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99347U - 一种测绘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绘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99347U
CN212099347U CN202020817998.5U CN202020817998U CN212099347U CN 212099347 U CN212099347 U CN 212099347U CN 202020817998 U CN202020817998 U CN 202020817998U CN 212099347 U CN212099347 U CN 2120993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rod
connecting rod
abutting
ro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1799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敬平
杨生田
马旭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81799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993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99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9934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测绘无人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体、起落架和承托架,起落架有两个,两个起落架对称设于机体下方,且两个起落架之间的间距自上而下逐渐增大;起落架包括连接杆和缓冲杆;连接杆的上端与机体相连接,连接杆的下端与缓冲杆的上端铰接;两根连接杆相靠近的侧壁均设有抵接件,抵接件用于对缓冲杆抵接定位;连接杆与缓冲杆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弹性缓冲件用于保持缓冲杆与抵接件的抵接状态;两根连接杆相远离的侧壁均设有限位件,限位件用于对受力翻转后的缓冲杆抵接限位;承托架沿水平方向设于两根连接杆之间,用于安装测绘装置。该测绘无人机能够对着陆时的冲击力进行缓冲。

Description

一种测绘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测绘无人机。
背景技术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字城市建设的发展与推广,测绘技术也在朝向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方向逐渐发展。目前,经常将无人机和测绘结合在一起,可以方便地进行高空测绘,在基站的控制下,测绘无人机携带测绘装置飞向高空进行测绘,测绘结束后回到规定的着陆区域,工作高效且方便。
现有技术中,测绘无人机的降落架通常采用碳纤维一体机架或者由碳纤维管拼接而成;在测绘无人机携带测绘装置结束测绘而进行着陆时,着陆时的冲击力会通过降落架传递至测绘无人机与测绘装置上,容易影响到测绘无人机与测绘装置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且可能因冲击力传递至测绘无人机内部元件而导致测绘无人机的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测绘无人机,该测绘无人机能够对着陆时的冲击力进行缓冲。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包括机体、起落架和承托架,所述起落架有两个,两个所述起落架对称设于机体下方,且两个所述起落架之间的间距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所述起落架包括连接杆和缓冲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机体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缓冲杆的上端铰接;两根所述连接杆相靠近的侧壁均设有抵接件,所述抵接件用于对缓冲杆抵接定位;所述连接杆与缓冲杆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所述弹性缓冲件用于保持缓冲杆与抵接件的抵接状态;两根所述连接杆相远离的侧壁均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对受力翻转后的缓冲杆抵接限位;所述承托架沿水平方向设于两根连接杆之间,用于安装测绘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托架用于安装测绘装置,由测绘无人机携带测绘装置进行高空测绘;当测绘无人机结束测绘进行着陆时,位于下方的缓冲杆与地面相抵而受到来自地面的冲击力,驱使两个缓冲杆沿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翻转;在缓冲杆翻转的过程中,由弹性缓冲件吸收部分冲击力,使得该无人机能够平稳的降落在地面上,降低测绘无人机着陆时冲击力对测绘无人机和测绘装置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为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与连接杆之间设有紧固件;所述限位块的下端部用于与缓冲杆的侧壁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紧固件实现限位块与连接杆之间的相对固定,利用限位块下端部与缓冲杆侧壁的抵接作用,对受力翻转的缓冲杆起到抵接限位的作用,减少缓冲杆受力翻转过度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用于与缓冲杆相抵的端部设有圆弧抵接面,所述圆弧抵接面的中心轴线与缓冲杆的转动轴线相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圆弧抵接面对缓冲杆的侧壁进行抵接,减少棱边与缓冲杆侧壁相抵而使得缓冲杆受损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栓,所述限位块设有供紧固螺栓贯穿的通孔,所述连接杆的侧壁设有与紧固螺栓相适配的紧固螺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螺栓贯穿缓冲杆的通孔,并与连接杆上的紧固螺孔螺纹连接,即实现限位块与连接杆之间的连接,当转动紧固螺栓以使的紧固螺栓对限位块抵紧时,实现限位块与连接杆之间的相对固定。
优选的,所述通孔为腰形孔,所述腰型孔沿限位块的长度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腰形孔的设置使得限位块具有可调性,能够根据实现使用过程中测绘无人机与测绘装置总重量及着陆速度对限位块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缓冲杆受力后最大翻转角度的调节,保持不同情况下测绘无人机良好的缓冲性能。
优选的,两根所述连接杆相背离的侧壁均设有若干根标识线,若干根所述标识线沿连接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上的标识线能够标识出限位块与连接杆之间的相对位置,便于使两根连接杆上限位块的位置保持一致,即使缓冲杆受力翻转的最大角度相同,从而保持测绘无人机着陆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为弹性橡胶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橡胶块具有缓冲与减震的作用,将弹性橡胶块设为限位块,可减弱缓冲杆受力翻转而与限位块相抵时的刚性碰撞强度,从而减少缓冲杆受损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弹性缓冲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缓冲杆与连接杆之间的铰接轴上,且所述扭簧的一端与缓冲杆相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杆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设于缓冲杆与连接杆之间铰接轴上的扭簧,即可起到对缓冲杆的缓冲作用,保持缓冲杆与抵接件之间的抵接状态。
优选的,所述起落架还包括支撑横杆,所述支撑横杆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支撑横杆分别设于缓冲杆的下端,且两根所述支撑横杆相互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根支撑横杆起到增加起落架与地面接触面积的效果,提高起落架对测绘无人机进行支撑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支撑横杆的两端均套设有弹性缓冲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测绘无人机结束测绘进行着陆时,弹性缓冲套也能一定程度的起到缓冲效果,提升测绘无人机的缓冲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能够对着陆时的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降低测绘无人机着陆时冲击力对测绘无人机和测绘装置的影响;
2、能够根据实现使用过程中测绘无人机与测绘装置总重量及着陆速度对限位块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缓冲杆受力后最大翻转角度的调节,保持不同情况下测绘无人机良好的缓冲性能;
3、将弹性橡胶块设为限位块,可减弱缓冲杆受力翻转而与限位块相抵时的刚性碰撞强度,减少缓冲杆受损的情况;
4、支撑横杆两端的弹性缓冲套也能一定程度的起到缓冲效果,提升测绘无人机的缓冲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展示连接杆与缓冲杆安装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体;2、起落架;21、连接杆;21a、紧固螺孔;22b、标识线;22、缓冲杆;23、支撑横杆;23a、弹性缓冲套;3、承托架;4、抵接块;5、扭簧;6、限位块;6a、圆弧抵接面;6b、腰形孔;7、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测绘无人机,包括机体1、起落架2和承托架3,其中,起落架2的数量有两个,两个起落架2对称安装于机体1下方,且两个起落架2之间的间距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具体的,起落架2包括连接杆21、缓冲杆22和支撑横杆23,连接杆21与缓冲杆22均为矩形长杆,且连接杆21与缓冲杆22的截面相同。
参照图1和图2,连接杆21的上端与机体1相连接,连接杆21的下端与缓冲杆22的上端相铰接。同时,两根连接杆21相靠近的两端侧壁固定安装有抵接块4,抵接块4用于与缓冲杆22的侧壁相抵接,且抵接块4与缓冲杆22相抵接时,缓冲杆22的四个侧壁与连接杆21的四个侧壁均呈平齐状。
参照图2,连接杆21与缓冲杆22之间安装有弹性缓冲件,用于保持缓冲杆22与抵接块4的抵接状态;具体的,弹性缓冲件为扭簧5,扭簧5套接于缓冲杆22与连接杆21之间的铰接轴上,且扭簧5的一端与连接杆21相连接,另一端与缓冲杆22相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杆21与缓冲杆22相对的两个端面上均可以开设与扭簧5端部插接配合的插接孔(图中未示出),用于实现扭簧5两端分别与连接杆21、缓冲杆22的相对固定。
参照图1和图2,两根连接杆21相背离的侧壁通过紧固件安装有限位块6,限位块6的下端设置为圆弧抵接面6a,圆弧抵接面6a的中心轴线与缓冲杆22的转动轴线相平行,圆弧抵接面6a用于对受力翻转后的缓冲杆22侧壁进行抵接限位。同时,可以使用弹性橡胶块作为限位块6,利用弹性橡胶块缓冲减震的特性,可减弱缓冲杆22受力翻转而与限位块6相抵时的刚性碰撞强度,从而减少缓冲杆22受损的情况。
参照图2,限位块6沿连接杆2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腰形孔6b,连接杆21的侧壁开设有与腰形孔6b位置相对的紧固螺孔21a;紧固件为紧固螺栓7,紧固螺栓7贯穿腰形孔6b并与紧固螺孔21a相连接。当紧固螺栓7对限位块6抵紧时,即可实现限位块6与连接杆21的相对固定;当松开紧固螺栓7时,可对限位块6的位置进行调节,以实现对缓冲杆22受力后最大翻转角度的调节。此外,连接杆21上还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根标识线22b;通过对照两根连接杆21上限位块6相对于标识线22b的位置,便于实现两根连接杆21上限位块6的位置一致,即使缓冲杆22受力后的最大翻转角度相同,保持测绘无人机着陆过程中的稳定性。
参照图1,支撑横杆23为长条形圆杆,且支撑横杆23安装于缓冲杆22的下端。同时,两个起落架2中的两根支撑横杆23相平行,利用两根支撑横杆23增加起落架2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达到提高起落架2对测绘无人机支撑稳定性的效果。此外,支撑横杆23的两端均套接有弹性缓冲套23a,具体的,弹性缓冲套23a可使用弹性橡胶套,为测绘无人机着陆时提供一定的缓冲效果。
参照图1,承托架3安装于两根连接杆21之间,且承托架3呈水平设置,用于安装测绘装置。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承托架3用于安装测绘装置,由测绘无人机携带测绘装置进行高空测绘;当测绘无人机结束测绘进行着陆时,位于下方的缓冲杆22与地面相抵而受到来自地面的冲击力,驱使两个缓冲杆22沿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翻转;在缓冲杆22翻转的过程中,扭簧5发生弹性形变,对部分冲击力进行吸收,达到缓冲效果;使得该无人机能够平稳的降落在地面上,降低测绘无人机着陆时冲击力对测绘无人机和测绘装置的影响。
同时,腰形孔6b的设置使得限位块6具有可调性,能够根据实现使用过程中测绘无人机与测绘装置总重量及着陆速度对限位块6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缓冲杆22受力后最大翻转角度的调节,保持不同情况下测绘无人机良好的缓冲性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测绘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起落架(2)和承托架(3),所述起落架(2)有两个,两个所述起落架(2)对称设于机体(1)下方,且两个所述起落架(2)之间的间距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所述起落架(2)包括连接杆(21)和缓冲杆(22);所述连接杆(21)的上端与机体(1)相连接,所述连接杆(21)的下端与缓冲杆(22)的上端铰接;两根所述连接杆(21)相靠近的侧壁均设有抵接件,所述抵接件用于对缓冲杆(22)抵接定位;所述连接杆(21)与缓冲杆(22)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所述弹性缓冲件用于保持缓冲杆(22)与抵接件的抵接状态;两根所述连接杆(21)相远离的侧壁均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对受力翻转后的缓冲杆(22)抵接限位;所述承托架(3)沿水平方向设于两根连接杆(21)之间,用于安装测绘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限位块(6),且所述限位块(6)与连接杆(21)之间设有紧固件;所述限位块(6)的下端部用于与缓冲杆(22)的侧壁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6)用于与缓冲杆(22)相抵的端部设有圆弧抵接面(6a),所述圆弧抵接面(6a)的中心轴线与缓冲杆(22)的转动轴线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栓(7),所述限位块(6)设有供紧固螺栓(7)贯穿的通孔,所述连接杆(21)的侧壁设有与紧固螺栓(7)相适配的紧固螺孔(21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腰形孔(6b),所述腰型孔沿限位块(6)的长度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连接杆(21)相背离的侧壁均设有若干根标识线(22b),若干根所述标识线(22b)沿连接杆(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6)为弹性橡胶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件为扭簧(5),所述扭簧(5)套设于缓冲杆(22)与连接杆(21)之间的铰接轴上,且所述扭簧(5)的一端与缓冲杆(22)相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杆(21)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2)还包括支撑横杆(23),所述支撑横杆(23)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支撑横杆(23)分别设于缓冲杆(22)的下端,且两根所述支撑横杆(23)相互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杆(23)的两端均套设有弹性缓冲套(23a)。
CN202020817998.5U 2020-05-16 2020-05-16 一种测绘无人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993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17998.5U CN212099347U (zh) 2020-05-16 2020-05-16 一种测绘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17998.5U CN212099347U (zh) 2020-05-16 2020-05-16 一种测绘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99347U true CN212099347U (zh) 2020-12-08

Family

ID=73623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1799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099347U (zh) 2020-05-16 2020-05-16 一种测绘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993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3044A (zh) * 2021-07-30 2021-09-28 上海大学 一种具有腿式结构的缓冲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3044A (zh) * 2021-07-30 2021-09-28 上海大学 一种具有腿式结构的缓冲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56943U (zh) 无人飞行器的减震结构及无人飞行器
RU2006146332A (ru) Полозковое шасси винтокрылого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и винтокрылый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имеющий такое шасси
CN205872217U (zh) 驾驶室四气囊全浮悬置装置
CN212099347U (zh) 一种测绘无人机
US3003831A (en) Bearing support
CN206841708U (zh) 一种气压式多旋翼无人机起落架
CN205136831U (zh) 一种自动调节式管道专用减震装置
CN113184204B (zh) 一种无人机的减振云台及无人机
CA2511458A1 (en) Flexible training wheel assembly
CN212422736U (zh) 一种机器人减震装置及具有该减震装置的轮组结构
KR20060008402A (ko) 현가장치의 인슐레이터
CN210484500U (zh) 一种卧式千斤顶减震后轮组件
JP2002138512A (ja) 建設車両の運転室支持装置
CN205113493U (zh) 一种扭簧与弹簧组合减震的支重悬挂机构
CN207191459U (zh) 无人机飞控设备的多自由度减振系统及无人机
CN205595174U (zh) 一种变压器的固定装置
CN210615527U (zh) 一种激光头的减震调节装置
CN217706260U (zh) 一种航空遥感测绘无人机减震机构
CN218431717U (zh) 一种航空器起落架及航空器
CN111497547A (zh) 一种机器人减震装置及具有该减震装置的轮组结构
CN219524028U (zh) 一种复杂环境下具有越障保护的服务机器人减震底座
CN209687922U (zh) 一种杆端关节轴承以及连杆和多角连接臂
CN112678179B (zh) 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施药直升机药箱安装结构
CN104885690B (zh) 一种履带式联合收割机浮动驾驶操纵台
CN219056431U (zh) 一种自稳定平衡模块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