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40406U - 一种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40406U
CN212240406U CN202020686498.2U CN202020686498U CN212240406U CN 212240406 U CN212240406 U CN 212240406U CN 202020686498 U CN202020686498 U CN 202020686498U CN 212240406 U CN212240406 U CN 2122404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sliding groove
supporting
positioning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864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金涛
朱伟聪
秦阳
邓乘鹏
华志斌
王勇权
容国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864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404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404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404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包括支撑轴,支撑定位机构、打磨机构安装组件和打磨机构;所述支撑轴包括第一杆轴和螺纹杆轴;所述支撑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螺母、第二定位螺母和支撑定位组件;所述支撑定位组件位于第一定位螺母和第二定位螺母之间,调节所述第一定位螺母和第二定位螺母之间的间距以推动支撑定位组件支撑玻璃钢管的内壁;所述打磨机构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套壳和第二套壳;所述第一套壳固定于第一杆轴上;所述第二套壳上安装有打磨机构,所述第二套壳套接于第一套壳的外壁上。打磨时,手动扶住第二套壳围绕第一套壳旋转,带动打磨机构旋转以将玻璃钢管的端口打磨成坡口,具有操作方便,打磨质量高,打磨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钢管打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在船舶的生产及维修中,经常需要将两段大小不一的玻璃钢管进行套接,并用特殊胶水将接口粘贴牢固。为保证两段玻璃钢管接口粘贴的牢固性和密封性,通常情况下需要将直径较小的玻璃钢管的端口打磨出一个坡口,以便于在两段玻璃钢管套接时放置胶水将两段玻璃钢管粘贴牢固。
现阶段的玻璃钢管坡口打磨一般是由工人拿着便携式打磨机打磨完成,但是这种玻璃钢管的坡口的打磨方法由于是手持便携式打磨机打磨,存在操作不方便,打磨质量无法保证,打磨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具有操作方便,打磨质量高,打磨效率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包括支撑轴,安装于所述支撑轴上的支撑定位机构、打磨机构安装组件和打磨机构;
所述支撑轴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杆轴和螺纹杆轴;
所述支撑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螺纹杆轴上的第一定位螺母、第二定位螺母和支撑定位组件;所述支撑定位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定位螺母和第二定位螺母之间,调节所述第一定位螺母和第二定位螺母之间的间距,推动所述支撑定位组件向所述螺纹杆轴的径向方向延伸支撑玻璃钢管的内壁;
所述打磨机构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套壳和第二套壳;所述第一套壳固定于所述第一杆轴上;所述第二套壳套接于所述第一套壳的外壁上,并围绕所述第一套壳旋转;
所述打磨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套壳上,所述打磨机构具有打磨头;所述打磨头相对于玻璃钢管倾斜一定角度;所述第二套壳围绕所述第一套壳旋转时,带动所述打磨机构的打磨头围绕玻璃钢管旋转以对玻璃钢管的端口进行周向打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对玻璃钢管以及打磨机构进行定位,使得打磨时操作方便,打磨质量高,同时打磨效率较高。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套壳的外壁沿径向方向安装有安装板;所述打磨机构还包括马达和高压空气管;所述马达安装于安装板上,且位于远离所述第二套壳的一端,所述马达具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安装有所述打磨头;所述高压空气管与所述马达连接提供高压空气,所述马达在高压空气的推动下带动打磨头旋转打磨玻璃钢管。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打磨机构还包括进退调节组件;所述进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立板、第二立板、丝杆和手轮;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垂直安装于所述第二套壳的外壁上;所述丝杆安装于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上,所述丝杆上安装有所述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所述手轮位于所述丝杆的端部,旋转所述手轮推动所述丝杆旋转,以带动所述安装板进退。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套壳的外壁的轴向上还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位于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所述手轮推动丝杆旋转时,带动所述安装板移动于所述第一滑槽内。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打磨机构安装组件还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打磨机构还包括马达底座;所述马达底座上安装有所述马达,且所述马达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安装板沿所述第二套壳的径向方向上设置有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内均设置有多个槽孔;调整所述马达底座与安装板的相对位置,使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三滑槽以及第四滑槽上的槽孔对齐,将所述第一螺栓穿过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并固定于所述第三滑槽的槽孔内,将所述第二螺栓穿过第二滑槽和第四滑槽并固定于所述第四滑槽的槽孔内,从而将所述马达底座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调整所述马达底座相对于所述安装板的倾斜角度,将所述第二螺栓固定在所述第四滑槽的相应槽孔内。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壳上设置有第一空气供给腔和第二空气供给腔;所述第一空气供给腔沿所述第一套壳的外壁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二空气供给腔沿所述第一套壳的轴向设置,且一端与所述第一空气供给腔连通,另一端与高压空气产生器连通;所述第二套壳的径向上设置有第三空气供给腔;所述第三空气供给腔靠近所述第一套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空气供给腔连通,远离所述第一套壳的一端与所述高压空气管连通向所述马达提供高压空气。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定位组件包括第一轴套、第二轴套、第一顶杆、第二顶杆和顶板;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安装于所述螺纹杆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定位螺母和第二定位螺母之间;所述第一顶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轴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第二顶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轴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板连接;调节所述第一定位螺母和第二定位螺母之间的间距以推动所述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向所述螺纹杆轴的径向延伸以使所述顶板支撑玻璃钢管的内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还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具有用于放置玻璃钢管的容纳腔。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还包括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上设置有玻璃钢管支撑座和打磨机支撑座;所述玻璃钢管支撑座为V型支撑座;所述打磨机支撑座为立式支撑座;所述立式支撑座的顶端与所述支撑轴的第一杆轴连接并支撑所述第一杆轴。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立式打磨法的打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卧式打磨法的打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卧式打磨法时玻璃钢管的放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原便携式玻璃钢管打磨机操作不方便,打磨质量无法保证,打磨效率低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通过支撑定位机构支撑于玻璃钢管的内壁,并将打磨机构可旋转地设置于支撑轴上以将玻璃钢管的端口打磨成坡口,操作方便,打磨头的位置相对于玻璃钢管固定便于提高打磨质量,同时打磨效率较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其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包括支撑轴10,安装于所述支撑轴10上的支撑定位机构20、打磨机构安装组件30和打磨机构40;
所述支撑轴10包括第一杆轴11,以及与所述第一杆轴11连接的螺纹杆轴12;
所述支撑定位机构20包括设置于所述螺纹杆轴12上的第一定位螺母21、第二定位螺母22和支撑定位组件23;所述支撑定位组件23位于所述第一定位螺母21和第二定位螺母22之间,调节所述第一定位螺母21和第二定位螺母22之间的间距以推动所述支撑定位组件23向所述螺纹杆轴12的径向延伸以支撑玻璃钢管的内壁;
所述打磨机构安装组件30包括第一套壳31和第二套壳32;所述第一套壳31固定于所述第一杆轴11上;所述第二套壳32套接于所述第一套壳31的外壁上,并在外力的作用下围绕所述第一套壳31旋转;
所述打磨机构40安装于所述第二套壳32上,所述打磨机构40具有打磨头41;所述打磨头41相对于玻璃钢管倾斜一定角度;所述第二套壳32围绕所述第一套壳31旋转时,带动所述打磨机构40的打磨头41围绕玻璃钢管的周向旋转以对玻璃钢管的端口进行打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通过支撑定位机构20支撑于玻璃钢管的内壁,并通过打磨机构安装组件30将打磨机构40可旋转地设置于支撑轴10上以对玻璃钢管的端口进行坡口打磨,操作方便,打磨头41的位置相对于玻璃钢管固定,且具有一定倾斜角度,便于提高打磨质量,同时打磨效率较高。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定位组件23包括第一轴套231、第二轴套232、第一顶杆233、第二顶杆234和顶板235;所述第一轴套231和第二轴套232安装于所述螺纹杆轴12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定位螺母21和第二定位螺母22之间;所述第一顶杆23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轴套23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板235连接;所述第二顶杆23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轴套23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板235连接;调节所述第一定位螺母21和第二定位螺母22之间的间距以推动所述第一顶杆233和第二顶杆234向所述螺纹杆轴12的径向延伸以使所述顶板235支撑玻璃钢管的内壁,从而固定玻璃钢管与打磨机构40之间的相对位置,便于提高打磨质量。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定位组件23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只要能够将玻璃钢管的内壁支撑并顶紧即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套壳32的外壁沿径向方向安装有安装板33;所述打磨机构40还包括马达42和高压空气管43;所述马达42安装于安装板33上,且位于远离所述第二套壳32的一端,所述马达42具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安装有所述打磨头41;所述打磨头41为锥形打磨头;所述高压空气管43与所述马达42连接提供高压空气,所述马达42在高压空气的推动下带动打磨头41旋转打磨玻璃钢管。由于玻璃钢管的端部需要打磨成一个从外壁向内壁倾斜延伸,且外壁的长度短于内壁长度的坡口,因此锥形打磨头更利于将玻璃钢管的坡口打磨成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打磨机构40还包括进退调节组件44;所述进退调节组件44包括第一立板、第二立板、丝杆和手轮;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垂直安装于所述第二套壳32的外壁上;所述丝杆安装于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上,所述丝杆上安装有所述安装板33,且所述安装板33位于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所述手轮位于所述丝杆的端部,旋转所述手轮推动所述丝杆旋转,以带动所述安装板33进退,从而带动马达42以及打磨头41进退逐渐将玻璃钢管的端口打磨成具有倾斜面的坡口。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套壳32的外壁的轴向上还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位于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所述手轮推动丝杆旋转时,带动所述安装板移动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槽的设置,用于限制所述打磨机构40在一定范围内移动。
所述打磨机构安装组件30还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打磨机构40还包括马达底座45;所述马达底座45上安装有所述马达42,且所述马达底座45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安装板33沿所述第二套壳32的径向方向上设置有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内均设置有多个槽孔;调整所述马达底座45与安装板33的相对位置,使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三滑槽以及第四滑槽上的槽孔对齐,将所述第一螺栓穿过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并固定于所述第三滑槽的槽孔内,将所述第二螺栓穿过第二滑槽和第四滑槽并固定于所述第四滑槽的槽孔内,从而将所述马达底座45固定在所述安装板33上。可以通过两个螺栓的固定位置来调整打磨头41的旋转半径,从而以匹配不同大小的玻璃钢管进行打磨。另外,还可以调整所述马达底座45相对于所述安装板33的倾斜角度,将所述第二螺栓固定在所述第四滑槽的相应槽孔内,从而调节打磨头31相对于玻璃钢管的倾斜角度,打磨出不同倾斜角度的坡口,便于两段玻璃钢管的套接。
为实现高压空气的供给,所述第一套壳31上设置有第一空气供给腔和第二空气供给腔;所述第一空气供给腔沿所述第一套壳31的外壁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二空气供给腔沿所述第一套壳31的轴向设置,且一端与所述第一空气供给腔连通,另一端与高压空气产生器的输出气管连通;所述第二套壳32的径向上设置有第三空气供给腔;所述第三空气供给腔靠近所述第一套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空气供给腔连通,远离所述第一套壳的一端与所述高压空气管43连通向所述马达42提供高压空气。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在打磨时,第二套壳32围绕所述第一套壳31旋转时,高压空气管43能够随着第二套壳32以及马达42旋转为马达42提供高压空气,而高压空气产生器的输出气管不会旋转。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可以采用立式打磨法。
请参阅图2,其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立式打磨法的打磨示意图。
所述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还包括第一底座50;所述第一底座50上具有用于放置玻璃钢管的容纳腔。打磨时,将玻璃钢管竖立于所述第一底座50的容纳腔内以固定玻璃钢管,支撑轴10的螺纹杆轴12伸入到玻璃钢管的内部,支撑定位机构20将玻璃钢管支撑并顶紧其内壁,此时,打磨机构40和玻璃钢管之间就相对固定,可开通高压空气管路提供高压空气,操作工人手扶住打磨机构40围绕支撑轴10旋转以对玻璃钢管的端口开始打磨,当旋转一周将玻璃钢管的端口打磨出坡口雏形后,通过手轮推动打磨机构40向玻璃钢管方向移动,以对玻璃钢管进一步进行打磨,如此往循环将玻璃钢管的端口打磨出需要的坡口。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可以采用卧式打磨法。
请同时参阅图3和图4,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卧式打磨法的打磨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卧式打磨法时玻璃钢管的放置示意图。
所述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还包括第二底座60;所述第二底座60上设置有玻璃钢管支撑座61和打磨机支撑座62;所述玻璃钢管支撑座61为V型支撑座;所述打磨机支撑座62为立式支撑座;所述立式支撑座62的顶端与所述支撑轴10的第一杆轴11连接并支撑所述第一杆轴11。所述玻璃钢管支撑座61上还设置有绑带63,用于将玻璃钢管固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打磨机支撑座62靠近地面的一端还设置有高度调节座,所述高度调节座上设置有空腔和螺钉;所述支撑轴10的第一杆轴11的端部通过一支撑臂安装于所述打磨机支撑座62上,所述支撑臂被放置于所述高度调节座的空腔内,并用螺钉固定以使所述支撑轴10的中心与待打磨的玻璃钢管的中心对准。
打磨时,将玻璃钢管放置于所述V型支撑座上,使待打磨的一端朝向所述打磨机构40,并推动玻璃钢管使支撑定位机构20进入到玻璃钢管的内腔,调节定位螺母使顶板支撑并顶紧玻璃钢管的内壁,并用绑带将玻璃钢管固定。此时,打磨机构40和玻璃钢管之间就相对固定,可开通高压空气管路提供高压空气,操作工人手扶住打磨机构40围绕支撑轴10旋转以对玻璃钢管的端口开始打磨,当旋转一周将玻璃钢管的端口打磨出坡口雏形后,通过手轮推动打磨机构40向玻璃钢管方向移动,以对玻璃钢管进一步进行打磨,如此往循环将玻璃钢管的端口打磨出需要的坡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通过支撑定位机构支撑于玻璃钢管的内壁,并通过打磨机构安装组件将打磨机构可旋转地设置于支撑轴上以对玻璃钢管的端口进行坡口打磨,操作方便;打磨头的位置相对于玻璃钢管固定,且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便于提高打磨质量,同时打磨效率较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省时省力。同时,该还可以对不同直径的玻璃钢管进行打磨,通过高度调节座调整支撑轴的高度,以使支撑轴的中心与带打磨钢管的中心重合,同时通过调整马达底座在安装板上的位置来调整打磨机构的旋转半径,以使打磨头与玻璃钢管的端部相匹配进行坡口打磨。另外,还可以调节打磨头的倾斜角度,以打磨出不同倾斜角度的坡口。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轴,安装于所述支撑轴上的支撑定位机构、打磨机构安装组件和打磨机构;
所述支撑轴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杆轴和螺纹杆轴;
所述支撑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螺纹杆轴上的第一定位螺母、第二定位螺母和支撑定位组件;所述支撑定位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定位螺母和第二定位螺母之间,调节所述第一定位螺母和第二定位螺母之间的间距,推动所述支撑定位组件向所述螺纹杆轴的径向方向延伸支撑玻璃钢管的内壁;
所述打磨机构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套壳和第二套壳;所述第一套壳固定于所述第一杆轴上;所述第二套壳套接于所述第一套壳的外壁上,并围绕所述第一套壳旋转;
所述打磨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套壳上,所述打磨机构具有打磨头;所述打磨头相对于玻璃钢管倾斜一定角度;所述第二套壳围绕所述第一套壳旋转时,带动所述打磨机构的打磨头围绕玻璃钢管的周向旋转以对玻璃钢管的端口进行打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壳的外壁沿径向方向安装有安装板;所述打磨机构还包括马达和高压空气管;所述马达安装于安装板上,且位于远离所述第二套壳的一端,所述马达具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安装有所述打磨头;所述高压空气管与所述马达连接提供高压空气,所述马达在高压空气的推动下带动打磨头旋转打磨玻璃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还包括进退调节组件;所述进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立板、第二立板、丝杆和手轮;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垂直安装于所述第二套壳的外壁上;所述丝杆安装于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上,所述丝杆上安装有所述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所述手轮位于所述丝杆的端部,旋转所述手轮推动所述丝杆旋转,以带动所述安装板进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壳的外壁的轴向上还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位于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所述手轮推动丝杆旋转时,带动所述安装板移动于所述第一滑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安装组件还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打磨机构还包括马达底座;所述马达底座上安装有所述马达,且所述马达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安装板沿所述第二套壳的径向方向上设置有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内均设置有多个槽孔;调整所述马达底座与安装板的相对位置,使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三滑槽以及第四滑槽上的槽孔对齐,将所述第一螺栓穿过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并固定于所述第三滑槽的槽孔内,将所述第二螺栓穿过第二滑槽和第四滑槽并固定于所述第四滑槽的槽孔内,从而将所述马达底座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调整所述马达底座相对于所述安装板的倾斜角度,将所述第二螺栓固定在所述第四滑槽的相应槽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壳上设置有第一空气供给腔和第二空气供给腔;所述第一空气供给腔沿所述第一套壳的外壁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二空气供给腔沿所述第一套壳的轴向设置,且一端与所述第一空气供给腔连通,另一端与高压空气产生器连通;所述第二套壳的径向上设置有第三空气供给腔;所述第三空气供给腔靠近所述第一套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空气供给腔连通,远离所述第一套壳的一端与所述高压空气管连通向所述马达提供高压空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定位组件包括第一轴套、第二轴套、第一顶杆、第二顶杆和顶板;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安装于所述螺纹杆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定位螺母和第二定位螺母之间;所述第一顶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轴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第二顶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轴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板连接;调节所述第一定位螺母和第二定位螺母之间的间距以推动所述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向所述螺纹杆轴的径向延伸以使所述顶板支撑玻璃钢管的内壁。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具有用于放置玻璃钢管的容纳腔。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上设置有玻璃钢管支撑座和打磨机支撑座;所述玻璃钢管支撑座为V型支撑座;所述打磨机支撑座为立式支撑座;所述立式支撑座的顶端与所述支撑轴的第一杆轴连接并支撑所述第一杆轴。
CN202020686498.2U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 Active CN2122404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86498.2U CN212240406U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86498.2U CN212240406U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40406U true CN212240406U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96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86498.2U Active CN212240406U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404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38731A (zh) * 2022-09-19 2022-11-15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钢管坡口加工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38731A (zh) * 2022-09-19 2022-11-15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钢管坡口加工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42460B (zh) 弯管件外抛光设备
CN108747670B (zh) 一种用于管道内壁打磨的打磨装置及打磨方法
CN202317952U (zh) 弯管件的抛光设备
CN202317953U (zh) 环磨式自动抛光设备
CN207593466U (zh) 一种精准定位的转子抛光机
CN111360645B (zh) 一种建筑材料打磨装置
CN212240406U (zh) 一种玻璃钢管坡口打磨装置
CN113442012B (zh) 一种玻璃钢管生产加工用的精密打磨装置
TW202308027A (zh) 晶棒治具組件與晶棒邊拋機台
CN211219940U (zh) 一种涡轮轴磨削定位专用工装
CN112975641B (zh) 一种晶圆边缘磨削加工方法及装置
CN218592537U (zh) 去毛刺装置
CN203804697U (zh) 磨孔装置
CN207027130U (zh) 一种碳化硼气浮轴承的磨削装置
CN216399051U (zh) 一种铝合金铝管端口精密进料打磨装置
CN211305738U (zh) 一种模具用管零件打磨装置
CN210388544U (zh) 一种枪钻磨砂机
CN210678210U (zh) 一种万能磨刀机
CN209754808U (zh) 玩具加工用送料平磨机
CN206273493U (zh) 一种轴中心孔研磨机
CN216681575U (zh) 一种机械制造用工件打磨装置
CN214603584U (zh) 一种多角度打磨设备
CN219521598U (zh) 一种便于固定铁架坯件的打磨装置
CN219484442U (zh) 一种加工装置
CN211332634U (zh) 一种快换磨轮装置及其打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