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00160U - 一种平缝机的针杆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缝机的针杆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00160U
CN212000160U CN202020513894.5U CN202020513894U CN212000160U CN 212000160 U CN212000160 U CN 212000160U CN 202020513894 U CN202020513894 U CN 202020513894U CN 212000160 U CN212000160 U CN 2120001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needle bar
bushing
needl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1389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勇
何明金
祝书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c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ck Sew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ck Sewi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ck Sew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1389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001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001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001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缝机的针杆组件,属于平缝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平缝机在针杆静置时易漏油、在针杆缝纫时易甩油等技术问题。本针杆组件包括针杆、连接座以及固接在机壳上的上衬套和下衬套,针杆插设在上衬套和下衬套内,连接座与针杆相固接;上衬套内固设有密封塞,密封塞的下端与针杆的上端之间在上衬套内形成腔体,针杆上套设有位于下衬套上方的防油罩,防油罩卡接在下衬套上,针杆内具有空腔,针杆的上端开有连通腔体和空腔的开口,针杆的中部或下部的外周面上开有与腔体相连通的通油孔。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防油罩,针杆静置时,不会出现漏油现象;利用腔体体积变化将下衬套中的积油带到下衬套上端,避免缝纫时甩油。

Description

一种平缝机的针杆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平缝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平缝机的针杆组件。
背景技术
平缝机因为长时间工作,针杆会出现磨损,导致针杆与下衬套之间的间隙增大,从而导致油从下衬套中漏出,污染面料;工作时,因为下衬套与针杆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针杆在运动时会将油带出,首先带出的油会先聚集在下衬套下端口上,然后呈现甩油现象;静置时,机器温度将会降回常温,油雾会冷凝在针杆、油线上,同时油线因为毛细现象吸油直至平衡,这部分油会沿针杆外周向下流并从下衬套漏出;针杆的磨损较大,可以更换针杆,考虑到成本问题,较小的磨损一般是不更换针杆的,由此针杆漏油、甩油问题急需解决。
我国专利(公告号:CN204875131U;公告日:2015-12-16)公开了一种包缝机针杆回油装置,包括针杆本体,以及设置在针杆本体下端的回油槽,回油槽内设置有回油刮片,上端设置有油毛毡,下端设置有密封圈,回油槽底部外侧设有回油孔,油毛毡上设置有油线,油线穿过回油孔,穿入设置在针杆本体一侧的油管内,油毛毡上端还设置有轴套,回油刮片上端延伸到轴套外部设置有拨片,针杆本体上与拨片同一水平面处,与油线同一竖直线上设置有拨片档片。
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包缝机针杆回油装置中,油毛毡的吸油效果会逐渐变差,装置回油不稳定,针杆漏油、甩油的现象还是会发生,并且油毛毡需要定期更换,十分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平缝机的针杆组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有效防止平缝机在针杆静置时漏油、在缝纫时甩油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平缝机的针杆组件,平缝机包括机壳,所述针杆组件包括针杆、连接座以及固接在所述机壳上的上衬套和下衬套,所述针杆滑动插设在所述上衬套和下衬套内,所述连接座与所述针杆相固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衬套内固设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下端与所述针杆的上端之间在所述上衬套内形成腔体,所述针杆上套设有位于所述下衬套上方的防油罩,所述防油罩卡接在所述下衬套上,所述针杆内具有空腔,所述针杆的上端开有连通所述腔体和空腔的开口,所述针杆的中部或下部的外周面上开有与所述腔体相连通的通油孔。
其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方案中的针杆从最高点向下运动到下衬套的下端口,腔体体积增大,空气由通油孔进入空腔内,腔体处于负压状态,由于下衬套内靠近下端的位置开有储油槽,储油槽内具有多余的润滑油,针杆由下向上运动过程中,针杆的通油孔会经过储油槽,储油槽内的油会由通油孔被吸入针杆的空腔内,当针杆运动到通油孔到达下衬套上唇口时,腔体处于正压状态,针杆空腔内的油从通油孔向外排出到下衬套的上端,下衬套的上端具有斜面,方便将下衬套的上端的油导至机壳上,避免针杆在运动时出现甩油的问题;在静置状态下,防油罩与针杆之间具有间隙,由于液体表面张力在间隙内形成油环,可以阻挡针杆上的油下流至下衬套内,从而防止针杆起缝阶段和静置时油漏出。
在上述的平缝机的针杆组件中,所述防油罩包括呈圆盘状的罩体,所述罩体位于所述下衬套的上方,所述罩体的上侧中部开有供所述针杆穿设的通孔,所述罩体的下侧外沿周向间隔分布有数个凸块,所述凸块的下部内侧抵紧在所述下衬套上端的外周面上。罩体的形状,方便将其上表面的积油导至机壳上。
在上述的平缝机的针杆组件中,所述通孔的孔壁上具有朝向所述下衬套外侧倾斜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由所述通孔中部延伸至所述罩体的下侧面。防油罩的导向面具有分流的作用,导向面与下衬套上侧的斜面配合,保证针杆向下运动时,只带一部分油进入下衬套,其它油从下衬套上表面斜面流到机壳上。
在上述的平缝机的针杆组件中,所述密封塞的外周面上开有若干个泄气槽,所述泄气槽的两端贯穿所述密封塞的上下两侧。泄气槽能使腔体有一个合适的压力差,防止腔体压力差过大而在针杆运动时产生噪音,并且油线里的润滑油可从泄气槽正常下流,以保证上衬套与针杆之间的润滑。
在上述的平缝机的针杆组件中,所述密封塞的下侧面为朝向所述上衬套下端倾斜的斜面。在针杆上升过程中,空腔内没排出的油会飞溅到密封塞下端面上,吸附在密封塞下侧面上的油会沿斜面汇聚,并从上衬套与针杆的间隙中流出至机头腔内。
在上述的平缝机的针杆组件中,所述上衬套的外周面上开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接有紧定螺钉,所述紧定螺钉的端部抵紧在所述密封塞外侧面上。利用紧定螺钉固定密封塞,为腔体压力变化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在上述的平缝机的针杆组件中,所述防油罩上的凸块为三个,三个所述凸块周向间隔分布在所述罩体的下侧面上。三个凸块固定防油罩稳定性好,制造防油罩成本低。
在上述的平缝机的针杆组件中,所述上衬套和下衬套上下间隔设置,所述连接座位于所述上衬套和下衬套之间,所述连接座上具有开口槽,所述针杆穿设在所述连接座的开口槽内且通过固定螺钉锁紧。利用开口槽和固定螺钉将连接座固定在针杆上,方便拆装针杆和调节开口槽的松紧度。
在上述的平缝机的针杆组件中,所述下衬套的内壁上还具有环形凹槽,所述针杆能够移动至使所述通油孔与所述环形凹槽相连通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油罩和针杆之间形成油环,可以阻止针杆上端的油沿针杆向下流入衬套内,防止起缝阶段和静置时漏油。
2、本实用新型中上衬套、密封塞和针杆之间形成腔体,针杆上下刺料导致腔体的体积变化,从而吸收下衬套中储油槽口的积油,并将吸收的积油排到下衬套上侧面上,防止缝纫时甩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平缝机的针杆组件的正视图。
图2是本平缝机的针杆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平缝机的针杆组件中上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平缝机的针杆组件中密封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平缝机的针杆组件中针杆和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平缝机的针杆组件中针杆的正视图及其A-A处的剖视图。
图7是本平缝机的针杆组件中防油罩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是本平缝机的针杆组件中防油罩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机壳;2、针杆;2a、空腔;2b、开口;2c、通油孔;3、连接座;3a、开口槽;4、上衬套;4a、螺纹孔;5、下衬套;6、密封塞;6a、泄气槽;7、腔体;8、防油罩;8a、罩体;8a1、通孔;8a11、导向面;8b、凸块;9、紧定螺钉;10、固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平缝机包括机壳1,针杆组件包括针杆2、固设在针杆2中部的连接座3、上衬套4和下衬套5,上衬套4和下衬套5均固定在机壳1上且上下间隔设置,针杆2穿设在上衬套4和下衬套5内且能在上衬套4和下衬套5内自由的上下滑动,连接座3位于上衬套4和下衬套5之间,连接座3上具有开口槽3a,针杆2穿设在连接座3的开口槽3a内,连接座3上还设有用于锁紧开口槽3a的固定螺钉10,上衬套4的外周面上开有螺纹孔4a且上衬套4内相应的位置设有密封塞6,螺纹孔4a内螺接有紧定螺钉9,紧定螺钉9的端部抵紧在密封塞6的外周面上,上衬套4内密封塞6和针杆2上端之间形成了腔体7,针杆2内具有空腔2a,针杆2的上端具有能够连通腔体7和针杆2内空腔2a的开口2b,针杆2的中部或下部的外周面上具有与空腔2a相连通的通油孔2c,下衬套5的内壁上还具有环形凹槽,针杆2能够移动至使通油孔2c与环形凹槽相连通的位置;针杆2上套设有防油罩8,防油罩8包括位于下衬套5上方的罩体8a,罩体8a呈圆盘状设置且下端面与下衬套5的上端之间具有间距,罩体8a的下侧外沿周向间隔分布有三个凸块8b,罩体8a和凸块8b一体成型设置,凸块8b的下端内侧与下衬套5上端外侧面相抵接,防油罩8通过凸块8b卡接在下衬套5上,平缝机的针杆2一般是油线供油、挑线杆甩油供油和工作时机器温度升高形成的油雾供油,针杆2静置时,机器温度将会降回常温,油雾会冷凝在针杆2、油线上,油线也会因为毛细现象从另一端头吸油直至平衡,这些油会从针杆2上流入下衬套5,防油罩8与针杆2之间的间隙因液体表面张力形成油环,油环能阻挡针杆2上的油下流至下衬套5的储油槽内,从而防止针杆2起缝阶段和静置时漏油。
缝纫时,针杆2向下运动,腔体7的体积逐渐变大,针杆2的通油孔2c至下衬套5下端时,腔体7体积最大且处于负压状态,下衬套5内的储油槽位于靠近下端的位置,针杆2向上运动时,针杆2的通油孔2c经过储油槽的槽口会将槽口的积油吸入空腔2a内,在针杆2的通油孔2c到达下衬套5上端时,腔体7处于正压状态,针杆2空腔2a内的油会从通油孔2c喷射出来,落在下衬套5上端面上,并导至机壳1上,避免针杆2工作时出现甩油现象。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8所示,通孔8a1的孔壁上具有朝向下衬套5上端外侧倾斜的导向面8a11,导向面8a11由通孔8a1的中部延伸至罩体8a的下侧面,下衬套5的上端具有倾斜的斜面,导向面8a11具有分流的作用,导向面8a11与下衬套5上端斜面配合将位于下衬套5上端多余的油引至机壳1上。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4所示,密封塞6的外周面上开有若干个贯穿密封塞6上下两侧的泄气槽6a,泄气槽6a的下端面为朝向上衬套4下端倾斜的斜面;针杆2空腔2a内的积油在针杆2上下运动的过程中会甩在泄气槽6a的下侧面上,积油在斜面上因重力作用汇聚并沿上衬套4和针杆2之间的间隙从上衬套4下端流至机头腔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平缝机的针杆组件,平缝机包括机壳(1),所述针杆组件包括针杆(2)、连接座(3)以及固接在所述机壳(1)上的上衬套(4)和下衬套(5),所述针杆(2)滑动插设在所述上衬套(4)和下衬套(5)内,所述连接座(3)与所述针杆(2)相固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衬套(4)内固设有密封塞(6),所述密封塞(6)的下端与所述针杆(2)的上端之间在所述上衬套(4)内形成腔体(7),所述针杆(2)上套设有位于所述下衬套(5)上方的防油罩(8),所述防油罩(8)卡接在所述下衬套(5)上,所述针杆(2)内具有空腔(2a),所述针杆(2)的上端开有连通所述腔体(7)和空腔(2a)的开口(2b),所述针杆(2)的中部或下部的外周面上开有与所述腔体(7)相连通的通油孔(2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缝机的针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油罩(8)包括呈圆盘状的罩体(8a),所述罩体(8a)位于所述下衬套(5)的上方,所述罩体(8a)的上侧中部开有供所述针杆(2)穿设的通孔(8a1),所述罩体(8a)的下侧外沿周向间隔分布有数个凸块(8b),所述凸块(8b)的下部内侧抵紧在所述下衬套(5)上端的外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缝机的针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8a1)的孔壁上具有朝向所述下衬套(5)外侧倾斜的导向面(8a11),所述导向面(8a11)由所述通孔(8a1)中部延伸至所述罩体(8a)的下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平缝机的针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6)的外周面上开有若干个泄气槽(6a),所述泄气槽(6a)的两端贯穿所述密封塞(6)的上下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缝机的针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6)的下侧面为朝向所述上衬套(4)下端倾斜的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缝机的针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衬套(4)的外周面上开有螺纹孔(4a),所述螺纹孔(4a)内螺接有紧定螺钉(9),所述紧定螺钉(9)的端部抵紧在所述密封塞(6)外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缝机的针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油罩(8)上的凸块(8b)为三个,三个所述凸块(8b)周向间隔分布在所述罩体(8a)的下侧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平缝机的针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衬套(4)和下衬套(5)上下间隔设置,所述连接座(3)位于所述上衬套(4)和下衬套(5)之间,所述连接座(3)上具有开口槽(3a);所述针杆(2)穿设在所述连接座(3)的开口槽(3a)内且通过固定螺钉(10)锁紧。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平缝机的针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衬套(5)的内壁上还具有环形凹槽,所述针杆(2)能够移动至使所述通油孔(2c)与所述环形凹槽相连通的位置。
CN202020513894.5U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平缝机的针杆组件 Active CN2120001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13894.5U CN212000160U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平缝机的针杆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13894.5U CN212000160U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平缝机的针杆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00160U true CN212000160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13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13894.5U Active CN212000160U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平缝机的针杆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001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00160U (zh) 一种平缝机的针杆组件
CN1782167B (zh) 上弯针机构的防漏油装置
CN106968060B (zh) 新型缝纫机旋梭结构
CN212643220U (zh) 一种自润滑的小型气缸
JP4437248B2 (ja) 上ルーパ機構の漏油防止装置
JPS5919718B2 (ja) ミシンにおける針棒ガイドのシ−ル装置
CN206616346U (zh) 新型缝纫机旋梭结构
CN213061313U (zh) 一种缝纫机旋梭供油机构
US2848967A (en) Means for the lubrication of the raceways of rotating grippers of double quilt stitch sewing machines
JPH08196771A (ja) ミシンの給油機構
CN111733545B (zh) 旋梭供油结构及具有其的缝纫机
CN210765820U (zh) 一种缝纫机针杆防油装置
CN210031106U (zh) 一种缝纫机
CN210561135U (zh) 针杆防油机构以及缝纫机
JP4470204B2 (ja) ミシン
CN218718689U (zh) 一种间隙注油式齿轮
CN210561136U (zh) 针杆防油机构以及缝纫机
US1918644A (en) Ring for spinning and doubling frames
CN103290628A (zh) 一种平头锁眼机的主轴润滑机构
CN219059347U (zh) 缝纫机的旋梭机构
KR200287030Y1 (ko) 재봉기의 구동축 지지구
CN212426394U (zh) 一种缝纫机
CN210916570U (zh) 一种旋梭供油装置
US1542855A (en) Eccentric connection
JPH0448799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8014 No. 1008, east section of Donghai Avenue, Sanjia, Jiaojia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ac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8014 No. 1008, east section of Donghai Avenue, Sanjia, Jiaojia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ACK SEWING MACHIN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