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69298U - 转台及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转台及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69298U
CN212269298U CN202022163026.1U CN202022163026U CN212269298U CN 212269298 U CN212269298 U CN 212269298U CN 202022163026 U CN202022163026 U CN 202022163026U CN 212269298 U CN212269298 U CN 2122692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installation
mounting table
turntable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630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晓晨
秦绪起
刘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y Equipment Co Ltd
Sany America Inc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meric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merica Inc filed Critical Sany America Inc
Priority to CN2020221630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692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692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692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台及起重机,涉及工程设备技术领域,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履带起重机的转台结构和布局,提升转台的强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台,用于起重机,包括转台本体、第一安装台、第二安装台以及第三安装台;转台本体、第一安装台、第二安装台以及第三安装台均为箱型结构,第一安装台、第二安装台以及第三安装台上分别设有多个安装座;第一安装台、第二安装台以及第三安装台均沿转台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均与转台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侧壁面相连接;第一安装台与第三安装台设置于转台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第二安装台位于第一安装台和第三安装台之间,以将转台本体分隔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

Description

转台及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台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履带起重机的转台或称为平台,是履带起重机的主要功能件及受力件。转台作为臂架系统、下车行走系统以及配重系统之间的连接部件,不仅承载了起重机的下车行走系统以上的各部件以及吊重的重量,也承载了吊重以及配重产生的弯矩。
因此,转台在有限的尺寸、重量下,其结构设计关系到整机合理的受力分布,即整机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同时,履带起履带重机的柴油发动机、发动机散热、柴油箱、分动箱/变速箱、主泵组、液压主油路、液压油散、液压油箱以及卷扬等均布置在转台内,因此在转台有限的空间内如何合理布局,关系到履带起重机的工作性能、维修便利性及整机的体积、重量、成本。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转台及起重机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台及起重机,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履带起重机的转台结构和布局,提升转台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台,用于起重机,包括转台本体、第一安装台、第二安装台以及第三安装台;所述转台本体、所述第一安装台、所述第二安装台以及所述第三安装台均为箱型结构,且所述第一安装台、所述第二安装台以及所述第三安装台上分别设有多个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台、所述第二安装台以及所述第三安装台均沿所述转台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均与所述转台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侧壁面相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台与所述第三安装台设置于所述转台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二安装台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台和所述第三安装台之间,以将所述转台本体分隔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用于承装所述起重机的卷扬系统,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于承装所述起重机的发动机和分动箱。
其中,所述第三安装台背离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油口,所述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三安装台的内部空间,以使呈箱型结构的所述第三安装台能够承装柴油。
具体地,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均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台上,所述第一安装座用于与所述起重机的主臂相铰接,所述第二安装座用于与所述起重机的主臂桅杆相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座均沿所述转台本体的高度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一安装台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台的侧部;所述第二安装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座沿所述转台本体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台的上端面。
其中,所述安装座还包括第三安装座和第四安装座;所述第三安装座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台上,所述第四安装座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台上;所述第三安装座与所述第四安装座相对设置,用于安装所述起重机的配重挂篮。
具体地,所述第三安装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安装座沿所述第二安装台的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台的上端面的两侧;所述第四安装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四安装座沿所述第三安装台的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台的上端面的两侧;所述第三安装座与所述第四安装座一一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安装座还包括第五安装座,所述第五安装座用于连接所述起重机的超起桅杆;所述第五安装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五安装座沿所述第三安装台的高度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三安装台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台的两侧。
具体地,所述转台本体的侧壁为中空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台上开设有第二油口,所述第二油口连通有油管,所述油管设置于呈中空设置的所述转台本体的侧壁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台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台,用于起重机,包括转台本体、第一安装台、第二安装台以及第三安装台;转台本体、第一安装台、第二安装台以及第三安装台均为箱型结构,且第一安装台、第二安装台以及第三安装台上分别设有多个安装座;第一安装台、第二安装台以及第三安装台均沿转台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均与转台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侧壁面相连接;第一安装台与第三安装台设置于转台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第二安装台位于第一安装台和第三安装台之间,以将转台本体分隔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用于承装起重机的卷扬系统,第二容纳腔用于承装起重机的发动机和分动箱。
由此分析可知,首先,通过设置的第一安装台、第二安装台以及第三安装台能够将转台本体分隔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通过第一容纳腔承装卷扬系统,通过第二容纳腔承装发动机和分动箱,一方面使转台本体内部的布局更加合理,另一方面,能够使转台本体的受力更加均匀,从而提升转台本体的使用强度和寿命。
其次,由于转台本体的两端受重力的同时还会受向外侧的弯矩,因此,通过呈箱型结构的第一安装台、第二安装台以及第三安装台能够提升整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上述的转台以及下车行走系统、主臂、主臂桅杆、配重挂篮、超起桅杆发动机、分动箱以及卷扬系统;所述转台的下端面与所述下车行走系统相连接,所述主臂、所述主臂桅杆、所述配重挂篮、所述超起桅杆均集成铰接于所述转台上;所述卷扬系统包括主变幅卷扬以及两个主提升卷扬,所述主变幅卷扬以及两个所述主提升卷扬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配重挂篮为两个,两个所述配重挂篮位于所述转台的两侧,用于承装配重块。
其中,所述起重机为履带式起重机。
本申请提供的起重机为履带式起重机,应用本申请提供的转台的履带式起重机不仅能够将卷扬系统、发动机以及分动箱等结构集成于转台内,将主臂、主臂桅杆、配重挂篮以及超起桅杆集成于转台上,使空间布局合理,也能够提升整体转台的使用强度和刚度,提升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呈箱型结构的第一安装台和第二安装台能够承载柴油,因此,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省去配重块的使用,另一方面,进一步地提升空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台的布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台本体;2-第一安装台;201-第一安装座;202-第二安装座;3-第二安装台;301-第三安装座;4-第三安装台;401-第四安装座;402-第五安装座;403-第一油口;5-第一容纳腔;6-第二容纳腔;7-主臂;8-超起桅杆;9-主臂桅杆;10-超起撑杆;11-配重挂篮;1101-配重块;12-主变幅卷扬;13-主提升卷扬;14-下车行走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为了易于描述,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之上”、“上部”、“在……之下”和“下部”的空间关系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关系术语意图除了包含在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单数的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的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列举存在的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出现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出现的形状上的改变。
这里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此外,尽管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但是如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他构造是可能。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台的布局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台,用于起重机,包括转台本体1、第一安装台2、第二安装台3以及第三安装台4;转台本体1、第一安装台2、第二安装台3以及第三安装台4均为箱型结构,且第一安装台2、第二安装台3以及第三安装台4上分别设有多个安装座;第一安装台2、第二安装台3以及第三安装台4均沿转台本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均与转台本体1的宽度方向上的侧壁面相连接;第一安装台2与第三安装台4设置于转台本体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第二安装台3位于第一安装台2和第三安装台4之间,以将转台本体1分隔成第一容纳腔5和第二容纳腔6,第一容纳腔5用于承装起重机的卷扬系统,第二容纳腔6用于承装起重机的发动机和分动箱。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台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台,首先,通过设置的第一安装台2、第二安装台3以及第三安装台4能够将转台本体1分隔成第一容纳腔5和第二容纳腔6,通过第一容纳腔5承装卷扬系统,通过第二容纳腔6承装发动机和分动箱,一方面使转台本体1内部的布局更加合理,另一方面,能够使转台本体1的受力更加均匀,从而提升转台本体1的使用强度和寿命。
其次,由于转台本体1的两端受重力的同时还会受向外侧的弯矩,因此,通过呈箱型结构的第一安装台2、第二安装台3以及第三安装台4能够提升整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其中,如图1-图3所示,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座201和第二安装座202;第一安装座201和第二安装座202均位于第一安装台2上,第一安装座201用于与起重机的主臂7相铰接,第二安装座202用于与起重机的主臂桅杆9和超起桅杆8相铰接。
通过设置在第一安装台2上的第一安装座201和第二安装座202能够将起重机的主臂7、主臂桅杆9以及超起桅杆8集成铰接在第一安装台2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空间利用率。
优选地,如图1-图3所示,第一安装座2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安装座201均沿转台本体1的高度方向延伸,且沿第一安装台2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于第一安装台2的侧部;第二安装座2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安装座202沿转台本体1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于第一安装台2的上端面。
由于主臂7需要进行起升作业,因此,将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座201沿第一安装台2高度方向延伸,以形成具有一定宽度的第一安装座201,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第一安装台2与主臂7的铰接强度。
将两个第二安装座202相对设置在第一安装台2的上端面,一方面能够充分地利用第一安装台2的空间,另一方面,使作业时主臂7、主臂桅杆9以及超起桅杆8对第一安装台2施加的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互相抵消,从而保证了整体转台本体1的平衡。
其中,如图1-图3所示,安装座还包括第三安装座301和第四安装座401;第三安装座301设置于第二安装台3上,第四安装座401设置于第三安装台4上;第三安装座301与第四安装座401相对设置,用于安装起重机的配重挂篮11。
在第二安装台3上设置第三安装座301,第三安装台4上设置第四安装座401,且将第三安装座301与第四安装座401相对设置,能够使配重挂篮11稳定地与转台本体1相连接。
第三安装座301与第四安装座401上开设有连接孔,使用时,将配重挂篮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安装座301和第四安装座401相连接,从而将配重挂篮11挂设在转台本体1的外侧,再将所需数量的配重块1101加装至配重挂篮11中,完成对整体起重机的配重需求。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由于主臂7为起重机的主要吊装起升结构,因此,本申请中第一安装台2为转台本体1的前端,而本申请的第三安装台4位于转台本体1的末端,能够使配重挂篮11设置在转台本体1的末端,从而使转台本体1的前后受力平衡,作业更加稳定。
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第三安装座3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安装座301沿第二安装台3的宽度方向设置于第二安装台3的上端面的两侧;第四安装座4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四安装座401沿第三安装台4的宽度方向设置于第三安装台4的上端面的两侧;第三安装座301与第四安装座401一一对应设置。
两个第三安装座301对应两个第四安装座401,从而使配重挂篮11能够挂设在转台本体1的两侧或任意一侧,一方面能够根据不同作业需求适当调配配重位置及重量,另一方面,两侧均能挂设配重挂篮11也能够提升整体转台本体1的稳定性。
其中,如图1-图3所示,安装座还包括第五安装座402,第五安装座402用于连接起重机的超起撑杆10;第五安装座4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五安装座402沿第三安装台4的高度方向延伸,且沿第三安装台4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于第三安装台4的两侧。
超起撑杆10需要连接超起配重,将第五安装座402设置在第三安装台4背离第二容纳腔6的一侧,且沿第三安装台4的高度方向延伸,能够提升超起撑杆10与转台本体1连接的强度,从而能够保证连接超起配重后,整体结构的稳定程度以及强度。
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第三安装台4背离第二容纳腔6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油口403,第一油口403连通第三安装台4的内部空间,以使呈箱型结构的第三安装台4能够承装柴油。
由于本申请中的第三安装台4呈箱型结构,因此,在第三安装台4背离第二容纳腔6的一侧开设第一油口403,通过第一油口403向第三安装台4内注入柴油,使第三安装台4替代起重机的柴油箱,既节省了空间,又能够利用柴油在第三安装台4内的重量,减少配重块1101的使用数量。
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转台本体1的侧壁为中空设置,第二安装台3上开设有第二油口,第二油口连通有油管,油管设置于呈中空设置的转台本体1的侧壁内。
优选地,本申请中的第二安装台3开设有第二油口,转台本体1的侧壁为中空设置,侧壁内设有油管,通过油管向第二安装台3内注入或排出柴油。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第二安装台3与第三安装台4可同时作为柴油箱使用,也可根据不同需求单独使用。
此外,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上述的转台以及下车行走系统14、主臂7、主臂桅杆9、配重挂篮11、超起桅杆8超起撑杆10、发动机、分动箱以及卷扬系统;转台的下端面与下车行走系统14相连接,主臂7、主臂桅杆9、配重挂篮11、超起桅杆8均集成铰接于转台上;卷扬系统包括主变幅卷扬12以及两个主提升卷扬13,主变幅卷扬12以及两个主提升卷扬13均设置于第一容纳腔5内;配重挂篮11为两个,两个配重挂篮11位于转台的两侧,用于承装配重块1101。
本申请中,主臂7与第一安装座201相铰接,超起桅杆8和主臂桅杆9与第二安装座202相铰接,配重挂篮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安装座301和第四安装座401相连接,超起撑杆10与第五安装座402相铰接,主变幅卷扬12以及两个主提升卷扬13设置于第一容纳腔5内,发动机和分动箱位于第二容纳腔6内。
优选地,配重挂篮11为两个,配重挂篮11内的配重块1101根据作业需求适当增减,以保证转台本体1的平衡。
下车行走系统14与转台本体1的下端面转动连接,转台本体1能够相对下车行走系统14转动,下车行走系统14能够带动整体结构移动。
其中,如图1-图3所示,起重机为履带式起重机。
本申请提供的起重机为履带式起重机,应用本申请提供的转台的履带式起重机不仅能够将卷扬系统、发动机以及分动箱等结构集成于转台内,将主臂7、主臂桅杆9、配重挂篮11以及超起桅杆8集成于转台上,使空间布局合理,也能够提升整体转台的使用强度和刚度,提升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呈箱型结构的第一安装台2和第二安装台3能够承载柴油,因此,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省去配重块1101的使用,另一方面,进一步地提升空间的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转台,用于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台本体、第一安装台、第二安装台以及第三安装台;
所述转台本体、所述第一安装台、所述第二安装台以及所述第三安装台均为箱型结构,且所述第一安装台、所述第二安装台以及所述第三安装台上分别设有多个安装座;
所述第一安装台、所述第二安装台以及所述第三安装台均沿所述转台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均与所述转台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侧壁面相连接;
所述第一安装台与所述第三安装台设置于所述转台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二安装台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台和所述第三安装台之间,以将所述转台本体分隔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用于承装所述起重机的卷扬系统,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于承装所述起重机的发动机和分动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台背离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油口,所述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三安装台的内部空间,以使呈箱型结构的所述第三安装台能够承装柴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
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均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台上,所述第一安装座用于与所述起重机的主臂相铰接,所述第二安装座用于与所述起重机的主臂桅杆和超起桅杆相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座均沿所述转台本体的高度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一安装台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台的侧部;
所述第二安装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座沿所述转台本体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台的上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还包括第三安装座和第四安装座;
所述第三安装座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台上,所述第四安装座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台上;
所述第三安装座与所述第四安装座相对设置,用于安装所述起重机的配重挂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安装座沿所述第二安装台的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台的上端面的两侧;
所述第四安装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四安装座沿所述第三安装台的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台的上端面的两侧;
所述第三安装座与所述第四安装座一一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还包括第五安装座,所述第五安装座用于连接所述起重机的超起撑杆;
所述第五安装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五安装座沿所述第三安装台的高度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三安装台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台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本体的侧壁为中空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台上开设有第二油口,所述第二油口连通有油管,所述油管设置于呈中空设置的所述转台本体的侧壁内。
9.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台以及下车行走系统、主臂、主臂桅杆、配重挂篮、超起桅杆超起撑杆、发动机、分动箱以及卷扬系统;
所述转台的下端面与所述下车行走系统相连接,所述主臂、所述主臂桅杆、所述配重挂篮、所述超起桅杆均集成铰接于所述转台上;
所述卷扬系统包括主变幅卷扬以及两个主提升卷扬,所述主变幅卷扬以及两个所述主提升卷扬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
所述配重挂篮为两个,两个所述配重挂篮位于所述转台的两侧,用于承装配重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为履带式起重机。
CN202022163026.1U 2020-09-27 2020-09-27 转台及起重机 Active CN2122692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63026.1U CN212269298U (zh) 2020-09-27 2020-09-27 转台及起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63026.1U CN212269298U (zh) 2020-09-27 2020-09-27 转台及起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69298U true CN212269298U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70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63026.1U Active CN212269298U (zh) 2020-09-27 2020-09-27 转台及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692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5095255A1 (ja) クレーン及びクレーンの組立方法
CN106516999A (zh) 吊管装置
CN212269298U (zh) 转台及起重机
CN112010207A (zh) 转台及起重机
CN212863816U (zh) 一种用于箱梁模板的吊具
CN211004279U (zh) 汽车起重机用配重自装卸装置
CN210944626U (zh) 一种立井井筒抢险强排水起吊体系
CN214462660U (zh) 固定转塔及设有该固定转塔的作业机械
CN219885534U (zh) 一种整体式填充型平衡重结构
CN109353949B (zh) 一种幕墙悬空起吊装置
CN201292225Y (zh) 履带起重机用的a型架
CN220364297U (zh) 一种平衡重支架及履带式起重机
CN210825178U (zh) 一种车架发动机安装吊架
CN210059731U (zh) 砂箱平衡专用吊把
CN209113338U (zh) 一种平衡梁
CN110745722A (zh) 一种立井井筒抢险强排水起吊体系及其吊装方法
CN112874425A (zh) 基于救援的消防车装置和使用方法
CN217377122U (zh) 配重结构、转台总成及作业机械
CN106219430A (zh) 吊钩安装装置、吊钩装置和起重设备
CN205151595U (zh) 伸缩附车架
CN209127873U (zh) 一种用于5-10吨叉车门架的兼容性吊具
CN202138417U (zh) 工程车及其车架总成
CN204958228U (zh) 吊管装置
CN214192356U (zh) 一种用于起重机的平衡重系统和起重机
CN217894904U (zh) 一种单束锚杆的吊装吊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