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08529U - 电磁炉 - Google Patents

电磁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08529U
CN212108529U CN202020567885.4U CN202020567885U CN212108529U CN 212108529 U CN212108529 U CN 212108529U CN 202020567885 U CN202020567885 U CN 202020567885U CN 212108529 U CN212108529 U CN 2121085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b
wind
air inlet
wire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6788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斌
祝明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6788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085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085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085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和位于底壳上面板,底壳和面板围合成容置腔,容置腔内设有电源板和散热风机,散热风机具有连接电源板的导线,容置腔内还设置有围设在散热风机至少部分外周的挡风筋,挡风筋将容置腔分为进风区和散热区,散热风机和电源板均位于散热区,挡风筋上形成有用于连通进风区和散热区的至少一个进风口。本实用新型直接采用该进风口将导线从散热区引出至进风区,在保证导线不会与电源板过多接触,防止与电源板上的铝片发生短路等问题的同时,简化了电磁炉的结构设置,从而提高了电磁炉的制作效率。

Description

电磁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是一种常见的电磁烹饪器具,具有快速加热、无明火、安全方便等优点,收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
现有的电磁炉主要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顶部的面板,壳体和面板围成容置腔,该容置腔内设置有散热风机和发热元件,发热元件一般包括线圈盘和电路板,在容置腔内还设置有挡风板,挡风板将容置腔分为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散热风机和发热元件位于第一容置腔,散热风机将经壳体上的进风口进入第二容置腔内的冷风进行加速并吹向发热元件,利用风流带走聚集在发热元件周围的热量,从而避免其工作温度过高,保证电磁炉的正常工作。其中,散热风机与容置腔内的电源板通过导线连通,以使散热风机与电源板之间进行电信号传输,实现电源板对散热风机工作状态的控制。目前,为了防止导线与电源板过多接触,与散热风连接的导线从挡风板上开设的连通槽穿出并设置在第二容置腔内。
然而,现有的电磁炉中,需在挡风板上开设连通槽,才能将与散热风机连接的导线从第一容置腔引出至第二容置腔内,这就增加了电磁炉的制作工序,从而降低了电磁炉的制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以至少解决现有的电磁炉在挡风板上开设连通槽以将连接在散热风机上的导线引出至进风区,从而增加了电磁炉的制作工序及其它潜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和位于所述底壳上面板,所述底壳和所述面板围合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电源板和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具有连接所述电源板的导线,所述容置腔内还设置有围设在所述散热风机至少部分外周的挡风筋,所述挡风筋将所述容置腔分为进风区和散热区,所述散热风机和所述电源板均位于所述散热区,所述挡风筋上形成有用于连通所述进风区和所述散热区的至少一个进风口,至少部分所述导线穿过所述进风口且位于所述进风区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散热风机的至少部分外周设置挡风筋,以将散热风机朝向进风区的一侧进行阻挡,从而减小进入散热风机的风机腔内的气流反流至进风区内,使得更多的冷风从散热风机的出风口吹向电源板等电子元件,从而提高了对电磁炉的散热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连接在散热风机上的导线的另一端从挡风筋上的进风口引出至进风区,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因挡风筋上本身就具有供进风区内的风进入散热风机内的进风口,因此,本实用新型直接采用该进风口将导线从散热区引出至进风区,在保证导线不会与电源板过多接触,防止与电源板上的铝片发生短路等问题的同时,简化了电磁炉的结构设置,从而提高了电磁炉的制作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进风口的顶壁和侧壁实现对导线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限制,从而避免了导线发生晃动而与散热风机的风机叶片接触,防止了导线对风机叶片造成牵绊的风险发生,确保散热风机稳定工作,同时,也确保了散热风机的风机叶片在转动过程中不会扰动导线,使得导线在电磁炉中的设置更加稳定,从而保证导线的两端与散热风机和电源板稳定电连接,同时也避免了导线经风机叶片的扰动拉扯而出现损坏的情况,保证了散热风机与电源板之间的电信号的稳定传输,确保电磁炉的正常工作,同时也延长了电磁炉的使用寿命。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连接在散热风机上的导线的另一端从挡风筋的进风口穿出至进风区,然后从进风区到达电源板,避免了导线从散热区内的发热元件周围走线而导致走线困难的情况发生,也避免了发热元件将热量传递至导线上而影响导线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进风口的顶部往所述进风区的方向延伸有挡边,所述进风口处的导线限制在所述挡边与所述进风口的底部之间。
通过在进风口的顶部设置挡边,在节约该挡风筋在厚度方向上的用材的同时,增大了对导线在水平方向上的止挡面积,使得该挡边能够有效的压住导线,防止了导线向上移动,同时也避免了导线从进风口穿出后向上翘起,使得导线在竖直方向上更加稳定。
可选地,所述导线与所述散热风机的连接点位于所述散热风机的下表面,所述挡边低于或者齐平于所述散热风机的下表面,这样,该挡边能够将位于散热风机附近的导线压低至低于散热风机的下表面,或者与散热风机的下表面齐平,从而防止了位于散热风机附近的导线与散热风机的风机叶片接触,保证导线的安装以及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确保该导线与风机叶片之间不会相互扰动。
可选地,所述挡风筋设有挡边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加强筋,且每个所述加强筋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挡边上;多个所述加强筋沿所述挡风筋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以增强挡风筋的结构强度以及挡边在挡风筋上的连接强度,提高了挡风筋以及挡边形成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稳定性,避免挡边以及挡风筋形成的进风口顶壁长期压制导线对挡边以及挡风筋造成损坏,延长了该挡风筋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容置腔内还设置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与所述挡风筋共同将所述容置腔分成所述进风区和所述散热区;
所述挡风板上形成有缺口,所述导线远离所述散热风机的一端从所述缺口穿入至所述散热区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风区与散热区之间设置挡风板,以使挡风板和挡风筋共同将进风区和散热区隔开,有效地缩小了散热区的区域面积,使得从散热风机吹出的高速风流能够更大程度的吹入散热区内的线圈盘等发热元件上,而不会吹入其他空置区域,提高了电磁炉的散热效率。同时,通过位于进风区的导线通过挡风板上的缺口穿入至散热区内,在保证导线与电源板的正常信号连接同时,该缺口也对导线起到水平方向上的限位作用,防止导线在挡风板的延伸方向上移动。
可选地,所述进风区设置有第一支撑筋和灯板组件,所述灯板组件的至少部分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筋上;
所述第一支撑筋上设置有限位部,位于所述进风区内的导线固定在所述限位部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风区设置第一支撑筋和灯板组件,并将灯板组件支撑在第一支撑筋上,以提高该灯板组件在进风区内的稳固性。同时,通过在用于支撑灯板组件的第一支撑筋上设置限位部,以将进风区内的导线固定在该限位部内,提高了该导线在进风区内的设置稳定性,即在确保导线在走线路径上的稳固性的同时,简化了电磁炉的结构,提高了电磁炉的制作效率。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筋靠近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第一支撑筋将所述进风区分隔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底壳上的进风孔均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缩小了进入容置腔的进风区的冷风的流动范围,使得进入进风区内的冷风能够更大程度地经挡风筋上的进风口进入散热风机内,减小了冷风的损耗,从而提高了对电磁炉的散热效率。
可选地,所述限位部为形成在第一支撑筋上的卡槽,所述卡槽的槽底齐平于或者低于所述进风口的顶部。
通过将限位部设置为开设在第一支撑筋上的卡槽,在保证导线在走线路径上稳固性的同时,简化了该限位部的结构,同时便于将导线装配于该限位部内,从而提高了电磁炉的装配效率。另外,通过将灯板组件支撑在第一支撑筋的顶部,进一步防止了位于第一支撑筋顶部的卡槽内的导线从卡槽脱出。同时,通过将设置在第一支撑筋上的卡槽的槽底齐平于或者低于进风口的顶部,以使从进风口穿出至进风区的导线不会因第一支撑筋上的卡槽的支撑而翘起,从而确保该导线不会从第一支撑筋的卡槽内脱出,即保证该导线在卡槽内的稳定性,同时也避免了翘起后的导线与进风口顶部的挡边长期摩擦而损坏导线或者挡边。
可选地,所述第二区域内设置有多个第二支撑筋,且多个所述第二支撑筋沿所述挡风板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每个所述第二支撑筋上均设置有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导线进一步限制在该第二支撑筋上的限位部,以使位于整个进风区内的导线能够按照预设的路径布线,避免出现导线乱窜至其他部件上而影响与散热风机及电源板的稳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筋上的限位部为开设在所述第二支撑筋上的卡槽,在保证导线在走线路径上稳固性的同时,简化了该第二支撑筋上的限位部的结构,同时便于将导线装配于该限位部内,从而提高了电磁炉的装配效率;多个所述卡槽中至少一个的槽口处设置有止挡部;所述导线限制在所述止挡部与所述卡槽的槽底之间,避免导线从卡槽的顶部开口脱出,从而保证导线在进风区内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卡槽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所述止挡部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卡槽的其中一个侧壁上,所述止挡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槽的另一个侧壁之间具有间隔,这样,在保证止挡部在卡槽上的连接稳定性的同时,软质的导线也能够从止挡部的一端与一个侧壁之间的间隔中压入卡槽内,实现对该导线的限位,简化了导线与设置有止挡部的卡槽之间的装配工序,从而提高了电磁炉的装配效率。
可选地,所述底壳包括沿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
所述散热风机靠近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设置,所述挡风筋包括第一挡风筋和第二挡风筋,所述第一挡风筋设置在所述散热风机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部分外周,所述第二挡风筋设置在所述散热风机朝向所述第四侧壁的部分外周,所述第一挡风筋和第二挡风筋上均形成有进风口;
所述导线穿过所述第一挡风筋上的进风口且位于所述进风区内;或者,所述导线穿过所述第二挡风筋上的进风口且位于所述进风区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散热风机朝向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外周均设置挡风筋,以进一步保证散热风机内的风能够从出风口吹向散热区的电源板等发热元件,而不会从散热风机的侧部反流至进风区,进一步提高了电磁炉的散热效率。另外,通过在第一挡风筋和第二挡风筋上均形成有进风口,这样,与散热风机连接导线可以从任意一个进风口穿出并引出至进风区,使得导线的走线路径更加灵活。
可选地,所述第二容置腔内还设置有灯板组件,所述灯板组件包括灯板支架和设置在所述灯板支架上的灯板;
所述灯板支架上设置有延伸至所述散热风机外周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形成所述挡风筋;
和/或,所述灯板组件的至少部分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筋上。
通过将灯板支架上的第二延伸部作为用于限制导线活动的挡风筋,使得该灯板支架的功能多样化,从而减小了电磁炉内部的零部件的设置数量,提高了电磁炉的装配效率。另外,将灯板组件支撑在第一支撑筋上,以提高该灯板组件在进风区的稳定性,同时,该灯板组件的灯板支架以及灯板也对卡在第一支撑筋上的导线起到竖直方向上的抵挡作用,进一步防止该导线脱出第一支撑筋上的卡槽。
可选地,所述面板的内表面往所述底壳的底壁延伸有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形成所述挡风筋;
或者,所述底壳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的侧壁往所述容置腔的内部延伸有第四延伸部,所述第四延伸部形成所述挡风筋;或者,所述下盖的底壁往所述面板的方向延伸有第五延伸部,所述第五延伸部形成所述挡风筋。
上述设置方式进一步简化了挡风筋的装配工序,即只需将面板盖设在底壳上,便可实现挡风筋在底壳内的位置的确定,或者只需将上盖装配在下盖上,再或者只需提供下盖,便可实现挡风筋在容置腔内的位置的确定。另外,通过将挡风筋一体成型在面板的内表面、下盖的内底壁或者上盖的侧壁,进一步提高了该挡风筋在容置腔内的结构稳定性,从而保证挡风筋实现对散热风机侧部的风的抵挡、挡风筋上的进风口供连接在散热风机上的导线的穿出以及该挡风筋对导线在竖向和横向上的限位作用。
可选地,所述挡风筋与所述底壳的内底壁之间形成所述进风口,以简化进风口的设置工序,进而提高挡风筋的制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中底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下盖的第一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下盖的第二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中I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中具有灯板组件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底壳;
101-上盖;
102-下盖;
110-第一侧壁;
120-第二侧壁;
130-第三侧壁;
140-第四侧壁;
150-容置腔;
151-进风区;
151a-第一区域;
151b-第二区域;
152-散热区;
160-进风孔;
170-出风孔;
180-线圈盘;
200-散热风机;
210-风机支架;
220-风机叶片;
300-电源板;
400-导线;
500-挡风筋;
510-进风口;
520-挡边;
530-加强筋;
540-第一挡风筋;
550-第二挡风筋;
600-挡风板;
610-缺口;
700-第一支撑筋;
710-卡槽;
800-第二支撑筋;
810-止挡部;
900-灯板组件;
910-灯板支架;
920-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电磁炉主要包括底壳和位于底壳顶部的面板,底壳和面板围成容置腔,该容置腔内设置有散热风机和发热元件,发热元件一般包括线圈盘和电路板,发热元件位于散热风机的出风口处,散热风机将经底壳上的进风口进入容置腔内的冷风进行加速并吹向发热元件,利用风流带走聚集在发热元件周围的热量,从而避免其工作温度过高,保证电磁炉的正常工作。
其中,散热风机与容置腔内的电源板通过导线连通,利用导线为散热风机供电,并且将电源板产生的控制信号传输至散热风机,或将散热风机的工作信号反馈至电源板,从而实现电源板与散热风机之间的电信号传输,实现对散热风机工作状态的控制。
然而,用于导通散热风机与电源板之间的导线在电磁炉的搬运过程或者散热风机的转动过程中极易造成导线的晃动或者移位,使得该导线与散热风机的风机叶片接触,从而对风机叶片的转动造成牵绊,影响该散热风机的正常工作。另外,散热风机在转动过程中,风机叶片周围会形成负压环境,导线会在气压作用下靠近风机叶片,从而增加了风机叶片与导线相互影响的可能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炉,通过将导线从散热风机外周的挡风筋的进风口引出至进风区,并通过进风口的顶壁和侧壁实现对导线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限制,从而避免了导线发生晃动而与散热风机的风机叶片接触,防止了导线对风机叶片造成牵绊的风险发生,确保散热风机稳定工作。以下具体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电磁炉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中底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下盖的第一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100和盖设在底壳100上的面板(图中未示出),底壳100和面板共同围成电磁炉的容置腔 150。
其中,该底壳100包括下盖102(如图2所示)和设置在下盖102上的上盖101(如图3所示),上盖101和下盖102共同形成电磁炉的底壳100,面板盖设在上盖101上。
参照图1所示,在容置腔150内设置有散热风机200、电源板300及线圈盘180等元器件。其中,参照图2所示,散热风机200具有连接电源板300 的导线400。通过该导线400实现电源板300与散热风机200之间的电信号的导通。具体地,通过该导线400实现电源板300对散热风机200的正常供电以及对散热风机200的工作的控制,同时也将散热风机200的工作信号反馈至电源板300上,使得该电源板300实现对散热风机200工作状态的控制。
参照图2所示,其中,散热风机200包括风机支架210和设置在风机支架210上的风机叶片220。风机支架210固定在底壳100上,风机叶片220 固定在风机支架210上,并在风机支架210的转轴的带动下转动,从而实现对进入散热风机200的风机腔内的冷风的加速。该散热风机200的具体结构可直接参照现有的电磁炉内的散热风机,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散热风机200的至少部分外周形成有挡风筋 500,该挡风筋500将容置腔150分为进风区151和散热区152,散热风机200、线圈盘180和电源板300均位于散热区152内。本实施例在进风区151内形成有与外部环境连通的进风孔160,以使电磁炉外部的冷风通过该进风孔160 进入进风区151内,在散热区152内形成有与外部环境连通的出风孔170,并且在挡风筋500上形成有与进风区151连通的进风口510,以使进风区151内的至少部分冷风通过该进风口510进入散热区152的散热风机200内,经散热风机200对该冷风进行加速,尔后高速冷风从散热风机200的出风口吹向散热区152内的线圈盘180以及电源板300等发热元件上,对线圈盘180 和电源板300等发热元件进行散热,最后热风从散热区152内的出风孔170 吹出至电磁炉外部。
本实施例通过在散热风机200的至少部分外周设置挡风筋500,以将散热风机200朝向进风区151的一侧进行阻挡,从而减小进入散热风机200的风机腔内的气流反流至进风区151内,使得更多的冷风从散热风机200的出风口吹向电源板300等发热元件,从而提高了对电磁炉的散热效率。
其中,进风口510可以开设在挡风筋500的中间区域,也即是说,该进风口510由挡风筋500的顶壁、侧壁以及底壁围合形成。本实施例具体是以该进风口510开设在挡风筋500的底部,即该进风口510由挡风筋500的顶壁、侧壁以及底壳100的内底壁共同围合而成为例进行的说明。
为了方便描述,本实施例将底壳100沿周向依次连接的四个侧壁分别称为第一侧壁110、第二侧壁120、第三侧壁130及第四侧壁140。
本实施例的进风孔160在具体设置时,可以设置在第一侧壁110或者第四侧壁140上,以避免了电磁炉工作时桌面的积水被吸入至底壳100内的情况发生,延长了电磁炉内电子器件的使用寿命,避免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一些示例中,也可以在第一侧壁110和第四侧壁140上均开设有进风孔160。
本实施例的出风孔170在具体设置时,可以设置在第三侧壁130上或者第二侧壁120远离进风孔160的位置上,以避免从散热风机200吹出的风还未对线圈盘180和电源板300进行有效散热而直接从出风口排出的情况发生,从而防止了冷却风的浪费,同时保证了对线圈盘180和电源板300的有效冷却。
本实施例的散热风机200设置在靠近第一侧壁110与第四侧壁140的拐角处,电源板300设置在靠近第二侧壁120的位置。
本实施例的挡风筋500在具体设置时,可仅围设在散热风机200的部分外周,例如,该挡风筋500围设在散热风机200朝向第一侧壁110的部分外周,或者该挡风筋500围设在散热风机200朝向第四侧壁140的部分外周。
在一些示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风机200吹向散热区152的冷风量,可以在散热风机200朝向第一侧壁110和朝向第四侧壁140的侧部均设置有挡风筋500,此时,挡风筋500与第一侧壁110以及第四侧壁140之间形成该进风区151,该挡风筋500与部分第二侧壁120及第三侧壁130之间形成散热区152。
为了方便描述,本实施例将位于散热风机200朝向第一侧壁110的一侧的挡风筋500作为第一挡风筋540,将位于散热风机200朝向第四侧壁140 的一侧的挡风筋500作为第二挡风筋550,如图1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第一挡风筋540和第二挡风筋550上分别设置一个或者多个进风口510。
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与散热风机200连接的导线400穿过挡风筋500上的进风口510并延伸至进风区151内,继而从该进风区151延伸至散热区152内的电源板300上。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因挡风筋500上本身就具有供进风区151内的风进入散热风机200内的进风口510,因此,本实施例直接采用该进风口510将导线400从散热区152引出至进风区151,在保证导线400不会与电源板300 过多接触,防止导线400与电源板300上的铝片发生短路等问题的同时,简化了电磁炉的结构设置,从而提高了电磁炉的制作效率。
同时,位于进风口510处的导线400卡设在进风口510的顶壁和侧壁围成的空间内,以对该导线400在散热风机200附近区域的活动起到限位作用,使得该导线400在散热风机200附近的固定更加稳定,从而避免了导线400 发生晃动而与散热风机200的风机叶片220接触,防止了导线400对风机叶片220造成牵绊的风险发生,确保散热风机200稳定工作。
实际应用中,连接在散热风机200与电源板300之间的导线400可以由一个支线形成,也可由并行的两个或者多个支线形成。每个支线用于起到不同的信号传输功能。本实施例具体是将从散热风机200的连接点引出的所有支线均卡设在挡风筋500的进风口510内,以保证所有支线不会与散热风机 200之间发生相互影响。
本实施例将连接在散热风机200上的导线400引出至进风区151内,并限制在挡风筋500的进风口510内,也确保了散热风机200的风机叶片220 在转动过程中不会扰动导线400,使得导线400在电磁炉中的设置更加稳定,从而保证导线400的两端与散热风机200和电源板300稳定电连接,同时也避免了导线400经风机叶片220的扰动拉扯而出现损坏的情况,保证了散热风机200与电源板300之间的电信号的稳定传输,确保电磁炉的正常工作,同时也延长了电磁炉的使用寿命。
通常,散热区152内的电源板300上设置有多个高功率的电子元件,在导线400通电情况下,与该电子元件距离过近会发生信号干扰的问题,或者出现与电子元件短接的问题,甚至造成导线400或者电源板300起火的现象。另外,位于散热风机200附近的线圈盘180若与通电后的导线400距离过近,该线圈盘180对导线400也会发生电磁干扰,从而影响线圈盘180以及导线 400各自的工作。
基于此,本实施例将连接在散热风机200上的导线400的另一端从挡风筋500的进风口510引出至进风区151,然后从进风区151到达电源板300,使得大部分导线400远离电磁炉内的线圈盘180以及电源板300设置,避免与线圈盘180的电磁发生相互干扰,同时也避免了导线400与电源板300发生信号干扰或者短接问题。
另外,因散热风机200与电源板300之间的电子元件较多,且分布位置比较杂散,本实施例通过将导线400引出至进风区151内,避免了导线400 从散热区152内的发热元件周围走线而导致走线困难的情况发生,同时也避免了发热元件将热量传递至导线400上而影响导线400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导线400可以是从第一挡风筋540上的进风口510穿出并延伸至该第一挡风筋540与第一侧壁110 之间的进风区151内,以缩短从散热风机200引出的导线400到达电源板300 的走线路径。当然,在其他示例中,该导线400也可以从第二挡风筋550上的进风口510穿出并延伸至第二挡风筋550与第四侧壁140之间的进风区151 内,并从第一侧壁110一侧的进风区151进入散热区152内。
以下具体以导线400从第一挡风筋540上的进风口510穿出至进风区151 为例进行说明。
图4是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继续参照图2和图4所示,进风口510 的顶部往进风区151的方向延伸有挡边520,该进风口510处的导线400限制在挡边520与进风口510的底部之间。
具体地,在第一挡风筋500位于进风口510的顶壁上往外延伸有挡边520,这样,在无需增大该挡风筋500的厚度的同时,进一步限制位于进风口510 内的导线在竖直方向上活动,换句话说,本实施例通过在进风口510的顶部设置挡边520,在节约该第一挡风筋540在厚度方向上的用材的同时,增大了对导线400在水平方向上的止挡面积,使得该挡边520能够有效的压住导线400,防止了导线400向上移动,同时也避免了导线400从进风口510穿出后向上翘起,使得导线400在竖直方向上更加稳定。
其中,该挡边520可以是与第一挡风筋540一体成型的一体件,以简化挡边520与第一挡风筋540之间的装配工序。当然,该挡边520还可以粘接或者卡接在第一挡风筋540上,以便于在该挡边520受损时可以进行单独更换。
实际应用中,导线400与散热风机200的连接点位于散热风机200的下表面,具体的,该导线400与散热风机200的连接点位于风机支架210的下表面,本实施例的挡边520低于或者齐平于散热风机200的下表面,这样,该挡边520能够将位于散热风机200附近的导线400压低至低于散热风机200 的下表面,或者与散热风机200的下表面齐平,从而防止了位于散热风机200 附近的导线400与散热风机200的风机叶片220接触,从而保证导线400的安装以及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确保该导线400与风机叶片220之间不会相互扰动。
参照图4所示,具体设置时,本实施例的挡边520的高度h1即该挡边 520与底壳100的内底壁之间的距离可以为10mm-25mm,以进一步保证能够穿过具有更多支线的导线400的同时,确保该挡边520能够将导线400压低至不与散热风机200的风机叶片接触。例如,挡边520的高度h1可以是10mm、 14mm、18mm、20mm或者25mm等合适的数值。
为了增强该挡边520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在第一挡风筋540设有挡边 520的侧壁上设置有加强筋530,该加强筋530的一端延伸至挡边520上,以增强第一挡风筋540的结构强度以及挡边520在第一挡风筋540上的连接强度,提高了第一挡风筋540以及挡边520形成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稳定性,避免挡边520以及第一挡风筋540形成的进风口510顶壁长期压制导线400对挡边520以及第一挡风筋540造成损坏,延长了该第一挡风筋540的使用寿命。
具体设置时,可以在第一挡风筋540上设置一个加强筋530,该加强筋 530可以设置在第一挡风筋540的中间区域。在一些示例中,可以沿挡风仅 50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加强筋530,以进一步提高对第一挡风筋540以及挡边520的结构强度。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是对第一挡风筋540的设置方式进行的描述,当导线400是从第二挡风筋550上的进风口510穿入至进风区151时,该第二挡风筋550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直接参照第一挡风筋540的内容,本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容置腔150内还设置有挡风板600,该挡风板600与挡风筋500共同将容置腔150分成进风区151和所述散热区152。例如,该挡风板600位于挡风筋500与第二侧壁120之间,并与第一侧壁110 相对设置,该挡风板600和挡风筋500与第一侧壁110之间形成进风区151,挡风板600和挡风筋500与部分第二侧壁120、第三侧壁130以及部分第四侧壁140共同围成散热区152。
该挡风板600和挡风筋500共同将进风区151和散热区152隔开,进一步缩小容置腔150内具有发热元件的散热区域面积,使得从散热风机200吹出的高速风流能够更大程度的吹入散热区152内的线圈盘180等发热元件上,而不会吹入其他空置区域,提高了电磁炉的散热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该挡风板600与挡风筋500可以为两个独立的部件,该该挡风板600的第一端即靠近第四侧壁140的一端可以与挡风筋500连接在一起,可以将挡风板600朝向第四侧壁140的一端抵接在挡风筋500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挡风板600的第一端往散热风机200的外周可以延伸有第一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形成本实施例的挡风筋500,这样,在实现将导线400从挡风筋500上的进风口510穿出至进风区151、并且该进风口510的顶部实现对导线400在竖直方向上的限位的同时,减少了电磁炉内的零部件数量,从而简化了电磁炉的零部件装配工序。
本实施例的挡风板600的第二端即靠近第二侧壁120的一端可直接延伸至第二侧壁120上,以有效隔离散热区152和进风区151,进一步避免散热风机200吹向散热区152内的冷风进入进风区151内。
该挡风板600在具体设置时,可以与底壳100作为一体成型的一体件,以增强该挡风板600在容置腔150内的结构稳定性,从而保证该挡风板600 的挡风作用。当然,该挡风板600还可以通过粘接或者卡接的方式连接在底壳100的内壁上,本实施例具体不对挡风板600与底壳100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限制。
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挡风板600上形成有缺口610,导线400远离散热风机200的一端从缺口610穿入至散热区152内。其中,该缺口610 具体是从挡风板600的顶部往底壳100的内底壁的方向凹陷的凹陷位。
具体地,连接在散热风机200上的导线400首先从挡风筋500上的进风口510穿出至进风区151,继而从进风区151往靠近第二侧壁120的方向延伸,最后从挡风板600上的缺口610穿入至散热区152内,并与电源板300 电连接,这样,在保证导线400与电源板300的正常信号连接同时,该缺口 610也进一步对导线400起到水平方向上的限位作用,防止导线400在挡风板600的延伸方向上移动,保证该导线400在进风区151内的走线路径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该缺口610可以设置在靠近第二侧壁120的位置,这样使得更多的导线400处于进风区151。具体而言,导线400从该缺口610穿入至散热区152后,直接到达电源板300靠近第二储备120的区域,进而避免该导线400与位于电源板300与散热风机200之间的元器件接触而发生相互干扰的情况。
实际应用中,用于导通散热风机200与电源板300之间的导线400一般为软质的硅胶材质,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因此,该缺口610的宽度可以小于或者等于导线400的直径,以在保证导线400能够卡入缺口610内的同时,也使得该导线400不会轻易从缺口610内脱出,从而提高导线400 在缺口610内的稳定性。
图5是图1中下盖的第二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参照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进风区151内设置有第一支撑筋700,第一支撑筋700将进风区151分为第一区域151a和第二区域151b,位于挡风筋500上的进风口510与位于底壳100上的进风孔160均位于第一区域151a内,这样,使得进入进风区151内的冷风能够更大程度地经挡风筋 500上的进风口510直接进入散热风机200内,而不会使进入进风区151内的冷风扩散至整个进风区151内,即缩小了从进风孔160进入进风区151的冷风的流动范围,减小了冷风的损耗,增大进入散热风机200的冷风量,从而使得更多的冷风从散热风机200吹出并流入电源板300等发热元件上,提高了对电磁炉的散热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支撑筋700可以位于挡风筋500与第一侧壁110 之间,也可以位于挡风板600靠近挡风筋500的部分与第一侧壁之间110之间,具体可根据挡风筋500的延伸长度对该第一支撑筋700的设置位置进行调整。
以下具体以该第一支撑筋700位于挡风筋500与第一侧壁110之间为例进行说明。
该第一支撑筋700的两端可以分别延伸至挡风筋500和第一侧壁110上,以将第一区域151a与第二区域151b完全隔离,进一步减小冷风从底壳100 上的进风孔160进入散热风机200的路径上的损耗。
在该示例中,第一支撑筋700的两端可以分别与挡风筋500和第一侧壁 110连接,以增强该第一支撑筋700在进风区151内的结构稳定性。例如,该第一支撑筋700可以与底壳100以及挡风筋500设置为一体成型的一体件,以简化电磁炉的装配工序,同时也增强了第一支撑筋700以及挡风筋500整体的结构强度。在一些示例中,该第一支撑筋700还可以卡接或粘接等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固定在底壳100、挡风筋500以及第一侧壁110上,以便于该第一支撑筋700的更换。当然,该第一支撑筋700的两端还可以抵在挡风筋 500与第一侧壁110上,以简化第一支撑筋700的装配工序。
在其他示例中,该第一支撑筋700的两端还可以分别与挡风筋500和第一侧壁110之间具有一定间隔,以避免挡风筋500或者底壳100在受到外力而发生晃动或者损坏时不会影响第一支撑筋700的结构稳定性。
参照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第一支撑筋700上设置有限位部,位于进风区151内的导线400限制在该第一支撑筋700的限位部上,以提高该导线400 在进风区151内的设置稳定性,使得该导线400稳定地在固定在容置腔150 内的固定路径上,从而避免了导线400发生晃动而与散热风机200的风机叶片220接触,进而防止了导线400对风机叶片220造成牵绊的风险发生,确保散热风机200稳定工作。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筋700的限位部在具体设置时,可以是开设在第一支撑筋700上的贯穿孔,这样,从散热风机200上引出的导线400穿设在该贯穿孔内,从而将导线400稳定地固定在第一支撑筋700上,进而使得导线400在进风区151的走线路径上更加稳定,
在一些示例中,该限位部还可以使形成在第一支撑筋700上的限位筋,该限位筋上开设有限位孔或者限位槽,导线400在进风区151的部分穿设在该限位孔或者卡设在该限位槽内,实现该导线400在垂直于自身轴线的方向上的限位。
参照图6所示,可选地,该第一支撑筋700上的限位部具体可以是形成在该第一支撑筋700上的卡槽710,位于进风区151内的导线400卡设在该卡槽710内,以限制导线400在进风区151内的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该导线400在进风区151内的设置稳定性,使得该导线400稳定地在固定在容置腔150内的固定路径上,从而避免了导线400发生晃动而与散热风机200的风机叶片220接触,进而防止了导线400对风机叶片220造成牵绊的风险发生,确保散热风机200稳定工作。另外也确保该导线400不会在电磁炉在搬运过程中或者散热风机200的工作过程中活动至挡风板600或者其他绕在其他部件上,提高该导线400在进风区151内的稳固性,从而保证该导线400 与散热风机200以及电源板300的稳定连接。
其中,该第一支撑筋700靠近进风口510设置,以进一步缩小从外部进入第一区域151a的冷风的流动范围,使得位于第一区域151a内的冷风能够更大程度地经进风口510进入散热风机200内,进而增大经散热风机200吹出的冷风量,实现对散热区152的发热元件的有效散热。
参照图6所示,开设在第一支撑筋700上的卡槽710在具体设置时,其槽底齐平于或者低于进风口510的顶部,以使从进风口510穿出至进风区151 的导线400不会因第一支撑筋700上的卡槽710的支撑而翘起,从而确保该导线400不会从第一支撑筋700的卡槽710内脱出,即保证该导线400在卡槽710内的稳定性,同时也避免了翘起后的导线400与进风口510顶部的挡边520长期摩擦而损坏导线400或者挡边520。
图7是图5中III处的局部放大图。参照图6和图7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导线400在进风区151内的设置稳定性,本实施例在第二区域151b内设置有多个第二支撑筋800,并且多个第二支撑筋800沿挡风板60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每个第二支撑筋800上均设置有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二区域151b 内的导线400进一步限制在该第二支撑筋800上的限位部,以使位于整个进风区151内的导线400能够按照预设的路径布线,避免出现导线乱窜至其他部件上而影响与散热风机200及电源板300的稳定连接。
与第一支撑筋800上的限位部的设置方式一样,该第二支撑筋800上的限位部也可以是开设在第二支撑筋800上的卡槽710,位于第二区域151b内的导线400卡设在每个第二支撑筋800上的卡槽710内,以使位于整个进风区151内的导线400能够稳定固定在预设的路径上,从而进一步提高该导线 400在容置腔150内的按照及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导线400乱窜至其他部件上而影响与散热风机200及电源板300的稳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支撑筋800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直接参照上述第一支撑筋700的内容。具体设置时,相邻两个第二支撑筋800之间的距离或者第一支撑筋700与第二支撑筋800之间的距离可以在40mm-80mm之间,例如,相邻两个第二支撑筋800之间的距离或者第一支撑筋700与第二支撑筋 800之间的距离可以是40mm、600或者800等合适的数值,这样,在保证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筋700和多个第二支撑筋800能够对位于进风区151内的导线400进行有效固定的同时,减少了第二支撑筋800的设置数量,使得电磁炉的整个装配效率以及制作成本得以提高。
例如,本实施例在第二区域151b内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二支撑筋800,便可实现对位于进风区151内的导线400的有效限位。本实施例具体不对第二支撑筋800的设置数量进行限制,具体可根据电磁炉的宽度即第二侧壁120 与第四侧壁140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
可以理解的是,位于第一支撑筋700上的卡槽710以及位于每个第二支撑筋800上的卡槽710在挡风板600的延伸方向上可以处于同一直线上,以使导线400在进风区151内沿一条直线布线,进一步提高该导线400的稳定性,同时也缩短了该导线400的设置长度。
参照图6和图7所示,具体设置时,每个卡槽710的宽度在卡槽710的整个高度方向可以处处相等,以简化卡槽710的设置工序。该卡槽710的宽度a可以设置为3mm-7mm,以保证由单根支线或者两个支线的导线400均能够顺利地穿设于卡槽710内。例如,该卡槽710的宽度a可以设置为3mm、 5mm或者7mm等合适的数值。
当然,在一些示例中,该卡槽710的宽度还可以在自槽底至槽口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以便于导线400卡入至卡槽710靠近槽底的位置,同时也避免位于卡槽710内的导线400轻易从卡槽710内脱出。
每个卡槽710的深度b可以大于或者等于导线400的直径,以保证导线 400能够完全卡入卡槽710内,提高导线400在卡槽710内的稳定性。具体而言,卡槽710的深度b可以设置为3mm-7mm,以保证由单根支线或者两个支线的导线400均能够完全卡入卡槽710内。例如,该卡槽710的深度b可以设置为3mm、5mm或者7mm等合适的数值。
需要说明的是,卡槽710的深度b具体是指该卡槽710的槽底至槽口之间的距离。
参照图7所示,为进一步提高导线400在进风区151内的设置稳定性,本实施例可以在多个卡槽710中至少一个的槽口处设置有止挡部810,导线 400限制在止挡部810与该卡槽710的槽底之间,避免导线400从卡槽710 的槽口脱出,从而保证导线400在进风区151内的稳定性。
例如,可以在每个第二支撑筋800的卡槽710的槽口处均往卡槽710的内部延伸有一个止挡部810,卡设在该卡槽710内的导线400具体限制在止挡部810与卡槽710的槽底之间。因止挡部810的限位作用,使得卡设于止挡部810下方的导线400不会从槽口脱出。
具体设置时,该止挡部810的一端连接在卡槽710的第一侧壁,止挡部 810的另一端与卡槽710的第二侧壁之间具有间隔。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分别为卡槽710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述设置方式在保证止挡部810在卡槽710上的连接稳定性的同时,软质的导线也能够从止挡部810的一端与第二侧壁之间的间隔中压入卡槽710 内,实现对该导线400的限位,简化了导线400与设置有止挡部810的卡槽 710之间的装配工序,从而提高了电磁炉的装配效率。
其中,止挡部810与卡槽710的第二侧壁之间的间隔在具体设置可以小于导线400的直径,这样,卡入止挡部810与槽底之间的导线400便很难从该间隔中脱出。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中具有灯板组件的爆炸图。参照图 8所示,本实施例的进风区151内还设置有灯板组件900,该灯板组件900包括灯板支架910和设置在灯板支架910上的灯板920。具体安装时,灯板支架910可固定在进风区151位于第一区域151a一侧的底壳100上,灯板920 位于第一区域151a内的一部分固定在灯板支架910背离底壳100的内底壁的一侧,另一部分搭设进风区151的第二区域151b。
可以理解的是,该灯板支架910将灯板920与第一区域151a的进风孔160 隔开,因此,该灯板支架910可以避免从进风孔160进入容置腔150内的水汽或者污渍直接掉落在灯板920上,也可以避免人为将条状或者棒状等导电体从该部分进风孔160伸入至底壳100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从进风孔160 伸入的导电体触碰到底壳100内的灯板920而导致触电的现象发生的几率,提高了安全性。
另外,位于进风区151内的至少部分导线400限制在灯板920或者灯板支架910与底壳100的内底壁之间。具体的,位于进风区151内的导线400 的一部分位于灯板支架910与底壳100的内底壁之间,位于进风区151的导线400的其余部分位于灯板920与底壳100的内底壁之间。通过将灯板920 或者灯板支架910搭设在进风区151的导线400上方,以进一步限制位于进风区151内的导线400在竖直方向上的活动,从而进一步避免该导线400从挡风板600上晃动至散热区152内,从而不仅确保该导线400不会与散热风机200的风机叶片220接触,而且也防止了导线400与电源板300、线圈盘 180等发生干涉,确保导线400、散热风机200以及其他元器件稳定工作。
可以理解的是,当灯板支架910延伸至第一支撑筋700的上方时,位于进风区151内的部分导线400限制在灯板支架910与第一支撑筋700之间。当灯板支架910未延伸至第一支撑筋700的上方时,位于进风区151内的部分导线400限制在灯板920与第一支撑筋700和第二支撑筋800之间,这两种情况均能够提高导线400在进风区151内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灯板组件900的至少部分支撑在第一支撑筋700上,换句话说,该第一支撑筋700的顶端延伸至灯板920或者灯板支架910上,以提高灯板920或者灯板支架910在进风区151内的稳固性。另外,灯板920或者灯板支架910支撑在第一支撑筋700上,进一步防止了卡设在第一支撑筋 700的卡槽710内的导线400从该卡槽710内脱出。例如,当灯板支架910 延伸至第一支撑筋700的上方,且支撑在该第一支撑筋700上,使得该灯板支架910以及固定在该灯板支架910上的灯板920能够更加稳定地固定在进风区151内,同时,位于灯板支架910与第一支撑筋700的卡槽710围成的空间能够更好的限制导线400的活动。
另外,第二支撑筋800的顶端也可以延伸至灯板920的下表面,不仅起到稳固该灯板920的作用,而且位于灯板920与第二支撑筋800的卡槽710 围成的空间能够更好的限制导线400的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灯板支架910上设置有延伸至散热风机200 外周的第二延伸部,该第二延伸部可以作为本实施例的挡风筋500,使得该灯板支架910的功能多样化,从而减小了电磁炉内部的零部件的设置数量,提高了电磁炉的装配效率。
在一些示例中,本实施例的电磁炉的面板的内表面可以往底壳100的底壁延伸有第三延伸部,该第三延伸部可以形成本实施例的挡风筋500。当然,本实施例的电磁炉的底壳100的内表面可以延伸有延伸部,该延伸部可以形成为本实施例的挡风筋500。
参照图3所示,具体地,底壳100的上盖101的内侧壁可以往容置腔150 的内部延伸有第四延伸部,该第四延伸部形成该挡风筋500,例如,该第四延伸部形成本实施例中朝向第四侧壁140的第二挡风筋550。
或者,参照图2所示,也可以在底壳100的下盖102的内底壁往面板的方向延伸与第五延伸部,该第五延伸部可以形成本实施例的挡风筋500。例如,该第五延伸部形成本实施例中朝向第一侧壁110的第一挡风筋540。
上述设置方式进一步简化了挡风筋500的装配工序,例如只需将面板盖设在底壳100上,便可实现挡风筋500在底壳100内的位置的确定,或者只需提供下盖102或者只需将上盖101盖设在下盖102上,便可实现挡风筋500 在容置腔150内的位置的确定。
另外,通过将挡风筋500一体成型在面板的内表面或者底壳100的内表面,进一步提高了该挡风筋500在容置腔150内的结构稳定性,从而保证挡风筋500实现对散热风机200侧部的风的抵挡、挡风筋500上的进风口510 供连接在散热风机200上的导线400的穿出以及该挡风筋500对导线400在竖向和横向上的限位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100)和位于所述底壳(100)上的面板,所述底壳(100)和所述面板围合成容置腔(150),所述容置腔(150)内设有散热风机(200)和电源板(300),所述散热风机(200)具有连接所述电源板(300)的导线(4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置腔(150)内还设置有围设在所述散热风机(200)至少部分外周的挡风筋(500),所述挡风筋(500)至少将所述容置腔(150)分为进风区(151)和散热区(152),所述散热风机(200)和所述电源板(300)均位于所述散热区(152),所述挡风筋(500)上形成有用于连通所述进风区(151)和所述散热区(152)的至少一个进风口(510),至少部分所述导线(400)穿过所述进风口(510)且位于所述进风区(15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510)的顶部往所述进风区(151)的方向延伸有挡边(520),所述进风口(510)处的导线(400)限制在所述挡边(520)与所述进风口(510)的底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400)与所述散热风机(200)的连接点位于所述散热风机(200)的下表面,所述挡边(520)低于或者齐平于所述散热风机(200)的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筋(500)设有挡边(520)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加强筋(530),且每个所述加强筋(530)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挡边(520)上;
多个所述加强筋(530)沿所述挡风筋(50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150)内还设置有挡风板(600),所述挡风板(600)与所述挡风筋(500)共同将所述容置腔(150)分成所述进风区(151)和所述散热区(152);
所述挡风板(600)上形成有缺口(610),所述导线(400)远离所述散热风机(200)的一端从所述缺口(610)穿入至所述散热区(15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区(151)设置有第一支撑筋(700)和灯板组件(900),所述灯板组件(900)的至少部分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筋(700)上;
所述第一支撑筋(700)上设置有限位部,位于所述进风区(151)内的导线(400)固定在所述限位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筋(700)靠近所述进风口(510)设置,所述第一支撑筋(700)将所述进风区(151)分隔成第一区域(151a)和第二区域(151b),所述进风口(510)与所述底壳(100)上的进风孔(160)均位于所述第一区域(151a)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形成在所述第一支撑筋(700)上的卡槽(710),所述卡槽(710)的槽底齐平于或者低于所述进风口(510)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151b)内设置有多个第二支撑筋(800),且多个所述第二支撑筋(800)沿所述挡风板(60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每个所述第二支撑筋(800)上均设置有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二区域(151b)内的导线(400)限制在所述第二支撑筋(800)上的限位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筋(800)上的限位部为开设在所述第二支撑筋(800)上的卡槽(710),多个所述卡槽(710)中至少一个的槽口处设置有止挡部(810);
所述导线(400)限制在所述止挡部(810)与所述卡槽(710)的槽底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7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所述止挡部(81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卡槽(710)的其中一个侧壁上,所述止挡部(810)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槽(710)的另一个侧壁之间具有间隔。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00)包括沿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110)、第二侧壁(120)、第三侧壁(130)及第四侧壁(140);
所述散热风机(200)靠近所述第一侧壁(110)与所述第四侧壁(140)设置,所述挡风筋(500)包括第一挡风筋(540)和第二挡风筋(550),所述第一挡风筋(540)设置在所述散热风机(200)朝向所述第一侧壁(110)的部分外周,所述第二挡风筋(550)设置在所述散热风机(200)朝向所述第四侧壁(140)的部分外周,所述第一挡风筋(540)和第二挡风筋(550) 上均形成有进风口(510);
所述导线(400)穿过所述第一挡风筋(540)上的进风口(510)且位于所述进风区(151)内;或者,所述导线(400)穿过所述第二挡风筋(550)上的进风口(510)且位于所述进风区(151)内。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区(151)内还设置有灯板组件(900),所述灯板组件(900)包括灯板支架(910)和设置在所述灯板支架(910)上的灯板(920);
所述灯板支架(910)往所述散热风机(200)外周延伸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形成所述挡风筋(500)。
14.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内表面往所述底壳(100)的底壁延伸有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形成所述挡风筋(500);
或者,所述底壳(100)包括上盖(101)和下盖(102),所述上盖(101)的侧壁往所述容置腔(150)的内部延伸有第四延伸部,所述第四延伸部形成所述挡风筋(500);或者,所述下盖(102)的底壁往所述面板的方向延伸有第五延伸部,所述第五延伸部形成所述挡风筋(500)。
1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筋(500)与所述底壳(100)的内底壁之间形成所述进风口(510)。
CN202020567885.4U 2020-04-16 2020-04-16 电磁炉 Active CN2121085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7885.4U CN212108529U (zh) 2020-04-16 2020-04-16 电磁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7885.4U CN212108529U (zh) 2020-04-16 2020-04-16 电磁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08529U true CN212108529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39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67885.4U Active CN212108529U (zh) 2020-04-16 2020-04-16 电磁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085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65995B2 (en) Ventilation system for induction cooktop
CN110179324B (zh) 烹饪装置
CN111656875B (zh) 散热防水结构
CN212108529U (zh) 电磁炉
CN211902995U (zh) 电磁炉
WO2022063309A1 (zh) 散热风机、底板组件及烹饪器具
CN112361397B (zh) 烹饪设备及烹饪系统
CN212430953U (zh) 一种静音电热炉
CN112741500B (zh) 风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0891802U (zh) 用于烹饪装置的门体组件和烹饪装置
CN211795839U (zh) 支架和烹饪器具
CN212408761U (zh) 电磁炉
CN210373581U (zh) 电焰灶
CN111649358A (zh) 一种静音电热炉
CN211854107U (zh) 电磁炉
CN211795955U (zh) 烹饪装置
CN112754313A (zh) 风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0425143U (zh) 电磁炉
CN210605601U (zh)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服务器
CN210717704U (zh) 电磁炉
CN213395439U (zh) 烹饪器具
CN216431828U (zh) 烹调器和烹饪器具
CN220572013U (zh) 烹饪器具
CN211212686U (zh) 电源板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CN214307234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