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10683U - 一种底座及变压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底座及变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10683U
CN212010683U CN202020418316.3U CN202020418316U CN212010683U CN 212010683 U CN212010683 U CN 212010683U CN 202020418316 U CN202020418316 U CN 202020418316U CN 212010683 U CN212010683 U CN 212010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
base
edge
substrate
re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1831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明华
王艳红
李竞舟
刘树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Mentech Optical and Magne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Mentech Optical and Magne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Mentech Optical and Magne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Mentech Optical and Magne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1831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10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10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106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焊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底座及变压器,底座包括基板与设置在基板上的若干个焊盘,基板侧面边缘开设有竖直方向的若干凹槽,焊盘包括贴于基板上表面且位于凹槽上边缘的第一焊盘以及贴于凹槽内侧面的第二焊盘,第一焊盘与第二焊盘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及变压器,采用侧面边缘开设的凹槽结合焊盘的方式实现侧面导通,取代了原始的过孔导通工艺,降低了底座的制备工艺复杂度,同时,也增大了焊锡的爬锡面积,降低产品焊接偏位从而出现短路或假焊的风险,焊接牢固不易脱落,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底座及变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座及变压器。
背景技术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板,又称印制电路板、印刷电路板、印刷线路板,传统的PCB板以绝缘板为基材,切成一定尺寸,其上至少附有一个导电图形,并布有孔(如元件孔、紧固孔、金属化孔等),用来代替以往装置电子元器件的底盘,并实现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相互连接。
现有一种底座射频变压器,将磁芯粘接在板上,然后导线穿绕在磁芯上,然后通过点焊在焊盘上,焊盘通过过孔导通下底部焊盘,再通过底部焊盘焊接在整机板上。此类产品的尺寸非常小(边长约3.5mm至4mm),焊盘尺寸更小,故与客户端焊接时,焊接面也非常小,非常容易造成焊接偏移、短路、焊接不牢固的情况,稍有震动或者跌落都非常容易造成焊盘脱落的后果,降低产品的可靠性。
所以如何解决焊盘易脱落问题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底座及变压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底座,包括基板与设置在基板上的若干个焊盘,基板侧面边缘开设有竖直方向的若干凹槽,焊盘包括贴于基板上表面且位于凹槽上边缘的第一焊盘以及贴于凹槽内侧面的第二焊盘,第一焊盘与第二焊盘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的,凹槽为弧形凹槽。
进一步的,焊盘还包括贴于基板下表面且位于凹槽下边缘的第三焊盘,第三焊盘与第二焊盘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的,凹槽在基板上表面的边缘形状为半圆形。
进一步的,半圆形的半径为0.3mm~0.4mm。
进一步的,底座包括至少4个焊盘,对应设置在基板侧面边缘开设的至少4个凹槽处。
进一步的,若干个凹槽开设于基板相对的两侧边缘上。
进一步的,第一焊盘远离第二焊盘的边缘的形状为方形或弧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变压器,包括上述的底座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磁芯组件,其中:
磁芯组件与底座上的焊盘点焊连接。
进一步的,磁芯组件包括磁芯以及缠绕在磁芯上的漆包线,漆包线的末端与焊盘点焊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及变压器,采用侧面边缘开设的凹槽结合焊盘的方式实现侧面导通,取代了原始的过孔导通工艺,降低了底座的制备工艺复杂度,同时,也增大了焊锡的爬锡面积,降低产品焊接偏位从而出现短路或假焊的风险,焊接牢固不易脱落,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压器集成排布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底座、101-基板、1011-凹槽、102-焊盘、1021-第一焊盘、1022-第二焊盘、2-磁芯组件、201-磁芯、202-漆包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底座1,如图1所示,包括基板101与设置在基板101上的若干个焊盘102,基板101侧面边缘开设有竖直方向的若干凹槽1011,焊盘102包括贴于基板101上表面且位于凹槽1011上边缘的第一焊盘1021以及贴于凹槽1011内侧面的第二焊盘1022,第一焊盘1021与第二焊盘1022连接为一体。
本实施例中的基板101可为PCB板,还可为陶瓷板或者其他具有绝缘性能的板,当基板101选用PCB板实现时,多选为单层PCB板,边长尺寸约为3mm~4.5mm。基板101的侧面边缘开设竖直方向的凹槽1011,凹槽1011处对应设置焊盘102。基板10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为电气元件放置的区域,电气元件的引脚与周边设置的焊盘102通过点焊实现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凹槽1011可为柱形或者台形,例如凹槽1011为弧形凹槽,其横截面形状为一段圆弧,则弧形凹槽的形状可为部分圆柱或部分圆台。本实施例中凹槽1011的边缘还可为其他形状,例如U型或者V型,优选设计为弧形。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焊盘1021设置在基板101的上表面,第二焊盘1022设置于凹槽1011内,且第一焊盘1021和第二焊盘1022连接为一体。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焊盘1021和第二焊盘1022采用同样的材质,例如铜箔。当电气元件的引脚与第一焊盘1021进行焊接时,由于凹槽1011以及其内第二焊盘1022的设计,增大了焊锡的爬锡面积,降低产品焊接偏位从而出现短路或假焊的风险,焊接牢固不易脱落,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位于基板101侧面凹槽1011内的第二焊盘1022能够实现与下方板的导通,取代了原始的过孔导通工艺,降低了底座1的制备工艺复杂度,提升焊接效果的同时简化制造工艺,降低了产品成本。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焊盘102还包括贴于基板101下表面且位于凹槽1011下边缘的第三焊盘(图中未示出),第三焊盘与第二焊盘1022连接为一体。第一焊盘1021和第三焊盘可设计成相同的形状,分别设置在凹槽1011边缘处的基板10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凹槽1011在基板101上表面的边缘形状为半圆形。通过对凹槽1011的边缘进行多种形状的设计实验,当凹槽1011的边缘形状为半圆形时,焊接时的焊锡爬锡效果最佳,所以将凹槽1011的边缘形状设计成半圆形是本实用新型最优选的一种实现方式。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凹槽1011的边缘形状设计成半圆形时,半圆形的半径取值范围为0.3mm~0.4mm。现有的PCB板上的过孔直径约为0.2mm~0.6mm左右,本实施例中的凹槽1011的直径约为0.6mm~0.8mm,尺寸范围略大于过孔的直径,既实现底座1上下导通的目的,还相对的降低了工艺难度。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1包括至少4个焊盘102,对应设置在基板101侧面边缘开设的至少4个凹槽1011处。通常情况下,焊盘102的数量根据基板101上表面设置的电气元件类型决定,本实施例中的电气元件选用磁芯组件,由磁芯和缠绕在磁芯上的导线组成,磁芯组件安装在本实施例的底座1上可组成一种变压器。缠绕在磁芯上的导线若为两组,则包括四个导线端子,分别与四个焊盘102进行点焊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底座1还可设计5个或者6个焊盘102,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决定。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若干个凹槽1011开设于基板101相对的两侧边缘上。如图1所示,将凹槽1011开设于基板101的前后两侧边缘,如此设计可便于底座1的集成组装,如图2与图3所示,将底座1上的凹槽1011统一排布在相对的两侧边缘,紧密粘贴于整机板上,实现合理集成化。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焊盘1021远离第二焊盘1022的边缘的形状为方形或弧形。第一焊盘1021贴于基板101的上表面,所以第一焊盘1021为平面形状,其边缘除与第二焊盘1022连接的弧形(或其他形状)部分之外,其余部分可设计成直线形或者弧形,如图1中,第一焊盘1021的形状呈“凹”字型,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将第一焊盘1021设计成其他形状,本实施例不一一列举。与第一焊盘1021连接的第二焊盘1022位于凹槽1011内,由于凹槽1011为立体形状,所以第二焊盘1022为曲面形状,第二焊盘1022可与凹槽1011的内壁完全贴合,以达到本方案增大爬锡面积的目的为主。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变压器,如图1所示,包括前述实施例的底座1以及安装在底座1上的磁芯组件2,其中:磁芯组件2与底座1上的焊盘102点焊连接。
具体的,磁芯组件2包括磁芯201以及缠绕在磁芯201上的漆包线202,漆包线202的末端与焊盘102点焊连接。本实施例的磁芯201可通过环氧树脂胶粘贴在底座1上,再将漆包线202的末端与焊盘102点焊后,使磁芯组件2与底座1之间连接更加牢固,产品的可靠性更高。本实施例不限定磁芯201的具体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自行选用,本实施例也不限定漆包线202的产品型号以及长度等,均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视需求选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压器,通过底座独特的设计,取代了原始的过孔导通工艺,加大了点焊时的爬锡面积,增加了变压器的焊接强度,使变压器不会因震荡或者跌落而出现焊盘脱落的情况,提高了变压器的产品可靠性,增长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底座,包括基板与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若干个焊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侧面边缘开设有竖直方向的若干凹槽,所述焊盘包括贴于所述基板上表面且位于所述凹槽上边缘的第一焊盘以及贴于所述凹槽内侧面的第二焊盘,所述第一焊盘与所述第二焊盘连接为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盘还包括贴于所述基板下表面且位于所述凹槽下边缘的第三焊盘,所述第三焊盘与所述第二焊盘连接为一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弧形凹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在所述基板上表面的边缘形状为半圆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形的半径为0.3mm~0.4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至少4个焊盘,对应设置在所述基板侧面边缘开设的至少4个凹槽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底座,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凹槽开设于所述基板相对的两侧边缘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盘远离所述第二焊盘的边缘的形状为方形或弧形。
9.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底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磁芯组件,其中:
所述磁芯组件与所述底座上的焊盘点焊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组件包括磁芯以及缠绕在所述磁芯上的漆包线,所述漆包线的末端与所述焊盘点焊连接。
CN202020418316.3U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底座及变压器 Active CN212010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18316.3U CN212010683U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底座及变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18316.3U CN212010683U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底座及变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10683U true CN212010683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21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18316.3U Active CN212010683U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底座及变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106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0734A (zh) * 2021-10-29 2022-09-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连接座、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0734A (zh) * 2021-10-29 2022-09-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连接座、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62878B1 (en) Chip capacitor
US9241408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TW201244560A (en) Wiring boar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JP2004221052A (ja) コンタクト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ソケット
CN110337178B (zh) 一种电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2010683U (zh) 一种底座及变压器
JPWO2019035370A1 (ja)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配線板
US4538143A (en)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er
CN210537028U (zh) 印制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JP4768213B2 (ja) 電気素子、電気素子装置、および電気素子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666200B2 (ja) 配線基板および電子装置
JP4571012B2 (ja) 台座付水晶振動子
JPS63273340A (ja) 混成集積回路装置
CN218039190U (zh) 一种双面封装产品
CN209930618U (zh) 电路板支撑结构
JP4043242B2 (ja) 面実装型の電子回路ユニット
JP2003264024A (ja) コネクター
JP7476978B2 (ja) 構造体および電子部品付き構造体
CN216819989U (zh) 机顶盒及其内的分频电路模块
CN211831345U (zh) 一种具有高集成度的电路板
JPH07221419A (ja) 混成集積回路装置
JP2964095B2 (ja) ダイパッドを吊下した電子部品搭載用基板
CN114743950A (zh) 一种双面封装产品及其加工方法
JP2023003861A (ja) ジャンパーチップ部品
JPH081587U (ja) 電池パッケー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