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45204U - 桁架翻转机 - Google Patents

桁架翻转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45204U
CN211945204U CN202020435914.1U CN202020435914U CN211945204U CN 211945204 U CN211945204 U CN 211945204U CN 202020435914 U CN202020435914 U CN 202020435914U CN 211945204 U CN211945204 U CN 2119452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uss
overturning
rack
arranging
arran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3591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兴华
刘亮
王海峰
刘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fang Hess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gfang Hess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gfang Hess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gfang Hess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3591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452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452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452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桁架翻转机,属于混凝土轨枕加工技术领域,包括翻转机构、整理机架、整理推板机构、整理驱动机构和控制单元;翻转机构用于使桁架进行180°倒置翻转;整理机架设于翻转机构的前侧;整理推板机构分别设于整理机架的两侧,且与整理机架沿第一路径滑动配合,第一路径垂直于前后方向;整理驱动机构分别与整理机架和整理推板机构连接;控制单元分别与翻转机构和整理驱动机构通讯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桁架翻转机对翻转后的桁架起到整理作用,有效避免了因桁架加工误差或翻转后位置误差对后续加工精度的影响,提高混凝土轨枕的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桁架翻转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轨枕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桁架翻转机。
背景技术
混凝土轨枕是一项重要的铁路建设用器材,桁架是混凝土轨枕中的重要支撑构件,一组混凝土轨枕中一般具有多个相互平行的桁架。当完成桁架的初步加工工序后,需要对多个桁架进行翻转,翻转后的多个桁架会被同时吊运到下一工序中座进一步加工。现有的翻转工序一般都依靠操作人员手工进行,工作强度大,并且,由于桁架的加工误差、翻转时造成的位置误差等因素的影响,桁架的中心不能与生产线预设的中心相互对应,造成下一工位中挡浆夹在工作过程中出现误差,影响后续制造的精确性,不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桁架翻转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桁架在翻转后中心不能与设备预设中心对应,造成后续加工误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桁架翻转机,包括:
翻转机构,用于接收桁架,并用于使桁架进行180°倒置翻转;
整理机架,设于所述翻转机构的前侧,用于承托被180°倒置翻转的桁架;
整理推板机构,分别设于所述整理机架的两侧,且与所述整理机架沿第一路径滑动配合,所述第一路径垂直于前后方向;
整理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整理机架和所述整理推板机构连接,用于驱动位于所述整理机架两端的所述整理推板机构同步相背或同步相向移动;以及
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翻转机构和所述整理驱动机构通讯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整理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件,设于所述整理机架上,且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与所述整理推板机构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整理推板机构一一对应,并用于驱动所述整理推板机构沿所述第一路径移动,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驱动件通讯连接;
第一同步杆,所述第一同步杆的中心与所述整理机架通过中心转轴转动配合;以及
第二同步杆,与所述整理推板机构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同步杆的一端与所述整理推板机构转动配合,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同步杆的端部转动配合,多个所述第二同步杆围绕所述中心转轴呈中心对称分布。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翻转机构包括:
基础机架,用于承托桁架;
翻转转轴,与所述基础机架的前部转动配合;
翻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翻转转轴转动;以及
翻转支架,一端与所述翻转转轴固接,另一端部设有用于抓握桁架的机械手;
所述翻转驱动组件和所述机械手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通讯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桁架翻转机还包括:
第一感应器,分别沿所述第一路径设于所述基础机架两端,用于感测桁架是否正确放置于所述基础机架上;
第二感应器,设于所述基础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翻转转轴的后侧,用于感测所述翻转支架是否位于预设初始位置;
第三感应器,设于所述基础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翻转转轴的前侧,用于感测所述翻转支架是否位于预设翻转位置;
感应挡板,固设于所述翻转转轴上,并用于随着所述翻转转轴的转动分别触发所述第二感应器和所述第三感应器;
第四感应器,分别沿所述第一路径设于所述整理机架两端,用于感测桁架是否正确放置于所述整理机架上;
所述第一感应器、所述第二感应器、所述第三感应器和所述第四感应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通讯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感应器沿前后方向设有两个,所述第三感应器沿前后方向设有两个,且所述翻转转轴、所述第二感应器和所述第三感应器均分布于同一个平面上,两个所述第二感应器和两个所述第三感应器之间为镜像对称设置,所述感应挡板包括:
条形板,一端与所述翻转转轴固接,且垂直于所述翻转转轴设置;以及
弧形板,所述条形板的自由端与所述弧形板的中部固接,所述弧形板的弧心与所述翻转转轴的轴心重叠,所述弧形板用于触发远离所述翻转转轴的所述第二感应器和所述第三感应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基础机架包括:
第二架体,分别连接所述翻转转轴和所述翻转驱动组件;以及
承接架体,沿第一路径设于所述第二架体后部的两端,用于承托桁架。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整理机架和所述基础机架的底部均设有调平支撑组件,所述调平支撑组件包括:
限位板,分别与所述整理机架和所述基础机架的底部连接,所述限位板上设有限位槽;
调节螺杆,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限位螺母,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配合,且分别位于所述限位板的上侧和下侧;以及
支撑板,设于所述调节螺杆底端。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机械手包括:
外壳:
手爪,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手爪分别与所述外壳顶部转动配合;
气缸,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所述手爪的下部转动配合,所述气缸与所述控制单元通讯连接;
密封盖,密封盖设于所述外壳上部开口和所述活塞杆之间;以及
预紧拉簧,套设于所述活塞杆外周,所述活塞杆上设有限位台,所述预紧拉簧的上端与所述限位台连接,下端与所述密封盖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整理机架包括:
第一架体,分别与所述整理推板机构和所述整理驱动机构连接;以及
整理架体,分别沿所述第一路径设于所述第一架体的两端,所述整理架体上设有多个用于容纳桁架的容纳槽,多个所述容纳槽沿前后方向分布。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整理推板机构包括:
推板,分别设于所述整理机架的两侧,所述推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第一路径;
滑轨,设于所述整理机架上;以及
滑移支架,与所述推板固接,且与所述滑轨沿所述第一路径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桁架翻转机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桁架翻转机,控制单元根据预设的命令控制翻转机构将桁架进行180°倒置翻转,经过倒置翻转后的桁架落到整理机架上,且整理推板机构分别位于桁架的两端,随后,控制单元控制整理驱动机构,使其驱动位于桁架的两端的整理推板机构同步相向运动,即同步从桁架的两端逐渐靠近桁架并与桁架两端接触,整理推板机构移动预设距离(控制单元中预先设定的距离)后,两端的整理推板机构推送面之间的间距为预设间距,该预设间距为对应批次桁架的标准长度,此时,多个桁架的两端均分别与整理推板机构的推送面接触,多个桁架之间的中心位置相同,且桁架的中心位置与也与生产线预设的中心位置对应。本实用新型的桁架翻转机对翻转后的桁架起到整理作用,有效避免了因桁架加工误差或翻转后位置误差对后续加工精度的影响,提高混凝土轨枕的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桁架翻转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桁架翻转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桁架翻转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图3的C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桁架翻转机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桁架翻转机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整理推板机构和整理驱动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整理推板机构和整理驱动机构的工作原理示意以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翻转支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机械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机械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桁架翻转机的控制模块示意图。
图中:1、桁架;2、整理机架;201、第一架体;202、整理架体;203、容纳槽;3、整理推板机构;301、推板;302、滑轨;303、滑移支架;304、滚轮;4、整理驱动机构;401、驱动件;402、第一同步杆;403、第二同步杆;5、控制单元;6、基础机架;601、第二架体;602、承接架体;7、翻转转轴;8、翻转驱动组件;9、翻转支架;10、机械手;1001、外壳;1002、手爪;1003、气缸;1004、密封盖;1005、预紧拉簧;11、第一感应器;12、第二感应器;13、第三感应器;14、感应挡板;1401、条形板;1402、弧形板;15、第四感应器;16、限位板;17、调节螺杆;18、限位螺母;19、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8,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桁架翻转机进行说明。所述桁架翻转机,包括翻转机构、整理机架2、整理推板机构3、整理驱动机构4和控制单元5。
翻转机构用于接收桁架1,并用于使桁架进行180°倒置翻转;整理机架2设于翻转机构的前侧,用于承托被180°倒置翻转的桁架1;整理推板机构3分别设于整理机架2的两侧,且与整理机架2沿第一路径滑动配合,第一路径垂直于前后方向;整理驱动机构4分别与整理机架2和整理推板机构3连接,用于驱动位于整理机架2两端的整理推板机构3同步相背或同步相向移动;控制单元5分别与翻转机构和整理驱动机构4通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桁架翻转机的控制单元5根据预设命令控制翻转机构将桁架1进行180°倒置翻转,经过倒置翻转后的桁架1落到整理机架2上,且整理推板机构3分别位于桁架1的两端,随后,控制单元5控制整理驱动机构4,使其驱动位于桁架1的两端的整理推板机构3同步相向运动,即同步从桁架1的两端逐渐靠近桁架1并与桁架1两端接触,整理推板机构3移动预设距离(控制单元5中预先设定的距离,即图8中的距离d)后,两端的整理推板机构3推送面之间的间距为预设间距,该预设间距为对应批次桁架1的标准长度,此时,多个桁架1的两端均分别与整理推板机构3的推送面接触,多个桁架1之间的中心位置相同,且桁架1的中心位置与也与生产线预设的中心位置对应。本实用新型的桁架翻转机对翻转后的桁架1起到整理作用,有效避免了因桁架1加工误差或翻转后位置误差对后续加工精度的影响,提高混凝土轨枕的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两端的整理推板机构3推送面在初始状态下的间距大于桁架1的标准长度。图1中,A的指向为前后方向,B的指向为第一路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桁架翻转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7及图8,整理驱动机构4包括驱动件401、第一同步杆402和第二同步杆403。
驱动件401设于整理机架2上,且驱动件401的输出轴与整理推板机构3连接,驱动件401与整理推板机构3一一对应,并用于驱动整理推板机构3沿第一路径移动,控制单元5与驱动件401通讯连接;第一同步杆402的中心与整理机架2通过中心转轴转动配合;第二同步杆403与整理推板机构3一一对应,第二同步杆403的一端与整理推板机构3转动配合,另一端与第一同步杆402的端部转动配合,多个第二同步杆403围绕中心转轴呈中心对称分布。
当桁架1在整理机架2上正确放置后,控制单元5根据命令(可以是预设命令,也可以是实时向控制单元5发送的命令)向两侧的驱动件401发送移动命令,通过驱动件401控制整理推板机构3同步相向移动,而第一同步杆402与第二同步杆403配合,对整理推板机构3的移动进行限位,是两侧的整理推板机构3只能同步移动,避免两侧的驱动件401因命令的接收、响应延迟等状况发生控制上的不同步,保证整理推板机构3能够同步整理桁架1的两端,使桁架1能够有效对中。上述过程图图8所示,图8(a)为初始状态,图8(b)为整理到位的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8,驱动件401为驱动气缸,驱动气缸体积小巧,能满足对驱动力的要求,同时动作连续性强,响应速度快,便于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小设备体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图5及图6,翻转机构包括基础机架6、翻转转轴7、翻转驱动组件8和翻转支架9。
基础机架6用于承托桁架1;翻转转轴7与基础机架6的前部转动配合;翻转驱动组件8用于驱动翻转转轴7转动;翻转支架9一端与翻转转轴7固接,另一端部设有用于抓握桁架1的机械手10;翻转驱动组件8和机械手10分别与控制单元5通讯连接。
当桁架1从上一工序被放置到翻转支架9上后,机械手10抓握固定桁架1,随后翻转驱动组件8驱动翻转转轴7带动翻转支架9转动,当桁架1被180°倒置翻转后桁架1位于整理机架2上,随后机械手10松开桁架1,翻转驱动组件8驱动翻转支架9回位,控制单元5控制驱动件401使整理推板机构3同步相向运动,对桁架1进行整理,整理到位后控制单元5控制驱动件401使整理推板机构3同步相背运动回位,如此往复循环持续对桁架1进行调整。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图5及图6,翻转驱动组件8为驱动电机及与驱动电机配到的变速箱,由于翻转转轴7需要带动翻转支架9和桁架1转动,需要较大的功率输出,采用电机作为旋转驱动组件在使用可靠性上更加可靠,同时便于简化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图3、图5、图6、图9及图12,桁架翻转机还包括第一感应器11、第二感应器12、第三感应器13、感应挡板14和第四感应器15。
第一感应器11分别沿第一路径设于基础机架6两端,用于感测桁架1是否正确放置于基础机架6上;第二感应器12设于基础机架6上,且位于翻转转轴7的后侧,用于感测翻转支架9是否位于预设初始位置;第三感应器13设于基础机架6上,且位于翻转转轴7的前侧,用于感测翻转支架9是否位于预设翻转位置;感应挡板14固设于翻转转轴7上,并用于随着翻转转轴7的转动分别触发第二感应器12和第三感应器13;第四感应器15分别沿第一路径设于整理机架2两端,用于感测桁架1是否正确放置于整理机架2上;第一感应器11、第二感应器12、第三感应器13和第四感应器14分别与控制单元5通讯连接。
当桁架1在基础机架6上放置到位后触发第一感应器11,第一感应器11向控制单元5反馈并使控制单元5生成抓握命令,机械手10根据抓握命令抓握固定桁架1,抓握到位后机械手10向控制单元5反馈并使控制单元5生成翻转命令,翻转驱动组件8根据翻转命令带动桁架1进行180°翻转;当翻转支架9翻转180°后,感应挡板14触发第三感应器13,第三感应器13向控制单元5反馈并使控制单元5生成放松命令,机械手10根据放松命令松开桁架1,随后机械手10向控制单元5反馈并使控制单元5生成翻转回位命令,翻转驱动组件8根据翻转回位命令控制翻转支架9回复到初始位置,此时感应挡板14触发第二感应器12,第二感应器12向控制单元5反馈,等待下一组桁架1的进入;当桁架1在整理机架2上放置到位后触发第四感应器15,第四感应器15向控制单元5反馈并使控制单元5生成整理命令,驱动件401根据整理命令控制两侧的整理推板机构3同步相向移动进行整理,当整理到位后驱动件401向控制单元5反馈并使控制单元5生成整理回位命令,驱动件401根据整理回位命令控制两侧的整理推板机构3同步相背移动回位,该次整理过程完成,整理好的桁架1等待被吊运至下一工位。
通过采用上述的感应器,使得设备的工序更加智能化、自动化,使用更加方便,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艺的准确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图5、图6及图9,第二感应器12沿前后方向设有两个,第三感应器13沿前后方向设有两个,且翻转转轴7、第二感应器12和第三感应器13均分布于同一个平面上,两个第二感应器12和两个第三感应器13之间为镜像对称设置。
感应挡板14包括条形板1401和弧形板1402,条形板1401一端与翻转转轴7固接,且垂直于翻转转轴7设置,条形板1401的自由端与弧形板1402的中部固接,弧形板1402的弧心与翻转转轴7的轴心重叠,弧形板1402用于触发远离翻转转轴7的第二感应器12和第三感应器13。
弧形板1402和条形板1401分别触发不同的第二感应器12或第三感应器13,只有两个第二感应器12或第三感应器13都被触发后才证明翻转支架9是位于初始位置或者是翻转了180°,保证感测的准确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图5及图6,基础机架6包括第二架体601和承接架体602。
第二架体601分别连接翻转转轴7和翻转驱动组件8;承接架体602沿第一路径设于第二架体601后部的两端,用于承托桁架1。
基础机架6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能够进行有效的承托。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图5及图6,整理机架2和基础机架6的底部均设有调平支撑组件,调平支撑组件包括限位板16、调节螺杆17、限位螺母18和支撑板19。
限位板16分别与整理机架2和基础机架6的底部连接,限位板16上设有限位槽,调节螺杆17设于限位槽内,限位螺母18与调节螺杆17螺纹配合,且分别位于限位板16的上侧和下侧,支撑板19设于调节螺杆17底端。
通过调节限位螺母18在调节螺杆17上的位置,达到调整限位板16相对支撑板19高度的目的,进而能够调整设备整体的水平,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提高设备工作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0及图11,机械手10包括外壳1001、手爪1002、气缸1003、密封盖1004和预紧拉簧1005。
手爪1002设有两个,两个手爪1002分别与外壳1001顶部转动配合;气缸1003设于外壳1001内,气缸1003的活塞杆分别与手爪1002的下部转动配合,气缸1003与控制单元5通讯连接;密封盖1004设于外壳1001上部开口和活塞杆之间;预紧拉簧1005套设于活塞杆外周,活塞杆上设有限位台,预紧拉簧1005的上端与限位台连接,下端与密封盖1004连接。
当气缸1003的活塞杆处于回缩状态时,手爪1002处于夹紧状态,如果此时气路发生故障,则气缸1003的夹紧功能失效,通过预紧拉簧1005对活塞杆提供拉紧力,进而对手爪1002提供了预紧力,使手爪1002能保持夹紧状态,有效的避免了因气路故障造成夹持失效,进而导致桁架1脱落的现象发生,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0及图11,活塞杆与手爪1002的连接处设有横移滑槽,手爪1002与活塞杆之间的转轴设于横移滑槽内,且该转轴能在横移滑槽内滑动和转动。横移滑槽在活塞杆轴向上对转轴提供限位,同时不限制手爪1002的摆动,结构简单,使用可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图5及图6,整理机架2包括第一架体201和整理架体202。
第一架体201分别与整理推板机构3和整理驱动机构4连接;整理架体202分别沿第一路径设于第一架体201的两端,整理架体202上设有多个用于容纳桁架1的容纳槽203,多个容纳槽203沿前后方向分布。
容纳槽203的形状与桁架1的截面形状对应,对桁架1起到限位作用,整理机架2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能够进行有效的承托。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8,整理推板机构3包括推板301、滑轨302和滑移支架303。
推板301分别设于整理机架2的两侧,推板301的板面垂直于第一路径;滑轨302设于整理机架2上;滑移支架303与推板301固接,且与滑轨302沿第一路径滑动配合。
整理推板机构3结构简单,移动灵活,能够方便的对桁架1的位置进行调整。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7及图8,滑移支架303上设有滚轮304,滚轮304与滑轨302滚动配合。滚轮304与滑轨302的滚动配合能有效避免滑移部件之间的摩擦,避免部件快速磨损,同时滑移受到的阻力更小,移动更灵活。
本实用新型的桁架翻转机将翻转机构和用于整理的机构整合在一起,使得翻转过程完全由设备自动完成,结构简单紧凑,桁架翻转后能够得到位置的调整,使得桁架的中心位置与与生产线预设的中心位置对应,有效避免了因桁架加工误差或翻转后位置误差对后续加工精度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桁架翻转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翻转机构,用于接收桁架,并用于使桁架进行180°倒置翻转;
整理机架,设于所述翻转机构的前侧,用于承托被180°倒置翻转的桁架;
整理推板机构,分别设于所述整理机架的两侧,且与所述整理机架沿第一路径滑动配合,所述第一路径垂直于前后方向;
整理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整理机架和所述整理推板机构连接,用于驱动位于所述整理机架两端的所述整理推板机构同步相背或同步相向移动;以及
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翻转机构和所述整理驱动机构通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理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件,设于所述整理机架上,且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与所述整理推板机构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整理推板机构一一对应,并用于驱动所述整理推板机构沿所述第一路径移动,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驱动件通讯连接;
第一同步杆,所述第一同步杆的中心与所述整理机架通过中心转轴转动配合;以及
第二同步杆,与所述整理推板机构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同步杆的一端与所述整理推板机构转动配合,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同步杆的端部转动配合,多个所述第二同步杆围绕所述中心转轴呈中心对称分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桁架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
基础机架,用于承托桁架;
翻转转轴,与所述基础机架的前部转动配合;
翻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翻转转轴转动;以及
翻转支架,一端与所述翻转转轴固接,另一端部设有用于抓握桁架的机械手;
所述翻转驱动组件和所述机械手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通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桁架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翻转机还包括:
第一感应器,分别沿所述第一路径设于所述基础机架两端,用于感测桁架是否正确放置于所述基础机架上;
第二感应器,设于所述基础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翻转转轴的后侧,用于感测所述翻转支架是否位于预设初始位置;
第三感应器,设于所述基础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翻转转轴的前侧,用于感测所述翻转支架是否位于预设翻转位置;
感应挡板,固设于所述翻转转轴上,并用于随着所述翻转转轴的转动分别触发所述第二感应器和所述第三感应器;
第四感应器,分别沿所述第一路径设于所述整理机架两端,用于感测桁架是否正确放置于所述整理机架上;
所述第一感应器、所述第二感应器、所述第三感应器和所述第四感应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通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桁架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感应器沿前后方向设有两个,所述第三感应器沿前后方向设有两个,且所述翻转转轴、所述第二感应器和所述第三感应器均分布于同一个平面上,两个所述第二感应器和两个所述第三感应器之间为镜像对称设置,所述感应挡板包括:
条形板,一端与所述翻转转轴固接,且垂直于所述翻转转轴设置;以及
弧形板,所述条形板的自由端与所述弧形板的中部固接,所述弧形板的弧心与所述翻转转轴的轴心重叠,所述弧形板用于触发远离所述翻转转轴的所述第二感应器和所述第三感应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桁架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机架包括:
第二架体,分别连接所述翻转转轴和所述翻转驱动组件;以及
承接架体,沿第一路径设于所述第二架体后部的两端,用于承托桁架。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桁架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理机架和所述基础机架的底部均设有调平支撑组件,所述调平支撑组件包括:
限位板,分别与所述整理机架和所述基础机架的底部连接,所述限位板上设有限位槽;
调节螺杆,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限位螺母,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配合,且分别位于所述限位板的上侧和下侧;以及
支撑板,设于所述调节螺杆底端。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桁架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包括:
外壳:
手爪,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手爪分别与所述外壳顶部转动配合;
气缸,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所述手爪的下部转动配合,所述气缸与所述控制单元通讯连接;
密封盖,密封盖设于所述外壳上部开口和所述活塞杆之间;以及
预紧拉簧,套设于所述活塞杆外周,所述活塞杆上设有限位台,所述预紧拉簧的上端与所述限位台连接,下端与所述密封盖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理机架包括:
第一架体,分别与所述整理推板机构和所述整理驱动机构连接;以及
整理架体,分别沿所述第一路径设于所述第一架体的两端,所述整理架体上设有多个用于容纳桁架的容纳槽,多个所述容纳槽沿前后方向分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理推板机构包括:
推板,分别设于所述整理机架的两侧,所述推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第一路径;
滑轨,设于所述整理机架上;以及
滑移支架,与所述推板固接,且与所述滑轨沿所述第一路径滑动配合。
CN202020435914.1U 2020-03-30 2020-03-30 桁架翻转机 Active CN2119452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5914.1U CN211945204U (zh) 2020-03-30 2020-03-30 桁架翻转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5914.1U CN211945204U (zh) 2020-03-30 2020-03-30 桁架翻转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45204U true CN211945204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67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35914.1U Active CN211945204U (zh) 2020-03-30 2020-03-30 桁架翻转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452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2680A (zh) * 2022-03-29 2022-06-03 无锡洲翔成套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桁架自动卸料码垛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2680A (zh) * 2022-03-29 2022-06-03 无锡洲翔成套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桁架自动卸料码垛设备
CN114572680B (zh) * 2022-03-29 2024-03-29 无锡洲翔成套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桁架自动卸料码垛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68480U (zh) 一种工件翻转上料装置
CN215325537U (zh) 一种板材抓料机
CN210971722U (zh) 一种电池自动装箱机
CN211945204U (zh) 桁架翻转机
CN113245806B (zh) 一种取料机械手
JPS6313870Y2 (zh)
CN113135429A (zh) 铝型材装夹系统
US4095699A (en) Pick and place machine
CN210312546U (zh) 一种码垛机
US4523889A (en)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delivering workpiece
CN114789339B (zh) 一种电推剪调节手柄的组装设备
CN116352747A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的自动控制抓取装置
CN216577834U (zh) 机器人工作站
CN215923663U (zh) 链节回转翻转推出机构
CN108861579A (zh) 一种块状物体夹持搬运装置
CN210756664U (zh) 一种平行双主轴机床的上下料机械手
CN210334070U (zh) 一种弯曲机的自动上料机构
CN210280460U (zh) 智能转接传递装置
CN112917060A (zh) 灭火器瓶体流水线
CN217195331U (zh) 一种stm17c型多轴机械手
CN214692045U (zh) 一种弯头全自动供料装置
CN114735484B (zh) 一种钣金件自动供料装置及供料方法
CN211109736U (zh) 桁架翻转料仓机构
CN217915350U (zh) 一种定点循环取放料机械手
CN221019995U (zh) 一种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