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95955U - 烹饪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烹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95955U
CN211795955U CN202020311704.1U CN202020311704U CN211795955U CN 211795955 U CN211795955 U CN 211795955U CN 202020311704 U CN202020311704 U CN 202020311704U CN 211795955 U CN211795955 U CN 2117959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ircuit board
guiding
support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1170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锦森
王小鹰
陈健良
李晓光
陈伟
田茂桥
苏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1170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959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959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959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装置,包括:电路板和加热件;支架,支架至少部分位于电路板与加热件之间,电路板设置于支架上,支架设有导风罩;气流驱动件,导风罩适配气流驱动件,并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的送风分别向电路板和加热件导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装置,气流驱动件能够将外部空气引入到烹饪本体内,能够对烹饪装置的电路板和加热件进行散热,防止电路板和电气元件受热损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装置,通过支架的设置,支架将电路板与加热件分隔设置,降低了电路板受加热件热辐射的影响,降低了电路板失效风险,且使电路板与加热件的布局更为紧凑,在降低电路板受高温而损坏的机率的同时能够减少烹饪装置的体积,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烹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饭煲、电压力锅、烹饪机等烹饪装置中,为了保障电路板的安全运行,电路板的设置位置远离于烹饪装置的加热器件,增加了烹饪装置的体积,增加了用以固定电路板与加热器件的安装部件,同时由于安装部件的增多散热件产生的风容易经由部件之间的缝隙外溢,导致散热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装置,包括:电路板和加热件;支架,支架至少部分位于电路板与加热件之间,电路板设置于支架上,支架设有导风罩;气流驱动件,导风罩适配气流驱动件,并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的送风分别向电路板和加热件导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装置,气流驱动件能够将外部空气引入到烹饪本体内,为烹饪装置进行降温,能够对烹饪装置的电路板和加热件进行散热,防止电路板和电气元件受热损坏。
具体地,加热器件可以为烹饪装置的线圈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装置,通过支架的设置,支架至少部分位于电路板与加热件之间,支架将电路板与加热件分隔设置,降低了电路板受加热件热辐射的影响,降低了电路板受热失效风险,且使电路板与加热件的布局更为紧凑,在降低电路板受高温而损坏的机率的同时能够减少烹饪装置的体积,提高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装置,导风罩设置在支架上,在气流驱动件送风散热时,气流驱动件吸入的外部空气直接通过导风罩进行导向,为烹饪装置进行散热,提高送风效率,同时导风罩直接设置在支架上,能够避免气流驱动件的送风经由导风罩与支架之间的间隙漏走,提高了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装置,电路板与导风罩设置在支架上,减少了用于安装导风罩的零部件的设置,简化了烹饪装置的结构,使电路板与导风罩的布局更为紧凑,提高烹饪装置空间利用率,能够降低烹饪装置的体积,提高用户体验。
具体地,烹饪装置可以为对火力需求较大的烹饪设备,例如炒菜机、电磁炉等,对火力需求较大的烹饪设备,线圈盘会持续大火力运行,因此需要保障电路板避免线圈盘高温影响,同时还需要保障线圈盘的散热效果,确保线圈盘能够获取到足够的风量,通过支架的设置,能够将线圈盘与电路板分隔设置,避免线圈盘高温辐射对电路板运行产生影响,同时气流驱动件可同时为加热件和电路板进行送风保障了散热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烹饪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导风罩一体形成为支架的一部分。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风罩与支架为一体式结构,提高了导风罩与支架的机械强度,降低了导风罩与支架之间的缝隙,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省略了导风罩的装配过程,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导风罩设置有第一导风结构,第一导风结构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的至少部分送风导向电路板。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风罩包括了第一导风结构,第一导风结构能够将气流驱动件的至少部分送风导向至电路板,能够为电路板进行散热,防止电路板受热损坏,提高了烹饪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烹饪装置还具有承接结构和载体,支架位于承接结构与载体之间,支架与承接结构之间形成第一散热通道,支架与载体之间形成第二散热通道;其中,导风罩具有第一导风结构和第二导风结构,电路板位于第一散热通道内,第一导风结构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的至少部分送风导向第一散热通道内;加热件位于第二散热通道内,第二导风结构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的至少部分送风导向第二散热通道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装置进一步包括了承接结构和载体,导风罩进一步包括第一导风结构和第二导风结构。支架与载体之间形成第二散热通道,加热件位于第二散热通道内,第二导风结构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的至少部分送风导向第二散热通道内;支架与承接结构之间形成第一散热通道,第一导风结构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的至少部分送风导向第一散热通道内。通过支架、承接结构与载体的设置形成了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加热件位于第二散热通道内,通过第二散热通道与第二导风结构可为加热件进行散热,同时还形成有第一散热通道,第一散热通道可以为电路板及烹饪装置的其他电器元件进行散热。对温度较高的加热件与温度相对较低的电路板及烹饪装置的其他电器元件进行分别散热,提高散热效率,同时进一步防止加热件的高温影响到电路板及烹饪装置的其他电器元件,提高烹饪装置运行的安全系数。
具体地,承接结构为底座。
具体地,载体可以包括锅具、内锅(也可以称之为内胆)、煲体、与承接结构配合的盖体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载体用于容纳食材,加热件用于为食材提供热源,盖体可以与承接结构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具体地,电器元件可以为烹饪装置的控制板、线缆、显示器件、检测烹饪装置工作状态的器件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导风结构包括第一导风筋,第一导风筋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并合围出导风通道,导风通道自气流驱动件向第一散热通道延伸,并与第一散热通道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导风结构进一步包括了至少一个第一导风筋,通过第一导风筋合围出的导风通道,导风通道自气流驱动件向第一散热通道延伸,便于将气流驱动件的部分送风导向至第一散热通道,确保烹饪装置的电路板及其他电器元件能够达到降温效果,进一步防止电路板受热损坏,提高了烹饪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电路板上形成有发热部位,导风通道配置为适于向发热部位排风。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提供了导风通道的排风方向,通过导风通道配置为适于向电路板的发热部位排风,进一步保障了电路板的散热效果,确保了设备的安全运行,与第二导风结构和第二散热通道联合设置,能够同时为加热件和电路板进行散热,更进一步地提高了烹饪装置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发热部位可以为散热器,IGBT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承接结构上设有第二导风筋,第二导风筋与第一导风筋配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承接结构上进一步设置了第二导风筋,第二导风筋与第一导风筋配合,便于将气流驱动件的部分送风导向至第一散热通道,确保电路板及烹饪装置的其他电器元件能够达到降温效果,进一步防止电路板受热损坏,提高了烹饪装置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承接结构可以连接于支架,在支架连接于承接结构时,第二导风筋可以抵接于第一导风筋,通过第一导风筋与第二导风筋的抵接配合可以将气流驱动件的部分送风导向至电路板。
具体地,气流驱动件可以设置在支架上,也可以设置在承接结构上,气流驱动件位于支架与承接结构之间,在支架连接于承接结构时,第二导风筋也可以与第一导风筋交错设置,第二导风筋与第一导风筋配合,防止气流驱动件的送风外溢,能够将气流驱动件的部分送风导向至电路板,能够提高散热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支架上设有两个第一导风筋,两个第一导风筋分别自支架凸起设置,并分别与承接结构上的第二导风筋配合,两个第一导风筋之间限定出导风通道;和/或承接结构上设有进风口,进风口配置为适于供气流驱动件吸气,其中,第二导风筋自进风口处向电路板处延伸。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明确了第一导风筋的设置位置及数量,第一导风筋分别至支架凸起设置,在有水低落在支架上时,经由支架流下的随会顺着第一导风筋流走,避免渗漏的液体直接低落在控制板上,可以起到防水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烹饪装置运行的安全性,提高烹饪装置使用寿命;通过两个第一导风筋与承接结构上的第二导风筋配合限定出导风通道,便于气流驱动件送风至电路板,提高电路板的散热效率。
具体地,还可以包括出风口,出风口开设在支架或载体上,位于支架与加热件之间,外部空气经由进风口进入到烹饪装置被,在气流驱动件的作用下对加热件进行散热,完成热交换的风经由出风口排出,能够及时补入温度较低的外部空气,进一步提高烹饪装置的散热效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承接结构上进一步设置了进风口和第二导风筋的设置位置,通过进风口的设置便于气流驱动件吸入外部空气,通过第二导风筋的设置,第二导风筋自进风口处向电路板处延伸,在外部空气进入到承接结构后,在气流驱动件带动作用以及第二导风筋的导向作用下可以尽快导向至电路板,为电路板进行散热,提高烹饪装置运行的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气流驱动件设于第一散热通道内;第二导风结构包括导风口,导风口导通述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明确了气流驱动件的设置位置,同时第二导风结构导通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的导风口。通过将气流驱动件设置在第一散热通道内,使得气流驱动件相对远离于加热件,避免气流驱动件受到加热件较高温度的影响,保障气流驱动件的使用寿命,通过导风口的形成,气流驱动件可同时为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进行送风,提高了散热效率,确保加热件与电路板均能够得到有效的散热降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支架上设有导风板,导风板沿导风口的边缘设置,导风板自支架凸起并伸入第二散热通道内,且导风板配置为适于将导风口处的排风导向加热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架上进一步设置了导风板,通过导风板的设置,能够对导风口处的排风起到导向作用,使得经由导风口处的排风输送到第二散热通道内,使得位于第二散热通道内的加热件充分散热,能够提高散热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导风板倾斜设置,导风板的至少部分位于导风口的上方,以遮挡导风口的至少部分区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导风板倾斜设置位于导风口上方,并遮挡导风口的至少部分区域,能够防止水直接经过导风口滴落在电路板上,在能够对气流驱动件的送风起到导向作用的同时,兼备防水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支架上设有第三导风筋,第三导风筋围成导风区域,且导风区域与导风口连通;加热件的至少部分与导风区域位置相对。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支架上设置了第三导风筋,第三导风筋围合成导风区域,通过导风区域的形成,便于将气流驱动件的送风导向加热件,能够保障加热件的散热效果,同时明确了加热件的设置位置。
具体地,可以在支架上设置出风口,出风口连通于导风区域,在气流驱动件的送风对加热件进行散热后可以经由出风口排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三导风筋与支架围成接水槽;其中,第三导风筋的一部分位于接水槽与导风口之间,并适于限制介质自接水槽向导风口流动;和/或且支架设有排水结构,排水结构与接水槽连通并配置为适于供接水槽排水。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三导风筋与支架围成接水槽,在水滴落在支架上时会经由支架上的排水结构排出,进一步提升支架的防水性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加热件位于电路板的上侧,支架的至少部分位于加热件与电路板的上下位置之间;气流驱动件和电路板位于支架的同一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明确了加热件、电路板及气流驱动件与支架的位置关系,加热件位于电路板上侧,支架至少部分位于加热件与电路板上下位置支架,便于加热件为待烹饪的食材提供热能,便于支架及电路板的安装设置,同时气流驱动件和电路板位于支架的同侧,使得气流驱动件和电路板远离于加热件,降低了气流驱动件和电路板受到加热件热辐射的影响,降低了气流驱动件和电路板受热失效的风险,提高烹饪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气流驱动件包括扇叶和支撑件,扇叶适于对气流驱动,且扇叶设置在支撑件上,支撑件连接于支架;和/或支架设有连接结构,气流驱动件与连接结构装配,使气流驱动件装配于支架。
在该技术方案中,气流驱动件进一步包括了扇叶和支撑件,通过支撑件的设置便于气流驱动件的安装与固定;支架进一步设置了连接结构,气流驱动件连接于连接结构,将安装结构设置在支架上,烹饪装置的承接结构上不必额外设置用于安装气流驱动件安装结构,能够降低气流驱动件的风阻,提高散热效率,降低气流驱动件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的爆炸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一个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另一个角度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支架,200导风罩,300电路板,400气流驱动件,500承接结构,600加热件,700载体,102导风板,104第三导风筋,106连接结构,108排水结构,202第一导风结构,204导风口,2022第一导风筋,402扇叶,404支撑件,502第二导风筋,504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地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烹饪装置。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装置,包括:电路板300、加热件600、支架100和气流驱动件400。
其中,支架100至少部分位于电路板300与加热件600之间,电路板300设置于支架100上,支架100设有导风罩200;导风罩200适配气流驱动件400,并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400的送风分别向电路板300和加热件600导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装置,气流驱动件400能够将外部空气引入到烹饪本体内,为烹饪装置进行降温,能够对烹饪装置的电路板300和加热件600进行散热,防止电路板300和电气元件受热损坏。
具体地,加热器件可以为烹饪装置的线圈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装置,通过支架100的设置,支架100至少部分位于电路板300与加热件600之间,支架100将电路板300与加热件600分隔设置,降低了电路板300受加热件600热辐射的影响,降低了电路板受热失效风险,且使电路板300与加热件600的布局更为紧凑,在降低电路板300受高温而损坏的机率的同时能够减少烹饪装置的体积,提高用户体验。
如图1所示,其中图1中箭头方向表示送风方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装置,导风罩200设置在支架100上,在气流驱动件400送风散热时,气流驱动件400吸入的外部空气直接通过导风罩200进行导向,为烹饪装置进行散热,提高送风效率,同时导风罩200直接设置在支架100上,能够避免气流驱动件400的送风经由导风罩200与支架100之间的间隙漏走,提高了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装置,电路板300与导风罩200设置在支架100上,减少了用于安装导风罩200的零部件的设置,简化了烹饪装置的结构,使电路板300与导风罩200的布局更为紧凑,提高烹饪装置空间利用率,能够降低烹饪装置的体积,提高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装置,包括:电路板300、加热件600、支架100和气流驱动件400。
其中,支架100至少部分位于电路板300与加热件600之间,电路板300设置于支架100上,支架100一体形成有导风罩200;导风罩200适配气流驱动件400,并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400的送风分别向电路板300和加热件600导向。
导风罩200与支架100为一体式结构,提高了导风罩200与支架100的机械强度,降低了导风罩200与支架100之间的缝隙,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省略了导风罩200的装配过程,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例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装置,包括:电路板300、加热件600、支架100和气流驱动件400。
其中,支架100至少部分位于电路板300与加热件600之间,电路板300设置于支架100上,支架100一体形成有导风罩200;导风罩200适配气流驱动件400,并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400的送风分别向电路板300和加热件600导向。
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地,烹饪装置还具有承接结构500和载体700,支架100位于承接结构500与载体700之间,支架100与承接结构500之间形成第一散热通道,支架100与载体700之间形成第二散热通道;其中,导风罩200具有第一导风结构202和第二导风结构,电路板300位于第一散热通道内,第一导风结构202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400的至少部分送风导向第一散热通道内;加热件600位于第二散热通道内,第二导风结构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400的至少部分送风导向第二散热通道内。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装置进一步包括了承接结构500和载体700,导风罩200进一步包括第一导风结构202和第二导风结构。支架100与载体700之间形成第二散热通道,加热件600位于第二散热通道内,第二导风结构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400的至少部分送风导向第二散热通道内;支架100与承接结构500之间形成第一散热通道,第一导风结构202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400的至少部分送风导向第一散热通道内。通过支架100、承接结构500与载体700的设置形成了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加热件600位于第二散热通道内,通过第二散热通道与第二导风结构可为加热件600进行散热,同时还形成有第一散热通道,第一散热通道可以为电路板300及烹饪装置的其他电器元件进行散热。对温度较高的加热件600与温度相对较低的电路板300及烹饪装置的其他电器元件进行分别散热,提高散热效率,同时进一步防止加热件600的高温影响到电路板300及烹饪装置的其他电器元件,提高烹饪装置运行的安全系数。
具体地,电器元件可以为烹饪装置的控制板、线缆、显示器件、检测烹饪装置工作状态的器件等。
实施例四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装置,包括:电路板300、加热件600、支架100和气流驱动件400。
其中,支架100至少部分位于电路板300与加热件600之间,电路板300设置于支架100上,支架100一体形成有导风罩200;导风罩200适配气流驱动件400,并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400的送风分别向电路板300和加热件600导向。
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地,烹饪装置还具有承接结构500和载体700,支架100位于承接结构500与载体700之间,支架100与承接结构500之间形成第一散热通道,支架100与载体700之间形成第二散热通道;其中,导风罩200具有第一导风结构202和第二导风结构,电路板300位于第一散热通道内,第一导风结构202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400的至少部分送风导向第一散热通道内;加热件600位于第二散热通道内,第二导风结构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400的至少部分送风导向第二散热通道内。
如图6和图7所示,进一步地,第一导风结构202包括第一导风筋2022,第一导风筋2022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并合围出导风通道,导风通道自气流驱动件400向第一散热通道延伸,并与第一散热通道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导风结构202进一步包括了至少一个第一导风筋2022,通过第一导风筋2022合围出的导风通道,导风通道自气流驱动件400向第一散热通道延伸,便于将气流驱动件400的部分送风导向至第一散热通道,确保烹饪装置的电路板300及其他电器元件能够达到降温效果,进一步防止电路板300受热损坏,提高了烹饪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五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装置,包括:电路板300、加热件600、支架100和气流驱动件400。
其中,支架100至少部分位于电路板300与加热件600之间,电路板300设置于支架100上,支架100一体形成有导风罩200;导风罩200适配气流驱动件400,并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400的送风分别向电路板300和加热件600导向。
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地,烹饪装置还具有承接结构500和载体700,支架100位于承接结构500与载体700之间,支架100与承接结构500之间形成第一散热通道,支架100与载体700之间形成第二散热通道;其中,导风罩200具有第一导风结构202和第二导风结构,电路板300位于第一散热通道内,第一导风结构202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400的至少部分送风导向第一散热通道内;加热件600位于第二散热通道内,第二导风结构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400的至少部分送风导向第二散热通道内。
如图6和图7所示,进一步地,第一导风结构202包括第一导风筋2022,第一导风筋2022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并合围出导风通道,导风通道自气流驱动件400向第一散热通道延伸,并与第一散热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电路板300上形成有发热部位,导风通道配置为适于向发热部位排风。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提供了导风通道的排风方向,通过导风通道配置为适于向电路板300的发热部位排风,进一步保障了电路板300的散热效果,保障了设备的安全运行,与第二导风结构和第二散热通道联合设置,能够同时为加热件600和电路板300进行散热,更进一步地提高了烹饪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六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装置,包括:电路板300、加热件600、支架100和气流驱动件400。
其中,支架100至少部分位于电路板300与加热件600之间,电路板300设置于支架100上,支架100一体形成有导风罩200;导风罩200适配气流驱动件400,并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400的送风分别向电路板300和加热件600导向。
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地,烹饪装置还具有承接结构500和载体700,支架100位于承接结构500与载体700之间,支架100与承接结构500之间形成第一散热通道,支架100与载体700之间形成第二散热通道;其中,导风罩200具有第一导风结构202和第二导风结构,电路板300位于第一散热通道内,第一导风结构202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400的至少部分送风导向第一散热通道内;加热件600位于第二散热通道内,第二导风结构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400的至少部分送风导向第二散热通道内。
如图6和图7所示,进一步地,第一导风结构202包括第一导风筋2022,第一导风筋2022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并合围出导风通道,导风通道自气流驱动件400向第一散热通道延伸,并与第一散热通道连通。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承接结构500上设有第二导风筋502,第二导风筋502与第一导风筋2022配合。
在该实施例中,承接结构500上进一步设置了第二导风筋502,第二导风筋502与第一导风筋2022配合,便于将气流驱动件400的部分送风导向至第一散热通道,确保电路板300及烹饪装置的其他电器元件能够达到降温效果,进一步防止电路板300受热损坏,提高了烹饪装置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承接结构500可以连接于支架100,在支架100连接于承接结构500时,第二导风筋502可以抵接于第一导风筋2022,通过第一导风筋2022与第二导风筋502的抵接配合可以将气流驱动件400的部分送风导向至电路板300。
具体地,气流驱动件400可以设置在支架100上,也可以设置在承接结构500上,气流驱动件400位于支架100与承接结构500之间,在支架100连接于承接结构500时,第二导风筋502也可以与第一导风筋2022交错设置,第二导风筋502与第一导风筋2022配合,防止气流驱动件400的送风外溢,能够将气流驱动件400的部分送风导向至电路板300,能够提高散热效率。
如图3、图6和图7所示,进一步地,支架100上设有两个第一导风筋2022,两个第一导风筋2022分别自支架100凸起设置,并分别与承接结构500上的第二导风筋502配合,两个第一导风筋2022之间限定出导风通道;和/或承接结构500上设有进风口504,进风口504配置为适于供气流驱动件400吸气,其中,第二导风筋502自进风口504处向电路板300处延伸。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明确了第一导风筋2022的设置位置及数量,第一导风筋2022分别至支架100凸起设置,在有水低落在支架100上时,经由支架100流下的随会顺着第一导风筋2022流走,避免渗漏的液体直接低落在控制板上,可以起到防水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烹饪装置运行的安全性,提高烹饪装置使用寿命;通过两个第一导风筋2022与承接结构500上的第二导风筋502配合限定出导风通道,便于气流驱动件400送风至电路板300,提高电路板300的散热效率。
在该实施例中,承接结构500上进一步设置了进风口504和第二导风筋502的设置位置,通过进风口504的设置便于气流驱动件400吸入外部空气,通过第二导风筋502的设置,第二导风筋502自进风口504处向电路板300处延伸,在外部空气进入到承接结构500后,在气流驱动件400带动作用以及第二导风筋502的导向作用下可以尽快导向至电路板300,为电路板300进行散热,提高烹饪装置运行的安全性。
实施例七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装置,包括:电路板300、加热件600、支架100和气流驱动件400。
其中,支架100至少部分位于电路板300与加热件600之间,电路板300设置于支架100上,支架100一体形成有导风罩200;导风罩200适配气流驱动件400,并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400的送风分别向电路板300和加热件600导向。
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地,烹饪装置还具有承接结构500和载体700,支架100位于承接结构500与载体700之间,支架100与承接结构500之间形成第一散热通道,支架100与载体700之间形成第二散热通道;其中,导风罩200具有第一导风结构202和第二导风结构,电路板300位于第一散热通道内,第一导风结构202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400的至少部分送风导向第一散热通道内;加热件600位于第二散热通道内,第二导风结构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400的至少部分送风导向第二散热通道内。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气流驱动件400设于第一散热通道内;第二导风结构包括导风口204,导风口204导通述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明确了气流驱动件400的设置位置,同时第二导风结构导通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的导风口204。通过将气流驱动件400设置在第一散热通道内,使得气流驱动件400相对远离于加热件600,防止气流驱动件400受到加热件600较高温度的影响,确保气流驱动件400的使用寿命,通过导风口204的形成,气流驱动件400可同时为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进行送风,提高了散热效率,确保加热件600与电路板300均能够得到有效的散热降温。
如图3和图4所示,进一步地,支架100上设有导风板102,导风板102沿导风口204的边缘设置,导风板102自支架100凸起并伸入第二散热通道内,且导风板102配置为适于将导风口204处的排风导向加热件600。
在该实施例中,支架100上进一步设置了导风板102,通过导风板102的设置,能够对导风口204处的排风起到导向作用,使得经由导风口204处的排风输送到第二散热通道内,使得位于第二散热通道内的加热件600充分散热,能够提高散热效率。
实施例八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装置,包括:电路板300、加热件600、支架100和气流驱动件400。
其中,支架100至少部分位于电路板300与加热件600之间,电路板300设置于支架100上,支架100一体形成有导风罩200;导风罩200适配气流驱动件400,并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400的送风分别向电路板300和加热件600导向。
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地,烹饪装置还具有承接结构500和载体700,支架100位于承接结构500与载体700之间,支架100与承接结构500之间形成第一散热通道,支架100与载体700之间形成第二散热通道;其中,导风罩200具有第一导风结构202和第二导风结构,电路板300位于第一散热通道内,第一导风结构202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400的至少部分送风导向第一散热通道内;加热件600位于第二散热通道内,第二导风结构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400的至少部分送风导向第二散热通道内。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气流驱动件400设于第一散热通道内;第二导风结构包括导风口204,导风口204导通述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
如图3和图4所示,进一步地,支架100上设有导风板102,导风板102沿导风口204的边缘设置,导风板102自支架100凸起并伸入第二散热通道内,且导风板102配置为适于将导风口204处的排风导向加热件600。
如图6所示,进一步地,导风板102倾斜设置,导风板102的至少部分位于导风口204的上方,以遮挡导风口204的至少部分区域。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导风板102倾斜设置位于导风口204上方,并遮挡导风口204的至少部分区域,能够防止水直接经过导风口204滴落在电路板300上,在能够对气流驱动件400的送风起到导向作用的同时,兼备防水效果。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支架100上设有第三导风筋104,第三导风筋104围成导风区域,且导风区域与导风口204连通;加热件600的至少部分与导风区域位置相对。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支架100上设置了第三导风筋104,第三导风筋104围合成导风区域,通过导风区域的形成,便于将气流驱动件400的送风导向加热件600,能够保障加热件600的散热效果,同时明确了加热件600的设置位置。
具体地,可以在支架100上设置出风口,出风口连通于导风区域,在气流驱动件400的送风对加热件600进行散热后可以经由出风口排出。
如图3和图5所示,进一步地,第三导风筋104与支架100围成接水槽;其中,第三导风筋104的一部分位于接水槽与导风口204之间,并适于限制介质自接水槽向导风口204流动;和/或且支架100设有排水结构108,排水结构108与接水槽连通并配置为适于供接水槽排水。
在该实施例中,第三导风筋104与支架100围成接水槽,在水滴落在支架100上时会经由支架100上的排水结构108排出,进一步提升支架100的防水性能。
实施例九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装置,包括:电路板300、加热件600、支架100和气流驱动件400。
其中,支架100至少部分位于电路板300与加热件600之间,电路板300设置于支架100上,支架100一体形成有导风罩200;导风罩200适配气流驱动件400,并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400的送风分别向电路板300和加热件600导向。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加热件600位于电路板300的上侧,支架100的至少部分位于加热件600与电路板300的上下位置之间;气流驱动件400和电路板300位于支架100的同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明确了加热件600、电路板300及气流驱动件400与支架100的位置关系,加热件600位于电路板300上侧,支架100至少部分位于加热件600与电路板300上下位置支架100,便于加热件600为待烹饪的食材提供热能,便于支架100及电路板300的安装设置,同时气流驱动件400和电路板300位于支架100的同侧,使得气流驱动件400和电路板300远离于加热件600,降低了气流驱动件400和电路板300受到加热件600热辐射的影响,降低了气流驱动件400和电路板300失效的风险,提高烹饪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十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装置,包括:电路板300、加热件600、支架100和气流驱动件400。
其中,支架100至少部分位于电路板300与加热件600之间,电路板300设置于支架100上,支架100一体形成有导风罩200;导风罩200适配气流驱动件400,并配置为适于将气流驱动件400的送风分别向电路板300和加热件600导向。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气流驱动件400包括扇叶402和支撑件404,扇叶402适于对气流驱动,且扇叶402设置在支撑件404上,支撑件404连接于支架100;和/或支架100设有连接结构106,气流驱动件400与连接结构106装配,使气流驱动件400装配于支架100。
在该实施例中,气流驱动件400进一步包括了扇叶402和支撑件404,通过支撑件404的设置便于气流驱动件400的安装与固定;支架100进一步设置了连接结构106,气流驱动件400连接于连接结构106,将安装结构设置在支架100上,烹饪装置的承接结构500上不必额外设置用于安装气流驱动件400的安装结构,能够降低气流驱动件400的风阻,提高散热效率,降低气流驱动件400的噪音。
具体实施例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装置,包括:支架100、电路板300、气流驱动件400、承接结构500及载体700。
其中,支架100设置有导风罩200;电路板300设置在支架100上;导风罩200适配气流驱动件400,并配置为适于对气流驱动件400的送风导向,支架100连接于载体700和承接结构500,位于载体700与承接结构500之间。
在装配烹饪装置过程中,控制板、气流驱动件400先固定在支架100上,在预装在载体700上组成载体700总成;承接结构500再组装在载体700总成上,通过四颗螺钉完全固定。
在该实施例中,支架100上侧开出风口,并设置与线圈盘外形匹配的导风板102,气流驱动件400从承接结构500底部的进风口504吸入的外部冷空气,一部分沿弧形导风板102,把风集中导向到线圈盘核心发热区域,线圈盘充分散热,同时也兼具气流驱动件400防水的作用。
在该实施例中,支架100两侧边设置第一导风筋2022,与承接结构500的第二导风筋502配合,另一部冷空气沿第一导风筋2022和第二导风筋502,导向控制板发热集中区域,同时兼有控制板防水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和加热件;
支架,所述支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加热件之间,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设有导风罩;
气流驱动件,所述导风罩适配所述气流驱动件,并配置为适于将所述气流驱动件的送风分别向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加热件导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罩一体形成为所述支架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装置还具有承接结构和载体,所述支架位于所述承接结构与所述载体之间,所述支架与所述承接结构之间形成第一散热通道,所述支架与所述载体之间形成第二散热通道;
其中,所述导风罩具有第一导风结构和第二导风结构,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内,所述第一导风结构配置为适于将所述气流驱动件的至少部分送风导向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内;
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内,所述第二导风结构配置为适于将所述气流驱动件的至少部分送风导向所述第二散热通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风结构包括第一导风筋,所述第一导风筋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并合围出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自所述气流驱动件向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延伸,并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上形成有发热部位,所述导风通道配置为适于向所述发热部位排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接结构上设有第二导风筋,所述第二导风筋与所述第一导风筋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上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导风筋,两个所述第一导风筋分别自所述支架凸起设置,并分别与所述承接结构上的所述第二导风筋配合,两个所述第一导风筋之间限定出所述导风通道;和/或
所述承接结构上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配置为适于供所述气流驱动件吸气,其中,所述第二导风筋自所述进风口处向所述电路板处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内;
所述第二导风结构包括导风口,所述导风口导通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和所述第二散热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上设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沿所述导风口的边缘设置,所述导风板自所述支架凸起并伸入所述第二散热通道内,且所述导风板配置为适于将所述导风口处的排风导向所述加热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板倾斜设置,所述导风板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导风口的上方,以遮挡所述导风口的至少部分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三导风筋,所述第三导风筋围成导风区域,且所述导风区域与所述导风口连通;
所述加热件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导风区域位置相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导风筋与所述支架围成接水槽;其中,
所述第三导风筋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接水槽与所述导风口之间,并适于限制介质自所述接水槽向所述导风口流动;和/或
且所述支架设有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与所述接水槽连通并配置为适于供所述接水槽排水。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上侧,所述支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加热件与所述电路板的上下位置之间;
所述气流驱动件和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支架的同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驱动件包括扇叶和支撑件,所述扇叶适于对气流驱动,且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支撑件连接于所述支架;和/或
所述支架设有连接结构,所述气流驱动件与所述连接结构装配,使所述气流驱动件装配于所述支架。
CN202020311704.1U 2020-03-13 2020-03-13 烹饪装置 Active CN2117959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1704.1U CN211795955U (zh) 2020-03-13 2020-03-13 烹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1704.1U CN211795955U (zh) 2020-03-13 2020-03-13 烹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95955U true CN211795955U (zh) 2020-10-30

Family

ID=73012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11704.1U Active CN211795955U (zh) 2020-03-13 2020-03-13 烹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959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43608B (zh) 风扇座、风道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1795955U (zh) 烹饪装置
KR101878048B1 (ko) 쿡탑을 포함하는 조리기기
JP2012150892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14906080U (zh) 烹饪器具
KR100999748B1 (ko) 전기호브
WO2022063309A1 (zh) 散热风机、底板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5723408U (zh) 烹饪器具
CN211130712U (zh) 烹饪器具
CN113907619A (zh) 底座组件及烹饪装置
CN211324471U (zh) 一种微波烧烤机
CN112393281A (zh) 嵌入式烹饪器具及烹饪系统
CN101749745A (zh) 嵌入式灶具
CN214964482U (zh) 具有散热结构的电饭锅
CN112361397A (zh) 烹饪设备及烹饪系统
CN212878104U (zh) 一种电热饭盒
CN211883368U (zh) 烹饪装置
KR20090121790A (ko) 전기호브
CN220988438U (zh) 煲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8606233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20800810U (zh) 烹饪器具
CN212108529U (zh) 电磁炉
CN215272098U (zh) 烹饪器具
CN218186364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8128040U (zh) 底板组件及烹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