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16570U - 一种旋梭供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梭供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916570U
CN210916570U CN201921778355.8U CN201921778355U CN210916570U CN 210916570 U CN210916570 U CN 210916570U CN 201921778355 U CN201921778355 U CN 201921778355U CN 210916570 U CN210916570 U CN 210916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oil
shuttle
rotat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7835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展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usun Sewing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usun Sew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usun Sewi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usun Sew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7835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916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916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916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梭供油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内活动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一端设置有旋梭,所述底座内开设有第一通道,转动轴内开设有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相互导通,底座一侧设置有注油装置,注油装置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给旋梭注油,所述旋梭包括外梭架和内梭架,内梭架活动设置在外梭架内,外梭架底部开设有第三通道,第三通道连通外梭架底部和第二通道。本实用新型能节省了停机注油的时间,降低了员工的工作强度,在保证旋梭的润滑的前提下,加快了生产速率。

Description

一种旋梭供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梭供油装置。
背景技术
旋梭是缝纫机的重要组成部份,在缝纫设备中,以锁式线迹缝合的缝纫机最为普遍。这些缝纫机大多数是采用旋梭,以其梭尖勾住线环,同时扩大线环,并引导线环环绕过梭心而构成锁式线迹的。
中国专利CN201210395362.6公开了一种旋梭的润滑装置,外旋梭的底面部的中央形成注入润滑油的中央贮油室,将浸含润滑油的为浸含构件的毛毡收纳于该贮油室内,将手动加油孔设置于中央贮油室的内旋梭一侧,且设置有连通中央贮油室和外旋梭的轨槽的油通道,并将对应手动加油孔的手动加油孔设置于内旋梭的底面部的中央一侧。
该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点:
1.将毛毡放入贮油室后,虽说延长了润滑的时间,但是储油的贮油室位于旋梭的底部,不容易观察到贮油室内的油量,当需要注油时还是要手动加油,使用起来较为不便。
2.对比文件中描述旋梭需要加油时,需要先将机器停止,之后将内旋梭取下,再给中央贮油室注油,只有这样才能给旋梭加油,但是设备停止运行,会影响产品的生产速率。
3.贮油室的设计只解决了旋梭的润滑问题,用来固定旋梭的转动轴和底座之间仍存在磨损情况,也会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用手动注油的旋梭供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旋梭供油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内活动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一端设置有旋梭,所述底座内开设有第一通道,转动轴内开设有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相互导通,底座一侧设置有注油装置,注油装置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给旋梭注油。
优选地,所述旋梭包括外梭架和内梭架,内梭架活动设置在外梭架内,外梭架底部开设有第三通道,第三通道连通外梭架底部和第二通道。
优选地,所述第二通道内活动设置有用于吸油的油芯。
优选地,所述底座侧面开设有连通第一通道的安装孔,安装孔内活动设置有调节件,通过转动调节件调节流过第一通道的油量。
优选地,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回油管,回油管一端与注油装置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旋梭支架上。
优选地,旋梭支架底部设置有用于吸取旋梭中多余的油的吸油件。
优选地,所述调节件端部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转动轴端部设置有密封件二,密封件二上开设有通孔二,通孔二直径小于第二通道直径且连通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
优选地,所述底座内设置有轴套,转动轴端部活动设置在轴套内,轴套中部内壁向内凹陷与转动轴之间形成空腔,空腔与第一通道通过通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转动轴上开设有通孔三,通孔三连通第二通道和所述空腔。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和转动轴中开设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利用注油装置将油沿着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运输到旋梭处,在不用停止设备运行的情况下,时刻对旋梭进行注油润滑,相比较之间的手动注油方式,本申请节省了停机注油的时间,降低了员工的工作强度,在保证旋梭的润滑的前提下,加快了生产速率。
同时这种注油方式能消除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比如如果旋梭内没有润滑油了,外梭架和内梭架相互摩擦,造成磨损,影响设备的整体运行精度。
2.本申请开设的第三通道能将注油装置运输的润滑油直接作用到外梭架和内梭架的底部之间,使润滑油充分润滑旋梭,润滑效果更显著。
3.在底座和转动轴内开设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不会增加设备的体积和整体结构的运行,不会增加设备的运行负担。
4.底座上设置的调节件能调节供油的油量,同时也能关闭供油作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供油的油量,提高了适应性。
5.轴套和转动轴之间设计了空腔,注油装置供给的油能充满空腔,减少转动轴与轴套之间的摩擦,减少磨损,保证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1中整机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隐藏油盘后的底盘内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底盘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区域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旋梭支架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旋梭剖视图。
附图标记:1-底座;2-转动轴;3-旋梭;4-第一通道;5-第二通道;6-注油装置;7-外梭架;8-内梭架;9-第三通道;10-油芯;11-安装孔;12-调节件; 13-回油管;14-旋梭支架;15-吸油件;16-安装槽;17-密封圈;18-密封件二; 19-通孔二;20-轴套;21-空腔;22-通孔;23-通孔三;24-缝纫机体;25-油盘; 26-驱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旋梭供油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端面设置有用于缝纫布料的缝纫机体24,底座1下端设置有用于盛装润滑油的油盘25,底座1的左端设置有旋梭支架14,底座1内设置有驱动轴26和转动轴2,驱动轴 26和转动轴2相互啮合,驱动轴26主要是通过电机提供驱动力,驱动轴26带动转动轴2转动,转动轴2的左端是活动设置在底座1内,转动轴2右端穿过底座1的一端,同时穿过旋梭支架14,转动轴2的右端固定旋梭3,旋梭3能在旋梭支架14内转动。
如图3-图4所示,底座1上开设第一通道4,转动轴2设计成中空的,形成第二通道5,第二通道5与旋梭3连通,第一通道4与第二通道5连通形成一个用于润滑油流动的通道,在底座1内设置有注油装置6,注油装置6包括注油件和底座1下端设置的油盘25,注油件优选为油泵,型号是M700,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装,使油泵符合本技术方案使用;注油件通过软管与第一通道4连接,注油件吸取油盘25内的油通过第一通道4和第二通道5输送给旋梭3,使润滑油对旋梭3润滑,减少摩擦,减少零件间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同时注油件选用油泵,能使润滑油是从第三通道9喷入到旋梭3内,相比较润滑油正常流入旋梭,润滑效果更高。
本申请设计的供油装置的工作是跟随整台设备的工作而工作的,相比较原有的需要手动加油,本申请即省去手动加油的麻烦,又能保证旋梭3在工作时是始终有润滑油进行润滑的,保证设备的润滑状态,避免磨损的情况的发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生产速率。
如图5-图7所示,旋梭3包括外梭架7和内梭架8,内梭架8活动设置在外梭架7内,为了保证润滑油能更好的起到润滑的效果,在外梭架7底部开设有第三通道9,第三通道9连通外梭架7的两端,当外梭架7与转动轴2连接后,第三通道9与第二通道5连通,此时第一通道4、第二通道5和第三通道9组成一个完整的输油的通道,润滑油通过第三通道9流出到内梭架8和外梭架7之间的空隙处,进行润滑。在不影响原有的零件的作用的前提下,又完成了润滑作业。
如图5所示,为了保证设备内润滑油的油量,在注油件上连接有回油管13,用来回收旋梭3处多余的润滑油,回油管13穿过旋梭支架14的一端,端部固定在旋梭支架14的内壁上,这样主要是为了固定回油管13,不让其随意移动,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工作时旋梭3是处于旋转状态的,多余的润滑油会因为离心力的作用被甩出到旋梭支架14的内壁上,之后沿着内壁滑落到底部,为了更好的吸油,回油管13的开口开设在旋梭支架14的底部,使回油管13能充分的吸油,同时为了防止多余的油随意流动,在旋梭支架14的底部设置有吸油件15。吸油件15采用的海绵,依靠海绵自身的特性来吸取多余的油。
如图5所示,转动轴2的左端设置有密封件一,右端设置有密封件二18,密封件二18上开设有通孔二19,通孔二19的直径小于第二通道5的直径,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限制流入到旋梭3中的油量,同时在第二通道5内设置有油芯10,油芯10采用毛毡,用来吸收和储存第二通道5内多余的润滑油,到注油件损坏不能供油时,油芯10还能继续供给润滑油,保证设备的润滑。油芯10 通过密封件一和密封件二18固定在第二通道5内,防止其随意移动。
如图6所示,为了能方便快捷的调节供油的油量,在底座1上开设了一安装孔11,安装孔11直径大于第一通道4直径。安装孔11与第一通道4连接,安装孔11内活动设置有调节件12,调节件12的端部直径大于第一通道4的直径,调节件12螺纹连接在安装孔11内。转动调节件12,调节件12的端部会慢慢阻塞第一通道4,直到完全堵住,通过调节调节件12在安装孔11的位置,来调节第一通道4流过的润滑油的油量,方便使用,操作也简单。为了保证润滑油不会从安装孔11流出,在调节件12的右端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16,安装槽 16内安装密封圈17,密封圈17与安装孔11的内壁活动抵接,从而保证密封性。
如图4-图6所示,为了方便转动轴2在底座1内的转动,在底座1内设置了轴套20,转动轴2的左端活动设置在轴套20内,同时轴套20的中部内部向外壁方向凹陷,与转动轴2两者之间形成空腔21,空腔21与第一通道4通过通孔22连通,处于空腔21内的转动轴2上开设有通孔三23,通孔三23连通第二通道5和空腔21,注油件提供的润滑油先经过第一通道4,之后进入到空腔21 内,通过通孔三进入到第二通道5,再通过通孔二19进入第三通道9,最后进入到旋梭3中。空腔21的设计解决了润滑油进入到转动的转动轴2的问题,同时空腔21内的润滑油还能润滑转动轴2和轴套20,减少两者之间的磨损,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中提到的方案,还可以将注油件替换成一个用于盛装润滑油的压力罐,并将压力罐固定在底座1侧面,通过导油管将压力罐和第一通道4 连通,当需要注油时,通过调节件开启第一通道4,压力罐中的润滑油在压力的作用下,经过第一通道4进入第二通道5和旋梭3中,第二通道5内的油芯储存第二通道5内多余的润滑油,当注满润滑油后,关闭第一通道4,之后的润滑油通过第一通道4和第二通道5内储存的润滑油进行供给,相比较对比文件中提到的贮油方式,本实施例能储存更多的润滑油,同时储存的润滑油还能润滑转动轴本身,保证转动轴和轴套不发生磨损。
工作原理:
缝纫机开始工作,注油件也开始工作,开始吸取油盘25内的润滑油,通过软管输送到第一通道4内,润滑油先经过第一通道4,之后进入到空腔21内,通过通孔三进入到第二通道5,再通过通孔二19进入第三通道9,最后进入到旋梭3中对旋梭3进行润滑。
因为是一直注油的,旋梭3会产生多余的润滑油,多余的润滑油在旋梭3 转动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出到旋梭支架14的内壁上,沿着内壁滑落到底部,底部的吸油件15吸收多余的润滑油,同时注油件通过回油管13吸取多余的润滑油,使润滑油循环利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旋梭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内活动设置有转动轴(2),转动轴(2)一端设置有旋梭(3),所述底座(1)内开设有第一通道(4),转动轴(2)内开设有第二通道(5),第一通道(4)与第二通道(5)相互导通,底座(1)一侧设置有注油装置(6),注油装置(6)通过第一通道(4)和第二通道(5)给旋梭(3)注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梭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梭(3)包括外梭架(7)和内梭架(8),内梭架(8)活动设置在外梭架(7)内,外梭架(7)底部开设有第三通道(9),第三通道(9)连通外梭架(7)底部和第二通道(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梭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5)内活动设置有用于吸油的油芯(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梭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侧面开设有连通第一通道(4)的安装孔(11),安装孔(11)内活动设置有调节件(12),通过转动调节件(12)调节流过第一通道(4)的油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梭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回油管(13),回油管(13)一端与注油装置(6)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旋梭支架(1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旋梭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旋梭支架(14)底部设置有用于吸取旋梭(3)中多余的油的吸油件(1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旋梭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12)端部设置有安装槽(16),安装槽(16)内安装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圈(1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梭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2)端部设置有密封件二(18),密封件二(18)上开设有通孔二(19),通孔二(19) 直径小于第二通道(5)直径且连通第二通道(5)和第三通道(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梭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轴套(20),转动轴(2)端部活动设置在轴套(20)内,轴套(20)中部内壁向内凹陷与转动轴(2)之间形成空腔(21),空腔(21)与第一通道(4)通过通孔(22)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旋梭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2)上开设有通孔三(23),通孔三(23)连通第二通道(5)和所述空腔(21)。
CN201921778355.8U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旋梭供油装置 Active CN210916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78355.8U CN210916570U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旋梭供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78355.8U CN210916570U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旋梭供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916570U true CN210916570U (zh) 2020-07-03

Family

ID=71360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78355.8U Active CN210916570U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旋梭供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9165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16570U (zh) 一种旋梭供油装置
CN101545184B (zh) 绣花机旋梭组件润滑系统
CN101539238B (zh) 逆向加压式润滑油自动供应装置
KR101085482B1 (ko) 상부 루퍼 기구의 누유 방지 장치
CN102337647A (zh) 一种缝纫机针杆润滑装置
US2762325A (en) Hook lubrication system for sewing machines
KR20050082255A (ko) 직기용 종광틀 승강 안내구
CN109487451A (zh) 一种具有储油腔的大容量旋梭及包含该旋梭的供油机构
CN213681223U (zh) 一种用于缝纫机的下机头以及缝纫机
CN213061312U (zh) 一种横筒式曲折缝缝纫机供油结构
JP2006167035A (ja) ミシン
CN1680647B (zh) 具有润滑器的缝纫机
CN209604429U (zh) 一种分体式关节轴承座
CN207227723U (zh) 一种旋梭润滑油量调节装置
CN215517937U (zh) 一种带引导槽的旋梭内梭
CN107254746B (zh) 一种缝纫机旋梭的润滑结构
CN201560314U (zh) 绣花机旋梭组件自动润滑系统
CN216074305U (zh) 一种套结机的供油结构
CN213681215U (zh) 一种旋转座、下机头以及缝纫机
CN212000160U (zh) 一种平缝机的针杆组件
KR20040094332A (ko) 재봉기의 윤활액 공급장치
CN214992299U (zh) 一种缝纫机自动润滑系统及缝纫机
CN217601001U (zh) 一种模板缝纫机的供油装置
CN215404928U (zh) 一种用于缝纫机的旋梭轴、旋梭机构以及下机头
JPH01207451A (ja) 丸編機における給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