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54918U - 一种气缸体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总成、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缸体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总成、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54918U
CN212054918U CN202020806855.4U CN202020806855U CN212054918U CN 212054918 U CN212054918 U CN 212054918U CN 202020806855 U CN202020806855 U CN 202020806855U CN 212054918 U CN212054918 U CN 2120549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lock
mounting
mounting hole
balance shaf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0685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新华
郝昂昂
刘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Powertra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Powertra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Powertra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Powertra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0685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549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549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549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缸体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总成、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该气缸体包括:气缸体本体;所述气缸体本体的第一侧面设有安装腔室以及与所述安装腔室连通的运动腔室;与所述第一侧面相邻的第二侧面设有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一侧面对应的第三侧面设有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与所述第二侧面对应的第四侧面设有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本实用新型的气缸体平衡轴安装位置能有效降低振动和噪声,起动机安装孔位置方便安装和拆卸,实现发动机小型化和轻量化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气缸体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总成、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缸体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总成、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三缸发动机的气缸体与平衡轴通常采用平衡轴由气缸体后端进入的方式进行装配。在三缸发动机的气缸体后端面设有起动机安装孔,起动机安装孔一般设置为圆环形,这种圆环形的安装孔使得起动机的安装拆卸较为不便,而且该气缸体体积较大且比较重。目前汽车发动机为了降低整车油耗和提升排放性能,均朝着小型化和轻量化的设计方向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气缸体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总成、汽车,用以解决平衡轴振动和噪声以及起动机安装拆卸不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缸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体本体;
所述气缸体本体的第一侧面设有安装腔室以及与所述安装腔室连通的运动腔室;与所述第一侧面相邻的第二侧面设有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一侧面对应的第三侧面设有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与所述第二侧面对应的第四侧面设有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安装腔室用于安装平衡轴,所述运动腔室开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运动腔室用于设置平衡轴配重块。
可选地,所述运动腔室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通过所述螺纹孔,所述运动腔室与平衡轴腔盖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互贯通,且对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位置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装入平衡轴;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安装平衡轴安装螺栓。
可选地,所述第三侧面包括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相平行,且间隔预设尺寸;所述第一螺栓孔位于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二螺栓孔位于所述第二平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螺栓孔和所述第二螺栓孔分别连接起动机安装支架。
可选地,所述第三安装孔为多半圆形孔,所述第三安装孔用于安装起动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总成,包括平衡轴、平衡轴配重块、平衡轴安装螺栓,以及平衡轴腔盖,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气缸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起动机安装支架和起动机,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方案中,该发动机气缸体,包括:气缸体本体;所述气缸体本体的第一侧面设有安装腔室以及与所述安装腔室相邻的运动腔室;与所述第一侧面相邻的第二侧面设有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一侧面对应的第三侧面设有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与所述第二侧面对应的第四侧面设有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本实用新型的该方案平衡轴安装位置能有效降低振动和噪声,而且,方便安装和拆卸起动机,符合小型化和轻量化的设计发展。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缸体的主视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缸体的左视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缸体的后视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缸体的右视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缸体的俯视图;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缸体的仰视图;
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缸体的一立体视图;
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缸体的另一立体视图;
图9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缸体的又一立体视图;
图10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缸体与平衡轴和起动机安装支架的装配图;
图1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缸体与平衡轴腔盖的装配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侧面;1-安装腔室;2-运动腔室;200-第二侧面;3-第一安装孔;300-第三侧面;4-第一螺栓孔;5-第二螺栓孔;400-第四侧面;6-第二安装孔;7-第三安装孔;8-螺纹孔;9-第一平面;10-第二平面;11-平衡轴;12-平衡轴腔盖;13-起动机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平衡轴振动和噪声以及起动机安装拆卸不便的的问题,提供一种气缸体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总成、汽车。
如图1至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气缸体,包括:气缸体本体;
所述气缸体本体的第一侧面100设有安装腔室1以及与所述安装腔室1连通的运动腔室2;与所述第一侧面100相邻的第二侧面200设有第一安装孔3;与所述第一侧面100对应的第三侧面300设有第一螺栓孔4和第二螺栓孔5;与所述第二侧面200对应的第四侧面400设有第二安装孔6和第三安装孔7。
具体地,所述安装腔室1用于安装平衡轴11,所述运动腔室2用于设置平衡轴配重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缸体,优选作为三缸发动机的气缸体,气缸体的第一侧面100(即发动机气缸体的排气侧)设有安装腔室1,安装腔室1用于安装平衡轴11,安装方式为平衡轴11由气缸体的第二侧面200(即气缸体的前端)的第一安装孔3装入,气缸体的第一侧面100(即气缸体的排气侧)设计有安装平衡轴配重块的运动腔室2。运动腔室2与安装腔室1为连通设计,方便平衡轴11和平衡轴配重块分别装入后再进行连接。平衡轴11的安装位置的设计能有效实现降低振动和噪声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运动腔室2开设有第四安装孔,通过所述第四安装孔,所述平衡轴配重块连接于所述平衡轴11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中,所述平衡轴配重块由所述第四安装孔进入,安装于所述运动腔室2中,在所述第四安装孔内,采用螺栓连接所述平衡轴配重块与所述平衡轴11,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实现所述平衡轴11与所述平衡轴配重块的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设计需求选用,例如,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实现所述平衡轴11与所述平衡轴配重块的连接,本实用新型对比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运动腔室2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8,通过所述螺纹孔8,所述运动腔室2与平衡轴腔盖12连接。
如图1和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运动腔室2的表面设有三个螺纹孔8,通过三个螺纹孔8,所述运动腔室2与平衡轴腔盖12采用螺栓连接形成一封闭腔体,所述封闭腔体可封装平衡轴配重块。
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3与所述第二安装孔6相互贯通,且对应所述第二安装孔6的位置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侧面200上开设有所述第一安装孔3,在与所述第二侧面200相对的第四侧面40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3相互贯通的第二安装孔6。
具体地,所述第一安装孔3用于装入平衡轴11;所述第二安装孔6用于安装平衡轴安装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中,所述平衡轴11由所述第一安装孔3装入后,在所述第二安装孔6内,安装有固定平衡轴11的平衡轴安装螺栓。第二安装孔6的设置有助于安装和拆卸平衡轴安装螺栓,安装方式简单而且可靠,能有效的实现降低振动和噪声的目的。
如图8至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侧面300包括第一平面9和第二平面10,所述第一平面9与所述第二平面10相平行,且间隔预设尺寸;所述第一螺栓孔4位于所述第一平面9,所述第二螺栓孔5位于所述第二平面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栓孔4和所述第二螺栓孔5分别连接起动机安装支架13。
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平面9与第二平面10为不共面设计。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10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二螺栓孔5所在的第二平面10在竖直方向上略突出于所述第一螺栓孔4所在的第一平面9一预设尺寸X,所述预设尺寸X优选为6mm至9mm之内的一个数值,例如可以为7.5mm。
需要说明的是,此种设计易于安装和拆卸起动机,而且该起动机安装支架13的安装面为不共面设计,避免了起动机安装支架13安装错误而重新安装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发动机总成的组装效率。并且气缸体重量较轻,符合发动机小型化和轻量化的发展方向。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安装孔7为多半圆形孔。
具体地,所述第三安装孔7用于安装起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安装孔7为气缸体后端的起动机安装孔,用于安装起动机,将所述第三安装孔7设置为多半圆形孔,并与所述起动机安装支架13配合固定起动机,避免了起动机安装支架13安装错误而重新安装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发动机总成的组装效率。该第三安装孔7的设计有助于安装和拆卸起动机,而且减小了气缸体的重量,实现了整车的轻量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总成,包括平衡轴11、平衡轴配重块、平衡轴安装螺栓以及平衡轴腔盖12,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气缸体。
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中,采用如上所述的气缸体的发动机总成,该气缸体易于安装以及拆卸平衡轴11,提高了发动机总成的组装效率。而且,该气缸体的重量较轻,符合发动机总成的轻量化发展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起动机安装支架13和起动机,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中,采用如上所述的发动机总成的汽车,能有效的降低振动和噪声,同时,该发动机总成易于安装以及拆卸起动机,提高了组装效率。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气缸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体本体;
所述气缸体本体的第一侧面(100)设有安装腔室(1)以及与所述安装腔室(1)连通的运动腔室(2);与所述第一侧面(100)相邻的第二侧面(200)设有第一安装孔(3);与所述第一侧面(100)对应的第三侧面(300)设有第一螺栓孔(4)和第二螺栓孔(5);与所述第二侧面(200)对应的第四侧面(400)设有第二安装孔(6)和第三安装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室(1)用于安装平衡轴(11),所述运动腔室(2)开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运动腔室(2)用于设置平衡轴配重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腔室(2)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8),通过所述螺纹孔(8),所述运动腔室(2)与平衡轴腔盖(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3)与所述第二安装孔(6)相互贯通,且对应所述第二安装孔(6)的位置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3)用于装入平衡轴(11);所述第二安装孔(6)用于安装平衡轴安装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面(300)包括第一平面(9)和第二平面(10),所述第一平面(9)与所述第二平面(10)相平行,且间隔预设尺寸;所述第一螺栓孔(4)位于所述第一平面(9),所述第二螺栓孔(5)位于所述第二平面(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孔(4)和所述第二螺栓孔(5)分别连接起动机安装支架(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孔(7)为多半圆形孔,所述第三安装孔(7)用于安装起动机。
9.一种发动机总成,包括平衡轴(11)、平衡轴配重块、平衡轴安装螺栓以及平衡轴腔盖(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缸体。
10.一种汽车,包括起动机安装支架(13)和起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总成。
CN202020806855.4U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气缸体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总成、汽车 Active CN2120549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6855.4U CN212054918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气缸体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总成、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6855.4U CN212054918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气缸体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总成、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54918U true CN212054918U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20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06855.4U Active CN212054918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气缸体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总成、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549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6959A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结构
US8857402B2 (en) Engine with variable valve timing mechanism
CN101407231A (zh) 摩托车
US4369744A (en) Low-noise level reciprocating pisto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12054918U (zh) 一种气缸体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总成、汽车
CN106585277A (zh) 一种降噪型桥壳
JP2004098806A (ja) 車両の動力源マウント構造
CN218467722U (zh) 一种发动机缸体、发动机及车辆
CN218624440U (zh) 发动机正时罩总成、发动机以及车辆
CN212098396U (zh) 一种电动汽车悬置系统装置
JPH0886221A (ja) 自動車用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
CN215170402U (zh) 一种气缸体总成
CN216922305U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轻量化齿轮室
CN104832312B (zh) 缸体和发动机
CN217944893U (zh) 混合动力总成及车辆
CN215566150U (zh) 一种改善nvh性能的凸轮轴轴承盖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CN211567648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架
CN212685713U (zh) 一种四轮电瓶车的悬架底板
CN104553724B (zh) 带左、右、后悬置组件的动力总成
CN209581118U (zh) 一种新型国六发动机前悬置
CN211032735U (zh) 一种实心低压铸造铝合金前副车架
CN215292710U (zh) V型发动机的正时罩盖及v型发动机
JPS6024882Y2 (ja) エンジン用オイルポンプの取付装置
CN204371443U (zh) 油底壳总成、发动机和车辆
CN213954297U (zh) 一种压铸铝飞轮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