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56390U - 一种弃土场排水渠漫水涵洞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弃土场排水渠漫水涵洞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156390U CN216156390U CN202122260835.9U CN202122260835U CN216156390U CN 216156390 U CN216156390 U CN 216156390U CN 202122260835 U CN202122260835 U CN 202122260835U CN 216156390 U CN216156390 U CN 2161563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lvert
- bottom plate
- drainage channel
- panel
- flo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弃土场排水渠漫水涵洞,包括弃土场、排水渠,底板、涵身、盖板、面板、防渗层、网片、侧墙;所述底板位于排水渠底部,所述涵身为多根立柱分别与底板和盖板连接,所述面板横向放置于排水渠左右两侧,所述防渗层位于底板下方,所述防渗层和底板呈梯形,所述网片安装固定在防渗层下方,所述侧墙位于面板上方两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弃土场排水渠漫水涵洞既能排水又能作为道路连接两岸交通的结构物,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弃土场排水渠漫水涵洞。
背景技术
目前,在山区公路或铁路工程中,弃土场往往只能选择在山区深“V”地形中,该种地形一般发育有河沟,汇水面积大,且左、右岸两侧山区均有居民区。在弃土场完成后一般都要在顶面设置一条永久的、断面较大的排水渠,这样排水渠将隔段左、右岸交通,为了保证左、右岸居民出行道路的通畅,一般有两种解决方案,第一种从弃土场上游或下游改路设置桥梁跨越原始河沟,连接左、右岸交通;第二种直接跨越弃土场上部排水渠顺接左、右岸原道路。显然前者工程造价高,两岸边坡陡峭时,施工难度也大;后者容易实现,工程造价也较低。当然,如何直接跨越也是一个难题,若在弃土场设置桥梁跨越存在因弃土场变形位移桩基被剪断及造成桥梁失稳的风险,且在弃土场上设置桩基技术上一般不采纳;采用涵洞跨越需要的过流断面较大,只能采用多孔涵洞,但工程造价也不小,特别是对道路通行等级要求相对较低时意义不大。所以,寻求一种介于桥梁和涵洞中间的,在遇到中小暴雨时能够保证正常的交通通行能力,遇到特大暴雨时也能保证具有一定的过流断面,且施工难度小、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工程造价低的跨越山区弃土场排水渠,同时保证左、右岸正常通行条件的结构物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遇到中小暴雨时能够保证正常的交通通行能力,遇到特大暴雨时也能保证具有一定的过流断面,且施工难度小、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工程造价低的排水渠漫水涵洞。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弃土场排水渠漫水涵洞,包括:弃土场、排水渠,底板、涵身、盖板、面板、防渗层、网片、侧墙;所述底板位于排水渠底部,所述涵身为多根立柱分别与底板和盖板连接,所述面板横向放置于排水渠左右两侧,所述防渗层位于底板下方,所述防渗层和底板呈梯形,所述网片安装固定在防渗层下方,所述侧墙位于面板上方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上方纵向两侧安装有护栏。
进一步地,所述在面板和盖板之间有结构缝,结构缝宽度为2cm。
进一步地,所述两边面板为倾斜设置,向盖板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防渗层采用粘土+防渗土工膜+粘土的三明治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弃土场排水渠漫水涵洞是一种既能排水又能作为道路连接两岸交通的结构物,正常情况下利用3个过水涵孔排水,遇超标洪水时可漫过涵顶排水,确保过流断面,其底板与排水渠底板组合设计。防渗层和底板呈梯形及两边面板为倾斜设置使其受力情况更好。基底采用“10cm粘土+防渗土工膜+10cm粘土”的防渗层,底板配置钢筋网片,能够防止渗水和预防开裂,另外,其采用固结式涵身,即涵身上、下部分别深入底板和盖板,固结式连接,稳定性好,适应变形能力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弃土场排水渠漫水涵洞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弃土场排水渠漫水涵洞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弃土场排水渠漫水涵洞防渗层结构图。
图中:1-弃土场,2-排水渠,3-底板,4-涵身,5-盖板,6-涵孔,7-面板,8-防渗层,9-网片,10-结构缝,11-侧墙,12-护栏,13-粘土,14-防渗土工膜。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中”、“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一种弃土场排水渠漫水涵洞,包括:弃土场1、排水渠2,底板3、涵身4、盖板5、面板7、防渗层8、网片9、侧墙11;所述底板3位于排水渠2底部,所述涵身4为多根立柱分别与底板3和盖板5连接,所述面板7横向放置于排水渠2左右两侧,所述防渗层8位于底板3下方,所述防渗层8和底板3呈梯形,所述网片9安装固定在防渗层8下方,所述侧墙11位于面板7上方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5上方纵向两侧安装有护栏12。
进一步地,所述在面板7和盖板5之间有结构缝10,结构缝10宽度为2cm。
进一步地,所述两边面板7为倾斜设置,向盖板5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防渗层8采用粘土+防渗土工膜+粘土的三明治结构。
具体制作方法:首先,将弃土场1碾压回填后按照排水渠2及漫水涵洞结构型式反挖成槽,然后施做防水层8,先铺设一层10cm粘土 在排水渠2上,夯实后铺设防渗土工膜,然后再铺设一层10cm粘土并夯实;防水层8完成后分别铺设(钢筋)网片9和底板3,然后将(固结式)涵身4插入网片9中,网片9用混凝土块垫起距离底板3cm,然后浇筑混凝土到底板3;再然后,绑扎底板3上方涵身4的钢筋,然后浇筑涵身4混凝土;随后,绑扎盖板5钢筋,并浇筑盖板5混凝土;然后,浇筑排水渠2左、右岸两侧的(混凝土)面板7,面板7与盖板5间设置2cm结构缝10,结构缝10采用泡沫板填塞;最后,浇筑排水渠2左、右岸两侧侧墙11混凝土,施工钢结构护栏12,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开放交通,这样,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弃土场排水渠漫水涵洞就施工完成了。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对其作处种种变化。
Claims (5)
1.一种弃土场排水渠漫水涵洞,其特征在于,包括弃土场(1)、排水渠(2),底板(3)、涵身(4)、盖板(5)、面板(7)、防渗层(8)、网片(9)、侧墙(11);所述底板(3)位于排水渠(2)底部,所述涵身(4)为多根立柱分别与底板(3)和盖板(5)连接,所述面板(7)横向放置于排水渠(2)左右两侧,所述防渗层(8)位于底板(3)下方,所述防渗层(8)和底板(3)呈梯形,所述网片(9)安装固定在防渗层(8)下方,所述侧墙(11)位于面板(7)上面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弃土场排水渠漫水涵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板(5)上面纵向两侧安装有护栏(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弃土场排水渠漫水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面板(7)和盖板(5)之间有结构缝(10),结构缝(10)宽度为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弃土场排水渠漫水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边面板(7)为倾斜设置,向盖板(5)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弃土场排水渠漫水涵洞,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层(8)采用粘土(13)+防渗土工膜(14)+粘土(13)的三明治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260835.9U CN216156390U (zh) | 2021-09-17 | 2021-09-17 | 一种弃土场排水渠漫水涵洞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260835.9U CN216156390U (zh) | 2021-09-17 | 2021-09-17 | 一种弃土场排水渠漫水涵洞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156390U true CN216156390U (zh) | 2022-04-01 |
Family
ID=80852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260835.9U Active CN216156390U (zh) | 2021-09-17 | 2021-09-17 | 一种弃土场排水渠漫水涵洞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156390U (zh) |
-
2021
- 2021-09-17 CN CN202122260835.9U patent/CN21615639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320352B (zh) | 一种多功能钢板桩围堰的施工方法 | |
AU2019202413B2 (en) | Improved concrete road pavement with more sustainability benefits | |
CN106168031B (zh) | 一种多功能钢板桩围堰 | |
CN114575208A (zh) | 一种便于预制安装的陡坡路基结构 | |
CN212895900U (zh) | 一种重力式u型桥台台后排水结构 | |
CN216156390U (zh) | 一种弃土场排水渠漫水涵洞 | |
CN112031119A (zh) | 一种用于山区地形的大断面排洪沟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7324788U (zh) | 一种便于预制安装的陡坡路基结构 | |
CN107326791A (zh) | 一种漫水桥的改进方法及结构 | |
CN113373865B (zh) | 一种框架式堤塘结构 | |
JP2518390Y2 (ja) | 張出歩道ブロック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張出歩道構造 | |
CN215252077U (zh) | 一种伸缩缝式路面排水装置 | |
CN211498975U (zh) | 一种浅覆土地下结构的抗浮结构 | |
CN211948539U (zh) | 一种半幅路基半幅隧道的道路结构 | |
CN211079770U (zh) | 一种无砟轨道高速铁路的抗隆支护结构 | |
CN111042214A (zh) | 一种浅覆土地下结构的抗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4737031U (zh) | 一种铁路短路基 | |
CN111119231A (zh) | 一种半幅路基半幅隧道的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20132889U (zh) | 一种边坡回填土排滤水系统及边坡回填结构 | |
CN219690466U (zh) | 一种多功能的船闸桩墙组合式垂直支护结构 | |
CN221566878U (zh) | 一种降低路面填高的防浪墙与压力式排水箱涵组合结构 | |
CN221740897U (zh) | 一种高填路基双层暗埋式拱桥结构 | |
CN218779259U (zh) | 一种轻质混凝土路基结构 | |
CN214529994U (zh) | 一种路基加宽结构 | |
RU2288986C2 (ru) |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земляного полотн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