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71583U - 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和抛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和抛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71583U
CN212071583U CN202020040488.1U CN202020040488U CN212071583U CN 212071583 U CN212071583 U CN 212071583U CN 202020040488 U CN202020040488 U CN 202020040488U CN 212071583 U CN212071583 U CN 212071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polishing
bearing
sleeve
connecting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404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滔
谭荣强
胡志亮
夏小川
叶仁平
罗贵长
陈根余
陈焱
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Hans Laser Smart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Hans Laser Smart Equip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404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71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71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715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属于管材抛光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及抛光装置,包括:套杆、芯棒、抛光轮、第一连接轴承和第一连接杆,所述芯棒贯穿所述套杆,并与所述套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承的固定部在所述套杆内侧的前端与所述套杆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贯穿所述第一连接轴承的活动部,并且与所述第一连接轴承的活动部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前端与抛光轮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后端与芯棒的前端连接,所述芯棒的后端与外界驱动机构连接。该方案在针对内径不同,长度不同的管材时,能够通过简单的调整适应不同管材的抛光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和抛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抛光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和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管材而言,很多情况下仅仅对管材的外表面进行抛光作业,一方面管材的内表面经常不与外界接触,也不对用户展示,另一方面管材内表面的抛光难度也相对较大。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细化和高标准化,在一些特殊的行业,如医疗设备行业、军用级特种设备、航空航天领域等,对管材内壁有较高的要求,不容许成品管材内壁存有毛刺、熔渣的情况,因此这类型的管材类工件在加工完成进行下一轮装配之前通常需要进行抛光工作,以使得工件表面平整,干净、美观,适应于后续的产品加工和使用,现市售大部分管材抛光设备,大多数都是对管材外壁进行抛光,即便是勉强抛光管材的内表面,也无法进行长行程的管材内壁抛光,且对于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管材也缺乏通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是现有抛光设备不能够适应不同管材内表面实现抛光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包括:套杆、芯棒、抛光轮、第一连接轴承和第一连接杆,所述芯棒贯穿所述套杆,并与所述套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承的固定部在所述套杆内侧的前端与套杆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贯穿所述第一连接轴承的活动部,并且与所述第一连接轴承的活动部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前端与抛光轮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后端与芯棒的前端连接,所述芯棒的后端与外界驱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还包括第二连接轴承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轴承的固定部在套杆内侧的后端与套杆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贯穿所述第二连接轴承,并且与所述第二连接轴承的活动部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前端与所述芯棒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后端与外界驱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还包括后套环,所述后套环设置在所述套杆的外侧,并且设置在所述套杆的后端,所述第二连接杆贯穿所述后套环。
进一步的,所述套杆内侧还设置有两组凹位,所述第一连接轴承和第二连接轴承分别设置在所述凹位中,以通过凹位限制轴向上的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还包括至少一组内轴承,至少一组所述内轴承套接在所述芯棒的中部,并且活动部与所述芯棒轴连接,固定部与所述套杆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芯棒的外侧还套设有与所述内轴承数量上相对应的轴承固定环,所述轴承固定环设置在内轴承的两侧,以限制所述内轴承轴向上的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芯棒的外侧还套设有缓冲套环,所述缓冲套环与所述套杆的内壁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还包括两组盖板,所述两组盖板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轴承和第二连接轴承的外侧,并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贯穿一组所述盖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抛光装置,采用了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连接轴承和第一连接杆,以转动的连接抛光轮和套杆,组成一套能够对管材内侧表面进行抛光的装置,其中在工作过程当中,套杆在圆周方向上静止,而芯棒通过连接杆,在第一连接轴承的配合下带动前端的抛光轮在圆周方向上转动,以打磨管材的内表面,并进行抛光,外界的驱动装置能够通过对套杆的固定和位移,调整套管所在的位置,并且通过驱动芯棒转动带动抛光轮转动实现抛光。抛光轮与连接杆固定,容易拆卸和更换。该方案采用套杆配合芯棒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抛光轮的延伸距离,在针对内径不同,长度不同的管材时,能够通过简单的调整适应不同管材的抛光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套杆、11——凹位、12——内轴承、13——轴承固定环、2——芯棒、21——缓冲套环、3——抛光轮、4——第一连接轴承、5——第一连接杆、 6——第二连接轴承、7——第二连接杆、8——后套环、9——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包括:套杆1、芯棒2、抛光轮3、第一连接轴承4和第一连接杆5。
芯棒2贯穿套杆1,并通过第一连接轴承4与套杆1转动连接,第一连接轴承4的固定部在套杆1内侧的前端与套杆1轴连接在加工过程中,与套杆1 保持固定,第一连接杆5贯穿第一连接轴承4的活动部,并且与第一连接轴承4的活动部轴连接,在加工过程中带动第一轴承的活动部转动,第一连接杆5的前端与抛光轮3连接,第一连接杆5的后端与芯棒2的前端连接,芯棒2的后端与外界驱动连接。
具体的,根据管材内壁的实际尺寸,选择相应直径的抛光轮3安装子啊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前端,外界的抛光装置通过夹持套杆1并移动,调整所述抛光杆的位置,并且在芯棒2的后端驱动芯棒2转动,以带动抛光轮3转动,对管材的内部进行抛光工艺,该方案能够针对不同管径或材料的管材更换抛光轮3,并且通过对套杆1位置的调整适应不同深度的管材,以在外界的驱动下抛光。
进一步的,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还包括第二连接轴承6和第二连接杆7,第二连接轴承6的固定部在套杆1内侧的后端与套杆1轴连接,在工作状态下与套杆1固定;第二连接杆7贯穿第二连接轴承6,并且与第二连接轴承6的活动部轴连接,在工作过程当中带动第二轴承相对于套杆1转动。第二连接杆7的前端与芯棒2的后端连接,第二连接杆7的后端与外界驱动连接。
具体的,外界通常可以通过电动机减速驱动所述芯棒2,通过与第二连接杆7的驱动以配合第二连接轴承6驱动芯棒2转动,该方案有利于外界的驱动装置的安装。
进一步的,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还包括后套环8,后套环8设置在套杆1的外侧,并且设置在套杆1的后端,第二连接杆7贯穿后套环8。
具体的,第二后套环8通过胀接、焊接或其他固定方式,固定在所述套管后端的外侧,配套的抛光装置通过夹持后套环8的形式夹持所述套管,设置后套管有利于配套的抛光装置对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的固定,同时有利于保护第二连接杆7,防止其在日常维护的过程当中断裂。
进一步的,套杆1内侧还设置有两组凹位11,第一连接轴承4和第二连接轴承6分别以过盈的方式设置在凹位11中,以通过凹位11限制轴向上的移动。该方案有利于对第一连接轴承4和第二连接轴承6进行定位,防止其在轴向上发生偏移,降低抛光杆的工作精度。
进一步的,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还包括至少一组内轴承12,至少一组内轴承12套接在芯棒2的中部,并且活动部与芯棒2轴连接,固定部与套杆1轴连接,在工作状态下配合芯棒2在套杆1内部转动。具体的,套杆1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其长短,通常套管和配套的芯棒2具有一个较小的直径和长度的比例,在转动过程当中容易出现震动,通过内轴承12配合芯棒2 在套杆1内转动,能够有效降低芯棒2在套杆1内部发生震颤的幅度。在实际操作的过程当中,可以根据芯棒2的实际长度设置若干组内轴承12。
进一步的,芯棒2的外侧还套设有与内轴承12数量上相对应的轴承固定环13,轴承固定环13设置在内轴承12的两侧,以限制内轴承12轴向上的移动。该方案在每组内轴承12的两侧设置有轴承固定环13,轴承固定环13固定在芯棒2外侧,或者是套管的内壁,该方案的优势在于通过设置轴承固定环13以限制内轴承12轴向移动,增强装置整体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芯棒2的外侧还套设有缓冲套环21,缓冲套环21与套杆1的内壁滑动配合,该方案的优势在于当芯棒2产生震颤的状态下,缓冲套环21 提供缓冲,以降低芯棒2震颤的幅度。
进一步的,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还包括两组盖板9,两组盖板9 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轴承4和第二连接轴承6的外侧,并且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7分别贯穿一组盖板9。通过设置盖板9能够防止杂物吸入套杆1 的内部,堵塞轴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抛光装置,采用了如上的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
抛光装置通常包括夹持件,以夹持套杆1或者后套环8,并调整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的位置,驱动怕抛光轮3对不同深度的管材进行抛光,还包括驱动件,用于驱动芯棒2或者通过第二连接杆7,在第二连接轴承6的配合下驱动芯棒2以带动抛光轮3转动进行抛光,所述抛光装置能够根据不同的管材内径快速更换不同的抛光轮3进行抛光,并且在抛光过程当中通过调整套杆1的位置,以对不同长度的管材进行抛光。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套杆、芯棒、抛光轮、第一连接轴承和第一连接杆,所述芯棒贯穿所述套杆,并与所述套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承的固定部在所述套杆内侧的前端与所述套杆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贯穿所述第一连接轴承的活动部,并且与所述第一连接轴承的活动部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前端与抛光轮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后端与芯棒的前端连接,所述芯棒的后端与外界驱动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还包括第二连接轴承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轴承的固定部在套杆内侧的后端与套杆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贯穿所述第二连接轴承,并且与所述第二连接轴承的活动部轴连接,所述芯棒的后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外界驱动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还包括后套环,所述后套环设置在所述套杆的外侧,并且设置在所述套杆的后端,所述第二连接杆贯穿所述后套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内侧设置有两组凹位,所述第一连接轴承和第二连接轴承分别设置在所述凹位中,以通过所述凹位限制轴向上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还包括至少一组内轴承,所述内轴承套接在所述芯棒的中部,并且活动部与所述芯棒轴连接,固定部与所述套杆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的外侧还套设有与所述内轴承数量上相对应的轴承固定环,所述轴承固定环设置在内轴承的两侧,以限制所述内轴承的轴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的外侧还套设有缓冲套环,所述缓冲套环与所述套杆的内壁滑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还包括两组盖板,所述两组盖板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轴承和第二连接轴承的外侧,并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贯穿一组所述盖板。
9.一种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和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芯棒连接。
CN202020040488.1U 2020-01-08 2020-01-08 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和抛光装置 Active CN212071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0488.1U CN212071583U (zh) 2020-01-08 2020-01-08 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和抛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0488.1U CN212071583U (zh) 2020-01-08 2020-01-08 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和抛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71583U true CN212071583U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66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40488.1U Active CN212071583U (zh) 2020-01-08 2020-01-08 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和抛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715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20027B (zh) 长管道内圆自动抛光机
CN210024878U (zh) 一种管件抛光装置及管件加工生产线
CN212071583U (zh) 一种用于管材内抛光的抛光杆和抛光装置
CN214923000U (zh) 汽车管道加工用表面毛刺处理装置
CN213470705U (zh) 一种钢管除锈装置
CN201300359Y (zh) 大型缸筒抛光装置
CN110977687B (zh) U形管外表面打磨装置
CN101642888B (zh) 一种柱状工件球面的研磨方法及研磨机
CN202283682U (zh) 长管道内圆自动抛光机
CN207873971U (zh) 一种铝合金铸造轮毂抛光设备专用夹爪机构
CN102689193B (zh) 自动确定曲轴角向的万能定位装置
CN210209776U (zh) 套管接箍去毛刺装置
CN212653233U (zh) 一种钢管内外壁清理装置
CN215433063U (zh) 一种用于管材内磨的磨头装置
CN213163180U (zh) 一种用于千斤顶活塞杆数控机床的打孔机构
CN211053274U (zh) 一种钢管内外壁打磨装置
CN201120580Y (zh) 研磨抛光机
CN210307322U (zh) 精密带座轴承内圈打磨工装
CN203726314U (zh) 一种弯管内部抛光机
CN215147850U (zh) 一种钛管抛光机
CN207606677U (zh) 气门磨床工件主轴定位夹紧系统
CN207480355U (zh) 结晶器铜管抛光机
CN218253388U (zh) 一种焊接加长接头的摩擦焊接工装
CN220427601U (zh) 轧辊轴端面齿机加工回转夹具
CN210499671U (zh) 一种金属加工的去毛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06

Address after: 518000 No. 9988 Shennan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HAN'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No. 9988 Shennan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AN'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HAN'S LASER SMART EQUIPMENT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