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73605U - 一种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73605U
CN212073605U CN202020781994.6U CN202020781994U CN212073605U CN 212073605 U CN212073605 U CN 212073605U CN 202020781994 U CN202020781994 U CN 202020781994U CN 212073605 U CN212073605 U CN 2120736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lowing
inlet
defrosting
fo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819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险峰
徐昆
何湘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da Intelligent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Ma'ansha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Maanshan Yida Air Condi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anshan Yida Air Condi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anshan Yida Air Condi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819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736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736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736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包括空调箱壳体,其外部具有吹面风口、两侧吹脚风口和除霜风口,且其内部具有与吹面风口连通的吹面风道进口、与两侧吹脚风口连通的吹脚风道进口、与除霜风口连通的除霜风道进口,以及与吹脚风道进口和除霜风道进口连通的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以及风门板Ⅰ和风门板Ⅱ,风门板Ⅰ用于切换关闭吹脚风道进口和除霜风道进口中的一个,并打开另一个;风门板Ⅱ用于切换关闭吹面风道进口和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中的一个,并打开另一个。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两个风门控制多种出风模式的切换,结构简单,零部件少,提高了生产效,降低了生产成,优化了使用经济性。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并且汽车空调能够为乘车人员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减少旅途疲劳,直接影响了驾乘舒适性。因此,汽车空调的性能也是整车性能评价的重要参数。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空调上的出风口设计的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吹面出风口、吹脚出风口和除霜出风口。因此,风门结构和出风控制方式也越来越复杂。
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7345422U,授权公告日:2018.05.11,公开了一种内置式汽车空调HVAC总成,包括制冷装置、制热装置、空气驱动装置、壳体总成和冷暖风切换装置,壳体总成上设置有新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包括左吹面口、右吹面口、中吹面口、左吹脚口、右吹脚口和除霜口;还包括模式风道总成,模式风道总成包括驱动装置、中吹面风门板、左吹脚风门板、右吹脚风门板和除霜风门板,驱动装置分别连接中吹面风门板、左吹脚风门板、右吹脚风门板和除霜风门板;中吹面风门板与中吹面口配合设置用于通过中吹面风门板的移动从而打开或关闭中吹面口,左吹脚风门板与左吹脚口配合设置用于通过左吹脚风门板的移动从而打开或关闭左吹脚口,右吹脚风门板与右吹脚口配合设置用于通过右吹脚风门板的移动从而打开或关闭右吹脚口,除霜风门板与除霜口配合设置用于通过除霜风门板的移动从而打开或关闭除霜口。
该内置式汽车空调HVAC总成中采用四组风门板控制出风模式,结构繁琐,出风模式控制复杂;由于零部件多,导致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并且,由于风门板数量多,导致驱动风门板翻转的能耗较高,用户使用经济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上述内置式汽车空调HVAC总成需要四组风门板控制出风模式,导致结构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设置了风门板Ⅰ和风门板Ⅱ两个风门控制吹面、吹脚和除霜三种出风模式的切换,与现有的所述内置式汽车空调HVAC总成相比,结构简单,零部件少,提高了生产效,同时降低了生产成;并且,由于减少了风门板,驱动风门板翻转的能耗相对降低,优化了使用经济性。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包括:空调箱壳体,其外部具有吹面风口、两侧吹脚风口和除霜风口,且其内部具有与所述吹面风口连通的吹面风道进口、与所述两侧吹脚风口连通的吹脚风道进口、与所述除霜风口连通的除霜风道进口,以及与所述吹脚风道进口和除霜风道进口连通的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以及风门板Ⅰ,其设置在所述吹面风道进口和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处,用于切换关闭所述吹脚风道进口和所述除霜风道进口中的一个,并打开另一个;以及风门板Ⅱ,其设置在所述吹脚风道进口和所述除霜风道进口处,用于切换关闭所述吹面风道进口和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中的一个,并打开另一个。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箱壳体内具有风道壁Ⅰ、风道壁Ⅱ、风道壁Ⅲ、风道壁Ⅳ、风道壁Ⅴ和风道壁Ⅵ,所述风道壁Ⅰ与风道壁Ⅲ之间形成所述吹面风道进口,所述风道壁Ⅱ与风道壁Ⅲ之间形成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所述风道壁Ⅳ与风道壁Ⅴ之间形成所述吹脚风道进口,所述风道壁Ⅴ与风道壁Ⅵ之间形成所述除霜风道进口。通过设置这些风道进口将空调新风引向相应的空调出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风门板Ⅰ和风门板Ⅱ结构相同,均具有主体挡板部和位于主体挡板部两端的连接部,所述主体挡板部与连接部构成“冂”型结构,在该“冂”型结构的内侧形成气流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风门板Ⅰ和风门板Ⅱ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缘上具有呈“冂”型板状的密封部,以增大风门板Ⅰ和风门板Ⅱ与相应风道进口侧壁的贴合面积。
进一步地,吹面出风模式下,所述风门板Ⅰ翻转至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侧,以关闭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并打开所述吹面风道进口,使空调新风从吹面风口吹出;吹脚出风模式下,所述风门板Ⅰ翻转至所述吹面风道进口侧,以关闭所述吹面风道进口,并打开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同时所述风门板Ⅱ翻转至所述除霜风道进口侧,以关闭所述除霜风道进口,并打开所述吹脚风道进口,使空调新风从两侧吹脚风口吹出;除霜出风模式下,所述风门板Ⅰ翻转至所述吹面风道进口侧,以关闭所述吹面风道进口,并打开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同时所述风门板Ⅱ翻转至所述吹脚风道进口,以关闭所述吹脚风道进口,并打开所述除霜风道进口,使空调新风从除霜风口吹出。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箱壳体还具有用于安装蒸发器的蒸发器室和用于安装空调制热芯体的加热器室。
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室具有与所述吹面风道进口和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连通的冷风出口,所述加热器室具有通向所述吹面风道进口和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的暖风出口,所述加热器室与所述蒸发器室之间通过加热器室进风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冷风出口和所述加热器室进风口之间设置有冷暖风门,所述冷暖风门用于切换关闭所述冷风出口和所述加热器室进风口中的一个,并打开另一个。
进一步地,制冷模式下,所述冷暖风门翻转至所述加热器室进风口侧,以关闭所述加热器室进风口,并打开冷风出口,同时所述风门板Ⅰ翻转至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侧,以关闭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并打开所述吹面风道进口,进而让气流经蒸发器降温后直接沿风道从吹面风口吹出;制热模式下,所述冷暖风门翻转至所述冷风出口侧,以关闭所述冷风出口,并打开所述加热器室进风口,同时所述风门板Ⅰ翻转至所述吹面风道进口侧,以关闭所述吹面风道进口,并打开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使得进入空调箱壳体的气流经蒸发器后在经空调制热芯体加热后进入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内,进而从除霜风口或两侧吹脚风口吹出。
进一步地,所述吹面风口包括中部吹面风口和两侧吹面风口;所述除霜风口包括中部除霜风口和两侧除霜风口。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设置了风门板Ⅰ和风门板Ⅱ两个风门控制吹面、吹脚和除霜三种出风模式的切换,与现有的所述内置式汽车空调HVAC总成相比,结构简单,零部件少,提高了生产效,同时降低了生产成;并且,由于减少了风门板,驱动风门板翻转的能耗相对降低,优化了使用经济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切换吹面出风,仅需控制翻转风门板Ⅰ,切换吹脚和除霜模式通过配合翻转风门板Ⅰ和风门板Ⅱ,出风模式切换简单,容易控制;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风门板Ⅰ和风门板Ⅱ采用“冂”型结构,翻转过程中风阻小,能耗进一步降低;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所述密封部增加了风门板Ⅰ和风门板Ⅱ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面的宽度,增大了风门板Ⅰ和风门板Ⅱ与相应风道进口侧壁的贴合面积,使得风门板闭合后形成良好密封,避免出现漏风而导致冷、热量损失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设置为制冷模式时,空调冷风仅从吹面风口吹出,由于冷气流比重较大,更容易向乘客脚部流动;设置为制热模式时,空调暖风仅从两侧吹脚风口或除霜风口吹出,从除霜风口吹出的暖风用于为汽车玻璃除霜,从两侧吹脚风口吹出的暖气流由于比重较轻,更容易向乘客头部流动;因此,不仅简化了空调的出风控制模式,同时符合用户在制冷或取暖状况下的出风舒适性需求;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吹面风口包括中部吹面风口和两侧吹面风口,能够同时对汽车主副驾和后排乘客供风,在不增加空调出风模式控制难度的基础上,满足了汽车内各位置上的供风需求,给车内乘客的舒适性体验好;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所述除霜风口包括中部除霜风口和两侧除霜风口,在不增加空调出风模式控制难度的基础上,能够同时对汽车前侧玻璃和驾驶室两侧车窗提供空调新风用于化霜或除雾,优化了乘车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空调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空调箱壳体与出风风门Ⅰ、Ⅱ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扫风叶片的结构视图;
附图中:1、空调箱壳体;11、吹面风口;111、中部吹面风口;112、两侧吹面风口;12、两侧吹脚风口;13、除霜风口;131、中部除霜风口;132、两侧除霜风口;101、风道壁Ⅰ;102、风道壁Ⅱ;103、风道壁Ⅲ;104、风道壁Ⅳ;105、风道壁Ⅴ;106、风道壁Ⅵ;14、蒸发器室;141、冷风出口;15、加热器室;151、加热器室进风口;152、暖风出口;
2、风门板Ⅰ;21、连接部;22、主体挡板部;23、密封部;24、气流通道;3、风门板Ⅱ;4、冷暖风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如图1中所示,包括:空调箱壳体1,以及设置在空调箱壳体1内的风门板Ⅰ2和风门板Ⅱ3。所述空调箱壳体1外部具有吹面风口11、两侧吹脚风口12和除霜风口13,且所述空调箱壳体1内部具有与所述吹面风口11连通的吹面风道进口、与所述两侧吹脚风口12连通的吹脚风道进口、与所述除霜风口13连通的除霜风道进口,以及与所述吹脚风道进口和除霜风道进口连通的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所述风门板Ⅰ2设置在所述吹面风道进口和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处,用于切换关闭所述吹脚风道进口和所述除霜风道进口中的一个,并打开另一个;所述风门板Ⅱ3设置在所述吹脚风道进口和所述除霜风道进口处,用于切换关闭所述吹面风道进口和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中的一个,并打开另一个。所述风门板Ⅰ2和风门板Ⅱ3与设置在空调箱壳体1外部的风门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受所述风门驱动机构驱动翻转。
如图2中所示,所述空调箱壳体1内具有风道壁Ⅰ101、风道壁Ⅱ102、风道壁Ⅲ103、风道壁Ⅳ104、风道壁Ⅴ105和风道壁Ⅵ106,所述风道壁Ⅰ101与风道壁Ⅲ103之间形成所述吹面风道进口,所述风道壁Ⅱ102与风道壁Ⅲ103之间形成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所述风道壁Ⅳ104与风道壁Ⅴ105之间形成所述吹脚风道进口,所述风道壁Ⅴ105与风道壁Ⅵ106之间形成所述除霜风道进口。利用上述这些设置在空调箱壳体1内的风道壁相互配合构成分别与吹面风口11、两侧吹脚风口12和除霜风口13连通的风道。所述风道壁Ⅰ101、风道壁Ⅱ102、风道壁Ⅲ103、风道壁Ⅳ104、风道壁Ⅴ105和风道壁Ⅵ106上非风道进口一侧的边缘均与空调箱壳体1内壁结合成一体,使得空调新风仅能分别从相应的风道进入吹面风口11、两侧吹脚风口12和除霜风口13,避免各风道之间窜风。
吹面出风模式下,所述风门板Ⅰ2翻转至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侧,以关闭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并打开所述吹面风道进口,使空调新风从吹面风口11吹出;吹脚出风模式下,所述风门板Ⅰ2翻转至所述吹面风道进口侧,以关闭所述吹面风道进口,并打开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同时所述风门板Ⅱ3翻转至所述除霜风道进口侧,以关闭所述除霜风道进口,并打开所述吹脚风道进口,使空调新风从两侧吹脚风口12吹出;除霜出风模式下,所述风门板Ⅰ2翻转至所述吹面风道进口侧,以关闭所述吹面风道进口,并打开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同时所述风门板Ⅱ3翻转至所述吹脚风道进口,以关闭所述吹脚风道进口,并打开所述除霜风道进口,使空调新风从除霜风口13吹出。
本实施例中的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设置了风门板Ⅰ2和风门板Ⅱ3两个风门控制吹面、吹脚和除霜三种出风模式的切换,与现有的内置式汽车空调HVAC总成相比,结构简单,零部件少,提高了生产效,同时降低了生产成;并且,由于减少了风门板,驱动风门板翻转的能耗相对降低,优化了使用经济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3中所示,所述风门板Ⅰ2和风门板Ⅱ3结构相同,均具有主体挡板部22和位于主体挡板部22两端的连接部21,所述主体挡板部22与连接部21构成“冂”型结构,在该“冂”型结构的内侧形成气流通道24。
具体地,如图3中所示,所述主体挡板部22为在宽度方向上呈圆弧形弯曲的板状结构,所述连接部21呈扇形,所述连接部21圆弧边缘与主体挡板部22的端部结合成为一体,扇形连接部21的圆心处设置有与空调箱壳体1外部的风门驱动机构连接的转轴,风门板Ⅰ2和风门板Ⅱ3绕两扇形连接部21圆心的连线翻转。
本实施例中的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所述风门板Ⅰ2和风门板Ⅱ3采用“冂”型结构,使得这两个风门板在翻转过程中风阻小,能够进一步降低空调能耗。
另外,如图3中所示,所述风门板Ⅰ2和风门板Ⅱ3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缘上具有呈“冂”型板状的密封部23,所述密封部23增加了风门板Ⅰ2和风门板Ⅱ3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面的宽度,增大了风门板Ⅰ2和风门板Ⅱ3与相应风道进口侧壁的贴合面积,使得风门板闭合后形成良好密封,避免出现漏风而导致冷、热量损失。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或2,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2中所示,所述空调箱壳体1还具有蒸发器室14和加热器室15,所述蒸发器室14用于安装蒸发器,所述加热器室15用于安装空调制热芯体。
如图2中所示,所述蒸发器室14具有与所述吹面风道进口和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连通的冷风出口141,所述加热器室15具有通向所述吹面风道进口和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的暖风出口152,所述加热器室15与所述蒸发器室14之间通过加热器室进风口151连通。所述冷风出口141和所述加热器室进风口151之间设置有冷暖风门4,所述冷暖风门4用于切换关闭所述冷风出口141和所述加热器室进风口151中的一个,并打开另一个。
制冷模式下,所述冷暖风门4翻转至所述加热器室进风口151侧,以关闭所述加热器室进风口151,并打开冷风出口141,同时所述风门板Ⅰ2翻转至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侧,以关闭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并打开所述吹面风道进口,进而让气流经蒸发器降温后直接沿风道从吹面风口11吹出;制热模式下,所述冷暖风门4翻转至所述冷风出口141侧,以关闭所述冷风出口141,并打开所述加热器室进风口151,同时所述风门板Ⅰ2翻转至所述吹面风道进口侧,以关闭所述吹面风道进口,并打开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使得进入空调箱壳体1的气流经蒸发器后在经空调制热芯体加热后进入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内,进而从除霜风口13或两侧吹脚风口12吹出。
本实施例中的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设置为制冷模式时,空调冷风仅从吹面风口11吹出,由于冷气流比重较大,更容易向乘客脚部流动;设置为制热模式时,空调暖风仅从两侧吹脚风口12或除霜风口13吹出,从除霜风口13吹出的暖风用于为汽车玻璃除霜,从两侧吹脚风口12吹出的暖气流由于比重较轻,更容易向乘客头部流动;因此,不仅简化了空调的出风控制模式,同时符合用户在制冷或取暖状况下的出风舒适性需求。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至3任一,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1和图2中所示,所述吹面风口11包括中部吹面风口111和两侧吹面风口112;所述除霜风口13包括中部除霜风口131和两侧除霜风口132。
具体地,如图1和图2中所示,所述中部吹面风口111设置于空调箱壳体1后侧上端,空调箱壳体1后侧即朝向汽车驾驶室一侧;所述两侧吹面风口112设置在空调箱壳体1左右两侧,并与所述中部吹面风口111相邻设置;所述中部除霜风口131设置在空调箱壳体1前侧上端,空调箱壳体1前侧即是朝向车头一侧;所述两侧除霜风口132设置在空调箱壳体1左右两侧,并与所述中部除霜风口131相邻设置;所述两侧吹脚风口12设置在空调箱壳体1左右两侧,并位于两侧吹面风口112和两侧除霜风口132之间。
本实施例中的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设置共用出风风道的中部吹面风口111和两侧吹面风口112,能够同时对汽车主副驾和后排乘客供风,在不增加空调出风模式控制难度的基础上,满足了汽车内各位置上的供风需求,给车内乘客的舒适性体验好;同时,设置共用出风风道的中部除霜风口131和两侧除霜风口132,在不增加空调出风模式控制难度的基础上,能够同时对汽车前侧玻璃和驾驶室两侧车窗提供暖风化霜,优化了乘车安全性。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箱壳体(1),其外部具有吹面风口(11)、两侧吹脚风口(12)和除霜风口(13),且其内部具有与所述吹面风口(11)连通的吹面风道进口、与所述两侧吹脚风口(12)连通的吹脚风道进口、与所述除霜风口(13)连通的除霜风道进口,以及与所述吹脚风道进口和除霜风道进口连通的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以及
风门板Ⅰ(2),其设置在所述吹面风道进口和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处,用于切换关闭所述吹脚风道进口和所述除霜风道进口中的一个,并打开另一个;以及
风门板Ⅱ(3),其设置在所述吹脚风道进口和所述除霜风道进口处,用于切换关闭所述吹面风道进口和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中的一个,并打开另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箱壳体(1)内具有风道壁Ⅰ(101)、风道壁Ⅱ(102)、风道壁Ⅲ(103)、风道壁Ⅳ(104)、风道壁Ⅴ(105)和风道壁Ⅵ(106),所述风道壁Ⅰ(101)与风道壁Ⅲ(103)之间形成所述吹面风道进口,所述风道壁Ⅱ(102)与风道壁Ⅲ(103)之间形成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所述风道壁Ⅳ(104)与风道壁Ⅴ(105)之间形成所述吹脚风道进口,所述风道壁Ⅴ(105)与风道壁Ⅵ(106)之间形成所述除霜风道进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板Ⅰ(2)和风门板Ⅱ(3)结构相同,均具有主体挡板部(22)和位于主体挡板部(22)两端的连接部(21),所述主体挡板部(22)与连接部(21)构成“冂”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板Ⅰ(2)和风门板Ⅱ(3)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缘上具有呈“冂”型板状的密封部(23)。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其特征在于:
吹面出风模式下,所述风门板Ⅰ(2)翻转至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侧;
吹脚出风模式下,所述风门板Ⅰ(2)翻转至所述吹面风道进口侧,同时所述风门板Ⅱ(3)翻转至所述除霜风道进口侧;
除霜出风模式下,所述风门板Ⅰ(2)翻转至所述吹面风道进口侧,同时所述风门板Ⅱ(3)翻转至所述吹脚风道进口。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箱壳体(1)还具有用于安装蒸发器的蒸发器室(14)和用于安装空调制热芯体的加热器室(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室(14)具有与所述吹面风道进口和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连通的冷风出口(141),所述加热器室(15)具有通向所述吹面风道进口和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的暖风出口(152),所述加热器室(15)与所述蒸发器室(14)之间通过加热器室进风口(15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出口(141)和所述加热器室进风口(151)之间设置有冷暖风门(4),所述冷暖风门(4)用于切换关闭所述冷风出口(141)和所述加热器室进风口(151)中的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其特征在于:
制冷模式下,所述冷暖风门(4)翻转至所述加热器室进风口(151)侧,同时所述风门板Ⅰ(2)翻转至所述吹脚-除霜风道总进口侧;
制热模式下,所述冷暖风门(4)翻转至所述冷风出口(141)侧,同时所述风门板Ⅰ(2)翻转至所述吹面风道进口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面风口(11)包括中部吹面风口(111)和两侧吹面风口(112);所述除霜风口(13)包括中部除霜风口(131)和两侧除霜风口(132)。
CN202020781994.6U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 Active CN2120736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81994.6U CN212073605U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81994.6U CN212073605U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73605U true CN212073605U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67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81994.6U Active CN212073605U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736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0673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空调系统
CN206383774U (zh) 用于汽车上的紧凑型多功能空调单元
CN111422032A (zh) 一种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
CN102582395B (zh) 带低流阻导风件的汽车空调分配箱
CN202284828U (zh) 后吹面出风的汽车空调箱装置
KR101998172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202429020U (zh) 一种汽车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箱
CN212073605U (zh) 一种具有新型出风结构的汽车空调总成
CN103847462A (zh) 车辆的后部空调
CN212046778U (zh) 车辆用空调进风系统和车辆
CN2890782Y (zh) 一种中型客车空调的蒸发器总成
KR100365480B1 (ko) 이층기류 공급을 위한 공조유니트
KR20130048486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212022251U (zh) 一种客车空调系统
CN210821732U (zh) 一种微型纯电动客车用内置空调系统
CN213007498U (zh) 用于车辆的空调风道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8118889U (zh) 反向布置的空调系统
CN105835656A (zh) 车辆的空调系统以及具有它的电动汽车
CN214647444U (zh) 一种中置轴流式层流空调箱及设有其的汽车
CN217455590U (zh) 一种防窜风的双风门结构
KR20100065599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의 에어 커튼 시스템
CN106159372B (zh) 电池包温度调节装置
KR20080008960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113879071B (zh) 一种紧凑的全模式四区空调系统
CN218316141U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箱布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0 Yongxing Middle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Dangtu County, Ma'an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243100

Patentee after: Yida Intelligent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Ma'anshan) Co.,Ltd.

Address before: 243100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in Ma'anshan,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MAANSHAN YIDA AIR CONDITION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