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25663U - 一种带冷却结构的液压油缸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冷却结构的液压油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25663U
CN212225663U CN202020762136.7U CN202020762136U CN212225663U CN 212225663 U CN212225663 U CN 212225663U CN 202020762136 U CN202020762136 U CN 202020762136U CN 212225663 U CN212225663 U CN 2122256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oil
cylinder body
hydraulic
oil cylinder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6213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文军
刘培生
吴东亮
魏欢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Xinyan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Xinyan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Xinyan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Xinyan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6213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256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256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256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冷却结构的液压油缸,属于液压技术领域。包括外筒、挡板一、回水管、隔圈、挡板二、液压油缸本体和进水管;所述外筒套入所述液压油缸本体上,两端用所述挡板一和所述挡板二封闭焊接固定;所述外筒内一端焊接固定所述隔圈,使所述外筒与所述液压油缸本体之间形成两个互相连通的隔腔;所述液压油缸本体有杆腔一端焊接固定所述进水管;所述液压油缸本体无杆腔一端焊接固定所述回水管;所述外筒与所述液压油缸本体外侧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空腔,并且所述外筒内一端设置的所述隔圈,使所述外筒与所述液压油缸本体之间形成两个互相联通的隔腔;同时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液压油缸本体有杆腔一端下部。

Description

一种带冷却结构的液压油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温区域中使用的依靠液压传动的液压油缸。
背景技术
在液压传动技术行业,采用液压油缸驱动被执行元件,在运行过程中可在行程范围内实现无级变速;同时液压油缸工作平稳,换向冲击小,便于实现频繁转向。
但是在一些高温区域,采用其它驱动方式不能替代的情况下,而必须采用液压驱动方式的,则对液压油缸的使用性能就要求极高,一方面要对所采用的液压油进行冷却,降低其温度;另一方面还需要采用耐高温的密封件材料。
目前,现有的解决方式是在液压油箱位置设置冷却器,对回油进行冷却,但是这种冷却效果较差,不易保证液压油缸内的液压油在低温运行,较高温度的液压油在油缸内容易损坏密封件,造成油缸漏油,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使得维修成本增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带冷却结构的液压油缸,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冷却结构的液压油缸,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解决方式是在液压油箱位置设置冷却器,对回油进行冷却,但是这种冷却效果较差,不易保证液压油缸内的液压油在低温运行,较高温度的液压油在油缸内容易损坏密封件,造成油缸漏油,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使得维修成本增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冷却结构的液压油缸,包括包括外筒、挡板一、回水管、隔圈、挡板二、液压油缸本体和进水管。
所述外筒套入所述液压油缸本体上,两端用所述挡板一和所述挡板二封闭焊接固定;所述外筒内一端焊接固定所述隔圈,使所述外筒与所述液压油缸本体之间形成两个互相联通的隔腔;所述液压油缸本体有杆腔一端下部焊接固定所述进水管;所述液压油缸本体无杆腔一端上部焊接固定所述回水管。
优选地,所述外筒的外壁上均匀固接有散热片,可增加外筒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利于外筒的散热。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液压油缸本体有杆腔一端下部;所述回水管设置在所述液压油缸本体无杆腔一端上部;使得隔腔内水流形式为低进高出,低温的冷却水首先快速的充满两个隔腔内,通过热传导和对流的传热方式将升温后的热水最后从高位出口流出,达到了充分有效的冷却。
优选地,所述隔圈呈圆环状,所述隔圈的表面上圆周阵列状设置有凹槽口,所述凹槽口可使隔圈前后侧面贯通,凹槽口倾斜设置,使得冷却水从隔圈流过时,形成涡流,从而有利于提升对液压油缸本体的冷却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外筒与所述液压油缸本体外侧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空腔,并且所述外筒内一端设置的所述隔圈,使所述外筒与所述液压油缸本体之间形成两个互相联通的隔腔;同时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液压油缸本体有杆腔一端下部;所述回水管设置在所述液压油缸本体无杆腔一端上部;使得隔腔内水流形式为低进高出,低温的冷却水首先快速的充满两个隔腔内,通过热传导和对流传热方式将升温后的热水最后从高位出口流出,达到了充分有效的冷却。
本实用新型中对液压油缸本体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增加了冷却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通入冷却水,避免了工作区域高温的影响,降低使用过程中所述液压油缸本体内液压油和缸杆的温度,避免了所述液压油缸本体内密封件受高温的影响而熔融或炭化,造成所述液压油缸本体漏油。减少了维修的频率和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所以该带冷却结构的液压油缸适合在必须使用液压油缸的高温工作区域推广应用。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筒和散热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圈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1-外筒、2-挡板一、3-回水管、4-隔圈、5-挡板二、6-液压油缸本体、7-进水管、8-散热片、9-凹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带冷却结构的液压油缸,包括外筒1、挡板一2、回水管3、隔圈4、挡板二5、液压油缸本体6、进水管7;
外筒1套入液压油缸本体6上,两端用挡板一2和挡板二5封闭焊接固定;外筒1内一端焊接固定隔圈4,使外筒1与液压油缸本体6之间形成两个互相联通的隔腔;液压油缸本体6有杆腔一端下部焊接固定进水管7;液压油缸本体6无杆腔一端上部焊接固定回水管3。
进一步的,外筒1的外壁上均匀固接有散热片8,可增加外筒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利于外筒的散热。
进一步的,进水管7设置在液压油缸本体6有杆腔一端下部;回水管3设置在液压油缸本体6无杆腔一端上部;使得隔腔内水流形式为低进高出,低温的冷却水首先快速的充满两个隔腔内,通过热传导和对流的传热方式将升温后的热水最后从高位出口流出,达到了充分有效的冷却。
进一步的,隔圈4呈圆环状,隔圈4的表面上圆周阵列状设置有凹槽口9,凹槽口9可使隔圈前后侧面贯通,凹槽口9倾斜设置,使得冷却水从隔圈流过时,形成涡流,从而有利于提升对液压油缸本体的冷却效果。
工作原理:使用时,从进水管7通入冷却水,冷却水迅速充满挡板二5与隔圈4所形成的一个隔腔内,然后冷却水通过隔圈的凹槽口9流入隔圈4与挡板一2所形成的另一个隔腔内,充满第二个隔腔后,从上部的回水管3流出。通过冷却水在两个隔腔内的流通,以热传导和对流的传热方式吸收液压油缸本体6内液压油和缸杆所带的热量,降低液压油和缸杆的温度,避免了液压油缸本体6内密封件受高温的影响而熔融或炭化,造成液压油缸本体漏油。减少了维修的频率和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4)

1.一种带冷却结构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挡板一、回水管、隔圈、挡板二、液压油缸本体和进水管;
所述外筒套入所述液压油缸本体上,两端用所述挡板一和所述挡板二封闭焊接固定;所述外筒内一端焊接固定所述隔圈,使所述外筒与所述液压油缸本体之间形成两个互相连通的隔腔;所述液压油缸本体有杆腔一端焊接固定所述进水管;所述液压油缸本体无杆腔一端焊接固定所述回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冷却结构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外壁上均匀固接有散热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冷却结构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液压油缸本体有杆腔一端下部;所述回水管设置在所述液压油缸本体无杆腔一端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冷却结构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圈呈圆环状,所述隔圈的表面上圆周阵列状设置有凹槽口,所述凹槽口可使隔圈前后侧面贯通。
CN202020762136.7U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带冷却结构的液压油缸 Active CN2122256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62136.7U CN212225663U (zh)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带冷却结构的液压油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62136.7U CN212225663U (zh)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带冷却结构的液压油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25663U true CN212225663U (zh) 2020-12-25

Family

ID=73926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62136.7U Active CN212225663U (zh) 2020-05-11 2020-05-11 一种带冷却结构的液压油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256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63232B2 (en) Energy storage system coupling phase change material and dissipation heat pipe
CN108601288B (zh) 一种大功率矩阵肋片强化换热相变热沉
CN104595056B (zh) 一种自由活塞式斯特林机冷端热交换器
CN212225663U (zh) 一种带冷却结构的液压油缸
CN107830752A (zh) 一种高效余热回收装置
CN207365762U (zh) 三维变空间变结构双管程双管板换热器
CN112455211B (zh) 一种独立分区高效喷淋式液冷系统
CN210346407U (zh) 一种可快速降温的鸭油换热设备
CN208458550U (zh) 石墨烯冷却设备
CN213235624U (zh) 一种带有冷却功能的油缸
CN111645297B (zh) 一种塑料管材生产用浸泡式冷却装置
CN208793549U (zh) 一种工程车辆用液力变矩器
CN209990623U (zh) 一种往复泵
CN205478652U (zh) 一种液压缸无功腔的冷却装置
CN208718796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散热活塞缸体
CN2470774Y (zh) 空心齿形热管交换器
CN206362237U (zh) 一种大口径水道散热块
CN206274019U (zh) 低成本高功率改进型柴油机缸体
CN201047732Y (zh) 水冷式热交换器
CN220204232U (zh) 一种带热油转换组件的液压马达
CN213838748U (zh) 一种挖机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11549832U (zh) 一种内燃机工程机械用高低温散热器
RU2757746C1 (ru) Тепловой блок двигателя Стирлинга
CN215908173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液压油缸
CN220102014U (zh) 一种直冷式减速机齿轮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