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83462U - 一种连续液体进样系统及流过式液体检测分析仪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液体进样系统及流过式液体检测分析仪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83462U
CN212083462U CN202020474557.XU CN202020474557U CN212083462U CN 212083462 U CN212083462 U CN 212083462U CN 202020474557 U CN202020474557 U CN 202020474557U CN 212083462 U CN212083462 U CN 2120834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interface
liquid
unit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7455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剑平
于广文
章逸舟
陈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02047455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834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834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834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连续液体进样系统及流过式液体检测分析仪器,适用于针对微小颗粒物的检测和分析,并且通过配套设计的保障单元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其中,保障单元包括一个Y型流路阀,所述检测室具有进样口和位于检测室一端的开口,所述Y型流路阀的第二接口连通所述检测室的进样口,所述Y型流路阀的第三接口连通所述检测室一端的开口,如此配合保障泵单元的设计,可以向检测室强力输送清洗试剂或者气泡去除液体,因此,系统不仅能够及时处理影响检测的气泡和液路堵塞的问题,还能够对可能的生物附着进行有效的清洗,避免上述问题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大大提高了仪器的检测精度及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连续液体进样系统及流过式液体检测分析仪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液体进样系统,尤其是能够实现液体样品连续进样且具有液路保障功能的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及医学等多个学科中,液体中的可溶性物质,如金属元素、无机盐等化学成分,或者液体中的悬浮颗粒物,如单细胞、多细胞微小生物、细胞群体等生物颗粒及微塑颗粒等非生物颗粒,都是重要的研究对象,对上述研究对象的检测和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流过式液体检测分析就是对上述对象实现快速检测和分析的过程。相较于传统的检测分析方式,流过式液体检测分析技术的检测通量和处理速度明显提高,这种提高可以达到数量级的差距。因此,流过式液体检测分析仪器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学科的研究和生产当中。在流过式液体检测分析仪器中,针对液体样品进行分析与检测,是将被测样品抽入仪器中,使其流过检测装置,采集检测结果。因而液体样品的输送和增压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在水质检测领域,流过式液体检测分析仪器因大通量、检测速度快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对于应用于水质检测中的流过式液体检测分析仪器,如应用于近岸或水域中定点的在线检测或者基于科考船等移动载体的走航检测中的仪器来说,稳定地实现样品的连续进样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功能。然而,现有的具备连续进样功能的流过式液体检测分析仪器多为针对液体中可溶性(溶解性)物质,如磷酸盐、硝酸盐等化学成分的检测而设计,这些成分以溶于液体的形式存在,检测过程中不易受到泵的结构及工作方式的影响,因此,此类仪器在泵的选择上主要选用能够直接实现连续进样功能的产品,例如直接使用蠕动泵或者隔膜泵来实现连续进样。然而针对于液体中存在的不可溶的悬浮颗粒物的检测,则需要考虑样品输送过程中仪器设备对悬浮颗粒物的影响,所以在针对液体中悬浮颗粒物成分的检测分析仪器中,对于泵的选择及液路结构就有着一定的要求。目前市场中实现连续进样的检测分析仪器多采用蠕动泵及隔膜泵作为泵水单元,前者在输送样品中存在滚轮对软管的碾压,而后者因球阀的存在而容易造成样品的产生剪切力,因而在实际作业过程中,这两种泵因其本身结构和工作原理的限制,很容易对悬浮颗粒物样品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无论上述泵水单元置于检测室的上游还是下游,都会对样品接连的后续检测,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测序、人工镜检等,或者珍贵样品的回收再利用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实现平稳的无损进样工作,通常采用注射泵作为泵水装置,其结构简单,没有对样品产生损坏的结构,输送过程中也不会产生剪切力,对被输送的液体样品无损伤,对于脆弱样品是一种理想的输送方式。相较于上述隔膜泵和蠕动泵存在的问题,因注射泵具有高精度、平稳无损传输流体等特点,使其成为液体样品中悬浮颗粒样品输运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但是,受注射泵本身工作原理限制,注射过程和抽取过程需要间断完成,目前流过式液体检测分析仪器中使用的单一注射泵是无法实现连续输送液体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适用于悬浮颗粒物检测的连续进样系统来说,除泵水系统外,液路结构及保障机制的设计也十分重要。例如,对浮游植物等进行检测分析时,这些颗粒物悬浮于液体样品之中,且存在大粒径个体或链状、团状细胞群体等大粒径群体,为了大限度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通常需要使用大通径泵阀和管路以保证悬浮颗粒物的正常通过,而且这些悬浮颗粒物也可能沉淀或者污染检测室或输送管路,这对管路的清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由于温度变化等因素,样品中的气泡常常会附着于仪器的检测区域,这也会严重影响基于光学原理的检测结果。因此,对于保证仪器各个子系统及液路的稳定工作,必要的保障机制也是保证进样连续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针对液体中悬浮颗粒物的连续进样的流过式液体检测分析仪器需要同时兼顾连续进样、对微小颗粒物的无损保护、平稳进样及其它保障等多项技术要求。虽然注射泵因其具有的高精度、平稳、无损的输送特点,使其成为流过式液体检测分析仪器的理想泵水系统,然而受到注射泵自身工作原理的限制,目前并没有基于注射泵的连续工作的流过式检测仪器应用于生物颗粒物的成像检测中。同时,现有的流过式检测仪器通常缺乏针对液体样品中具有悬浮颗粒物情形下的对管路、保障措施进行的针对性设计,这些设计的缺失会导致仪器不能正常适用特定的监测场景。因此,实现基于注射泵的,并且适合悬浮颗粒物监测的连续进样系统对于以光学原理作为检测手段的流过式液体检测分析仪器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适应仪器在检测悬浮颗粒物样品时具有稳定地连续性进样要求,并且针对现有流过式液体检测分析仪器在检测过程中存在保障性设计不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通过多注射泵交替工作的方式实现保护样品连续进样的系统,适用于针对微小颗粒物的检测和分析,并且通过配套设计的保障单元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连续液体进样系统,包括两个或多个注射泵、控制单元、阀单元、检测室;其中,每一个注射泵的出液口与所述阀单元的相应接口相连通;所述控制单元与每一个注射泵以及所述阀单元电连接,所述阀单元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能够将不同的注射泵分时与所述检测室或者样品来源相连通;所述连续液体进样系统还包括一个Y型流路阀,和第三接口,其中,所述第二接口连通所述检测室的进样口,所述第三接口连通所述检测室一端的开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保障泵单元,所述保障泵单元的出水端连通所述Y型流路阀的第一接口,从而向检测室提供强力输送。
可替换地,所述Y型流路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阀单元中输送样品到所述检测室的出口相连,从而利用阀单元的泵水模组来进行清洗或者气泡去除。
为了及时清除影响检测的气泡,所述系统还包括置于所述检测室一侧的监测单元。所述监测单元例如由图像采集单元和显示单元组成。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清洗单元,所述清洗单元包括多个清洗接口;所述阀单元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能够将不同的注射泵分时与不同的所述清洗接口相连通,从而能够完成系统的自动清洗。优选地,所述清洗接口包括连通纯净水容器的纯净水接口、连通清洗剂容器的清洗剂接口、连通消毒剂容器的消毒剂接口、连通外部空气的空气接口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气泡去除接口,所述气泡去除接口连通气泡去除用液体,从而可以利用注射泵将气泡去除液体推送到检测室中。优选地,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检测室的底部,如此,用于气泡去除的液体或者样品能够从检测室的底部向上将气泡推走。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流过式液体检测分析仪器,其使用上述的连续液体进样系统。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连续进样系统以及使用该系统的流过式液体检测仪器,能够克服单一注射泵无法实现连续进样的问题,实现了保护易损样品前提下的连续、精准、稳定的进样。由于使用了多个注射泵,因而还提高了系统故障的适应性,在有注射泵故障的情况下,其它注射泵可以作为备份泵而继续工作。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有针对性的保障单元设计,在保障了系统能够及时处理影响检测的气泡和液路堵塞的问题以外,还能够对可能的生物附着进行有效的清洗,避免上述问题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大大提高了仪器的检测精度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连续进样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连续进样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检测室具有进样口和位于检测室一端的开口,所述Y型流路阀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连续进样系统,其能够适用于流过式液体检测仪器。为了避免对液体样品中微小颗粒物或微小水生物造成损坏,使用注射泵来完成液体样品的输送。具体使用两个或者多个注射泵,并结合阀单元来交替连通其中一个注射泵和检测室。其中,每一个注射泵的出液口能够与阀单元的相应接口相连通,通过阀单元的切换能够分时将注射泵与检测室或者样品来源连通,系统控制单元分别与注射泵和阀单元电连接,从而实现对注射泵和阀单元的调控,完成液体样品的输送和抽取,两个或多个注射泵相互配合分时推送液体样品,从而实现液体样品向检测室的连续输送。
同时,连续进样系统还设有起到保障作用的保障单元,所述保障单元基于Y型流路阀形成清洗疏通流路和气泡去除流路。所述清洗疏通流路能够将保障泵单元与检测室主液路经Y型流路阀连通,可对检测室主液路进行清洗疏通。所述气泡去除流路能够将保障泵单元与检测室一端的开口连通,从而从检测室的一端往检测室内部推送样品或水以将停留在检测室内部的气泡推走。
进一步,为了具有高效的清洗功能,连续进样系统还设置了清洗单元,所述清洗单元包括多个清洗接口,以及与每一个清洗接口对应的清洗液路。所述多个清洗接口实现各自所对应的清洗液路与各容器瓶及外部空气的分别连通。多个清洗液路能够分别与阀单元的相应出口连通,从而实现分别将所需清洁试剂和外部空气抽取到注射泵并随后推送到检测室里,如此实现连续进样系统整体液路的清洗。
因而本实用新型的连续进样系统不仅能够向检测室连续输送液体样品,能够避免液体样品中的脆弱样品被损坏,而且具有高效的液路自动清洗功能以及检测室中的气泡去除功能,特别适用于流过式液体检测仪等分析类仪器设备,或者对液体状态保持要求较高的液体输送设备。
参见说明书附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连续进样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系统由控制单元1、两个注射泵A和B、阀单元2、检测室4、和保障单元8组成。此外,为了表明样品来源,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样品室3代表样品来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样品室3也可以由直接样品来源,例如待检测的特定水域替代。
其中,在说明书附图1的实施例中,阀单元2具体包括与两个注射泵A和B分别对应的两个阀2A和2B。注射泵A的出液口与阀2A 的液路入口相连,注射泵B的出液口与阀2B的液路入口相连。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容易想到,阀单元2也可以替换为其他设计,只要能够实现通过阀单元的切换能够分时将不同的注射泵与检测室或者样品来源连通即可。优选地,注射泵A和B为竖直放置,出液口向下与两个阀的相应液路入口直接连通,如此能够减少气体在管路中出现的可能。
就液体样品进样而言,阀2A和2B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注射泵2A 和2B是否与检测室4连通。具体使用了多通道旋转阀,进一步多通道旋转阀2A可以与注射泵A形成一个泵阀模组,多通道旋转阀2B可以与注射泵B形成一个泵阀模组。更重要的是,多通道旋转阀是通过液路的旋转来实现多条流路的连通或断开,参见说明书附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多通道旋转阀包括一个液路入口21(图中以位于中心的圆圈表示)和六个液路出口22(图中以六个方向的方形出口表示),通过多通道旋转阀内部液路的旋转来实现液路入口21和不同液路出口22的连通,但是这种旋转并不会对液体样品带来额外的剪切力,从而保证了液体样品中脆弱样品不被损坏。多通道旋转阀2A和2B能够通过控制单元1的控制来实现其液路入口21与不同液路出口22之间连通的切换。图中控制单元1与其所控制的部件之间的电连接以虚线表示。多通道旋转阀2A和2B中,各自至少有两个液路出口22分别与检测室4和样品室3相连通。图中,实线表示相互连通的液路。因此,控制单元1可以控制注射泵A和B是与检测室4还是与样品室 3或者其它接口相连通,配合控制单元1对注射泵A和B的控制,实现液体样品向检测室4的连续进样。控制单元1对注射泵A和B的控制可以采用现有的控制方法,即通过步进电机控制注射泵的注射和抽取。控制单元1对多通道旋转阀2A和2B的控制是通过控制多通道旋转阀转子来改变其内部液路的连通。
继续参见说明书附图1,虽然使用了注射泵A和多通道旋转阀2A,以及注射泵B和多通道旋转阀2B两套模组,但是因为两套泵阀模组面向样品室3和检测室4都是分时完成特定功能的,因此样品室3和检测室4只需要留一个面向上述泵阀模组的接口即可。具体地,多通道旋转阀2A对应样品室3的液路出口与多通道旋转阀2B对应样品室 3的液路出口两者都连向三通阀31,即两者先连通汇集,然后经过三通阀31的另外一路连接样品室3。同样的,多通道旋转阀2A对应检测室4的液路出口与多通道旋转阀2B对应检测室4的液路出口两者都连向三通阀41,即两者先连通汇集,然后经过三通阀41的另外一路连接检测室4。需要指出的是,在自然水域进行采样的场景下,上述三通阀31的另外一路将可以通过管路连接到自然水域中进行直接采样,而无需使用样品室3。
控制单元1为实现连续进样所进行的控制流程参见说明书附图2。当本实施例的连续进样系统开始启动工作后,步骤S1对上述系统中的泵阀模组进行初始化。然后控制单元1执行步骤S2,控制多通道旋转阀2A切换通道,使其液路入口与对应样品室3的液路出口连通(所述样品室3可以被替换为直接连接自然水域,下文均是如此,不再赘述),使注射泵A与样品室3连通。随后在步骤S3中,控制单元 1控制注射泵A开始抽取样品。可选地,可以增加判断注射泵A抽取样品是否完成的步骤S4。当确认注射泵A抽样完成后,在步骤S5中,控制单元1控制多通道旋转阀2A切换到其液路入口与对应检测室4 的液路出口相连,使注射泵A与检测室4连通,以及控制多通道旋转阀2B切换到其液路入口与对应样品室3的液路出口相连,使注射泵 B与样品室3连通。在完成上述对于多通道旋转阀2A和2B的切换后,控制单元1执行步骤S6,控制注射泵A向检测室4注射样品,并且当注射泵A执行注射进样操作时,控制注射泵B开始抽样操作。可选地,步骤S7中,控制单元1需要进行两个判断,即注射泵A进样是否完成,以及注射泵B抽取样品是否完成。优选地,为保持连续进样的顺利实现,需要设定所有注射泵向检测室4注射液体样品的速度小于等于其从样品室3抽取液体样品的速度,如此,保证先有注射泵完成抽取样品处于备用状态,然后才是正在注射进样的注射泵完成进样操作。当步骤S7的判断结果都是“是”之后,控制单元1再次在步骤S8中控制多通道旋转阀2A和2B的切换,使多通道旋转阀2B液路入口与对应检测室4的液路出口相连,从而注射泵B与检测室4连通,以及使多通道旋转阀2A切换至其液路入口与对应样品室3的液路出口相连,从而注射泵A再次与样品室3连通。在完成上述对于多通道旋转阀2A和2B的切换后,控制单元1执行步骤S9,控制注射泵B 继续向检测室4进样,在注射泵B执行进样操作的同时,注射泵A完成样品再次抽取的操作。与步骤S7相同,控制单元1可在步骤S10 中监控注射泵A抽取样品是否完成,以及注射泵B进样是否完成。随后在步骤S11中判断是否还需要进样,当还需要继续连续进样时,控制单元1的控制流程返回到步骤S5重复上述操作继续进样,直到完成所需的进样。如此两套泵阀模组交替工作,从而实现检测室4的连续进样。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为了优化注射样品的启停,还可以采用其他控制方式来控制本实用新型的连续进样系统。需要强调的是,多通道旋转阀2A和2B中液路之间的切换时间极短,切换速度可达百毫秒量级,因此整套进样系统只需要完成上述简单的液路切换就可以实现近似连续进样。液体样品被输送到检测室4进行检测后,可以再被输送到与检测室4相连的废液室7中以便后续处理。当样品比较珍贵或者应检测的需要而需要反复使用液体样品时,检测室4也可以通过相应的管路与样品室3相连,将检测后的液体样品再输送回样品室3。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连续进样系统还设有保障单元8,所述保障单元主要包括一个Y型流路阀81和保障泵单元82,所述Y型流路阀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保障泵单元82具有一个进水端,该进水端作为一个保障接口对外连通,同时所述保障泵单元82还具有一个出水端,该出水端接入所述Y型流路阀的第一接口。所述Y型流路阀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检测室的正常进样口,所述Y型流路阀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检测室一端的开口,例如所述检测室4在底部具有一个与所述Y型流路阀第三接口连接的开口。所述控制单元 1能够控制所述Y型流路阀81的液路是接通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还是接通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
当Y型流路阀81的所述第一接口连通所述第二接口时,保障泵单元82的出水端可以连接到检测室4的进样口,形成清洗疏通流路,通过保障泵单元82可以向检测室输送压力更大的清洗用水、清洗试剂或者空气,从而可以实现在测试完毕后对检测室4的增强清洗,有效去除悬浮颗粒物在检测室内壁的沉积。
在进样过程中,液体样品中含有的少量空气可能形成气泡,当液体样品通过检测室4时,气泡可能会滞留在检测区,在一般检测室4 的管径不太大的情况下,气泡将对检测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当Y型流路阀81的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连通时,保障泵单元82的出水端可以连接到检测室4一端,例如底部的开口,形成气泡去除流路,因而通过保障泵单元82可以从检测室4的一端,例如检测室4 的底部推送气泡去除用水或者样品,从而将附着在检测室4侧壁,影响检测精度的气泡推走。与此相配合的,保障单元8还包括监测单元83,监测单元83例如由图像采集单元、显示单元组成,并受控制单元1或者单独的控制单元控制。图像采集可以使用小型摄像头聚焦在检测区域的检测窗上。通过摄像头实时监视检测区是否有气泡出现和滞留,并判断是否影响样品检测。当有气泡滞留在检测区并影响样品检测时,监测单元83会反馈控制单元1,然后控制单元1控制Y型流路阀81的第一接口与第三接口连通,以从检测室4的底部向检测室内推送能够将气泡推走的液体。
可替换地,也可以不使用保障泵单元82来完成气泡去除,可以利用进样系统中的泵阀模组来提供动力,参见说明书附图1,在此设计中,三通阀41的样品输出一端不直接连通检测室4,而是连接Y 型流路阀81的第一接口上,正常推送的液体样品由Y型流路阀81的第二接口输送到检测室4。因而,Y型流路阀81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还构成了样品输送的主液路,主液路是Y型流路阀81在执行除气泡操作以外时间使用的液路。检测室4的一端,例如底部具有例如针孔型的开口,Y型流路阀81的第三接口与该底部开口相连,构成气泡去除流路。在注射泵A或者B向检测室4推送液体样品时,如果监测单元83监测到影响仪器检测的气泡,则控制单元1向Y型流路阀 81发送指令,Y型流路阀81切换为上述气泡去除流路连通,切换后注射泵A或者B继续推送的液体样品会通过气泡去除流路进样,即从检测室4的一端,例如底部的开口注入,因此能够将滞留的气泡由下而上推走。当通过监测单元83发现气泡去除后,Y型流路阀81可以接收控制单元1的指令,再切换到使用主液路的情形,继续正常的进样工作。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进样系统还可以完成自动的清洗功能,即在没有保障泵单元82的参与下也可以实现清洗。参见说明书附图1,系统还包括清洗单元5,所述清洗单元5包括例如纯净水接口51、清洗剂接口52、消毒剂接口53以及空气接口54。上述每一个接口都分别与多通道旋转阀2A中的一个液路出口相对应,每个接口与多通道旋转阀2A中相对应的液路出口之间都有管路相连。同样地,上述每一个接口也都分别与多通道旋转阀2B中的一个液路出口相对应,每个接口与多通道旋转阀2B中相对应的液路出口之间也都有管路相连。在本实施例中,面对上述一个接口与多通道旋转阀2A和2B中的两个液路出口相连的情况是使用三通阀来实现的。具体地,三通阀511的一端连通纯净水接口51,进而与纯净水接口51之外的纯水瓶相连,三通阀511的另外两端分别连通多通道旋转阀2A和2B中与纯净水接口51相对应的液路出口;三通阀521的一端连通清洗剂接口52,进而与清洗剂接口52之外的清洗剂瓶相连,三通阀521的另外两端分别连通多通道旋转阀2A和2B中与清洗剂接口52相对应的液路出口;三通阀531的一端连通消毒剂接口53,进而与消毒剂接口53之外的消毒剂瓶相连,三通阀531的另外两端分别连通多通道旋转阀2A和 2B中与消毒剂接口53相对应的液路出口;三通阀541的一端连通空气接口54,进而与空气接口54之外的外部空气相连,三通阀541的另外两端分别连通多通道旋转阀2A和2B中与空气接口54相对应的液路出口。如此,对于本实施例中的一个具有六个液路出口22的多通道旋转阀2A或者2B来说,六个液路出口22分别对应样品室3、检测室4、纯净水接口51、清洗剂接口52、消毒剂接口53以及空气接口54。多通道旋转阀2A和2B中都对应样品室3的液路出口都连向同一个三通阀31的两端,三通阀31的另一端连通样品室3;多通道旋转阀2A和2B中都对应检测室4的液路出口都连向同一个三通阀 41的两端,三通阀41的另一端连通检测室4;多通道旋转阀2A和 2B中都对应相同的清洗单元接口的液路出口都连向同一个三通阀的两端,这些三通阀的另一端连通相应的清洗单元接口。如此,向检测室4推送各个清洗剂的流程与向检测室4推送样品的流程一样,控制单元1可以控制不同的注射泵分时抽取不同的清洗剂,然后分时将抽取的清洗剂推送到检测室4中,如此通过控制单元1的控制就可以完成系统的自动清洗。
优选地,在使用清洗剂和消毒剂时,可在两套泵阀模组交替工作时,在适当的时间暂停,给予清洗剂和消毒剂一定的浸泡作用时间,有助于提高清洗和消毒效果。执行清洗、消毒及冲洗工作时,同一注射泵也可反复执行推拉操作而保持多通道旋转阀液路通道固定,从而实现反复冲洗消毒操作,增进清洗与消毒效果。以上使用清洗剂、消毒剂、纯净水和空气进行清洗的流程仅为示例性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减少或者增加相应的清洗试剂,相应的只需要调整清洗试剂与相应的清洗单元接口即可。
进一步优选,所述系统还包括气泡去除接口,该接口分别与多通道旋转阀2A中的一个液路出口,以及多通道旋转阀2B中的一个液路出口相对应。同样地,面对上述气泡去除接口与多通道旋转阀2A和 2B中的两个液路出口相连的情况是使用三通阀来实现的。具体地,三通阀的第一端连通气泡去除用液体,三通阀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连通多通道旋转阀2A和2B中与气泡去除接口相对应的液路出口。如此,连续进样系统为气泡去除提供了另一种可行的方式,用户可以选择使用注射泵配合阀单元来连通气泡去除接口,然后通过注射泵的推送来实现气泡去除。在上述除气泡方案中,可以选择使用当前进样的注射泵参与,其它的注射泵无需参与的方式,但也可以替换地,利用其它注射泵来去除气泡。当一个注射泵,例如注射泵A向检测室4进样时,如果监测单元83监测到气泡,此时向注射泵A发出暂停进样的命令,同时向另外的注射泵,即注射泵B的泵阀模组发出清除气泡的命令。多通道旋转阀2B切换液路到其液路入口与对应气泡去除接口的液路出口相连。由于注射泵B可能已经抽取液体样品,因此可以由注射泵B开始向气泡去除接口推送用于去除气泡的液体样品,该液体样品将从不同于之前所述的检测室4的进样通道,而是通过检测室 4一端的开口,例如底部针孔型的开口进入检测室4,从而将气泡由下而上推走。气泡去除后,控制器向注射泵A、B发出指令,注射泵 B停止工作,多通道旋转阀2B切换液路到其液路入口与上一个液路出口相连的状态,注射泵A继续进行样品推送。反之,如果是注射泵 B执行进样工作时监测到气泡,则也可以由注射泵A来完成气泡去除的操作。
虽然上述气泡去除流程都是通过从检测室4的一端推送样品来实现,但是也可以通过注射泵抽取检测室4内的样品来使得气泡移动,同样可以达到去除气泡的功能。例如当判断存在气泡时,当前工作中的注射泵暂停工作,执行上述样品的倒抽操作,同时判断气泡是否移动,若气泡移动了,倒抽操作可以停止,移动走的气泡不会再影响检测,后续恢复正常进样。
在以上实施例中使用了两个注射泵,但系统并不局限于此。根据实际需求的不同,注射泵单元的数量不限于两个,例如可以为更多的三个、四个或者五个等。通过控制单元1的设定,可以实现多个注射泵的协同交替工作。对于具体的控制流程,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将实施例中的对两个注射泵的控制流程进行扩展,以完成系统的连续进样、清洗以及气泡去除工作。此外,多个注射泵可以如实施例那样交替完成清洗操作,但在一些情形下,也可以根据清洗流量的需要及管路尺寸和强度的限制,控制多个注射泵同时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还可以在细节方面改进和润饰,用以提高成像系统的各种性能,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上面所述的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由于对相同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很容易在此基础上进行若干修改和改动,因此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续液体进样系统,包括,
两个或多个注射泵、控制单元(1)、阀单元(2)、检测室(4);其中,每一个注射泵的出液口与所述阀单元(2)的相应接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1)与每一个注射泵以及所述阀单元(2)电连接,所述阀单元(2)在所述控制单元(1)的控制下,能够将不同的注射泵分时与所述检测室(4)或者样品来源相连通;
所述连续液体进样系统还包括一个Y型流路阀(81),所述检测室(4)具有进样口和位于检测室(4)一端的开口,所述Y型流路阀(81)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其中,所述第二接口连通所述检测室(4)的进样口,所述第三接口连通所述检测室(4)一端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液体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还包括保障泵单元(82),所述保障泵单元(82)的出水端连通所述Y型流路阀(81)的第一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液体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Y型流路阀(81)的第一接口与所述阀单元(2)中输送样品到所述检测室(4)的出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连续液体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还包括置于所述检测室(4)一侧的监测单元(8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液体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测单元(83)由图像采集单元和显示单元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连续液体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还包括清洗单元(5),所述清洗单元(5)包括多个清洗接口;所述阀单元(2)在所述控制单元(1)的控制下,能够将不同的注射泵分时与不同的所述清洗接口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连续液体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还包括气泡去除接口,所述气泡去除接口连通气泡去除用液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续液体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洗接口包括连通纯净水容器的纯净水接口(51)、连通清洗剂容器的清洗剂接口(52)、连通消毒剂容器的消毒剂接口(53)、连通外部空气的空气接口(54)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连续液体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检测室(4)的底部。
10.一种流过式液体检测分析仪器,其使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连续液体进样系统。
CN202020474557.XU 2020-04-02 2020-04-02 一种连续液体进样系统及流过式液体检测分析仪器 Active CN2120834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4557.XU CN212083462U (zh) 2020-04-02 2020-04-02 一种连续液体进样系统及流过式液体检测分析仪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4557.XU CN212083462U (zh) 2020-04-02 2020-04-02 一种连续液体进样系统及流过式液体检测分析仪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83462U true CN212083462U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63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74557.XU Active CN212083462U (zh) 2020-04-02 2020-04-02 一种连续液体进样系统及流过式液体检测分析仪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8346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8814A (zh) * 2022-06-13 2022-07-22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排废液系统、样本分析仪以及排废液方法
WO2023042143A1 (en) * 2021-09-16 2023-03-23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S.P.A. Process for analyzing of a liquid sample with bubble detection
CN117384749A (zh) * 2023-07-05 2024-01-12 武汉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向测序载片加载测序用液体的方法、用于基因测序的流路系统和基因测序仪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2143A1 (en) * 2021-09-16 2023-03-23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S.P.A. Process for analyzing of a liquid sample with bubble detection
CN114778814A (zh) * 2022-06-13 2022-07-22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排废液系统、样本分析仪以及排废液方法
CN117384749A (zh) * 2023-07-05 2024-01-12 武汉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向测序载片加载测序用液体的方法、用于基因测序的流路系统和基因测序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83462U (zh) 一种连续液体进样系统及流过式液体检测分析仪器
JP6958934B2 (ja) タンジェンシャルフィルタリングによって抽出された粒子を処理し分析するための方法と装置
JP2004535572A (ja) 自動化流体操作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209296733U (zh) 样本分析液路系统、样本分析仪
CN101592568B (zh) 走航式多通道膜过滤悬浮颗粒物采样系统
CN207300895U (zh) 水中痕量铬的检测系统
US20100193361A1 (en) Apparatus for concentrating dielectric microparticles
US20230366898A1 (en) Detection system for detecting biological fluid sample
US20230191346A1 (en) Microfluidic System Suitable for Liquid Mixing and Method
CN214184324U (zh) 用于自动加样系统的清洗系统
CN113495164B (zh) 一种连续液体进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684080A (zh) 具备流路切换阀的液相色谱仪
CN209866887U (zh) 一种多通道的比色皿清洗装置
CN217652869U (zh) 定量组件、样本处理装置及试剂制备装置
CN102590119B (zh)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养鱼水环境有害菌实时检测方法与装置
CN213580596U (zh) 一种精子质量分析的液路系统及精子质量分析仪
CN216747039U (zh) 一种全自动样本前处理装置
JP2783376B2 (ja) 自動化学分析装置
CN108241066B (zh) 一种多试液程序检测的内循环管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6087542A (zh) 样本分析仪和样本检测方法
CN113495165A (zh) 一种连续液体进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166609A (zh) 一种全自动样本前处理装置
CN114354715A (zh) 一种血气分析仪微流控芯片及其配套装置和使用方法
CN113030050A (zh) 一种具备自冲洗结构的细胞检测装置以及冲洗方法
CN207036617U (zh) 样本检测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