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77761U - 减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减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77761U
CN212177761U CN202020275119.0U CN202020275119U CN212177761U CN 212177761 U CN212177761 U CN 212177761U CN 202020275119 U CN202020275119 U CN 202020275119U CN 212177761 U CN212177761 U CN 212177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otating body
damping device
vibration damping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7511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伯智洋
岩崎靖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77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77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16F15/121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using springs as elastic members, e.g. metallic springs
    • F16F15/123Wound springs
    • F16F15/1232Wound spr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ring mounting
    • F16F15/1234Additional guiding means for springs, e.g. for support along the body of springs that extend circumferentially over a significant lengt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16F15/121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using springs as elastic members, e.g. metallic springs
    • F16F15/1217Motion-limiting means, e.g. means for locking the spring unit in pre-defined posi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16F15/129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characterised by friction-damp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30Flywhe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30/00Purpose; Design features
    • F16F2230/0005Attachment, e.g. to facilitate mounting onto confer adjustabil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30/00Purpose; Design features
    • F16F2230/0041Locking; Fixing in posi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32/00Nature of movement
    • F16F2232/02Rotar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38/00Type of springs or dampers
    • F16F2238/02Springs
    • F16F2238/026Springs wound- or coil-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少铆钉中产生的剪切应力以及止动转矩的减振装置。减振装置(1)包括:绕旋转轴(X)旋转并且被传递来自飞轮(2)动力的第一旋转体(100);至少具有绕旋转轴旋转的第一板(201)和与第一板相对地配置且绕旋转轴与第一板一体地旋转的第二板(202)的第二旋转体(200),动力从第一旋转体被传递至第一板;绕旋转轴相对于第二旋转体相对旋转的第三旋转体(300);在沿径向与动力从第一旋转体传递到第一板的位置分离的位置使第一板和第二板成为一体的紧固件(250);使第二旋转体和第三旋转体在旋转方向上弹性连结的弹性机构部(400),在第一板设有对规定扭转角以上的第三旋转体的相对旋转进行限制的限制部(210)。

Description

减振装置
技术领域
在本申请中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等中,在发动机等驱动源与变速器之间的转矩传递路径上设有吸收从该驱动源朝向该变速器传递的转矩的振动的减振装置,减振装置例如安装在离合装置中。
作为减振装置的一般结构,已知有如下技术:使螺旋弹簧介于作为能够彼此相对旋转的输入部件的圆盘板与作为输出部件的轮毂之间,并利用螺旋弹簧的弹性变形来吸收由转矩的变动引起的扭转方向的振动并使该振动衰减。
作为具体的减振装置的结构,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减振装置,包括:衬板(专利文献1中的附图标记14);作为从该衬板被传递动力的减振部的输入侧零部件的两个侧板(相当于上述圆盘板,专利文献1中的附图标记17以及18);一体地固定衬板以及两个侧板的铆钉(专利文献1中的附图标记19);以及轮毂(专利文献1中的附图标记25),通过设置于两个侧板的止动部(专利文献1中的附图标记17b以及18b)来限制轮毂的相对旋转。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272853号说明书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减振装置中,由于从衬板向两个侧板的动力传递始终是在铆钉上进行的,因此可能会在该铆钉中产生剪切应力。例如,在使用电机等作为车辆等中的驱动源的情况下,由于其惯性力也会产生影响而该剪切应力会变大,因此必须采取使铆钉直径变大的等其他的对策。另一方面,在配置空间以及成本方面,在铆钉直径的大小上也存在限制。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减振装置中,由于铆钉和止动部配置于在周向上重叠的位置,因此存在施加到止动部的负载的一部分也会传播至铆钉这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此,通过各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减少铆钉中产生的剪切应力以及止动转矩的减振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一方式的减振装置包括:第一旋转体,该第一旋转体绕旋转轴旋转,并且动力从飞轮被传递至该第一旋转体;第二旋转体,该第二旋转体至少具有第一板和第二板,动力从所述第一旋转体被传递至所述第一板,并且所述第一板绕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相对地配置,并且所述第二板绕所述旋转轴而与所述第一板一体地旋转;第三旋转体,该第三旋转体绕所述旋转轴而相对于所述第二旋转体相对旋转;紧固件,该紧固体在沿径向与从所述第一旋转体向所述第一板传递动力的位置分离的位置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成为一体;以及弹性机构部,该弹性机构部使所述第二旋转体和所述第三旋转体在旋转方向上弹性连结,在所述第一板设有限制部,该限制部对规定扭转角以上的所述第三旋转体的相对旋转进行限制。
根据该结构的减振装置,由于从第一旋转体向第二旋转体的动力传递不经由紧固件而执行,因此能够减少在该紧固件中产生的剪切应力。
另外,在一方式的所述减振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限制部相对于所述紧固件而设置于径向内侧。
通过设定为该结构,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紧固件中产生的止动转矩的减振装置。
另外,在一方式的减振装置中,优选在所述第一板设有在周向上延伸并且支承所述限制部的肋部。
通过设定为该结构,能够提高限制部的强度。
另外,在一方式的减振装置中,优选在所述第一板设有分隔部和一对加强肋部,所述分隔部在径向上延伸,所述一对加强肋部在径向上延伸,并以在周向上夹着所述分隔部的方式支承所述分隔部,所述限制部为所述分隔部的周向端面。
通过设定为该结构,也能够提高限制部的强度。
另外,在一方式的所述减振装置中,优选所述紧固件具有:在径向上引导所述第一板的第一紧固部、以及在径向上引导所述第二板的第二紧固部,所述第一紧固部和所述第二紧固部在轴向上分离。
通过设定为该结构,能够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紧固件紧固时,能够使施加到所述第一板(以及所述第二板)的拉伸加工、也即在轴向上形成的台阶加工的该台阶的深度与该紧固位置对应地变浅,因此所述第一板(以及所述第二板)的成形性提高,且所述第一板(以及所述第二板)的强度提高。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各种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减少铆钉中产生的剪切应力以及止动转矩的减振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放大表示图1所示的减振装置的一部分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3是示意性地放大表示图1所示的减振装置的一部分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4是从A-A’线向R侧观察并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减振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剖视图。
图5是进一步示意性地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剖视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剖视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在第五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中轮毂相对于圆盘板以规定扭转角相对旋转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组装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中的轮毂的概略俯视图。
图13是表示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中轮毂相对于圆盘板以规定扭转角相对旋转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
图14是示意性地放大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的一部分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符号说明
1 减振装置
2 飞轮
100 第一旋转体(衬板)
101 罩板
102 支撑板
200 第二旋转体(圆盘板)
201 第一板
202 第二板
210 限制部
210x 分隔部
213、214 一对加强肋部
211 肋部
250 紧固件(铆钉)
251 第一紧固部
252 第二紧固部
300 第三旋转体(轮毂)
400 弹性机构部
410 弹性体
X 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附图中,对于共同的结构要素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另外,需要留意的是,为了便于说明,在某些附图中所表现的结构要素有时在另外的附图中被省略。进一步,需要注意的是附图并不一定是按照正确的比例尺记载。
1.减振装置的结构
一边参照图1至图5,一边对一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概要进行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图2以及图3是示意性地放大表示图1所示的减振装置1的一部分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4是从A-A’线向R侧观察并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减振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剖视图。图5是进一步示意性地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此外,图2表示在后述的圆盘板200与轮毂300之间不产生相对旋转的状态,图3表示轮毂300相对于圆盘板200以规定的扭转角相对旋转的状态。
一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例如通过被夹压在飞轮2与压板5之间而将来自发动机、电机等驱动源(未图示)的驱动力传递至变速器。
减振装置1吸收转矩振动并使其衰减。如图1至图4所示,该减振装置1主要包括:第一旋转体100,动力从飞轮2被传递至该第一旋转体100;作为第二旋转体的圆盘板200;作为第三旋转体的轮毂300;以及弹性机构部400。
此外,飞轮2是通过螺栓3而相对于与驱动源连接的旋转轴X固定的环状的板部件。
1-1.第一旋转体100以及压板5
在减振装置1中,如图4所示,来自连接于发动机、电机等驱动源的旋转轴X的动力经由飞轮2被传递至配置于动力传递路径上最上游侧的第一旋转体100。第一旋转体100是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大致环状的板部件,且通过螺栓4而相对于飞轮2固定。另外,第一旋转体100经由设置于第一旋转体100与圆盘板200中的第一板201之间的摩擦材料105而向圆盘板200(第一板201)传递动力。
此外,第一旋转体100由罩板101和支撑板102构成。罩板101如上所述向圆盘板200中的第一板201传递动力,支撑板102支承将压板5朝向罩板101按压的盘簧6。
压板5被配置成夹在第一旋转体100中的罩板101与支撑板102之间,压板5的一端固定于罩板101。另外,压板5通过盘簧6而被按压向支撑板102。由此,压板5和第一旋转体100实质上一体地旋转,并且将从飞轮2传递的动力经由摩擦材料105而传递至作为后述的第二旋转体的圆盘板200。
此外,作为设置上述摩擦材料105的替代,也可以构成为,在圆盘板200中的与罩板101相对的面以及与压板5相对的面中的至少一方的面形成由含有3d过渡金属的化合物构成的第一镀膜层(未图示),且在罩板101中的与圆盘板200相对的面以及压板5中的与圆盘板200相对的面中的至少一方的面形成由含有3d过渡金属的化合物构成且硬度比第一镀膜层低的第二镀膜层(未图示)。第一镀膜层以及第二镀膜层代替上述摩擦材料105,在圆盘板200与罩板101之间初期滑动时及/或在圆盘板200与压板5之间初期滑动时,通过第一镀膜层掘起第二镀膜层,圆盘板200能够相对于罩板101及/或压板5进行滑动。
像这样,通过使用第一镀膜层以及第二镀膜层作为摩擦材料105的替代,能够使减振装置1在轴向上变得紧凑。另外,与圆盘板200和罩板101通过金属材料彼此直接滑动的情况及/或圆盘板200和压板5通过金属材料彼此直接滑动的情况相比,通过使用第一镀膜层以及第二镀膜层,能够使初期滑动时两部件间的摩擦系数(初期摩擦系数)接近于稳定滑动时(初期滑动以后的滑动)的两部件间的摩擦系数(稳定摩擦系数),因此能够提高动力的传递效率。
此外,在减振装置1无法完全吸收扭转方向的转矩变动的情况下,构成第一旋转体100的支撑板102、压板5以及盘簧6能够作为产生滑动(阻断从第一旋转体100中的罩板101向第二旋转体200的动力传递)的限制器而发挥作用。
1-2.圆盘板200
在减振装置1中,来自驱动源的动力经由飞轮2而传递到作为第二旋转体的圆盘板200,圆盘板200例如由金属材料形成,并且如图1至图4所示,圆盘板200被设置成夹着后述的轮毂300而能够绕旋转轴X进行旋转。圆盘板200设置于轮毂300的轴向两侧,包括作为绕旋转轴X旋转的一对板部件的第一板201和第二板202。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板201和第二板202通过作为紧固件的铆钉250而固定为一体。另外,第一板201以及第二板202在径向内侧端部附近由轴套310支承。由此,限制了向轴向的偏移。此外,如图4所示,通过铆钉250一体地固定第一板201和第二板202的位置被设定在径向上与从罩板101向第一板201传递动力的位置分离(在图4中,为从该位置向径向内侧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因此,动力从罩板101经由摩擦材料105而传递到第一板201的径向端部,第一板201的径向中部通过铆钉250而与第二板202一体化。通过该结构,能够减少铆钉250中产生的剪切应力以及止动转矩。
第一板201以及第二板202彼此配合,并具有沿轴向鼓起的形状,以如图1所示与各个区域I~IV对应地形成容纳弹性机构部400的容纳区域(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表示四个容纳区域)。为了容纳沿圆盘板200的周向延伸的弹性体410,各容纳区域沿圆盘板200的周向呈大致直线状或大致圆弧状地延伸。此外,区域I至IV是指如图1所示,从上面观察减振装置1时各自具有大致90度的扇形的四个区域。
当参照图1具体地进行说明时,第一板201以及第二板202与区域I~IV对应地分别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容纳区域203a、第二容纳区域203b、第三容纳区域203c以及第四容纳区域203d。此外,在后述的轮毂300与这些第一容纳区域203a、第二容纳区域203b、第三容纳区域203c以及第四容纳区域203d对应地设有窗孔301a、301b、301c以及301d。
当着眼于区域IV时,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板201以及第二板202包括一端面(第四一端面)204d1和与之相对的另一端面(第四另一端面)204d2作为包围第四容纳区域203d的侧壁。这些第四一端面204d1以及第四另一端面204d2作为一例沿圆盘板200的轴向延伸。
相同地,当着眼于区域I时,第一板201以及第二板202包括一端面(第一一端面)204a1和与之相对的另一端面(第一另一端面)204a2作为包围第一容纳区域203a的侧壁,当着眼于区域II时,第一板201以及第二板202包括一端面(第二一端面)204b1和与之相对的另一端面(第二另一端面)204b2作为包围第二容纳区域203b的侧壁,当着眼于区域III时,第一板201以及第二板202包括一端面(第三一端面)204c1和与之相对的另一端面(第三另一端面)204c2作为包围第三容纳区域203c的侧壁。
此外,如图2所示,在第一板201与第二板202之间,在轴向上形成有间隙G,以使得后述的轮毂300能够侵入,也即轮毂300能够在周向上移动(相对旋转)。在区域I至III中也相同地形成有该间隙G。
另一方面,在第一板201中的各区域I至IV设有容许后述的轮毂300的周向的移动(相对旋转)的缺口205。另外,该缺口205的外缘部作为限制规定扭转角以上的轮毂300的相对旋转的限制部210而发挥作用。
如图4以及图5所示,限制部210优选相对于使第一板201和第二板202一体化的铆钉250而设置于径向内侧。通过该结构,能够有效地减少铆钉250中产生的止动转矩。限制部210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但例如如图2至图4所示,在第一板201具有径向外侧的第一部201a和径向内侧的第二部201b的情况下,能够理解为该第一部201a和该第二部201b被配置成在轴向上偏移,与此对应地,限制部210不仅在径向上而且也在轴向(与旋转轴X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对于限制部210,能够将在轴向上对作为一片板材的第一板201施加弯曲加工(产生台阶的加工)并通过该加工的结果所产生的台阶的侧面部作为限制部210使用。此外,在配置于各区域I至IV的各限制部210之间,如图2以及图3所示,用于弥补该限制部210的强度的肋部211以在周向上延伸并支承限制部210的方式设置于第一板201上。
1.3.轮毂300
作为第三旋转体的轮毂300作为减振装置1中的输出部件而发挥作用,并且例如由金属材料形成,作为整体具有呈大致环状延伸的形状,被夹在第一板201以及第二板202之间(在间隙G中),并且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圆盘板200(第一板201以及第二板202)绕旋转轴X相对旋转。另外,如图1至图5所示(尤其如图4所示),轮毂300能够使变速器的输入轴500插通于形成在大致圆筒状的圆筒部302的贯通孔303内而与该输入轴500花键结合。另外,轮毂300设有从圆筒部302朝向径向外侧而具有外径的圆板部305。
如上所述,在圆板部305等间隔地设有与第一容纳区域203a、第二容纳区域203b、第三容纳区域203c以及第四容纳区域203d对应的窗孔301a、301b、301c、301d。设置于轮毂300的这些窗孔301a、301b、301c、301d与后述的弹性机构部400的结构、更详细来说与弹性体410的数量对应地设置。也即,在各窗孔301a、301b、301c、301d容纳有后述的弹性机构部400。
在圆板部305的径向端部与区域I~IV对应地设有突起部306a、306b、306c、306d。突起部306a、306b、306c、306d以轮毂300能够相对于圆盘板200相对旋转的方式容纳在设置于第一板201的缺口205内。另外,当轮毂300以规定扭转角相对旋转时,突起部306a、306b、306c、306d具有如下功能:突起部306a、306b、306c、306d与同时作为该缺口205的外缘部的位于第一板201上的限制部210抵接,并限制轮毂300的该扭转角以上的相对旋转。
1-4.弹性机构部400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各区域I至IV中,第一弹性机构部400主要由主要使用螺旋弹簧的弹性体410以及支承弹性体的一对片材部件420(第一片材部件420x以及第二片材部件420y)构成。此外,在图1至图3中,表示了使用一个螺旋弹簧的一例,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串联地配置有两个螺旋弹簧。
并且,在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由于在圆盘板200形成有四个容纳区域、即、第一容纳区域203a、第二容纳区域203b、第三容纳区域203c以及第四容纳区域203d(与此对应地,在轮毂300也如上所述设有窗孔301a、301b、301c、301d),因此,在这些四个容纳区域的每一个区域中,也即与各区域I~IV对应地容纳有一个弹性体410。另外,在各区域I~IV中,在各容纳区域中弹性体410的两端由一对片材部件420(第一片材部件420x以及第二片材部件420y)支承。
在此,当着眼于区域I时,支承弹性体410的片材部件420的一方(第一片材部件420x)分别与设置于圆盘板200的第一一端面204a1以及设置于轮毂300的第一卡合部(未图示)卡合。另外,支承弹性体410的片材部件420的另一方(第二片材部件420y)分别与设置于圆盘板200的第一另一端面204a2以及设置于轮毂300的第二卡合部(未图示)卡合。此外,在区域I中说明的上述结构在区域II至IV中也是相同的。
通过以上结构,弹性体410能够经由片材部件420而使圆盘板200和轮毂300在旋转方向上弹性连结。也即,在来自发动机、电机等驱动源的动力按照圆盘板200、第一片材部件420x、弹性体410、第二片材部件420y以及轮毂300的顺序传递之后(以绕顺时针方向传递正侧的动力为前提),当圆盘板200和轮毂300彼此相对旋转时,通过使弹性体410压缩变形来吸收转矩变动。像这样,能够理解为包括弹性体410的弹性机构部400具有减振装置1中的主要减振功能。
2.减振装置的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2以及图3对具有上述结构的减振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图2所示的减振装置1处于虽然来自发动机、电机等驱动源的动力被传递到减振装置1,但是在圆盘板200与轮毂300之间未产生相对旋转的状态。
来自发动机、电机等驱动源的动力如上所述按照第一旋转体100、圆盘板200、第一片材部件420x、弹性体410、第二片材部件420y以及轮毂300的顺序传递。当将该顺序着眼于区域I时,动力从设置于圆盘板200的第一一端面204a1向第一片材部件420x传递,该第一片材部件420x一边使弹性体410挠曲,一边将该动力传递至第二片材部件420y。进一步,第二片材部件420y通过将该动力传递至轮毂300,从而最终输出至变速器的输入轴500。此外,在负侧的动力绕逆时针方向传递的情况下,该动力从圆盘板200中的第一另一端面204a2向第二片材部件420y传递,该第二片材部件420y一边使弹性体410挠曲,一边将该动力传递至第一片材部件420x。进一步,第一片材部件420x将该动力传递至轮毂300。这些动力传递在区域II至IV中也是相同的。
在这样的动力传递路径中,轮毂300相对于圆盘板200相对旋转。更详细来说,轮毂300基于与圆盘板200的旋转相位差,相对于圆盘板200而在与动力传递相同的旋转方向(在一实施方式中为顺时针方向)上旋转。在该情况下,轮毂300如上所述设有限制部210,以使得相对于圆盘板200不会过度地相对旋转。此外,在图3中,表示了突起部(突起部306c)与该限制部210抵接而限制轮毂300的过度的相对旋转的状态。此外,在限制轮毂300的过度的相对旋转的情况下,当无法吸收上述的转矩变动时,构成为:由构成第一旋转体100的支撑板102、压板5以及盘簧6构成的限制器产生滑动(阻断动力从第一旋转体100中的罩板101向第二旋转体200传递)。
3.变形例
接下来,参照图6至图14对另外的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的结构的概略剖视图。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的结构的概略剖视图。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10是表示在第五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中轮毂300相对于圆盘板200以规定扭转角相对旋转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组装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中的轮毂300的概略俯视图。图13是表示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中轮毂300相对于圆盘板200以规定扭转角相对旋转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图14是示意性地放大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的一部分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3-1.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具有与上述的一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大致相同的结构,但第一旋转体100的结构以及从第一旋转体100向圆盘板200(第一板201)的动力传递的结构与一实施方式不同。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中,对于与一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相同的结构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一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的第一旋转体100由罩板101和支撑板102构成,与此相对,如图6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的第一旋转体100仅由一片板材(衬板100)构成。衬板100通过螺栓4而固定于飞轮2,并且经由设置于衬板100与圆盘板200中的第一板201之间的摩擦材料105而向圆盘板200(第一板201)传递动力。
此外,与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情况相同,作为设置上述摩擦材料105的替代,也可以构成为,在衬板100中的与第一板201相对的面以及与压板5相对的面中的至少一方的面形成由含有3d过渡金属的化合物构成的第一镀膜层(未图示),且在第一板201中的与衬板100相对的面以及压板5中的与衬板100相对的面中的至少一方的面形成由含有3d过渡金属的化合物构成且硬度比第一镀膜层低的第二镀膜层(未图示)。由此,能够提高动力的传递效率。
此外,在衬板100的在轴向上与第一板201相反的一侧相对的位置设有压板5。压板5配置于夹在衬板100与第二板202之间的位置,压板5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板201。另外,通过盘簧6朝向第一板201按压压板5。通过该结构,压板5和衬板100实质上一体地旋转,并且将从飞轮2传递的动力传递至圆盘板200(第一板201)。
在这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中,与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减少第一旋转体100的部件件数。
3-2.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第三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的大部分的结构要素是相同的,但如图7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的铆钉250构成为其中央附近的外径较大,其端部的外径较小。也即,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中的铆钉250形成有在径向上引导第一板201的第一紧固部251和在径向上引导第二板202的第二紧固部252,第一紧固部251以及第二紧固部252设定在上述外径较小的部位,在两紧固部之间形成有外径较大的大径部253。
通过使用这样的铆钉250,能够使圆盘板200中的第一板201和第二板202分离。由此,在通过铆钉250将第一板201和第二板202紧固时,对第一板201(以及第二板202)沿轴向施加的台阶加工的该台阶的深度能够与该紧固位置对应地变浅,第一板201(以及第二板202)的成形性提高,且第一板201(以及第二板202)的强度提高。
3-3.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第四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与上述的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以及第三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的大部分的结构要素是相同的,但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中,如图8所示形成有包围部600,包围部600包围在第一板201设置的缺口205而在内部容纳轮毂300。能够通过对第一板201(以及第二板202)进行弯曲加工等来成形包围部600。像这样,通过设置有包围部600,能够提高第一板201以及轮毂300的强度。
3-4.第五实施方式
接下来,第五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具有与上述的一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大致相同的结构,但如图9以及图10所示,在设置于第一板201的缺口205的大致中央附近形成有从该第一板201沿径向连续地设置的辅助肋部212。通过形成该辅助肋部212,能够提高供轮毂300反复抵接(碰撞)的第一板201的限制部210的强度,进一步提高第一板201本身的强度。
3-5.第六实施方式
接下来,第六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具有与一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第五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大致相同的结构,但如图11至图13所示,轮毂300的形状以及设置于第一板201的限制部210的形状与其他方式不同。
具体而言,轮毂300中的突起部306a、306b、306c、306d具有在周向上延伸得较长的形状。与此相应地,与一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的情况相比,接收该突起部306a、306b、306c、306d的缺口205以在周向上延伸得较大的方式设置于第一板201。也即,与区域I~IV对应地,缺口205在各区域中在周向上形成得较长。并且,在第一板201设有用于将设置于各区域的缺口205彼此分隔的分隔部210x,该分隔部210x的周向端面作为限制部210而发挥作用。此外,分隔部210x与各区域I~IV对应地形成为在第一板201中沿径向延伸。可以对第一板201进行加工来设置分隔部210x,也可以将作为分体的分隔部210x固定于第一板201来进行设置。
另外,在第一板201中设有以从周向夹着分隔部210x的方式支承分隔部210x的一对加强肋部213、214。一对加强肋部213、214也与分隔部210x相同地,与各区域I~IV对应地形成为在第一板201中沿径向延伸。通过设定为该结构,能够提高分隔部210x(限制部210)的强度。
3-6.第七实施方式
接下来,第七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具有与一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1大致相同的结构,但如图14所示,限制部210的形状通过使缺口205的外缘部沿轴向折弯而形成。因此,限制部210、进一步第一板201的强度提高。
如上所述,以上例示各种实施方式,但上述实施方式仅是一个示例,并非意图限定实用新型的范围。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来加以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另外,还能够适当地变更各结构、形状、大小、长度、宽度、厚度、高度、数量等来加以实施。另外,上述各种实施方式也能够应用于面向例如离合器盘等不需要上述限制器功能的用途的减振装置中。

Claims (5)

1.一种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旋转体,该第一旋转体绕旋转轴旋转,并且动力从飞轮被传递至该第一旋转体;
第二旋转体,该第二旋转体至少具有第一板和第二板,动力从所述第一旋转体被传递至所述第一板,并且所述第一板绕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相对地配置,并且所述第二板绕所述旋转轴而与所述第一板一体地旋转;
第三旋转体,该第三旋转体绕所述旋转轴而相对于所述第二旋转体相对旋转;
紧固件,该紧固体在沿径向与从所述第一旋转体向所述第一板传递动力的位置分离的位置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成为一体;以及
弹性机构部,该弹性机构部使所述第二旋转体和所述第三旋转体在旋转方向上弹性连结,
在所述第一板设有限制部,该限制部对规定扭转角以上的所述第三旋转体的相对旋转进行限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相对于所述紧固件而设置于径向内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板设有在周向上延伸并且支承所述限制部的肋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板设有分隔部和一对加强肋部,所述分隔部在径向上延伸,所述一对加强肋部在径向上延伸,并以在周向上夹着所述分隔部的方式支承所述分隔部,
所述限制部为所述分隔部的周向端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件具有:在径向上引导所述第一板的第一紧固部、以及在径向上引导所述第二板的第二紧固部,所述第一紧固部和所述第二紧固部在轴向上分离。
CN202020275119.0U 2019-08-09 2020-03-09 减振装置 Active CN21217776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48055 2019-08-09
JP2019148055A JP7346992B2 (ja) 2019-08-09 2019-08-09 ダン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77761U true CN212177761U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77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75119.0U Active CN212177761U (zh) 2019-08-09 2020-03-09 减振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02607B2 (zh)
JP (1) JP7346992B2 (zh)
CN (1) CN212177761U (zh)
DE (1) DE1020201206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08826B2 (ja) * 2019-02-25 2023-01-19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回転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45439U (zh) * 1986-09-11 1988-03-26
JPH06341459A (ja) * 1993-05-31 1994-12-13 Mitsubishi Motors Corp クラッチディスク
JP2000130462A (ja) * 1998-10-22 2000-05-12 Exedy Corp ストップピン及び動力伝達装置
JP4277507B2 (ja) * 2001-10-17 2009-06-1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トルク変動吸収装置
JP4277501B2 (ja) 2001-10-17 2009-06-1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トルク変動吸収装置
JP5481897B2 (ja) * 2009-03-25 2014-04-23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トルク変動吸収装置
JP5272853B2 (ja) 2009-03-31 2013-08-2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トルク変動吸収装置
US8944925B2 (en) * 2010-11-19 2015-02-03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ular damper device
JP5714385B2 (ja) * 2011-03-31 2015-05-0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トルク変動吸収装置
JP2012247005A (ja) * 2011-05-27 2012-12-13 Aisin Seiki Co Ltd トルク変動吸収装置
EP3085812B1 (en) 2013-12-16 2018-08-08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liding memb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28520A (ja) 2021-02-25
US11802607B2 (en) 2023-10-31
DE102020120620A1 (de) 2021-02-11
US20210041006A1 (en) 2021-02-11
JP7346992B2 (ja) 2023-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48487B2 (ja) ダンパ装置およびロックアップクラッチ装置
US8282494B2 (en) Damper device
US6585091B2 (en)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US8066574B2 (en) Damper mechanism
CN107202147B (zh) 减振装置
JP5272853B2 (ja) トルク変動吸収装置
KR102289993B1 (ko) 차량용 토션 댐퍼
WO2010010896A1 (ja) 動力伝達部品、ダンパー機構およびフライホイール組立体
US5353664A (en)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WO2010024101A1 (ja) フライホイール組立体
US5020647A (en) Lock-up damper device for torque converter
CN212177761U (zh) 减振装置
US11619270B2 (en) Lock-up device for torque converter
US8833203B2 (en) Damper for input shaft of transmission
WO2017159776A1 (ja) ダンパ装置
WO2019098219A1 (ja) ダンパ装置
EP2434175B1 (en) Torque fluctuation absorber
EP3636955B1 (en) Damper device
JP7091118B2 (ja) 捩り振動低減装置およびその捩り振動低減装置を備えたトルクコンバータ
CN213711745U (zh) 减振装置
CN209839063U (zh) 减震装置
CN113811702B (zh) 减震器装置
JP2004324758A (ja) ロックアップクラッチ機構付きトルクコンバータ装置
KR101155608B1 (ko) 하이브리드 차량용 토션 댐퍼
JP2000310282A (ja) ダンパーディスク組立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