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36971U - 一种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36971U
CN221036971U CN202322951560.2U CN202322951560U CN221036971U CN 221036971 U CN221036971 U CN 221036971U CN 202322951560 U CN202322951560 U CN 202322951560U CN 221036971 U CN221036971 U CN 2210369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exchange
cavity
heat exchange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5156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楠
朱波
陶雪平
伍龙燕
陈锦芳
林梓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Gas High Pressure Pipe Network Co ltd
Guangdong For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Gas High Pressure Pipe Network Co ltd
Guangdong For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Gas High Pressure Pipe Network Co ltd, Guangdong For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Gas High Pressure Pipe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5156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369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369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369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包括主罐和螺旋板换热器,主罐内设有调温腔,主罐上设有贯穿调温腔的进口泵和出口泵,螺旋板换热器设置在调温腔内,螺旋板换热器内设有换热板、隔板、换热腔和导热腔,换热腔与导热腔通过隔板连接且呈螺旋状的结构,换热板包覆在螺旋状的换热腔外部,换热板设置在调温腔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螺旋板换热器的外部置入主罐内的调温腔,通过在调温腔内注入工质流量,螺旋板换热器的内部实现换热,外部则实现温度的微调。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按传热原理,换热器可以分为:间壁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复式换热器。
间壁式换热器是温度不同的两种流体在被壁面分开的空间里流动,通过壁面的导热和流体在壁表面对流,两种流体之间进行换热。间壁式换热器有管壳式、套管式、板面式和其他型式的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换热器。
在SOFC系统中采用的大量加热器和预热器,一般应用间壁式换热器,换热器的换热面两侧为流体工质。在配置旁路的换热器中,一般通过调节进入旁路的工质流量,来调节进入换热器的工质流量,从而实现对工质温度的控制,但是这种形式的换热器很难做到对工质的温度细微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器,通过将螺旋板换热器的外部置入主罐内的调温腔,通过在调温腔内注入工质流量,螺旋板换热器的内部实现换热,外部则实现温度的微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主罐和螺旋板换热器,所述主罐内设有调温腔,所述主罐上设有贯穿调温腔的进口泵和出口泵,所述螺旋板换热器设置在调温腔内,所述调温腔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螺旋板换热器内设有换热板、隔板、换热腔、导热腔、换热入口、换热出口、导热入口和导热出口,所述换热腔与导热腔通过隔板连接且呈螺旋状的结构,所述换热板包覆在螺旋状的换热腔外部,所述换热板设置在调温腔内,所述换热入口和换热出口分别连通换热腔,所述导热入口和导热出口分别连通导热腔,所述换热出口上设有温度传感器。
采用该结构的换热器,将螺旋板换热器放置在主罐的调温腔内,调温腔上的进口泵和出口泵则是用于将工质流量注入和导出,调温腔内设有液位传感器用于探测调温腔内的液位高度,螺旋板换热器的换热板两侧分别与调温腔和换热腔接触,换热腔和导热腔则用隔板隔开,换热腔上连通有换热入口和换热出口,导热腔上连通有导热入口和导热出口,换热入口和导热出口并排设置在主罐的顶部,换热出口和导热入口并排设置在主罐的侧面上。该换热器开始工作时,需要换热的工质从换热入口进入到换热腔内,进行导热的工质则通过导热入口进入到导热腔内,导热腔和换热腔的工质流向是相反的,导热的工质通过隔板,将热量传递给换热腔内的换热的工质,而螺旋状的换热腔外部为换热板,换热板一端包覆换热腔,另一端置入调温腔内,因此在调温腔的进口泵里注入工质,可以在换热腔的外侧壁上由调温腔内的工质进行二次换热,液位传感器的目的在于探测调温腔内的工质液位高度,当需要增大换热面的时候通过增加进口泵的工质流量,以增加工质的液位高度,而温度传感器则是用于探测换热出口的温度,以实现通过温度的变化而调控液位的高度,实现换热上的微调。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盖阖在调温腔上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螺旋板换热器内的导热腔将工质的温度传递给换热腔,在经由螺旋式换热后,换热腔的外侧壁上的换热板与调温腔接触,在调温腔的进口泵里注入工质,可以在换热腔的外侧壁上由调温腔内的工质进行二次换热,实现温度的微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的B-B剖视图。
其中:1、主罐;11、进口泵;12、出口泵;13、调温腔;2、螺旋板换热器;21、换热板;22、隔板;23、换热腔;231、换热入口;232、换热出口;24、导热腔;241、导热入口;242、导热出口;3、温度传感器;4、液位传感器;5、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主罐1和螺旋板换热器2,所述主罐1内设有调温腔13,所述主罐1上设有贯穿调温腔13的进口泵11和出口泵12,所述螺旋板换热器2设置在调温腔13内,所述调温腔13内设有液位传感器4,所述螺旋板换热器2内设有换热板21、隔板22、换热腔23、导热腔24、换热入口231、换热出口232、导热入口241和导热出口242,所述换热腔23与导热腔24通过隔板22连接且呈螺旋状的结构,所述换热板21包覆在螺旋状的换热腔23外部,所述换热板21设置在调温腔13内,所述换热入口231和换热出口232分别连通换热腔23,所述导热入口241和导热出口242分别连通导热腔24,所述换热出口232上设有温度传感器3。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顶盖5,所述顶盖5盖阖在调温腔13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描述:
采用该结构的换热器,将螺旋板换热器2放置在主罐1的调温腔13内,调温腔13上的进口泵11和出口泵12则是用于将工质流量注入和导出,调温腔13内设有液位传感器4用于探测调温腔13内的液位高度,螺旋板换热器2的换热板21两侧分别与调温腔13和换热腔23接触,换热腔23和导热腔24则用隔板22隔开,换热腔23上连通有换热入口231和换热出口232,导热腔24上连通有导热入口241和导热出口242,换热入口231和导热出口242并排设置在主罐1的顶部,换热出口232和导热入口241并排设置在主罐1的侧面上,主罐1上端开口处还设有的顶盖5,目的在于可以方便该换热器的内部检修。该换热器开始工作时,需要换热的工质从换热入口231进入到换热腔23内,进行导热的工质则通过导热入口241进入到导热腔24内,导热的工质通过隔板22,将热量传递给换热腔23内的换热的工质,导热腔24和换热腔23的工质流向是相反的,而换热腔23内的工质流向仅能从内到外进行流动,最后流动的位置在螺旋状的换热腔23外部才可以通过换热板21与调温腔13接触,因此在调温腔13的进口泵11里注入工质,可以在换热腔23的外侧壁上由调温腔13内的工质进行二次换热,液位传感器4的目的在于探测调温腔13内的工质液位高度,当需要增大换热面的时候通过增加进口泵11的工质流量,以增加工质的液位高度,而温度传感器3则是用于探测换热出口232的温度,以实现通过温度的变化而调控液位的高度,实现换热上的微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螺旋板换热器2内的导热腔24将工质的温度传递给换热腔23,在经由螺旋式换热后,换热腔23的外侧壁上的换热板21与调温腔13接触,在调温腔13的进口泵11里注入工质,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的作用,进行工质的液位高度的调整,可以在换热腔23的外侧壁上由调温腔13内的工质进行二次换热,实现温度的微调,尤其适用于临时调控温度,则可以在不改变原换热工质的情况下,从二次换热上实现温度的改变。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主罐和螺旋板换热器,所述主罐内设有调温腔,所述主罐上设有贯穿调温腔的进口泵和出口泵,所述螺旋板换热器设置在调温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板换热器内设有换热板、隔板、换热腔和导热腔,所述换热腔与导热腔通过隔板连接且呈螺旋状的结构,所述换热板包覆在螺旋状的换热腔外部,所述换热板设置在调温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板换热器还包括换热入口、换热出口、导热入口和导热出口,所述换热入口和换热出口分别连通换热腔,所述导热入口和导热出口分别连通导热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出口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调温腔内设有液位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盖阖在调温腔上端。
CN202322951560.2U 2023-11-01 2023-11-01 一种换热器 Active CN2210369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51560.2U CN221036971U (zh) 2023-11-01 2023-11-01 一种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51560.2U CN221036971U (zh) 2023-11-01 2023-11-01 一种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36971U true CN221036971U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72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51560.2U Active CN221036971U (zh) 2023-11-01 2023-11-01 一种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369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1640B (zh) 一种生活热水板式换热机组
CN107131547A (zh) 一种熔盐储热式供暖系统
CN221036971U (zh) 一种换热器
CN214276610U (zh) 流速控制管壳式换热器
CN205119891U (zh) 一种生活热水板式换热机组
CN214666219U (zh) 一种可调流量换热器
CN109631645A (zh) 一种单罐浸没式换热熔盐蓄能供热装置
CN209279748U (zh) 一种冷热交换器
CN211626159U (zh) 一体两段式换热器
CN211041902U (zh) 流体流量超大范围波动下的热管换热器结构
CN209195836U (zh) 一种新型恒温式液压站油箱
CN219572749U (zh) 一种容积式换热器
CN218955531U (zh) 一种高压换热器
CN201799428U (zh) 外部冷却加热清洗槽
CN209978675U (zh) 用于制备硝酸钾的低能耗板式换热器
CN212720945U (zh) 控制机构及用于甲醇精馏塔的换热器
CN2864483Y (zh) 节能型饮水机
CN213657595U (zh) 一种耐腐蚀的高效换热器
CN216049323U (zh) 一种铁氟龙管壳式换热器
CN215766651U (zh) 一种新型承压蓄热水罐
CN215893352U (zh) 一种高温型板式换热器结构
CN213748009U (zh) 一种智能管壳式节能换热机组
CN218916010U (zh) 一种高效换热装置
CN208704501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
CN216925198U (zh) 一种分区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