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80185A - 一种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80185A
CN117780185A CN202410133187.6A CN202410133187A CN117780185A CN 117780185 A CN117780185 A CN 117780185A CN 202410133187 A CN202410133187 A CN 202410133187A CN 117780185 A CN117780185 A CN 1177801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locking
lock cylinder
unlocking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331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一鸣
龚纯全
傅一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only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only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only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only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3318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801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80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801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锁体结构包括拨片组件、锁芯解锁拨片和锁芯上锁拨片,在锁芯拨块受钥匙驱动沿解锁方向转动时,驱动电机与齿轮组分离步骤为:解锁驱动部与锁芯拨块抵接以带动锁芯解锁拨片转动;第一解锁执行部与锁舌拨片抵接以带动锁舌拨片沿第一方向转动,以驱动锁舌解锁;第二解锁执行部与驱动电机抵接,以驱动驱动电机与齿轮组分离;锁芯拨块受钥匙驱动沿上锁方向转动时,驱动电机与齿轮组分离步骤为:上锁驱动部与锁芯拨块抵接以带动锁芯上锁拨片转动;第一上锁执行部与锁舌拨片抵接以带动锁舌拨片沿第一方向反向转动,以驱动锁舌上锁;第二上锁执行部与驱动电机抵接,以在锁舌上锁前驱动驱动电机与齿轮组分离。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房屋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门锁是控制房屋打开与关闭的重要结构之一。
现有的智能门锁主要通过指纹、密码以及感应卡这几种类型进行解锁操作,在内部芯片处理完毕后,控制电机带动从动件从而实现解锁动作,但是在目前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用于控制解锁的电机主要通过齿轮来进行传动,使得电机与传动齿轮的之间具有较大的阻力,在通过钥匙驱动开锁时,需要克服电机自身阻力才能完成开锁动作,使得操作开锁的力较大,影响客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智能门锁主要通过指纹、密码以及感应卡这几种类型进行解锁操作,在内部芯片处理完毕后,控制电机带动从动件从而实现解锁动作,但是在目前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用于控制解锁的电机主要通过齿轮来进行传动,使得电机与传动齿轮的之间具有较大的阻力,在通过钥匙驱动开锁时,需要克服电机自身阻力才能完成开锁动作,使得操作开锁的力较大,影响客户的使用体验。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智能门锁包括壳体、驱动电机、锁舌与锁芯,所述驱动电机适于通过齿轮组驱动所述锁舌伸缩;锁芯内适于插入钥匙以控制所述锁舌伸缩;
所述锁芯内设有锁芯拨块,所述锁芯拨块受所述钥匙驱动而转动;
锁体结构包括:
拨片组件,包括锁舌拨片,其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所述锁舌拨片与锁舌连接;
锁芯解锁拨片,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所述锁芯解锁拨片包括解锁驱动部、第一解锁执行部和第二解锁执行部;
锁芯上锁拨片,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所述锁芯上锁拨片包括上锁驱动部、第一上锁执行部和第二上锁执行部;
其中,所述锁芯拨块受所述钥匙驱动沿解锁方向转动时,所述解锁驱动部与所述锁芯拨块抵接以带动所述锁芯解锁拨片转动;所述第一解锁执行部与所述锁舌拨片抵接以带动所述锁舌拨片沿第一方向转动,以驱动所述锁舌解锁;所述第二解锁执行部与驱动电机抵接,以驱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齿轮组分离;
所述锁芯拨块受所述钥匙驱动沿上锁方向转动时,所述上锁驱动部与所述锁芯拨块抵接以带动所述锁芯上锁拨片转动;所述第一上锁执行部与所述锁舌拨片抵接以带动所述锁舌拨片沿第一方向反向转动,以驱动所述锁舌上锁;所述第二上锁执行部与所述驱动电机抵接,以在所述锁舌上锁前驱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齿轮组分离。
可选地,锁体结构还包括锁芯上锁离合片,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且所述锁芯上锁离合片与所述驱动电机抵接,
所述锁芯拨块受所述钥匙驱动沿上锁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上锁执行部与所述上锁离合片抵接以驱动其转动,使所述锁芯上锁离合片与所述驱动电机抵接,以在所述锁舌上锁前驱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齿轮组分离。
可选地,所述锁舌拨片上设有第一拨块和第二拨块,所述锁舌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拨块设于所述凹槽内以驱动所述锁舌运动;
所述锁芯拨块受所述钥匙驱动沿上锁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上锁执行部与所述第二拨块抵接以带动所述锁舌拨片沿第一方向反向转动,以驱动所述锁舌上锁。
可选地,在锁芯上锁拨片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上锁执行部与所述锁芯上锁离合片抵接,所述第一上锁执行部与所述第二拨块之间存在间隔,以在所述锁舌上锁前驱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齿轮组分离。
可选地,所述拨片组件还包括拉手拨片,与所述锁舌拨片固接;
所述锁芯拨块受所述钥匙驱动沿解锁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解锁执行部与所述拉手拨片抵接,以带动所述锁舌拨片沿第一方向转动,以驱动所述锁舌解锁。
可选地,在锁芯解锁拨片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解锁执行部与所述驱动电机抵接,所述第一解锁执行部与所述拉手拨片之间存在间隔,以在所述锁舌解锁前驱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齿轮组分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上锁执行部靠近所述第二拨块一侧为弧面,所述第二拨块与所述锁舌拨片转动连接,所述锁芯拨块受所述钥匙驱动沿上锁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拨块在所述第一上锁执行部弧面上滚动。
可选地,所述锁芯上锁离合片适于与所述第二上锁执行部一侧呈斜坡状,所述第二上锁执行部为与所述锁芯上锁拨片本体转动连接的滚轮;
所述锁芯拨块受所述钥匙驱动沿上锁方向转动时,所述滚轮在所述锁芯上锁离合片斜坡侧滚动,以驱动所述锁芯上锁离合片转动。
可选地,所述解锁驱动部、所述上锁驱动部设于所述锁芯拨块相对两侧,以使所述锁芯拨块沿解锁或上锁方向转动时,能与所述上锁驱动部或所述解锁驱动部抵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复位件,在所述锁芯拨块复位后,所述复位件驱动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锁芯解锁拨片复位;
所述锁芯拨块受所述钥匙驱动沿上锁方向转动时,所述锁舌上锁以带动所述拨片组件复位。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智能门锁包括壳体、驱动电机、锁舌与锁芯,所述驱动电机适于通过齿轮组驱动所述锁舌伸缩;锁芯内适于插入钥匙以控制所述锁舌伸缩,所述锁芯内设有锁芯拨块,所述锁芯拨块受所述钥匙驱动而转动;锁体结构包括拨片组件、锁芯解锁拨片和锁芯上锁拨片,拨片组件包括锁舌拨片,其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所述锁舌拨片与锁舌连接;锁芯解锁拨片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所述锁芯解锁拨片包括解锁驱动部、第一解锁执行部和第二解锁执行部;锁芯上锁拨片,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所述锁芯上锁拨片包括上锁驱动部、第一上锁执行部和第二上锁执行部;其中,所述锁芯拨块受所述钥匙驱动沿解锁方向转动时,所述解锁驱动部与所述锁芯拨块抵接以带动所述锁芯解锁拨片转动;所述第一解锁执行部与所述锁舌拨片抵接以带动所述锁舌拨片沿第一方向转动,以驱动所述锁舌解锁;所述第二解锁执行部与驱动电机抵接,以驱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齿轮组分离;
所述锁芯拨块受所述钥匙驱动沿上锁方向转动时,所述上锁驱动部与所述锁芯拨块抵接以带动所述锁芯上锁拨片转动;所述第一上锁执行部与所述锁舌拨片抵接以带动所述锁舌拨片沿第一方向反向转动,以驱动所述锁舌上锁;所述第二上锁执行部与所述驱动电机抵接,以在所述锁舌上锁前驱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齿轮组分离。
此结构的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通过设置拨片组件、锁芯解锁拨片和锁芯上锁拨片,故而在所述锁芯拨块受所述钥匙驱动沿解锁方向转动时,驱动电机与所述齿轮组分离步骤为:所述解锁驱动部与所述锁芯拨块抵接以带动所述锁芯解锁拨片转动;所述第一解锁执行部与所述锁舌拨片抵接以带动所述锁舌拨片沿第一方向转动,以驱动所述锁舌解锁;所述第二解锁执行部与驱动电机抵接,以驱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齿轮组分离;
所述锁芯拨块受所述钥匙驱动沿上锁方向转动时,驱动电机与所述齿轮组分离步骤为:所述上锁驱动部与所述锁芯拨块抵接以带动所述锁芯上锁拨片转动;所述第一上锁执行部与所述锁舌拨片抵接以带动所述锁舌拨片沿第一方向反向转动,以驱动所述锁舌上锁;所述第二上锁执行部与所述驱动电机抵接,以在所述锁舌上锁前驱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齿轮组分离。
综上,能够实现通过钥匙驱动开锁时,无需克服电机自身阻力才能完成开锁动作。
2.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在锁芯上锁拨片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上锁执行部与所述锁芯上锁离合片抵接,所述第一上锁执行部与所述第二拨块之间存在间隔,以在所述锁舌上锁前驱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齿轮组分离。
此结构的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在锁芯上锁拨片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上锁执行部与所述锁芯上锁离合片抵接,所述第一上锁执行部与所述第二拨块之间存在间隔,故而在锁芯上锁拨片刚开始转动时,第二上锁执行部便开始推动锁芯上锁离合片,进而推动驱动电机与所述齿轮组分离,而设置第一上锁执行部与所述第二拨块之间存在间隔,在驱动电机与所述齿轮组分离后,才开始推动第二拨块,实现上锁。
3.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在锁芯解锁拨片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解锁执行部与所述驱动电机抵接,所述第二解锁执行部与所述拉手拨片之间存在间隔,以在所述锁舌解锁前驱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齿轮组分离。
此结构的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为了能够实现在所述锁舌解锁前驱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齿轮组分离,在锁芯解锁拨片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二解锁执行部与驱动电机抵接,第二解锁执行部与拉手拨片之间存在间隔,故而在第二解锁执行部与拉手拨片抵接时,第二解锁执行部已经完成对驱动电机与所述齿轮组分离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处于上锁状态时的结构示意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处于开锁过程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处于开锁状态时的结构示意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处于开锁状态锁芯解锁拨片回正时的结构示意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处于上锁过程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处于完成上锁后的结构示意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锁体结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结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
2-驱动电机;
3-锁舌;
4-锁芯;41-锁芯拨块;
5-拨片组件;51-锁舌拨片;511-第一拨块;512-第二拨块;52-拉手拨片;
6-锁芯解锁拨片;61-解锁驱动部;62-第一解锁执行部;63-第二解锁执行部;
7-锁芯上锁拨片;71-上锁驱动部;72-第一上锁执行部;73-第二上锁执行部;
8-锁芯上锁离合片;
9-方钢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智能门锁包括壳体1、驱动电机2、锁舌3、锁芯4、拨片组件5、锁芯解锁拨片6、锁芯上锁拨片7和锁芯上锁离合片8,驱动电机2适于通过齿轮组驱动锁舌3伸缩;锁芯4内适于插入钥匙以控制锁舌3伸缩,拨片组件5套设在方钢连接座9上且拨片组件5能够相对方钢连接座9转动。其中,驱动电机2通过齿轮组驱动锁舌3伸缩,其结构采用现有技术,故其工作原理在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2与壳体1铰接,且驱动电机2与壳体1之间可设置扭簧等复位件以使驱动电机2在不受外力时候能够一直处于图1位置,此位置驱动电机2与其右侧的齿轮组啮合。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上侧设有用于放置锁舌3的通孔,锁舌3下侧部位设置有凹槽,安装时锁舌拨片51上的第一拨块511滑动设置在凹槽内部,以使锁舌拨片51能够带动锁舌3进入壳体1内部,同时锁舌3也能够上移带动锁舌拨片51复位。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锁芯4内设有锁芯拨块41,锁芯拨块41受钥匙驱动而转动;锁芯解锁拨片6与壳体1铰接于图7中A处,锁芯解锁拨片6包括解锁驱动部61、第一解锁执行部62和第二解锁执行部63,拨片组件5包括锁舌拨片51与拉手拨片52,拉手拨片52与锁舌拨片51固定连接。其中,锁舌拨片51与拉手拨片52均开设有圆形通孔以套设在方钢连接座9上,且圆形通孔能够在方钢连接座9上自由转动。
当锁芯拨块41受钥匙驱动沿解锁方向(图7中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解锁驱动部61与锁芯拨块41抵接以带动锁芯解锁拨片6绕A处顺时针转动,在锁芯解锁拨片6绕A处顺时针转动过程中,第一解锁执行部62与拉手拨片52左端凸出部位抵接以带动拉手拨片52沿图7中逆时针方向转动,进而通过拉手拨片52带动锁舌拨片51沿第一方向(图7中逆时针方向)转动,进而通过第一拨块511驱动锁舌3下移进入壳体1内部实现解锁;第二解锁执行部63与驱动电机2抵接,故而在锁芯解锁拨片6整体绕A处顺时针转动过程中,第二解锁执行部63推动驱动电机2沿图7中顺时针方向转动,以在锁舌3解锁前驱动驱动电机2与齿轮组分离。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实现在锁舌3解锁前驱动驱动电机2与齿轮组分离,在锁芯解锁拨片6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二解锁执行部63与驱动电机2抵接,第二解锁执行部63与拉手拨片52之间存在间隔,故而在第二解锁执行部63与拉手拨片52抵接时,第二解锁执行部63已经完成对驱动电机2与齿轮组分离过程。其中,上述锁芯解锁拨片6处于初始位置中初始位置指的是如图7所示的位置,即锁芯解锁拨片6还未受到锁芯拨块41推动时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解锁驱动部61内部设有左侧开口的槽,用于放置锁芯拨块41,且解锁驱动部61处于锁芯拨块41上端,使得在锁芯拨块41沿解锁方向(图7中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能够对解锁驱动部61推动。
在一些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拉手拨片52左端内侧转动设置有滚轮,且锁芯解锁拨片6处于拉手拨片52内侧,故而在锁芯解锁拨片6在图7中顺时针转动时,上述滚轮能够在第一解锁执行部62侧壁滚动。
在一些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拉手拨片52,第一解锁执行部62直接与锁舌拨片51抵接,具体的可在锁舌拨片51上设置凸起,用来与一解锁执行部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锁芯上锁拨片7与壳体1活动连接于B处,锁芯上锁拨片7包括上锁驱动部71、第一上锁执行部72和第二上锁执行部73,锁芯上锁离合片8与壳体1活动连接于C处,且锁芯上锁离合片8用于与驱动电机2抵接。
锁芯拨块41受钥匙驱动沿上锁方向(图8中顺时针)转动时,上锁驱动部71与锁芯拨块41抵接以带动锁芯上锁拨片7沿图8中顺时针方向转动,在锁芯上锁拨片7沿图8中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程中,第一上锁执行部72与锁舌拨片51上第二拨块512抵接以带动锁舌拨片51沿第一方向反向(图8中逆时针)转动,以通过锁舌拨片51上第一拨块511驱动锁舌3上锁,且由于第二上锁执行部73与驱动电机2抵接,故而在锁芯上锁拨片7沿图8中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程中,第二上锁执行部73推动驱动电机2与齿轮组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实现在锁舌3上锁前驱动驱动电机2与齿轮组分离,在锁芯上锁拨片7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二上锁执行部73与锁芯上锁离合片8抵接,第一上锁执行部72与第二拨块512之间存在间隔,故而在锁芯上锁拨片7刚开始转动时,第二上锁执行部73便开始推动锁芯上锁离合片8,进而推动驱动电机2与齿轮组分离,而设置第一上锁执行部72与第二拨块512之间存在间隔,在驱动电机2与齿轮组分离后,才开始推动第二拨块512,实现上锁。其中,上述的锁芯上锁拨片7处于初始位置中初始位置指的是门锁处于打开状态,锁芯上锁拨片7未受到锁芯拨块41推动时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锁芯上锁拨片7内部设有右侧开口的槽,用于放置锁芯拨块41,且上锁驱动部71处于锁芯拨块41下端,使得在锁芯拨块41沿上锁方向(图8中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能够对上锁驱动部71推动。
在一些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锁芯上锁离合片8适于与第二上锁执行部73一侧呈斜坡状,第二上锁执行部73为与锁芯上锁拨片7本体转动连接的滚轮;锁芯拨块41受钥匙驱动沿上锁方向转动时,滚轮在锁芯上锁离合片8斜坡侧向上滚动,以驱动锁芯上锁离合片8转动。
在一些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拨块512也为与锁舌拨片51转动连接的滚轮,第一上锁执行部72靠近第二拨块512一侧用于与此滚轮抵接,在锁芯拨块41沿上锁方向(图8中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推动锁芯上锁拨片7绕图8中B处顺时针转动,第一上锁执行部72推动第二拨块512上移,实现上锁。
在一些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锁芯上锁离合片8底部左侧边角处呈锐角设置,在锁芯上锁离合片8受到第二上锁执行部73推动时,锁芯上锁离合片8绕图8中C处逆时针转动,通过左侧边角下移以下压驱动电机2。
在本实施例中,解锁驱动部61、上锁驱动部71设于锁芯拨块41相对两侧,以使锁芯拨块41沿解锁或上锁方向转动时,能与上锁驱动部71或解锁驱动部61抵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把手式智能门锁,工作过程如下:
开锁步骤为:如图1至图3所示,图1为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处于上锁状态时的结构示意视图,图2为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处于开锁过程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视图,图3为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处于开锁状态时的结构示意视图。使用时,通过钥匙带动锁芯拨块41沿解锁方向(图1至图3中顺时针方向)转动,解锁驱动部61与锁芯拨块41抵接以带动锁芯解锁拨片6顺时针转动,在锁芯解锁拨片6顺时针转动过程中,第一解锁执行部62与拉手拨片52左端凸出部位抵接以带动拉手拨片5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进而通过拉手拨片52带动锁舌拨片51沿第一方向(图1至图3中逆时针方向)转动,进而通过第一拨块511驱动锁舌3下移进入壳体1内部实现解锁;在推动拉手拨片52前,第二解锁执行部63与驱动电机2抵接,故而在锁芯解锁拨片6整体顺时针转动过程中,第二解锁执行部63推动驱动电机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以在锁舌3解锁前驱动驱动电机2与齿轮组分离。
上锁步骤为:如图4至图6所示,图4为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处于开锁状态锁芯解锁拨片6回正时的结构示意视图,图5为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处于上锁过程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视图,图6为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处于完成上锁后的结构示意视图。使用时,锁芯拨块41受钥匙驱动沿上锁方向(图4至图6中逆时针)转动时,上锁驱动部71与锁芯拨块41抵接以带动锁芯上锁拨片7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在锁芯上锁拨片7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过程中,第一上锁执行部72与锁舌拨片51上第二拨块512抵接以带动锁舌拨片51沿第一方向反向转动,以通过锁舌拨片51上第一拨块511驱动锁舌3上锁,且由于第二上锁执行部73通过锁芯上锁离合片8与驱动电机2抵接,故而在第一上锁执行部72推动第二拨块512前,第二上锁执行部73能够通过锁芯上锁离合片8推动驱动电机2与齿轮组分离。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智能门锁包括壳体(1)、驱动电机(2)、锁舌(3)与锁芯(4),所述驱动电机(2)适于通过齿轮组驱动所述锁舌(3)伸缩;锁芯(4)内适于插入钥匙以控制所述锁舌(3)伸缩,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芯(4)内设有锁芯拨块(41),所述锁芯拨块(41)受所述钥匙驱动而转动;
锁体结构包括:
拨片组件(5),包括锁舌拨片(51),其与所述壳体(1)活动连接,所述锁舌拨片(51)与锁舌(3)连接;
锁芯解锁拨片(6),与所述壳体(1)活动连接,所述锁芯解锁拨片(6)包括解锁驱动部(61)、第一解锁执行部(62)和第二解锁执行部(63);
锁芯上锁拨片(7),与所述壳体(1)活动连接,所述锁芯上锁拨片(7)包括上锁驱动部(71)、第一上锁执行部(72)和第二上锁执行部(73);
其中,所述锁芯拨块(41)受所述钥匙驱动沿解锁方向转动时,所述解锁驱动部(61)与所述锁芯拨块(41)抵接以带动所述锁芯解锁拨片(6)转动;所述第一解锁执行部(62)与所述锁舌拨片(51)抵接以带动所述锁舌拨片(51)沿第一方向转动,以驱动所述锁舌(3)解锁;所述第二解锁执行部(63)与驱动电机(2)抵接,以驱动所述驱动电机(2)与齿轮组分离;
所述锁芯拨块(41)受所述钥匙驱动沿上锁方向转动时,所述上锁驱动部(71)与所述锁芯拨块(41)抵接以带动所述锁芯上锁拨片(7)转动;所述第一上锁执行部(72)与所述锁舌拨片(51)抵接以带动所述锁舌拨片(51)沿第一方向反向转动,以驱动所述锁舌(3)上锁;所述第二上锁执行部(73)与所述驱动电机(2)抵接,以在所述锁舌(3)上锁前驱动所述驱动电机(2)与所述齿轮组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锁体结构还包括锁芯上锁离合片(8),与所述壳体(1)活动连接,且所述锁芯上锁离合片(8)适于与所述驱动电机(2)抵接,
所述锁芯拨块(41)受所述钥匙驱动沿上锁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上锁执行部(73)与所述上锁离合片抵接以驱动其转动,使所述锁芯上锁离合片(8)与所述驱动电机(2)抵接,以在所述锁舌(3)上锁前驱动所述驱动电机(2)与所述齿轮组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拨片(51)上设有第一拨块(511)和第二拨块(512),所述锁舌(3)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拨块(511)设于所述凹槽内以驱动所述锁舌(3)运动;
所述锁芯拨块(41)受所述钥匙驱动沿上锁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上锁执行部(72)与所述第二拨块(512)抵接以带动所述锁舌拨片(51)沿第一方向反向转动,以驱动所述锁舌(3)上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锁芯上锁拨片(7)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上锁执行部(73)与所述锁芯上锁离合片(8)抵接,所述第一上锁执行部(72)与所述第二拨块(512)之间存在间隔,以在所述锁舌(3)上锁前驱动所述驱动电机(2)与所述齿轮组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组件(5)还包括拉手拨片(52),与所述锁舌拨片(51)固接;
所述锁芯拨块(41)受所述钥匙驱动沿解锁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解锁执行部(62)与所述拉手拨片(52)抵接,以带动所述锁舌拨片(51)沿第一方向转动,以驱动所述锁舌(3)解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锁芯解锁拨片(6)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解锁执行部(63)与所述驱动电机(2)抵接,所述第一解锁执行部(62)与所述拉手拨片(52)之间存在间隔,以在所述锁舌(3)解锁前驱动所述驱动电机(2)与所述齿轮组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锁执行部(72)靠近所述第二拨块(512)一侧为弧面,所述第二拨块(512)与所述锁舌拨片(51)转动连接,所述锁芯拨块(41)受所述钥匙驱动沿上锁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拨块(512)在所述第一上锁执行部(72)弧面上滚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上锁离合片(8)适于与所述第二上锁执行部(73)一侧呈斜坡状,所述第二上锁执行部(73)为与所述锁芯上锁拨片(7)本体转动连接的滚轮;
所述锁芯拨块(41)受所述钥匙驱动沿上锁方向转动时,所述滚轮在所述锁芯上锁离合片(8)斜坡侧滚动,以驱动所述锁芯上锁离合片(8)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驱动部(61)、所述上锁驱动部(71)设于所述锁芯拨块(41)相对两侧,以使所述锁芯拨块(41)沿解锁或上锁方向转动时,能与所述上锁驱动部(71)或所述解锁驱动部(61)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与所述壳体(1)之间设有复位件,在所述锁芯拨块(41)复位后,所述复位件驱动所述驱动电机(2)、所述锁芯解锁拨片(6)复位;
所述锁芯拨块(41)受所述钥匙驱动沿上锁方向转动时,所述锁舌(3)上锁以带动所述拨片组件(5)复位。
CN202410133187.6A 2024-01-30 2024-01-30 一种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 Pending CN1177801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33187.6A CN117780185A (zh) 2024-01-30 2024-01-30 一种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33187.6A CN117780185A (zh) 2024-01-30 2024-01-30 一种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80185A true CN117780185A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96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33187.6A Pending CN117780185A (zh) 2024-01-30 2024-01-30 一种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8018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179893A1 (en) Doubledeadlock: A true combination door latch and deadbolt lock with optional automatic deadbolt locking when a door is latched
US4941697A (en) Over-loading idling lock set
KR101142425B1 (ko) 도어록 해정장치
JPH08226263A (ja) カードキーを用いる施錠装置
US5651568A (en) Privacy snib mechanism
KR20090009954U (ko) 고정후크가 마련된 도어록 장치
CN117780185A (zh) 一种智能门锁用锁体结构
JPH08135279A (ja) 左右兼用型扉用ロックハンドル装置
JP7165013B2 (ja) 建具及び建具用のコントロールユニット
KR101767495B1 (ko) 양방향 열림 동작이 가능한 안티패닉 모티스락
CN108729766B (zh) 具有逃生功能的插锁手柄轴连接结构
CN114135169B (zh) 一种锁具及箱包
CN211974660U (zh) 斜舌自动放开式数字门锁锁体
CN211229835U (zh) 与主锁舌同步锁定和解锁的翻舌结构
CN107503568B (zh) 智能防盗机械锁
KR102486411B1 (ko) 여행용 가방의 잠금장치
CN218862307U (zh) 双开式门锁装置以及柜门
JP4235694B2 (ja) レバーハンドル錠機構
KR102581905B1 (ko) 푸시풀 핸들 조작이 가능한 오토래치형 도어 잠금장치
CN218759283U (zh) 一种简易横向机械密码锁
CN219220032U (zh) 一种按键式门锁
JPH0238742B2 (zh)
JPH0723494Y2 (ja) 錠 前
JP4235782B2 (ja) 摘み部出没型ラッチ錠
US7287403B2 (en) Hook lat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