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18908U - 一种车架以及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架以及电动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918908U CN211918908U CN201922480662.4U CN201922480662U CN211918908U CN 211918908 U CN211918908 U CN 211918908U CN 201922480662 U CN201922480662 U CN 201922480662U CN 211918908 U CN211918908 U CN 2119189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frame
- backup plate
- seat tube
- the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架和电动车。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电池靠板和电池之间设置填充所述电池和所述电池靠板之间的空隙的防盗架。首先,防盗架环绕所述电池的上端区域能够避免有外物伸入防盗架和电池之间,避免外物在防盗架和电池之间撬动,进而避免电池,电池靠板以及座管等因受力而变形失效。其次,防盗架环绕所述电池的上端区域,能够使防盗架在锁定状态时位于锁舌的上方,防盗架能够起到避免外物深入拨动锁舌的作用,进而避免锁具非正常打开。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电池靠板和电池之间设置防盗架,能够避免电池以非正常的手段被取出,防止电池丢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架以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随着共享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共享设备(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以及共享电动自行车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特别是共享电动车大量投放市场运营,给人们的出行代步带来便利。
目前,共享电动自行车的电池防盗选用普通的弹子锁头,它防盗等级低,电池容易丢失。一组电池就占据一辆电动车总成本的六成以上,电池丢失给运营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具有电池防盗功能的车架以及电动车,以避免电池丢失。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架,所述车架包括:
电池靠板,支撑所述电池的第一侧面,包括用于容纳锁舌通过的第一通孔;以及
防盗架,环绕所述电池的预定区域设置,以遮挡所述电池和所述电池靠板之间的空隙;
座管,位于所述电池的第二侧面的外侧,与所述防盗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预定区域位于所述电池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防盗架的厚度等于所述电池和所述电池靠板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防盗架包括用于容纳所述锁舌通过的第二通孔。
优选地,所述防盗架的材料为铝合金。
优选地,所述防盗架包括用于与所述座管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车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连接部配合,以与所述座管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座管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与所述座管配合的第一凹面,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座管配合的第二凹面,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连接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夹紧所述座管。
优选地,所述防盗架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电池靠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车架还包括:
支撑结构,支撑所述电池的底面,与所述电池靠板固定连接;
所述电池靠板、所述支撑结构、所述防盗架以及所述座管共同围成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的空间。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车,包括:
电池;
锁具,包括与所述电池配合的锁舌;以及
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车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电池靠板和电池之间设置填充所述电池和所述电池靠板之间的空隙的防盗架。首先,防盗架环绕所述电池的上端区域能够避免有外物伸入防盗架和电池之间,避免外物在防盗架和电池之间撬动,进而避免电池,电池靠板以及座管等因受力而变形失效。其次,防盗架环绕所述电池的上端区域,能够使防盗架在锁定状态时位于锁舌的上方,防盗架能够起到避免外物深入拨动锁舌的作用,进而避免锁具非正常打开。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电池靠板和电池之间设置防盗架,能够避免电池以非正常的手段被取出,防止电池丢失。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和图2分别是对比例的车架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图3-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车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防盗架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池靠板;
11-第一通孔
20-防盗架
21-第二通孔
22-第一连接部
221-第一凹面
23-第二连接部
30-座管
40-支撑结构
50-电池
51-第一侧面
52-第二侧面
60-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图1和图2分别是对比例的车架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1所示,对比例的车架包括:电池靠板1,固定组件2,座管3以及支撑结构4。
具体地,电池靠板1用于支撑所述电池5,且电池靠板上具有用于容纳锁舌的通孔。
固定组件2,环绕所述电池5的侧壁,与所述电池靠板1固定连接。
座管3与所述电池靠板1相对设置于电池的两侧,座管3与所述固定组件2固定连接。
支撑结构4支撑所述电池5的底面,与所述电池靠板1固定连接。
电池靠板1,固定组件2,座管3以及支撑结构4共同围成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的空间。
在对比例中,电池上具有与锁具中的锁舌6配合的凹陷区域(图中未示出),锁舌6穿过电池靠板的通孔,并伸入电池5上的凹陷区域。由此,通过锁舌6将电池卡住,以避免电池5丢失。
然而,为了顺利将电池放入车架中用于容纳电池的空间,需要预留一定的公差,使电池的外围尺寸小于车架中用于容纳电池的空间,以避免电池和车架无法配合。因此电池和电池靠板之间存在间隙。电池和电池靠板之间的间隙会导致外物从外部伸入间隙,推动锁舌,由此,导致锁具失效,电池被取出,造成电池丢失。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架,能够更好的锁定电池,避免电池丢失。
图3-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车架的立体示意图。如图3-图5所示,所述车架包括:电池靠板10,防盗架20以及座管30。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车架还包括:支撑结构40。支撑结构40支撑所述电池的底面与所述电池靠板10固定连接。
所述电池靠板10、所述防盗架20、所述座管30以及所述支撑结构40共同围成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的空间。
电池靠板10支撑电池50的第一侧面51。电池靠板10包括用于容纳锁舌通过的第一通孔11。
所述第一通孔11与电池50的凹陷部相连通,共同构成的用于容纳锁舌的容纳孔。
锁具和电池50分别位于所述电池靠板10的两侧。锁具通过锁舌深入到容纳孔中,以锁定电池50。防止电池50从容纳所述电池50的空间的上方被取出。
防盗架20环绕所述电池50的预定区域设置,以遮挡所述电池50和所述电池靠板10之间的空隙。具体地,所述预定区域位于所述电池50的上端。
防盗架20的内壁和电池50的预定区域的形状相配合。
所述防盗架20的厚度等于所述电池50和所述电池靠板10之间的距离。位于防盗架20的厚度基本等于为装配电池50而预留的缝隙的宽度。具体地,第一部分21的第一区域的厚度为1毫米-2毫米。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预定区域位于电池50的凹陷部的上方。可以从上方保护锁舌,避免外物从上方伸入拨动锁舌。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防盗架的立体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盗架20位于电池50的凹陷部的区域。所述防盗架20包括用于容纳所述锁舌通过的第二通孔21。所述第二通孔21与所述第一通孔11相对应,并且,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21以及凹陷部相连通,共同构成的用于容纳锁舌的容纳孔。所述防盗架20在电池50和电池靠板10之间的间隙区域包裹锁舌,能够从各个方向保护锁舌。
防盗架20覆盖电池50的第一侧面61的上端区域,首先能够进一步避免有外物伸入防盗架20和电池50之间,避免外物在防盗架20和电池50之间撬动电池50,进而避免电池50,电池靠板10以及座管30等因受力而变形失效。其次,防盗架20位于锁舌的上方或者位于所述锁舌的周围,在锁定状态,锁舌的上方具有防盗架20,防盗架20能够起到避免外物深入拨动锁舌的作用,进而避免锁具非正常打开。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电池靠板10和电池之间设置防盗架20能够避免电池以非正常的手段被取出,防止电池50丢失。
所述防盗架20的材料可以是铝合金或者碳钢等材料。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盗架20的材料为硬质铝合金。硬质铝合金具有强度大,重量轻的特点,采用硬质铝合金作为结构件能够在保证强度的同时达到减轻重量的效果。
座管30,位于所述电池50的第二侧面52的外侧,与所述防盗架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面52与所述第一侧面51相对设置。座管30的上端用于放置座板。
具体地,所述防盗架20包括用于与所述座管30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2。所述车架还包括连接件60,所述连接件60和所述第一连接部22配合,以与所述座管30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座管30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部22包括与所述座管30配合的第一凹面221,所述连接件60包括与所述座管30配合的第二凹面,所述第一连接部22和所述连接件6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凹面221和第二凹面夹紧所述座管30。
具体地,所述防盗架20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2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部23,所述第二连接部23与所述电池靠板10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23和所述电池靠板1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电池靠板和电池之间设置填充所述电池和所述电池靠板之间的空隙的防盗架。首先,防盗架环绕所述电池的上端区域能够避免有外物伸入防盗架和电池之间,避免外物在防盗架和电池之间撬动,进而避免电池,电池靠板以及座管等因受力而变形失效。其次,防盗架环绕所述电池的上端区域,能够使防盗架在锁定状态时位于锁舌的上方,防盗架能够起到避免外物深入拨动锁舌的作用,进而避免锁具非正常打开。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电池靠板和电池之间设置防盗架,能够避免电池以非正常的手段被取出,防止电池丢失。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车。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池、锁具和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车架。
具体地,所述电动车可以是电动自行车,电动滑板车以及电动摩托车等。此外,所述电动车也可以是电动助力车等。
所述电池用于为电动车提供动力。电池可以是锂电池或者太阳能电池等。
锁具包括与所述电池配合的锁舌。
车架中包括如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靠板、防盗架、支撑结构、固定组件以及座管。具体可以参考第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
电池靠板,支撑所述电池的第一侧面,包括用于容纳锁舌通过的第一通孔;以及
防盗架,环绕所述电池的预定区域设置,以遮挡所述电池和所述电池靠板之间的空隙;
座管,位于所述电池的第二侧面的外侧,与所述防盗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预定区域位于所述电池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架的厚度等于所述电池和所述电池靠板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架包括用于容纳所述锁舌通过的第二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架的材料为铝合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架包括用于与所述座管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车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连接部配合,以与所述座管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座管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与所述座管配合的第一凹面,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座管配合的第二凹面,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连接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夹紧所述座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架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电池靠板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
支撑结构,支撑所述电池的底面,与所述电池靠板固定连接;
所述电池靠板、所述支撑结构、所述防盗架以及所述座管共同围成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的空间。
9.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
锁具,包括与所述电池配合的锁舌;以及
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车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480662.4U CN211918908U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一种车架以及电动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480662.4U CN211918908U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一种车架以及电动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918908U true CN211918908U (zh) | 2020-11-13 |
Family
ID=73325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480662.4U Active CN211918908U (zh) | 2019-12-31 | 2019-12-31 | 一种车架以及电动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918908U (zh) |
-
2019
- 2019-12-31 CN CN201922480662.4U patent/CN21191890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037960B2 (en) | Structure for mounting electricity storage pack on vehicle | |
CN110112334B (zh) | 电池组件的车辆搭载构造 | |
CN218558554U (zh) | 电池包及换电车辆 | |
KR20230121731A (ko) | 호이스팅 배터리 교체식 운반 차량 | |
JP2014031168A (ja) | 車両用フロア構造 | |
KR102240113B1 (ko) | 전기 이륜차용 배터리팩 장착 구조 | |
JP2012056395A (ja) | 車両用フロア構造 | |
CN211918908U (zh) | 一种车架以及电动车 | |
CN203047087U (zh) | 带锁通用型车顶横杆结构 | |
CN201562704U (zh) | 一种电池防盗装置 | |
CN214848907U (zh) | 一种电池模组的挂接结构及电动车辆 | |
CN211918909U (zh) | 一种车架以及电动车 | |
CN114122604B (zh) | 一种便于更换电池包的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防盗装置 | |
US11827303B2 (en) | Easy-installation top box for ridable saddle vehicle | |
CN215706838U (zh) | 一种双层外携式电池盒 | |
CN211166398U (zh) | 电池框及电动汽车 | |
KR20220137543A (ko) | 차량용 전지 팩 유닛 및 그것을 구비하는 차량 | |
CN217496335U (zh) | 一种防电瓶被盗的电动车车架 | |
CN112271369A (zh) | 一种承重下箱体、电池总成和电动车辆 | |
CN215155254U (zh) | 一种带电池悬挂结构的车架 | |
CN210526281U (zh) | 将方形电池固定到车辆的限位结构及包括该结构的车辆 | |
CN219591577U (zh) | 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 | |
CN216232688U (zh) | 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摩托车用电瓶车锁 | |
CN212473763U (zh) | 一种摩托车专用快递外卖箱 | |
CN212047654U (zh) | 一种鞍座锁防盗防脱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01 Address after: 361101 room 302E, No. 7, Fangyang West 2nd Road, Maxiang Town, Xiang'an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amen Qiwe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3, 2 / F, building 34, yard 8, Dongbei Wangxi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193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