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4080A - 具备流路切换阀的液相色谱仪 - Google Patents

具备流路切换阀的液相色谱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4080A
CN112684080A CN202011108054.1A CN202011108054A CN112684080A CN 112684080 A CN112684080 A CN 112684080A CN 202011108054 A CN202011108054 A CN 202011108054A CN 112684080 A CN112684080 A CN 1126840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flow path
liquid
feed pump
m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080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佐野僚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TI Sci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TI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9516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33132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TI Scie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TI Scienc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684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40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26Conditioning of the fluid carrier; Flow patterns
    • G01N30/38Flow patter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26Conditioning of the fluid carrier; Flow patterns
    • G01N30/28Control of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fluid carrier
    • G01N30/34Control of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fluid carrier of fluid composition, e.g. gradi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04Preparation or injection of sample to be analysed
    • G01N30/16Injec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04Preparation or injection of sample to be analysed
    • G01N30/24Automatic injection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26Conditioning of the fluid carrier; Flow patterns
    • G01N30/28Control of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fluid carrier
    • G01N30/32Control of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fluid carrier of pressure or spe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04Preparation or injection of sample to be analysed
    • G01N30/16Injection
    • G01N30/20Injection using a sampling valve
    • G01N2030/207Injection using a sampling valve with metering cavity, e.g. sample loop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26Conditioning of the fluid carrier; Flow patterns
    • G01N30/28Control of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fluid carrier
    • G01N30/32Control of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fluid carrier of pressure or speed
    • G01N2030/326Control of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fluid carrier of pressure or speed pump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26Conditioning of the fluid carrier; Flow patterns
    • G01N30/38Flow patterns
    • G01N2030/382Flow patterns flow switching in a single column
    • G01N2030/385Flow patterns flow switching in a single column by switching valves

Landscapes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Treatment Of Liquids With Adsorbents In General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简单变更试样溶剂的极性且灵敏度良好的液相色谱仪,具备:接收试样的试样接收部;混合溶剂送液泵,以规定混合比输送与试样混合的混合溶剂;样品环,暂时保持混合液且具有一端和另一端;分析柱,按成分分离试样;检测器,检测分离的成分;流动相送液泵,向分析柱输送流动相;流路切换阀,可切换到加载位置和注入位置;切换阀有与各部件连接的端口,在加载位置形成与混合溶剂送液泵、试样接收部及样品环连接的端口连通的流路a和与流动相送液泵及分析柱连接的端口连通的流路b,在注入位置形成与试样接收部及混合溶剂送液泵连接的端口连通的流路d、与样品环及分析柱连接连通的流路e和与样品环及流动相送液泵连接的端口连通的流路f。

Description

具备流路切换阀的液相色谱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流路切换阀的液相色谱仪。
背景技术
目前,提出了一种具备流路切换阀的液相色谱仪根据其目的能够形成各种流路的方案(例如,专利文献1~3)。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方案,在具备浓缩样品的捕获柱、流路切换阀、分析柱等的高速液相色谱仪中,能够通过流路切换阀切换将样品导入捕获柱的流路和将在捕获柱中被浓缩的成分导入分析柱的流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发明中记载了设计流路切换阀的端口的配置、端口的连接方法,以在流路的切换时不会产生压力变化引起的冲击。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液相色谱仪,其具有自动取样器,该自动取样器具备:针、经由所述针进行试样的吸入和排出的注射泵、使所述针移动的针驱动机构、保持通过所述注射泵吸入的试样的样品环、在加载模式和注入模式间进行切换的流路切换机构。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发明中记载了在进行混合2种以上的作为流动相的溶剂并送液,使其混合浓度的比率逐渐变化的高压梯度分析时,缩短直到在流经分析柱的流动相的组成中反映出梯度的时间,并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分析。
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液相色谱仪,将试样与稀释液一起经由分析流路切换阀导入浓缩柱并浓缩后,切换分析流路切换阀,将浓缩柱与分析流路连接,将来自浓缩柱的试样导入分析流路,进行分离分析,其中,具备:吸引排出部,其吸引及排出液体;稀释液容器,其收容稀释液;流路选择阀,其连接有与所述吸引排出部相连的流路及与所述稀释液容器相连的流路。而且,通过具备该流路选择阀,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用于稀释导入浓缩柱的试样的机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9134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640997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43135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通过液相色谱仪对试样进行分析的情况下,通常的液相色谱仪构成为在将试样液原样注入到样品环等后,切换流路切换阀,将在样品环等中暂时保持的试样通过流动相推出,导入分析柱。但是,在这样的试样导入分析柱的方法中指出了,例如在试样中的溶剂的极性与分析柱的极性接近的情况下,试样中的成分没有在分析柱的前端浓缩,而照原样流动,峰值变宽,灵敏度降低。
关于这样的指出,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中设置捕获柱,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发明中设置浓缩柱,但用于从这些柱中溶离所浓缩的试样的溶离液有时与分析柱的极性接近。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发明中,用于向浓缩柱送液的结构复杂,在制造成本及维持成本等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专利文献2记载的发明的结构中,不能与前述的指出对应。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变更试样中的溶剂的极性,且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的液相色谱仪。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规定的流路切换阀将与其端口连接的各结构设为规定的配置,能够解决前述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液相色谱仪,其具备:试样接收部,其接收通过试样送液泵输送的试样;混合溶剂送液泵,其将用于与所述试样混合的混合溶剂以成为规定的混合比的方式进行输送;样品环,其暂时保持所述试样和所述混合溶剂的混合液,且具有一端和另一端;分析柱,其将所述试样按成分分离;检测器,其检测被所述分析柱分离的成分;流动相送液泵,其向所述分析柱输送流动相;流路切换阀,其能够切换到将所述混合液暂时保持于所述样品环的加载位置和将保持于所述样品环的所述混合液输出到所述分析柱的注入位置中任一位置,所述切换阀具有与所述试样接收部、所述混合溶剂送液泵、所述样品环的一端和另一端、所述分析柱及所述流动相送液泵分别连接的各个端口,在所述加载位置处,形成与所述混合溶剂送液泵、所述试样接收部及所述样品环的一端连接的端口连通的流路a、以及与所述流动相送液泵及所述分析柱连接的各端口连通的流路b,在所述注入位置处,形成与所述试样接收部及所述混合溶剂送液泵连接的端口连通的流路d、与所述样品环的一端及所述分析柱连接的端口连通的流路e、以及与所述样品环的另一端及所述流动相送液泵连通的端口连通的流路f。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流路切换阀具有与回收废液的废液容器连接的废液端口,在所述加载位置处,形成所述废液端口和与所述样品环的另一端连接的端口连通的流路c,在所述注入位置处,所述废液端口不与其它端口连通。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具有:固相柱,其可装拆地设置于所述试样接收部,预先担持试样;作为所述试样送液泵的溶出溶剂送液泵,其用于输送使担持于所述固相柱的所述试样溶出的溶出溶剂;连接部,其与所述溶出溶剂送液泵连接,可装拆地与所述固相柱连结。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溶出溶剂送液泵和所述连接部之间的流路具有溶剂用切换阀,所述溶剂用切换阀具有与所述连接部、所述溶出溶剂送液泵、及输送不溶出担持于固相柱的试样的准备液的准备液送液泵分别连接的各个端口,能够切换到所述溶出溶剂送液泵和所述连接部连通的流路g、或所述准备液送液泵和所述连接部连通的流路i。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代替所述固相柱,具有能够可装拆地设置于所述试样接收部及所述连接部的连接适配器,所述样品环内的所述混合液被输送到所述分析柱后,在所述加载位置处,能够经由所述连接适配器输送溶出溶剂作为洗净液。另外,在该情况下,还输出所述准备液作为洗净液。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具有:试样容器,其收容所述试样;连接部,其具备与所述试样容器及所述试样接收部可装拆地连接的针;所述试样送液泵,其经由所述针进行所述试样的吸引和排出。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具有使所述连接部移动的驱动机构。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具有控制部,其构成为执行以下步骤,将所述流路切换阀设为所述加载位置,使通过所述试样送液泵注入的试样和通过混合溶剂送液泵注入的混合溶剂在所述流路a中以成为规定的混合比的方式合流,从所述样品环的一端朝向另一端输送混合液,使混合液保持于样品环内的混合液制备步骤;在该混合液制备步骤之后,将所述流路切换阀设为所述注入位置,通过所述流动相送液泵,穿过所述流路f,从所述样品环的另一端朝向一端输送流动相,将保持于样品环内的所述混合液穿过所述流路e向所述分析柱输送的分析步骤。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所述样品环设置有促进与所述试样和所述混合溶剂的混合的振动赋予机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变更试样中的溶剂的极性,且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的液相色谱仪。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一例的液相色谱仪的流路结构的说明图,是用于说明表示停止状态的流路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一例的液相色谱仪进行准备处理时的流路结构的说明图。
图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一例的液相色谱仪进行制备混合液的处理时的流路结构的说明图。
图4是用于说明将实施方式1的一例的液相色谱仪的流路切换阀设为注入位置,与进行分析处理并行地将固相柱更换为连接适配器时的流路结构的说明图。
图5是用于说明将实施方式1的一例的液相色谱仪的流路切换阀设为载入位置,与进行分析处理并行地进行洗净处理时的流路结构的说明图。
图6是用于说明将实施方式1的一例的液相色谱仪的流路切换阀设为载入位置,与进行分析处理并行地进行其它洗净处理时的流路结构的说明图。
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其它例的液相色谱仪的流路结构的说明图,用于说明将流路切换阀设为注入位置,与进行分析处理并行地将固相柱更换为连接适配器时的流路结构的说明图。
图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一例的液相色谱仪的流路结构的说明图,用于说明进行准备处理时的流路结构的说明图。
图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一例的液相色谱仪在制备混合液的处理中,进行收集样品容器内的试样的处理时的流路结构的说明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一例的液相色谱仪在制备混合液的处理中,进行使试样和混合溶剂的混合液保持在样品环内的处理时的流路结构的说明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将实施方式2的一例的液相色谱仪的流路切换阀设为注入位置,进行分析处理时的流路结构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一例及其它例的液相色谱仪的电气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1及2的一例的液相色谱仪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其它例的液相色谱仪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基于附图对实施方式1的液相色谱仪(以下,有时称为“液相色谱仪”。)进行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液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1的流路结构的说明图。实施方式1是使用担持有试样的固相柱,为了将该试样输送到试样接收部,通过溶出溶剂送液泵输送用于从固相柱使试样溶出的溶出溶剂时的实施方式。具有图1所示的流路结构的液相色谱仪1表示其一例。液相色谱仪1具备:试样接收部11、混合溶剂送液泵12、样品环13、分析柱14、检测器15、流动相送液泵16、流路切换阀17。图1是表示处于停止状态的液相色谱仪1的图。
试样接收部11接收通过作为试样送液泵的溶出溶剂送液泵18输送的试样A。在本实施方式中,试样A从固相柱19与用于使试样A溶出的溶出溶剂一起被输送。另外,试样接收部11如后述那样与流路切换阀17的端口(2)连接。在图1所示的例中,试样接收部11具有能够装拆预先担持有试样A的固相柱19的结构。另外,固相柱19可以与试样接收部11直接连结,也可以经由规定的连结件连结。作为这样的连结件,例如可举出具有与试样接收部11的连接部分为针,与固相柱19的内部连通的结构的连结件。另外,试样接收部11具有与固相柱19(包含与前述的连结件连结的情况。以下相同。)保持液密状态的结构。能够保持前述的可装拆的结构及液密状态的结构能够采用公知的结构。另外,固相柱19例如能够使用特许第6187133号公报、特开2017-090411号公报中记载的固相柱。另外,这样的固相柱也能够使用市场上出售的固相柱。例如,可举出株式会社アイスティサイエンス的Flash-SPE、Presh-SPE、Smash-SPE、AiSTI-SPE等。溶出溶剂能够根据试样A的成分、固相柱的固相的特性适当选择。
另外,担持有试样A的固相柱例如能够基于国际公开第2016/024575号、国际公开第2017/115841号中记载的方法来获得。此外,在这些专利文献中记载的方法中,使试样担持于固相柱,进行直到成为在准备溶剂中不溶出,而通过溶出溶剂可溶出的状态的处理。
混合溶剂送液泵12将用于与试样A混合的混合溶剂以成为规定的混合比的方式输送。另外,混合溶剂送液泵12经由流路22如后述那样与流路切换阀17的端口(1)连接。在图1所示的例中,泵12为注射泵,但不限定于此。另外,泵12液经由三通阀21与贮存混合溶剂的混合溶剂容器20连接,在需要时能够向泵12内供给混合溶剂。
样品环13暂时保持试样A和混合溶剂的混合液。另外,其一端13a如后述那样与流路切换阀17的端口(3)连接,另一端13b与端口(6)连接。从使试样A和混合溶液进一步均匀地混合的观点考虑,在样品环13也可以设置有促进试样A和混合溶剂的混合的振动赋予机构。作为这样的振动赋予机构,只要为通过使样品环13振动,使样品环13内的混合液振动,从而能够促进试样A和混合溶剂的混合的机构,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使由超声波振子产生的振动照射到样品环,使样品环振动的机构、通过翻转样品环13,使样品环13振动的机构等。其中,从混合效率等观点考虑,优选具备超声波振子的装置。
分析柱14将试样A按成分分离,检测器15检测被分析柱14分离的成分。流动相送液泵16向分析柱14输送贮存于流动相贮存容器23的流动相。分析柱14在其上游侧经由流路24与流路切换阀17的端口(4)连接,并且,在下游侧与检测器15连接。流动相送液泵16在其下游侧经由流路25与流路切换阀17的端口(4)连接。
流路切换阀17在本例中具有端口(1)~(7)。端口(1)与混合溶剂送液泵12连接,端口(2)与试样接收部11连接,端口(3)与样品环13的一端13a连接,端口(4)与分析柱14连接,端口(5)与流动相送液泵15连接,端口(6)与样品环13的另一端13b连接。另外,在本例中,端口(7)与废液容器26连接,成为废液端口。在图1所示的例中,端口(1)~(7)顺时针依次配置于同一圆周上。另外,只要形成后述的加载位置和注入位置处的流路,则各端口的圆周上的间隔就没有特别限定。在图1所示的例中,选择将圆周进行8等分中的连续且以等间隔相邻的7个,设置各端口。
流路切换阀17能够切换为将试样A和混合溶剂的混合液暂时保持于样品环13的加载位置和将保持于样品环13的上述混合液输送到分析柱14的注入位置中的任一位置。在加载位置形成端口(1)~(3)连通的流路a、端口(4)、(5)连通的流路b、端口(6)、(7)连通的流路c(参照图1)。另外,在注入位置形成端口(1)、(2)连通的流路d、端口(3)、(4)连通的流路e、端口(5)、(6)连通的流路f(参照图4)。此时,端口(7)成为不与其它端口连通的孤立的状态。
这样,在加载位置时,在流路切换阀的流路a中,从上游侧输送混合溶剂,使试样A与混合溶剂合流并混合,同时输送到下游侧,从而,能够使用试样A的全量或必要量,将试样A和混合溶剂良好地混合成的混合液暂时保持在样品环13内。然后,切换到注入位置,能够通过流动相将样品环13内的混合液朝向分析柱14推出,向分析柱14导入混合液。而且,该混合液通过混合溶剂,考虑分析柱14的极性而调整其极性,因此,能够以良好的灵敏度进行测定。例如,在使用乙腈作为溶出溶液的情况下,如果使用水作为混合溶剂,则包含试样A的混合液成为与分析柱的性质相反的极性。因此,从样品环13依次输送的混合液中所含的试样A中的各成分在分析柱14的入口部分,移动速度降低而被浓缩。而且,在被浓缩的状态下,分离成为各成分且通过流动相向分析柱14的出口部分移动,并由检测器15检测,由此,各成分的峰值变得尖锐,灵敏度提高。
流路切换阀17例如能够由具备设置有端口(1)~(7)的定子和形成有用于形成流路a~f的3个流路槽的转子的旋转阀构成。通过使转子旋转,能够切换加载位置和注入位置。
在图1所示的例中,还具有连接部27。连接部27与作为试样送液泵的溶出溶剂送液泵(以下,单独称为“溶出溶剂送液泵”。)18连接。连接部27和溶出溶剂送液泵18经由流路28而连接。另外,连接部27具有能够与固相柱19可装拆地连结的结构。固相柱19和连接部27能够连结成能够维持液密状态。连接部27具有与固相柱可装拆的喷嘴27a和从喷嘴27a连续地设置的主体27b。主体部27b在如后述那样设置驱动机构D(参照图12)的情况下,成为能够与驱动机构D一体化的部分。
在图1所示的例中,在溶出溶剂送液泵18和连接部27之间的流路28还具有溶剂用切换阀29。溶剂用切换阀29具有端口(8)~(11)。端口(8)与准备液送液泵30连接,端口(9)与连接部27连接,端口(10)与溶出溶剂送液泵18连接,端口(11)与废液容器31连接。另外,端口(9)经由流路28a与连接部27连接,端口(10)经由流路28b与溶出溶剂送液泵18连接。准备液为不溶出担持于固相柱19的试样A的溶液。这样的准备液能够根据捕捉固相柱19的试样A的固相的特性适当选择。
溶剂用切换阀29能够切换形成端口(9)和端口(10)连通的流路g的溶出液位置和形成端口(9)和端口(8)连通的流路i的准备液位置。在图1所示的例中,构成为与流路g一起同时形成端口(8)和端口(11)连通的流路h,与流路i一起同时形成端口(10)和端口(11)连通的流路j。此外,图1表示流路i和流路j同时形成的状态。
溶剂用切换阀29例如能够由具备设置有端口(8)~(11)的定子和形成有用于形成流路g~j的2个流路槽的转子的旋转阀构成。通过转子旋转,能够切换溶出液位置和准备液位置。
溶出溶剂送液泵18及准备液送液泵30在图1所示的例中均为注射泵,但不限定于此。溶出溶剂送液泵18经由三通阀33与贮存有溶出溶剂的溶出溶剂用容器32连接,根据需要,能够将溶出溶剂向泵18内供给。30也同样经由三通阀34与贮存有准备液的准备液用容器35连接,根据需要,能够将准备液向泵30内供给。此外,如后述那样,溶出溶剂及准备液还用作洗净流路内的洗净液。
在图1所示的例中,还预先准备了能够可装拆地设置于上述试样接收部及上述连接部的连接适配器36替换固相柱19。如后述那样,连接适配器36在样品环13内的混合液被输送到分析柱14后,将流路切替柱17设为加载位置,在向规定的流路内输送溶出溶剂或准备液作为洗净液时,如前述那样设置为替换固相柱19。
在图1所示的例中,试样接收部11和固相柱19或连接适配器36的装拆及固相柱19和连接部27或连接适配器36的装拆可以手动进行,也可以使用使连接部27移动的驱动机构D,通过自动控制来进行。驱动机构D例如可举出能够使连接部27沿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移动的机构。连接部27和驱动机构D例如可以是在使液相色谱仪1动作的期间总是一体化的机构,也可以是具有在使液相色谱仪1动作的期间能够装拆地把持连接部27的主体部27b的机构。
液相色谱仪1也可以具有控制阀17、29、泵12、16、18、30、分析柱14、作为任意结构的驱动机构D的动作的控制部39。图12是表示图1所示的液相色谱仪1的电气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控制部39例如具备执行规定的运算处理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暂时存储数据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存储规定的控制程序等的非易失性的ROM(ReadOnly Memory)、闪存ROM、或HDD(Hard Disk Drive)等存储部、计时电路、及它们的周边电路等而构成。而且,控制部39例如通过执行上述的控制程序,控制阀17、29、泵12、16、18、30、分析柱14的动作。另外,在具备任意结构即驱动机构D的情况下,控制其动作。另外,基于来自检测部15的检测信号,进行运算处理。进而,在具备任意的结构即振动赋予机构的情况下,控制其动作。
控制部39例如通过执行上述的控制程序,作为混合液制备部40及分析部41起作用。另外,在进行后述的准备处理及洗净处理的情况下,作为准备、洗净处理部42起作用。
参照图1~6、12、13对液相色谱仪1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3是表示具有图1所示的流路结构的液相色谱仪1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在图1所示的停止状态下,在液密状态下使固相柱19和连接部27及试样接收部11连结后,能够开始动作。在具备驱动机构D的情况下,例如,在准备台B上载置固相柱19或固相柱19和连接适配器36后,能够开始动作。当开始动作时,通过准备、洗净处理部42,使流路切换阀17动作,设为加载位置,使溶剂用切换阀29动作,设为准备液位置(步骤S1)。在具备驱动机构D的情况下,使驱动机构D动作,在液密状态下使固相柱19和连接部27及试样接收部11连结后,通过将阀17、29设为前述的位置。
驱动机构D例如可举出进行以下的动作的机构。在准备台B上预先设置固相柱19或固相柱19及连接适配器36,通过与连接部27一体化的驱动机构D使连接部27移动,使连接部27的喷嘴27a和固相柱19或连接适配器36的另一端侧嵌合,以液密的方式将两者连结。在该状态下,通过驱动机构D使连接部27移动,使试样接收部11和固相柱19或连接适配器36的一端侧嵌合,以液密的方式使两者连结。由此,试样接收部11、固相柱19或连接适配器36及连接部27被依次连结。另外,通过驱动机构D使连接部27移动,使试样接收部11和固相柱19或连接适配器36的一端侧的连结解除,使连接部27和固相柱19或连接适配器36的连结解除。
图2是表示从图1所示的停止状态进行通过准备、洗净处理部42,将阀17、29设为规定的位置,使泵12、16、18、30动作,向固相柱19及形成的流路输送规定的液,除去它们内部的空气的准备处理(步骤S2)的状态的图。图2中,由粗线所示的部分表示被通液,箭头表示各液的流动方向。此外,这些点对于图3~11是相同的。
在步骤S2中,进行以下的准备处理。(i)将准备液通过泵30经由流路i、28a、连接部27输送到固相柱19,从固相柱19经由流路a、样品环13、流路c向废液容器26排出。另外,同时,将混合溶剂通过泵12输出,在流路a中与准备液混合,同样向废液容器26排出。(ii)将流动相通过泵16经由流路b向分析柱14输送,并排出。(iii)将溶出溶剂通过泵18向流路j输送,并向废液溶液31排出。此时,试样A维持担持于固相柱19的状态。另外,各液以预先设定的规定的流量被输送。
在将准备处理(步骤S2)例如进行规定时间后,进行制备混合液的处理(步骤S3:混合液制备步骤)。在步骤S3中,进行如下处理:通过混合液制备部40,将阀17、29设为规定的位置,使泵12、16、18、30动作,向固相柱19及形成的流路输出规定的液,从固相柱19中使试样A溶出,使试样A和混合溶剂的混合液保持于样品环13内。图3是表示此时的状态的图。此外,在本例中,混合液由试样A、溶出溶剂及混合溶剂构成。
在步骤S3中,例如,进行制备以下的混合液的处理。(i)阀17维持在加载位置,将阀29切换到溶出液位置,形成流路g、h。然后,通过泵18将溶出液经由流路g、28a、b向固相柱19输送,使试样A从固相柱19中溶出。(ii)在流路a的端口(2)处,使试样A与溶出液一起以与混合溶剂成为规定的混合比的方式合流,同时得到混合液。(iii)将得到的混合液从样品环13的一端朝向另一端输送,使混合液保持于样品环内。(iv)与(i)~(iii)的处理同时进行,将准备液通过泵30经由流路h输送,向废液容器31排出,将流动相通过泵16经由流路b向分析柱14输送,并排出。另外,根据需要,为了使向样品环13输送的混合液的试样A和混合溶剂更均匀地混合,也可以使振动赋予机构动作,使样品环13振动。其动作也可以是间歇、连续的任一种,动作期间例如能够在混合液存在于样品环13内的期间内适当决定。
将制备混合液的处理(步骤S3)例如进行规定时间后,进行将阀17设为注入位置的处理(步骤S4)。步骤S3的处理时间能够考虑样品环的容量、混合液的混合比、流量等来适当决定。在步骤S4中,通过分析部41使阀17动作,将其设为注入位置,形成流路d、e、f。此时,使泵12、18、30停止。使泵16继续动作。
在步骤S4之后,通过分析部41,进行穿过流路f从样品环13的另一端朝向一端输送流动相,并将保持于样品环13内的混合液穿过流路e向分析柱14输送的分析处理1(步骤S5)。此时,混合液通过流动相从样品环13中被推出,并将混合液导入分析柱。
另外,在步骤S5中,除去溶出有试样A的固相柱19,将预先载置于准备台B的连接适配器36与连接部27连结后,将连接适配器36与试样接收部11连结,使连接部27、连接适配器36及试样接收部11在液密状态下连结。在具备驱动机构D的情况下,通过分析部41使驱动机构D动作,使连接部27移动,由此,进行这样的固相柱19和连接适配器36的交换处理。此外,图4是表示在步骤S5中将连接适配器36与连接部27连结时的状态的图。
开始步骤S5,使连接部27、连接适配器36及试样接收部11在液密状态下连结,在经过了规定时间后,进行将阀17设为加载位置的处理(步骤S6)。在步骤S6中,通过分析部41使阀17动作,将其设为注入位置,形成流路a、b、c。
在步骤S6之后,通过分析部41进行经由流路b输送流动相,将混合液向分析柱继续输送的分析处理2(步骤S7)。在步骤S7中,通过分析柱14按成分进行分离,并分别基于由检测器15检测的信号在分析部41进行运算处理。另外,在全部混合液通过分析柱14,且基于成分的信号未被检测器15检测之后,为了进行分析柱14或流路内的洗净,优选继续流动相的送液。
与步骤S7同时进行洗净处理(步骤S8)。在步骤S8中,进行以下的洗净处理1、2。在洗净处理1中,通过准备、洗净处理部42,(i)使泵18动作,使作为洗净液的溶出液穿过阀29的流路g、流路28a、b、流路a、样品环13、流路c向废液容器26排出,(ii)使泵12动作,使作为洗净液的混合溶剂穿过流路a、样品环13、流路c向废液容器26排出,(iii)使泵30动作,使作为洗净液的准备液穿过阀29的流路h向废液容器26排出。此外,通过同时进行(i)和(ii)的处理,在阀17的端口(2)处,两洗净液进行合流。
在洗净处理2中,通过准备、洗净处理部42,阀17维持为加载位置的状态,将阀29切换到准备液位置,使泵30动作,将作为洗净液的准备液经由流路i输出到流路28a,之后,与洗净处理1的情况同样,最终向废液容器26排出,使泵18动作,使作为洗净液的溶出液经由流路j向废液容器31排出。
图5是表示进行洗净处理1及分析处理2时的状态的图,图6是进行洗净处理2及分析处理2时的状态的图。此外,步骤S4~步骤S7的处理与分析步骤对应。
然后,进行规定时间的分析处理2及洗净处理2,通过分析部41,通过泵16、准备、洗净处理部42使泵12、18、30停止,从而一系列的处理完成。此外,根据需要,也可以在使泵12、18、30停止后,拆下连接适配器36,载置于准备台B。另外,在具备驱动机构D的情况下,通过准备、洗净处理部42,使泵12、18、30停止后,通过使驱动机构D动作,使连接部11移动,从试样接收部11拆下连接适配器36后,从连接部27拆下连接适配器36,能够载置于准备台B。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液相色谱仪1的变形例的图。图7所示的液相色谱仪2(以下,有时称为“液相色谱仪2”。)在图1所示的液相色谱仪1的流路切换阀17中还设置有能够经由注入位置时形成的流路d将溶出液或准备液向废液容器排出的废液端口。通过设置这样的端口,能够不将流路切换阀再次切换到加载位置而同时进行分析处理及洗净处理。除设置该废液端口以外,具有与液相色谱仪1相同的结构,能够形成相同的流路。因此,在图7中,对与液相色谱仪1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关于不同的结构在以下进行说明。
图7所示的液相色谱仪2具有流路切换阀17a。流路切换阀17a为在图1等所示的液相色谱仪1的切换阀17中,将前述的废液端口作为第二废液端口来设置端口(8)的切换阀。即,流路切换阀17a具有端口(1)~(8),在本例中,端口(1)~(8)按顺时针在同一圆周上等间隔地配置。另外,在加载位置形成与切换阀17相同的流路a、b、c。另一方面,在注入位置形成端口(1)、(2)连通的流路d,端口(1)、(8)连通的流路k。即,形成端口(1)、(2)、(8)连通的流路dk。通过流路dk,溶出液或准备液及混合溶剂能够从端口(8)向废液容器26排出。
流路切换阀17a例如能够由具备设置有端口(1)~(8)的定子和形成有用于形成流路a~d、k的3个流路槽的转子的旋转阀构成,但形成于转子的流路槽与图1所示的切换阀17相同。
参照图7、12、14对液相色谱仪2的动作进行说明。关于与图1所示的液相色谱仪1共通的动作,根据需要参照图1~6的说明简单地进行说明。图14是表示具有图7所示的流路结构的液相色谱仪2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液相色谱仪2与图1所示的液相色谱仪1的情况同样,从图1所示的同样的停止状态与图2~3所示的同样地进行从步骤S1到步骤S3的处理。然后,例如在进行制备混合液的处理(步骤S3:混合液制备步骤)规定时间后,进行将阀17a设为注入位置的处理(步骤S4a)。在步骤S4a中,通过分析部41使阀17a动作,将其设为注入位置,形成流路d、e、f、k。另外,泵12、16、18、30继续动作。图7是表示此时的状态的图。如图7所示,通过分析部41使泵12、18动作,使混合溶剂从端口(1)穿过流路g,输出到端口(8),使溶出溶剂经由流路k、28a、b从端口(2)穿过流路dk输出到端口(8),并向废液容器26排出。
在步骤S4a之后,通过分析部41,进行穿过流路f从样品环13的另一端朝向一端输送流动相,并将保持于样品环13内的混合液穿过流路e向分析柱14输送的分析处理(步骤S9)。在步骤S9中,将从样品环13内输送的试样A由分析柱14按成分分离,分别基于由检测器15检测的信号在分析部41进行算处理。另外,在全部混合液通过分析柱14,且基于成分的信号未被检测器15检测后,为了洗净分析柱14及流路内,也可以继续流动相的输送。
与步骤S9同时进行洗净处理(步骤S10)。在步骤S10中,通过准备、洗净处理部42使泵12、18、30动作,例如,能够进行以下的洗净处理。(i)以图7所示的流路结构进行洗净处理,(ii)如在前述的步骤S5中说明的那样,除将固相柱19更换为连接适配器36以外,以与图7所示的同样的流路结构进行洗净处理,(iii)在步骤S9中基于试样A的成分的信号未被检测器15检测后,将流路切换阀17a从注入位置切换到加载位置,在以图5所示的流路结构进行规定时间的洗净处理后,以图6所示的流路结构进行洗净处理。然后,进行规定时间的分析处理及洗净处理,通过分析部41,通过泵16、准备、洗净处理部42使泵12、18、30停止,一系列的处理完成。此外,在上述(i)、(ii)的情况下,在进行洗净处理后,也可以将流路切换阀17a从注入位置切换到加载位置。另外,在上述(i)~(iii)的情况下,根据需要,也可以如前述那样进行将连接适配器36载置于准备台B的处理。
(实施方式2)
图8~1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液相色谱仪3(以下,有时称为“液相色谱仪3”。)的流路结构的一例的图。实施方式2不是如实施方式1那样将试样担持于固相柱的例,而是将试样封入样品容器43的液体时的例。在图8~11所示的例中,如图1所示的例,除不使用输出溶出溶剂的结构,连接部37具备适于来自样品容器43的液体的吸引的针37a以外,具有与图1所示的例同样的结构。因此,在图8~11中,对与液相色谱仪1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关于不同的结构在以下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处于进行准备处理的状态的液相色谱仪3的流路结构的图。在液相色谱仪3中,试样接收部11具有在液密状态下能够与连接部37的针37a装拆的结构。试样接收部11接收通过作为试样送液泵的准备液送液泵30输送的试样A2。泵30经由流路38与连接部37连接。连接部37具有针37a和从针37a连续设置的主体37b。主体部27b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在设置驱动机构D(参照图12)的情况下,成为能够与驱动机构D一体化的部分。另外,在准备台B2上载置有封入有试样A2的样品容器39。
参照图8~11、12、13对液相色谱仪3的动作进行说明。关于与图1所示的液相色谱仪1共通的动作,根据需要,参照图1~6的说明简单地进行说明。此外,就液相色谱仪3的电气结构的例而言,例如在图12所示的框图中,除不具有溶剂用切换阀29作为结构以外,具有同一的电气结构。因此,参照图12进行说明。
液相色谱仪3例如能够从泵12、16、30停止,连接部37不与试样接收部11连接的停止状态起,在液密状态下使连接部37的针37a和试样接收部11连结后,开始动作。当开始动作时,通过准备、洗净处理部42,使流路切换阀17动作,将其设为加载位置(步骤S1)。在具备驱动机构D的情况下,能够从前述的停止状态开始动作。当开始动作时,使驱动机构D动作,在液密状态下使连接部37和试样接收部11连结后,将阀17设为加载位置(步骤S1)。
在步骤S1之后,通过准备、洗净处理部42,使泵12、16、30动作,进行准备处理(步骤S2)。在步骤S2中,使泵12、30动作,将准备液向流路38、流路a、样品环13、流路c输送。另外,使泵16动作,将流动相向流路b、分析柱14输送。在直到步骤S2的期间,在准备台B2上载置封入有试样A2的样品容器39。
在步骤S2之后,进行制备混合液的混合液制备步骤(步骤S3)。在步骤S3中,进行以下的处理。(i)通过混合液制备部40,使泵16动作,另一方面,使泵12、30停止,将连接部37从试样接收部11拆下,将连接部37的针37a插入样品容器39内,使泵30动作,吸引试样A2并进行收集(参照图9),(ii)在吸引规定量试样A2后,使泵30停止,再次在液密状态下使针37a和试样接收部11连结,(iii)然后,再次使泵12、30动作,在流路a中使试样A2和混合溶剂混合,并使得到的混合液保持在样品环13内(参照图10)。详情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
在进行步骤S3例如规定时间后,进行将阀17设为注入位置的处理(步骤S4)。在步骤S4中,通过分析部41,使阀17动作,将其设为注入位置,形成流路d、e、f。此时,泵12、18、30停止。泵16继续动作。
在步骤S4之后,通过分析部41,与图1所示的例的情况同样,进行分析处理1(步骤S5)。但是,如图1所示的例的情况那样,不进行对连接适配器36的更换。图11是表示此时的状态的图。
在开始步骤S5并经过了规定时间后,进行将阀17设为加载位置的处理(步骤S6)。而且,与图1所示的例的情况同样,通过分析部41,进行经由流路b输送流动相,将混合液向分析柱继续输送的分析处理2(步骤S7)。在步骤S7中,在全部混合液通过分析柱14,基于成分的信号未被检测器15检测后,为了洗净分析柱14及流路内,优选继续流动相的输送。
与步骤S7同时进行洗净处理(步骤S8)。在步骤8中,进行以下的处理。通过准备、洗净处理部42,(i)使泵30动作,使作为洗净液的准备液穿过流路38、流路a、样品环13、流路c,向废液容器26排出,(ii)使泵12动作,使作为洗净液的混合溶剂穿过流路a、样品环13、流路c向废液容器26排出。此外,通过同时进行(i)和(ii)的处理,在阀17的端口(2)中,两洗净液合流。此外,图10是表示实际上进行步骤S6~S8的处理的状况的图。
然后,进行规定时间的分析处理及洗净处理,通过分析部41,通过泵16、准备、洗净处理部42使泵12、18、30停止,从而一系列的处理完成。根据需要,也可以将连接部37的针37a从试样接收部11拆下。在具备驱动机构D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准备、洗净处理部42,使泵12、30停止后,使驱动机构D动作,由此使连接部37移动,从试样接收部11拆下连接适配器36。
在实施方式2中,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能够使用图7所示的流路切换阀17a。
符号说明
1、2、3液相色谱仪;11试样接收部;12混合溶剂送液泵;13样品环;13a样品环的一端;13b样品环的另一端;14分析柱;15检测器;16流动相送液泵;17、17a流路切换阀;18溶出溶剂送液泵;19固相柱;20混合溶剂容器;21、33、34三通阀;22、24、25、28、28a、28b、38流路;23流动相贮存容器;26、31废液容器;27、37连接部;27a喷嘴;27b、37b主体部;29溶剂用切换阀;30准备液送液泵;32溶出溶剂用容器;35准备液用容器;36连接适配器37a针;39控制部;40混合液制备部;41分析部;42准备·洗净处理部;43样品容器;A、A2试样;B、B2准备台;D驱动机构。

Claims (10)

1.一种液相色谱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试样接收部,其接收由试样送液泵所输送的试样;
混合溶剂送液泵,其将用于与所述试样混合的混合溶剂以成为规定的混合比的方式进行输送;
样品环,其暂时保持所述试样和所述混合溶剂的混合液,且具有一端和另一端;
分析柱,其将所述试样按成分分离;
检测器,其检测被所述分析柱所分离的成分;
流动相送液泵,其向所述分析柱输送流动相;和
流路切换阀,其能够切换到将所述混合液暂时保持在所述样品环的加载位置和将保持于所述样品环的所述混合液输送到所述分析柱的注入位置中的任一位置,
所述切换阀具有与所述试样接收部、所述混合溶剂送液泵、所述样品环的一端和另一端、所述分析柱以及所述流动相送液泵分别连接的各个端口,
在所述加载位置处,形成与所述混合溶剂送液泵、所述试样接收部和所述样品环的一端连接的端口连通的流路a、以及与所述流动相送液泵和所述分析柱连接的各端口连通的流路b,
在所述注入位置处,形成与所述试样接收部和所述混合溶剂送液泵连接的端口连通的流路d、与所述样品环的一端和所述分析柱连接的端口连通的流路e、以及与所述样品环的另一端和所述流动相送液泵连接的端口连通的流路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色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切换阀具有与回收废液的废液容器连接的废液端口,
在所述加载位置处,形成所述废液端口和与所述样品环的另一端连接的端口连通的流路c,
在所述注入位置处,所述废液端口不与其它端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相色谱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相柱,其可装拆地设置于所述试样接收部,预先担持有试样;
作为所述试样送液泵的溶出溶剂送液泵,其用于输送用于使担持于所述固相柱的所述试样溶出的溶出溶剂;
连接部,其与所述溶出溶剂送液泵连接,可装拆地与所述固相柱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相色谱仪,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溶出溶剂送液泵和所述连接部之间的流路具有溶剂用切换阀,
所述溶剂用切换阀具有与所述连接部、所述溶出溶剂送液泵、和输送不溶出担持于固相柱的试样的准备液的准备液送液泵分别连接的各个端口,
能够切换到所述溶出溶剂送液泵和所述连接部连通的流路g或所述准备液送液泵和所述连接部连通的流路i。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液相色谱仪,其特征在于,
具有代替所述固相柱,能够可装拆地设置于所述试样接收部和所述连接部的连接适配器,所述样品环内的所述混合液被输送到所述分析柱后,在所述加载位置处,能够经由所述连接适配器输送溶出溶剂作为洗净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相色谱仪,其特征在于,
还输送所述准备液作为洗净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相色谱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试样容器,其收容所述试样;
连接部,其具备与所述试样容器和所述试样接收部可装拆地连接的针;
所述试样送液泵,其经由所述针进行所述试样的吸引和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相色谱仪,其特征在于,
具有使所述连接部移动的驱动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相色谱仪,其特征在于,
具有控制部,其构成为执行以下步骤:
将所述流路切换阀设为所述加载位置,使通过所述试样送液泵注入的试样和通过混合溶剂送液泵注入的混合溶剂在所述流路a中以成为规定的混合比的方式合流,从所述样品环的一端朝向另一端输送混合液,使混合液保持于样品环内的混合液调制步骤;
在该混合液调制步骤之后,将所述流路切换阀设为所述注入位置,通过所述流动相送液泵,穿过所述流路f,从所述样品环的另一端朝向一端输送流动相,将保持于样品环内的所述混合液穿过所述流路e向所述分析柱输送的分析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相色谱仪,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样品环设置有促进所述试样和所述混合溶剂的混合的振动赋予机构。
CN202011108054.1A 2019-10-17 2020-10-16 具备流路切换阀的液相色谱仪 Pending CN1126840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90535 2019-10-17
JP2019190535 2019-10-17
JP2019-195166 2019-10-28
JP2019195166A JP7331328B2 (ja) 2019-10-17 2019-10-28 流路切替バルブを備える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4080A true CN112684080A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47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08054.1A Pending CN112684080A (zh) 2019-10-17 2020-10-16 具备流路切换阀的液相色谱仪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709154B2 (zh)
CN (1) CN11268408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1253A (zh) * 2021-11-29 2022-05-06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一种用于核素自动化固相萃取的分离纯化系统
US20220334089A1 (en) * 2019-08-21 2022-10-20 Shimadzu Corporation Sample injection device and sample dissolution device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67643A (ja) * 2001-03-07 2002-09-18 Shimadzu Corp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
CN101059486A (zh) * 2007-05-10 2007-10-24 复旦大学 用于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热膨胀连续微流高压梯度泵
CN101063495A (zh) * 2006-04-26 2007-10-31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流路切换阀、使用该切换阀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及分析方法
JP2012088133A (ja) * 2010-10-19 2012-05-10 Shimadzu Corp オンライン試料導入装置
CN103308610A (zh) * 2012-03-08 2013-09-18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送液装置以及液相色谱仪
CN103512985A (zh) * 2012-06-21 2014-01-15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流动相送液装置及液相色谱仪
CN103703364A (zh) * 2011-07-15 2014-04-02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液相色谱仪用控制装置以及程序
JP2017122717A (ja) * 2015-12-08 2017-07-13 エレメンタル・サイエンティフィック・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Elemental Scientific, Inc. インライン希釈及び自動校正icp−ms化学種分析
CN107709985A (zh) * 2015-07-06 2018-02-16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自动进样器以及液相色谱仪
CN109844520A (zh) * 2016-12-08 2019-06-04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流体色谱仪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13501B2 (ja) 2000-06-05 2009-08-12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
US9370729B2 (en) * 2008-02-06 2016-06-21 Proxeon Biosystems A/S Flow control i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JP5358588B2 (ja) * 2008-02-29 2013-12-04 ウオーターズ・テクノロジーズ・コーポレイシヨン 複数のプロセスストリームの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による監視および制御
JP5263197B2 (ja) * 2010-02-26 2013-08-14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用オートサンプラ
CN104813164B (zh) * 2012-11-30 2018-05-22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液相色谱的混合器旁路样品注射
WO2015183290A1 (en) * 2014-05-29 2015-12-03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roducing a sample into a separation unit of a chromatography system
WO2015189927A1 (ja) * 2014-06-11 2015-12-17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液体試料導入装置
EP3798630A1 (en) * 2014-10-27 2021-03-31 F. Hoffmann-La Roche A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wo-dimensional rplc-sfc chromatography
US20170343519A1 (en) * 2014-12-15 2017-11-30 Shimadzu Corpora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
DE102016121519B4 (de) * 2016-11-10 2019-07-11 Dionex Softron Gmbh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Verbinden von Komponenten, insbesondere in der HPLC
US10514327B2 (en) * 2017-07-18 2019-12-24 Shimadzu Corporation Autosampler
DE102017125486A1 (de) * 2017-10-30 2018-01-04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 A Delaware Corporation - Injektor mit Fluidzuführung und Mobilphasenabführung
WO2020148853A1 (ja) * 2019-01-17 2020-07-23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クロマトグラフ用オートサンプラ及び流体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分析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67643A (ja) * 2001-03-07 2002-09-18 Shimadzu Corp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
CN101063495A (zh) * 2006-04-26 2007-10-31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流路切换阀、使用该切换阀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及分析方法
US20070251302A1 (en) * 2006-04-26 2007-11-01 Shimadzu Corporation Flow path switching valv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sing the same and analytical method thereof
CN101059486A (zh) * 2007-05-10 2007-10-24 复旦大学 用于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热膨胀连续微流高压梯度泵
JP2012088133A (ja) * 2010-10-19 2012-05-10 Shimadzu Corp オンライン試料導入装置
CN103703364A (zh) * 2011-07-15 2014-04-02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液相色谱仪用控制装置以及程序
CN103308610A (zh) * 2012-03-08 2013-09-18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送液装置以及液相色谱仪
CN103512985A (zh) * 2012-06-21 2014-01-15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流动相送液装置及液相色谱仪
CN107709985A (zh) * 2015-07-06 2018-02-16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自动进样器以及液相色谱仪
JP2017122717A (ja) * 2015-12-08 2017-07-13 エレメンタル・サイエンティフィック・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Elemental Scientific, Inc. インライン希釈及び自動校正icp−ms化学種分析
CN109844520A (zh) * 2016-12-08 2019-06-04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流体色谱仪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ASANO, R ET AL: "On-line coupling of solid-phase extraction To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fast solvent vaporization and concentration in an open injector liner - Analysis of pesticides in aqueous samples",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vol. 896, no. 1, 27 October 2000 (2000-10-27), pages 41 - 49, XP004218766, DOI: 10.1016/S0021-9673(00)00681-6 *
高宗林等: "二维液相色谱测定绿豆芽中赤霉素、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和2, 4-二氯苯氧乙酸", 《化学试剂》, vol. 41, no. 1, 15 January 2019 (2019-01-15), pages 58 - 63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34089A1 (en) * 2019-08-21 2022-10-20 Shimadzu Corporation Sample injection device and sample dissolution device
US11921091B2 (en) * 2019-08-21 2024-03-05 Shimadzu Corporation Sample injection device and sample dissolution device
CN114441253A (zh) * 2021-11-29 2022-05-06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一种用于核素自动化固相萃取的分离纯化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709154B2 (en) 2023-07-25
US20210123892A1 (en) 2021-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52020B2 (ja) プロセス源からのオンラインサンプル採取
JP5263197B2 (ja)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用オートサンプラ
JP6409971B2 (ja) オートサンプラ及び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
US20190120800A1 (en) Samp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CN109844520B (zh) 流体色谱仪
CN112684080A (zh) 具备流路切换阀的液相色谱仪
WO2011052445A1 (ja) 液体試料分析装置及び液体試料導入装置
JP6870741B2 (ja) オートサンプラ及び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
JP7151763B2 (ja) 自動試料導入装置、クロマトグラフ、自動試料導入方法および分析方法
JPWO2011019032A1 (ja) 試料処理システム
JP2003215118A (ja)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用オートサンプラ
US20160077060A1 (en) Process sample and dilu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11573212B2 (en) Flow channel mechanism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 including the same
JP4228502B2 (ja)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及び流路切替バルブ
JP2011141120A (ja)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ィ装置および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ィ
JP5505249B2 (ja) オンライン試料導入装置
JP7331328B2 (ja) 流路切替バルブを備える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
US20190170782A1 (en) Apparatus having function of diluting sample and method for diluting sample
JP2010014429A (ja)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
JP4196516B2 (ja)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
JP2014106213A (ja)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用オートサンプラ
JPS62113066A (ja) 非セグメント式連続流動分析用サンプル導入装置
JP4567219B2 (ja)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
JP4603203B2 (ja)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装置
JPWO2017199432A1 (ja) 前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前処理装置を備えた分析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