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78557U - 一种用于光电位移传感器加工的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光电位移传感器加工的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78557U
CN212278557U CN202021305386.4U CN202021305386U CN212278557U CN 212278557 U CN212278557 U CN 212278557U CN 202021305386 U CN202021305386 U CN 202021305386U CN 212278557 U CN212278557 U CN 2122785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vertical rod
cavity
push rod
integrated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0538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力
伍辰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Yibei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Yibei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Yibei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Yibei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0538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785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785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785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光电位移传感器加工的定位装置,包括呈长方形的基座,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与基座长边的平行的燕尾槽Ⅰ,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与基座短边的平行的燕尾槽Ⅱ,在所述多个燕尾槽Ⅰ与燕尾槽Ⅱ内至少滑动设有两个滑块,在每个滑块上均设有竖杆,在所述竖杆上固定设有水平板,在所述位于水平板与滑块之间的竖杆外壁上滑动设有移动板,在所述移动板与水平板之间设有多个弹簧Ⅰ,在每个所述竖杆上均设有固定集成电路板的固定组件,能实现对不同的集成电路板进行固定,提高传感器的安装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光电位移传感器加工的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安装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光电位移传感器加工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电器已经在生产生活中分布在各个方面,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器的智能化已经逐渐是必备的要求,电器的人机互动性与可控制性不断提高,而为了电器的智能化要求其需要配备不同样式功能的各种传感器,电器通过各种传感器才能将其本身的状态进行向外的表达,由于各种的传感器的样式本身已经固定,在对电器的内部结构进行设计时,通常需要将各种传感器安装在集成电路板上,然而现有的将传感器安装在集成电路板上没有相应的安装基座来实现对集成电路板的固定,当工作人员直接将集成电路板放置在工作台上,然后直接将传感器锡焊在集成电路板上的安装位置上,这样易造成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发生偏差,造成传感器安装失败,即使有相应的安装支座对集成电路板进行固定,也无法实现对不同的集成电路板进行固定,常常需要制备不同的安装基座来实现不同形状的集成电路板进行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光电位移传感器加工的定位装置,能实现对不同的集成电路板进行固定,提高传感器的安装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光电位移传感器加工的定位装置,包括呈长方形的基座,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与基座长边的平行的燕尾槽Ⅰ,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与基座短边的平行的燕尾槽Ⅱ,在所述多个燕尾槽Ⅰ与燕尾槽Ⅱ内至少滑动设有两个滑块,在每个滑块上均设有竖杆,在所述竖杆上固定设有水平板,在所述位于水平板与滑块之间的竖杆外壁上滑动设有移动板,在所述移动板与水平板之间设有多个弹簧Ⅰ,在每个所述竖杆上均设有固定集成电路板的固定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在对电器的内部结构进行设计时,通常需要将各种传感器安装在集成电路板上,然而现有的将传感器安装在集成电路板上没有相应的安装基座来实现集成电路板的固定,当工作人员直接将集成电路板放置在工作台上,再直接将传感器锡焊在集成电路板的安装位置上,由于传感器与集成电路板的位置都不是固定的,再进行安装时易造成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发生偏差,造成传感器安装失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座上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与基座长边的平行的燕尾槽Ⅰ,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与基座短边的平行的燕尾槽Ⅱ,所述多个燕尾槽Ⅰ与多个燕尾槽Ⅱ组成一个滑道,每个燕尾槽Ⅰ与每个燕尾槽Ⅱ的横截面的形状与大小均一致,不同型号的集成电路板在设计时,需要相应的在集成电路板上设有供后期安装在其他部件上的安装孔,当需要对不同形状的电路板进行固定时,先将设置在基座上的多个滑块移动至与集成电路板上安装孔相对应的位置,当将基座上的多个滑块移动至正确的位置后,在将集成电路板上的安装孔放置在与之对应的滑块上的竖杆上,在通过设置在竖杆上的固定组件将集成电路板进一步固定,所述多个燕尾槽Ⅰ与多个燕尾槽Ⅱ组成一个滑道,滑道由燕尾槽Ⅰ与燕尾槽Ⅱ组成能防止滑块在滑动时,从燕尾槽Ⅰ或燕尾槽Ⅱ内滑出,造成在对集成电路板进行固定不稳定,通过在竖杆上固定设有平板,在所述位于水平板与滑块之间的竖杆外壁上滑动设有移动板,在所述移动板与水平板之间设有多个弹簧Ⅰ,当工作人员在对滑块进行移动时能通过弹簧Ⅰ对移动板进行挤压,使移动板与基座的上表面紧密接触,从而实现将滑块进一步的固定在滑道内,继而实现对集成电路板进行固定,防止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造成滑块已经固定好的位置上发生偏转,造成工作人员在安装集成电路板时,需要经常的去调节滑块的位置,造成产量的急剧下降。
进一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气囊,所述气囊设置在空腔的上端,沿竖杆的轴向在所述竖杆的外圆周壁上开设有多个与空腔连通的通孔Ⅰ,在每个通孔Ⅰ内均滑动设有顶杆,在所述顶杆上套设有弹簧Ⅱ,所述弹簧Ⅱ与通孔Ⅰ的内壁连接,沿通孔Ⅰ的轴向所述顶杆活动贯穿通孔Ⅰ后向靠近空腔的中部延伸,所述顶杆的延伸端与气囊连接,在所述气囊上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活动贯穿空腔后与外界的充气设备连接,在每个顶杆远离空腔的端部均设有弧形板,在每个所述弧形板上均设有限位板。当工作人员将集成电路板的安装孔放置在与之对应的竖杆上,然后工作人员在通过外界的充气设备对气囊进行充气,当气囊逐渐充满气体时,气囊逐渐占满空腔,当气囊将空腔填满逐渐将顶杆顶出通孔Ⅰ,从而使弧形板与安装孔的内壁紧密接触,从而对集成电路板进行固定,当工作人员将传感器锡焊在集成电路板上的安装位置后,再通过充气设备将气囊内的气体排出,从而固定组件将不在对集成电路板进行固定,工作人员便能顺利的将集成电路板从竖杆上取出,实现对集成电路板的快速拆解。
进一步,在所述空腔的下端滑动设有推杆,沿水平方向在所述滑块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Ⅱ,沿竖杆的轴向在所述竖杆的下表面上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通孔Ⅲ,沿竖杆的轴向在所述滑块的上表面上开设有与通孔Ⅲ连通的盲孔,且所述盲孔与通孔Ⅱ连通,在所述通孔Ⅱ内滑动设有两个水平杆,在每个水平杆上均套设有弹簧Ⅲ,所述弹簧Ⅲ与通孔Ⅱ的内壁连接,且两个水平杆相对的端面之间留有间隙,在每个滑槽Ⅰ与每个滑槽Ⅱ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多个与水平杆配合的锁止孔,在空腔内设有驱动推杆做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当驱动组件驱动推杆与两个水平杆相对的端面接触时,水平杆突出通孔Ⅱ后局部置于锁止孔内。还在所述竖杆内开设有空腔,在所述空腔的下端滑动设有推杆,沿水平方向在所述滑块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Ⅱ,沿竖杆的轴向在所述竖杆的下表面上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通孔Ⅲ,沿竖杆的轴向在所述滑块的上表面上开设有与通孔Ⅲ连通的盲孔,且所述盲孔与通孔Ⅱ连通,在所述通孔Ⅱ内滑动设有两个水平杆,在每个水平杆上均套设有弹簧Ⅲ,所述弹簧Ⅲ与通孔Ⅱ的内壁连接,且两个水平杆相对的端面之间留有间隙,在每个滑槽Ⅰ与每个滑槽Ⅱ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多个与水平杆配合的锁止孔,防止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造成滑块已经固定好的位置上发生偏转,造成工作人员在安装集成电路板时,需要经常的去调节滑块的位置,造成产量的急剧下降,实现不同形状的集成电路板进行固定。
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弹簧Ⅳ,所述弹簧Ⅳ套设在竖杆上,所述弹簧Ⅳ与空腔的内壁连接,沿竖杆的轴向在所述竖杆的外圆周壁上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限位孔,沿竖杆的周向在所述竖杆的外圆周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孔连通的弧形孔,在所述限位孔内滑动设有支块,所述支块一端与推杆连接,所述支块另一端活动贯穿限位孔后向外延伸。通过此种设计能实现对滑块的快速固定和快速拆解,当工作人员在对不同电路板进行固定时,推杆在弹簧Ⅳ的作用下位于限位孔的最上端,当需要对滑块进行固定,将设置在推杆上的支块沿着限位孔滑动到弧形孔,此时的推杆的下端就置于两个水平杆对的端面之间时,从而每个水平杆均突出通孔Ⅱ后局部置于锁止孔内,从而实现对滑块的固定。
进一步,每个所述弧形板所在圆的圆心位于竖杆的轴线上。能在对集成电路板进行固定时,防止在对集成电路板进行固定时集成电路板相对基座不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造成工作人员在对传感器进行安装的效果不佳,易造成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发生偏差,造成传感器安装失败。
进一步,沿推杆的轴向所述推杆下端的半径向靠近盲孔的孔底方向逐渐减小。通过将推杆的下端设计呈锥形,能实现推杆平滑的进入两个水平杆对的端面之间,从而能将推杆平滑的将水平杆推出通孔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工作人员在对滑块进行移动时能通过弹簧Ⅰ对移动板进行挤压,使移动板与基座的上表面紧密接触,从而实现将滑块进一步的固定在滑道内,继而实现对集成电路板进行固定,防止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造成滑块已经固定好的位置上发生偏转,造成工作人员在安装集成电路板时,需要经常的去调节滑块的位置,再通过充气设备将气囊内的气体排出,从而固定组件将不在对集成电路板进行固定,工作人员便能顺利的将集成电路板从竖杆上取出,实现对集成电路板的快速拆解,防止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造成滑块已经固定好的位置上发生偏转,造成工作人员在安装集成电路板时,需要经常的去调节滑块的位置,造成产量的急剧下降,实现不同形状的集成电路板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竖杆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燕尾槽Ⅰ,2-燕尾槽Ⅱ,3-集成电路板,4-基座,5-竖杆,6-水平板,7-连接管,8-空腔,9-限位板,10-顶杆,11-气囊,12-弧形板,13-支块,14-弧形孔,15-移动板,16-推杆,17-锁止孔,18-滑块,19-水平杆,20-弹簧Ⅰ,21-限位孔,22-弹簧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呈长方形的基座4,在所述基座4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与基座4长边的平行的燕尾槽Ⅰ1,在所述基座4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与基座4短边的平行的燕尾槽Ⅱ,在所述多个燕尾槽Ⅰ1与燕尾槽Ⅱ2内至少滑动设有两个滑块18,在每个滑块18上均设有竖杆5,在所述竖杆5上固定设有水平板6,在所述位于水平板6与滑块18之间的竖杆5外壁上滑动设有移动板15,在所述移动板15与水平板6之间设有多个弹簧Ⅰ20,在每个所述竖杆5上均设有固定集成电路板3的固定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在对电器的内部结构进行设计时,通常需要将各种传感器安装在集成电路板3上,然而现有的将传感器安装在集成电路板3上没有相应的安装基座4来实现集成电路板3的固定,当工作人员直接将集成电路板3放置在工作台上,再直接将传感器锡焊在集成电路板3的安装位置上,由于传感器与集成电路板3的位置都不是固定的,再进行安装时易造成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发生偏差,造成传感器安装失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座4上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与基座4长边的平行的燕尾槽Ⅰ1,在所述基座4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与基座4短边的平行的燕尾槽Ⅱ2,所述多个燕尾槽Ⅰ1与多个燕尾槽Ⅱ2组成一个滑道,且任意一个燕尾槽Ⅰ1与任意一个与之交叉的燕尾槽Ⅱ2的交叉处连通,在所述滑道内滑动设有多个滑块18,不同型号的集成电路板3在设计时,需要相应的在集成电路板3上设有供后期安装在其他部件上的安装孔,当需要对不同形状的电路板进行固定时,先将设置在基座4上的多个滑块18移动至与集成电路板3上安装孔相对应的位置,当将基座4上的多个滑块18移动至正确的位置后,在将集成电路板3上的安装孔放置在与之对应的滑块18上的竖杆5上,在通过设置在竖杆5上的固定组件将集成电路板3进一步固定,所述多个燕尾槽Ⅰ1与多个燕尾槽Ⅱ2组成一个滑道,且任意一个燕尾槽Ⅰ1与任意一个与之交叉的燕尾槽Ⅱ2的交叉处连通,滑道由燕尾槽Ⅰ1与燕尾槽Ⅱ2组成能防止滑块18在滑动时,从燕尾槽Ⅰ1或燕尾槽Ⅱ2内滑出,造成在对集成电路板3进行固定不稳定,通过在竖杆5上固定设有平板,在所述位于水平板6与滑块18之间的竖杆5外壁上滑动设有移动板15,在所述移动板15与水平板6之间设有多个弹簧Ⅰ20,当工作人员在对滑块18进行移动时能通过弹簧Ⅰ20对移动板15进行挤压,使移动板15与基座4的上表面紧密接触,从而实现将滑块18进一步的固定在滑道内,继而实现对集成电路板3进行固定,防止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造成滑块18已经固定好的位置上发生偏转,造成工作人员在安装集成电路板3时,需要经常的去调节滑块18的位置,造成产量的急剧下降。
实施例2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在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气囊11,所述气囊11设置在空腔8的上端,沿竖杆5的轴向在所述竖杆5的外圆周壁上开设有多个与空腔8连通的通孔Ⅰ,在每个通孔Ⅰ内均滑动设有顶杆10,在所述顶杆10上套设有弹簧Ⅱ,所述弹簧Ⅱ与通孔Ⅰ的内壁连接,沿通孔Ⅰ的轴向所述顶杆10活动贯穿通孔Ⅰ后向靠近空腔8的中部延伸,所述顶杆10的延伸端与气囊11连接,在所述气囊11上设有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活动贯穿空腔8后与外界的充气设备连接,在每个顶杆10远离空腔8的端部均设有弧形板12,在每个所述弧形板12上均设有限位板9。当工作人员将集成电路板3的安装孔放置在与之对应的竖杆5上,然后工作人员在通过外界的充气设备对气囊11进行充气,当气囊11逐渐充满气体时,气囊11逐渐占满空腔8,当气囊11将空腔8填满逐渐将顶杆10顶出通孔Ⅰ,从而使弧形板12与安装孔的内壁紧密接触,从而对集成电路板3进行固定,当工作人员将传感器锡焊在集成电路板3上的安装位置后,再通过充气设备将气囊11内的气体排出,从而固定组件将不在对集成电路板3进行固定,工作人员便能顺利的将集成电路板3从竖杆5上取出。
实施例3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在所述空腔8的下端滑动设有推杆16,沿水平方向在所述滑块18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Ⅱ,沿竖杆5的轴向在所述竖杆5的下表面上开设有与空腔8连通的通孔Ⅲ,沿竖杆5的轴向在所述滑块18的上表面上开设有与通孔Ⅲ连通的盲孔,且所述盲孔与通孔Ⅱ连通,在所述通孔Ⅱ内滑动设有两个水平杆19,在每个水平杆19上均套设有弹簧Ⅲ,所述弹簧Ⅲ与通孔Ⅱ的内壁连接,且两个水平杆19相对的端面之间留有间隙,在每个滑槽Ⅰ与每个滑槽Ⅱ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多个与水平杆19配合的锁止孔17,在空腔内设有驱动推杆16做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当驱动组件驱动推杆16与两个水平杆19相对的端面接触时,水平杆19突出通孔Ⅱ后局部置于锁止孔17内。还在所述竖杆5内开设有空腔8,在所述空腔8的下端滑动设有推杆16,沿水平方向在所述滑块18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Ⅱ,沿竖杆5的轴向在所述竖杆5的下表面上开设有与空腔8连通的通孔Ⅲ,沿竖杆5的轴向在所述滑块18的上表面上开设有与通孔Ⅲ连通的盲孔,且所述盲孔与通孔Ⅱ连通,在所述通孔Ⅱ内滑动设有两个水平杆19,在每个水平杆19上均套设有弹簧Ⅲ,所述弹簧Ⅲ与通孔Ⅱ的内壁连接,且两个水平杆19相对的端面之间留有间隙,在每个滑槽Ⅰ与每个滑槽Ⅱ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多个与水平杆19配合的锁止孔17,防止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造成滑块18已经固定好的位置上发生偏转,造成工作人员在安装集成电路板3时,需要经常的去调节滑块18的位置,造成产量的急剧下降,实现不同形状的集成电路板3进行固定。
实施例4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还包括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弹簧Ⅳ,所述弹簧Ⅳ套设在竖杆5上,所述弹簧Ⅳ与空腔的内壁连接,沿竖杆5的轴向在所述竖杆5的外圆周壁上开设有与空腔8连通的限位孔21,沿竖杆5的周向在所述竖杆5的外圆周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孔21连通的弧形孔14,在所述限位孔21内滑动设有支块13,所述支块13一端与推杆16连接,所述支块13另一端活动贯穿限位孔21后向外延伸。通过此种设计能实现对滑块18的快速固定和快速拆解,当工作人员在对不同电路板进行固定时,推杆16在弹簧Ⅳ的作用下位于限位孔的最上端,当需要对滑块进行固定,将设置在推杆上的支块沿着限位孔滑动到弧形孔14,此时的推杆的下端就置于两个水平杆19之间的间隙中,从而每个水平杆19均突出通孔Ⅱ后局部置于锁止孔17内,从而实现对滑块的固定。
优选的,每个所述弧形板12所在圆的圆心位于竖杆5的轴线上。能在对集成电路板进行固定时,防止在对集成电路板进行固定时集成电路板相对基座不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造成工作人员在对传感器进行安装的效果不佳,易造成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发生偏差,造成传感器安装失败。
优选的,沿推杆的轴向所述推杆16下端的半径向靠近盲孔的孔底方向逐渐减小。通过将推杆的下端设计呈锥形,能实现推杆平滑的进入两个水平杆对的端面之间,从而能将推杆平滑的将水平杆推出通孔Ⅱ。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光电位移传感器加工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长方形的基座(4),在所述基座(4)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与基座(4)长边的平行的燕尾槽Ⅰ(1),在所述基座(4)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与基座(4)短边的平行的燕尾槽Ⅱ(2),在所述多个燕尾槽Ⅰ(1)与燕尾槽Ⅱ(2)内至少滑动设有两个滑块(18),在每个滑块(18)上均设有竖杆(5),在所述竖杆(5)上固定设有水平板(6),在所述位于水平板(6)与滑块(18)之间的竖杆(5)外壁上滑动设有移动板(15),在所述移动板(15)与水平板(6)之间设有多个弹簧Ⅰ(20),在每个所述竖杆(5)上均设有固定集成电路板(3)的固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光电位移传感器加工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气囊(11),在所述竖杆(5)内开设有空腔(8),所述气囊(11)设置在空腔(8)的上端,沿竖杆(5)的轴向在所述竖杆(5)上端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与空腔(8)连通的通孔Ⅰ,在每个通孔Ⅰ内均滑动设有顶杆(10),在所述顶杆(10)上套设有弹簧Ⅱ,所述弹簧Ⅱ与通孔Ⅰ的内壁连接,沿通孔Ⅰ的轴向所述顶杆(10)活动贯穿通孔Ⅰ后向靠近空腔(8)的中部延伸,所述顶杆(10)的延伸端与气囊(11)连接,在所述气囊(11)上设有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活动贯穿空腔(8)后与外界的充气设备连接,在每个顶杆(10)远离空腔(8)的端部均设有弧形板(12),在每个所述弧形板(12)上均设有限位板(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光电位移传感器加工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腔(8)的下端滑动设有推杆(16),沿水平方向在所述滑块(18)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Ⅱ,沿竖杆(5)的轴向在所述竖杆(5)的下表面上开设有与空腔(8)连通的通孔Ⅲ,沿竖杆(5)的轴向在所述滑块(18)的上表面上开设有与通孔Ⅲ连通的盲孔,且所述盲孔与通孔Ⅱ连通,在所述通孔Ⅱ内滑动设有两个水平杆(19),在每个水平杆(19)上均套设有弹簧Ⅲ,所述弹簧Ⅲ与通孔Ⅱ的内壁连接,且两个水平杆(19)相对的端面之间留有间隙,在每个滑槽Ⅰ与每个滑槽Ⅱ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多个与水平杆(19)配合的锁止孔(17),在空腔内设有驱动推杆(16)做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当驱动组件驱动推杆(16)与两个水平杆(19)相对的端面接触时,水平杆(19)突出通孔Ⅱ后局部置于锁止孔(17)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光电位移传感器加工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弹簧Ⅳ(22),所述弹簧Ⅳ(22)套设在竖杆(5)上,所述弹簧Ⅳ(22)与空腔的内壁连接,沿竖杆(5)的轴向在所述竖杆(5)的外圆周壁上开设有与空腔(8)连通的限位孔(21),沿竖杆(5)的周向在所述竖杆(5)的外圆周壁上开设有与限位孔(21)连通的弧形孔(14),在所述限位孔(21)内滑动设有支块(13),所述支块(13)一端与推杆(16)连接,所述支块(13)另一端活动贯穿限位孔(21)后向外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光电位移传感器加工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弧形板(12)所在圆的圆心位于竖杆(5)的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光电位移传感器加工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推杆(16)的轴向所述推杆(16)下端的半径向靠近盲孔的孔底方向逐渐减小。
CN202021305386.4U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用于光电位移传感器加工的定位装置 Active CN2122785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05386.4U CN212278557U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用于光电位移传感器加工的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05386.4U CN212278557U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用于光电位移传感器加工的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78557U true CN212278557U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98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05386.4U Active CN212278557U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用于光电位移传感器加工的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785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8198A (zh) * 2021-06-08 2021-09-07 南阳理工学院 用于车辆动重压电传感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8198A (zh) * 2021-06-08 2021-09-07 南阳理工学院 用于车辆动重压电传感器
CN113358198B (zh) * 2021-06-08 2022-09-23 南阳理工学院 用于车辆动重压电传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78557U (zh) 一种用于光电位移传感器加工的定位装置
JPH0617171U (ja) プリント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CN208706965U (zh) 插孔模块和安全插座
CN205095419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111106502A (zh) 对插式接线端子自动组装机
CN114734629B (zh) 一种带有稳定锁止机构的3d打印设备
CN210462938U (zh) 快速组装和拆卸的led驱动盒
CN109648784A (zh) 汽车喇叭按响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CN211280859U (zh) 一种汽车中控台支架
JPS63220036A (ja) 風向調節装置
CN107644668B (zh) 一种宏微工作台
CN220710678U (zh) 一种新型连接器
JP2014079886A (ja) エジェクタ装置およびこのエジェクタ装置を有する成型金型
CN208451478U (zh) 避障螺丝吸咀
CN201924547U (zh) 自锁式地板
CN211041312U (zh) 一种显示灯盖、显示灯板组件和空调器
CN109235802A (zh) 一种楼梯立柱与楼梯的连接结构
CN219094245U (zh) 一种卡簧插入装置
CN218528026U (zh) 一种升降桌腿连接结构及电动升降桌
CN201526252U (zh) 窗体防脱落架构
CN212664866U (zh) 一种换模便捷的通用模架
CN218414355U (zh) 一种键帽插件机
CN220882765U (zh) 一种压制防脱落瓷砖的上模装置
CN216263407U (zh) 一种汽车配件生产用防顶板滑落的模架
CN216789173U (zh) 一种能够快速安装的双工位模组用的支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