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70851U - 一种新型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70851U
CN212870851U CN202021165089.4U CN202021165089U CN212870851U CN 212870851 U CN212870851 U CN 212870851U CN 202021165089 U CN202021165089 U CN 202021165089U CN 212870851 U CN212870851 U CN 2128708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ransfer
distribution cavity
heat exchanger
inlet
sepa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650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海云
王仁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zhi Yike Chengdu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zhi Yike Chengdu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zhi Yike Chengdu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zhi Yike Chengdu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650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708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708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708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热交换器,其包括:中空的壳体、第一分配腔体和第二分配腔体,其中,第一分配腔和第二分配腔分别设置于壳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分配腔上开设有第一入口,第二分配腔上开设有第一出口;壳体内间隔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传热管,每根传热管一端第一分配腔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分配腔连接;壳体的外壁上还分别开设有相对的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本实用新型热交换器的整个传热过程接触表面积大,传热效率更高,且整体布局和制造简单,能够有效控制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换热器,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技术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设备。
目前,传统的热交换器设有传热管,传热管呈蛇型布置于热交换器内,使传热管能够沉浸在容器内的液体中,结构简单。但是,蛇型传热管与液体接触面不足,特别是弯角处,影响了传热效率,且整个蛇型传热管加工困难,费用较高,不利于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热交换器,其能够解决目前蛇型传热管与液体接触面不足,特别是弯角处,影响了传热效率,且整个蛇型传热管加工困难,费用较高,不利于推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热交换器,其包括:中空的壳体、第一分配腔体和第二分配腔体,其中,
所述第一分配腔体和所述第二分配腔体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分配腔体上开设有第一入口,第二分配腔体上开设有第一出口;
所述壳体内间隔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传热管,每根所述传热管一端所述第一分配腔体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分配腔体连接;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还分别开设有相对的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若干传热管布置于第一分配腔体和第二分配腔体之间,第一入口通过第一分配腔体能够将液体或气体传输到传热管中,其后经过第二分配腔体从第一出口排出;第一入口直接将液体或气体通入壳体中,与传热管外表面接触进行热量传递,整个传热过程接触表面积大,传热效率更高,且整体布局和制造简单,能够有效控制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壳体呈长条状,所述壳体还具有位于所述壳体第一端的第一分隔缓冲部和位于所述壳体第二端的第二分隔缓冲部,所述第一分隔缓冲部上开设有所述第二入口,所述第二分隔缓冲部上开设有所述第二出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长条状的热交换器造型美观,节约空间,能够满足设置在较窄设备中的要求。
进一步,所述第一分隔缓冲部位于所述分配腔体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壳体呈扁体状,所述壳体还具有位于所述壳体侧面A的第三分隔缓冲部和位于所述壳体侧面B的第四分隔缓冲部,所述侧面A与所述侧面B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分隔缓冲部上开设有所述第二入口,所述第二分隔缓冲部上开设有所述第二出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扁体状的热交换器放置的效果更为平稳,空间布置的适应性更高。
进一步,所述传热管为铝制传热管、铜制传热管和铁质传热管中任一种或多种。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铝制传热管、铜制传热管和铁质传热管均具有较好的导热率,为稳定传热奠定基础。
进一步,相邻所述传热管之间还设置有辅助换热带,所述辅助换热带14厚度为0.1-1.1mm。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辅助换热带能够对壳体中的流动液体或流动气体进行阻挡,一方面能够减缓流速,增加热交换时间;另一方面,能够增大热交换面积,从而提高传热效率。
进一步,所述传热管的厚度为0.1mm-1.0mm。
进一步,所述第一入口处设置有流量计、温度计和流量阀中任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入口处设置有流量计、温度计和流量阀中任一种或多种。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流量计、温度计和流量阀能够对换热介质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有助于对换热过程进行调整和把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入口、第一分配腔体和传热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传热管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壳体;4、第一分配腔体;6、第二分配腔体;8、第一入口;10、第一出口;12、传热管;14、辅助换热带;16、第二入口;18、第二出口;20、第一分隔缓冲部;22、第二分隔缓冲部;24、第三分隔缓冲部;26、第四分隔缓冲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是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方式一
本方式提供一种新型热交换器,结合图1、图2和图4,其包括:中空的壳体2、第一分配腔体4和第二分配腔体6,其中,
所述第一分配腔体4和所述第二分配腔体6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分配腔体4上开设有第一入口8,第二分配腔体6上开设有第一出口10;
所述壳体2内间隔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传热管12,每根所述传热管12一端所述第一分配腔体4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分配腔体6连接;
所述壳体2呈长条状,所述壳体2还具有位于所述壳体2第一端的第一分隔缓冲部20和位于所述壳体2第二端的第二分隔缓冲部22,所述第一分隔缓冲部20上开设有所述第二入口16,所述第二分隔缓冲部22上开设有所述第二出口18。
本方式能够解决目前蛇型传热管12与液体接触面不足,特别是弯角处,影响了传热效率,且整个蛇型传热管12加工困难,费用较高,不利于推广的技术问题。
本方式将若干传热管12布置于第一分配腔体4和第二分配腔体6之间,第一入口8通过第一分配腔体4能够将液体或气体传输到传热管12中,其后经过第二分配腔体6从第一出口10排出;第一入口8直接将液体或气体通入壳体2中,与传热管12外表面接触进行热量传递,整个传热过程接触表面积大,传热效率更高,且整体布局和制造简单,能够有效控制成本;长条状的热交换器造型美观,节约空间,能够满足设置在较窄设备中的要求。
进一步,所述第一分隔缓冲部20位于所述分配腔体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传热管12为铝制传热管12、铜制传热管12和铁质传热管12中任一种或多种。
这样,铝制传热管12、铜制传热管12和铁质传热管12均具有较好的导热率,为稳定传热奠定基础。
进一步,相邻所述传热管12之间还设置有辅助换热带14,所述辅助换热带14厚度为0.5mm。
这样,辅助换热带14一方面能够减缓流速,增加热交换时间;另一方面,能够增大热交换面积,从而提高传热效率。
进一步,所述传热管12的厚度为0.1mm-1.0mm。
进一步,所述辅助换热带的厚度为0.1mm-1.0mm,可采用铁、铝、铜等材质。
进一步,所述第一入口8处设置有流量计、温度计和流量阀中任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入口16处设置有流量计、温度计和流量阀中任一种或多种。
这样,通过流量计、温度计和流量阀能够对换热介质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有助于对换热过程进行调整和把控。
进一步,第一分配腔体4和第二分配腔体6能够对换热介质进行导向作用,从而使换热介质顺利进入传热管12和传热管12之外的腔室。
方式二
本方式提供一种新型热交换器,结合图2和图3,其包括:中空的壳体2、第一分配腔体4和第二分配腔体6,其中,
所述第一分配腔体4和所述第二分配腔体6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分配腔体4上开设有第一入口8,第二分配腔体6上开设有第一出口10;
所述壳体2内间隔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传热管12,每根所述传热管12一端所述第一分配腔体4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分配腔体6连接;
所述壳体2呈扁体状,所述壳体2还具有位于所述壳体2侧面A的第三分隔缓冲部24和位于所述壳体2侧面B的第四分隔缓冲部26,所述侧面A与所述侧面B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分隔缓冲部20上开设有所述第二入口16,所述第二分隔缓冲部22上开设有所述第二出口18。
这样,扁体状的热交换器放置的效果更为平稳,空间布置的适应性更高。
本方式的原理及步骤:
S1.将高温换热介质注入第一入口8,高温换热介质经过第一分配腔体4均匀分配到各个传热管12中,其后高温换热介质经过传热管12进入到第二分配腔体6,再从第一出口10排出;
S2.将低温换热介质注入第二入口16,低温换热介质在壳体2内与传热管12充分接触,其后从第二出口18排出,并将热量带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中空的壳体(2)、第一分配腔体(4)和第二分配腔体(6),其中,
所述第一分配腔体(4)和所述第二分配腔体(6)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分配腔体(4)上开设有第一入口(8),第二分配腔体(6)上开设有第一出口(10);
所述壳体(2)内间隔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传热管(12),每根所述传热管(12)一端所述第一分配腔体(4)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分配腔体(6)连接;所述壳体(2)的外壁上还分别开设有相对的第二入口(16)和第二出口(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呈长条状,所述壳体(2)还具有位于所述壳体(2)第一端的第一分隔缓冲部(20)和位于所述壳体(2)第二端的第二分隔缓冲部(22),所述第一分隔缓冲部(20)上开设有所述第二入口(16),所述第二分隔缓冲部(22)上开设有所述第二出口(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缓冲部(20)位于所述分配腔体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型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呈扁体状,所述壳体(2)还具有位于所述壳体(2)侧面A的第三分隔缓冲部(24)和位于所述壳体(2)侧面B的第四分隔缓冲部(26),所述侧面A与所述侧面B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分隔缓冲部(20)上开设有所述第二入口(16),所述第二分隔缓冲部(22)上开设有所述第二出口(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管(12)为铝制传热管(12)、铜制传热管(12)和铁质传热管(12)中任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传热管(12)之间还设置有辅助换热带(14),所述辅助换热带(14)厚度为0.1-1.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管(12)的厚度为0.1mm-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口(8)处设置有流量计、温度计和流量阀中任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入口(16)处设置有流量计、温度计和流量阀中任一种或多种。
CN202021165089.4U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新型热交换器 Active CN2128708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65089.4U CN212870851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新型热交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65089.4U CN212870851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新型热交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70851U true CN212870851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10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65089.4U Active CN212870851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新型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708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507473U (zh) 电池包
CN201000285Y (zh) 换热器
KR101710088B1 (ko) 코일 및 코일을 구비하는 열교환기
CN207936829U (zh) 传热装置
KR20110082922A (ko) 열교환기
WO2019179197A1 (zh) 一种模块式相变储能换热器
CN212870851U (zh) 一种新型热交换器
CN206208073U (zh) 换热单元及换热矩阵
CN103097847B (zh) 热交换器
CN101586923A (zh) 行列式集成套管换热器
CN218821800U (zh) 一种换热器组件
CN203464805U (zh) 波节管套管式固定管板换热器
CN108548438A (zh) 一种混合腔体-管壳式换热器
CN209978670U (zh) 一种燃气热水炉采暖用双层五管套管热交换器
CN209279748U (zh) 一种冷热交换器
CN211903822U (zh) 一种壳体管壁联通换热器
CN208432139U (zh) 超导换热单元及其装置、系统
CN206572744U (zh) 一种低流速电加热器
CN112161490A (zh) 表面式冷却器及空调器
CN105066739B (zh) 一种聚丙烯化工工艺用多介质换热器及换热方法
CN218916010U (zh) 一种高效换热装置
CN220270155U (zh) 一种制药用换热器的冷却装置
CN216790930U (zh) 一种自冷式循环水换热器
CN209295729U (zh) 海水专用换热器
CN219572751U (zh) 一种换热压力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