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89481U - 汽车电动遮阳蓬 - Google Patents

汽车电动遮阳蓬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89481U
CN212289481U CN202021551792.9U CN202021551792U CN212289481U CN 212289481 U CN212289481 U CN 212289481U CN 202021551792 U CN202021551792 U CN 202021551792U CN 212289481 U CN212289481 U CN 212289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hinge
telescopic frame
hinge assembly
straight rod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5179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子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55179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89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89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894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电动遮阳蓬,包括左伸缩架、右伸缩架、行走机构和篷布机构;左伸缩架的上端和右伸缩架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篷布机构的两侧连接,以及左伸缩架的下端和右伸缩架的下端分别设有行走机构,通过两个行走机构同时带动左伸缩架和右伸缩架伸缩;左伸缩架和右伸缩架均包括朝上V型铰接组件、朝下V型铰接组件、X型铰接组件以及多个并排分布的竖直支架;朝上V型铰接组件和朝下V型铰接组件均包括两个第一直杆。所有X型铰接组件中的每相邻两个X型铰接组件的相邻两个上端的支点铰接,进而使所有的X型铰接组件联动。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车篷的稳定性以及抗风雪能力,实现自动伸缩的功能,使用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汽车电动遮阳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遮阳蓬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电动遮阳蓬。
背景技术
汽车日益普及,逐渐成为普通家庭的代步工具。对于大部分家庭而言,汽车停放时间往往比行驶的时间更长。通常汽车停放在车库或者露天,而长期露天停放对汽车本身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外漆出现龟裂,各个塑料部件老化加速,金属部件生锈严重等。特别是夏季和冬季更为严重,高温暴晒,长期雨淋,甚至冰雹等恶劣天气。
为了解决上述露天停车对汽车本身带来的各种问题,现有方法是使用遮阳蓬,而遮阳蓬的种类很多。主要分为安装在车顶的移动车蓬以及在停车位的固定车蓬,对于固定车蓬市面也公开很多种,有的仅仅通过多个支架固定在地面,但是这类车蓬存在占地面积大。也有的设置伸缩结构,停车后通过展开将车罩住,不使用时折叠收缩。但是其多数采用X支撑杆,稳定性不好,抗风性极差,难易在大风大雪等恶劣天气下正常使用。而且伸缩结构为手动伸缩,每次停车或者使用车都需要手动展开或者折叠,使用非常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以提高稳定性以及抗风雪能力,实现自动伸缩的功能,使用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电动遮阳蓬,包括左伸缩架、右伸缩架、行走机构和篷布机构;所述左伸缩架的上端和右伸缩架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篷布机构的两侧连接,以及左伸缩架的下端和右伸缩架的下端分别设有所述行走机构,通过两个行走机构同时带动左伸缩架和右伸缩架伸缩,进而使篷布机构相应地展开和收回;
所述左伸缩架和右伸缩架均包括朝上V型铰接组件、朝下V型铰接组件、X型铰接组件以及多个并排分布的竖直支架;所述朝上V型铰接组件和朝下V型铰接组件均包括两个第一直杆,其中一个第一直杆的一端与另外一个第一直杆的一端铰接;所述X型铰接组件包括两个第二直杆,其中一个第二直杆的中部与另外一个直杆的中部铰接;
每相邻两个竖直支架之间均连接一个X型铰接组件、一个朝上V型铰接组件和一个朝下V型铰接组件;X型铰接组件下端的两个支点一一对应地铰接于对应两个竖直支架的下部,X型铰接组件上端的两个支点一一对应地滑动连接于对应两个竖直支架的上部;朝上V型铰接组件两端的支点一一对应地铰接于对应的两个竖直支架的下部,且中部的铰接点朝上;朝下V型铰接组件两端的支点一一对应地铰接于对应的两个竖直支架的上部,且中部的铰接点朝下;朝上V型铰接组件中部的铰接点通过第三直杆与相对的朝下V型铰接组件的一个第二直杆的中部铰接,朝下V型铰接组件中部的铰接点通过另外一个第三直杆与相对的朝上V型铰接组件的一个第二直杆的中部铰接,并且两个第三直杆平行;
所有X型铰接组件中的每相邻两个X型铰接组件的相邻两个上端的支点铰接,进而使所有的X型铰接组件联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实现篷布的自动伸缩,即通过行走机构自动带动左伸缩架和右伸缩架伸缩,进而使篷布机构相应地展开和收回。避免了人工手动打开和折叠篷布,大大提高了便利性。
2、每相邻的两个竖直支架之间的朝下V型铰接组件和朝上V型铰接组件对称设置,另外增加两个第三直杆,使得朝下V型铰接组件的一个第一直杆、朝上V型铰接组件的一个第一直杆和两个第三直杆形成平行四边形。通过平行四边形的设计,又能使每相邻两个竖直支架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两个竖直支架上端之间距离以及下端之间距离同步变化。而左伸缩架的所有X型铰接组件联动,以及右伸缩架的所有X型铰接组件联动,进而使得所有的朝下V型铰接组件和朝上V型铰接组件同步动作,整个左伸缩架和右伸缩架的伸缩量始终保持一致,同时又能大大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抗风、抗雨、抗雪的性能明显提升,使用寿命更长。
3、篷布机构经过收回后可以紧贴于竖直墙面或者固定其他位置,收回后占地面积非常小,适用于各种路面停车位。而展开后的空间大,又能适用于绝大部分的车辆,通用性广。
优选地,每个所述竖直支架均包括两个平行固定连接的第四直杆;每相邻两个竖直支架之间的朝上V型铰接组件和朝下V型铰接组件均位于对应的四个第四直杆之间,以及每相邻两个竖直支架之间的X型铰接组件均位于对应的四个第四直杆的外侧面,且左伸缩架的所有X型铰接组件与右伸缩架的所有X型铰接组件一一正对。
每相邻的两个竖直支架的四个第四直杆的一个外侧面靠近车篷本体的中部,另外一个外侧面靠近车篷本体的两边。而所有的X型铰接组件均是靠近车篷本体的中部,能有效地避免篷布本体与X型铰接组件发生缠绕等故障,尽可能地降低故障率。
优选地,每相邻两个竖直支架之间的两个所述第三直杆位于对应的朝上V型铰接组件和朝下V型铰接组件之间。
优选地,每个朝下V型铰接组件两端的支点均与靠近篷布机构外侧对应的两个第四直杆的上部铰接,以及每个朝上V型铰接组件两端的支点均与靠近篷布机构内侧对应的两个第四直杆的下部铰接。
第三直杆位于对应的朝上V型铰接组件和朝下V型铰接组件之间,以及朝下V型铰接组件和朝上V型铰接组件的合理分布,能使铰接的两个竖直支架之间的受力更加平衡,传动更加稳定。
优选地,所有的X型铰接组件上端的两个支点均通过滑动组件与对应的第四直杆形成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块以及设于第四直杆外侧面的竖直导轨,所述X型铰接组件上端的支点与滑块铰接,通过滑块与竖直导轨滑动连接,进而使X型铰接组件的上端与对应的第四直杆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竖直导轨两侧的竖直侧面均设有凸条,所述滑块的两边分别转动连接与两个所述凸条一一对应的槽轮,通过滑块两边的槽轮卡在竖直导轨两侧的凸条上,进而使滑块与竖直导轨滑动连接。
左伸缩架或者右伸缩架所有的X型铰接组件均是采用两两铰接,所有的X型铰接组件上端的支点全部通过滑块和竖直导轨形成滑动配合,尽可能地减小X型铰接组件与对应的第四直杆之间的摩擦力,提升传动效率。
优选地,每个朝上V型铰接组件两端的支点和中部的铰接点,每个朝下V型铰接组件两端的支点和中部的铰接点,每个X型铰接组件下端的两个支点、上端的两个支点以及中部的铰接点均通过铰接件铰接;
所述铰接件包括空心轴;所述空心轴的两端设有圆盘且空心轴的中部可拆分连接,每个第一直杆的支点和铰接点、每个第二直杆的支点和铰接点以及每个第三直杆的铰接点均设有直径小于所述圆盘直径的通孔,通过空心轴穿过对应的通孔且由紧固件和推力轴承将空心轴两端的圆盘夹紧,进而使位于两个圆盘之间的第一直杆、第二直杆、第三直杆或者第四直杆形成铰接关系。
每个铰接部位均采用铰接件和推力轴承进行连接,大大降低了铰接部位的摩擦阻力,进一步提升了整个设备传动效率,降低了驱动器的负荷。
优选地,每个所述行走机构均包括齿条、齿轮组和驱动器;
每个所述竖直支架的两个第四直杆的下端均转动连接一组所述齿轮组,且每个齿轮组均包括两个齿轮,进而在左伸缩架的下端以及右伸缩架的下端分别形成两排平行的齿轮;所述左伸缩架的下方以及右伸缩架的下方分别设有两条平行的所述齿条,且四条齿条相互平行;
所述左伸缩架下端的两排齿轮啮合于对应的两条齿条上,右伸缩架下端的两排齿轮啮合于对应的另外两条齿条上;左伸缩架和右伸缩架的同一端分别设有所述驱动器,分别用于带动驱动器下方的齿轮组转动;将所述左伸缩架和右伸缩架的另外一端均固定,通过驱动器带动对应的齿轮组同步转动,进而使左伸缩架和右伸缩架同步伸缩。
采用齿轮和齿条的精确啮合传动关系,保证了左伸缩架和右伸缩架的伸缩完全同步,两边不会出现错位的问题,车篷本体两边的展开效果和收回效果完全相同,提升了整个设备的使用效果。
优选地,所述篷布机构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横杆以及连接于所有横杆外部的篷布本体,且所述篷布本体的两边分别将所述左伸缩架和右伸缩架覆盖;
所有横杆的数量与左伸缩架的竖直支架的数量以及右伸缩架的竖直支架的数量相等,且每个横杆的两端分别与左伸缩架对应的一个竖直支架以及右伸缩架对应的一个竖直支架固定连接;通过行走机构带动左伸缩架和右伸缩架同步伸缩,进而使篷布本体相应地展开和收回。
横杆采用合金的扁管或者方管,此外,第一直杆、第二直杆、第三直杆和第四直杆全是采用扁管或者方管,整体质量优,结构牢固。而材料不需要特意订做,经过简单的转孔、剪切加工而成,加工工艺简单,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运作资金,同时也降低了用户购买的价格,高质量的产品品质前提下又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左伸缩架与篷布机构和部分篷布机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后视图;
图4为图2的立体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朝上V型铰接组件中部的铰接点与第三直杆铰接的爆炸图。
附图中,左伸缩架1、右伸缩架2、行走机构3、篷布机构4、朝上V型铰接组件5、朝下V型铰接组件6、X型铰接组件7、竖直支架8、第一直杆9、第二直杆10、第三直杆11、第四直杆12、齿条13、齿轮组14、驱动器15、齿轮16、横杆17、篷布本体18、滑块19、竖直导轨20、凸条21、槽轮22、铰接件23、空心轴24、圆盘25、凹槽26、台阶27、推力轴承28、转轴2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电动遮阳蓬,包括左伸缩架1、右伸缩架2、行走机构3和篷布机构4;所述左伸缩架1的上端和右伸缩架2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篷布机构4的两侧连接,以及左伸缩架1的下端和右伸缩架2的下端分别设有所述行走机构3,通过两个行走机构3同时带动左伸缩架1和右伸缩架2伸缩,进而使篷布机构4相应地展开和收回。其中,左伸缩架1和右伸缩架2的具体结构如下: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左伸缩架1和右伸缩架2的结构完全相同,两者均包括朝上V型铰接组件5、朝下V型铰接组件6、X型铰接组件7以及多个并排分布的竖直支架8。所述朝上V型铰接组件5和朝下V型铰接组件6均包括两个第一直杆9,其中一个第一直杆9的一端与另外一个第一直杆9的一端铰接。所述X型铰接组件7包括两个第二直杆10,其中一个第二直杆10的中部与另外一个直杆的中部铰接。整个左伸缩架1和右伸缩架2分别包括多个竖直支架8,竖直支架8的具体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而每相邻两个竖直支架8之间均连接一个X型铰接组件7、一个朝上V型铰接组件5和一个朝下V型铰接组件6,即左伸缩架1和右伸缩架2分别形成多节铰接结构,每一节的结构完全相同,而每一节的结构如下:
X型铰接组件7下端的两个支点一一对应地铰接于对应两个竖直支架8的下部,X型铰接组件7上端的两个支点一一对应地滑动连接于对应两个竖直支架8的上部;朝上V型铰接组件5两端的支点一一对应地铰接于对应的两个竖直支架8的下部,且中部的铰接点朝上;朝下V型铰接组件6两端的支点一一对应地铰接于对应的两个竖直支架8的上部,且中部的铰接点朝下;朝上V型铰接组件5中部的铰接点通过第三直杆11与相对的朝下V型铰接组件6的一个第二直杆10的中部铰接,朝下V型铰接组件6中部的铰接点通过另外一个第三直杆11与相对的朝上V型铰接组件5的一个第二直杆10的中部铰接,并且两个第三直杆11平行。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竖直支架8均包括两个平行固定连接的第四直杆12;每相邻两个竖直支架8之间的朝上V型铰接组件5和朝下V型铰接组件6均位于对应的四个第四直杆12之间,以及每相邻两个竖直支架8之间的X型铰接组件7均位于对应的四个第四直杆12的外侧面,且左伸缩架1的所有X型铰接组件7与右伸缩架2的所有X型铰接组件7一一正对。每相邻的两个竖直支架8的四个第四直杆12的一个外侧面靠近车篷本体的中部,另外一个外侧面靠近车篷本体的两边。而所有的X型铰接组件7均是靠近车篷本体的中部,能有效地避免篷布本体18与X型铰接组件7发生缠绕等故障,尽可能地降低故障率。每相邻两个竖直支架8之间的两个所述第三直杆11位于对应的朝上V型铰接组件5和朝下V型铰接组件6之间。每个朝下V型铰接组件6两端的支点均与靠近篷布机构4外侧对应的两个第四直杆12的上部铰接,以及每个朝上V型铰接组件5两端的支点均与靠近篷布机构4内侧对应的两个第四直杆12的下部铰接。第三直杆11位于对应的朝上V型铰接组件5和朝下V型铰接组件6之间,以及朝下V型铰接组件6和朝上V型铰接组件5的合理分布,能使铰接的两个竖直支架8之间的受力更加平衡,传动更加稳定。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行走机构3的结构完全相同,每个行走机构3均包括齿条13、齿轮组14和驱动器15。每个所述竖直支架8的两个第四直杆12的下端均转动连接一组所述齿轮组14,且每个齿轮组14均包括两个齿轮16,进而在左伸缩架1的下端以及右伸缩架2的下端分别形成两排平行的齿轮16。每个齿轮组14的两个齿轮16通过转轴29连接,而转轴29穿过对应的第四直杆12的下端并与第四直杆12形成转动连接关系。所述左伸缩架1的下方以及右伸缩架2的下方分别设有两条平行的所述齿条13,且四条齿条13相互平行;所述左伸缩架1下端的两排齿轮16啮合于对应的两条齿条13上,右伸缩架2下端的两排齿轮16啮合于对应的另外两条齿条13上;左伸缩架1和右伸缩架2的同一端分别设有所述驱动器15,分别用于带动驱动器15下方的齿轮组14转动。驱动器15与对应齿轮组14的转轴29采用链传动的方式传动连接。将所述左伸缩架1和右伸缩架2的另外一端均固定,通过驱动器15带动对应的齿轮组14同步转动,进而使左伸缩架1和右伸缩架2同步伸缩。采用齿轮16和齿条13的精确啮合传动关系,保证了左伸缩架1和右伸缩架2的伸缩完全同步,两边不会出现错位的问题,车篷本体两边的展开效果和收回效果完全相同,提升了整个设备的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中篷布机构4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横杆17以及连接于所有横杆17外部的篷布本体18,且所述篷布本体18的两边分别将所述左伸缩架1和右伸缩架2覆盖。所有横杆17的数量与左伸缩架1的竖直支架8的数量以及右伸缩架2的竖直支架8的数量相等,且每个横杆17的两端分别与左伸缩架1对应的一个竖直支架8以及右伸缩架2对应的一个竖直支架8固定连接;通过行走机构3带动左伸缩架1和右伸缩架2同步伸缩,进而使篷布本体18相应地展开和收回。而篷布本体18采用防晒布,提升防晒能力,加大对车辆的保护。横杆17采用合金的扁管或者方管,此外,第一直杆9、第二直杆10、第三直杆11和第四直杆12全是采用扁管或者方管,整体质量优,结构牢固。而材料不需要特意订做,经过简单的转孔、剪切加工而成,加工工艺简单,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运作资金,同时也降低了用户购买的价格,高质量的产品品质前提下又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一方面因采用合金的扁管或者方管提升了整体重量,另外一方面每相邻的两个竖直支架8之间的朝下V型铰接组件6和朝上V型铰接组件5对称设置,另外增加两个第三直杆11,使得朝下V型铰接组件6的一个第一直杆9、朝上V型铰接组件5的一个第一直杆9和两个第三直杆11形成平行四边形。通过平行四边形的设计,又能使每相邻两个竖直支架8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两个竖直支架8上端之间距离以及下端之间距离同步变化。而左伸缩架1的所有X型铰接组件7联动,以及右伸缩架2的所有X型铰接组件7联动,进而使得所有的朝下V型铰接组件6和朝上V型铰接组件5同步动作,整个左伸缩架1和右伸缩架2的伸缩量始终保持一致,同时又能大大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抗风、抗雨、抗雪的性能明显提升,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施例其中的驱动器15采用电机,并配有与电机无线连接的遥控器,通过遥控器远程遥控两个电机的同步正转和翻转。两个电机正转,则带动左伸缩架1和右伸缩架2同步伸出,篷布机构4相应地展开。反之,两个电机反转,则带动左伸缩架1和右伸缩架2同步缩回,篷布机构4相应地收回。收回后可以紧贴于竖直墙面或者固定其他位置,收回后占地面积非常小,适用于各种路面停车位。而展开后的空间大,又能适用于绝大部分的车辆,通用性广。
为了减小左伸缩架1和右伸缩架2在伸缩过程中的摩擦阻力,本实施例中所有的X型铰接组件7上端的两个支点均通过滑动组件与对应的第四直杆12形成滑动连接。滑动组件的具体结构如下:
如图6所示,滑动组件包括滑块19以及设于第四直杆12外侧面的竖直导轨20,所述X型铰接组件7上端的支点与滑块19铰接,通过滑块19与竖直导轨20滑动连接,进而使X型铰接组件7的上端与对应的第四直杆12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竖直导轨20两侧的竖直侧面均设有凸条21,所述滑块19的两边分别转动连接与两个所述凸条21一一对应的槽轮22,通过滑块19两边的槽轮22卡在竖直导轨20两侧的凸条21上,进而使滑块19与竖直导轨20滑动连接。左伸缩架1或者右伸缩架2所有的X型铰接组件7均是采用两两铰接,所有的X型铰接组件7上端的支点全部通过滑块19和竖直导轨20形成滑动配合,尽可能地减小X型铰接组件7与对应的第四直杆12之间的摩擦力,提升传动效率。
为了进一步降低摩擦阻力,本实施例中每个朝上V型铰接组件5两端的支点和中部的铰接点,每个朝下V型铰接组件6两端的支点和中部的铰接点,每个X型铰接组件7下端的两个支点、上端的两个支点以及中部的铰接点均通过铰接件23铰接;所述铰接件23包括空心轴24。所述空心轴24的两端设有圆盘25且空心轴24的中部可拆分连接,每个第一直杆9的支点和铰接点、每个第二直杆10的支点和铰接点以及每个第三直杆11的铰接点均设有直径小于所述圆盘25直径的通孔,通过空心轴24穿过对应的通孔且由紧固件和推力轴承28将空心轴24两端的圆盘25夹紧,进而使位于两个圆盘25之间的第一直杆9、第二直杆10、第三直杆11或者第四直杆12形成铰接关系。这里的紧固件为螺栓等常见的紧固件。每个铰接部位均采用铰接件23和推力轴承28进行连接,大大降低了铰接部位的摩擦阻力,进一步提升了整个设备传动效率,降低了驱动器15的负荷。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空心轴24的结构:空心轴24中部拆分进而使空心轴24分为两段,每一段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一个圆盘25,而其中一段的另外一端设有台阶27,另外一段的另外一端设有与台阶27适配的凹槽26,通过台阶27插入凹槽26中进而使两端对接。
而铰接件23和推力轴承28在各个铰接部位的具体连接方式如下:
每个朝下V型铰接组件6中部的铰接点和每个朝上V型铰接组件5中部的铰接点的结构相同,以一个每个朝下V型铰接组件6与对应的第三直杆11的铰接部位为例:朝下V型铰接组件6的一个第一直杆9的通孔,另外一个第一直杆9的通孔以及第三直杆11一端的通孔对准。将空心轴24拆分形成两段,两段分别从三个对准的通孔的两端插入并且台阶27插入凹槽26完成对接,最后通过使用螺栓固定,具体地,螺栓的螺杆的末端贯穿空心轴24再套上螺母,旋紧螺母从而将两个圆盘25夹紧,则第一直杆9、另外一个第一直杆9和第三直杆11均可以沿着空心轴24摆动。为了减小摆动产生的摩擦力,在圆盘25和第一直杆9之间和第三直杆11和圆盘25之间增设套在空心轴24的推力轴承28,也可以在两个第一直杆9之间,以及第一直杆9和第三直杆11之间增设推力轴承28或者橡胶垫,一方面是为了增加两个第一直杆9之间的间距以及第一直杆9和第三直杆11之间的间距,另外一方面是进一步减小摩擦力。采用橡胶垫可以可以降低制造成本,而推力轴承28能更好地降低摩擦力,采用推力轴承28或者橡胶垫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每个X型铰接组件7的两个第二直杆10中部的铰接点的结构:两个第二直杆10中部的通孔对准,将另外一个空心轴24拆分形成两段,两段分别从两个对准的通孔的两端插入并且台阶27插入凹槽26完成对接,最后通过使用另外螺栓固定,具体地,螺栓的螺杆的末端贯穿空心轴24再套上螺母,旋紧螺母从而将两个圆盘25夹紧。同理,为了减小摩擦力,在每个圆盘25和对应的第二直杆10之间均增设推力轴承28,以及两个第二直杆10之间也增设推力轴承28,同理,均是为了减小摆动的摩擦阻力,增加间距以适应安装要求。
而每个朝下V型铰接组件6两端的支点,每个朝上V型铰接组件5两端的支点以及每个X型铰接组件7下端的两个支点分别与对应的第四直杆12铰接,第四直杆12设有相应的通孔,同样采用上述空心轴24和推力轴承28进行铰接,铰接方式也相同。而每个X型铰接组件7上端的两个支点与对应滑块19之间的连接同样是采用上述空心轴24和推力轴承28进行铰接,滑块19上开设对应的通孔,再配合空心轴24和推力轴承28进行铰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电动遮阳蓬,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伸缩架(1)、右伸缩架(2)、行走机构(3)和篷布机构(4);所述左伸缩架(1)的上端和右伸缩架(2)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篷布机构(4)的两侧连接,以及左伸缩架(1)的下端和右伸缩架(2)的下端分别设有所述行走机构(3),通过两个行走机构(3)同时带动左伸缩架(1)和右伸缩架(2)伸缩,进而使篷布机构(4)相应地展开和收回;
所述左伸缩架(1)和右伸缩架(2)均包括朝上V型铰接组件(5)、朝下V型铰接组件(6)、X型铰接组件(7)以及多个并排分布的竖直支架(8);所述朝上V型铰接组件(5)和朝下V型铰接组件(6)均包括两个第一直杆(9),其中一个第一直杆(9)的一端与另外一个第一直杆(9)的一端铰接;所述X型铰接组件(7)包括两个第二直杆(10),其中一个第二直杆(10)的中部与另外一个直杆的中部铰接;
每相邻两个竖直支架(8)之间均连接一个X型铰接组件(7)、一个朝上V型铰接组件(5)和一个朝下V型铰接组件(6);X型铰接组件(7)下端的两个支点一一对应地铰接于对应两个竖直支架(8)的下部,X型铰接组件(7)上端的两个支点一一对应地滑动连接于对应两个竖直支架(8)的上部;朝上V型铰接组件(5)两端的支点一一对应地铰接于对应的两个竖直支架(8)的下部,且中部的铰接点朝上;朝下V型铰接组件(6)两端的支点一一对应地铰接于对应的两个竖直支架(8)的上部,且中部的铰接点朝下;朝上V型铰接组件(5)中部的铰接点通过第三直杆(11)与相对的朝下V型铰接组件(6)的一个第二直杆(10)的中部铰接,朝下V型铰接组件(6)中部的铰接点通过另外一个第三直杆(11)与相对的朝上V型铰接组件(5)的一个第二直杆(10)的中部铰接,并且两个第三直杆(11)平行;
所有X型铰接组件(7)中的每相邻两个X型铰接组件(7)的相邻两个上端的支点铰接,进而使所有的X型铰接组件(7)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动遮阳蓬,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竖直支架(8)均包括两个平行固定连接的第四直杆(12);每相邻两个竖直支架(8)之间的朝上V型铰接组件(5)和朝下V型铰接组件(6)均位于对应的四个第四直杆(12) 之间,以及每相邻两个竖直支架(8)之间的X型铰接组件(7)均位于对应的四个第四直杆(12)的外侧面,且左伸缩架(1)的所有X型铰接组件(7)与右伸缩架(2)的所有X型铰接组件(7)一一正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电动遮阳蓬,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竖直支架(8)之间的两个所述第三直杆(11)位于对应的朝上V型铰接组件(5)和朝下V型铰接组件(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电动遮阳蓬,其特征在于:每个朝下V型铰接组件(6)两端的支点均与靠近篷布机构(4)外侧对应的两个第四直杆(12)的上部铰接,以及每个朝上V型铰接组件(5)两端的支点均与靠近篷布机构(4)内侧对应的两个第四直杆(12)的下部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电动遮阳蓬,其特征在于:所有的X型铰接组件(7)上端的两个支点均通过滑动组件与对应的第四直杆(12)形成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电动遮阳蓬,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块(19)以及设于第四直杆(12)外侧面的竖直导轨(20),所述X型铰接组件(7)上端的支点与滑块(19)铰接,通过滑块(19)与竖直导轨(20)滑动连接,进而使X型铰接组件(7)的上端与对应的第四直杆(12)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电动遮阳蓬,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导轨(20)两侧的竖直侧面均设有凸条(21),所述滑块(19)的两边分别转动连接与两个所述凸条(21)一一对应的槽轮(22),通过滑块(19)两边的槽轮(22)卡在竖直导轨(20)两侧的凸条(21)上,进而使滑块(19)与竖直导轨(20)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电动遮阳蓬,其特征在于:每个朝上V型铰接组件(5)两端的支点和中部的铰接点,每个朝下V型铰接组件(6)两端的支点和中部的铰接点,每个X型铰接组件(7)下端的两个支点、上端的两个支点以及中部的铰接点均通过铰接件(23)铰接;
所述铰接件(23)包括空心轴(24);所述空心轴(24)的两端设有圆盘(25)且空心轴(24)的中部可拆分连接,每个第一直杆(9)的支点和铰接点、每个第二直杆(10)的支点和铰接点以及每个第三直杆(11)的铰接点均设有直径小于所述圆盘(25)直径的通孔,通过空心轴(24)穿过对应的通孔且由紧固件和推力轴承(28)将空心轴(24)两端的圆盘(25)夹紧,进而使位于两个圆盘(25)之间的第一直杆(9)、第二直杆(10)、第三直杆(11)或者第四直杆(12)形成铰接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电动遮阳蓬,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行走机构(3)均包括齿条(13)、齿轮组(14)和驱动器(15);
每个所述竖直支架(8)的两个第四直杆(12)的下端均转动连接一组所述齿轮组(14),且每个齿轮组(14)均包括两个齿轮(16),进而在左伸缩架(1)的下端以及右伸缩架(2)的下端分别形成两排平行的齿轮(16);所述左伸缩架(1)的下方以及右伸缩架(2)的下方分别设有两条平行的所述齿条(13),且四条齿条(13)相互平行;
所述左伸缩架(1)下端的两排齿轮(16)啮合于对应的两条齿条(13)上,右伸缩架(2)下端的两排齿轮(16)啮合于对应的另外两条齿条(13)上;左伸缩架(1)和右伸缩架(2)的同一端分别设有所述驱动器(15),分别用于带动驱动器(15)下方的齿轮组(14)转动;将所述左伸缩架(1)和右伸缩架(2)的另外一端均固定,通过驱动器(15)带动对应的齿轮组(14)同步转动,进而使左伸缩架(1)和右伸缩架(2)同步伸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动遮阳蓬,其特征在于:所述篷布机构(4)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横杆(17)以及连接于所有横杆(17)外部的篷布本体(18),且所述篷布本体(18)的两边分别将所述左伸缩架(1)和右伸缩架(2)覆盖;
所有横杆(17)的数量与左伸缩架(1)的竖直支架(8)的数量以及右伸缩架(2)的竖直支架(8)的数量相等,且每个横杆(17)的两端分别与左伸缩架(1)对应的一个竖直支架(8)以及右伸缩架(2)对应的一个竖直支架(8)固定连接;通过行走机构(3)带动左伸缩架(1)和右伸缩架(2)同步伸缩,进而使篷布本体(18)相应地展开和收回。
CN202021551792.9U 2020-07-30 2020-07-30 汽车电动遮阳蓬 Active CN212289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1792.9U CN212289481U (zh) 2020-07-30 2020-07-30 汽车电动遮阳蓬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1792.9U CN212289481U (zh) 2020-07-30 2020-07-30 汽车电动遮阳蓬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89481U true CN212289481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37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51792.9U Active CN212289481U (zh) 2020-07-30 2020-07-30 汽车电动遮阳蓬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894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1986B (zh) 一种可折叠式电力施工车辆用帐篷
CN211851098U (zh) 一种大型钢结构厂房
CN112523437B (zh) 一种屋顶铲雪装置
CN212289481U (zh) 汽车电动遮阳蓬
CN209469085U (zh) 一种建筑工程材料堆场用移动式电动伸缩防雨棚
CN201011160Y (zh) 一种汽车遮阳篷
CN111746252A (zh) 汽车电动遮阳蓬
CN201287622Y (zh) 一种汽车遮阳篷
CN201287619Y (zh) 一种汽车遮阳篷装置
CN108824868B (zh) 一种用于室外智能停车场的翻转式停车导向遮阳机构
CN212765917U (zh) 一种链条牵引式篷盖系统
CN215631149U (zh) 防雨棚及防雨装置
CN212148338U (zh) 一种具有遮阳棚的云巡诊车
CN2828222Y (zh) 车用遮阳棚
CN209972319U (zh) 自动可伸缩式卡车上下踏板装置
CN216446492U (zh) 一种挂篮用电动伸缩式遮阳防雨棚
CN218616422U (zh) 一种卷帘盖顶系统
CN212428287U (zh) 一种可以连接汽车的天幕凉棚
CN2570077Y (zh) 机动车挡风玻璃新型防雨遮阳装置
CN206091114U (zh) 一种工地用伸缩式遮阳棚
CN219081125U (zh) 一种伸缩雨棚
CN212709151U (zh) 一种钢丝绳牵引式篷盖系统
CN219076985U (zh) 一种可移动的车载式电动顶篷
CN109779340A (zh) 一种可伸缩折叠的钢结构移动车库
CN217176048U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遮阳棚的折叠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