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48767A -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48767A
CN110848767A CN201910977068.8A CN201910977068A CN110848767A CN 110848767 A CN110848767 A CN 110848767A CN 201910977068 A CN201910977068 A CN 201910977068A CN 110848767 A CN110848767 A CN 1108487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water
water
heat
heat absorbing
cook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770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48767B (zh
Inventor
戎胡斌
罗灵
杨均
李怀峰
肖星
俞瑜
郑军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7706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487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48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487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487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487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 F24C7/06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on ran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3/00Stoves or ranges with additional provisions for heating w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C7/08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n ranges, e.g. control panels, illumin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包括烹饪装置和灶具,上述烹饪装置具有水箱,上述灶具具有工作时会发热的电子元件,上述灶壳中于邻近上述电子元件处设置有吸热组件,该吸热组件包括吸热管,上述水箱内部具有冷水腔和热水腔,该冷水腔具有冷水口而热水腔分别具有热水进水口和热水出水口,上述吸热管的冷水进口与上述冷水腔的冷水口相流体连通,吸热管件的热水出口与上述热水腔的热水进水口相流体连通,而热水腔的热水出水口与烹饪装置的内胆的进水孔或烹饪装置的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相流体连通。本发明通过吸热管能实现对电子元件的散热,并且在散热过程中能对水箱中的水进行预热,从而提高蒸汽发生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背景技术
集成化是未来烹饪设备的发展方向,集成化的烹饪设备具有占用厨房空间小,使用方便等优点。现有的集成灶一般将灶具和蒸箱或烤箱或洗碗机或消毒柜等集成在一起。集成灶的灶具底盘中一般设置有控制器等电器元件,而集成灶在工作时,烹饪室中的热量向上传至灶具底盘,而灶具面板上的燃烧器产生的热量也向下传递至灶具底盘,造成集成灶的灶具底盘温度过高,过高的温度会对控制器等电器元件的性能造成安全隐患。专利号为ZL201721114779.5(授权公告号为CN20764888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集成灶,包括集成灶本体,集成灶本体包括设在集成灶本体下部并与地面接触的升降脚,升降脚上部设有油杯,油杯上部安装有消毒柜,消毒柜上部设有保鲜柜,保鲜柜下部与消毒柜上部之间设有把手,保鲜柜上部安装有燃气灶,燃气灶面板上设有开关,燃气灶上部设有炉架,炉架中心位置设有燃烧器,与燃气灶上部相连,集成灶本体侧面上端安装有电源口,电源口左边安装有燃气进气口,电源口下部设有若干个挖手,挖手下方设有出风口,集成灶本体背部设有散热孔。通过设置散热孔虽然能从一定程度上降低集成灶内部的温度,但是对灶具底盘处的散热效果有限。
此外,带蒸制功能的烹饪装置一般内置有水箱,通过将水箱中的水通入蒸汽发生器中产生蒸汽或者直接将水箱中的水通入内胆中,通过直接加热内胆而使通入内胆中的水而产生蒸汽。但是现有水箱中的水一般为冷水,而直接加热冷水蒸汽产生效率低,进而影响整个烹饪装置的烹饪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对灶具中的发热的电子元件进行散热的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对水箱中的水进行预热的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包括带蒸制功能的烹饪装置和设置在该烹饪装置之上的灶具,上述烹饪装置具有水箱,上述灶具具有灶壳,该灶壳的内腔中设置有工作时会发热的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灶壳中于邻近上述电子元件处设置有吸热组件,该吸热组件包括具有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的吸热管,该吸热管中的水由该冷水进口流向热水出口,上述水箱内部具有冷水腔和热水腔,该冷水腔具有冷水口而热水腔分别具有热水进水口和热水出水口,上述吸热管的冷水进口与上述冷水腔的冷水口相流体连通,吸热管件的热水出口与上述热水腔的热水进水口相流体连通,而热水腔的热水出水口与烹饪装置的内胆的进水孔或烹饪装置的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相流体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吸热组件还包括半导体,该半导体的冷端安装于上述吸热管的冷水进口端,而半导体的热端安装于上述吸热管的热水出口端。这样通过半导体的冷端能对进入吸热管的冷水进口的冷水进行冷却,降低水温,从而提升对电子元件的散热效果,而半导体的热端对吸收热量后流至吸热管热水出口处的热水进行再加热,从而升高进入热水腔中的热水的水温,即进一步升高进入内胆的水温,从而进一步缩短蒸汽产生的时间,进一步提高蒸汽发生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吸热管沿其水流方向于上半导体的冷端的后侧设置有冷却段,该冷却段的管体分布密度大于吸热管的其他部分。由于冷却段的管体分布密度变大,则冷却段中的水流速度降低,从而使得半导体的冷端能充分冷却冷却段中的水,而冷却后的水能充分的吸收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
作为优选,所述灶壳包括上部开口的底盘和盖合在该底盘开口上的面板,该面板和底盘围成灶壳的内腔,上述电子元件和吸热组件均设置在底盘的内底面上,上述面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旋钮的旋钮孔,该旋钮孔的孔缘与旋钮的转轴之间形成进风间隙,该进风间隙构成进气孔,上述电子元件邻近该进气孔,且吸热组件的冷却段位于该进气孔与上述电子元件之间。进气孔进入的冷空气不仅能对电子元件进行直接降温冷却,而且能将冷却段周围的冷却空气吹向电子元件,从而进一步提升冷却段对电子元件的散热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旋钮孔的直径为20~30mm,并以27mm为佳。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间隙沿竖向在面板上的投影面积是上述旋钮孔沿竖向在面板上的投影面积的95%~99%。所述旋钮孔的直径大小为上述旋钮沿竖向在面板上投影的直径大小的50%~70%。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的集成灶还包括设置在上述底盘中的安装盒,上述电子元件安装在该安装盒中,上述吸热管还包括平铺在该安装盒的底面上的散热段。通过平铺设置,使得散热段的吸热管的管段与安装盒的底面充分接触,进而能充分吸收电子元件通过接触热传递的方式传递至安装盒的热量。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段竖向设置并位于上述电子元件的正前侧,其包括上下平行弯曲延伸的上述吸热管的相应管段以及竖向设置在相邻的吸热管的上述管段之间并连通相应管段的连接管。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冷却段中上下相邻的吸热管的管段之间沿长度方向间隔均设有上述连接管。
作为优选,所述灶壳中设有具有离心风机的散热通道,该散热通道的出风端口与外界相通,上述电子元件以及吸热组件均位于该离心风机的进风口与上述进气孔之间。这样离心风机转动时产生负压,进气孔进入的冷空气与冷却段周围的冷却空气混合后吸收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在离心风机的吸力的作用下进入散热通道,并从散热通道的出风端口向外排出,从而能对电子元件进行充分散热,并能有效降低灶壳内部温度。
作为优选,所述风机设置在上述散热通道的进风口端,而该散热通道的出风端口与开设在面板后端的排气口相流体连通。从而能充分避免排气口排出的热气对用户造成影响,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的集成灶还包括输水泵和循环泵,该输水泵的进水口通过输水进水管与热水腔的热水出水口相连通,而输水泵的出水口通过输水出水管与烹饪装置内胆的进水孔相连通或者与烹饪装置的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相连通,上述循环泵的进水口通过循环进水管与上述冷水腔的冷水口相连通,而循环泵的出水口通过循环出水管与上述吸热管的冷水进口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冷水腔和热水腔通过能启闭的循环口相连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循环口通过电磁控制组件来控制启闭,该电磁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水箱中的永磁体以及设置在水箱底部的电磁铁,烹饪装置工作状态下,电磁铁断电,永磁体在其自身重量作用下封堵上述循环口,烹饪装置未工作状态下,电磁铁通电而与上述永磁体的磁极相反,永磁体脱离循环口,循环口打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集成灶工作时,上述电子元件工作而产生热量,冷水腔中的冷水通过冷水进口进入吸热管中,吸热管中的冷水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吸收上述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从而实现对该电子元件的散热,达到对该电子元件散热的目的,而吸收热量后的冷水温度升高并沿吸热管流至热水出口并通过热水腔的热水进水口进入热水腔中,进入热水腔中的热水通过热水腔中的热水出水口流入烹饪装置的内胆中或蒸汽发生器中,与直接加热冷水的蒸汽发生方式相比,本发明中通过对冷水进行预热能显著缩短蒸汽产生的时间,提高蒸汽发生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集成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集成灶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箱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吸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10所示,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包括蒸制功能的烹饪装置2和设置在该烹饪装置2之上的灶具1(如图1所示),其中上述烹饪装置2具有内胆21和水箱3(如图3所示),上述灶具1具有灶壳10,该灶壳10包括上部开口的底盘12和盖合在该底盘12开口上的面板11,该面板11和底盘12围成灶壳10的内腔,底盘12中设置有工作时会发热的电子元件4(本实施例中该电子元件4为电控板)。
上述水箱3的内腔中沿竖向设置有隔板33(绝热材质),从而将水箱3的内腔分隔为冷水腔31和热水腔32,其中该冷水腔31的下部具有冷水口311,而上述热水腔32的上端分别具有热水出水口322和热水进水口321,如图8所示。上述底盘12上还设有吸热组件5,该吸热组件5设置在上述电子元件4处,该吸热组件5包括具有冷水进口511和热水出口512的吸热管51,该吸热管51中的水由该冷水进口511流向热水出口512,并且上述吸热管51的冷水进口511与上述冷水腔31的冷水口311相流体连通,吸热管51件的热水出口512与上述热水腔32的热水进水口321相流体连通,而热水腔32的热水出水口322与烹饪装置2的内胆21的进水孔23相流体连通。集成灶工作时,上述电子元件4工作而产生热量,冷水腔31中的冷水通过冷水进口511进入吸热管51中,吸热管51中的冷水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吸收上述电子元件4产生的热量,从而实现对该电子元件4的散热,达到对该电子元件4降温的目的,而吸收热量后的冷水升温并沿吸热管51流至热水出口512并通过热水腔32的热水进水口321进入热水腔32中,进入热水腔32中的热水通过热水腔32中的热水出水口322流入烹饪装置2的内胆21中,由于烹饪装置2的内胆21的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22,因此能直接加热进入内胆21的热水而产生蒸汽,与直接加热冷水的蒸汽发生方式相比,本发明中能显著缩短蒸汽产生的时间,提高蒸汽发生效率。
具体地,本发明还包括输水泵6和循环泵9,该输水泵6的进水口通过输水进水管61与热水腔32的热水出水口322相连通,而输水泵6的出水口则通过输水出水管62与烹饪装置2内胆21的进水孔23相连通,这样通过输水泵6能实现热水腔32中的热水向烹饪装置2的内胆21的输送,进而实现对热水的利用。上述循环泵9的进水口通过循环进水管91与上述冷水腔31的冷水口311相连通,而循环泵9的出水口通过循环出水管92与上述吸热管51的冷水进口511相连通,这样通过循环泵9能实现冷水腔31中的冷水进入吸热管51中,并能使吸热管51中的热水回流至热水腔32中,如图6所示。
优选地,冷水腔31和热水腔32通过能启闭的循环口331相连通,本实施例中,该循环口331开设在上述隔板33的下端,如图8所示。当集成灶和烹饪装置2同时工作时,该循环口331关闭,循环泵9和输水泵6均打开,水箱3的进水口打开并通过该进水口向冷水腔31输送冷水(即水箱3的进水口与该冷水腔31相通),而冷水腔31中的冷水在循环泵9的作用下流向吸热管51而对上述电子元件4散热,吸热后的冷水又在循环泵9的作用下回流至热水腔32中,而热水腔32的回流热水在输水泵6的作用下被输送至烹饪装置2的内胆21中用于蒸汽发生。当集成灶工作而烹饪装置2未工作时,水箱3的进水口关闭,上述循环口331打开,循环泵9打开而输水泵6关闭,冷水腔31中的冷水在循环泵9的作用下流向吸热管51而对上述电子元件4散热,吸热后的冷水又在循环泵9的作用下回流至热水腔32中,而回流至热水腔32中的热水又在循环泵9的作用下通过循环口331流向冷水腔31,冷热水混合,继续流向吸热管51而对上述电子元件4散热,由于冷热水混合后的水温始终低于电子元件4工作时的温度,因此流入吸热管51的水能持续对电子元件4散热。
为能较好地实现对上述循环口331的启闭,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上述循环口331通过电磁控制组件34来控制启闭,该电磁控制组件34包括设置在水箱3中的永磁体341以及设置在水箱3底部的电磁铁342。烹饪装置2工作状态下,电磁铁342断电,永磁体341在其自身重量作用下封堵上述循环口331,烹饪装置2未工作状态下,电磁铁342通电而与上述永磁体341的磁极相反,永磁体341脱离循环口331,循环口331打开。
为进一步提升对电子元件4的散热效果,上述吸热组件5还包括半导体52,该半导体52的冷端521安装于上述吸热管51的冷水进口端,而半导体52的热端522安装于上述吸热管51的热水出口端,该半导体52的冷端521与热端522通过导线(未示出)电连接。这样通过半导体52的冷端521能对进入吸热管51的冷水进口511的冷水进行冷却,降低水温,从而提升对电子元件4的散热效果,而半导体52的热端522对吸收热量后流至吸热管51热水出口512处的热水进行再加热,从而进一步升高进入热水腔32中的热水的水温,即进一步升高进入内胆21的水温,从而进一步缩短蒸汽产生的时间,进一步提高蒸汽发生效率。并且,本实施例中,该烹饪装置2工作时,该半导体52开启,而烹饪装置2未工作时,该半导体52关闭。
进一步,吸热管51沿其水流方向于上半导体52的冷端521的后侧设置有冷却段51a,该冷却段51a的管体分布密度大于吸热管51的其他部分,冷却段51a的管体分布密度变大,则冷却段51a中的水流速度降低,从而使得半导体52的冷端521能充分冷却冷却段51a中的水,而冷却后的水能充分吸收电子元件4产生的热量。再进一步,上述电子元件4和吸热组件5均设置在底盘12的内底面上,上述面板1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旋钮7的旋钮孔111,该旋钮孔111的孔缘与旋钮7的转轴71之间形成进风间隙,该进风间隙构成进气孔110,上述电子元件4邻近该进气孔110,且吸热组件5的冷却段51a位于该进气孔110与上述电子元件4之间。进气孔110进入的冷空气不仅能对电子元件4进行直接降温冷却,而且能将冷却段51a周围的冷却空气吹向电子元件4,从而进一步提升冷却段51a对电子元件4的散热效果。本实施例中,底盘12的内底面上设置有安装盒53,上述电子元件4安装在该安装盒53中,上述吸热管51还包括平铺在该安装盒53的底面上的散热段51b,通过平铺设置,使得散热段51b的吸热管51的管段与安装盒53的底面充分接触,进而能充分吸收电子元件4通过接触热传递的方式传递至安装盒53的热量。此外,本实施例中,冷却段51a竖向设置并位于上述电子元件4的正前侧,这样进气孔110进入的冷空气驱动冷却段51a周围的冷却空气吹向电子元件4上表面而对其进行散热,同时散热段51b从底部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对电子元件4的底部进行散热,上下散热同时进行,对电子元件4进行充分散热降温。
本实施例中,上述旋钮孔110的直径为20~30mm,并以27mm为佳;优选地,上述进风间隙沿竖向在面板11上的投影面积是上述旋钮孔110沿竖向在面板11上的投影面积的95%~99%,所述旋钮孔110的直径大小为上述旋钮7沿竖向在面板111上投影的直径大小的50%~70%。上述冷却段51a包括上下平行弯曲延伸的上述吸热管51的相应管段以及竖向设置在相邻的吸热管51的上述管段之间并连通相应管段的连接管54,从而最大程度的提升冷却段51a的管体分布密度,从而提升冷却段51a对电子元件4的降温效果。优选地,所述冷却段51a中上下相邻的吸热管51的管段之间沿长度方向间隔均设有上述连接管54。
本实施例中,为能更好地对上述电子元件4散热,从而更好地对灶壳10内部进行散热,灶壳10中设有具有离心风机81的散热通道,该散热通道的出风端口与外界相通,上述电子元件4以及吸热组件5均位于该离心风机81的进风口810与上述进气孔110之间。这样离心风机81转动时产生负压,进气孔110进入的冷空气与冷却段51a周围的冷却空气混合后吸收电子元件4产生的热量,在离心风机81的吸力的作用下进入散热通道,并从散热通道的出风端口向外排出,从而能对电子元件4进行充分散热,并能有效降低灶壳10内部温度。本实施例中,上述散热通道由罩设在底盘12内底面上的导风罩8围设而成,并且该散热通道的出风端口与开设在面板11后端的排气口112相流体连通,从而能充分避免排气口112排出的热气对用户造成影响,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Claims (15)

1.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包括带蒸制功能的烹饪装置(2)和设置在该烹饪装置(2)之上的灶具(1),上述烹饪装置(2)具有水箱(3),上述灶具(1)具有灶壳(10),该灶壳(10)的内腔中设置有工作时会发热的电子元件(4),其特征在于,
上述灶壳(10)中于邻近上述电子元件(4)处设置有吸热组件(5),该吸热组件(5)包括具有冷水进口(511)和热水出口(512)的吸热管(51),进入吸热管(51)的水由该冷水进口(511)流向热水出口(512),
上述水箱(3)内部具有冷水腔(31)和热水腔(32),该冷水腔(31)具有冷水口(311)而热水腔(32)分别具有热水进水口(321)和热水出水口(322),
上述吸热管(51)的冷水进口(511)与上述冷水腔(31)的冷水口(311)相流体连通,吸热管(51)的热水出口(512)与上述热水腔(32)的热水进水口(321)相流体连通,而热水腔(32)的热水出水口(322)与烹饪装置(2)的内胆(21)的进水孔(23)或烹饪装置(2)的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相流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组件(5)还包括半导体(52),该半导体(52)的冷端(521)安装于上述吸热管(51)的冷水进口端,而半导体(52)的热端(522)安装于上述吸热管(51)的热水出口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管(51)沿其水流方向于上半导体(52)的冷端(521)的后侧设置有冷却段(51a),该冷却段(51a)的管体分布密度大于吸热管(51)的其他部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壳(10)包括上部开口的底盘(12)和盖合在该底盘(12)开口上的面板(11),该面板(11)和底盘(12)围成灶壳(10)的内腔,上述电子元件(4)和吸热组件(5)均设置在底盘(12)的内底面上,
上述面板(1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旋钮(7)的旋钮孔(111),该旋钮孔(111)的孔缘与旋钮(7)的转轴(71)之间形成进风间隙,该进风间隙构成进气孔(110),上述电子元件(4)邻近该进气孔(110),且吸热组件(5)的冷却段(51a)位于该进气孔(110)与上述电子元件(4)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孔(111)的直径为20~30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间隙沿竖向在面板(11)上的投影面积是上述旋钮孔(111)沿竖向在面板(11)上的投影面积的95%~99%。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孔(111)的直径大小为上述旋钮(7)沿竖向在面板(11)上投影的直径大小的50%~70%。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上述底盘(12)中的安装盒(53),上述电子元件(4)安装在该安装盒(53)中,上述吸热管(51)还包括平铺在该安装盒(53)的底面上的散热段(51b)。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段(51a)竖向设置并位于上述电子元件(4)的正前侧,其包括上下平行弯曲延伸的上述吸热管(51)的相应管段以及竖向设置在相邻的吸热管(51)的上述管段之间并连通相应管段的连接管(54)。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段(51a)中上下相邻的吸热管(51)的管段之间沿长度方向间隔均设有上述连接管(54)。
11.如权利要求4~10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壳(10)中设有具有离心风机(81)的散热通道,该散热通道的出风端口与外界相通,上述电子元件(4)以及吸热组件(5)均位于该离心风机(81)的进风口(810)与上述进气孔(110)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81)设置在上述散热通道的进风口端,而该散热通道的出风端口与开设在面板(11)后端的排气口(112)相流体连通。
13.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水泵(6)和循环泵(9),该输水泵(6)的进水口通过输水进水管(61)与热水腔(32)的热水出水口(322)相连通,而输水泵(6)的出水口通过输水出水管(62)与烹饪装置(2)内胆(21)的进水孔相连通或者与烹饪装置(2)的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相连通,
上述循环泵(9)的进水口通过循环进水管(91)与上述冷水腔(31)的冷水口(311)相连通,而循环泵(9)的出水口通过循环出水管(92)与上述吸热管(51)的冷水进口(511)相连通。
14.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腔(31)和热水腔(32)通过能启闭的循环口(331)相连通。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口(331)通过电磁控制组件(34)来控制启闭,该电磁控制组件(34)包括设置在水箱(3)中的永磁体(341)以及设置在水箱(3)底部的电磁铁(342),烹饪装置(2)工作状态下,电磁铁(342)断电,永磁体(341)在其自身重量作用下封堵上述循环口(331),烹饪装置(2)未工作状态下,电磁铁(342)通电而与上述永磁体(341)的磁极相反,永磁体(341)脱离循环口(331),循环口(331)打开。
CN201910977068.8A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Active CN1108487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77068.8A CN110848767B (zh)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77068.8A CN110848767B (zh)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48767A true CN110848767A (zh) 2020-02-28
CN110848767B CN110848767B (zh) 2021-08-20

Family

ID=69597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77068.8A Active CN110848767B (zh) 2019-10-15 2019-10-15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48767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6585A (zh) * 2020-05-09 2020-09-04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水路结构及具有该水路结构的蒸制烹饪装置
CN111700487A (zh) * 2020-05-28 2020-09-2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装置及其烹饪方法和具有该装置的集成灶
CN112146131A (zh) * 2020-08-19 2020-12-29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灶的散热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集成灶
CN113464990A (zh) * 2020-03-31 2021-10-01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烹饪设备的集成灶
CN113531600A (zh) * 2021-06-30 2021-10-2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烹饪设备
CN113520145A (zh) * 2021-06-30 2021-10-2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烹饪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73469Y (zh) * 2009-03-06 2009-12-30 周斌 电磁灶散热、废热利用装置
CN202630160U (zh) * 2012-05-22 2012-12-26 湖南鑫东辉厨具设备有限公司 多功能一体化炉具
CN204105691U (zh) * 2014-08-11 2015-01-21 廖美德 燃气不粘底汤粥炉
CN106073487A (zh) * 2016-08-12 2016-11-09 浙江帅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蒸箱
CN206261437U (zh) * 2016-08-12 2017-06-20 浙江帅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蒸箱
CN108826387A (zh) * 2018-08-13 2018-11-16 湖南万家供热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商用集成灶
CN208382251U (zh) * 2018-06-06 2019-01-15 浙江外星人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顶部可热菜的集成灶
CN209026863U (zh) * 2018-10-17 2019-06-25 合肥培恩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水冷降温功能的集成灶
CN209279227U (zh) * 2018-10-30 2019-08-20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散热装置的集成灶
CN209331736U (zh) * 2018-11-09 2019-09-03 佛山市瑞德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电饭煲散热系统和ih电饭煲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73469Y (zh) * 2009-03-06 2009-12-30 周斌 电磁灶散热、废热利用装置
CN202630160U (zh) * 2012-05-22 2012-12-26 湖南鑫东辉厨具设备有限公司 多功能一体化炉具
CN204105691U (zh) * 2014-08-11 2015-01-21 廖美德 燃气不粘底汤粥炉
CN106073487A (zh) * 2016-08-12 2016-11-09 浙江帅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蒸箱
CN206261437U (zh) * 2016-08-12 2017-06-20 浙江帅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蒸箱
CN208382251U (zh) * 2018-06-06 2019-01-15 浙江外星人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顶部可热菜的集成灶
CN108826387A (zh) * 2018-08-13 2018-11-16 湖南万家供热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商用集成灶
CN209026863U (zh) * 2018-10-17 2019-06-25 合肥培恩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水冷降温功能的集成灶
CN209279227U (zh) * 2018-10-30 2019-08-20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散热装置的集成灶
CN209331736U (zh) * 2018-11-09 2019-09-03 佛山市瑞德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电饭煲散热系统和ih电饭煲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4990A (zh) * 2020-03-31 2021-10-01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烹饪设备的集成灶
CN111616585A (zh) * 2020-05-09 2020-09-04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水路结构及具有该水路结构的蒸制烹饪装置
CN111700487A (zh) * 2020-05-28 2020-09-2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装置及其烹饪方法和具有该装置的集成灶
CN111700487B (zh) * 2020-05-28 2021-08-2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装置及其烹饪方法和具有该装置的集成灶
CN112146131A (zh) * 2020-08-19 2020-12-29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灶的散热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集成灶
CN113531600A (zh) * 2021-06-30 2021-10-2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烹饪设备
CN113520145A (zh) * 2021-06-30 2021-10-2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烹饪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48767B (zh) 2021-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48767B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111853876B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111706883B (zh) 一种集成灶
CN111853875B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111503668A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110464200A (zh) 烹饪设备
KR101878048B1 (ko) 쿡탑을 포함하는 조리기기
CN111853874A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112493876A (zh) 微蒸烤装置
CN112361397B (zh) 烹饪设备及烹饪系统
CN211609179U (zh) 一种蒸箱烤箱微波炉一体机
JP7270370B2 (ja) 加熱調理器
CN114383156A (zh) 一种集成烹饪灶
CN210399026U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0399025U (zh) 一种带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0399022U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2585007U (zh)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4387230U (zh) 微蒸烤装置
CN112790596A (zh) 一种蒸箱烤箱微波炉一体机
CN212972692U (zh)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05425059U (zh) 电磁炉
CN217685182U (zh) 一种集成灶
CN111839255B (zh) 一种导风结构及具有该导风结构的烤制烹饪装置
CN216079908U (zh)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7004550U (zh) 一种集成烹饪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