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93751U - 一种废杂塑料粉选再生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杂塑料粉选再生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93751U
CN211993751U CN202020505233.8U CN202020505233U CN211993751U CN 211993751 U CN211993751 U CN 211993751U CN 202020505233 U CN202020505233 U CN 202020505233U CN 211993751 U CN211993751 U CN 2119937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head
regenerating
dish
machine
cutter di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0523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禹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em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em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em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em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0523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937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937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937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杂塑料粉选再生一体机,涉及废杂塑料再生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抽取装置、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送料装置,所述抽取装置包括抽取管,还包括再生装置,所述的再生装置包括定刀盘、动刀盘和驱动动刀盘转动的驱动件,所述的定刀盘和动刀盘上均设有合金刀,所述的定刀盘和动刀盘之间形成成型间隙,所述的合金刀均位于成型间隙内,所述的定刀盘上设有进料管,所述的送料装置和进料管相连接且连通,所述的进料管和成型间隙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有效避免废气产生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废杂塑料粉选再生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杂塑料再生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杂塑料粉选再生一体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塑料制品的应用已经遍及工农业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全世界每天处理的废旧塑料制品无法估量,对环境造成具大压力,现行的废旧塑料资源化最普遍的方式就是回收造粒。
现有的回收造粒的过程为,将废料破碎至40目左右,并晒干后进行振动吹选,将杂质去除,然后将筛选后的废料送入螺杆挤出机经过180℃—200℃的高温进行完全熔融,送入团粒机内,进行团粒,当团粒完成后,用水对团粒进行冷却形成粒料,随后进行再次筛分,以达到回收塑料粒料的目的。完全熔融会导致塑料性能大部分会被破坏掉,在通过团粒机再生产,极大地影响了再生产产品的质量。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对团粒进行冷却的过程中,冷水在对温度较高的团粒进行冷却时,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即蒸发的水蒸气具有臭味),对环境污染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废杂塑料粉选再生一体机,其能够有效避免废气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废杂塑料粉选再生一体机,包括抽取装置、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送料装置,所述抽取装置包括抽取管,还包括再生装置,所述的再生装置包括定刀盘、动刀盘和驱动动刀盘转动的驱动件,所述的定刀盘和动刀盘上均设有合金刀,所述的定刀盘和动刀盘之间形成成型间隙,所述的合金刀均位于成型间隙内,所述的定刀盘上设有进料管,所述的送料装置和进料管相连接且连通,所述的进料管和成型间隙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需对废料进行晒干(允许含水量不大于30%),因此在工作状态时,动刀盘在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送料装置为螺杆送料机,螺杆送料机将废料通过进料管送入至成型间隙内,由于此时动刀盘处于转动状态,因此成型间隙内的废料会被合金刀进行进一步的切割碾碎至40目左右,同时在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摩擦会产生热量,因此废料会逐渐融化,并形成半塑化的粒料。在此过程中,无需水对粒料进行冷却,因此能够有效的避免废气的产生。同时也无需对废料进行晒干,废料中携带的水分会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蒸发,因此能够有效避免晒干需要较大面积的场地的问题以及在晒干过程中造成扬尘的问题发生。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定刀盘上设有导热腔,所述的定刀盘上还设有和导热腔相连通的进口和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口和出口均与外界循环管道相连通,外界循环管道内填充有导热介质,例如导热油或水,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导热油会填充满导热腔,并通过进口和出口进行循环,因此使得能够有效避免动刀盘和定刀盘由于摩擦而导致温度过高的问题发生。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成型间隙的取值范围为0.1mm-2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此废料进入成型间隙时,动刀盘在转动时,由于成型间隙较小,因此动刀盘在转动时,对废料进行挤压摩擦,使得对废料形成半塑化的粒料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再生装置还包括和机架相连接的机壳,所述的动刀盘和所述的定刀盘均呈圆柱状且均位于机壳内,所述的机壳呈圆柱状且和动刀盘同心设置,所述的抽取管与机壳的最下方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部分半塑化的粒料会被离心力甩至机壳的外壁上,并沿着机壳的内壁向下滑动,并最终被抽取管所抽取,因此使得对半塑化的粒料的收取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机壳上对应成型间隙处设有观察视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此可以可以过观察视窗观察处于工作状态时成型间隙的状况,以便于对设备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机架上设有支撑板,所述的动刀盘呈圆锥状,所述的动刀盘通过转动轴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的定刀盘上设有用于放置动刀盘的空腔,所述的空腔呈圆台状,所述的进料管与空腔的小端面同心设置且进料管的孔径和空腔的小端面的直径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动刀盘呈圆锥状,定刀盘上设有用于放置动刀盘的空腔,空腔呈圆台状,因此使得成型间隙的面积更大,因此单位时间内能够对更多的废料进行处理,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机架上设有升降装置,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连接架和用于升降连接架的升降件,所述的连接架与送料装置相连接,所述的进料管和送料装置、定刀盘均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升降件调节连接架升降,进而带动送料装置移动,由于进料管和送料装置、定刀盘均固定连接,因此会带动定刀盘向上移动,从而使得能够调节成型间隙之间的宽度,从而使得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废料。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支撑板上设有承接槽,所述的承接槽呈环状,所述的承接槽的圆心在水平面的投影和所述的动刀盘的圆心在水平面的投影相重合,所述的承接槽的内径小于动刀盘的底面直径,所述的承接槽的外径大于动刀盘的底面直径,所述的抽取管与承接槽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此当半塑化的粒料从成型间隙内脱落并掉至承接槽内时,抽取装置能够有效的对半塑化的粒料进行抽取,由于承接槽的圆心在水平面的投影和动刀盘的圆心在水平面的投影相重合,承接槽的内径小于动刀盘的底面直径,承接槽的外径大于动刀盘的底面直径,因此能够有效的避免半塑化的粒料掉至承接槽外部的问题发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成型间隙内的废料会被合金刀进行进一步的切割,同时在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摩擦会产生热量,因此废料会逐渐融化,并形成半塑化的粒料并从成型间隙内掉落,在此过程中无需水对半塑化的粒料进行冷却,因此能够有效避免废气的产生;
动刀盘呈圆锥状,定刀盘上设有用于放置动刀盘的空腔,空腔呈圆台状,因此使得成型间隙的面积更大,因此单位时间内能够对更多的废料进行处理,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定刀盘和动刀盘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承接槽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送料装置;12、抽取装置;121、抽取管;122、软管;13、支撑板;131、承接槽;132、面板;21、定刀盘;22、动刀盘;23、进料管;24、成型间隙;25、合金刀;3、机壳;4、驱动件;41、转轴;42、转动轴;51、导热腔;52、进口;53、出口;54、循环管道;61、连接架;62、升降件;63、第二导向轴;71、油缸;72、滑动架;73、第一导向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废杂塑料粉选再生一体机,包括抽取装置12、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送料装置11,送料装置11为螺杆送料机,抽取装置12包括抽取管121,抽取管121和抽风机(图中未示出)相连接,废杂塑料粉选再生一体机还包括再生装置,再生装置包括横向相对设置的定刀盘21和动刀盘22以及用于驱动动刀盘22转动的驱动件4,驱动件4为电机,机架1为双层结构,驱动件4设置在下层,定刀盘21和动刀盘22设置在上层。电机通过皮带轮和皮带与动刀盘22上的转轴41相连接,定刀盘21和动刀盘22上均焊接有合金刀25,定刀盘21和动刀盘22之间形成成型间隙24,合金刀25均位于成型间隙24内,成型间隙24的取值范围为0.1mm-2mm。定刀盘21上远离动刀盘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管23,进料管23贯穿定刀盘21,且和定刀盘21相连接,送料装置11位于进料管23的一侧且和进料管23相连接且连通,进料管23和成型间隙24相连通。定刀盘21上设有导热腔51,定刀盘21上还设有和导热腔51相连通的进口52和出口53。
参照图1和图2,再生装置还包括和机架1上层焊接连接的机壳3,动刀盘22和定刀盘21均呈圆柱状且均位于机壳3内,定刀盘21和螺杆送料机的送料管通过螺栓连接,机壳3呈圆柱状且和动刀盘22同心设置,抽取管121与机壳3的最下方相连通。机壳3上对应成型间隙24处设有观察视窗。转轴41和机壳3通过深沟球轴承达到转动连接的目的。机架1上还焊接有导轨,螺杆送料机的送料管的下部分上焊接有滑动架72,滑动架72和导轨滑动连接,机架1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油缸71,油缸71与滑动架72相连接,因此通过油缸71即可实现调节动刀盘22和定刀盘21之间的间距的目的,定刀盘21上还焊接有第一导向轴73,第一导向轴73穿过机壳3。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送料装置11将半干废料经过进料管23送至成型间隙24处,此时动刀盘22处于转动状态,因此,在转动过程中,合金刀25会对废料进行切割,同时废料经过旋转切割和磨擦,在剪切热的作用下温度升高至120℃,从而使得废料形成半塑化(半塑化状态指机壳3可见成型粒子飞旋,搅拌时间长,粒子成型大,反之小)的粒料,并最终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成型间隙24内掉落,并最终被抽取装置12抽取,同时从进口52进入导热腔51内的导热介质(例如水)使得能够有效的维持定刀盘21的温度处于80℃-120℃,相对于采用通过螺杆挤出的方式,由于螺杆挤出的加工温度过高(180℃—200℃)因此塑料完全熔融,会破坏塑料的性能。
实施例2: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参照图3和图4,机架1上焊接有支撑板13,动刀盘22呈圆锥状,动刀盘22通过转动轴42与支撑板13转动连接,转动轴42通过平面轴承或深沟球轴承与支撑板13转动连接,定刀盘21上设有用于放置动刀盘22的空腔,动刀盘22位于定刀盘21的正下方,空腔呈圆台状,进料管23与空腔的小端面同心设置且进料管23的孔径和空腔的小端面的直径相等。
参照图3和图4,机架1上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连接架61和用于升降连接架61的升降件62,升降件62为油缸,连接架61上还焊接有第二导向轴63,第二导向轴63穿过支撑板13连接架61与送料装置11焊接连接,送料装置11位于定刀盘21的正上方,进料管23和送料装置11、定刀盘21均固定连接,例如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
参照图3和图4,支撑板13上设有承接槽131,承接槽131呈环状,承接槽131的圆心在水平面的投影和动刀盘22的圆心在水平面的投影相重合,承接槽131的内径小于动刀盘22的底面直径,承接槽131的外径大于动刀盘22的底面直径,抽取管121与承接槽131相连通。参照图5,承接槽131的底面由多个漏斗状的面板132形成,面板132的最低端均胶接有软管122,软管122均与抽取管121相胶接因此更便于对半塑化的粒料的抽取。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送料装置11将半干废料经过进料管23送至成型间隙24处,由于动刀盘22呈圆锥状,定刀盘21上设有用于放置动刀盘22的空腔,空腔呈圆台状,因此成型间隙24处能够容纳更多的废料,使得在工作时,对废料的处理效率更高,同时半塑化的料粒掉落至承接槽131内也便于对半塑化的粒料进行抽取。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废杂塑料粉选再生一体机,包括抽取装置(12)、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送料装置(11),所述抽取装置(12)包括抽取管(1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再生装置,所述的再生装置包括定刀盘(21)、动刀盘(22)和驱动动刀盘(22)转动的驱动件(4),所述的定刀盘(21)和动刀盘(22)上均设有合金刀(25),所述的定刀盘(21)和动刀盘(22)之间形成成型间隙(24),所述的合金刀(25)均位于成型间隙(24)内,所述的定刀盘(21)上设有进料管(23),所述的送料装置(11)和进料管(23)相连接且连通,所述的进料管(23)和成型间隙(24)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杂塑料粉选再生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刀盘(21)上设有导热腔(51),所述的定刀盘(21)上还设有和导热腔(51)相连通的进口(52)和出口(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杂塑料粉选再生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间隙(24)的取值范围为0.1mm-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杂塑料粉选再生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生装置还包括和机架(1)相连接的机壳(3),所述的动刀盘(22)和所述的定刀盘(21)均呈圆柱状且均位于机壳(3)内,所述的机壳(3)呈圆柱状且和动刀盘(22)同心设置,所述的抽取管(121)与机壳(3)的最下方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废杂塑料粉选再生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3)上对应成型间隙(24)处设有观察视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杂塑料粉选再生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上设有支撑板(13),所述的动刀盘(22)呈圆锥状,所述的动刀盘(22)通过转动轴(42)与支撑板(13)转动连接,所述的定刀盘(21)上设有用于放置动刀盘(22)的空腔,所述的空腔呈圆台状,所述的进料管(23)与空腔的小端面同心设置且进料管(23)的孔径和空腔的小端面的直径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废杂塑料粉选再生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上设有升降装置,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连接架(61)和用于升降连接架(61)的升降件(62),所述的连接架(61)与送料装置(11)相连接,所述的进料管(23)和送料装置(11)、定刀盘(21)均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废杂塑料粉选再生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13)上设有承接槽(131),所述的承接槽(131)呈环状,所述的承接槽(131)的圆心在水平面的投影和所述的动刀盘(22)的圆心在水平面的投影相重合,所述的承接槽(131)的内径小于动刀盘(22)的底面直径,所述的承接槽(131)的外径大于动刀盘(22)的底面直径,所述的抽取管(121)与承接槽(131)相连通。
CN202020505233.8U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废杂塑料粉选再生一体机 Active CN2119937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5233.8U CN211993751U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废杂塑料粉选再生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5233.8U CN211993751U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废杂塑料粉选再生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93751U true CN211993751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04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05233.8U Active CN211993751U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废杂塑料粉选再生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937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259895A1 (en) Mobile Pelletizing System
CN219132852U (zh) 一种生产电缆料用挤出造粒装置
CN111497067A (zh) 一种塑料回收加工用挤出造粒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15742078B (zh) 一种废旧塑料回收造粒装置及方法
CN212189473U (zh) 一种农业肥料加工用破碎烘干一体化设备
CN211051449U (zh) 一种制备活性炭用造粒装置
CN211993751U (zh) 一种废杂塑料粉选再生一体机
CN219640528U (zh) 一种生物质颗粒生产用烘干造粒设备
CN116747787B (zh) 一种自干燥式生物质颗粒制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6027849U (zh) 一种金属罐体废料粉碎装置
CN111791388A (zh) 一种环保型再生塑料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6571532A (zh) 一种园林绿化废弃物干化处理系统
CN209882967U (zh) 一种用于饲料加工的粒状饲料切割机
CN115284495A (zh) 一种塑料垃圾粉碎设备及方法
CN209775254U (zh) 气冷式边料回收造粒机
KR20220083908A (ko) 폐 플라스틱 재활용을 위한 압출장치
KR20050074666A (ko) 폐 플라스틱 재생을 위한 압출장치
CN220446892U (zh) 一种包装袋粉碎造粒装置
CN104841528A (zh) 一种带有筛选装置的塑料造粒机
KR200347017Y1 (ko) 폐 플라스틱 재생을 위한 압출장치
CN114181752B (zh) 一种秸秆颗粒固化成型装置
CN216708024U (zh) 一种基于挤塑板生产加工用具有驱动装置的回收造粒机
CN216321744U (zh) 一种螺旋推挤式碳素石墨颗粒成型机
CN217614587U (zh) 一种饲料造粒机
CN220113778U (zh) 一种再生塑料破碎干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