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16010U - 一种高效换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换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16010U
CN218916010U CN202222692508.5U CN202222692508U CN218916010U CN 218916010 U CN218916010 U CN 218916010U CN 202222692508 U CN202222692508 U CN 202222692508U CN 218916010 U CN218916010 U CN 218916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end cover
temperature liquid
fixedly connected
cylind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9250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永强
杨本军
向万光
刘明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Dingdian Foo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Dingdian Foo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Dingdian Foo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Dingdian Foo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9250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16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16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16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筒体,所述换热器筒体顶部固定连接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高温液进料口,所述换热器筒体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低温液出料口,所述换热器筒体底部固定连接有下端盖,所述下端盖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高温液出料口,所述换热器筒体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低温液进料口,所述换热器筒体内设置有螺旋毛细管,所述高温液进料口与上端盖内部相连通,所述上端盖与螺旋毛细管内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中,热液体在螺旋毛细管内流动时,通过换热器盘管设计成螺旋毛细管,充分增大换热面积,同时由于螺旋状增加了管的长度,延长了冷热流体的热交换时间,达到瞬时降温效果,使散热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换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206112654公开了一种高效换热装置,包括壳体内腔,所述壳体内腔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分水槽和第二分水槽,所述第一分水槽和第二分水槽的一侧分别安装有第一管箱和第二管箱,所述第一分水槽上设置有流质入口,所述第二管箱内安装有管头,且管头的一端安装在第二分水槽上,所述壳体内腔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流体入口,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排水口,所述壳体内腔的内部安装有传热管,所述传热管上安装有盘管,所述壳体内腔的壳体内侧安装有撑板。本实用新型壳体内腔内安装有传热管,在传热管上盘饶有盘管,且盘管彼此之间相互接触,通过此种盘饶传热方式,增大了热量传递的效率。
上述申请中的技术方案投入使用时,普通板片式换热器和螺旋式换热器,换热效果不好,不能及时将高温液体降到适宜温度,针对这一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效换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筒体,所述换热器筒体顶部固定连接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高温液进料口,所述换热器筒体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低温液出料口,所述换热器筒体底部固定连接有下端盖,所述下端盖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高温液出料口,所述换热器筒体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低温液进料口,所述换热器筒体内设置有螺旋毛细管。
优选的,所述高温液进料口与上端盖内部相连通,所述上端盖与螺旋毛细管内相连通,可以使高温液进料口将热流体进入上端盖内,随后上端盖将热流体导入螺旋毛细管内。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筒体内设置有冷却液,可以对螺旋毛细管内的热流体进行快速降温工作。
优选的,所述低温液进料口与换热器筒体内相连通,所述螺旋毛细管与下端盖内相连通,可以使低温液进料口将冷却液导入换热器筒体内,同时螺旋毛细管将内部液体导入下端盖内。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筒体与低温液出料口相连通,所述螺旋毛细管形状为螺旋状,所述高温液出料口和下端盖内相连通,可以使换热器筒体内的冷却液从低温液出料口流出,通过设置螺旋毛细管形状为螺旋状,可以增加管的长度,延长了冷热流体的热交换时间,达到瞬时降温效果。
优选的,所述上端盖顶部外表面形状为圆弧形。
优选的,所述下端盖底部外表面形状为圆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热液体在螺旋毛细管内流动时,通过换热器盘管设计成螺旋毛细管,充分增大换热面积,同时由于螺旋状增加了管的长度,延长了冷热流体的热交换时间,达到瞬时降温效果,使散热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半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高温液进料口;2、上端盖;3、低温液出料口;4、换热器筒体;5、高温液出料口;6、下端盖;7、螺旋毛细管;8、低温液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筒体4,换热器筒体4顶部固定连接有上端盖2,上端盖2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高温液进料口1,换热器筒体4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低温液出料口3,换热器筒体4底部固定连接有下端盖6,下端盖6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高温液出料口5,换热器筒体4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低温液进料口8,换热器筒体4内设置有螺旋毛细管7,上端盖2顶部外表面形状为圆弧形,下端盖6底部形状为圆弧形。
高温液进料口1与上端盖2内部相连通,上端盖2与螺旋毛细管7内相连通,可以使高温液进料口1将热流体进入上端盖2内,随后上端盖2将热流体导入螺旋毛细管7内,换热器筒体4内设置有冷却液,可以对螺旋毛细管7内的热流体进行快速降温工作,低温液进料口8与换热器筒体4内相连通,螺旋毛细管7与下端盖6内相连通,可以使低温液进料口8将冷却液导入换热器筒体4内,同时螺旋毛细管7将内部液体导入下端盖6内,换热器筒体4与低温液出料口3相连通,螺旋毛细管7形状为螺旋状,高温液出料口5和下端盖6内相连通,可以使换热器筒体4内的冷却液从低温液出料口3流出,通过设置螺旋毛细管7形状为螺旋状,可以增加管的长度,延长了冷热流体的热交换时间,达到瞬时降温效果。
热液体在螺旋毛细管7内流动时,通过换热器盘管设计成螺旋毛细管7,充分增大换热面积,同时由于螺旋状增加了管的长度,延长了冷热流体的热交换时间,达到瞬时降温效果,使散热效率更高。
在使用时,从低温液进料口8将冷却液导入换热器筒体4内,需要降温的热流体通过高温液进料口1进入上端盖2腔内,分别进入螺旋毛细管7内,与螺旋毛细管7外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热液体在螺旋毛细管7内流动时,通过换热器盘管设计成毛细管状管道,充分增大换热面积,同时由于螺旋状增加了管的长度,延长了冷热流体的热交换时间,达到瞬时降温效果。

Claims (7)

1.一种高效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筒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筒体(4)顶部固定连接有上端盖(2),所述上端盖(2)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高温液进料口(1),所述换热器筒体(4)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低温液出料口(3),所述换热器筒体(4)底部固定连接有下端盖(6),所述下端盖(6)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高温液出料口(5),所述换热器筒体(4)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低温液进料口(8),所述换热器筒体(4)内设置有螺旋毛细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液进料口(1)与上端盖(2)内部相连通,所述上端盖(2)与螺旋毛细管(7)内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筒体(4)内设置有冷却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液进料口(8)与换热器筒体(4)内相连通,所述螺旋毛细管(7)与下端盖(6)内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筒体(4)与低温液出料口(3)相连通,所述螺旋毛细管(7)形状为螺旋状,所述高温液出料口(5)和下端盖(6)内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2)顶部外表面形状为圆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6)底部外表面形状为圆弧形。
CN202222692508.5U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高效换热装置 Active CN218916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2508.5U CN218916010U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高效换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2508.5U CN218916010U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高效换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16010U true CN218916010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10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92508.5U Active CN218916010U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高效换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160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44716U (zh) 高效紧凑型冷凝换热器
CN218916010U (zh) 一种高效换热装置
CN205979692U (zh) 蒸汽发生器
CN202328931U (zh) 带有过冷管的高能效干式壳管冷凝换热器
CN201748713U (zh) 高效紧凑型换热器
CN209295726U (zh) 一种双重气水换热器
CN209512584U (zh) 一种冷冻机的高效换热装置
CN104296383A (zh) 一种高效冷凝换热器
CN209926925U (zh) 一种新型冷热水机热交换器
CN210512743U (zh) 一种新型防爆换热器
CN209279748U (zh) 一种冷热交换器
CN201844719U (zh) 紧凑型冷凝换热器
CN213748009U (zh) 一种智能管壳式节能换热机组
CN219200109U (zh) 一种新型的螺旋换热器
CN2365633Y (zh) 高效壳管式换热器
CN205102647U (zh) 一种超导换热器
CN212870851U (zh) 一种新型热交换器
CN211425155U (zh) 一种组合式换热器
CN216558426U (zh) 节能型油水换热器
CN209639306U (zh) 循环饮用液体制冷换热器及制冷设备
CN217155069U (zh) 一种能有效保温防漏的蚊香型集成高效换热器
CN204806934U (zh) 冷却器
CN217716086U (zh) 一种扩展式翅片换热器装置
CN220270155U (zh) 一种制药用换热器的冷却装置
CN215984118U (zh) 用于制冷设备的换热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