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74660U - 斜舌自动放开式数字门锁锁体 - Google Patents

斜舌自动放开式数字门锁锁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74660U
CN211974660U CN202020219274.0U CN202020219274U CN211974660U CN 211974660 U CN211974660 U CN 211974660U CN 202020219274 U CN202020219274 U CN 202020219274U CN 211974660 U CN211974660 U CN 2119746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rusion
latch
gear
lock body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1927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阳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li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li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li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lite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74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746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3/00Locks or fastenings with spec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E05B63/08Mortise lock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3/00Locks or fastenings with spec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E05B63/14Arrangement of several locks or locks with several bolts, e.g. arranged one behind the oth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05B2047/001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ctuators or power transmissions therefor
    • E05B2047/0018Details of actuator transmissions
    • E05B2047/002Geared transmissions
    • E05B2047/0021Geared sectors or fan-shaped gea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05B2047/001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ctuators or power transmissions therefor
    • E05B2047/0018Details of actuator transmissions
    • E05B2047/0024C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斜舌自动放开式数字门锁锁体,包括:台阶部,追加设置于方舌杆;转动齿轮,以齿轮啮合的方式与方舌杆相联动;第一应急连杆,以与转动齿轮具有相同轴的方式固定,具有与台阶部接触的延伸杆;第二应急连杆,以齿轮啮合的方式与第一应急连杆相联动;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使第一应急连杆的一端及第二应急连杆的一端延伸而成;功能部,内侧杆与转动轴孔相结合并以一体的方式转动,设置有驱动突起、第一突起及第二突起,驱动突起选择性地与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相接触,第一突起及第二突起选择性地与斜舌挡止部的启动片相接触。其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达到左手或右手兼用的效果,由于便于组装,因而可提高生产效率、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斜舌自动放开式数字门锁锁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字门锁的锁体,更详细地,涉及通过电机的旋转力来解除斜舌的锁定的斜舌自动放开式数字门锁锁体。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数字门锁日益普及,不仅在家庭,在各种营业场所和工作场所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维持门的稳定的锁定状态并防止门框变形,这种数字门锁不仅需要方舌,而且还需要斜舌。像这样,在设置方舌的同时一起设置斜舌,则需要能够驱动方舌和斜舌的单元,为此广泛使用设置于门内部的锁体(Mortise),这种数字门锁的锁体可通过电机的动力来解除方舌的锁定,当门关闭时,这种数字门锁可将通过电机的动力来使方舌向锁定位置移动,因而使用起来非常便利。
另一方面,当需要在火灾等的危机状况下迅速逃离时,单独解除方舌会妨碍迅速开门逃生,因此,广泛使用仅操作室内杆便能够对斜舌和方舌解除锁定的一种具备所谓“应急(panic)功能”的数字门锁。
相反,在以往的数字门锁中,仅操作室内杆来对斜舌及方舌解除锁定的过程中,存在使斜舌先进入门锁的内部后使方舌进入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若处于斜舌先进入门锁内部而方舌未完全进入的状态,则将发生在打开门的过程中被方舌卡住并使门的开放被中断的情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韩国授权专利第10-1301248(实用新型名称:优先移送方舌的锁体结构;以下称为“引用实用新型”)曾公开了当操作室内杆来使方舌及斜舌进入门锁内部时,通过将方舌比斜舌优先进入门锁的内侧来防止方舌未完全进入的状态中门被打开的情况。
如图1所示,在这种引用实用新型中,为了开门后出门而通过转动内侧杆来使轴8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则在使同时解除启动块操作部70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同时,使图2中所示的同时解除启动块60向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
由此,第二斜舌连杆31将以中心轴33为中心进行旋转,来向附图中的右侧推动板柱13,由此使斜舌10进入门锁的内侧,并通过方舌卡止翼66来使方舌操作杆103进行旋转,由此使方舌20进入门锁内侧,因而处于使斜舌10与方舌20全部缩回于锁体的状态,从而能够关上敞开的门或推门而出。
而且,在这种引用实用新型中,若使内侧杆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则如图1所示的同时解除启动块操作部70向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并且,如图3所示,与同时解除启动块操作部70齿轮啮合的同时操作侧齿条齿轮95向右侧移动。若同时操作侧齿条齿轮95向右侧移动,则同时操作侧齿条齿轮95的第二倾斜面施压部97向上推动同时解除启动块60的第四受压部63,若同时解除启动块60向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则将抓住板柱13并拉动,由此使斜舌10进入,而方舌卡止翼66将通过使方舌操作杆103进行旋转来使方舌20进入门锁内侧。
如上所述,在引用实用新型中,无论使室内杆向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还是向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同时解除启动块60将始终向顺时针方向(对斜舌10与方舌20进行解除锁定的方向)进行旋转,所以即使使室内杆向任意方向进行旋转,也均能够对板柱10和方舌20进行解除锁定。
相反,这种引用实用新型存在因结构复杂、所需零部件较多而难以组装、生产效率低、制造成本高等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专利授权10-1301248(实用新型名称:可使方舌右转移动的锁体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大幅简化结构来使其便于组装、能够减少制造成本的斜舌自动放开式数字门锁锁体。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斜舌自动放开式数字门锁锁体,包括:方舌,在锁体中进出;方舌杆,选择性地卡止于方舌的两个停止槽中的任一个;展开杆,在上述锁体中以中心轴为基准进行展开及复原,用于约束斜舌的横轴或以轴杆为中心转换为自由状态;斜舌挡止部,具有用于使上述展开杆进行展开及复原动作的两个启动片;台阶部,追加设置于上述方舌杆;转动齿轮,以齿轮啮合的方式与上述方舌杆相联动;第一应急连杆,以与上述转动齿轮具有相同轴的方式固定,具有与上述台阶部接触的延伸杆;第二应急连杆,以齿轮啮合的方式与上述第一应急连杆相联动;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使上述第一应急连杆的一端及上述第二应急连杆的一端延伸而成;以及功能部,内侧杆与转动轴孔504相结合并以一体的方式转动,设置有驱动突起、第一突起及第二突起,上述驱动突起选择性地与上述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相接触,上述第一突起及第二突起选择性地与上述斜舌挡止部的启动片相接触。
除此之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在来访人员在外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通过电机来使方舌和斜舌解锁,为了进行这种一系列动作,本实用新型包括驱动齿轮,上述驱动齿轮通过根据验证结果来受到微控单元的控制的电机的动力齿轮进行旋转,上述驱动齿轮设置于动力齿轮与转动齿轮之间,在中心形成有突起,在上述驱动齿轮的同心圆上的位置形成上述驱动齿轮的突起。
而且,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斜舌自动放开式数字门锁锁体,即,为使上述驱动齿轮的突起进行旋转,设置有凸轮,上述凸轮在凸轮与驱动齿轮的同心圆上的有限的区间形成转动槽,随着凸轮的旋转来与上述斜舌挡止部的启动片相接触。
实用新型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无论使内侧杆向哪个方向进行旋转,功能部的两个驱动突起中的任一个将转动第一应急连杆及第二应急连杆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中的任一个,其结果,第一应急连杆的延伸杆将推动方舌杆的台阶部来使台阶部向附图中的顺时针方向进行转动,将使方舌后退缩回,接着,功能部的两个第一突起或第二突起中的任一个将推动斜舌挡止部的启动片来使展开杆展开,由此使斜舌进入自由状态并解除斜舌的锁定,从而能够打开门。
由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利效果,根据如上所述的简单结构,达到左手或右手兼用的效果,不仅如此,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因而便于组装、可提高生产效率、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利效果,即,即使不在数字门锁的外部额外设置单独的把手,也可通过驱动电机来使方舌和斜舌全部缩回于内部,当使用自动闭门器等的情况下,可达到完全自动打开门,不仅便于使用,还可维持结构的简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公知的可实现方舌的右转移送的锁体的局部的分离立体图。
图2为示出图1中的公知的可实现方舌的右转移动的锁体及使内侧杆向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时的运转状态的侧视图。
图3为示出公知的可实现方舌的右转移动的锁体及使内侧杆向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时的运转状态的侧视图。
图4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锁体的整体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5为示出使本实用新型的锁体的功能部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为示出包括本实用新型的锁体的功能部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7为示出使与本实用新型的锁体相结合的内侧杆向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来使方舌缩回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8为示出使与图7中的本实用新型的锁体相结合的内侧杆继续向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来使方舌与斜舌缩回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9为示出使与本实用新型的锁体相结合的内侧杆向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来使方舌缩回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0为示出使与图9中的本实用新型的锁体相结合的内侧杆继续向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来使方舌与斜舌缩回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1为示出从本实用新型的锁体的驱动齿轮分离凸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2为示出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机与凸轮来实现的启动待机状态的俯视图。
图13为示出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机动力来使方舌缩回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4为示出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机动力来使方舌与斜舌解锁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5为例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用于放开斜舌的斜舌挡止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6为例示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斜舌放开结构的分离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实用新型,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斜舌自动放开式数字门锁锁体的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结构。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附图示出了去除锁体100的外罩的内部,设置有向外部突出或从外部进入的方舌200和斜舌300。其中,上述方舌200可通过转动方舌杆202来进出,并可通过向转动轴孔504插入内侧杆的转动轴来使方舌200和斜舌300进行进出。
并且,图5示出了从本实用新型锁体100中分离功能部500的状态的整体结构。这种功能部500为用于执行方舌200的进出和斜舌300的锁定/解锁的主要部分,以下说明以功能部500为中心的功能。
图6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斜舌自动放开式数字门锁锁体100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方舌200,在锁体100中进出;方舌杆202,选择性地卡止于方舌200的两个停止槽203中的任一个;展开杆702,在锁体100中以中心轴701为基准进行展开及复原,用于约束斜舌300的轴或转换为自由状态;斜舌挡止部700,具有用于使上述展开杆702进行展开及复原的两个启动片703;台阶部400,追加设置于上述方舌杆202;转动齿轮201,以齿轮啮合的方式与上述方舌杆202相联动;第一应急连杆401,以与上述转动齿轮201具有相同轴的方式固定,具有与上述台阶部400接触的延伸杆403;第二应急连杆402,以齿轮啮合的方式与上述第一应急连杆401相联动;第一端部4011及第二端部4022,使上述第一应急连杆401的一端及上述第二应急连杆402的一端延伸而成;以及功能部500,内侧杆与转动轴孔504相结合并以一体的方式转动,设置有驱动突起503、第一突起501及第二突起502,上述驱动突起503选择性地与上述第一端部4011及第二端部4022相接触,上述第一突起501及第二突起502选择性地与上述斜舌挡止部700的启动片703相接触。
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若在室内侧用右手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内侧杆,则功能部500的左右扩张的驱动突起503的任一侧将向顺时针方向推动第一应急连杆401的第一端部4011。由此,第一应急连杆401的延伸杆403将以其中心轴为基准来进行旋转,并向逆时针方向推动方舌杆202的台阶部400,由此,将在使方舌杆202进行旋转并插入于位于附图中的右侧的方舌200的停止槽203的状态下使方舌200进行移动,从而使方舌200处于缩回的状态。
而且,通过随着使内侧杆继续向顺时针方向进行转动来使得功能部500使第一应急连杆401的延伸部403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以使得延伸部403沿着以倾斜状设置于台阶部400的倾斜斜面404进一步旋转,由此使上述第一突起501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以图8所示的状态来使上述第一突起501向附图中的上方推动构成斜舌挡止部700的上侧的启动片703。
这种上侧的启动片703以中心轴701为基准来与下侧的启动片703形成为一体,形成使其他启动片703与展开杆702岔开的剪刀结构。更具体地,这种斜舌挡止部700形成图15所示的结构,由于在剪刀结构的中心固定了中心轴701,因而在向上推动上侧的启动片703的情况下,将通过联动片704来以使下侧的启动片703和上侧的展开杆702相对称的方式使下侧的启动片703和上侧的展开杆702分别朝向下方和上方移动,其中,以附图中所示的方向为基准来标记了方向。
由此,在图7中对斜舌300侧面的横轴303进行支撑的展开杆702将以图8所示的状态张开,如图16所示,这种斜舌300通过使受到弹簧301的推开弹力的斜舌300的轴杆302因前方的支撑结构而被禁止向外部脱离,从而进入能够自由转动的状态。因此,若在如图8所示的状态下推门或拉门,则方舌200将处于缩回的状态,斜舌300将向被推动的方向进行转动,所以无论从哪个方向都能够开门而出。
而且,如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若在室内侧用左手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内侧杆,则功能部500的驱动突起503将向逆时针方向推动第二应急连杆402的第二端部4022。由此,第二应急连杆402以其中心轴为基准进行旋转,并沿着顺时针方向向齿轮啮合的第一应急连杆401传递旋转力,由此,相啮合的第一应急连杆401以中心轴为中心来沿着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由此使延伸杆403向逆时针方向推动方舌杆202的台阶部400,由此,将在使方舌杆202向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并插入于位于附图中的右侧的方舌200的停止槽203的状态下使方舌200向附图中的右侧进行移动,从而使方舌200处于缩回的状态。
并且,通过随着使内侧杆继续向逆时针方向进行转动来使得延伸部403沿着呈倾斜状的台阶部400的倾斜斜面404进一步旋转,由此使功能部500的第一突起501和第二突起502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以图10所示的状态来使上述第二突起502向附图中的下方推动构成斜舌挡止部700的下侧的启动片703。
由此,如上所述,岔开的剪刀结构中的下侧的启动片703通过联动片704来使上侧的展开杆702与下侧的展开杆702张开。
因此,在图9中对斜舌300侧面的横轴303进行支撑的展开杆702将以图10所示的状态张开,如所说明的内容,这种斜舌300通过使受到弹簧301的推开弹力的斜舌300的轴杆302因前方的支撑结构而被禁止向外部脱离,从而进入能够自由转动的状态,因此,若在如图10所示的状态下推门或拉门,则方舌200将处于缩回的状态,斜舌300将向被推动的方向进行转动,所以无论从按个方向都能够开门而出。
最终,在本实用新型中,无论使内侧杆向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哪个方向进行转动,都可在使方舌200后退后使斜舌300向被推动的方向进行转动,从而能够以与左手、右手无关的方式都能够实现开门功能。
进而,本实用新型中提供如下的斜舌自动放开式数字门锁锁体100,即,在来访人员在外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可通过电机600来使方舌200和斜舌300依次解锁,为了进行这种一系列的动作,斜舌自动放开式数字门锁锁体100包括驱动齿轮602,上述驱动齿轮602通过根据验证结果来受到微控单元(未图示)的控制的电机600的动力齿轮601进行旋转,上述驱动齿轮602设置于动力齿轮601与转动齿轮201之间,在驱动齿轮602的同心圆上的位置形成突起603,设置有凸轮604,上述凸轮604在上述驱动齿轮602的同心圆上的有限的区间形成用于收容上述突起603的转动槽605,随着上述凸轮604的旋转来与上述斜舌挡止部的启动片703相接触。
图11示出了这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如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功能部500、驱动齿轮602、凸轮604的中心轴相同。在这种状态下,若想要进出的人员通过密码键、指纹、密码卡等验证单元来实现验证成功,则为了开门而启动电机600。
由此,电机600的动力齿轮601将旋转,与之啮合的驱动齿轮602及转动齿轮201将进行旋转,由此,与转动齿轮201啮合联动的方舌杆202将进行旋转,因而通过从图12所示的状态转换为图13所示的状态来使方舌200缩回。接着,随着使电机600的动力齿轮601继续进行旋转来使驱动齿轮602旋转,最终,在突起603在具有有限长度的转动槽605进行转动并以图13所示的方式与凸轮604相接触之后,随着使突起603继续旋转,来使凸轮604以图14所示的方式开始转动。
如上所述,若凸轮604向上推动上方的启动片703,则通过联动片704使下方的展开杆702下降并使下方的启动片703下降以及使上方的展开杆702上升,使得形成图16所示的结构的斜舌300的横轴303将进入自由状态,使得斜舌300在通过支撑结构来无法脱离的状态下通过弹簧301受到向外部施加的弹力,从而进入能够以轴杆302为中心来向被推动的方向移动的状态。
所以,在实施正常验证的情况下,方舌200将缩回、斜舌300可在锁扣盒内部被推动并可进行移动,从而可自由地开门。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实施例中,在为了进入室内而进行正常验证的情况下,只要推门就能自动开启,因而即使不在外部设置任何杆或把手,也可开门进入,因而可提供能够用作自动门的效果。
以上,虽然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但这仅属于本实用新型最优选实施例的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受限于此,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围的情况下,对尺寸、形状及结构等进行多种变形以及模仿,这种变形及模仿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围。

Claims (7)

1.一种斜舌自动放开式数字门锁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方舌,在锁体中进出;
方舌杆,选择性地卡止于方舌的两个停止槽中的任一个;
展开杆,在上述锁体中以中心轴为基准进行展开及复原,用于约束斜舌的横轴或以轴杆为中心转换为自由状态;
斜舌挡止部,具有用于使上述展开杆进行展开及复原动作的两个启动片;
台阶部,追加设置于上述方舌杆;
转动齿轮,以齿轮啮合的方式与上述方舌杆相联动;
第一应急连杆,以与上述转动齿轮具有相同轴的方式固定,具有与上述台阶部接触的延伸杆;
第二应急连杆,以齿轮啮合的方式与上述第一应急连杆相联动;
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使上述第一应急连杆的一端及上述第二应急连杆的一端延伸而成;以及
功能部,内侧杆与转动轴孔相结合并以一体的方式转动,设置有驱动突起、第一突起及第二突起,上述驱动突起选择性地与上述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相接触,上述第一突起及第二突起选择性地与上述斜舌挡止部的启动片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舌自动放开式数字门锁锁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功能部的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选择性地与在配置于上方、下方的斜舌挡止部的上侧、下侧分离配置的启动片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舌自动放开式数字门锁锁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功能部的驱动突起形成左右扩张的形态,根据转动方向来选择性地与第一应急连杆及第二应急连杆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舌自动放开式数字门锁锁体,其特征在于,设置于上述方舌杆的台阶部在与上述第一应急连杆的延伸杆相接触的部位形成倾斜斜面。
5.一种斜舌自动放开式数字门锁锁体,其特征在于,
在来访人员在外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通过电机来使方舌和斜舌解锁,
斜舌自动放开式数字门锁锁体包括驱动齿轮,上述驱动齿轮通过根据验证结果来受到微控单元的控制的电机的动力齿轮进行旋转,上述驱动齿轮设置于动力齿轮与转动齿轮之间,在中心形成有突起,设置为了上述驱动齿轮的突起而具有转动槽的凸轮,凸轮与上述斜舌挡止部的启动片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斜舌自动放开式数字门锁锁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凸轮所形成的转动槽形成于与驱动齿轮的中心形成同心圆的位置上的有限的区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斜舌自动放开式数字门锁锁体,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齿轮的突起形成于中心的同心圆上的任一位置。
CN202020219274.0U 2019-09-09 2020-02-27 斜舌自动放开式数字门锁锁体 Active CN21197466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111469 2019-09-09
KR1020190111469A KR102219675B1 (ko) 2019-09-09 2019-09-09 래치볼트 자동 풀림식 디지털 도어록 모티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74660U true CN211974660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76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19274.0U Active CN211974660U (zh) 2019-09-09 2020-02-27 斜舌自动放开式数字门锁锁体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219675B1 (zh)
CN (1) CN211974660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63094B (zh) * 2022-07-23 2023-09-15 深圳市皇家金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子锁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10429A (ja) * 1998-10-08 2000-04-18 Goal Co Ltd ハンドル錠
KR101301248B1 (ko) 2012-04-20 2013-08-28 삼성에스엔에스 주식회사 데드볼트의 우선 이송이 가능한 모티스 구조
KR101968278B1 (ko) * 2013-06-21 2019-04-12 아사아블로이코리아 주식회사 모티스의 양방향 작동구조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219675B1 (ko) 2021-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869274A (en) Automobile door lock and post
US7249791B2 (en) DOUBLEDEADLOCK™: A true combination door latch and deadbolt lock with optional automatic deadbolt locking when a door is latched
CN1788131B (zh) 用于引导门锁中的碰簧销锁死的装置
CN107339030A (zh) 带由儿童锁致动器驱动的双拉释放机构的车门用关闭闩锁
KR101193963B1 (ko) 모티스 및 이를 갖춘 도어록
CN211974660U (zh) 斜舌自动放开式数字门锁锁体
KR101436602B1 (ko) 트리거에 의한 록킹볼트의 즉시 잠금 기능을 갖는 모티스 잠금 장치
US5141266A (en) Sliding door rotary latch system
KR101767495B1 (ko) 양방향 열림 동작이 가능한 안티패닉 모티스락
KR101410865B1 (ko) 실내측, 실외측 손잡이 각각의 회전 상태에 상관없이 도어의 개방이 가능한 모티스 잠금 장치
CN114135169B (zh) 一种锁具及箱包
TWM487341U (zh) 汽車門鎖的解鎖機構
JP5358818B2 (ja) 扉用の施解錠装置
TWI743708B (zh) 碰簧銷自動解鎖型門鎖插芯
JP7244933B2 (ja) 反転ラッチ錠
WO2020085976A1 (en) A locking device
JP3353678B2 (ja)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CN210289427U (zh) 一种自动锁机构
JP4594682B2 (ja) 障子の補助施錠装置
JP3478750B2 (ja) 強化扉用施錠装置
JP3978600B2 (ja) レバーハンドルによる解錠機構
KR101371257B1 (ko) 차량의 슬라이딩 도어용 잠금장치
JPS5831960Y2 (ja) ドアロツク装置
CN117780185A (zh) 一种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
JPS5829236Y2 (ja) 自動車のフ−ドパネルロツ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