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60950U - 一种市政道路透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道路透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60950U
CN214460950U CN202120329917.1U CN202120329917U CN214460950U CN 214460950 U CN214460950 U CN 214460950U CN 202120329917 U CN202120329917 U CN 202120329917U CN 214460950 U CN214460950 U CN 2144609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drainage
layer
water
perme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2991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晓烽
郑创雄
叶东鹏
黄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an'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an'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an'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an'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2991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609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609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609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道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透水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人行道和路沿,所述人行道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设置有排水座,所述排水座盖有排水隔网,所述路沿自顶部向下开设有种植层、透水层和暗沟,所述种植层与所述透水层由上至下相邻,所述透水层与所述暗沟由上至下间隔,所述透水层与暗沟之间竖直连通有透水管,所述种植层为泥土层,所述透水层为碎石层。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市政道路透水结构具有提高市政道路的透水性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市政道路透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道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市政道路透水结构。
背景技术
市政工程是指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在我国,市政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乡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比如常见的需要排污、防护、绿化的市政道路。
目前,市政道路的非机动车道由于其透水性能不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干燥,且在雨天时容易积水,不方便行人通行,造成该非机动车道出现沉降的现象以及路面凹陷的现象。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对现有的结构及缺陷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透水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市政道路的透水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道路透水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道路透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道路透水结构,包括人行道和路沿,所述人行道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设置有排水座,所述排水座盖有排水隔网,所述路沿自顶部向下开设有种植层、透水层和暗沟,所述种植层与所述透水层由上至下相邻,所述透水层与所述暗沟由上至下间隔,所述透水层与暗沟之间竖直连通有透水管,所述种植层为泥土层,所述透水层为碎石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行道的积水通过排水隔网透入排水沟的排水座内,并最终将人行道的积水排出,路沿的积水先是渗透至种植层供种植层的植物吸收,若路沿仍有较多的积水,积水便进一步渗透至透水层内,随后透水层的积水再通过透水管流入暗沟内,并最终将路沿的积水排水,通过人行道的渗透排水和路沿的渗透排水,使得该市政道路透水结构提高了市政道路的透水性能。
优选的,所述排水座的内侧与所述种植层连通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靠近所述种植层的一端呈渐缩的阶梯状,所述连接通道内由排水座往种植层的方向插入有连接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座内的积水能够通过连接管流入到路沿的种植层内,使得人行道的部分积水也能够被种植层的植物循环利用。
优选的,所述路沿内可取出地设置有填充座,所述填充座的底部可与所述透水管连通,所述透水层填充在所述填充座内,所述透水层的顶部找平并找平至与所述填充座的顶部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层通过填充在填充座内从而填充在路沿内,并且,由于填充座可取出,因此工人能够在路沿外将透水层填充在填充座,然后在路沿外对透水层的顶部找平,再最终将填充座和透水层同时放入到路沿内,达到便于填充透水层和便于找平透水层顶部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透水层的顶部铺设有土工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工布能够对种植层的泥土和透水层的碎石进行隔离,放置种植层和透水层之间的材料相互流失、相互混杂,从而保持种植层与透水层之间的整体结构,保证种植层和透水层之间的结构稳定。
优选的,所述排水座内设有导水座,所述导水座具有斜面,所述导水座的斜面由所述排水座的内侧往所述连接管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水座的斜面对排水座内的积水往靠近连接管的一侧聚集,从而便于排水座内的积水通过连接管流入到种植层内。
优选的,所述导水座呈直角梯形状,所述导水座的两侧梯形直角面分别与所述排水座的内侧壁和排水座的内底面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导水座的侧壁与排水座的内壁紧密贴合,使排水座与导水座之间的结构紧凑。
优选的,所述排水座的内底面铺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宽度等于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导水座之间的距离,所述底板挤紧于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导水座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管、底板和导水座之间沿水平方向相互抵紧,从而使得连接管、底板和导水座之间结构稳定。
优选的,所述排水隔网的水平两端连接有凸缘,所述排水座沿自身长度方向在两侧长边顶部开设有凹槽,两侧所述凹槽分别贯穿所述排水座的两侧内壁,两条所述凹槽分别对应两条所述凸缘,两条所述凸缘可分别一一对应地嵌入两条所述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隔网通过凸缘嵌入凹槽从而稳定放置在排水座的顶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人行道的渗透排水和路沿的渗透排水,使得该市政道路透水结构提高了市政道路的透水性能;
2.排水座内的积水能够通过连接管流入到路沿的种植层内,使得人行道的部分积水也能够被种植层的植物循环利用;
3.透水层通过填充在填充座内从而填充在路沿内,并且,由于填充座可取出,因此工人能够在路沿外将透水层填充在填充座,然后在路沿外对透水层的顶部找平,再最终将填充座和透水层同时放入到路沿内,达到便于填充透水层和便于找平透水层顶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市政道路透水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人行道;11、排水沟;21、排水座;211、凹槽;22、排水隔网;221、凸缘;3、路沿;4、种植层;5、透水层;51、填充座;6、暗沟;61、透水管;71、连接通道;72、连接管;73、导水座;74、底板;8、土工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市政道路透水结构。参照图1和图2,市政道路透水结构包括人行道1和路沿3,其中,路沿3位于人行道1的一侧,路沿3沿人行道1的长度方向开设。
人行道1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排水沟11,排水沟11为矩形沟,排水沟11的长边一侧与路沿3的侧壁连通。排水沟11设有排水座21,排水座21位水泥座,排水座21可通过支模和浇筑构造形成,从而保证排水座21的强度。排水座21的顶部与人行道1的路面保持平齐,从而保持人性道的平整,排水座21沿排水沟11的长度方向呈凹形,排水座21一侧长边外壁与排水沟11的内壁贴合,排水座21的另一侧长边外壁与路沿3贴合,并且,排水座21盖有排水隔网22,排水隔网22的顶部有排水座21的顶部平齐,从而保持人行道1的平整。
路沿3自顶部向下开设有种植层4、透水层5和暗沟6,种植层4与透水层5由上至下相邻,种植层4为泥土层,透水层5为碎石层。透水层5与暗沟6由上至下间隔,透水层5与暗沟6之间竖直连通有透水管61,使得透入到透水层5内的积水能够通过透水管61透入到暗沟6内,暗沟6与城市的下水管路连通,使得透过透水层5渗透的积水能够最终汇集到城市的下水管路系统中。
人行道1的积水通过排水隔网22透入排水沟11的排水座21内,并最终将人行道1的积水排出,路沿3的积水先是渗透至种植层4供种植层4的植物吸收,若路沿3仍有较多的积水,积水便进一步渗透至透水层5内,随后透水层5的积水再通过透水管61流入暗沟6内,并最终将路沿3的积水排水,通过人行道1的渗透排水和路沿3的渗透排水,使得该市政道路透水结构提高了市政道路的透水性能。
排水座21的内侧与种植层4连通有连接通道71,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通道71呈圆形。连接通道71靠近种植层4的一端呈渐缩的阶梯状,即连接通道71靠近种植层4的一端的直径变小,连接通道71内由排水座21往种植层4的方向插入有连接管72,连接管72对应连接通道71的形状呈圆管状,此时,排水座21内的积水能够通过连接管72流入到路沿3的种植层4内,使得人行道1的部分积水也能够被种植层4的植物循环利用。
路沿3内可取出地设置有填充座51,填充座51的底部可与透水管61连通,填充座51大体呈矩形座状,填充座51自顶部向下开设有呈矩形的填充腔,透水层5填充在填充座51内的填充腔,透水层5通过填充在填充座51内从而填充在路沿3内,具体的,透水层5的碎石粒径大于透水层5厚度的三份之二。填充后,透水层5的顶部需找平并找平至与填充座51的顶部平齐,由于填充座51可取出,因此工人能够在路沿3外将透水层5填充在填充座51,然后在路沿3外对透水层5的顶部找平,再最终将填充座51和透水层5同时放入到路沿3内,达到便于填充透水层5和便于找平透水层5顶部的效果。另外,透水层5的顶部铺设有土工布8,并且土工布8铺满透水层5的顶部,土工布8能够对种植层4的泥土和透水层5的碎石进行隔离,放置种植层4和透水层5之间的材料相互流失、相互混杂,从而保持种植层4与透水层5之间的整体结构,保证种植层4和透水层5之间的结构稳定。
排水座21内设有导水座73,导水座73具有斜面,导水座73的斜面由排水座21的内侧往连接管72倾斜,导水座73的斜面对排水座21内的积水往靠近连接管72的一侧聚集,从而便于排水座21内的积水通过连接管72流入到种植层4内。导水座73呈直角梯形状,导水座73的两侧梯形直角面分别与排水座21的内侧壁和排水座21的内底面贴合,使得导水座73的侧壁与排水座21的内壁紧密贴合,使排水座21与导水座73之间的结构紧凑。
排水座21的内底面铺设有底板74,底板74呈矩形薄板状,底板74的宽度等于连接管72与导水座73之间的距离,底板74的一端抵紧于连接管72的端部,另一端抵紧于导水座73的端面,使得底板74挤紧于连接管72和导水座73之间,此时,连接管72、底板74和导水座73之间沿水平方向相互抵紧,从而使得连接管72、底板74和导水座73之间结构稳定。
排水隔网22的水平两端连接有凸缘221,凸缘221沿排水隔网22的长度方向开设,凸缘221呈矩形条状,凸缘221的顶部与排水隔网22的顶部平齐。对应的排水座21沿自身长度方向在两侧长边顶部开设有凹槽211,两侧凹槽211分别贯穿排水座21的两侧内壁,两条凹槽211分别对应两条凸缘221的形状尺寸为矩形槽,两条凸缘221可分别一一对应地嵌入两条凹槽211内,排水隔网22通过凸缘221嵌入凹槽211从而稳定放置在排水座21的顶部。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市政道路透水结构的实施原理为:人行道1的积水通过排水隔网22透入排水沟11的排水座21内,并最终将人行道1的积水排出,路沿3的积水先是渗透至种植层4供种植层4的植物吸收,若路沿3仍有较多的积水,积水便进一步渗透至透水层5内,随后透水层5的积水再通过透水管61流入暗沟6内,并最终将路沿3的积水排水,通过人行道1的渗透排水和路沿3的渗透排水,使得该市政道路透水结构提高了市政道路的透水性能。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市政道路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行道(1)和路沿(3),所述人行道(1)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排水沟(11),所述排水沟(11)设置有排水座(21),所述排水座(21)盖有排水隔网(22),所述路沿(3)自顶部向下开设有种植层(4)、透水层(5)和暗沟(6),所述种植层(4)与所述透水层(5)由上至下相邻,所述透水层(5)与所述暗沟(6)由上至下间隔,所述透水层(5)与暗沟(6)之间竖直连通有透水管(61),所述种植层(4)为泥土层,所述透水层(5)为碎石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座(21)的内侧与所述种植层(4)连通有连接通道(71),所述连接通道(71)靠近所述种植层(4)的一端呈渐缩的阶梯状,所述连接通道(71)内由排水座(21)往种植层(4)的方向插入有连接管(7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沿(3)内可取出地设置有填充座(51),所述填充座(51)的底部可与所述透水管(61)连通,所述透水层(5)填充在所述填充座(51)内,所述透水层(5)的顶部找平并找平至与所述填充座(51)的顶部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层(5)的顶部铺设有土工布(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座(21)内设有导水座(73),所述导水座(73)具有斜面,所述导水座(73)的斜面由所述排水座(21)的内侧往所述连接管(72)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座(73)呈直角梯形状,所述导水座(73)的两侧梯形直角面分别与所述排水座(21)的内侧壁和排水座(21)的内底面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座(21)的内底面铺设有底板(74),所述底板(74)的宽度等于所述连接管(72)与所述导水座(73)之间的距离,所述底板(74)挤紧于所述连接管(72)和所述导水座(73)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隔网(22)的水平两端连接有凸缘(221),所述排水座(21)沿自身长度方向在两侧长边顶部开设有凹槽(211),两侧所述凹槽(211)分别贯穿所述排水座(21)的两侧内壁,两条所述凹槽(211)分别对应两条所述凸缘(221),两条所述凸缘(221)可分别一一对应地嵌入两条所述凹槽(211)内。
CN202120329917.1U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市政道路透水结构 Active CN2144609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29917.1U CN214460950U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市政道路透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29917.1U CN214460950U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市政道路透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60950U true CN214460950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18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29917.1U Active CN214460950U (zh) 2021-02-04 2021-02-04 一种市政道路透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609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28165U (zh) 生态透水路面
US8678710B2 (en) Rainwater channel drain
CN211815260U (zh) 一种便于恢复透水性能的透水铺装
CN109826065B (zh) 一种高填方路基防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5970764A (zh) 一种排水路面的铺设方法
CN210975426U (zh) 预制装配式卵形槽暗排水沟系统
CN110983907A (zh) 一种装配式自排水人行道
CN214460950U (zh) 一种市政道路透水结构
CN216712589U (zh) 一种透水性水泥砼路面
CN216786729U (zh) 一种防止路面积水的新型生态透水道路结构
CN213625026U (zh) 一种排水性路面结构组合
CN212895755U (zh) 一种城市道路人行道排水装置
JPS6022153Y2 (ja) 道路側溝からの雨水を貯留・潅水・浸透させる装置
CN210856844U (zh) 一种适用于下沉式绿地旁人行道的截污排水系统
CN211256548U (zh) 路缘石排水结构
CN210238171U (zh) 一种园区内人行、车行道路
CN111749073A (zh) 一种基于既有道路基层透水改造技术
CN110616619A (zh) 一种便于渗水的草坪场地及施工方法
CN218345843U (zh) 一种市政路面人行道雨水收集装置
CN216838801U (zh) 一种城市透水路面
CN220789281U (zh) 市政道路工程用路基
CN221029376U (zh) 一种给排水的透水路面结构
CN215858097U (zh) 一种海绵城市排水系统
CN111593628B (zh) 多功能自紧固透水环保绿化砖
CN215829179U (zh) 一种海绵道路雨水收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