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63673U - 一种火炬系统消烟蒸汽管线脱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火炬系统消烟蒸汽管线脱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63673U
CN211963673U CN202020356711.3U CN202020356711U CN211963673U CN 211963673 U CN211963673 U CN 211963673U CN 202020356711 U CN202020356711 U CN 202020356711U CN 211963673 U CN211963673 U CN 211963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cover
connecting pipe
dewater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567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Hui Zhi Petrochemical Fine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Hui Zhi Petrochemical Fine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Hui Zhi Petrochemical Fine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Hui Zhi Petrochemical Fine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5671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636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63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636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炬系统消烟蒸汽管线脱水装置,涉及蒸汽管脱水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消烟蒸汽管线在蒸汽的输送过程中会携带小水滴使得蒸汽的雾化质量较差的问题。一种火炬系统消烟蒸汽管线脱水装置,包括出口连接管;所述出口连接管固定连接在外脱水罩的顶部。该装置使得蒸汽能够分别冲击外脱水罩和内脱水罩的罩体,将蒸汽内部携带的小水滴凝结在外脱水罩和内脱水罩的罩体,沿着内脱水罩和外脱水罩的罩体流至该装置的底部,丝网盘块能够对蒸汽进行第三次过滤,将蒸汽内部的小水滴和杂质进一步净化,保证蒸汽的雾化质量,使得蒸汽能够充分的与火炬内的重组分气体混合燃烧,增强了火炬系统的环保系数。

Description

一种火炬系统消烟蒸汽管线脱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蒸汽管脱水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火炬系统消烟蒸汽管线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火炬系统是用来处理石油化工厂、炼油厂、化工厂及其其它工厂或装置无法回收和再加工的可燃和可燃有毒气体及蒸汽的特殊燃烧设施,是保证工厂安全生产、减少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满足火炬系统的环保要求,在火炬头顶部设置环状蒸汽喷射器以起到稳定火焰和冷却火炬头的作用,同时增加空气气流与火焰的混合,达到充分燃烧目的,火炬消烟蒸汽可与空气和火炬燃烧产生的重组分气体混合均匀,使火炬排放气燃烧稳定,消烟效果好。
如申请号为:CN201621002570.5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火炬装置排凝水系统,其设有一分水器,该分水器的入口通过管路、控制阀Ⅰ连接至火炬装置的蒸汽管线上消烟蒸汽控制阀前端;该分水器的出口通过管路、控制阀Ⅱ连接至火炬装置的蒸汽管线上消烟蒸汽控制阀后端;分水器的底部排凝口通过管路、控制阀Ⅲ与值班室取暖管线连接,中间接排污阀、疏水阀至地漏;分水器的顶部增加控制阀Ⅳ及安全阀,安全阀后直排大气。本实用新型中,蒸汽分水后,可有效提高消烟蒸汽运行效率,避免火炬冒黑烟或燃烧带液等不正常燃烧现象,缓解环保压力,减少与百姓纠纷。
现有的消烟蒸汽管线一般较长,在蒸汽的输送过程中内部的蒸汽容易凝结成小水滴连同蒸汽被一并输送至火炬的顶端被喷射进火炬头的内部,由于蒸汽内携带小水滴使得蒸汽的雾化质量较差,不能够充分的与火炬头火焰以及火焰燃烧所产生的重组分的气体进行反应,致使火炬系统环保系数降低,实用性不高。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火炬系统消烟蒸汽管线脱水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炬系统消烟蒸汽管线脱水装置,以解决现有消烟蒸汽管线一般较长,在蒸汽的输送过程中内部的蒸汽容易凝结成小水滴连同蒸汽被一并输送至火炬的顶端被喷射进火炬头的内部,由于蒸汽内携带小水滴使得蒸汽的雾化质量较差,不能够充分的与火炬头火焰以及火焰燃烧所产生的重组分的气体进行反应,致使火炬系统环保系数降低,实用性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火炬系统消烟蒸汽管线脱水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火炬系统消烟蒸汽管线脱水装置,包括出口连接管和排水管;所述出口连接管固定连接在外脱水罩的顶部;所述外脱水罩的底端焊接在进气连接管管体的连接环外侧;所述进气连接管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内脱水罩的底部;所述排水管固定连接在进气连接管管体连接环的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外脱水罩和内脱水罩的顶部、底部均为圆锥形状,且内脱水罩的顶面外侧设有均匀分布的分流孔,所述分流孔在竖直位置上位于进气连接管内径外侧的内脱水罩的斜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孔的顶面设有导流环,且导流环为竖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出口连接管的底部设有丝网盘块,且丝网盘块具有97-99%的空隙率。
进一步的,所述内脱水罩的侧面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泄水孔,且全部泄水孔总口径小于全部分流孔的总口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首先,该装置的外脱水罩和内脱水罩能够改变蒸汽在该装置内部的移动路径,使得蒸汽能够分别冲击外脱水罩和内脱水罩的罩体,将蒸汽内部携带的小水滴凝结在外脱水罩和内脱水罩的罩体,并在内脱水罩和外脱水罩罩体倾斜的设计下,沿着内脱水罩和外脱水罩的罩体流至该装置的底部,出口连接管的底部设有丝网盘块,能够对蒸汽进行第三次过滤,将蒸汽内部的小水滴和杂质进一步净化,保证蒸汽的雾化质量,使得蒸汽能够充分的与火炬内的重组分气体混合燃烧,增强了火炬系统的环保系数,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其次,泄水孔总口径小于分流孔总口径的设计使得被内脱水罩脱水一次的蒸汽在压力的作用下会优先从分流孔进入外脱水罩的内部,仅有少量蒸汽通过泄水孔进入外脱水罩,能够保证蒸汽通过该装置的顺畅性,且无论蒸汽以何种方式进入外脱水罩,蒸汽总能够冲击外脱水罩的顶部将蒸汽内部携带的小水滴凝结在外脱水罩的罩体上进行二次脱水,提高了该装置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出口连接管;2、外脱水罩;3、进气连接管;4、内脱水罩;5、排水管; 101、丝网盘块;401、分流孔;402、泄水孔;4011、导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炬系统消烟蒸汽管线脱水装置,包括出口连接管1 和排水管5;出口连接管1固定连接在外脱水罩2的顶部;外脱水罩2的底端焊接在进气连接管3管体的连接环外侧;进气连接管3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内脱水罩4的底部;内脱水罩4的分流孔401顶面设有导流环4011,且导流环4011为竖直设置,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该设计使得通过分流孔401进入外脱水罩2 的蒸汽会在压力的作用下笔直的通过分流孔401,并冲击外脱水罩2的顶部,将蒸汽内部携带的小水滴凝结在外脱水罩2顶部的罩体,提高了该装置的适应性;内脱水罩4的侧面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泄水孔402,且全部泄水孔402总口径小于全部分流孔401的总口径,如附图3所示,该设计使得被内脱水罩4脱水一次的蒸汽在压力的作用下会优先从分流孔401进入外脱水罩2的内部,仅有少量蒸汽会通过泄水孔402进入外脱水罩2,能够保证蒸汽通过该装置的顺畅性,且无论蒸汽以何种方式进入外脱水罩2,蒸汽总能够冲击外脱水罩2的顶部将蒸汽内部携带的小水滴凝结在外脱水罩2的罩体上进行二次脱水,提高了该装置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排水管5固定连接在进气连接管3管体连接环的底面。
其中,外脱水罩2和内脱水罩4的顶部、底部均为圆锥形状,且内脱水罩4 的顶面外侧设有均匀分布的分流孔401,分流孔401在竖直位置上位于进气连接管3内径外侧的内脱水罩4的斜面上,如附图2和附图4所示,该设计使得外脱水罩2和内脱水罩4能够改变蒸汽在该装置内部的移动路径,使得蒸汽能够分别冲击外脱水罩2和内脱水罩4的罩体,将蒸汽内部携带的小水滴凝结在外脱水罩2和内脱水罩4的罩体,并在内脱水罩4和外脱水罩2罩体倾斜的设计下,沿着内脱水罩4和外脱水罩2的罩体流至该装置的底部,能够保证蒸汽的雾化率,保证蒸汽的传输质量,提高了该装置的适应性。
其中,出口连接管1的底部设有丝网盘块101,且丝网盘块101具有97-99%的空隙率,如附图2所示,该设计使得丝网盘块101能够对蒸汽进行第三次过滤,将蒸汽内部的小水滴和杂质进一步净化,保证蒸汽的雾化质量,使得蒸汽能够充分的与火炬内的重组分气体混合燃烧,增强了火炬系统的环保系数。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将该装置的进气连接管3和出口连接管1与蒸汽管线进行贯通连接,此时蒸汽管线内部的蒸汽在压力的作用下会通过进气连接管3进入内脱水罩4的内部,并冲击内脱水罩4顶部的平面部位,泄水孔402总口径小于分流孔401总口径的设计使得被内脱水罩4脱水一次的蒸汽在压力的作用下会优先从分流孔401进入外脱水罩2的内部,仅有少量会蒸汽通过泄水孔402 进入外脱水罩2,能够保证蒸汽通过该装置的顺畅性,且无论蒸汽以何种方式进入外脱水罩2,蒸汽总能够冲击外脱水罩2的顶部将蒸汽内部携带的小水滴凝结在外脱水罩2的罩体上进行二次脱水,导流环4011为竖直设置的设计使得通过分流孔401进入外脱水罩2的蒸汽会在压力的作用下笔直的通过分流孔401,并冲击外脱水罩2的顶部,蒸汽在分别冲击内脱水罩4顶部平面部位和外脱水罩2 的顶部时,能够将蒸汽内部携带的小水滴凝结在外脱水罩2和内脱水罩4的罩体,并在内脱水罩4和外脱水罩2罩体倾斜的设计下,沿着内脱水罩4和外脱水罩2的罩体流至该装置的底部,能够保证蒸汽的雾化率,保证蒸汽的传输质量,最后蒸汽会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出口连接管1排出该装置的内部继续输送,出口连接管1底部的丝网盘块101能够对蒸汽进行第三次过滤,将蒸汽内部的小水滴和杂质进一步净化,保证蒸汽的雾化质量,使得蒸汽能够充分的与火炬内的重组分气体混合燃烧,增强了火炬系统的环保系数,在蒸汽不输送时可通过开启进气连接管3底部的排水管5将内部收集的水排出装置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5)

1.一种火炬系统消烟蒸汽管线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口连接管(1)和排水管(5);所述出口连接管(1)固定连接在外脱水罩(2)的顶部;所述外脱水罩(2)的底端焊接在进气连接管(3)管体的连接环外侧;所述进气连接管(3)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内脱水罩(4)的底部;所述排水管(5)固定连接在进气连接管(3)管体连接环的底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火炬系统消烟蒸汽管线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脱水罩(2)和内脱水罩(4)的顶部、底部均为圆锥形状,且内脱水罩(4)的顶面外侧设有均匀分布的分流孔(401),所述分流孔(401)在竖直位置上位于进气连接管(3)内径外侧的内脱水罩(4)的斜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火炬系统消烟蒸汽管线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孔(401)的顶面设有导流环(4011),且导流环(4011)为竖直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火炬系统消烟蒸汽管线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连接管(1)的底部设有丝网盘块(101),且丝网盘块(101)具有97-99%的空隙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火炬系统消烟蒸汽管线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脱水罩(4)的侧面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泄水孔(402),且全部泄水孔(402)总口径小于全部分流孔(401)的总口径。
CN202020356711.3U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火炬系统消烟蒸汽管线脱水装置 Active CN2119636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56711.3U CN211963673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火炬系统消烟蒸汽管线脱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56711.3U CN211963673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火炬系统消烟蒸汽管线脱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63673U true CN211963673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81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56711.3U Active CN211963673U (zh) 2020-03-20 2020-03-20 一种火炬系统消烟蒸汽管线脱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636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29503A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高温烟气净化装置
CN211963673U (zh) 一种火炬系统消烟蒸汽管线脱水装置
CN113457357B (zh) 一种用于三甘醇脱水的尾气除臭工艺及装置
CN208911683U (zh) 一种废矿物油净化过程中气体排放装置
CN116272212A (zh) 一种自动清理窑尾烟气的过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5951445U (zh) 一种废液焚烧炉系统
CN202844856U (zh) 一种双塔式急冷、喷淋脱硫净化一体化烟气净化装置
CN213433606U (zh) 一种焦及沥青烟尾气处理装置
CN204629524U (zh) 一种气体处理系统
CN211274055U (zh) 火化机尾气处理设备
CN110614006B (zh) 化纤丝全自动油烟净化处理方法
CN108361721A (zh) 一种用于沥青烟尾气安全焚烧的安全水封槽及其工作方法
CN211274194U (zh) 一种尾气回收装置
CN209295167U (zh) 一种烟气排放装置
CN104764026B (zh) 一种气体处理系统
CN208898803U (zh) 一种焦炉炉顶导烟装置
CN107224846B (zh) 一种气流缓冲型液封罐
CN207438613U (zh) 生物质半气化燃烧装置
CN102003721A (zh) 秸秆气化燃气净化方法及设备
CN218458950U (zh) 一种汽轮机主油箱油烟净化回收装置
CN207042233U (zh) 一种喷淋塔
CN112058041A (zh) 集束式脱硫塔
CN218665931U (zh) 一种煤气水分离呼吸气集中处理装置
CN217068109U (zh) 一种油类尾气净化装置
CN205261588U (zh) 一种用于垃圾堆体上的移动火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