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47945U - 一种有轨电车桥路接头排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轨电车桥路接头排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47945U
CN211947945U CN202020438352.6U CN202020438352U CN211947945U CN 211947945 U CN211947945 U CN 211947945U CN 202020438352 U CN202020438352 U CN 202020438352U CN 211947945 U CN211947945 U CN 2119479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capillary
water
bridge
abu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383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瑞雪
薛元
谯春丽
王智猛
刘菀茹
封志军
张东卿
代伟
李睿
肖杭
张涛
张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Priority to CN2020204383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479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479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4794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铁路桥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轨电车桥路接头排水结构,包括毛细透排水带一和集水管;毛细透排水带一设于桥台台背端面与填筑路堤端面之间,毛细透排水带一竖向设置,用来收集沿着桥路接头下渗的积水;集水管与毛细透排水带一的底部连通,集水管沿桥台横向方向设置且集水管的两端向外延伸至填筑路堤的坡脚外,用来横向排水,将接头处的下渗水沿着集水管从桥路接头内部排出。毛细透排水带材质轻薄,在桥路接头处产生的缝隙小,几乎不影响桥路过渡段的刚度,对行车的平顺性及安全性的影响小;此外,毛细透排水带和集水管均是工厂化预制,可现场拼装铺设,无须施工混凝土浇筑结构的排水槽,施工工序减少,施工工期缩短。

Description

一种有轨电车桥路接头排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铁路桥梁领域,特别是一种有轨电车桥路接头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公路、铁路桥梁建设中均存在大量的桥路相连段落,由于桥台是刚性结构、相连的路基为柔性结构,在桥路接头处常常形成接头缝,桥面和路基面的雨水便会沿接头缝下渗。如果接头处的排水性不好,雨水下渗会软化填筑土体,降低台背填土的稳定性,最终导致路面沉落,影响到桥路的平顺过渡甚至威胁到道路的运营安全。
在传统的桥梁桥台设计中,桥台盖梁(亦即台帽)与台背往往一起浇筑,没有在台背或盖梁上预留排水孔,也未设置相应的隔水层,雨水会继续下渗;而桥台台后基础往往被压实,不利于积水的下渗,桥台两侧的混凝土耳墙和锥坡的铺砌也阻碍了积水的横向排出,台后的渗水会长时间地积存。因此,迫切需求一种排水效果好、造价低、施工工艺简单,并符合环保要求,具有广阔推广应用前景的桥路接头排水结构。
申请号为CN201220442423.5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桥路接头排水结构,该排水结构包括:渗水盲材,设置于桥台台背与填筑路堤端面之间;透水土工布,铺设于渗水盲材与填筑路堤端面之间;排水槽结构,设置于渗水盲材底部,两侧向外延伸至填筑路堤的坡脚外。该排水结构能够解决桥路接头的排水问题,排出桥面和路基面的积水。但是,该结构存在两点不足:第一,由于渗水盲材较厚且需满铺于桥台台背与填筑路堤端面之间,导致桥路接头存在厚度为8~15cm的接头缝,影响行车的平顺性;排水结构过厚,导致渗水盲材与过渡段路基强度不一,造成过渡段路基与桥之间刚度突变,形成安全隐患,也影响行车的安全性;第二,排水槽结构作为入渗水与地基的隔水基础,包括混凝土基础、透水土工布、干砌片石和带孔波纹管;带孔波纹管设于混凝土基础内,干砌片石填充混凝土基础内空隙,透水土工布铺设于混凝土基础和干砌片石的顶面。该排水槽结构需要为带孔波纹管的放置,现场浇筑混凝土、铺砌干砌片石和铺设透水土工布,待排水槽结构成型稳定后再填筑路堤继续施工,工序冗长。
如今,有轨电车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因其建造成本低廉,建设周期较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大中城市的新城区、开发区及二级城市的骨干网络交通;有轨电车舒适性要求高、建设工期紧、工程投资相对较低。因此,结合有轨电车的工程特点,针对现有的路桥接头排水结构存在的渗水盲材过厚、影响桥路过渡段的平顺性且其施工工序冗长等问题,需要一种有轨电车桥路接头排水结构,不仅能快速排出桥面和路基面的积水,还能使桥路的过渡段更平顺过渡,缩短施工工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桥路接头排水结构中的渗水盲材过厚、造成过渡段路基与桥的刚度突变进而形成安全隐患,以及排水结构相对复杂导致施工工期长的问题,提供一种有轨电车桥路接头排水结构,不仅能快速排出桥面和路基面的积水,还对路桥过渡段的影响小,施工工期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有轨电车桥路接头排水结构,包括毛细透排水带一和集水管;毛细透排水带一设于桥台台背端面与填筑路堤端面之间,毛细透排水带一竖向设置,用来收集沿着桥路接头下渗的积水;集水管与毛细透排水带一的底部连通,集水管沿桥台横向方向设置且集水管的两端向外延伸至填筑路堤的坡脚外,用来横向排水,将接头处的下渗水沿着集水管从桥路接头内部排出。
毛细透排水带材质轻薄、厚度薄,可仅为2mm,在桥路接头处产生的缝隙小,几乎不影响桥路过渡段的刚度,对行车的平顺性及安全性的影响小;且其为高分子材料,抗老化,抗淤堵性能好、排水效率高,兼具排水和防水功能,使用寿命长。此外,毛细透排水带和集水管均是工厂化预制,可现场拼装铺设,无须施工浇筑混凝土排水槽。
本实用新型减小了排水结构的厚度,降低了排水结构对桥路过渡段刚度的影响,消除安全隐患;毛细透排水带一利用“毛细-虹吸”原理,主动吸取桥路接头缝隙处的积水,积水在毛细透排水带一的排水孔中不断累积、通过重力作用沿竖向设置的毛细透排水带一沉降到集水管,进而通过横向设置的集水管横向排出。桥路接头的积水排出迅速、且排水效果更好;排水结构简单轻薄,减少了施工工序,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
优选地,毛细透排水带一包括若干条,毛细透排水带一沿桥台横向方向间隔设置,节省材料的同时,保证桥台和路基之间的整体连接性。
优选地,相邻两条毛细透排水带一之间的间距为0.5-1.5m,排水性好。
优选地,毛细透排水带一的顶端与桥台表面之间距离0-0.1m;毛细透排水带一的顶端尽量靠近桥台表面,有利于促进毛细透排水带一主动吸水、减少积水,且桥路接头处缝隙细小,不影响桥路过渡段的整体刚度。
优选地,毛细透排水带一的顶端为封闭状态,以避免土壤颗粒进入。
优选地,毛细透排水带一的底端嵌在集水管的内部,利于接口密封,保证竖向集水和横向排水的连贯性。
优选地,毛细透排水带一包括开槽面一和光背面一,开槽面一与桥台背面相贴,光背面一朝向路基方向,施工便捷,防止在施工过程中排水孔堵塞。
优选地,集水管朝其一端设有至少1%的泄水坡度,利于积水快速排出。
优选地,集水管包括若干个ABS管、毛细透排水带二和联接套管;毛细透排水带二固定并覆盖于ABS管表面,毛细透排水带二包括开槽面二,开槽面二背离ABS管,相邻两个ABS管之间通过联接套管连接。ABS管之间采用联接套管相连,联接套管除了具有联接功能以外,还可将毛细透排水带二所收集的水分导入ABS管内部,以达到累积水流量向外引排的目的。
集水管采用可拆卸式结构,在施工埋设集水管时,可预先装配好集水管的结构,方便快捷,节约施工时间。
其中,可选择地,ABS管可由PVC管替代。ABS管和PVC管易粘接,性能稳定、抗冲击性好,使用寿命长,重量轻,安装简便、密封性好。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桥路接头排水结构由竖向收集水的毛细透排水带和横向排水的集水管构成,优化了排水结构的厚度,降低了对路桥过渡段刚度的影响,保证有轨电车平稳过渡,消除安全隐患。
2、本实用新型的桥路接头排水结构由竖向收集水的毛细透排水带和横向排水的集水管构成,能快速排出桥面和路基面积水,提高集吸与排水的效率,有效解决了有轨电车建设中桥路接头的排水问题。
3、本实用新型采用装配式的排水结构,施工方便快捷,施工工序短,极大缩短了施工工期。
4、本实用新型造价低、易于施工、可实现性强,经济环保,利于在有轨电车桥路接头排水建设方面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有轨电车桥路接头排水结构的截面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有轨电车桥路接头排水结构的正面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毛细透排水带一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毛细透排水带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集水管结构示意图。
图标:1-桥台;2-填筑路堤;3-毛细透排水带一;31-夹线钢钉;32-光背面一;33-开槽面一;4-集水管;41-ABS管;42-毛细透排水带二;43-联接套管;44-自攻牙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有轨电车桥路接头排水结构,如图1、2,包括毛细透排水带一3和集水管4;毛细透排水带一3设于桥台1台背端面与填筑路堤2端面之间,毛细透排水带一3竖向设置,用来收集沿着桥路接头下渗的积水;集水管4与毛细透排水带一3的底部连通,集水管4沿桥台1横向方向设置且集水管4的两端向外延伸至填筑路堤2的坡脚外,用来横向排水,将桥路接头处的下渗水沿着集水管4排出。
具体地,集水管4朝其一端设有至少1%的泄水坡度,利于积水快速排出。集水管4开设有槽口,毛细透排水带一3的底端通过该槽口嵌在集水管4的内部,接口附近的光背面一32采用矽胶与集水管4固定,保证毛细透排水带一3和集水管4相接的密闭性,利于竖向集水和横向排水。
如图2,毛细透排水带一3包括若干条,毛细透排水带一3沿桥台1横向方向间隔设置,节省材料的同时,保证桥台1和路基之间的整体连接性;相邻两条毛细透排水带一3之间的间距为0.5-1.5m。
如图3,毛细透排水带一3的顶端与桥台1表面之间距离0-0.1m;毛细透排水带一3的顶端尽量靠近桥台1表面,有利于促进毛细透排水带一3主动吸水、减少积水,且桥路接头处缝隙细小,不影响桥路过渡段的整体刚度。毛细透排水带一3的顶端通过夹线钢钉31固定在桥台1背面上,并将毛细透排水带一3的顶端以矽胶封闭,避免土壤颗粒进入。
如图3、4,毛细透排水带一3包括开槽面一33和光背面一32,开槽面一33紧贴于桥台1背面,垂直铺设,光背面一32朝向路基方向。
如图5,集水管4包括若干个ABS管41、毛细透排水带二42和联接套管43;毛细透排水带二42固定并覆盖于ABS管41表面,毛细透排水带二42的开槽面二背离ABS管,相邻两个ABS管41之间通过联接套管43连接。其中,毛细透排水带二42与集水管4之间可采用自攻牙螺丝44等连接件固定。ABS管41之间采用联接套管43相连,联接套管43除了具有联接功能以外,还可将毛细透排水带二42所收集的水分导入ABS管41内部,以达到累积水流量向外引排的目的。
集水管4采用可拆卸式结构,在施工埋设集水管4时,可预先装配好集水管4的结构,方便快捷,节约施工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有轨电车桥路接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毛细透排水带一(3)和集水管(4);所述毛细透排水带一(3)设于桥台(1)台背端面与填筑路堤(2)端面之间,所述毛细透排水带一(3)竖向设置;所述集水管(4)与所述毛细透排水带一(3)的底部连通,所述集水管(4)沿所述桥台(1)横向方向设置,且所述集水管(4)的两端向外延伸至所述填筑路堤(2)的坡脚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轨电车桥路接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透排水带一(3)包括若干条,所述毛细透排水带一(3)沿所述桥台(1)横向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轨电车桥路接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所述毛细透排水带一(3)之间的间距为0.5-1.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轨电车桥路接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透排水带一(3)的顶端与所述桥台(1)表面之间距离0-0.1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轨电车桥路接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透排水带一(3)的顶端为封闭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轨电车桥路接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透排水带一(3)的底端嵌在所述集水管(4)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轨电车桥路接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透排水带一(3)包括开槽面一(33)和光背面一(32),所述开槽面一(33)与桥台(1)背面相贴,所述光背面一(32)朝向路基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有轨电车桥路接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4)朝其一端设有至少1%的泄水坡度。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有轨电车桥路接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4)包括ABS管(41)、毛细透排水带二(42)和联接套管(43);所述毛细透排水带二(42)固定并覆盖于所述ABS管(41)表面,所述毛细透排水带二(42)包括开槽面二,所述开槽面二背离所述ABS管(41),相邻两个所述ABS管(41)之间通过所述联接套管(43)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有轨电车桥路接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BS管(41)由PVC管替代。
CN202020438352.6U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有轨电车桥路接头排水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479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8352.6U CN211947945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有轨电车桥路接头排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8352.6U CN211947945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有轨电车桥路接头排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47945U true CN211947945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67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3835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947945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有轨电车桥路接头排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479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29437A (zh) 复合排水隔离垫、基床防排水结构及边坡分层防排水结构
CN113073656B (zh) 一种支护桩桩间土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1947945U (zh) 一种有轨电车桥路接头排水结构
CN210975426U (zh) 预制装配式卵形槽暗排水沟系统
CN212479325U (zh) 暗挖隧道施工缝引流排水系统
CN103726514B (zh) 地下连续墙的防渗漏结构及防渗漏施工方法
CN215252077U (zh) 一种伸缩缝式路面排水装置
CN214657217U (zh) 一种地下隧道出入地与高架桥连接的过渡段结构
CN212895900U (zh) 一种重力式u型桥台台后排水结构
CN212129408U (zh) 一种缝隙式线性成品排水沟
CN206521804U (zh) 挖方路段排水系统
CN210140780U (zh) 防淤堵生态透水箱涵
CN211872410U (zh) 无砟轨道路基的防排水结构
CN211256548U (zh) 路缘石排水结构
CN220789281U (zh) 市政道路工程用路基
CN216947714U (zh) 一种改善透水性的人行道结构
CN112281914A (zh) 地下隧道出入地与高架桥连接的过渡段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6107873U (zh) 一种透水性路面
CN213681534U (zh) 一种设有排水结构的路基
CN210658386U (zh) 一种公路路基防滑坡装置
CN214460950U (zh) 一种市政道路透水结构
CN220246601U (zh) 一种用于隧道内沥青路面的排水沟、以及隧道沥青路结构
CN216515734U (zh) 一种用于下穿既有铁路工程的箱涵结构
CN216156390U (zh) 一种弃土场排水渠漫水涵洞
CN109281376A (zh) 一种自动截污暗渠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