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91270U -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91270U
CN214791270U CN202120251066.3U CN202120251066U CN214791270U CN 214791270 U CN214791270 U CN 214791270U CN 202120251066 U CN202120251066 U CN 202120251066U CN 214791270 U CN214791270 U CN 214791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air
air inlet
heat dissipation
cabi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5106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德华
杨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5106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91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91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91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包括烹饪设备、灶具以及烘干柜,灶壳包括上部开口的底盘和盖合在底盘的开口上的面板,面板的后侧开设有排气口,灶壳中设置有具有散热风机的散热通道,散热通道的出风口与排气口相流体连通,而烘干柜上开设有烘干排气孔,烘干排气孔与上述散热通道相流体连通。本实用新型一方面解决了烘干柜朝外排湿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面板后侧的排气口外排湿气,避免了烘干柜排气过程中对灶具以及烹饪设备正常工作的影响,以及对用户操作集成灶的影响。并且,本实用新型中烘干柜的排气接入灶具的散热通道中,使得散热通道既能用于灶具内部散热,又能实现对烘干柜的排湿,从而能使集成灶的内部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集成灶一般将灶具与蒸箱、烤箱或者蒸烤一体机等烹饪设备集成在一起,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是将灶具与烹饪设备及烘干柜集成在一起的一种灶具。例如专利号为ZL201520815516.1(授权公告号为CN20503737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包括主体、灶台和翻盖,所述翻盖一侧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侧设有带电磁铁的连接孔,所述灶台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压块和微动开关,所述压块与凹槽通过压簧连接,所述凹槽的左右内壁上设有定位孔和通过弹簧与定位孔连接的卡柱,所述主体内设有进气管和控制器,所述进气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控制器一端与微动开关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电磁阀和电磁铁连接,所述主体上设有冷藏柜、消毒柜和烘干柜。
现有的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集成灶的灶具部分由于燃烧器燃烧时向四周散发的热量以及内部元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使得灶具内部温度过高。(2)集成灶的灶具、烘干柜以及烹饪设备分别采用独立的热源,不仅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而且会使集成灶的整体温度升高。(3)烘干柜设置在集成灶的灶具与烹饪设备之间,因此如果在不影响灶具和烹饪设备的同时实现烘干柜的排湿是现有带烘干柜的集成灶存在的一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烘干排湿顺畅的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烘干效率高的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灶具散热效果好的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五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烹饪设备排气顺畅的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
本实用新型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包括具有烹饪内胆的烹饪设备、位于该烹饪设备上方并具有灶壳的灶具以及设置在灶具与烹饪设备之间的烘干柜,上述灶壳包括上部开口的底盘和盖合在该底盘的开口上的面板,该面板的后侧开设有排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壳中设置有具有散热风机的散热通道,该散热通道的出风口与上述排气口相流体连通,而上述烘干柜上开设有烘干排气孔,该烘干排气孔与上述散热通道相流体连通。
进一步,所述散热风机安装在上述散热通道的进风口端,上述烘干排气孔包括与散热风机的第一进风口相流体连通的第一烘干排气孔。散热风机工作时产生的负压能将第一烘干排气孔处的湿热空气由第一进风口吸入散热风机中,再通过散热风机的出风而进入散热通道,最后由排气口外排,可见,通过第一烘干排气孔与第一进气口的相流体连通能实现烘干柜的主动排湿。
进一步,所述灶壳的底面与烘干柜的底面之间上下留有间隙,上述第一烘干排气孔位于上述烘干柜的顶部,上述散热风机水平悬空设置在上述底盘内底面的上方并邻近灶具的控制板,上述第一进风口开设在该散热风机的底部,这样散热风机的第一进风口除了能通过第一烘干排气孔进风外还能将灶壳中的热空气通过该第一进风口吸入散热风机中。上述底盘的底壁上于上述散热风机的下方开设有与该第一进风口的大小相匹配的第一导风口,上述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导风口以及上述第一烘干排气孔分别上下相对设置,并且该第一烘干排气孔与第一导风口通过竖向延伸的第一排气罩相连通。从而提高第一烘干排气孔处的湿热空气流向第一进风口的流速,进而提升第一烘干排气孔的排气效率。
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气罩的横截面由下至上递增。从而能提高湿热空气通过第一进风口被吸入散热风机的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第一烘干排气孔的排气效率。
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气罩的下周缘围设在上述第一烘干排气孔的外周。这样第一烘干排气孔排气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能蓄积在第一排气罩中,接着再利用烘干柜以及灶具的余热将冷凝水烘干,实现冷凝水的自清理。
进一步,所述烘干排气孔还包括第二烘干排气孔,该第二烘干排气孔与开设在散热通道出风口端的进气口相流体连通。这样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开设两个烘干排气孔来提高烘干柜的排气效率。
进一步,所述底盘中设置有导风罩,该导风罩罩设在底盘的内底面上而围成上述散热通道,上述进气口开设在底盘的底壁上,上述第二烘干排气孔开设在烘干柜的顶壁上并与上述进气口上下相对设置,两者通过竖向延伸的第二排气罩相连通。从而提高第二烘干排气孔处的湿热空气流向进气口的流速,进而提升第二烘干排气孔的排气效率。
进一步,所述散热通道中于上述进气口处设置有将该进气口的出风导向散热通道的出风口的第一导气罩。通过第一导气罩能使进气口进入的湿热空气能快速被朝向散热通道的出风口,从而能进一步提高第二烘干排气孔的排气速度。
进一步,所述第二排气罩(第二排气罩的具体形状)的横截面由下至上递减。这样湿热空气在第二排气罩中的流速逐渐递增,最后以射流的形式通过进气口射入散热通道中,从而进一步提升第二烘干排气孔的排气效率。
进一步,所述烘干柜的顶部开设有烘干进气口,而上述底盘的底壁上开设有邻近灶具的阀体组件和控制板的第二导风口,该第二导风口与上述烘干进气口相流体连通。一方面通过第二导风口将阀体组件和控制板周围的热空气吸入烘干柜(由于第一烘干排气孔和第二烘干排气孔的排气,烘干柜相对于灶壳内部形成负压),从而实现对阀体组件和控制板的散热,另一方面通过向烘干柜中导入热空气能提高烘干柜的烘干效率。
进一步,所述烘干进气口与上述第二导风口上下相对设置,且两者通过竖向延伸的进气罩相连通,从而能提高烘干进气口的进气效率。
进一步,所述进气罩的横截面由下至上递减,从而能进一步提高烘干进气口的进气效率。
进一步,所述底盘的内底面上于上述第二导风口处设置有将上述阀体组件和控制板周围的热空气导向上述第二导风口的第二导气罩(第二导气罩的具体形成)。通过第二导气罩能更好地将阀体组件和控制板周围的热空气导入第二导风口,从而提升对阀体组件和控制板的散热效果,同时也能将更多地热空气通过烘干进气口导入烘干柜中,从而进一步烘干柜的烘干效率。
进一步,所述底盘的前端开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通风口,而上述散热通道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其进风口位于出风口的前侧。这样能将外部冷空气引入灶壳中,从而提升散热通道对灶具内部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所述烘干柜包括前侧开口的柜体和盖合在该柜体的开口上的柜门,上述底盘的前侧板的外表面与上述烘干柜的开口口缘上下对齐,且该底盘的前侧板的上端朝上外突于该柜体的顶端,该底盘的前侧板的顶缘沿长度方向水平朝前延伸而形成延伸板,该延伸板与柜门的顶端之间形成与外界相通的进风通道,且上述底盘的前侧板的上端开设有第一通风口,而上述延伸板上开设有第二通风口,上述通风口包括该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通过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的设置能将更多地外部冷空气导入灶壳中,从而能进一步提升散热通道对灶具内部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所述烹饪设备的烹饪内胆的背板上开设有烹饪排气孔,该烹饪排气孔与上述面板上的排气口相流体连通。这样烹饪设备的外排气体也能通过排气口外排,使得集成灶的排气集中设置,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烘干柜的烘干排气孔与散热通道相流体连通,这样烘干柜烘干过程中湿热空气能通过该散热通道由灶具面板上的排气口外排,一方面解决了烘干柜朝外排湿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面板后侧的排气口外排湿气,避免了烘干柜排气过程中对灶具以及烹饪设备正常工作的影响,以及对用户操作集成灶的影响。并且,本实用新型中烘干柜的排气接入灶具的散热通道中,无需另设专用于烘干柜排湿的通道,使得散热通道既能用于灶具内部散热,又能实现对烘干柜的排湿,从而能使集成灶的内部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成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成灶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烘干柜的柜体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7所示,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包括具有烹饪内胆11的烹饪设备1、位于该烹饪设备1上方并具有灶壳2的灶具以及设置在灶具与烹饪设备1之间的烘干柜 3,上述灶壳2包括上部开口的底盘21和盖合在该底盘21的开口上的面板22,该面板 22的后侧开设有排气口221。上述烹饪设备1的烹饪内胆11的背板上开设有烹饪排气孔(未示出),该烹饪排气孔与上述面板22上的排气口221相流体连通。这样烹饪设备 1的外排气体也能通过排气口221外排,使得集成灶的排气集中外排,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灶壳2中设置有具有散热风机41的散热通道40,该散热通道40的出风口402与上述排气口221相流体连通,而上述烘干柜3上开设有烘干排气孔,该烘干排气孔与上述散热通道40相流体连通。这样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柜3烘干过程中湿热空气能通过该散热通道40由灶具面板22上的排气口221外排,一方面解决了烘干柜3朝外排湿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面板22后侧的排气口221外排湿气,避免了烘干柜3排气过程中对灶具以及烹饪设备1正常工作的影响,以及对用户操作集成灶的影响。并且,本实用新型中烘干柜3的排气接入灶具的散热通道40中,无需另设专用于烘干柜3排湿的通道,使得散热通道40既能用于灶具内部散热,又能实现对烘干柜3的排湿,从而能使集成灶的内部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散热通道40沿前后方向延伸,散热通道40的进风口401位于出风口402的前侧,上述散热风机41安装在散热通道40的进风口401上。具体地,上述底盘21的内底面上罩设有导风罩4,该导风罩4罩设在底盘21的内底面上而围成上述散热通道40。此外,上述底盘21中还设置有上部开口的排气盒8,该排气盒8与上述排气口221上下相对设置,并且该排气盒8的上部口缘与面板22的下表面相抵。该排气盒8的前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导风孔81,而底壁上开设有第二导风孔82,其中,该第一导风孔81与上述散热通道40的出风口402相连通,而第二导风孔82通过排气管9 与上述烹饪内胆11的烹饪排气孔相连通。这样一方面能将散热通道40中的气体顺利地导向排气口221,另一方面能避免由排气管排入的气体在灶壳2中乱窜而影响烹饪设备 1的排气效率,此外,由于散热通道40出风口402的出风由前至后从第一导风孔81吹入排气盒8中,从而能在第二导风孔82的上方形成一定负压,进而能促进排气管9中的气体由第二导风孔82排入排气盒8中,从而提高烹饪设备1的排气效率。
进一步,上述烘干排气孔包括与散热风机41的第一进风口411相流体连通的第一烘干排气孔311。散热风机41工作时产生的负压能将第一烘干排气孔311处的湿热空气由第一进风口411吸入散热风机41中,再通过散热风机41的出风而进入散热通道40,最后由排气口221外排,可见,通过第一烘干排气孔311与第一进气口212的相流体连通能实现烘干柜3的主动排湿。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灶壳2的底面与烘干柜3的底面之间上下留有间隙,上述第一烘干排气孔311位于上述烘干柜3的顶部(具体地,第一烘干排气孔311开设在烘干柜3的柜体31的顶板上),上述散热风机41水平悬空设置在上述底盘21内底面的上方并邻近灶具的控制板23,上述第一进风口411开设在该散热风机41的底部,这样散热风机41的第一进风口411除了能通过第一烘干排气孔311 进风外还能将灶壳2中的热空气通过该第一进风口411吸入散热风机41中,尤其是控制板23周围的热空气,从而起到对控制板23散热的作用。上述底盘21的底壁上于上述散热风机41的下方开设有与该第一进风口411的大小相匹配的第一导风口211,上述第一进风口411与第一导风口211以及上述第一烘干排气孔311分别上下相对设置,并且该第一烘干排气孔311与第一导风口211通过竖向延伸的第一排气罩51相连通,从而提高第一烘干排气孔311处的湿热空气流向第一进风口411的流速,进而提升第一烘干排气孔311的排气效率。
优选地,第一排气罩51的横截面由下至上递增,从而能提高湿热空气通过第一进风口411被吸入散热风机41的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第一烘干排气孔311的排气效率,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排气罩51的横截面呈圆形。上述第一排气罩51的下周缘围设在上述第一烘干排气孔311的外周,这样第一烘干排气孔311排气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能蓄积在第一排气罩51中(具体地蓄积在第一烘干排气孔311的上孔沿上),接着再利用烘干柜3以及灶具的余热将冷凝水烘干,实现冷凝水的自清理。
进一步,烘干排气孔还包括第二烘干排气孔312,该第二烘干排气孔312与开设在散热通道40出风口402端的进气口212相流体连通。这样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开设两个烘干排气孔来提高烘干柜3的排气效率。本实施例中,上述进气口212开设在底盘21 的底壁上,上述第二烘干排气孔312开设在烘干柜3的顶壁(具体地,该第二烘干排气孔开设在烘干柜3的柜体31的顶板上)上并与上述进气口212上下相对设置,两者通过竖向延伸的第二排气罩52相连通,从而提高第二烘干排气孔312处的湿热空气流向进气口212的流速,进而提升第二烘干排气孔312的排气效率。优选地,散热通道40 中于上述进气口212处设置有将该进气口212的出风导向散热通道40的出风口402的第一导气罩61,这样通过第一导气罩61能使进气口212进入的湿热空气能快速被朝向散热通道40的出风口402,从而能进一步提高第二烘干排气孔312的排气速度。所述第二排气罩52的横截面由下至上递减,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排气罩52的横截面呈方形而纵截面呈梯形。这样湿热空气在第二排气罩52中的流速逐渐递增,最后以射流的形式通过进气口212射入散热通道40中,从而进一步提升第二烘干排气孔312的排气效率。
进一步,烘干柜3的顶部开设有烘干进气口313,而上述底盘21的底壁上开设有邻近灶具的阀体组件24和控制板23的第二导风口213,该第二导风口213与上述烘干进气口313相流体连通。一方面通过第二导风口213将阀体组件24和控制板23周围的热空气吸入烘干柜3(由于第一烘干排气孔311和第二烘干排气孔312的排气,烘干柜 3相对于灶壳2内部形成负压),从而实现对阀体组件24和控制板23的散热,另一方面通过向烘干柜3中导入热空气能提高烘干柜3的烘干效率。优选地,烘干进气口313与上述第二导风口213上下相对设置,且两者通过竖向延伸的进气罩53相连通,从而能提高烘干进气口313的进气效率。此外,上述进气罩53的横截面由下至上递减,从而能进一步提高烘干进气口313的进气效率。本实施例中,该进气罩53的横截面呈方形。
本实施例中,底盘21的内底面上于上述第二导风口213处设置有将上述阀体组件24和控制板23周围的热空气导向上述第二导风口213的第二导气罩62。通过第二导气罩62能更好地将阀体组件24和控制板23周围的热空气导入第二导风口213,从而提升对阀体组件24和控制板23的散热效果,同时也能将更多地热空气通过烘干进气口313 导入烘干柜3中,从而进一步烘干柜3的烘干效率。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上述灶具为双眼燃气灶,这样上述阀体组件24为左右设置的两个,上述控制板23设置在两个阀体组件24之间并贴设在面板22的下表面上。上述第二导风口213为两个并分别与上述阀体组件24一一对应,各第二导风口213分别开设在对应阀体组件24的外后侧,而上述第二导气罩62与第二导风口213一一对应,各第二导气罩62均包括位于外侧的侧板 621、位于后侧的背板622以及连接于该侧板621及背板622顶端的顶板623,从而有利于将对应阀体组件24以及控制板23周围的热空气导入对应的第二导风口213中。
进一步,上述底盘21的前端开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通风口,而上述散热通道40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其进风口401位于出风口402的前侧。这样能将外部冷空气引入灶壳2 中,从而提升散热通道40对灶具内部的散热效果。上述烘干柜3包括前侧开口的柜体 31和盖合在该柜体31的开口上的柜门32,上述底盘21的前侧板的外表面与上述烘干柜3的开口口缘上下对齐,且该底盘21的前侧板的上端朝上外突于该柜体31的顶端,该底盘21的前侧板的顶缘沿长度方向水平朝前延伸而形成延伸板210,该延伸板210 与柜门32的顶端之间形成与外界相通的进风通道7,且上述底盘21的前侧板的上端开设有第一通风口2101,而上述延伸板210上开设有第二通风口2102,上述通风口包括该第一通风口2101和第二通风口2102。通过第一通风口2101和第二通风口2102的设置能将更多地外部冷空气导入灶壳2中,从而能进一步提升散热通道40对灶具内部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称的“流体连通”是指两个部件或部位(以下统一分别称为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流体(气体、液体或两者的混合)能从第一部位沿着流动路径流动或/和被运送到第二部位,可以是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直接相连通,也可以是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三者间接连通,该第三者可以是诸如管道、通道、导管、导流件、孔、槽等流体通道、也可以是允许流体流过的腔室或以上组合。

Claims (16)

1.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包括具有烹饪内胆(11)的烹饪设备(1)、位于该烹饪设备(1)上方并具有灶壳(2)的灶具以及设置在灶具与烹饪设备(1)之间的烘干柜(3),上述灶壳(2)包括上部开口的底盘(21)和盖合在该底盘(21)的开口上的面板(22),该面板(22的后侧开设有排气口(221),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壳(2)中设置有具有散热风机(41)的散热通道(40),该散热通道(40)的出风口(402)与上述排气口(221)相流体连通,而上述烘干柜(3)上开设有烘干排气孔,该烘干排气孔与上述散热通道(40)相流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机(41)安装在上述散热通道(40)的进风口(401)端,上述烘干排气孔包括与散热风机(41)的第一进风口(411)相流体连通的第一烘干排气孔(3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壳(2)的底面与烘干柜(3)的底面之间上下留有间隙,上述第一烘干排气孔(311)位于上述烘干柜(3)的顶部,上述散热风机(41)水平悬空设置在上述底盘(21)内底面的上方并邻近灶具的控制板(23),上述第一进风口(411)开设在该散热风机(41)的底部,上述底盘(21)的底壁上于上述散热风机(41)的下方开设有与该第一进风口(411)的大小相匹配的第一导风口(211),上述第一进风口(411)与第一导风口(211)以及上述第一烘干排气孔(311)分别上下相对设置,并且该第一烘干排气孔(311)与第一导风口(211)通过竖向延伸的第一排气罩(51)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罩(51)的横截面由下至上递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罩(51)的下周缘围设在上述第一烘干排气孔(311)的外周。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排气孔还包括第二烘干排气孔(312),该第二烘干排气孔(312)与开设在散热通道(40)出风口(402)端的进气口(212)相流体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1)中设置有导风罩(4),该导风罩(4)罩设在底盘(21)的内底面上而围成上述散热通道(40),上述进气口(212)开设在底盘(21)的底壁上,上述第二烘干排气孔(312)开设在烘干柜(3)的顶壁上并与上述进气口(212)上下相对设置,两者通过竖向延伸的第二排气罩(52)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40)中于上述进气口(212)处设置有将该进气口(212)的出风导向散热通道(40)的出风口(402)的第一导气罩(61)。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罩(52)的横截面由下至上递减。
10.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柜(3)的顶部开设有烘干进气口(313),而上述底盘(21)的底壁上开设有邻近灶具的阀体组件(24)和控制板(23)的第二导风口(213),该第二导风口(213)与上述烘干进气口(313)相流体连通。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进气口(313)与上述第二导风口(213)上下相对设置,且两者通过竖向延伸的进气罩(53)相连通。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罩(53)的横截面由下至上递减。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1)的内底面上于上述第二导风口(213)处设置有将上述阀体组件(24)和控制板(23)周围的热空气导向上述第二导风口(213)的第二导气罩(62)。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1)的前端开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通风口,而上述散热通道(40)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其进风口(401)位于出风口(402)的前侧。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柜(3)包括前侧开口的柜体(31)和盖合在该柜体(31)的开口上的柜门(32),上述底盘(21)的前侧板的外表面与上述烘干柜(3)的开口口缘上下对齐,且该底盘(21)的前侧板的上端朝上外突于该柜体(31)的顶端,该底盘(21)的前侧板的顶缘沿长度方向水平朝前延伸而形成延伸板(210),该延伸板(210)与烘干柜(3)的柜门(32)的顶端之间形成与外界相通的进风通道(7),且上述底盘(21)的前侧板的上端开设有第一通风口(2101),而上述延伸板(210)上开设有第二通风口(2102),上述通风口包括该第一通风口(2101)和第二通风口(2102)。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1)的烹饪内胆(11)的背板上开设有烹饪排气孔,该烹饪排气孔与上述面板(22)上的排气口(221)相流体连通。
CN202120251066.3U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 Active CN214791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51066.3U CN214791270U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51066.3U CN214791270U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91270U true CN214791270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50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51066.3U Active CN214791270U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912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06883B (zh) 一种集成灶
CN110301834A (zh) 一种烹饪电器的风道系统
CN110448191A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烤箱
CN111503668A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4791270U (zh)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
CN210399023U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112781078A (zh)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集成灶
CN212618451U (zh)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0861190U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WO2021115105A1 (zh) 具有微波加热功能的烹饪电器
CN114383156A (zh) 一种集成烹饪灶
CN210399025U (zh) 一种带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0399022U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09877015U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0399024U (zh) 一种带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112361397A (zh) 烹饪设备及烹饪系统
CN212972692U (zh)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20551956U (zh)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散热排气结构及集成灶
CN218096040U (zh) 一种具有门体散热功能的集成灶
CN217274302U (zh) 一种燃气灶及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7004550U (zh) 一种集成烹饪灶
CN111503672A (zh) 一种带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2585007U (zh)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20551943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9656152U (zh) 集成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