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65837U - 壳体铸造模具 - Google Patents

壳体铸造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65837U
CN211965837U CN202020126368.3U CN202020126368U CN211965837U CN 211965837 U CN211965837 U CN 211965837U CN 202020126368 U CN202020126368 U CN 202020126368U CN 211965837 U CN211965837 U CN 211965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push rod
mold
cavity
mold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2636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志伟
陈凯
宋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ianwei Hengyi Aluminium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ianwei Hengyi Aluminium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ianwei Hengyi Aluminium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ianwei Hengyi Aluminium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2636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65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65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65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壳体铸造模具,包括左右设置的左模和右模,左模的右侧面上设有左塑型腔,右模的左侧面上设有右塑型腔;所述左模和右模合拢时,左塑型腔和右塑型腔合拢成塑型腔;所述左模和右模上均设有用来与砂芯连接的安装孔;所述左模的左侧设置有用来推动左模运动的左推板;所述右模的右侧设置有用来推动右模运动的右推板;所述左模和右模的前侧设置有用来推动左模和右模的前推板,所述前推板与左模之间设置有左前推杆,所述前推板与右模之间设置有右前推杆。本实用新型效解决了通用壳体铸造模具会带来的产品缺陷问题。

Description

壳体铸造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体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铸造模具,是指为了获得零件的结构形状,预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个和零件结构尺寸一样的空腔,再在该空腔中浇注流动性液体,该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状结构完全一样的零件了。铸造模具是铸造工艺中重要的一环。
现有的铸造模具多是用来制造砂型,即是用来形成砂型的成型腔。砂型又包括用来对产品内腔进行加工的砂芯。
而现在,需要生产一种能够进行动力转向引导的壳体,该壳体不仅其内部结构非常重要,其外部结构同样重要,为此只有在保证其内部结构的前提下,对外壁进行加工;一般而言,能够用已经成型的砂芯,来保证待浇筑产品的内部结构,但是很少有铸造模具能够和砂芯配合使用,为此还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有别于传统铸造模具,能够配合特定砂芯的壳体铸造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壳体铸造模具,用来解决通用铸造模具无法完成与砂芯配合加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铸造模具,包括左右设置的左模和右模,左模的右侧面上设有左塑型腔,右模的左侧面上设有右塑型腔;所述左模和右模合拢时,左塑型腔和右塑型腔合拢成塑型腔;所述左模和右模上均设有用来与砂芯连接的安装孔;所述左模的左侧设置有用来推动左模运动的左推板;所述右模的右侧设置有用来推动右模运动的右推板;所述左模和右模的前侧设置有用来推动左模和右模的前推板,所述前推板与左模之间设置有左前推杆,所述前推板与右模之间设置有右前推杆。
本方案的优点在于:
左模和右模通过左塑型腔和右塑型腔一起形成的塑型腔来铸造壳体,而左模和右模上都设置有用来与砂芯连接的安装孔,使砂芯能够放置在塑型腔内,塑型腔和砂芯一起完成对壳体内腔和外壁的塑型。通过左推板和右推板,分别推动左模和右模移动,完成合模和开模。通过前推板上的左前推杆和右前推杆,能够使左模和右模在合模后,受到前推板的推力,使合模得更加紧密。
本实用新型通过这样结构的铸造模具,能够配合砂芯完成对壳体的铸造加工,有效解决了通用铸造模具上存在的各种问题。
进一步,所述左模和右模的后侧设置有用来推动左模和右模的后推板,所述后推板与左模之间设置有左后推杆,所述后推板与右模之间设置有右后推杆。
通过左后推杆和右后推杆,使左模和右模能够与后推板连接。在需要开模的时候,可以拆卸掉左后推杆和右后推杆,就可以在不受后推板影响的前提下开模。
进一步,所述左前推杆和右前推杆均为上下设置的两根。
上下设置的两根,使连接更加紧密,受力更加均衡。
进一步,所述左后推杆和右后推杆均为上下设置的两根。
上下设置的两根,使连接更加紧密,受力更加均衡。
进一步,所述左前推杆和右前推杆均为中空结构,所述左前推杆与左塑型腔连通,所述右前推杆与右塑型腔连通;处于对角线位置上的一对左前推杆和右前推杆分别用来连接从塑型腔抽空气的真空泵,处于另一对角线位置上的另一对左前杆和右前杆用来连接向塑型腔浇筑金属液的罐装设备。
通过这样结构设置的左前推杆和右前推杆,能够将塑型腔内的空气均匀地向外抽出,使塑型腔内能够达到壳体铸造成型的压力要求。通过这样结构设置的左前推杆和右前推杆,能够将金属液均匀地罐装到塑型腔中,使塑型腔中铸造成型的壳体各部分均分布均匀。
进一步,所述左后推杆和右后推杆均为中空结构,所述左后推杆与左塑型腔连通,所述右后推杆与右塑型腔连通;处于对角线位置上的一对左后推杆和右后推杆分别用来连接从塑型腔抽空气的真空泵,处于另一对角线位置上的另一对左后杆和右后杆用来连接向塑型腔浇筑金属液的罐装设备。
通过这样结构设置的左后推杆和右后推杆,能够将塑型腔内的空气均匀地向外抽出,使塑型腔内能够达到壳体铸造成型的压力要求。通过这样结构设置的左后推杆和右后推杆,能够将金属液均匀地罐装到塑型腔中,使塑型腔中铸造成型的壳体各部分均分布均匀。
进一步,所述左推板与左模之间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左连接板。
对称设置的两个左连接板,能够更加牢固地连接左推板和左模,使通过左推板连接的外部动力机构能够更好地推动或者拉动左模移动。
进一步,所述右推板与右模之间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右连接板。
对称设置的两个右连接板,能够更加牢固地连接右推板和右模,使通过右推板连接的外部动力机构能够更好地推动或者拉动右模移动。
进一步,所述左模和右模的底端均设置有滑槽,所述左模和右模的下方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与滑槽相匹配的轨道;所述轨道沿左右方向延伸。
通过左模和右模底端的滑槽和基座上的轨道,使左模和右模能够滑动连接在基座上,使左模和右模能够在基座上相向运动合拢、合模,使左模和右模能够在基座上反向运动打开、开模。
进一步,所述基座下方设置有下推板,所述下推板的顶面上设置有贯穿基座的顶杆,所述顶杆用来将塑型腔内的壳体顶出塑型腔。
壳体是塑型腔内铸造成型的产品,通过下推板上的顶杆,将壳体推出塑型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前推板1、左推板2、左模3、壳体4、砂芯5、盖子6、后推板7、右推板8、轨道9、基座10、下推板11、底板12。
实施例一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壳体4铸造模具,包括左右安装的左模3和右模。左模3的右侧面上开有左塑型腔,左塑型腔的上侧、下侧和右侧均开口,用来配合完成壳体4左侧外表面的铸造成型。右模的左侧面上开有右塑型腔,右塑型腔的上侧、下侧和左侧均开口,用来配合完成壳体4右侧外表面的铸造成型。当左模3和右模合拢的时候,左塑型腔和右塑型腔合拢成一个完整的塑型腔,一起用来完成对壳体4外表面的铸造成型。
在左模3和右模上分别开有供砂芯5安装的安装孔。砂芯5上具有多个定位柱,这些定位柱与安装孔一一对应。在安装的时候,将砂芯5通过这些定位柱分别穿过左模3和右模上对应的安装孔,使砂芯5位于左模3和右模合拢的塑型腔中,通过砂芯5用来形成壳体4的内腔。
左模3和右模的四周分别安装用来推动并加压左模3和右模的前推板1、左推板2、后推板7和右推板8。左推板2和左模3之间连接有两个竖直安装的左连接板,两个左连接板沿着左模3前后方向的中垂线对称设置。同样,在右模和右推板8之间安装有两个右连接板,两个右连接板同样沿着右模前后方向的中垂线对称设置。
在前推板1和左模3之间安装有两个上下排列的左前推杆,在前推板1和右模之间安装有两个上下排列的右前推杆。在后推板7和左模3之间安装有两个上下排列的左后推杆,在后推板7和右模之间安装有两个上下排列的右后推杆。在左推板2和右推板8上连接用来驱动推板移动的动力机构,比如气缸、电机等,推板与这些动力机构的连接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左模3和右模的下方安装有基座10,基座10上镶嵌有两条轨道9,每条轨道9的纵截面呈“凸”字型结构。在左模3和右模的底端均开有对应轨道9的滑槽,通过滑槽,能够使左模3和右模沿着轨道9左右移动。通过动力机构推动左推板2和右推板8,使左推板2推动左模3,使右推板8推动右模,使左模3通过滑槽沿着轨道9左右滑动,使右模通过滑槽沿着轨道9左右滑动,使左模3和右模能够彼此靠近合模,使左模3和右模能够彼此分开开模。
在左模3和右模的后侧面上安装有后侧板,后侧板的顶端上一体成型有向上凸起的安装块,安装块上通过销钉连接有盖子6,盖子6可打开和关闭。当盖子6在向前关闭时,盖子6正好盖在壳体4和砂芯5的上方,盖子6和左模3、右模一起能够形成供壳体4塑型的空间。
基座10的下方安装有下推板11和底板12,下推板11位于底板12的上方,且下推板11的顶面上安装有四个向上伸出的顶杆,顶杆穿过基座10,与基座10上方的壳体4接触。下推板11和底板12都是正方形块状结构,四个顶杆均匀分布在下推板11的四个角落,这方便顶杆能够均匀向上推动壳体4,使铸造成型的壳体4,能够从塑型腔的顶端被推出。底板12的底面上安装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支脚,用来支撑底板12及整个壳体4铸造模具。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左推板2和左模3之间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左连接杆,右推板8和右模之间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右连接杆。每个推板对应的四个推杆分别安装在对应推板的四个角落方向,使推杆对模具的力能够均衡。在左推板2和右推板8上连接用来驱动推板移动的动力机构,比如气缸、电机等,推板与这些动力机构的连接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左前推杆、右前推杆、左后推杆和右后推杆都为中空管状结构。其中,位于对角线位置的左前推杆和右前推杆用来连接抽空气的真空泵,另一对位于对角线位置的左前推杆和右前推杆用来连接灌注金属液的灌装设备。同样,位于对角线位置的左后推杆和右后推杆用来连接抽空气的真空泵,另一对位于对角线位置的左后推杆和右后推杆用来连接灌注金属液的灌装设备。真空泵和罐装设备都是常用设备。本实施例这样用对角线位置的连接杆分别与真空泵和灌装设备连通,方便能够均匀地将金属液罐装到塑型腔中,方便能够均匀地将塑型腔中的空气抽出来。
以上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壳体铸造模具,包括左右设置的左模和右模,左模的右侧面上设有左塑型腔,右模的左侧面上设有右塑型腔;所述左模和右模合拢时,左塑型腔和右塑型腔合拢成塑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和右模上均设有用来与砂芯连接的安装孔;所述左模的左侧设置有用来推动左模运动的左推板;所述右模的右侧设置有用来推动右模运动的右推板;所述左模和右模的前侧设置有用来推动左模和右模的前推板,所述前推板与左模之间设置有左前推杆,所述前推板与右模之间设置有右前推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和右模的后侧设置有用来推动左模和右模的后推板,所述后推板与左模之间设置有左后推杆,所述后推板与右模之间设置有右后推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推杆和右前推杆均为上下设置的两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推杆和右后推杆均为上下设置的两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推杆和右前推杆均为中空结构,所述左前推杆与左塑型腔连通,所述右前推杆与右塑型腔连通;处于对角线位置上的一对左前推杆和右前推杆分别用来连接从塑型腔抽空气的真空泵,处于另一对角线位置上的另一对左前杆和右前杆用来连接向塑型腔浇筑金属液的罐装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推杆和右后推杆均为中空结构,所述左后推杆与左塑型腔连通,所述右后推杆与右塑型腔连通;处于对角线位置上的一对左后推杆和右后推杆分别用来连接从塑型腔抽空气的真空泵,处于另一对角线位置上的另一对左后杆和右后杆用来连接向塑型腔浇筑金属液的罐装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推板与左模之间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左连接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推板与右模之间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右连接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和右模的底端均设置有滑槽,所述左模和右模的下方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与滑槽相匹配的轨道;所述轨道沿左右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下方设置有下推板,所述下推板的顶面上设置有贯穿基座的顶杆,所述顶杆用来将塑型腔内的壳体顶出塑型腔。
CN202020126368.3U 2020-01-19 2020-01-19 壳体铸造模具 Active CN211965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26368.3U CN211965837U (zh) 2020-01-19 2020-01-19 壳体铸造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26368.3U CN211965837U (zh) 2020-01-19 2020-01-19 壳体铸造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65837U true CN211965837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72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26368.3U Active CN211965837U (zh) 2020-01-19 2020-01-19 壳体铸造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658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65837U (zh) 壳体铸造模具
CN111496192B (zh) 一种组合砂芯的成型方法
CN114799127B (zh) 一种整体空心副车架的低压金属型铸造方法
CN213350771U (zh) 一种地铁用铝合金壳体低压铸造模具
CN214442860U (zh) 异形结构铸件模具定位结构
CN210362228U (zh) 适用于汽车音响散热片的制造模具
CN201432079Y (zh) 水平分型叠箱砂型造型装置
CN111390121A (zh) 一种高效一出多阀盖砂芯模具铸造装置
CN206383407U (zh) 用于制造笔记本电脑上盖的模具
CN220923213U (zh) 儿童塑料坐便器水箱注塑模直斜块复合同步顶出脱模机构
CN111482555A (zh) 一种高效一出多阀盖砂箱模具
CN220880423U (zh) 一种浇铸阀门阀体的砂壳及其制造模具
CN109228187A (zh) 一种高精度冰箱配件注塑模具
CN212826582U (zh) 非接触式红外体温计模具装置
CN214185199U (zh) 一种石油管道输送控制阀阀体低压铸造模具
CN212598779U (zh) 一种压铸件凸台及渣包脱模机构
CN220698176U (zh) 一种折叠式推拉门加工模具
CN218310730U (zh) 一种上下砂型快速成型设备
CN220720030U (zh) 一种具有拆装结构的模具
CN215587837U (zh) 一种商用车轮毂用铸件脱模系统
CN212760981U (zh) 一种滑块模具
CN203711755U (zh) 用于同时制备水套芯和油道芯的垂直与水平复合式芯盒
CN211191883U (zh) 一种铝合金进气歧管盖冒口结构
CN210523780U (zh) 一种电机端盖铸造用双浇口浇铸模具
CN220329914U (zh) 一种电动机壳体铸造模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