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01409U - 一种建筑结构楼面板的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结构楼面板的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01409U
CN212201409U CN202020269422.XU CN202020269422U CN212201409U CN 212201409 U CN212201409 U CN 212201409U CN 202020269422 U CN202020269422 U CN 202020269422U CN 212201409 U CN212201409 U CN 2122014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building body
plate
fixed
body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6942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莉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yi Baoy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26942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014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014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0140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oor Fin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楼面板的加固结构,包括楼体承重墙和楼面板;所述楼体承重墙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楼体承重墙的内侧对称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前后两端贯穿开设有第一固定槽,两侧所述楼体承重墙的内侧贯穿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本实用新型把楼面板的两端平铺在两组楼体承重墙内侧的支撑块上,通过第一固定柱贯穿第一固定槽和第三固定槽能够对楼面板进行限位,通过螺栓贯穿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螺旋固定连接,能够把楼面板、支撑块和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按照相同的步骤,把固定板的左侧、楼体承重墙和第二固定柱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钢制的固定板能够提高支撑块支撑楼面板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结构楼面板的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楼面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结构楼面板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浇筑混凝土中,常常由于工人站在已经绑扎好的钢筋网上作业,往往会造成建筑结构楼面板或屋面板的板面钢筋下沉,从而导致承载力不足而引起建筑结构楼面板或屋面板的板面开裂;
经检索公开号为CN208918330U,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楼面板的加固结构,包括楼体承重墙,所述楼体承重墙之间上部固定连接有楼面板,所述楼面板上表面左右两侧均与上连接柱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柱另一端与楼体承重墙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楼面板下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面板,所述支撑面板下侧面左右两端与楼体承重墙连接处固定连接有角点支撑结构,所述支撑面板下侧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柱,所述下支撑柱内侧上部与侧支撑柱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侧支撑柱另一端与支撑面板下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楼体承重墙相对侧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固定方式都是通过螺钉直接贯穿墙体进行固定,长时间使用,容易晃动和脱落,稳定性差,2、结构过于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结构楼面板的加固结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结构楼面板的加固结构,包括楼体承重墙和楼面板;
所述楼体承重墙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楼体承重墙的内侧对称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前后两端贯穿开设有第一固定槽,两侧所述楼体承重墙的内侧贯穿开设有第二固定槽;
所述楼面板水平置于支撑块的正上方,所述楼面板的上表面四个拐角贯穿开设有第三固定槽,所述支撑块的底侧设置有倒L形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为钢材料制成,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和左侧均贯穿开设有四组第一固定孔,所述楼面板与支撑块通过第一固定柱贯穿第一固定槽和第三固定槽活动连接,所述楼体承重墙与第二固定柱贯穿第二固定槽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的末端均开设有四组第二固定孔,所述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与固定板均通过螺栓贯穿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螺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内壁与左侧内壁焊接有连接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固定槽和第三固定槽的外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贯穿限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板为三角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组楼体承重墙之间的距离与楼面板的尺寸相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结构楼面板的加固结构,把楼面板的两端平铺在两组楼体承重墙内侧的支撑块上,通过第一固定柱贯穿第一固定槽和第三固定槽能够对楼面板进行限位,通过螺栓贯穿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螺旋固定连接,一方面能够把楼面板、支撑块和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另一方面能够避免长时间使用固定结构松动,按照相同的步骤,把固定板的左侧、楼体承重墙和第二固定柱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钢制的固定板能够提高支撑块支撑楼面板时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结构楼面板的加固结构,通过限位块贯穿限位槽,能够对限位块进行限位和收纳,避免干涉安装。
3.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结构楼面板的加固结构,通过连接板为三角形,能够提高固定板的支撑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结构楼面板的加固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结构楼面板的加固结构的A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中:楼体承重墙1,支撑块2,第一固定槽3,第二固定槽4,楼面板5,第三固定槽6,固定板7,第一固定孔8,第一固定柱9,第二固定柱10,第二固定孔11,螺栓12,限位槽13,限位块14,连接板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用电器的型号仅供参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功能相同的不同型号用电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结构楼面板的加固结构,包括楼体承重墙1和楼面板5;
所述楼体承重墙1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楼体承重墙1的内侧对称安装有支撑块2,所述支撑块2的上表面前后两端贯穿开设有第一固定槽3,两侧所述楼体承重墙1的内侧贯穿开设有第二固定槽4;
所述楼面板5水平置于支撑块2的正上方,所述楼面板5的上表面四个拐角贯穿开设有第三固定槽6,所述支撑块2的底侧设置有倒L形的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为钢材料制成,所述固定板7的上表面和左侧均贯穿开设有四组第一固定孔8,所述楼面板5与支撑块2通过第一固定柱9贯穿第一固定槽3和第三固定槽6活动连接,所述楼体承重墙1与第二固定柱10贯穿第二固定槽4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柱9和第二固定柱10的末端均开设有四组第二固定孔11,所述述第一固定柱9和第二固定柱10与固定板7均通过螺栓12贯穿第一固定孔8和第二固定孔11螺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柱9和第二固定柱10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4,所述固定板7的顶端内壁与左侧内壁焊接有连接板15;
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把楼面板5的两端平铺在两组楼体承重墙1内侧的支撑块2上,通过第一固定柱9贯穿第一固定槽3和第三固定槽6能够对楼面板5进行限位,通过螺栓12贯穿第一固定孔8和第二固定孔11螺旋固定连接,一方面能够把楼面板5、支撑块2和固定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另一方面能够避免长时间使用固定结构松动,按照相同的步骤,把固定板7的左侧、楼体承重墙1和第二固定柱10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钢制的固定板7能够提高支撑块2支撑楼面板5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第二固定槽4和第三固定槽6的外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3,所述限位块14贯穿限位槽13,能够对限位块14进行限位和收纳,避免干涉安装。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连接板15为三角形,能够提高固定板7的支撑效果。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两组楼体承重墙1之间的距离与楼面板5的尺寸相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建筑结构楼面板的加固结构,包括楼体承重墙1,支撑块2,第一固定槽3,第二固定槽4,楼面板5,第三固定槽6,固定板7,第一固定孔8,第一固定柱9,第二固定柱10,第二固定孔11,螺栓12,限位槽13,限位块14,连接板15,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工作时把楼面板5的两端平铺在两组楼体承重墙1内侧的支撑块2上,通过第一固定柱9贯穿第一固定槽3和第三固定槽6能够对楼面板5进行限位,通过螺栓12贯穿第一固定孔8和第二固定孔11螺旋固定连接,一方面能够把楼面板5、支撑块2和固定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另一方面能够避免长时间使用固定结构松动,按照相同的步骤,把固定板7的左侧、楼体承重墙1和第二固定柱10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钢制的固定板7能够提高支撑块2支撑楼面板5时的稳定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4)

1.一种建筑结构楼面板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楼体承重墙(1)和楼面板(5);
所述楼体承重墙(1)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楼体承重墙(1)的内侧对称安装有支撑块(2),所述支撑块(2)的上表面前后两端贯穿开设有第一固定槽(3),两侧所述楼体承重墙(1)的内侧贯穿开设有第二固定槽(4);
所述楼面板(5)水平置于支撑块(2)的正上方,所述楼面板(5)的上表面四个拐角贯穿开设有第三固定槽(6),所述支撑块(2)的底侧设置有倒L形的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为钢材料制成,所述固定板(7)的上表面和左侧均贯穿开设有四组第一固定孔(8),所述楼面板(5)与支撑块(2)通过第一固定柱(9)贯穿第一固定槽(3)和第三固定槽(6)活动连接,所述楼体承重墙(1)与第二固定柱(10)贯穿第二固定槽(4)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柱(9)和第二固定柱(10)的末端均开设有四组第二固定孔(11),所述述第一固定柱(9)和第二固定柱(10)与固定板(7)均通过螺栓(12)贯穿第一固定孔(8)和第二固定孔(11)螺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柱(9)和第二固定柱(10)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4),所述固定板(7)的顶端内壁与左侧内壁焊接有连接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楼面板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槽(4)和第三固定槽(6)的外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3),所述限位块(14)贯穿限位槽(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楼面板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5)为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楼面板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楼体承重墙(1)之间的距离与楼面板(5)的尺寸相配合。
CN202020269422.XU 2020-03-07 2020-03-07 一种建筑结构楼面板的加固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014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69422.XU CN212201409U (zh) 2020-03-07 2020-03-07 一种建筑结构楼面板的加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69422.XU CN212201409U (zh) 2020-03-07 2020-03-07 一种建筑结构楼面板的加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01409U true CN212201409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20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6942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01409U (zh) 2020-03-07 2020-03-07 一种建筑结构楼面板的加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014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05694U (zh) 连续梁桥墩顶0号块多用途三角形托架施工装置
CN210049487U (zh) 一种箱形钢柱脚刚接节点
CN212201409U (zh) 一种建筑结构楼面板的加固结构
CN204676733U (zh) 一种薄钢板混凝土剪力墙
CN104652446B (zh) 临时型钢格构柱灌芯装置及其方法
CN214985642U (zh) 工程机械车架和工程机械
CN214460479U (zh) 格构柱组装式模板支撑托架
CN212317547U (zh) 一种新型剪力墙加固支撑系统
CN213417826U (zh) 一种基坑支护防脱落加固结构
CN205243004U (zh) 一种新型墙柱转角定型化加腋加固工具
CN211889517U (zh) 大型钢圆筒单元片成型装置
CN110761176B (zh) 一种桥梁相邻梁端横向限位装置
CN21068504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板混式墙板
CN208455841U (zh) 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拼缝连接构造
CN207863226U (zh) 一种内置支撑的装配式剪力墙
CN216406249U (zh) 一种混凝土楼板加固结构
CN210177752U (zh) 一种组合式活动墙体
CN212613731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支撑梁装置
CN220059007U (zh) 铁塔的插装式加固装置
CN204418186U (zh) 临时型钢格构柱灌芯装置
CN204590650U (zh) 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门窗洞口柔性加固构造
CN213710387U (zh) 一种建筑模板的连接锁紧装置
CN217711139U (zh) 三维隔震柱墩
CN214033743U (zh) 一种土钉墙支护中土钉定位器
CN211819444U (zh) 一种矿业工程井下作业洞壁支撑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26

Address after: 276000 intersection of Taihe Road and East Outer Ring Road, Pingyi County, Liny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Pingyi Baoy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010020 power grid Survey Department of Inner Mongolia energ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rdos East Street, Saihan District, Hohhot,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Ma Lina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