱动器542及装设于后定位驱动器542的输出端的第二后定位板543,所述后定位驱动器542用于驱动第二后定位板543靠近或远离第二前定位板51;所述第二左定位机构52包括装设于机台3的左定位驱动器521及装设于左定位驱动器521的输出端的第二左定位板522,所述左定位驱动器521驱动第二左定位板522靠近或远离第二右定位板53移动,所述第二前定位板51、第二左定位板522、第二后定位板543和第二右定位板53围设成第二定位腔,所述升降定位驱动器541、后定位驱动器542和左定位驱动器521均为气缸。
具体对上料输送机构4所输送的产品定位时,第二前定位板51抵触产品,左定位驱动器521驱动第二左定位板522抵触产品靠近第二右定位板53移动,使得产品被定位在第二左定位板522与第二右定位板53之间;升降定位驱动器541驱动后定位驱动器542连带第二后定位板543上升,使得第二后定位板543的顶部突伸出上料输送机构4的输送面,然后后定位驱动器542驱动第二后定位板543靠近第二前定位板51移动,使得产品被定位在第二后定位板543与第二前定位板51之间,从而使得产品被定位在第二定位腔内。
具体地,所述第二挡料机构55包括装设于机台3的第二挡料气缸551及装设于第二挡料气缸551的活塞杆的第二挡料板552,所述第二挡料气缸551用于驱动第二挡料板552突伸出上料输送机构4的输送面,所述第二挡料机构55远离后定位机构54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产品的第五传感器553,所述第五传感器553与第二挡料气缸551电连接。
当上料输送机构4将上一个产品输送至第二定位腔内,且第五传感器553检测到上料输送机构4所输送的下一个产品时,第五传感器553向第二挡料气缸551反馈信息,第二挡料气缸551驱动第二挡料板552上升,使得第二挡料板552的顶端突伸至上料输送机构4的输送面上,通过第二挡料板552对上料输送机构4所输送的下一个产品进行阻挡,使得该产品处于等待状态,以便于定位装置5对上一个产品进行定位,当上料机构71将定位后的产品拾取至治具1后,第二挡料气缸551驱动第二挡料板552下降,第二挡料板552释放对产品的阻挡,上料输送机构4将该被释放的产品输送至定位装置5处。
具体地,所述第二定位腔内设置有第四传感器56,所述第四传感器56用于检测产品,所述后定位机构54和第二左定位机构52均与第四传感器56电连接。当第四传感器56检测到有产品时,第四传感器56向后定位机构54和第二左定位机构52反馈信号,使得后定位机构54和第二左定位机构52启动并对上料输送机构4所输送的产品进行定位。
具体地,所述上料输送机构4包括设置于机台3的左输送组件41、与左输送组件41平行设置的右输送组件42、用于驱动左输送组件41和右输送组件42传动的输送驱动机构43及装设于机台3并用于调节左输送组件41与右输送组件42之间的距离的调距机构44,所述第二挡料机构55和后定位机构54均位于左输送组件41与右输送组件42之间,所述第二左定位机构52位于左输送组件41的左侧,所述第二右定位板53位于右输送组件42的右侧。实际工作时,输送驱动机构43驱动左输送组件41和右输送组件42同步传动以输送产品,调距机构44能够调节左输送组件41与右输送组件42之间的距离,以适合对不同宽度/长度规格的产品进行输送,使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具体地,所述出料输送机构7的结构与上料输送机构4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所述上料机构71、出料机构72和分选机构6均可以采用机械手。
具体地,所述分选输送机构61包括倾斜设置于分选输送机构61一侧的分选架65及转动连接于分选架65的多个第一滚轮66,多个滚轮沿着分选架65的倾斜面排列设置,所述出料输送机构7的输出端连接有预存料台8,第一挡料机构62位于预存料台8与出料输送机构7的交界处,所述预存料台8的承载面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二滚轮81,多个滚轮沿着预存料台8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正常情况下,出料输送机构7将产品输送至预存料台8,通过于存料平台对产品进行预存放,避免由于取料不及时而影响出料输送机构7正常输送产品,预存料台8也起到过渡的作用,也便于本实用新型与其他加工工位拼接,以形成生产线,通过在预存料台8上设置多个第二滚轮81,使得产品在惯性的作用下沿着预存料台8的长度方向移动,不需要额外的驱动源;当需要出现不良品或需要对锁付后的产品进行抽检时,第一挡料机构62对分选输送机构61所输送的产品进行阻挡,然后分选机构6将被阻挡后的产品拾取至分选输送机构61,由于分选架65倾斜设置,且具有第一滚轮66,所以产品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分选架65滑动,不需要额外的驱动源。
具体地,所述机台3开设有进料孔34、出料孔和观察窗35,上料输送机构4的进料端经由进料孔34突伸至机台3外,预存料台8的出料端或出料输送机构7的出料端经由出料孔突伸至机台3外,观察窗35便于用于对机台3内部的加工情况进行观察;通过开设进料孔34和出料孔,也便于本实用新型与不同加工工位的设备进行拼接,以形成一条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还能够根据实际加工工艺对产品进行锁螺丝工作,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所述在线式锁螺丝机还包括位于治具1上方的第二锁螺丝装置73,第一锁螺丝装置2与第二锁螺丝装置73平行设置,第一锁螺丝装置2、左治具1和左第一供螺丝机构32对应配合,第二锁螺丝装置73、右治具1和右第一供螺丝机构32对应配合,左第一供螺丝机构32向第一锁螺丝装置2供应螺丝,右第一供螺丝机构32向第二锁螺丝装置73供应螺丝。
实际工作时,第一锁螺丝装置2拾取左第一供螺丝机构32所供应的螺丝,并将螺丝锁付在左治具1所承载的产品上,当第一锁螺丝装置2对左治具1所承载的产品完成锁付工作后,左纵移驱动机构31驱动左治具1移动至出料机构72的下方,出料机构72将产品拾取至出料输送机构7;第二锁螺丝装置73拾取右第一供螺丝机构32所供应的螺丝,并将螺丝锁付在右治具1所承载的产品上,当第二锁螺丝装置73对右治具1所承载的产品完成锁付工作后,右纵移驱动机构31驱动右治具1移动至出料机构72的下方,出料机构72将产品拾取至出料输送机构7。该结构设计,使得第一锁螺丝装置2对一个产品完成所有锁付工作,第二锁螺丝装置73对另一个产品完成所有锁付工作,或者第一锁螺丝装置2和第二锁螺丝装置73分别对不同类型的产品进行锁螺丝。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的其余结构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所述在线式锁螺丝机还包括装设于机台3的两个第二供螺丝机构33,两个治具1均位于两个第二供螺丝机构33之间,两个第一供螺丝机构32均用于向第一锁螺丝装置2供应螺丝,两个第二供螺丝机构33均用于向第二锁螺丝装置73供应螺丝,两个第二供螺丝机构33分别位于两个第二锁螺丝装置73的两侧;本实施例中,在两个第二供螺丝机构33中:位于第二锁螺丝装置73的左侧称为左第二供螺丝机构33,位于第二锁螺丝装置73的右侧称为右第二供螺丝机构33。
实际工作时,当第一锁螺丝装置2对治具1所承载的产品完成锁付工作后,纵移驱动机构31驱动该治具1连带产品移动至第二锁螺丝装置73处,第二锁螺丝装置73拾取靠近该治具1的第二供螺丝机构33所供应的螺丝,并将螺丝锁付在该治具1的产品上,第一锁螺丝装置2对产品锁螺丝的位置与第二锁螺丝装置73对产品锁螺丝的位置不相同,第二锁螺丝装置73对产品完成锁付后,纵移驱动机构31驱动治具1连带产品移动至出料机构72处,出料机构72将完成锁螺丝的产品拾取至出料输送机构7。两个锁螺丝装置依次对一个产品进行锁螺丝,提高了锁螺丝的效率。通过增设两个第二供螺丝机构33向第二锁螺丝装置73供应螺丝,进一步缩短了第二锁螺丝装置73拾取螺丝的行程和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对产品进行锁螺丝的效率,且第一供螺丝机构32和第二供螺丝机构33可以分别供应不同的螺丝,以满足不同产品的锁付要求,使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的其余结构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在线式锁螺丝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装设于机台的两个纵移驱动机构、装设于机台的两个第一供螺丝机构、位于两个第一供螺丝机构之间的两个治具、装设于机台并位于两个治具之间的上料输送机构、设置于上料输送机构的出料端的定位装置、位于治具上方的第一锁螺丝装置、位于两个治具之间的出料输送机构、位于出料输送机构上方的上料机构及位于出料输送机构的上方的出料机构,两个第一供螺丝机构均用于供应螺丝,两个纵移驱动机构分别驱动两个治具在上料输送机构与出料输送机构之间移动,两个第一供螺丝机构分别位于第一锁螺丝装置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线式锁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式锁螺丝机还包括位于治具上方的第二锁螺丝装置,第一锁螺丝装置与第二锁螺丝装置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线式锁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式锁螺丝机还包括装设于机台的两个第二供螺丝机构,两个治具均位于两个第二供螺丝机构之间,两个第一供螺丝机构均用于向第一锁螺丝装置供应螺丝,两个第二供螺丝机构均用于向第二锁螺丝装置供应螺丝,两个第二供螺丝机构分别位于两个第二锁螺丝装置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线式锁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式锁螺丝机还包括设置于出料输送机构上方的分选机构、设置于出料输送机构的一侧的分选输送机构及设置于出料输送机构的第一挡料机构,第一挡料机构位于分选输送机构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在线式锁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包括底座、载具、连接于底座与载具的连接杆、设置于载具的第一定位机构、与连接杆滑动连接的升降板、滑动连接于升降板的侧滑盖及用于驱动升降板靠近或远离载具的升降驱动器及装设于升降板并用于驱动侧滑盖靠近或远离载具的平移驱动器,侧滑盖的移动方向与升降板的移动方向交叉设置,所述升降板位于底座与载具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在线式锁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螺丝装置或/和第二锁螺丝装置包括装设于机台的横移驱动机构、与横移驱动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的基座、装设于基座的升降驱动机构、滑动连接于基座的锁螺丝机构及设置于锁螺丝机构的一侧的CCD视觉定位机构,所述锁螺丝机构包括滑动座、装设于滑动座的电批及装设于滑动座或/和电批的吸料件,所述滑动座经由压力检测器与升降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吸料件位于电批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在线式锁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件的底端凹设有储料孔,所述储料孔的顶壁凹设有通孔,所述吸料件的侧壁凹设有吸气孔,所述吸气孔经由通孔与储料孔连通,所述电批的电批头经由通孔突伸至储料孔,所述基座装设有用于检测吸气孔或/和通孔内的真空度的真空检测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在线式锁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螺丝装置或/和第二锁螺丝装置还包括探高机构,所述探高机构包括装设于滑动座的探高座、装设探高座的探高驱动器及装设于探高驱动器的输出端的探高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线式锁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于上料输送机构的输出端的第二前定位板、设置于上料输送机构的一侧的第二左定位机构、设置于上料输送机构的另一侧的第二右定位板、嵌设于上料输送机构的中部的后定位机构及嵌设于上料输送机构的中部的第二挡料机构,所述第二挡料机构位于后定位机构远离第二前定位板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在线式锁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定位机构包括装设于机台的升降定位驱动器、连接于升降定位驱动器的输出端的后定位驱动器及装设于后定位驱动器的输出端的第二后定位板,所述后定位驱动器用于驱动第二后定位板靠近或远离第二前定位板;所述第二左定位机构包括装设于机台的左定位驱动器及装设于左定位驱动器的输出端的第二左定位板,所述左定位驱动器驱动第二左定位板靠近或远离第二右定位板移动,所述第二前定位板、第二左定位板、第二后定位板和第二右定位板围设成第二定位腔。
CN202021010157.XU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在线式锁螺丝机 Active CN2123302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10157.XU CN212330283U (zh)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在线式锁螺丝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10157.XU CN212330283U (zh)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在线式锁螺丝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30283U true CN212330283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75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10157.XU Active CN212330283U (zh) 2020-06-04 2020-06-04 一种在线式锁螺丝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302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96378U (zh) 一种锁螺丝装置
CN108249119A (zh) 一种铜排自动化平面仓库及铜排一体化生产线
CN108650877B (zh) 自动插件设备
CN113263362B (zh) 一种横剪刀的刀刃研磨装置及其上料方法
CN108188530B (zh) 一种dc电源线焊接机
CN111169985B (zh) 上下料设备
CN212330283U (zh) 一种在线式锁螺丝机
CN212330284U (zh) 一种锁螺丝机
CN212330285U (zh) 一种在线式吹吸供料锁螺丝机
CN111438513A (zh) 一种在线式锁螺丝机
CN112642665A (zh) 燃料电池双极板自动涂胶机
CN110653598A (zh) 六轴机器人多面自动锁机架设备
CN112828579A (zh) 一种高精度自动螺丝机
CN111438514A (zh) 一种在线式组装锁螺丝机
CN210677670U (zh) 一种在线式锁螺丝设备
CN213497523U (zh) 一种保险片的上料机
CN114405756B (zh) 一种涂胶固化设备
CN212496377U (zh) 一种吹吸式供料的锁螺丝装置
CN115520583A (zh) 一种搓丝机上料装置
CN213827858U (zh) 循环压钉设备
CN216917433U (zh) 一种涂胶固化设备的搬运机构
JPH07185965A (ja) 回転部材自動組立装置
CN212330282U (zh) 一种在线式组装锁螺丝机
CN216827011U (zh) 一种涂胶固化设备的旋转加工机构
CN216826954U (zh) 一种涂胶固化设备的输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