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75710U - 卸料装置及皮带机 - Google Patents

卸料装置及皮带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75710U
CN212075710U CN202020394750.2U CN202020394750U CN212075710U CN 212075710 U CN212075710 U CN 212075710U CN 202020394750 U CN202020394750 U CN 202020394750U CN 212075710 U CN212075710 U CN 2120757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te
receiving box
material receiving
discharge
d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9475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相福
魏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hua Tianjin Coal Do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hua Tianjin Coal D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hua Tianjin Coal D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hua Tianjin Coal D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9475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757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757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757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卸料装置及皮带机,该卸料装置连通于皮带机上漏斗的出料口。该卸料装置包括输运管道、接料箱和挡尘板。接料箱设有入料口,输运管道的一端用于连接于漏斗的出料口,输运管道的另一端从入料口插入接料箱内。挡尘板环绕所述输运管道设置,且所述挡尘板罩设于所述入料口。本实施例提供的卸料装置包括输运管道、接料箱以及挡尘板。物料可以依次经过漏斗、输运管道进入到接料箱内。挡尘板罩设于入料口,保证物料从输运管道进入接料箱内时,不会发生扬尘现象。另外,物料直接通过输运管道进入接料箱内,物料含有的污水也随之进入接料箱内,解决了污水滴漏的问题,该卸料装置运行顺畅,具有较好的运行稳定性,也更加环保。

Description

卸料装置及皮带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带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卸料装置及皮带机。
背景技术
皮带机作为物料输送领域的重要设备,具有运输距离远,效率高,运行稳定等优点。如图1所示,皮带机的头部装有漏斗200,起到收集物料的作用。当漏斗200内收集到一定量的物料时,需要进行卸料。卸料的方法是利用可装载物料的车辆驶入皮带机的漏斗200下方,然后启动电液推杆140,漏斗200底部的颚式翻板400在电液推杆140的拉力作用下旋转,漏斗200底部打开,漏斗200内的物料落入车斗。接着关闭颚式翻板400,车辆载着物料驶离漏斗200下方,再将物料卸载到指定区域。在此卸料过程中,如果物料中粉末较多并且干燥会造成严重的扬尘;当漏斗200内水分较多时,漏斗200内的污水会从颚式翻板400与漏斗200底部的接缝处滴漏到地面,均会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卸料装置及皮带机,该卸料装置的运行稳定性较好,较为环保。
一种卸料装置,连通于皮带机漏斗的出料口,所述卸料装置包括:
输运管道和接料箱,所述接料箱设有入料口,所述输运管道的一端用于连接于所述漏斗的所述出料口,所述输运管道的另一端从所述入料口插入所述接料箱内;以及
挡尘板,所述挡尘板环绕所述输运管道设置,且所述挡尘板罩设于所述入料口。
上述卸料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卸料装置包括输运管道、接料箱以及挡尘板。物料可以依次经过漏斗、输运管道进入到接料箱内。挡尘板罩设于入料口,保证物料从输运管道进入接料箱内时,不会发生扬尘现象。另外,物料直接通过输运管道进入接料箱内,物料含有的污水也随之进入接料箱内,解决了污水滴漏的问题,该卸料装置运行顺畅,具有较好的运行稳定性,也更加环保。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运管道包括第一溜管和第二溜管,所述第一溜管的一端用于连通所述出料口,所述第一溜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溜管,所述第二溜管远离所述第一溜管的一端从所述入料口插入所述接料箱内。所述第一溜管可以通过焊接、螺接等方式固定在所述漏斗上,同时所述第一溜管的管口包裹住所述漏斗的出料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溜管插入所述第二溜管内,所述第二溜管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一溜管的管径,二者管径的差值小于10mm。所述第二溜管的管口包裹住所述第一溜管的管口,可以保证物料能够从所述第一溜管完全进入所述第二溜管,而不会发生物料外溢现象,也不会发生粉尘扬尘现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尘板环绕所述第二溜管的外壁设置,所述第二溜管插入所述接料箱内的深度为h,100mm≤h≤200mm。所述挡尘板为环绕所述第二溜管外壁设置的环状板,且所述环状板呈伞状笼罩所述入料口,所述防尘板的面积大于所述接料箱的所述入料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卸料装置还包括电液推杆,所述电液推杆连接于所述第二溜管,用于将所述第二溜管推入或拉出所述接料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卸料装置还包括滑轮和拉线,所述滑轮设于所述第一溜管的外壁上,所述拉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液推杆,所述拉线的另一端环绕所述滑轮连接于所述第二溜管。所述第二溜管上设有钩子或固定环,所述拉线的端部绑定在钩子或者固定环上,即可实现所述拉线和所述第二溜管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料箱还设有卸料门,所述卸料门的边缘包覆有密封条,所述卸料门设于所述接料箱的侧部。当所述卸料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由于所述卸料门边缘包裹有所述密封条,可以有效防止所述接料箱内的液体、固体物质从所述卸料门处溢出,比较环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料箱还设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设于所述接料箱的顶部,所述检修门上开设有所述入料口。所述检修门可以采用合页门、推拉门或者平开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料箱的底部设有支脚,所述检修门为合页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皮带机包括漏斗和权如上述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卸料装置,所述漏斗连通于所述卸料装置。所述接料箱是设置在地面上的。所述接料箱为立方体箱体,在所述接料箱底部设有四个所述支脚,这四个所述支脚使得所述接料箱的底部到地面具有一定的高度,以方便叉车能够顺利叉入所述接料箱的底部并顺利承托起所述接料箱。
上述皮带机,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皮带机中,物料可以依次经过漏斗、输运管道进入到接料箱内。传统的卸料装置中,当漏斗内水分较多时,漏斗内的污水会从颚式翻板与漏斗底部的接缝处滴漏到地面,造成环境污染。并且当冬季气温低,漏斗内的物料结冻,会导致颚式翻板打不开,或者反复启动电液推杆,最终导致电液推杆损坏。但是,本实施例中,物料的水分均流入接料箱内,电液推杆带动第二溜管可自由运动,不会受到受气温影响,也不会导致电液推杆故障,有利于延长电液推杆的使用寿命。另外,挡尘板罩设于入料口,保证物料从输运管道进入接料箱内时,不会发生扬尘现象,也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传统的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叉车和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输运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接料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接料箱的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卸料装置;110、输运管道;111、第一溜管;112、第二溜管;120、接料箱;121、入料口;122、卸料门;123、检修门;124、支脚;130、挡尘板;140、电液推杆;150、滑轮;160、拉线;200、漏斗;210、出料口;300、叉车;400、颚式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卸料装置100及皮带机,该卸料装置100具有运行稳定性较好,较为环保的优点,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3以及图6,一种卸料装置100,该卸料装置100连通于皮带机上漏斗200的出料口210。该卸料装置100包括输运管道110、接料箱120和挡尘板130。接料箱120设有入料口121,输运管道110的一端用于连接于漏斗200的出料口210,输运管道110的另一端从入料口121插入接料箱120内。挡尘板130环绕所述输运管道110设置,且所述挡尘板130罩设于所述入料口121。
本实施例提供的卸料装置100包括输运管道110、接料箱120以及挡尘板130。物料可以依次经过漏斗200、输运管道110进入到接料箱120内。挡尘板130罩设于入料口121,保证物料从输运管道110进入接料箱120内时,不会发生扬尘现象。另外,物料直接通过输运管道110进入接料箱120内,物料含有的污水也随之进入接料箱120内,解决了污水滴漏的问题,该卸料装置100运行顺畅,具有较好的运行稳定性,也更加环保。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3以及图4,输运管道110包括第一溜管111和第二溜管112。第一溜管111的一端用于连通出料口210,第一溜管111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溜管112,第二溜管112远离第一溜管111的一端从入料口121插入接料箱120内。
具体地,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溜管111插入第二溜管112内,第一溜管111和第二溜管112均为方管,对应地,接料箱120的入料口121也为方形。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溜管111和第二溜管112还可以为圆形管或其他形状的空心管,只要保证第一溜管111能够紧密插入第二溜管112的端部即可,故第一溜管111和第二溜管112的具体形状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至图4,挡尘板130为环绕第二溜管112外壁设置的环状板,且该环状板呈伞状笼罩着入料口121,防尘板的面积大于接料箱120的入料口121,如此可以较好地防止物料的粉末外溢,避免在物料从第二溜管112进入接料相的过程中发生扬尘现象或发生泄漏现象。其中,第一溜管111可以通过焊接、螺接等方式固定在漏斗200上,同时第一溜管111的管口包裹住漏斗200的出料口210,使得漏斗200的物料能够完全进入第一溜管111内,而不会发生外溢,避免在物料从漏斗200进入输运管道110的过程中发生扬尘现象或发生泄漏现象。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第二溜管112的管径大于第一溜管111的管径,二者管径的差值小于10mm。如此,第二溜管112的管口包裹住第一溜管111的管口,可以保证物料能够从第一溜管111完全进入第二溜管112,而不会发生物料外溢现象,也不会发生粉尘扬尘现象。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第二溜管112插入接料箱120内的深度为h,100mm≤h≤200mm。如此,一方面可以使得从第二溜管112输入的物料尽可能进入接料箱120内,而不会从第二溜管112和接料箱120的入料口121之间外溢出来;另一方面,第二溜管112占用接料箱120的空间体积较小,保证接料箱120可以装入更多的物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卸料装置100还包括电液推杆140。电液推杆140连接于第二溜管112,用于将第二溜管112推入或拉出接料箱120。具体地,卸料装置100还包括滑轮150和拉线160,滑轮150设于第一溜管111的外壁上,拉线160的一端连接于电液推杆140,拉线160的另一端环绕滑轮150连接于第二溜管112。当接料箱120内装满物料时,关闭皮带机,停止将物料输入漏斗200内,接着启动电液推杆140,电液推杆140将提拉拉线160,拉线160带动第二溜管112上升,待第二溜管112完全脱离接料箱120的入料口121时,关闭电液推杆140,第二溜管112由拉线160固定在接料箱120的上空。接着使用叉车300将接料箱120移出漏斗200底部,再在第二溜管112下方放置空的接料箱120,再次启动电液推杆140释放拉线160,第二溜管112下降,待第二溜管112再次插入该空置的接料箱120,之后启动皮带机,使得物料依次从漏斗200、第一溜管111、第二溜管112进入接料箱120。其中,第二溜管112上设有钩子或固定环,拉线160的端部绑定在钩子或者固定环上,即可实现拉线160和第二溜管112的连接。
其中,参阅图2至图4,拉线160为钢丝绳,钢丝绳是将力学性能和几何尺寸符合要求的钢丝按照一定的规则捻制在一起的螺旋状钢丝束,钢丝绳由钢丝、绳芯及润滑脂组成。钢丝绳是先由多层钢丝捻成股,再以绳芯为中心,由一定数量股捻绕成螺旋状的绳。在物料搬运机械中,供提升、牵引、拉紧和承载之用。钢丝绳的强度高、自重轻、工作平稳、不易骤然整根折断,工作可靠。电液推杆140是一种集机、电、液为一体的液压驱动机械手,适用于需要往复推拉直线(或往复旋转一定角度)运动,也可用于需要上升、下降或夹紧工作物的场所,并可实现远距离危险地区的集中或自动控制。具体地,电液推杆140是一种机、电、液一体化的新型柔性传动机构,它以执行机构(油缸)、控制机构(液压控制阀组)和动力源(油泵电机等到)组成。根据现场安装空间及用户使用情况电液推杆140可有多种结构形式。电动机通过正反转驱动双向液压泵正反输出压力油,经液压控制阀送至油缸,也实现活塞杆的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传统的卸料装置100中,当漏斗200内水分较多时,漏斗200内的污水会从颚式翻板400与漏斗200底部的接缝处滴漏到地面,造成环境污染。并且当冬季气温低,漏斗200内的物料结冻,会导致颚式翻板400打不开,或者反复启动电液推杆140,最终导致电液推杆140损坏。但是,参阅图2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卸料装置100中,物料的水分均流入接料箱120内,电液推杆140带动第二溜管112可自由运动,不会受到受气温影响,也不会导致电液推杆140故障,有利于延长电液推杆140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6,接料箱120还设有卸料门122。卸料门122的边缘包覆有密封条(未图示),卸料门122设于接料箱120的侧部。具体地,当卸料门122处于关闭状态时,由于卸料门122边缘包裹有密封条,可以有效防止接料箱120内的液体、固体物质从卸料门122处溢出,比较环保。进一步地,由于卸料门122设置在接料箱120的侧部,在叉车300将装满物料的接料箱120运送到指定位置后,只需打开卸料门122,将接料箱120倾斜一定角度,接料箱120内的物料即可从卸料门122处流出,较为方便省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6,接料箱120还设有检修门123,检修门123设于接料箱120的顶部,检修门123上开设有入料口121。具体地,在需要清理接料箱120时,只需要打开检修门123,即可对接料箱120内部进行清理和检修。检修门123和卸料门122均可以采用合页门、推拉门或者平开门,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3以及图5,接料箱120的底部设有支脚124。具体地,接料箱120是设置在地面上的。接料箱120为立方体箱体,在箱体底部设有四个支脚124,这四个支脚124使得接料箱120的底部到地面具有一定的高度,以方便叉车300能够顺利叉入接料箱120的底部并顺利承托起接料箱120。其中,接料箱120可以采用钢结构焊接制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一种皮带机包括漏斗200和如上述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卸料装置100。所述漏斗200连通于所述卸料装置100。由于皮带机包括上述所述的卸料装置100,技术效果由卸料装置100带来,有益效果已经包括了卸料装置100的有益效果,故在此不进行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卸料装置100包括输运管道110、接料箱120以及挡尘板130。物料可以依次经过漏斗200、输运管道110进入到接料箱120内。挡尘板130罩设于入料口121,保证物料从输运管道110进入接料箱120内时,不会发生扬尘现象。另外,物料直接通过输运管道110进入接料箱120内,物料含有的污水也随之进入接料箱120内,解决了污水滴漏的问题,该卸料装置100运行顺畅,具有较好的运行稳定性,也更加环保。另外,传统的卸料装置100中,当漏斗200内水分较多时,漏斗200内的污水会从颚式翻板400与漏斗200底部的接缝处滴漏到地面,造成环境污染。并且当冬季气温低,漏斗200内的物料结冻,会导致颚式翻板400打不开,或者反复启动电液推杆140,最终导致电液推杆140损坏。但是,本实施例中,物料的水分均流入接料箱120内,电液推杆140带动第二溜管112可自由运动,不会受到受气温影响,也不会导致电液推杆140故障,有利于延长电液推杆140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卸料装置,连通于皮带机漏斗的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装置包括:
输运管道和接料箱,所述接料箱设有入料口,所述输运管道的一端用于连接于所述漏斗的所述出料口,所述输运管道的另一端从所述入料口插入所述接料箱内;以及
挡尘板,所述挡尘板环绕所述输运管道设置,且所述挡尘板罩设于所述入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运管道包括第一溜管和第二溜管,所述第一溜管的一端用于连通所述出料口,所述第一溜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溜管,所述第二溜管远离所述第一溜管的一端从所述入料口插入所述接料箱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溜管插入所述第二溜管内,所述第二溜管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一溜管的管径,二者管径的差值小于1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尘板环绕所述第二溜管的外壁设置,所述第二溜管插入所述接料箱内的深度为h,100mm≤h≤20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装置还包括电液推杆,所述电液推杆连接于所述第二溜管,用于将所述第二溜管推入或拉出所述接料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装置还包括滑轮和拉线,所述滑轮设于所述第一溜管的外壁上,所述拉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液推杆,所述拉线的另一端环绕所述滑轮连接于所述第二溜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箱还设有卸料门,所述卸料门的边缘包覆有密封条,所述卸料门设于所述接料箱的侧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箱还设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设于所述接料箱的顶部,所述检修门上开设有所述入料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箱的底部设有支脚,所述检修门为合页门。
10.一种皮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卸料装置,所述漏斗连通于所述卸料装置。
CN202020394750.2U 2020-03-25 2020-03-25 卸料装置及皮带机 Active CN2120757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94750.2U CN212075710U (zh) 2020-03-25 2020-03-25 卸料装置及皮带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94750.2U CN212075710U (zh) 2020-03-25 2020-03-25 卸料装置及皮带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75710U true CN212075710U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62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94750.2U Active CN212075710U (zh) 2020-03-25 2020-03-25 卸料装置及皮带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757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71468U (zh) 干灰散装机
FI124175B (fi) Menetelmä materiaalin käsittelemiseksi materiaalinsiirtojärjestelmässä, materiaalinsiirtojärjestelmä ja materiaalinsiirtojärjestelmän erotinlaite
CN214878521U (zh) 一种干混上料系统
CN113264251A (zh) 一种全自动化智能配料与多端供料的上料机器人
CN212075710U (zh) 卸料装置及皮带机
CN213201607U (zh) 干灰散装机
CN208022428U (zh) 一种鸡饲料运输装置
CN210761575U (zh) 生物饲料自动打包装置
CN210571583U (zh) 混凝土原材料取样装置
CN216970069U (zh) 适用于砂石装袋打包模块化车的物料传输结构
CN214030961U (zh) 一种散装水泥螺旋卸船机计量装车发运系统
CN210824553U (zh) 一种全密闭散装装车机
JPH07223696A (ja) コンテナ装置
CN210202532U (zh) 一种家用储粮系统
CN214029245U (zh) 一种塑胶颗粒的自动称重分包系统
CN216072119U (zh) 一种硅粉料仓的自动卸料装置
CN217707704U (zh) 一种用于散装水泥装车机的出料装置
CN201116241Y (zh) 一种用于粉体物料输送装置
CN212150883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物料提升装置
CN213503271U (zh) 一种吨包卸料装置
CN218707500U (zh) 一种出口自动闭合的装车软管
CN219238645U (zh) 一种链条装配机的自动化上料系统
JPH0462963B2 (zh)
CN218858744U (zh) 一种可自动上下料的自动定量包装机
CN214358366U (zh) 一种用于煤矸石生产的传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