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13763U - 具有限位结构的摩托车 - Google Patents

具有限位结构的摩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13763U
CN212313763U CN202020968126.9U CN202020968126U CN212313763U CN 212313763 U CN212313763 U CN 212313763U CN 202020968126 U CN202020968126 U CN 202020968126U CN 212313763 U CN212313763 U CN 212313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cycle
limiting
rear cover
limiting structur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681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松昆
赖玮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681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137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13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137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摩托车,包括一车架、一车头前饰盖、一车头后饰盖以及一限位结构。车架包括一龙头横杆,其中,该龙头横杆包括二把手,设于该龙头横杆的两端。车头前饰盖覆盖该部分的该龙头横杆。车头后饰盖覆盖该部分的该龙头横杆,该车头后饰盖结合该车头前饰盖。限位结构形成于该车头后饰盖,其中,一物件适于以可抽取的方式被该限位结构所限位。

Description

具有限位结构的摩托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有关于一种摩托车,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摩托车。
背景技术
基于手机等电子装置的功能及应用越来越广泛,摩托车骑乘者在骑乘过程中,也可能需要使用到手机的功能。然而,现有的摩托车龙头处并不具备供置放手机的机构,使用者往往需要额外购买手机夹持设备才可将手机安置于摩托车龙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即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摩托车,包括一车架、一车头前饰盖、一车头后饰盖以及一限位结构。车架包括一龙头横杆,其中,该龙头横杆包括二把手,设于该龙头横杆的两端。车头前饰盖覆盖该部分的该龙头横杆。车头后饰盖覆盖该部分的该龙头横杆,该车头后饰盖结合该车头前饰盖。限位结构形成于该车头后饰盖,其中,一物件适于以可抽取的方式被该限位结构所限位。
在一实施例中,该车架还包括一转向杆以及一车体支架,该转向杆的一端连接该龙头横杆,该转向杆的另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该车体支架,其中,该车头后饰盖包括一后饰盖中央颈部,该后饰盖中央颈部覆盖至少部分的该转向杆,该限位结构形成于该后饰盖中央颈部。
在一实施例中,该摩托车还包括一锁固螺丝,该车头后饰盖包括一锁固孔,该锁固孔位于该后饰盖中央颈部,该锁固螺丝穿过该锁固孔以将该车头后饰盖锁附于该车架,当该物件被限位于该限位结构时,该物件覆盖该锁固孔。
在一实施例中,该摩托车还包括一仪表,该仪表连接该车头后饰盖,在一水平方向上,该仪表位于该限位结构与该车头前饰盖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该限位结构包括二第一限位件以及至少一支撑部,该等第一限位件彼此相对并适于抵接该物件的一第一侧以及一第二侧,该第一侧平行于该第二侧,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相反,该支撑部适于抵接该物件的一第三侧,该第三侧垂直于该第一侧以及该第二侧。
在一实施例中,该限位结构还包括二第二限位件,该等第二限位件彼此相对并适于抵接该物件的该第一侧以及该第二侧,在一垂直方向上,该等第二限位件位于该等第一限位件与该支撑部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该后饰盖中央颈部包括一平坦面,该平坦面位于该等第一限位件与该等第二限位件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该第二限位件包括一夹持部,该夹持部适于抵接该物件的一表面,该夹持部包括一抵接面以及一引导面,该抵接面连接该引导面,该引导面位于该抵接面与该第一限位件之间,该引导面与该抵接面之间存在一夹角,该夹角介于2度~10度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该摩托车还包括一充电座,其中,该车头后饰盖包括一后饰盖侧颈部,该后饰盖侧颈部覆盖至少部分的该转向杆,该后饰盖侧颈部连接该后饰盖中央颈部,该充电座连接该饰盖侧颈部。
在一实施例中,该支撑部包括一走线缺口,该物件为一电子装置,该物件通过一连接线连接该充电座,该连接线通过该走线缺口。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限位结构的摩托车,由于直接将限位结构形成于车头后饰盖,因此使用者可直接将手机等物件置放于车头后饰盖上的限位结构,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在一实施例中,该限位结构还具有第一限位件以及第二限位件,可以稳固的对手机等物件进行限位,避免因为摩托车的震动而造成手机的脱落或碰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的外型。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限位结构的摩托车的主要构造组合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限位结构的摩托车的主要构造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件安置于限位结构的情形。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位结构夹持物件的情形。
图4B为图4A的4B部分放大图。
图5A以及5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位结构对不同尺寸的物件进行限位的情形。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车架
11~龙头横杆
111~把手
12~转向杆
121~锁附座
19~锁固螺丝
2~车头前饰盖
3~车头后饰盖
31~后饰盖中央颈部
311~平坦面
32~后饰盖侧颈部
33~理线部件
39~锁固孔
4~限位结构
41~第一限位件
42~第二限位件
421~夹持部
422~抵接面
423~引导面
43~支撑部
431~走线缺口
51~仪表
52~大灯
6~充电座
91~龙头
92~前轮
93~后轮
94~坐垫
95~动力系统
M~摩托车
O、O’~物件
O1~第一侧
O2~第二侧
O3~第三侧
O4~表面
L~连接线
θ~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M的外型,包括龙头91、前轮92、后轮93、坐垫94、动力系统95等元件。
摩托车M包含前段、中段以及后段等等部分。摩托车M的前段设有龙头91、前轮92、方向灯以及钥匙孔等元件。摩托车M的中段设有动力系统95、坐垫94及脚架等元件。摩托车M的后段设有尾灯、后轮93、挡泥板等元件。
龙头91用以控制摩托车M的行进方向,龙头91上可装设有机能零件,包括仪表、开关、后照镜等单元。龙头91也具有把手(包含加油握把)以及手刹车,使用者可通过把手操控龙头91的转向,通过加油握把调整动力系统95的节气门角度以控制动力输出,并通过手刹车将摩托车M减速。龙头91上也可装设有主灯,主灯为摩托车M提供主要光线照明。
龙头91与前轮92通过龙头旋转轴连动,由此通过旋转龙头91可控制前轮92的角度,从而控制摩托车M的行进方向。
动力系统95连接并驱动后轮93,由此为摩托车M提供动力,使摩托车M前进。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限位结构的摩托车的主要构造组合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限位结构的摩托车的主要构造爆炸图。搭配参照图2A以及2B,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限位结构的摩托车M,包括一车架1、一车头前饰盖2、一车头后饰盖3以及一限位结构4。车架1包括一龙头横杆11,其中,该龙头横杆11包括二把手111,设于该龙头横杆11的两端。车头前饰盖2覆盖该部分的该龙头横杆11。车头后饰盖3覆盖该部分的该龙头横杆11,该车头后饰3盖结合该车头前饰盖2。限位结构4形成于该车头后饰盖3,其中,一物件O适于以可抽取的方式被该限位结构4所限位。
搭配参照图2A以及2B,在一实施例中,该车架1还包括一转向杆12以及一车体支架(未显示),该转向杆12的一端连接该龙头横杆11,该转向杆12的另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该车体支架,其中,该车头后饰盖3包括一后饰盖中央颈部31,该后饰盖中央颈部31覆盖至少部分的该转向杆12,该限位结构4形成于该后饰盖中央颈部31。
搭配参照图2A以及2B,在一实施例中,该摩托车还包括一锁固螺丝19,该车头后饰盖3包括一锁固孔39,该锁固孔39位于该后饰盖中央颈部31,该锁固螺丝19穿过该锁固孔39以将该车头后饰盖3锁附于该车架1。在此实施例中,该转向杆12包括一锁附座121。该锁固螺丝19穿过该锁固孔39以将该车头后饰盖3锁附于该锁附座1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件安置于限位结构的情形。参照图3,当该物件O被限位于该限位结构4时,该物件O覆盖该锁固孔。
搭配参照图2A以及2B,在一实施例中,该摩托车还包括一仪表51,该仪表51连接该车头后饰盖3,在一水平方向上,该仪表51位于该限位结构4与该车头前饰盖2之间。参照图2B,在一实施例中,该摩托车还包括一大灯52,该大灯52固定于该车头前饰盖2。
搭配参照图2A、图3,在一实施例中,该限位结构4包括二第一限位件41以及至少一支撑部43,该等第一限位件41彼此相对并适于抵接该物件O的一第一侧O1以及一第二侧O2,该第一侧O1平行于该第二侧O2,该第一侧O1与该第二侧O2相反,该支撑部43适于抵接该物件O的一第三侧O3,该第三侧O3垂直于该第一侧O1以及该第二侧O2。
参照图2A、图3,在一实施例中,该限位结构4还包括二第二限位件42,该等第二限位件42彼此相对并适于抵接该物件O的该第一侧O1以及该第二侧O2,在一垂直方向上,该等第二限位件42位于该等第一限位件41与该支撑部43之间。
参照图2A,在一实施例中,该后饰盖中央颈部31包括一平坦面311,该平坦面311位于该等第一限位件41与该等第二限位件42之间。该平坦面311的设计可使该后饰盖中央颈部31充分的接触物件O,降低物件O损坏的风险。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位结构夹持物件的情形。图4B为图4A的4B部分放大图。搭配参照图4A、4B,在一实施例中,每一该第二限位件42包括一夹持部421,该夹持部421适于抵接该物件的一表面O4,该夹持部421包括一抵接面422以及一引导面423,该抵接面422连接该引导面423,该引导面423位于该抵接面422与该第一限位件41之间,该引导面423与该抵接面422之间存在一夹角θ,该夹角θ介于2度~10度之间。
搭配参照图2A、4A,在一实施例中,该摩托车还包括一充电座6,其中,该车头后饰盖3包括一后饰盖侧颈部32,该后饰盖侧颈部32覆盖至少部分的该转向杆12,该后饰盖侧颈部32连接该后饰盖中央颈部31,该充电座6连接该饰盖侧颈部32。
搭配参照图2A、3,在一实施例中,该支撑部43包括一走线缺口431,该物件O为一电子装置,例如,手机。该物件O通过一连接线L连接该充电座6,该连接线L通过该走线缺口431。在一实施例中,该车头后饰盖3还包括多个理线部件33,该等理线部件33形成于该后饰盖中央颈部31以及该后饰盖侧颈部32。在另一实施例中,至少一理线部件33形成于至少该后饰盖中央颈部31以及该后饰盖侧颈部32其中之一。该连接线L嵌合该等理线部件33。通过该等理线部件33,可避免该连接线L与车壳发生干涉。
图5A以及5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位结构对不同尺寸的物件进行限位的情形。搭配参照图5A以及5B,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位结构4可限位不同宽度的物件O以及物件O’,由于市面上的手机厚度一致性较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位结构4可广泛应用于限位不同尺寸的手机。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限位结构的摩托车,由于直接将限位结构形成于车头后饰盖,因此使用者可直接将手机等物件置放于车头后饰盖上的限位结构,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在一实施例中,该限位结构还具有第一限位件以及第二限位件,可以稳固的对手机等物件进行限位,避免因为摩托车的震动而造成手机的脱落或碰撞。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上述该引导面与该抵接面之间存在夹角θ,且该夹角θ介于2度~10度之间的设计,物件插入越深可获得越牢固的固定效果,由此可进一步避免手机脱落或碰撞的风险。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定义的摩托车可以包括燃油摩托车、电动摩托车或其他机动车辆。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具体的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仍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车架,包括一龙头横杆,其中,该龙头横杆包括二把手,设于该龙头横杆的两端;
一车头前饰盖,覆盖该部分的该龙头横杆;
一车头后饰盖,覆盖该部分的该龙头横杆,该车头后饰盖结合该车头前饰盖;
一限位结构,形成于该车头后饰盖,其中,一物件适于以可抽取的方式被该限位结构所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限位结构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车架还包括一转向杆以及一车体支架,该转向杆的一端连接该龙头横杆,该转向杆的另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该车体支架,其中,该车头后饰盖包括一后饰盖中央颈部,该后饰盖中央颈部覆盖至少部分的该转向杆,该限位结构形成于该后饰盖中央颈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限位结构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锁固螺丝,该车头后饰盖包括一锁固孔,该锁固孔位于该后饰盖中央颈部,该锁固螺丝穿过该锁固孔以将该车头后饰盖锁附于该车架,当该物件被限位于该限位结构时,该物件覆盖该锁固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限位结构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仪表,该仪表连接该车头后饰盖,在一水平方向上,该仪表位于该限位结构与该车头前饰盖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限位结构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限位结构包括二第一限位件以及至少一支撑部,该等第一限位件彼此相对并适于抵接该物件的一第一侧以及一第二侧,该第一侧平行于该第二侧,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相反,该支撑部适于抵接该物件的一第三侧,该第三侧垂直于该第一侧以及该第二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限位结构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限位结构还包括二第二限位件,该等第二限位件彼此相对并适于抵接该物件的该第一侧以及该第二侧,在一垂直方向上,该等第二限位件位于该等第一限位件与该支撑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限位结构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后饰盖中央颈部包括一平坦面,该平坦面位于该等第一限位件与该等第二限位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限位结构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每一该第二限位件包括一夹持部,该夹持部适于抵接该物件的一表面,该夹持部包括一抵接面以及一引导面,该抵接面连接该引导面,该引导面位于该抵接面与该第一限位件之间,该引导面与该抵接面之间存在一夹角,该夹角介于2度~10度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限位结构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充电座,其中,该车头后饰盖包括一后饰盖侧颈部,该后饰盖侧颈部覆盖至少部分的该转向杆,该后饰盖侧颈部连接该后饰盖中央颈部,该充电座连接该饰盖侧颈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限位结构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包括一走线缺口,该物件为一电子装置,该物件通过一连接线连接该充电座,该连接线通过该走线缺口。
CN202020968126.9U 2020-06-01 2020-06-01 具有限位结构的摩托车 Active CN212313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68126.9U CN212313763U (zh) 2020-06-01 2020-06-01 具有限位结构的摩托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68126.9U CN212313763U (zh) 2020-06-01 2020-06-01 具有限位结构的摩托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13763U true CN212313763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26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68126.9U Active CN212313763U (zh) 2020-06-01 2020-06-01 具有限位结构的摩托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137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78123B2 (en) Electric vehicle
WO2015098446A1 (ja) ウインカ装置
JP6474372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アクセサリソケット構造
TWI725293B (zh) 支持構件及包含其之車輛
CN212313763U (zh) 具有限位结构的摩托车
US20030196299A1 (en) Handle accessory for vehicle
JP4913516B2 (ja) 自動二輪車
JP6708712B2 (ja) 鞍乗型車両
JP5568270B2 (ja) 自動二輪車
JP7018419B2 (ja) 鞍乗型車両
JP2016113047A (ja) 自動二輪車用ハンドルバーの機能拡張機構
TWM600721U (zh) 具有限位結構之機車
CN218858592U (zh) 跨骑型车辆的操作部结构
EP2586689A1 (en) Motor driven vehicle
CN214776371U (zh) 摩托车
KR101946823B1 (ko) 이륜차용 휴대전화 거치대
JP6719524B2 (ja) 鞍乗型車両のウインカランプ取付構造
CN216580808U (zh) 可翻转式挂钩结构
JPH05201372A (ja) 自動二輪車のピリオンフートレスト装置
CN212797162U (zh) 摩托车后扶手
CN214216040U (zh) 一种轻便电动自行车
CN211918878U (zh) 具有感应开关定位结构的摩托车
CN216580812U (zh) 防锁死刹车系统固定结构
JP2013256154A (ja) 鞍乗型車両
CA2419169A1 (en) Handle accessory for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