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89033U - 一种自动调温反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调温反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89033U
CN212189033U CN201922243706.1U CN201922243706U CN212189033U CN 212189033 U CN212189033 U CN 212189033U CN 201922243706 U CN201922243706 U CN 201922243706U CN 212189033 U CN212189033 U CN 212189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temperature
jacket
heating furnace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437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振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Hengbang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Humo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Humon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Humo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437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89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89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890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调温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泵、冷却塔、加热炉、主管路和次级管路,所述反应釜内壁设置有夹套,所述泵、冷却塔、加热炉和夹套通过主管路依次首尾相连,形成闭合回路,所述泵与夹套之间通过主管路和次级管路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冷却塔和加热炉对反应釜夹套内的循环液进行温度控制,以便于实现对反应过程的温度调节,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主管路和次级管路将循环液进行分流,使得反应釜夹套内不同区域的温度能够得到针对性的控制,提高了温控的精确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调温反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调温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化工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反应容器,用于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机低高速的混配功能。现有反应釜内壁设置有夹套,通过在夹套内填充高温或低温水来保持温度。因此,研发人员开发出了较多的自动调温反应装置。
例如专利“CN101349925”公开了一种带夹套的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及其温度控制方法,用夹套将反应釜包围起来,并设置连接蒸汽产生装置的蒸汽调节阀和连接冷却水的冷却水调节阀,通过测温装置测得的反应釜和夹套内的实时温度,温度控制装置采用温度控制方法,控制夹套内的温度,从而最终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当测温装置测得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打开蒸汽调节阀,加热夹套内部水温,提升反应釜中的物料的温度,当测温装置测得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打开冷却水调节阀,冷却夹套内部的水温,降低反应釜中物料的温度,从而将反应釜内的温度稳定在一定温度范围之内,让反应顺利进行。然而现有技术却存在如下问题:反应釜内中部反应过程较为集中,反应釜内温度差较大,夹套内蒸汽无法保证满足对反应釜不同部位的温度控制。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下问题:反应釜内中部反应过程较为集中,反应釜内温度差较大,夹套内蒸汽无法保证满足对反应釜不同部位的温度控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调温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泵、冷却塔、加热炉、主管路和次级管路,所述反应釜内壁设置有夹套,所述泵、冷却塔、加热炉和夹套通过主管路依次首尾相连,形成闭合回路,所述泵与夹套之间通过主管路和次级管路连通。
在此基础上,所述次级管路包括一号管、二号管、三号管和四号管,所述一号管、二号管、三号管和四号管的一端均与主管路连通,另一端均与夹套连通。
在此基础上,所述夹套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呈螺旋状布置,将夹套内分割成螺旋状空腔结构。
在此基础上,所述一号管、二号管、三号管和四号管自上而下布置,且分别与不同高度的螺旋状空腔相连通。
在此基础上,所述一号管、二号管、三号管和四号管上均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在此基础上,所述一号管、二号管、三号管和四号管的直径依次从小变大。
在此基础上,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安装在夹套与加热炉之间的主管路上。
在此基础上,还包括测温器和控制器,所述测温器位于反应釜内部,所述控制器与反应釜、泵、冷却塔、加热炉、流量调节阀和测温器均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冷却塔和加热炉对反应釜夹套内的循环液进行温度控制,以便于实现对反应过程的温度调节,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主管路和次级管路将循环液进行分流,使得反应釜夹套内不同区域的温度能够得到针对性的控制,提高了温控的精确程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夹套内设置隔板,便于对一号管、二号管、三号管和四号管内的循环液进行分批合并,同时采用螺旋式调温,使得反应釜圆周方向温度变化均匀,保证了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夹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釜,2、泵,3、冷却塔,4、加热炉,5、流量调节阀,6、过滤器,7、主管路,11、夹套,111、隔板,71、一号管,72、二号管,73、三号管,74、四号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示出了一种自动调温反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披露一种自动调温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1、泵2、冷却塔3、加热炉4、主管路7和次级管路,所述反应釜1内壁设置有夹套11,所述泵2、冷却塔3、加热炉4和夹套11通过主管路7依次首尾相连,形成闭合回路,所述泵2与夹套11之间通过主管路7和次级管路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次级管路包括一号管71、二号管72、三号管73和四号管74,所述一号管71、二号管72、三号管73和四号管74的一端均与主管路7连通,另一端均与夹套11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套11内设置有隔板111,所述隔板111呈螺旋状布置,将夹套11内分割成螺旋状空腔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一号管71、二号管72、三号管73和四号管74自上而下布置,且分别与不同高度的螺旋状空腔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一号管71、二号管72、三号管73和四号管74上均设置有流量调节阀5。便于对反应釜1不同高度区域的循环液流量进行精确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一号管71、二号管72、三号管73和四号管74的直径依次从小变大。便于在反应集中区域进行加大循环液流量,从而提高调温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过滤器6,所述过滤器6安装在夹套11与加热炉4之间的主管路7上。可以对循环液中产生的杂质进行过滤,提升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测温器和控制器,所述测温器位于反应釜内部,所述控制器与反应釜1、泵2、冷却塔3、加热炉4、流量调节阀5和测温器均电连接。
工作时,根据反应需要,开启冷却塔塔3或加热炉4,对循环液进行冷却或加热,随后泵2抽取循环液加入到夹套11中,由于反应釜1中反应多集中在中下部,所以循环液通过一号管71、二号管72、三号管73和四号管74分布加入夹套11中在重力加持下呈螺旋状下降,完成对反应釜的调温效果,避免所有循环液从反应釜1的最顶部直接加入,导致循环液流到下部丧失调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冷却塔3和加热炉4对反应釜1的夹套11内的循环液进行温度控制,以便于实现对反应过程的温度调节,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主管路7和次级管路将循环液进行分流,使得反应釜1的夹套11内不同区域的温度能够得到针对性的控制,提高了温控的精确程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夹套11内设置隔板111,便于对一号管71、二号管72、三号管73和四号管74内的循环液进行分批合并,同时采用螺旋式调温,使得反应釜圆周方向温度变化均匀,保证了保温效果。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自动调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泵(2)、冷却塔(3)、加热炉(4)、主管路(7)和次级管路,所述反应釜(1)内壁设置有夹套(11),所述泵(2)、冷却塔(3)、加热炉(4)和夹套(11)通过主管路(7)依次首尾相连,形成闭合回路,所述泵(2)与夹套(11)之间通过主管路(7)和次级管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管路包括一号管(71)、二号管(72)、三号管(73)和四号管(74),所述一号管(71)、二号管(72)、三号管(73)和四号管(74)的一端均与主管路(7)连通,另一端均与夹套(1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11)内设置有隔板(111),所述隔板(111)呈螺旋状布置,将夹套(11)内分割成螺旋状空腔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管(71)、二号管(72)、三号管(73)和四号管(74)自上而下布置,且分别与不同高度的螺旋状空腔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管(71)、二号管(72)、三号管(73)和四号管(74)上均设置有流量调节阀(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管(71)、二号管(72)、三号管(73)和四号管(74)的直径依次从小变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器(6),所述过滤器(6)安装在夹套(11)与加热炉(4)之间的主管路(7)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温器和控制器,所述测温器位于反应釜内部,所述控制器与反应釜(1)、泵(2)、冷却塔(3)、加热炉(4)、流量调节阀(5)和测温器均电连接。
CN201922243706.1U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自动调温反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89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43706.1U CN212189033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自动调温反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43706.1U CN212189033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自动调温反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89033U true CN212189033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07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4370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189033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自动调温反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890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09966A (zh) 一种高分子聚合反应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284250B (zh) 可兼做热源的液体恒温槽
CN111974323A (zh) 一种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12189033U (zh) 一种自动调温反应装置
CN201011503Y (zh) 热量计量热体系与外筒间热交换的调整控制装置
CN212732168U (zh) 一种自调节稳定产氢装置
CN212029905U (zh) 一种高效电加热器
CN211190131U (zh) 一种反应釜精确控温装置
CN211070049U (zh) 一种内外调节温度的反应釜
CN211913729U (zh) 一种反应釜蒸汽加热装置
CN203370551U (zh) 一种合成反应釜
CN217585052U (zh) 一种免搅拌中转降温釜
CN208526634U (zh) 甲基环戊二烯二聚反应装置
CN206103918U (zh) 一种用于聚酯生产的灌装生产系统
CN220386505U (zh) 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反应釜
CN218573627U (zh) 一种染料中间体制备用氧化釜控温装置
CN221036971U (zh) 一种换热器
CN219511028U (zh) 一种导热回油系统
CN211088227U (zh) 一种用于半导体生产的混酸恒温系统
CN211988562U (zh) 一种反应釜冷凝回流装置
CN217465417U (zh) 一种甘油酯制备过程中的冷凝设备
CN216024785U (zh) 一种反应釜水浴加热试验装置
CN212955224U (zh) 一种钢丝加热装置
CN213623351U (zh) 一种蒸馏制备超轻水的蒸发器装置
CN218654391U (zh) 一种带温控功能的微球制备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3 Longtang, Dongzhou village, Hengshanqiao Tow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Hengbang New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 Longtang, Dongzhou village, Hengshanqiao Tow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humon Chemical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