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83156A - 一种集成烹饪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烹饪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83156A
CN114383156A CN202210026882.3A CN202210026882A CN114383156A CN 114383156 A CN114383156 A CN 114383156A CN 202210026882 A CN202210026882 A CN 202210026882A CN 114383156 A CN114383156 A CN 1143831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air inlet
air
fan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268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德华
杨均
李怀峰
余浩
诸永定
茅忠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2688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831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83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31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008Ran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0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on of cooling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20Removing cooking fumes
    • F24C15/2042Devices for removing cooking fume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ooking range e.g. downdraf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45Means for directing air flow, e.g. ducts, deflectors, plenum or gu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烹饪灶,灶具与烹饪装置之间设置有散热夹层,灶具的灶壳中设置有第一散热通道,灶壳的面板的后侧开设有排气窗口,第一散热通道的第一散热出风口与该排气窗口相流体连通,散热风机设置在第一散热通道的第一散热进风口上,散热风机具有上进风口和下进风口,上进风口与灶壳的内腔相通,而下进风口与上述散热夹层相通。这样通过第一散热通道一方面能对安装在灶壳中且工作状态下会发热的电器元件进行散热,避免电器元件的工作环境温度过高而影响其性能,另一方面能对散热夹层进行散热,避免烹饪装置工作状态下产生的热量累积在灶具与烹饪装置之间,避免烹饪装置时内部温度过高,同时能避免了热气前排直喷用户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烹饪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烹饪灶。
背景技术
集成烹饪灶是一种将灶具(主要为燃气灶)和烹饪装置(例如蒸箱、烤箱或蒸烤一体机等)集成在一起的灶具。例如,申请号为CN201910090198.X(公开号为CN111503671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包括具有烹饪室的烹饪装置和设置在该烹饪装置上部的灶具,上述灶具包括灶壳,该灶壳的内腔中安装有工作时会发热的电子元件,还包括散热系统,该散热系统包括设置在灶壳内腔中散热通道和设置在该散热通道内的风机,所述散热通道具有与外界相通的出风端口,上述灶壳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和上述风机的进风口相通的第一通风口。
虽然在灶具的灶壳中设置散热系统能提升对灶具中的电器元件(电源板、显示板等)的散热效果,同时烹饪装置上部的排气通道也能起到对烹饪装置散热的效果,但是,由于灶具设置在烹饪装置之上,烹饪装置的安装空间被挤压,从而影响烹饪装置工作时的散热效果。此外,现有的烹饪装置的排气通道一般朝前排气,热气体直接吹到用户身上,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集成烹饪灶。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避免外排气体直喷用户的集成烹饪灶。
本发明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成烹饪灶,包括烹饪装置和设置在该烹饪装置之上的灶具,上述烹饪装置包括箱体和设置在该箱体中的内胆,该内胆上方水平设置有上安装板,上述灶具包括灶壳,该灶壳包括上部开口的底盘和盖合在该底盘的开口上的面板,该面板的后侧开设有排气窗口,且该底盘中设置有具有散热风机的第一散热通道,该第一散热通道的第一散热出风口与上述排气窗口相流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的上安装板的上表面与灶壳的底盘的底面之间形成与外界相通的散热夹层,上述散热风机设置在第一散热通道的第一散热进风口上,上述散热风机包括风机腔和安装在该风机腔中的叶轮,该叶轮包括上叶轮和下叶轮,相应地,上述风机腔上分别开设有与上叶轮对应的上进风口和与下叶轮对应的下进风口,且上进风口与灶壳的内腔相通,而下进风口通过开设在底盘底壁上的通孔与上述散热夹层相通。
进一步,所述散热夹层中设置有第二散热通道,该第二散热通道的第二散热进风口与外界相通而第二散热出风口则通过上述通孔与风机腔的下进风口相连通。通过设置第二散热通道能对散热夹层中的气流进行导向,从而提升对散热夹层中的热空气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所述散热夹层的正面开设有第一通风口,上述第二散热通道沿前后方向设置,该第二散热通道的第二散热进风口位于其前端并与上述第一通风口相流体连通。集成烹饪灶一般嵌入安装在橱柜中,因此将第一通风口开设在前侧能提高了冷空气通过第一通风口进入第二散热通道的效率。
进一步,所述上安装板的上表面上罩设有第二导风罩,该第二导风罩与上安装板的上表面围成上述第二散热通道,且上述第二散热出风口开设在该第二导风罩的顶壁上并与上述通孔上下相对。通过第二导风罩能形成稳定的第二散热通道结构,且将第二散热出风口开设在第二导风罩的顶壁上能加快第二散热通道中的气体进入散热风机的效率,进而提高对散热夹层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所述灶具还包括工作时会发热的第三电器元件,而上述烹饪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上述内胆一侧的水箱,该水箱的上方形成与上述散热夹层相通的上安装空间,上述第三电器元件安装在该上安装空间中,而上述第二散热通道具有与该上安装空间相通的散热进气口。水箱中容纳的水的比热较大,因此其上方的上安装空间的空气温度相对较低,将第三电器元件设置在温度较低的上安装空间能起到对该第三电器元件散热的效果,避免第三电器元件工作时环境温度过高,且通过散热进气口能将升温后的上安装空间中的温热气体吸入第二散热通道中,并通过下进风口进入散热风机外排,从而进一步提升对第三电器元件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所述第二散热通道与上述上安装空间的上部并列设置,上述散热进气口开设在第二散热通道邻近上安装空间的一侧,且该散热进气口至少为间隔设置的两个,且各散热进气口均可启闭。这样能提升对上安装空间中的温热空气的散热效率,并且可根据散热需要对各散热进气口进行启闭,例如,当第三电器元件的温度较高时,开启状态的散热进气口的个数多余关闭状态,而当第三电器元件的温度相对较低时,关闭状态的散热进气口的散热进气口的个数多余开启状态。
进一步,所述散热进气口沿上述第二导风罩的侧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各散热进气口上分别设有进气接头,各进气接头的进气端口分别位于上述上安装空间中。从而能使上安装空间中的温热空气能更加均匀以及快速地进入第二散热通道外排,进一步提升对第三电器元件的散热效果和散热效率。
进一步,所述第二散热通道的后端开设有与外界相通并可启闭的第三散热进风口。这样外界冷空气能通过第三散热进风口进入第二散热通道中,并在第二散热出风口处的负压的驱动下快速流动,从而能进一步提升对散热夹层以及第三电器元件的散热效果,当仅有烹饪装置工作时,可关闭上述各散热进气口,同时开启第三散热进风口,通过第三散热进风口进入的冷空气对第三电器元件进行散热。此外,通过开设第三散热进风口,无需在散热通道的后端设置另一散热风机,使得集成烹饪灶的内部结构简单,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所述第三散热进风口开设在第二导风罩的后端壁上,而上述烹饪装置的箱体的后侧板上开设有第二通风口,该第二通风口与上述第三散热进风口相流体连通。从而能使外界冷空气能更加顺畅地进入第二散热通道中。
进一步,所述灶具还包括设置在底盘中且工作时会发热的第一电器元件,该第一电器元件与上述第三散热进风口上下相对设置。这样由第三散热进风口进入的冷空气能同时对该第一电器元件进行散热。
进一步,所述第一电器元件安装在底盘的内底面上,上述第二导风罩的后端的顶壁朝上凸起而形成散热凸台,该散热凸台的顶面为散热平面,该散热平面与第一电器元件所在的底盘的外底面处上下接触,而上述第三散热进风口开设在该散热凸台的后侧壁上。这样由第三散热进风口进入的冷空气汇聚在散热凸台的内腔中,通过散热平面以及底盘的底壁与第一电器元件产生的热量充分地发生热交换,进一步提升对第一电器元件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所述第一通风口沿散热夹层的左右方向开设,而上述第二导风罩的横截面的大小由后至前递增,上述第二散热出风口开设在上述第二散热进风口和第三散热进风口之间。这样能使第二散热进风口和第三散热进风口进入的冷空气能充分地与散热夹层中的热空气(包括上安装空间进入散热夹层的热空气)发生热交换,并且两端的混合气体均能顺利地通过第二散热出风口外排。
进一步,所述第二导风罩的第一侧壁沿前后方向延伸,上述散热进气口沿该第一侧壁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上述第二导风罩的第二侧壁由后至前依次包括首尾连接的第一壁、第二壁以及第三壁,其中,第一壁由后至前朝外倾斜,第二壁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三壁由后至前朝外延伸,上述第二散热出风口设置在第二壁的前侧。这样能使散热进气口进入的热空气充分地与进入第二散热通道的冷空气混合,并且,通过第一壁和第三壁能分别降低第二散热通道前端和后端的气体流速,而第二壁能进一步降低流动至第二散热出风口处的气流流速,以使充分混合、升温后的混合气体能集中在第二散热出风口处外排。
进一步,所述第二散热进风口的开口面积大于上述第三散热进风口,相应地,上述第三壁相对于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一壁。从而能使第二散热进风口和第三散热进风口进入的冷空气均能充分、均匀地与热空气发生热交换,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
进一步,所述灶具还包括安装在灶壳中且工作时会发热的第二电器元件,而上述风机腔的上进风口邻近该第二电器元件。从而提升第一散热通道对第二电器元件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所述第一散热通道沿前后方向设置,且第一散热通道相对于底盘内底面的设置高度由第一散热进风口至第一散热出风口方向递增,而上述散热风机的风机出风口朝向第一散热出风口。从而能降低第一散热通道中气流的风阻,使得第一散热通道中的气流能更加快速外排,提高散热效率。
进一步,所述灶壳内腔的后侧设置有排气腔,该排气腔具有与上述排气窗口相流体连通的排气出气口和与上述第一散热通道的第一散热出风口相流体连通的排气进气口。从而能避免第一散热通道外排的气体在灶壳内部乱窜,一方面提升第一散热通道的散热效率,另一方面避免对灶具炉头的燃烧造成影响。
进一步,还包括沿前后设置在上述灶壳的底盘中第一导风罩和风机罩,该第一导风罩外形呈套体状且其内腔构成上述第一散热通道,风机罩罩设在上述通孔所在的底盘的内底面上并与该底盘的内底面围成上述风机腔,该风机罩的后端开口而形成风机出风口,风机罩的顶壁开口而形成上进风口,而上述风机罩的下端罩口构成上述下进风口,该第一导风罩的前端口为第一散热通道的第一散热进风口而后端口为第一散热通道的第一散热出风口,且第一导风罩的前端口与上述风机罩的后端口相连通。从而能较好地形成第一散热通道以及风机腔,并且能顺利地实现两者的相连通,以及风机腔与散热夹层通过通孔的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灶壳的面板的下表面上于上述排气窗口所在处罩设有排气盒,该排气盒与面板的下表面围成上述排气腔,且该排气盒的顶部开口构成排气腔的排气出气口,而排气盒的前侧壁上开设有上述排气进气口,且该排气进气口与上述第一导风罩的后端口相连通。从而能较好地实现排气腔结构,并且能使第一散热通道的出风顺利地排入排气腔中。
进一步,所述风机腔的上进风口的开口面积小于下进风口的开口面积。一方面便于在风机罩的顶端安装风机的电机,另一方面灶壳内部的需散热的热量小于散热夹层,通过对上进风口和下进风口的不同开口面积的设计能提升集成烹饪灶的整体散热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灶具与烹饪装置之间设置有散热夹层,灶具的灶壳中设置有第一散热通道,而灶壳的面板的后侧开设有排气窗口,第一散热通道的第一散热出风口与该排气窗口相流体连通,散热风机设置在第一散热通道的第一散热进风口上,散热风机具有上进风口和下进风口,其中,上进风口与灶壳的内腔相通,而下进风口与上述散热夹层相通。这样通过第一散热通道一方面能对安装在灶壳中且工作状态下会发热的电器元件进行散热,避免电器元件的工作环境温度过高而影响其性能,进而影响整个灶具的性能,另一方面能对散热夹层进行散热,避免烹饪装置工作状态下(烹饪装置单独工作或者烹饪装置与灶具同时工作)产生的热量累积在灶具与烹饪装置之间,避免烹饪装置时内部温度过高,保证烹饪装置的工作性能。并且,散热夹层中的热空气能通过第一散热通道由面板后侧的排气窗口外排,避免了热气前排直喷用户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集成烹饪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集成烹饪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集成烹饪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排气管部分示出);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集成烹饪灶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排气管部分示出);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散热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导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7所示,一种集成烹饪灶,包括烹饪装置1和设置在该烹饪装置1之上的灶具2,上述烹饪装置1包括箱体10和设置在该箱体10中的内胆11,该内胆11上方水平设置有上安装板13,上述灶具2包括灶壳20,该灶壳20包括上部开口的底盘201和盖合在该底盘201的开口上的面板202,该面板202的后侧开设有排气窗口2021,且该底盘201中设置有具有散热风机31的第一散热通道30,该第一散热通道30的第一散热出风口302与上述排气窗口2021相流体连通。此外,本实施例中,上述内胆11的背板上开设有排气口111,该排气口111同样与上述排气窗口2021相流体连通。本实施例中,该排气窗口2021中嵌装有排气栅板7.
优选地,上述灶壳20内腔的后侧设置有排气腔40,该排气腔40具有与上述排气窗口2021相流体连通的排气出气口402和与上述第一散热通道30的第一散热出风口302相流体连通的排气进气口401。从而能避免第一散热通道30外排的气体在灶壳20内部乱窜,一方面提升第一散热通道30的散热效率,另一方面避免对灶具2炉头的燃烧造成影响。具体地,上述灶壳20的面板202的下表面上于上述排气窗口2021所在处罩设有排气盒4,该排气盒4与面板202的下表面围成上述排气腔40,且该排气盒4的顶部开口构成排气腔40的排气出气口402,而排气盒4的前侧壁上开设有排气进气口401,且该排气进气口401与第一散热通道30的第一散热出风口302相连通,从而能较好地实现排气腔40结构,并且,能使第一散热通道30的出风顺利地排入排气腔40中。此外,排气盒4的底壁上开设有进气孔403,该进气孔403通过排气管112与上述内胆11的排气口111相连通,从而能使内胆11中的气体顺利地排入排气腔40中,并通过排气窗口2021外排。
进一步,上述烹饪装置1的上安装板13的上表面与灶壳20的底盘201的底面之间形成与外界相通的散热夹层6,上述散热风机31设置在第一散热通道30的第一散热进风口301上,如图3、图4以及图6所示,上述散热风机31包括风机腔310和安装在该风机腔310中的叶轮31a,该叶轮包括上叶轮312和下叶轮313,相应地,上述风机腔310上分别开设有与上叶轮312对应的上进风口3141和与下叶轮313对应的下进风口3142,且上进风口3141与灶壳20的内腔相通,而下进风口3142通过开设在底盘201底壁上的通孔2011与上述散热夹层6相通。本实施例中,上述上叶轮312和下叶轮313上下同轴设置,并均通过设置在散热风机31顶部的电机315驱动,进一步优选地,上叶轮312和下叶轮313为一体件。
本发明中,灶具2与烹饪装置1之间设置有散热夹层6,灶具2的灶壳20中设置有第一散热通道30,而灶壳20的面板202的后侧开设有排气窗口2021,第一散热通道30的第一散热出风口302与该排气窗口2021相流体连通,散热风机31设置在第一散热通道30的第一散热进风口301上,散热风机31具有上进风口3141和下进风口3142,其中,上进风口3141与灶壳20的内腔相通,而下进风口3142与上述散热夹层6相通。这样通过第一散热通道30一方面能对安装在灶壳20中且工作状态下会发热的电器元件进行散热,避免电器元件的工作环境温度过高而影响其性能,进而影响整个灶具2的性能,另一方面能对散热夹层6进行散热,避免烹饪装置1工作状态下(烹饪装置1单独工作或者烹饪装置1与灶具2同时工作)产生的热量累积在灶具2与烹饪装置1之间,避免烹饪装置1时内部温度过高,保证烹饪装置1的工作性能。并且,散热夹层6中的热空气能通过第一散热通道30由面板202后侧的排气窗口2021外排,避免了热气前排直喷用户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上述灶具2还包括安装在灶壳20中且工作时会发热的第二电器元件22,而上述风机腔310的上进风口3141邻近该第二电器元件22。从而提升第一散热通道30对第二电器元件22的散热效果。具体地,该第二电器元件22为显示板,该显示板安装在面板202的下表面上。
进一步,如图5所示,上述第一散热通道30沿前后方向设置,且第一散热通道30相对于底盘201内底面的设置高度由第一散热进风口301至第一散热出风口302方向递增,而上述散热风机31的风机出风口3101朝向第一散热出风口302,从而能降低第一散热通道30中气流的风阻,使得第一散热通道30中的气流能更加快速外排,提高散热效率。具体地,还包括沿前后设置在上述灶壳20的底盘201中第一导风罩3和风机罩311,该第一导风罩3外形呈套体状且其内腔构成上述第一散热通道30,风机罩311罩设在上述通孔2011所在的底盘201的内底面上并与该底盘201的内底面围成上述风机腔310,该风机罩311的后端开口而形成风机出风口3101,风机罩311的顶壁开口而形成上进风口3141,而上述风机罩311的下端罩口构成上述下进风口3142,该第一导风罩3的前端口为第一散热通道30的第一散热进风口301而后端口为第一散热通道30的第一散热出风口302,且第一导风罩3的前端口与上述风机罩311的后端口相连通。从而能较好地形成第一散热通道30以及风机腔310,并且能顺利地实现两者的相连通,以及风机腔310与散热夹层6通过通孔2011的相连通。本实施例中,上述风机腔310的上进风口3141的开口面积小于下进风口3142的开口面积(本实施例中,下进风口3142的开口面积大概为上进风口3141的两倍)。这样一方面便于在风机罩311的顶端安装散热风机31的电机315,另一方面灶壳20内部的需散热的热量小于散热夹层6,通过对上进风口3141和下进风口3142的不同开口面积的设计能提升集成烹饪灶的整体散热效果。
进一步,如图3所示,上述散热夹层6中设置有第二散热通道50,该第二散热通道50的第二散热进风口501与外界相通而第二散热出风口504则通过上述通孔2011与风机腔310的下进风口3142相连通。通过设置第二散热通道50能对散热夹层6中的气流进行导向,从而提升对散热夹层6中的热空气的散热效率。上述散热夹层6的正面开设有第一通风口101,上述第二散热通道50沿前后方向设置,该第二散热通道50的第二散热进风口501位于其前端并与上述第一通风口101相流体连通。集成烹饪灶一般嵌入安装在橱柜中,因此将第一通风口101开设在前侧能提高了冷空气通过第一通风口101进入第二散热通道50的效率。本实施例中,灶具2的正面与烹饪装置1的正面之间连接有前侧板,上述第一通风口101由沿左右方向间隔开设在该前侧板上的长条孔构成。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上安装板的上表面上罩设有第二导风罩5,该第二导风罩5与上安装板13的上表面围成上述第二散热通道50,且上述第二散热出风口504开设在该第二导风罩5的顶壁上并与上述通孔2011上下相对。通过第二导风罩5能形成稳定的第二散热通道50结构,且将第二散热出风口504开设在第二导风罩5的顶壁上能加快第二散热通道50中的气体进入散热风机31的效率,进而提高对散热夹层6的散热效率。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导风罩5的顶面与底盘201的底面紧贴,即第二散热通道的第二散热出风口504与上述通孔2011上下叠置。
进一步,如图4所示,上述灶具2还包括工作时会发热的第三电器元件23,而上述烹饪装置1还包括设置在上述内胆11一侧的水箱12,该水箱12的上方形成与上述散热夹层6相通的上安装空间120,上述第三电器元件23安装在该上安装空间120中,而上述第二散热通道50具有与该上安装空间120相通的散热进气口503。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水箱12的上方水平设置有安装盘15,上述第三电器元件23安装在该安装盘15中。水箱12中容纳的水的比热较大,因此其上方的上安装空间120的空气温度相对较低,将第三电器元件23设置在温度较低的上安装空间120能起到对该第三电器元件23散热的效果,避免第三电器元件23工作时环境温度过高,且通过散热进气口503能将升温后的上安装空间120中的温热气体吸入第二散热通道50中,并通过下进风口3142进入散热风机31外排,从而进一步提升对第三电器元件23的散热效果。本实施例中,上述水箱12设置在内胆11的右侧,且该水箱12与内胆11之间隔设有隔热板14,从而能进一步降低上安装空间120处的空气温度。此外,上述第三电器元件23具体为灶具2的电源板,当灶具2的两个炉头同时工作时,电源板发热较大,当灶具2只有一个炉头工作时,电源板发热较小,而当灶具2不工作仅有烹饪装置1工作时,电源板本身不发热,仅受烹饪装置1工作产生的余热的影响。
优选地,上述第二散热通道50与上述上安装空间120的上部并列设置,上述散热进气口503开设在第二散热通道50邻近上安装空间120的一侧,且该散热进气口503至少为间隔设置的两个,且各散热进气口503均可启闭,各散热进气口503的启闭可通过多种现有方式实现,例如可在各散热进气口503上设置控制阀。这样能提升对上安装空间120中的温热空气的散热效率,并且可根据散热需要对各散热进气口503进行启闭,例如,当第三电器元件23的温度较高时,开启状态的散热进气口503的个数多余关闭状态,而当第三电器元件23的温度相对较低时,关闭状态的散热进气口503的个数多余开启状态的散热进气口503。进一步,上述散热进气口503为四个,并沿上述第二导风罩5的侧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各散热进气口503上分别设有进气接头5031,各进气接头5031的进气端口分别位于上述上安装空间120中。从而能使上安装空间120中的温热空气能更加均匀以及快速地进入第二散热通道50外排,进一步提升对第三电器元件23的散热效果和散热效率。
进一步,上述第二散热通道50的后端开设有与外界相通并可启闭的第三散热进风口502。这样外界冷空气能通过第三散热进风口502进入第二散热通道50中,并在第二散热出风口504处的负压的驱动下快速流动,从而能进一步提升对散热夹层6以及第三电器元件23的散热效果,当仅有烹饪装置1工作时,可关闭上述各散热进气口503,同时开启第三散热进风口502,通过第三散热进风口502进入的冷空气对第三电器元件23进行散热。此外,通过开设第三散热进风口502,无需在第二散热通道50的后端设置另一散热风机31,使得集成烹饪灶的内部结构简单,降低生产成本。优选地,上述第三散热进风口502开设在第二导风罩5的后端壁上,而上述烹饪装置1的箱体10的后侧板上开设有第二通风口102,该第二通风口102与上述第三散热进风口502相流体连通,从而能使外界冷空气能更加顺畅地进入第二散热通道50中。此外,上述灶具2还包括设置在底盘201中且需要在相对低温环境工作的第一电器元件21,该第一电器元件21与上述第三散热进风口502上下相对设置,这样由第三散热进风口502进入的冷空气能同时对该第一电器元件21进行散热。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电器元件21为重量传感器,该重量传感器的工作环境温度需要控制在60℃内(超过60℃将影响重量传感器的性能)。优选地,上述第一电器元件21安装在底盘201的内底面上,上述第二导风罩5的后端的顶壁朝上凸起而形成散热凸台51,该散热凸台51的顶面为散热平面511,该散热平面511与第一电器元件21所在的底盘201的外底面处上下接触,而上述第三散热进风口502开设在该散热凸台51的后侧壁上。这样由第三散热进风口502进入的冷空气汇聚在散热凸台51的内腔中,通过散热平面511以及底盘201的底壁与第一电器元件21产生的热量充分地发生热交换,进一步提升对第一电器元件21的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上述第二导风罩5的横截面的大小由后至前递增,上述第二散热出风口504开设在上述第二散热进风口501和第三散热进风口502之间。这样能使第二散热进风口501和第三散热进风口502进入的冷空气能充分地与散热夹层6中的热空气(包括上安装空间120进入散热夹层6的热空气)发生热交换,并且两端的混合气体均能顺利地通过第二散热出风口504外排。优选地,上述第二导风罩5的第一侧壁5a沿前后方向延伸,上述散热进气口503沿该第一侧壁5a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上述第二导风罩5的第二侧壁5b由后至前依次包括首尾连接的第一壁52、第二壁53以及第三壁54,其中,第一壁52由后至前朝外倾斜,第二壁53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三壁54由后至前朝外延伸,上述第二散热出风口504设置在第二壁53的前侧。这样能使散热进气口503进入的热空气充分地与进入第二散热通道50的冷空气混合,并且,通过第一壁52和第三壁54能分别降低第二散热通道50前端和后端的气体流速,而第二壁53能进一步降低流动至第二散热出风口504处的气流流速,以使充分混合、升温后的混合气体能集中在第二散热出风口504处外排。优选地,上述第二散热进风口501的开口面积大于上述第三散热进风口502,相应地,上述第三壁54相对于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一壁52,从而能使第二散热进风口501和第三散热进风口502进入的冷空气均能充分、均匀地与热空气发生热交换,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
本发明所称的“流体连通”是指两个部件或部位(以下统一分别称为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流体(气体、液体或两者的混合)能从第一部位沿着流动路径流动或/和被运送到第二部位,可以是上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直接相连通,也可以是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三者间接连通,该第三者可以是诸如管道、通道、导管、导流件、孔、槽等流体通道、也可以是允许流体流过的腔室或以上组合。

Claims (20)

1.一种集成烹饪灶,包括烹饪装置(1)和设置在该烹饪装置(1)之上的灶具(2),上述烹饪装置(1)包括箱体(10)和设置在该箱体(10)中的内胆(11),该内胆(11)上方水平设置有上安装板(13),上述灶具(2)包括灶壳(20),该灶壳(20)包括上部开口的底盘(201)和盖合在该底盘(201)的开口上的面板(202),该面板(202)的后侧开设有排气窗口(2021),且该底盘(201)中设置有具有散热风机(31)的第一散热通道(30),该第一散热通道(30)的第一散热出风口(302)与上述排气窗口(2021)相流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1)的上安装板(13)的上表面与灶壳(20)的底盘(201)的底面之间形成与外界相通的散热夹层(6),上述散热风机(31)设置在第一散热通道(30)的第一散热进风口(301)上,上述散热风机(31)包括风机腔(310)和安装在该风机腔(310)中的叶轮(31a),该叶轮(31a)包括上叶轮(312)和下叶轮(313),相应地,上述风机腔(310)上分别开设有与上叶轮(312)对应的上进风口(3141)和与下叶轮(313)对应的下进风口(3142),且上进风口(3141)与灶壳(20)的内腔相通,而下进风口(3142)通过开设在底盘(201)底壁上的通孔(2011)与上述散热夹层(6)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烹饪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夹层(6)中设置有第二散热通道(50),该第二散热通道(50)的第二散热进风口(501)与外界相通而第二散热出风口(504)则通过上述通孔(2011)与风机腔(310)的下进风口(3142)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烹饪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夹层(6)的正面开设有第一通风口(101),上述第二散热通道(50)沿前后方向设置,该第二散热通道(50)的第二散热进风口(501)位于其前端并与上述第一通风口(101)相流体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烹饪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板(13)的上表面上罩设有第二导风罩(5),该第二导风罩(5)与上安装板(13)的上表面围成上述第二散热通道(50),且上述第二散热出风口(504)开设在该第二导风罩(5)的顶壁上并与上述通孔(2011)上下相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烹饪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2)还包括工作时会发热的第三电器元件(23),而上述烹饪装置(1)还包括设置在上述内胆(11)一侧的水箱(12),该水箱(12)的上方形成与上述散热夹层(6)相通的上安装空间(120),上述第三电器元件(23)安装在该上安装空间(120)中,而上述第二散热通道(50)具有与该上安装空间(120)相通的散热进气口(50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烹饪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50)与上述上安装空间(120)的上部并列设置,上述散热进气口(503)开设在第二散热通道(50)邻近上安装空间(120)的一侧,且该散热进气口(503)至少为间隔设置的两个,且各散热进气口(503)均可启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烹饪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进气口(503)沿上述第二导风罩(5)的侧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各散热进气口(503)上分别设有进气接头(5031),各进气接头(5031)的进气端口分别位于上述上安装空间(120)中。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烹饪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50)的后端开设有与外界相通并可启闭的第三散热进风口(50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烹饪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散热进风口(502)开设在第二导风罩(5)的后端壁上,而上述烹饪装置(1)的箱体(10)的后侧板上开设有第二通风口(102),该第二通风口(102)与上述第三散热进风口(502)相流体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烹饪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2)还包括设置在底盘(201)中且需要在相对低温环境工作的第一电器元件(21),该第一电器元件(21)与上述第三散热进风口(502)上下相对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成烹饪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器元件(21)安装在底盘(201)的内底面上,上述第二导风罩(5)的后端的顶壁朝上凸起而形成散热凸台(51),该散热凸台(51)的顶面为散热平面(511),该散热平面(511)与第一电器元件(21)所在的底盘(201)的外底面处上下接触,而上述第三散热进风口(502)开设在该散热凸台(51)的后侧壁上。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烹饪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口(101)沿散热夹层(6)的左右方向开设,而上述第二导风罩(5)的横截面的大小由后至前递增,上述第二散热出风口(504)开设在上述第二散热进风口(501)和第三散热进风口(502)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成烹饪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罩(5)的第一侧壁(5a)沿前后方向延伸,上述散热进气口(503)沿该第一侧壁(5a)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上述第二导风罩(5)的第二侧壁(5b)由后至前依次包括首尾连接的第一壁(52)、第二壁(53)以及第三壁(54),其中,第一壁(52)由后至前朝外倾斜,第二壁(53)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三壁(54)由后至前朝外延伸,上述第二散热出风口(504)设置在第二壁(53)的前侧。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集成烹饪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进风口(501)的开口面积大于上述第三散热进风口(502),相应地,上述第三壁(54)相对于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一壁(52)。
15.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烹饪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2)还包括安装在灶壳(20)中且工作时会发热的第二电器元件(22),而上述风机腔(310)的上进风口(3141)邻近该第二电器元件(22)。
16.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烹饪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30)沿前后方向设置,且第一散热通道(30)相对于底盘(201)内底面的设置高度由第一散热进风口(301)至第一散热出风口(302)方向递增,而上述散热风机(31)的风机出风口朝向第一散热出风口(302)。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集成烹饪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壳(20)内腔的后侧设置有排气腔(40),该排气腔(40)具有与上述排气窗口(2021)相流体连通的排气出气口(402)和与上述第一散热通道(30)的第一散热出风口(302)相流体连通的排气进气口(401)。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集成烹饪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前后设置在上述灶壳(20)的底盘(201)中第一导风罩(3)和风机罩(311),该第一导风罩(3)外形呈套体状且其内腔构成上述第一散热通道(30),风机罩(311)罩设在上述通孔(2011)所在的底盘(201)的内底面上并与该底盘(201)的内底面围成上述风机腔(310),该风机罩(311)的后端开口而形成风机出风口(3101),风机罩(311)的顶壁开口而形成上进风口(3141),风机罩(311)的下端罩口构成上述下进风口(3142),该第一导风罩(3)的前端口为第一散热通道(30)的第一散热进风口(301)而后端口为第一散热通道(30)的第一散热出风口(302),且第一导风罩(3)的前端口与上述风机罩(311)的后端口相连通。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集成烹饪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壳(20)的面板(202)的下表面上于上述排气窗口(2021)所在处罩设有排气盒(4),该排气盒(4)与面板(202)的下表面围成上述排气腔(40),且该排气盒(4)的顶部开口构成排气腔(40)的排气出气口(402),而排气盒(4)的前侧壁上开设有上述排气进气口(401),且该排气进气口(401)与上述第一导风罩(3)的后端口相连通。
20.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烹饪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腔(310)的上进风口(3141)的开口面积小于下进风口(3142)的开口面积。
CN202210026882.3A 2022-01-11 2022-01-11 一种集成烹饪灶 Pending CN1143831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26882.3A CN114383156A (zh) 2022-01-11 2022-01-11 一种集成烹饪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26882.3A CN114383156A (zh) 2022-01-11 2022-01-11 一种集成烹饪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3156A true CN114383156A (zh) 2022-04-22

Family

ID=81201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26882.3A Pending CN114383156A (zh) 2022-01-11 2022-01-11 一种集成烹饪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8315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6260A (zh) * 2022-06-24 2022-09-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烟机结构及空调烟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6260A (zh) * 2022-06-24 2022-09-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烟机结构及空调烟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80049A (en) Oven assembly air circulation system
CN111706883B (zh) 一种集成灶
CN110448191A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烤箱
CN110848767A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114383156A (zh) 一种集成烹饪灶
CN111503668A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7004550U (zh) 一种集成烹饪灶
CN212618451U (zh)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111189077B (zh) 一种集成灶及其工作控制方法
CN216079908U (zh)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9389820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8096039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7685157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8096040U (zh) 一种具有门体散热功能的集成灶
CN218480641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7653915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2585007U (zh)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2972692U (zh)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9222500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9656152U (zh) 集成灶
CN220551970U (zh)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7274302U (zh) 一种燃气灶及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8820579U (zh) 灶具模块和集成灶
CN214791270U (zh)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
CN220551943U (zh) 一种集成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