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29914U - 一种电动机壳体铸造模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机壳体铸造模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29914U
CN220329914U CN202321987627.1U CN202321987627U CN220329914U CN 220329914 U CN220329914 U CN 220329914U CN 202321987627 U CN202321987627 U CN 202321987627U CN 220329914 U CN220329914 U CN 2203299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mold
motor housing
pair
tak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8762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建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hunhe Mould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hunhe Moul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hunhe Mould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hunhe Moul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8762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299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299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299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机壳体铸造模坯,包括下模和上模,还包括取模机构,所述取模机构安装于所述上模,且与成型的电机壳产品之间相互卡位;开模时,所述上模适于驱使所述取模机构上升,以使所述下模内的电机壳产品随着所述取模机构上升,随后所述取模机构适于使电机壳产品脱离卡位并下料。本实用新型通过取模机构与成型的电机壳产品之间相互卡位,取模机构随着上模的上升而上升,以使下模内的电机壳产品随着取模机构上升,随后取模机构中的驱动机构驱使一对模板远离,从而使电机壳产品脱离卡位并下料,实现了自动化的下料,省去人工操作,且脱模、下料过程顺畅,不易卡料。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机壳体铸造模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铸造模具技术领域,一种电动机壳体铸造模坯。
背景技术
电动机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设备之一,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电动机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以适应市场的需求,目前市场上电机壳大多采用铸造成型的方式进行生产。
例如专利公开号CN217849204U公开了一种电机壳体铸造模具,利用此类铸造模具铸造成型的电机壳产品在开模时本身温度较高,人工脱模时的操作具有一定危险性,且操作要求较高。如何快速且安全地进行脱模和下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在电机壳产品成型后能够快速且稳定地进行自动化脱模的铸造模具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实现脱模和下料的电动机壳体铸造模坯。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机壳体铸造模坯,包括下模和上模,还包括取模机构,所述取模机构安装于所述上模,且与成型的电机壳产品之间相互卡位;开模时,所述上模适于驱使所述取模机构上升,以使所述下模内的电机壳产品随着所述取模机构上升,随后所述取模机构适于使电机壳产品脱离卡位并下料。
进一步的,所述取模机构包括一对模板、驱动机构和卡位结构,一对所述模板分别滑动安装于所述上模,所述驱动机构适于分别驱动一对所述模板相向或相背运动,所述卡位结构与成型的电机壳产品之间进行卡位,开模时,所述取模机构上升并带着电机壳产品离开所述下模,随后所述驱动机构驱使一对所述模板相背运动,使所述卡位结构与电机壳产品脱离。
优选的,所述卡位结构包括一对第一凸起,一对所述第一凸起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模板的底部边缘处,所述第一凸起的截面形状为L型,合模后,所述上模、所述下模和所述第一凸起形成的型腔内形成电机壳产品,电机壳产品的顶部外边缘处形成有一圈凹槽,并与一对所述第一凸起之间形成卡位配合。
另一种优选,所述卡位结构包括第二凸起,第二凸起安装于其中一个所述模板的底部边缘处,所述第二凸起的内侧包括圆柱形的凸部,合模后,所述上模、所述下模和所述第二凸起形成的型腔内形成电机壳产品,电机壳产品的顶部外边缘处形成有线槽,并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形成卡位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模的驱动齿轮以及分别设置于一对所述模板顶部的一对传动齿条,当所述驱动齿轮转动时,一对所述传动齿条适于驱动一对所述模板进行相向或相背的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包括侧模、底模和模芯,所述侧模设置有四个,且每个所述侧模均设置有侧驱动部,四个所述侧模内壁均设有用于侧棱成型的成型槽,所述上模设有顶驱动部,四个所述侧模的外侧设有模具外箱,所述测驱动部固定于所述模具外箱上,以使四个所述侧模限位移动于所述模具外箱中,所述底模可拆卸的固定与所述模具外箱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模芯的底部设有模芯固定部,所述底模的顶部设有底模固定部,所述模芯固定部和所述底模固定部螺纹连接,以使所述模芯固定于所述底模上,所述上模、所述侧模、所述底模和所述模芯组合形成用于电动机外壳成型的型腔。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外箱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外设有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驱使所述下模移动至所述上模正下方时,所述底座适于将所述下模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设有电磁铁,当所述传送机构将所述下模移送至所述上模的正下方时,所述电磁铁启动;开模时,所述上模上升并将电动机外壳产品取走,所述传送机构适于将所述下模移送走,此时所述取模机构使电动机外壳产品下料,电动机外壳产品落入所述底座上进行收集。
进一步的,四个所述侧模合模时在顶部形成锥形槽,所述上模的底部与锥形槽密封相接,所述锥形槽的锥度大于所述上模底部的锥度,以使二者配合时形成有补偿空间。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取模机构与成型的电机壳产品之间相互卡位,取模机构随着上模的上升而上升,以使下模内的电机壳产品随着取模机构上升,随后取模机构中的驱动机构驱使一对模板远离,从而使电机壳产品脱离卡位并下料,实现了自动化的下料,省去人工操作,且脱模、下料过程顺畅,不易卡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下模的爆炸图。
图4是取模机构和第一种卡位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第一种电机壳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二种卡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二电机壳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模芯和底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座;2、外壳;3、侧驱动部;31、侧模连接点位;4、底座;5、升降座;6、顶驱动部;7、驱动机构;8、上模;81、第一模板;82、第二模板;9、卡位结构;10、侧模;11、底模;111、底模固定部;12、型腔;13、模芯;131、模芯固定部;14、第一凸起;15、传动齿条;16、电机壳产品;17、凹槽、18、侧棱;19、第二凸起;20、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的具体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
参照图1-8,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动机壳体铸造模坯,包括下模和上模8,其中上模8一般是带有驱动部件的,用以升降从而完成合模和开模;二者合模时形成用于电动机外壳成型的型腔12,显然,下模可以是整体式也可以是分体式,根据需要选择即可,本实施例中下模以分体式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电动机壳体铸造模坯还包括取模机构,取模机构安装于上模8的底部,实际上,取模机构也可以是上模8的一部分,取模机构与成型的电机壳产品16之间相互卡位,即电机壳产品16成型后,电机壳产品16上存在一部分与取模机构形成卡位,在取消卡位配合之前,成型的电机壳产品16就会随着取模机构或者说上模8进行移动;开模时,上模8适于驱使取模机构上升,也可以说取模机构随着上模8的上升而上升,以使下模内的电机壳产品16随着取模机构上升,随后取模机构适于使电机壳产品16脱离卡位并下料。
具体来说,如图2、图3、图4所示,取模机构包括一对模板、驱动机构7和卡位结构9,一对模板分别滑动安装于上模8,附图中具体是第一模板81和第二模板82,驱动机构7适于分别驱动一对模板相向(靠近)或相背(远离)运动,铸造时,卡位结构9与成型的电机壳产品16之间形成了卡位配合,于是开模时,上模8上升时,取模机构随之上升并带着电机壳产品16离开下模,随后驱动机构7驱使一对模板相背运动,使卡位结构9与电机壳产品16脱离,此时电机壳产品16就可以完成下料了,对于电机壳产品16的脱模和下料进行了连贯的运行,在电机壳产品16脱模后,移走下模,驱动机构7再驱使一对模板相背运动,从而解除卡位而使电机壳产品16下料,脱模容易、不易卡料,且随着上模8的上升自动进行脱模,随后驱动机构7作用下自动下料,操作简单而方便。值得一提的是,附图中顶座1和底座4之间的距离较小是为了方便附体示意,实际上二者之间的距离需要大一些,否则很难在成型后将电机壳产品16直接取出,如图1、图2,升降座5是用以安装上模8的部件,其与顶座1之间存在一定间隙以方便将电机壳产品16取出,在附图中并未体现,但不影响理解。
以下针对两种常见的电动机外壳提供对应的卡位结构9。
(1)生产的电机壳产品16如图5所示,其在顶部的边缘处具有凹槽17,于是如图4所示,对应的卡位结构9包括一对第一凸起14,一对第一凸起14分别安装于一对模板的底部边缘处,第一凸起14的截面形状为L型,显然由于第一模板81和第二模板82都是半圆形,于是单个第一凸起14也是半圆形,合模时,两个第一凸起14形成一整圈凸起,第一凸起14外侧面与下模顶部型腔12的腔壁应当是贴合的,在合模前注入熔融的原料,合模后上模8、下模和第一凸起14形成的型腔12内形成电机壳产品16,电机壳产品16的顶部外边缘处的凹槽17与一对第一凸起14之间形成卡位配合,在开模时,上模8上升,此时卡位结构9的位置会直接将电机壳产品16从下模里拽出来,从而实现脱模,而当第一模板81和第二模板82相互远离时,上述卡位配合就解除了,电机壳产品16就会掉落,实现下料,在这个过程中配合传送机构可以实现自动脱模和下料。
(2)生产的电机壳产品16如图7所示,其在一侧开有矩形的安装槽,并在槽内设有线槽20,于是如图6所示,对应的卡位结构9包括第二凸起19,第二凸起19安装于其中一个模板的底部边缘处,第二凸起19的内侧包括圆柱形的凸部,实际上如图6所示,第二凸起19由一块竖板和圆柱形的凸部组合形成,结合第一种卡位结构9的描述不难看出,卡位结构9可以根据电机壳产品16上对应的孔、槽等部分进行对应设置,可根据实际电机壳产品16进行改变,但生产的电机壳产品16侧面具有孔或槽等结构是必要的,如果没有的话,卡位结构9无法与电机壳产品16产生卡位配合。在本实施例中,合模后,上模8、下模和第二凸起19形成的型腔12内形成电机壳产品16,电机壳产品16的顶部外边缘处的线槽20与第二凸起19之间形成卡位配合,后续脱模和下料与第一种卡位结构9原理一致,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7可以有多种选择,优选的,驱动机构7包括设置于上模8的驱动齿轮以及分别设置于一对模板顶部的一对传动齿条15,当驱动齿轮转动时,一对传动齿条15适于驱动一对模板进行相向或相背的动作。传动齿条15可以参考图4,但传动齿轮并未附图中示出,并不影响理解。驱动机构7也可以是导轨、丝杆等形式,其实现原理较为简单,因而不进行赘述。
对于本实施例中的下模,下模包括侧模10、底模11和模芯13,其中优选的侧模10设置有四个,实际上三个、两个也都可以,每个侧模10均设置有侧驱动部3,侧模10外侧设有侧模连接位点31,就是用来安装和连接侧驱动部3的,四个侧模10内壁均设有用于侧棱18成型的成型槽,上模8设有顶驱动部6,顶驱动部6、侧驱动部3均可以是常见的气缸等电动伸缩部件,四个侧模10的外侧设有模具外箱2,测驱动部固定于模具外箱2上,以使四个侧模10限位移动于模具外箱2中,底模11可拆卸的固定与模具外箱2的底部。模芯13的底部设有模芯固定部131,底模11的顶部设有底模固定部111,模芯固定部131和底模固定部111螺纹连接,以使模芯13固定于底模11上,上模8、侧模10、底模11和模芯13组合形成用于电动机外壳成型的型腔12,显然本实施例中卡位结构9的外侧与型腔12的腔壁是贴合的。
为了便于生产,模具外箱2的底部设有底座4,底座4外设有传送机构,传送机构驱使下模移动至上模8正下方时,底座4适于将下模固定。现有的传送机构实现上述功能较为简单,因而不作赘述。
对于铸造时下模的固定,可以在底座4上设置电磁铁,当传送机构将下模移送至上模8的正下方时,电磁铁启动,从而将下模吸附,也可以设置现有的定位结构来实现下模的定位;开模时,上模8上升并将电动机外壳产品取走,此时上述电磁铁或者定位结构的作用取消,传送机构适于将下模移送走,此时取模机构使电动机外壳产品下料,电动机外壳产品落入底座4上进行收集。
显然,在铸造时,原料冷却凝固成型后,体积会有变化,为了防止这一变化对成型造型影响,四个侧模10合模时在顶部形成锥形槽,上模8的底部与锥形槽密封相接,锥形槽的锥度大于上模8底部的锥度,以使二者配合时形成有补偿空间,这个补偿空间使得在合模时可以加入稍微过量的原料,成型的型腔12装满时,多余的原料位于补偿空间里,当型腔12内成型后体积略缩小时,多余的原料会通过锥形槽和上模8底部配合后的缝隙流入,对型腔12内缺少的体积进行弥补,由于锥形槽和上模8底部配合的缝隙很小,成型后即使补偿空间内还存在少量凝固的原料,也不影响驱动机构7驱使一对模板远离而对成型的电机壳产品16进行下料。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申请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机壳体铸造模坯,包括下模和上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取模机构,所述取模机构安装于所述上模,且与成型的电机壳产品之间相互卡位;
开模时,所述上模适于驱使所述取模机构上升,以使所述下模内的电机壳产品随着所述取模机构上升,随后所述取模机构适于使电机壳产品脱离卡位并下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壳体铸造模坯,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模机构包括一对模板、驱动机构和卡位结构,一对所述模板分别滑动安装于所述上模,所述驱动机构适于分别驱动一对所述模板相向或相背运动,
所述卡位结构与成型的电机壳产品之间进行卡位,开模时,所述取模机构上升并带着电机壳产品离开所述下模,随后所述驱动机构驱使一对所述模板相背运动,使所述卡位结构与电机壳产品脱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壳体铸造模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结构包括一对第一凸起,一对所述第一凸起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模板的底部边缘处,所述第一凸起的截面形状为L型,合模后,所述上模、所述下模和所述第一凸起形成的型腔内形成电机壳产品,电机壳产品的顶部外边缘处形成有一圈凹槽,并与一对所述第一凸起之间形成卡位配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壳体铸造模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结构包括第二凸起,第二凸起安装于其中一个所述模板的底部边缘处,所述第二凸起的内侧包括圆柱形的凸部,合模后,所述上模、所述下模和所述第二凸起形成的型腔内形成电机壳产品,电机壳产品的顶部外边缘处形成有线槽,并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形成卡位配合。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壳体铸造模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模的驱动齿轮以及分别设置于一对所述模板顶部的一对传动齿条,当所述驱动齿轮转动时,一对所述传动齿条适于驱动一对所述模板进行相向或相背的动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机壳体铸造模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包括侧模、底模和模芯,所述侧模设置有四个,且每个所述侧模均设置有侧驱动部,四个所述侧模内壁均设有用于侧棱成型的成型槽,所述上模设有顶驱动部,四个所述侧模的外侧设有模具外箱,所述侧驱动部固定于所述模具外箱上,以使四个所述侧模限位移动于所述模具外箱中,所述底模可拆卸的固定与所述模具外箱的底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机壳体铸造模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的底部设有模芯固定部,所述底模的顶部设有底模固定部,所述模芯固定部和所述底模固定部螺纹连接,以使所述模芯固定于所述底模上,所述上模、所述侧模、所述底模和所述模芯组合形成用于电动机外壳成型的型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机壳体铸造模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外箱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外设有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驱使所述下模移动至所述上模正下方时,所述底座适于将所述下模固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机壳体铸造模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电磁铁,当所述传送机构将所述下模移送至所述上模的正下方时,所述电磁铁启动;开模时,所述上模上升并将电动机外壳产品取走,所述传送机构适于将所述下模移送走,此时所述取模机构使电动机外壳产品下料,电动机外壳产品落入所述底座上进行收集。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机壳体铸造模坯,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侧模合模时在顶部形成锥形槽,所述上模的底部与锥形槽密封相接,所述锥形槽的锥度大于所述上模底部的锥度,以使二者配合时形成有补偿空间。
CN202321987627.1U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电动机壳体铸造模坯 Active CN2203299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7627.1U CN220329914U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电动机壳体铸造模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7627.1U CN220329914U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电动机壳体铸造模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29914U true CN220329914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41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87627.1U Active CN220329914U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电动机壳体铸造模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299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329914U (zh) 一种电动机壳体铸造模坯
CN207172649U (zh) 一种开关面板注塑模具
CN214111295U (zh) 一种具有双重限位结构的塑胶模具
CN209682753U (zh) 一种大型包封模具
CN211683317U (zh) 一种带有顶出设备的注塑模具
CN209753934U (zh) 单缸机内腔活块的自动抽芯机构
CN215550608U (zh) 一种汽车车灯壳的注塑模具抽芯机构
CN213797626U (zh) 一种具有快速下料的模具
CN215703722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多方向脱模机构
CN112290352B (zh) 一种制造接线端子的加工装置及方法
CN216126516U (zh) 一种缸盖芯盒模具
CN215392045U (zh) 一种油缸齿条大行程二次滑块的模具结构及模具总成
CN214111301U (zh) 一种成型机的脱模装置
CN211965837U (zh) 壳体铸造模具
CN215242660U (zh) 一种用于注塑深腔壁薄塑料件的模具及注塑机
CN218505102U (zh) 一种快速成型注塑件的注塑模具
CN212736927U (zh) 一种用于模具的辅助装置
CN215882400U (zh) 用于成型灯配件的模具
CN216329478U (zh) 一种模具Logo出模方式结构
CN220008697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件模具
CN220883219U (zh) 一种塑料管件生产用的注塑模具
CN211221632U (zh) 一种对讲机模具用双推板斜顶顶出机构
CN217862634U (zh) 一种拖把桶注塑模具
CN216139344U (zh) 一种手机壳生产用注塑模具
CN210046936U (zh) 一种橡胶套的顶推脱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