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18010U - 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 - Google Patents

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18010U
CN211918010U CN201922352343.5U CN201922352343U CN211918010U CN 211918010 U CN211918010 U CN 211918010U CN 201922352343 U CN201922352343 U CN 201922352343U CN 211918010 U CN211918010 U CN 211918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printing
roller
mounting frame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5234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宝琳
候军
杨发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ish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Bes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Besu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Bes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5234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18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18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18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包括油墨供应机构和印刷组件,所述油墨供应机构与印刷组件连接,油墨供应机构用于向印刷组件提供油墨;印刷组件上设有图案印板,图案印板可附上油墨并形成印刷图案,印刷组件可与纸塑包装盒端面接触,将印刷图案印刷在纸塑包装盒端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用于对纸塑包装盒端面进行较为复杂的图案印刷。

Description

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塑包装盒印刷装置领域,尤其是指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
背景技术
纸塑包装盒是一种由纸浆制成的包装盒,因其原料可循环回收利用,从而被广泛推广使用,而企业为了提高产品外包装的识别度,生产时需要在纸塑包装盒上印刷相应的图案、色彩或图案和色彩的组合,现有纸塑包装盒印刷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和印刷机构,其中印刷机构为喷墨印刷装置,印刷机构设置在输送机构上方或侧部,纸塑包装盒随输送机构移动至与印刷机构相应位置时,印刷机构对纸塑包装盒进行喷墨印刷;但这种纸塑包装盒印刷装置只能用于简单图案的喷墨印刷,对于需要将较为复杂的图案印刷在纸塑包装盒上,市面上还没有相对应的纸塑包装盒印刷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用于对纸塑包装盒端面进行较为复杂的图案印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包括油墨供应机构和印刷组件,所述油墨供应机构与所述印刷组件连接,油墨供应机构用于向所述印刷组件提供油墨;所述印刷组件上设有图案印板,所述图案印板可附上油墨并形成印刷图案,所述印刷组件可与纸塑包装盒端面接触,将印刷图案印刷在纸塑包装盒端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设置有印刷组件,印刷组件上设有图案印板,图案印板在附上油墨并形成印刷图案,图案印板在与纸塑包装盒端面接触时,图案印板在纸塑包装盒端面印刷图案,从而实现了纸塑包装盒端面图案的自动印刷,提高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印刷设备的印刷效率,另外,当需要在纸塑包装盒端面上印刷色彩丰富、构图特别、标识高的图案,只需对油墨供应机构上的油墨的种类进行调整,以及将印刷组件上的图案印板更换成其他不同图案的图案印板即可,操作简单方便,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优选的,所述印刷组件包括支架、印板辊和印刷辊,所述印板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印刷辊设置在可与印板辊滚动接触的位置上,所述印刷辊与所述印板辊可同步转动;所述图案印板设置在所述印板辊外侧,所述印刷辊外侧设有印刷块,当所述印刷辊与所述印板辊同步转动时,所述图案印板与所述印刷块接触,使所述印刷块上形成图案,所述印刷块可将图案印刷到纸塑包装盒上。
由于图案印板上用于形成印刷图案的位置上设有浮雕凸面,图案印板附上油墨后,由于不同位置上的浮雕凸面的高度不同,导致不同位置上的油墨分布不均,若图案印板直接与纸塑包装盒接触印刷图案,容易造成印刷图案不同位置上的颜色不相同,影响印刷图案的美观性;其次,图案印板直接与纸塑包装盒接触,其浮雕凸面会在纸塑包装盒端面留下凹痕,凹痕影响纸塑包装盒的结构强度,容易造成纸塑包装盒变形;本实用新型的印刷组件通过设置印刷辊,且在印刷辊上设有印刷块,使印刷图案附着在印刷块上,印刷块与纸塑包装盒接触后将印刷图案印刷到纸塑包装盒上,从而有效避免印刷图案局部位置出现色差以及在纸塑包装盒上留下凹痕,进而提高印刷图案后的纸塑包装盒的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两种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其中一种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用于印刷纸塑包装盒上端面,另外一种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用于印刷纸塑包装盒下端面:
用于印刷纸塑包装盒上端面的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支架包括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设置在第一安装架上,所述印刷辊设置第一安装架上,所述印板辊设置在第二安装架上,第二安装架前端与第一安装架上端活动连接,第二安装架后端与第一安装架侧部通过压力调节机构连接,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包括压力调节器,所述压力调节器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架后端,另一端连接第一安装架侧部。
用于印刷纸塑包装盒下端面的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支架包括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设置在第一安装架上,所述印刷辊位于第二安装架上方,所述印板辊设置在第二安装架上,第二安装架前端与第一安装架上端活动连接,第二安装架后端与第一安装架侧部通过压力调节机构连接,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包括压力调节器,所述压力调节器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架后端,另一端连接第一安装架侧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印刷辊设置在印板辊下方或上方,即可使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成为用于印刷纸塑包装盒上端面或下端面的装置,组装便捷,调整难度低,从而便于生产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快速调整,以适用于实际印刷需要,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生产人员也可同时使用上述两组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从而对纸塑包装盒上端面和下端面进行印刷,提高纸塑包装盒的美观性和识别度;另外,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之间通过压力调节机构连接,通过调节压力调节机构,即可调整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印刷辊和印板辊的紧密程度,操作简单,可靠性强,调节精度高。
优选的,第一安装架与第二安装架之间设有第一间距调节机构,第一间距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第一安装架与第二安装架之间的相对位置;第一间距调节机构包括链条、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端部设有调节齿轮,两个调节齿轮通过链条连接;第一转轴为偏心轴,所述压力调节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
所述第一间距调节机构的工作原理:
对于用于印刷纸塑包装盒上端面的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装置的平面图案印刷单元:第一转轴的轴心靠近第一安装架外端,通过拉动链条带动第一转轴旋转,第一转轴的轴心向第一安装架中部偏移时,第一转轴通过压力调节器推动第二安装架向第一安装架外端移动,印刷辊和印板辊两者的轴心距离缩短。
对于用于印刷纸塑包装盒下端面的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装置的平面图案印刷单元:第一转轴的轴心靠近第一安装架内端,通过拉动链条带动第一转轴旋转,第一转轴的轴心向第一安装架侧部偏移时,第一转轴通过压力调节器推动第二安装架向第一安装架内端移动,印刷辊和印板辊两者的轴心距离缩短。
通过设置第一间距调节机构,便于根据生产人员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对印板辊和印刷辊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行微调(调整范围为0.1-1.0mm),能避免印板辊和印刷辊之间距离过小,导致图案印板出现过大形变,导致印刷图案变形,以及印板辊、印刷辊无法正常旋转,也能避免印板辊和印刷辊之间距离过大,图案印板无法与印刷块接触,从而保证图案印板上的印刷图案能附着在印刷块上,确保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的印刷效果;另外,在紧急或停机状态下,通过操作第一间距调节机构,能使印板辊、印刷辊分离,避免印刷块压坏所述图案印板,同时避免所述图案印板的油墨附着到印刷块上,降低清洁难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设有链条调节机构,链条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轮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有调节滑槽,所述第一安装架位于链条的轨迹的位置上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插入所述调节滑槽固定所述固定件,所述调节轮通过链条与两个调节齿轮联动,通过调节所述固定件相对所述连接件的位置,使调节轮对链条施加不同程度的拉力或推力,从而调节链条的松紧程度。
优选的,所述印板辊设有至少两个,两个印板辊相对设置在印刷辊前后两端;所述油墨供应机构对应印板辊设有至少两个,两个油墨供应机构分别为两个印板辊提供油墨。
通过设置两个印板辊和两个油墨供应机构,能使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在纸塑包装盒平面印刷两种不同颜色的图案,以及印刷两种不同颜色的不同图案,从而能在纸塑包装盒侧面形成一个多色图画。
优选的,所述油墨供应机构包括上墨盒、接墨辊和匀墨辊,接墨辊、匀墨辊设有若干个,所述匀墨辊可左右往复旋转;所述上墨盒用于储存油墨,所述上墨盒上设有出墨口;所述接墨辊用于接收上墨盒流出的油墨,并将油墨转移至匀墨辊或印板辊或另外的接墨辊,匀墨辊用于对油墨进行调匀,并将油墨转移至接墨辊,以使油墨均匀分布在接墨辊的外侧面;印刷辊和印板辊通过传动齿轮传动连接,印板辊与对应的接墨辊通过传动齿轮传动连接,相邻的接墨辊通过传动齿轮传动连接或滚动接触;所述匀墨辊与相邻的接墨辊通过传动齿轮传动连接或滚动接触。
所述油墨供应机构结构采用上述设置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接墨辊,将上墨盒流出的油墨进行传递,使油墨最终传递到印板辊上,从而解除上墨盒和印板辊之间的距离限制,使生产人员能根据印刷设备的内部空间设置上墨盒和印板辊的位置后,只需调整接墨辊的数量即能确保上墨盒对印板辊进行上墨,另外,这设置方式能将印板辊的设计得更小,从而缩小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占用的空间;
(2)匀墨辊与附着油墨的接墨辊接触,匀墨辊通过左右往复旋转,使油墨均匀附着在匀墨辊外表面,匀墨辊与没有附着油墨的接墨辊接触,匀墨辊通过左右往复旋转,使匀墨辊外表面的油墨均匀附着在接墨辊外表面,通过设置匀墨辊,对上墨盒流出的油墨进行调匀,并将油墨转移至接墨辊,从而使接墨辊外侧面上的油墨分布均匀,降低接墨辊上单一位置上的油墨过多的情况,从而避免由于接墨辊上的油墨分布不均匀,导致图案印板上的部分浮雕凸面没有附上油墨,造成印刷图案不完整,以及不同位置的浮雕凸面附上的油墨量相差较大,造成印刷图案不同位置出现色差,从而有效提高印刷效果;
(3)印刷辊、印板辊和接墨辊采用传动齿轮传动连接,同步性和稳定性好,动力传输效率高,响应速度快;所述匀墨辊与相邻的接墨辊通过传动齿轮传动连接或滚动接触,匀墨辊通过传动齿轮传动或依靠与接墨辊接触产生的摩擦力驱动旋转,确保匀墨辊和接墨辊运动的同步性,另外,匀墨辊与接墨辊滚动接触,能使匀墨辊对接墨辊表面施加压力,使接墨辊上的油墨均匀平铺在接墨辊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油墨供应机构还包括舔墨机构,所述舔墨机构设置在上墨盒和接墨辊之间,所述舔墨机构包括舔墨辊、第三转轴和凸轮;所述第三转轴上设有第一复位件、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舔墨辊对应所述出墨口设置,且通过第一连接臂设置在第三转轴上,所述第二连接臂抵压凸轮外侧,所述第一复位件用于使所述第三转轴复位;所述凸轮运动时,所述第三转轴旋转使舔墨辊在上墨盒和接墨辊之间作往复移动,将出墨口流出的油墨粘附后转移至接墨辊上。
上述舔墨机构结构简化,零部件数量少,便于安装和拆卸,容易更换易损件,通过凸轮驱动舔墨辊在上墨盒和接墨辊之间往复摆动,从而有效控制各接墨辊之间传递的油墨量,响应速度快,可靠性强,且能节约油墨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优选的,所述油墨供应机构还包括所述第三安装架,所述上墨盒、接墨辊和匀墨辊设置在第三安装架上,所述第三安装架与第二安装架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架上设有推顶块,所述推顶块位于印板辊在第二安装架的投影点和为印板辊提供油墨的接墨辊在第三安装架的投影点之间;所述第三安装架与所述第二安装架之间设有第二间距调节机构,所述第二间距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调节件与为印板辊提供油墨的接墨辊联动,所述第一调节件的伸缩端抵顶与所述推顶块;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与第三安装架连接,另一端连接为印板辊提供油墨的接墨辊,并对该接墨辊施加朝向印板辊的方向的压力。
上述设置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对为印板辊提供油墨的接墨辊施加朝向印板辊的方向的压力,使该接墨辊与印板辊滚动接触,该接墨辊旋转为印板辊提供油墨;所述第一调节件的伸缩端伸长时,使为印板辊提供油墨的接墨辊朝向相对推顶块的方向运动,从而便于生产人员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调整该接墨辊与印板辊之间的相对距离,避免上述接墨辊与印刷辊之间距离过大或过小,影响对图案印板的上色效果,以及避免图案印板上的浮雕图案被压坏,确保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的印刷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第一角度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第二角度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第三角度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5是第一间距调节机构的工作原理图;
图6是油墨供应机构的第一角度示意图;
图7是油墨供应机构的第二角度示意图;
图8是传动件和导向件的示意图;
图9是油墨供应机构的剖视图;
图10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三的平面图案印刷单元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三的平面图案印刷单元的剖视图;
图13是实施例三的平面图案印刷单元印刷效果图;
图14是实施例三的平面图案印刷单元的另一种设置方式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2油墨供应机构,21第三安装架,22上墨盒,23出墨口,24卡爪,25接墨辊,251第一接墨辊,252第二接墨辊,253第三接墨辊,254第四接墨辊,255第五接墨辊,26匀墨辊,261第一匀墨辊,262第二匀墨辊,27传动齿轮,28出墨辊,29调墨件,3舔墨辊,31第三转轴,32第一连接臂,33第二连接臂,34凸轮,35第一复位件,36传动件,37安装部,38摆动部,39导向件,390曲线轨道,4支架,41印板辊,42图案印板,43印刷辊,44印刷块,45调节轮,51第一安装架,52第二安装架,53压力调节器,54链条,55第一转轴,56第二转轴,57调节齿轮,58调节手柄,59转动齿轮,6调节轮,61固定件,62调节滑槽,71滑轨,72滑动件,8推顶块,81第一调节件.82第一弹性件,83主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1用于印刷纸塑包装盒上端面。
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1,包括油墨供应机构2和印刷组件,所述油墨供应机构2与所述印刷组件连接,油墨供应机构2用于向所述印刷组件提供油墨;所述印刷组件上设有图案印板42,所述图案印板42可附上油墨并形成印刷图案,所述印刷组件可与纸塑包装盒端面接触,将印刷图案印刷在纸塑包装盒端面上。
参见图1至图4,印刷组件包括支架4、印板辊41和印刷辊43,所述印板辊41可轴向转动的设置在支架4上,所述印刷辊43设置在可与印板辊41滚动接触的位置上,所述印刷辊43与所述印板辊41可同步转动;所述图案印板42设置在所述印板辊41外侧,所述印刷辊43外侧设有印刷块44,当所述印刷辊43与所述印板辊41同步转动时,所述图案印板42与所述印刷块44接触,使所述印刷块44上形成图案,所述印刷块44可将图案印刷到纸塑包装盒上。
具体地,所述图案印板42为表面雕刻有浮雕图案的胶印板,所述印刷块44为平面胶印板;所述图案印板42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印板辊41外侧,所述印刷块44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印刷辊43外侧。
由于图案印板42上用于形成印刷图案的位置上设有浮雕凸面,图案印板42附上油墨后,由于不同位置上的浮雕凸面的高度不同,导致不同位置上的油墨分布不均,若图案印板42直接与纸塑包装盒接触印刷图案,容易造成印刷图案不同位置上的颜色不相同,影响印刷图案的美观性;其次,图案印板42直接与纸塑包装盒接触,其浮雕凸面会在纸塑包装盒端面留下凹痕,凹痕影响纸塑包装盒的结构强度,容易造成纸塑包装盒变形;本实用新型的印刷组件通过设置印刷辊43,且在印刷辊43上设有印刷块44,使印刷图案附着在印刷块44上,印刷块44与纸塑包装盒接触后将印刷图案印刷到纸塑包装盒上,从而有效避免印刷图案局部位置出现色差以及在纸塑包装盒上留下凹痕,进而提高印刷图案后的纸塑包装盒的美观性。
本实施例中,印刷图案的内容的长度不大于纸塑包装盒外侧的长度,当需要印刷的印刷图案的内容的长度小于纸塑包装盒外侧的长度时,图案印板42的长度要小于印板辊41的外周周长,而由于印刷块44对应图案印板42设置,印刷块44的长度要也小于印刷辊43的外周周长,因此,印板辊41上没有覆盖图案印板42的部分不会与印刷块44接触,也不会与印刷辊43接触。
参见图1至图3,具体地,所述印板辊41上设有调节轮45,所述调节轮45与所述印板辊41同轴连接,通过旋转所述调节轮45,能使所述印板辊41旋转,调节所述图案印板42上的印刷图案相对印刷块44的位置,从而能够在更换不同的图案印板42后,能够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调节所述图案印板42,确保印刷效果;另外,通过旋转所述印板辊41到预定位置,能避免所述图案印板42上的印刷图案与印刷块44接触,从而在停机的时候,避免印刷块44压坏所述图案印板42。
参见图1至图3,支架4包括第一安装架51和第二安装架52,所述第二安装架52设置在第一安装架51上,所述印刷辊43设置第一安装架51上,所述印板辊41设置在第二安装架52上,第二安装架52前端与第一安装架51上端活动连接,第二安装架52后端与第一安装架51侧部通过压力调节机构连接,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包括压力调节器53,所述压力调节器53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架52后端,另一端连接第一安装架51侧部。第一安装架51和第二安装架52之间通过压力调节机构连接,通过调节压力调节机构,即可调整第一安装架51和第二安装架52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印刷辊43和印板辊41的紧密程度,操作简单,可靠性强,调节精度高。
参见图1至图5,第一安装架51与第二安装架52之间设有第一间距调节机构,第一间距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第一安装架51与第二安装架52之间的相对位置;第一间距调节机构包括链条54、第一转轴55和第二转轴56,第一转轴55和第二转轴56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51上,第一转轴55、第二转轴56端部设有调节齿轮57,两个调节齿轮57通过链条54连接;第一转轴55为偏心轴,所述压力调节器53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架5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55,具体的,所述压力调节器53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架5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55的轴心。
具体地,所述第一安装架51上设有调节手柄58,所述调节手柄58通过转动齿轮59可动的设置在第一安装架51上,所述转动齿轮59通过链条54与两个调节齿轮57联动,通过旋转所述调节手柄58,使第一转轴55、第二转轴56向对应方向转动。
具体地,所述第一安装架51上设有链条调节机构,链条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轮6和固定件61,所述固定件61上设有调节滑槽62,所述第一安装架51位于链条54的轨迹的位置上设有连接件63,所述连接件63插入所述调节滑槽62固定所述固定件61,所述调节轮6通过链条54与两个调节齿轮57联动,通过调节所述固定件61相对所述连接件63的位置,使调节轮6对链条54施加不同程度的拉力或推力,从而调节链条54的松紧程度。
参见图5,所述第一间距调节机构的工作原理:第一转轴55的轴心靠近第一安装架51外端,通过拉动链条54带动第一转轴55旋转,第一转轴55的轴心向第一安装架51中部偏移时,第一转轴55通过压力调节器53推动第二安装架52向第一安装架51外端移动,印刷辊43和印板辊41两者的轴心距离缩短。
通过设置第一间距调节机构,便于根据生产人员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对印板辊41和印刷辊43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行微调(调整范围为0.1-1.0mm),能避免印板辊41和印刷辊43之间距离过小,导致图案印板42出现过大形变,导致印刷图案变形,以及印板辊41、印刷辊43无法正常旋转,也能避免印板辊41和印刷辊43之间距离过大,图案印板42无法与印刷块44接触,从而保证图案印板42上的印刷图案能附着在印刷块44上,确保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1的印刷效果;另外,在紧急或停机状态下,通过操作第一间距调节机构,能使印板辊41、印刷辊43分离,避免印刷块44压坏所述图案印板42,同时避免所述图案印板42的油墨附着到印刷块44上,降低清洁难度。
参见图6至图9,所述油墨供应机构2包括第三安装架21、上墨盒22、接墨辊25和匀墨辊26,接墨辊25、匀墨辊26设有若干个,所述匀墨辊26可左右往复旋转;所述上墨盒22、接墨辊25和匀墨辊26设置在第三安装架21上,所述第三安装架21与第二安装架52连接。
所述上墨盒22用于储存油墨,所述上墨盒22上设有出墨口23;所述接墨辊25用于接收上墨盒22流出的油墨,并将油墨转移至匀墨辊26或印板辊41或另外的接墨辊25,匀墨辊26用于对油墨进行调匀,并将油墨转移至接墨辊25,以使油墨均匀分布在接墨辊25的外侧面;印刷辊43和印板辊41通过传动齿轮27传动连接,印板辊41与对应的接墨辊25通过传动齿轮27传动连接,相邻的接墨辊25通过传动齿轮27传动连接或滚动接触;所述匀墨辊26与相邻的接墨辊25通过传动齿轮27传动连接或滚动接触。
具体地,所述接墨辊25可为金属滚子,或者,所述接墨辊25可为外侧包覆有胶板的滚子;所述匀墨辊26为自串滚子(旋转同时自动上下往复运动)或被外力驱动可上下往复运动的滚子。
参见图9,本实施例中,所述匀墨辊26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匀墨辊261和第二匀墨辊262,所述接墨辊25设有五个,按照图中左至右分别为第一接墨辊251、第二接墨辊252、第三接墨辊253、第四接墨辊254和第五接墨辊255,其中第一接墨辊251用于接收上墨盒输出的油墨,第五接墨辊255用于为印板辊41提供油墨;第一匀墨辊261位于第二接墨辊252和第三接墨辊253之间;第二匀墨辊262位于第三接墨辊253和第四接墨辊254之间,第一接墨辊251和第二接墨辊252滚动接触,第四接墨辊254与第五接墨辊255相邻设置,且与分别与第二匀墨辊262滚动接触。
第一匀墨辊361为自串滚子,第二匀墨辊362为被外力驱动可上下往复运动的滚子。
参见图6,所述第三安装架21上设有推顶块8,所述推顶块8位于印板辊41在第二安装架52的投影点和为印板辊41提供油墨的接墨辊25在第三安装架21的投影点之间;所述第三安装架21与所述第二安装架52之间设有第二间距调节机构,所述第二间距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件81和第一弹性件82,所述第一调节件81与为印板辊41提供油墨的接墨辊25联动,所述第一调节件81的伸缩端抵顶与所述推顶块8;所述第一弹性件82一端与第三安装架21连接,另一端连接为印板辊41提供油墨的接墨辊25,并对该接墨辊25施加朝向印板辊41的方向的压力。
参见图6至图9,还包括主传动轴83,所述主传动轴83上设有可转动的所述传动齿轮27,所述主传动轴83设置在为印板辊41提供油墨的接墨辊25的侧部,所述主传动轴83一端印刷辊43传动连接,另一端与设有传动齿轮27的接墨辊25传动连接,所述推顶块8位于所述主传动轴83上端。
上述设置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件82对为印板辊41提供油墨的接墨辊25施加朝向印板辊41的方向的压力,使该接墨辊25与印板辊41滚动接触,该接墨辊25旋转为印板辊41提供油墨;所述第一调节件81的伸缩端伸长时,使为印板辊41提供油墨的接墨辊25朝向相对推顶块8的方向运动,从而便于生产人员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调整该接墨辊25与印板辊41之间的相对距离,避免上述接墨辊25与印刷辊43之间距离过大或过小,影响对图案印板42的上色效果,以及避免图案印板42上的浮雕图案被压坏,确保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1的印刷效果。
参见图9,所述油墨供应机构2还包括出墨辊28,所述上墨盒22的出墨口23两侧设有卡爪24,所述上墨盒22通过卡爪24卡设在所述出墨辊28上,所述上墨盒22的出墨口23的底壁抵靠在出墨辊28外端面上;所述出墨辊28和所述上墨盒22之间设有调墨机构,所述调墨机构包括若干调墨件29,所述调墨件29可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架21上,所述调墨件29端部顶抵所述出墨口23的底壁下侧,调墨件29用于调节所述出墨口23的底壁相对水平面的高度。
当所述调墨件29向上推顶所述出墨口23的底壁下侧时,所述出墨口23的底壁远离水平面,所述出墨口23上的油墨与出墨辊28的接触面积减少,出墨辊28上附着的油墨量减少;当所述调墨件29推顶所述出墨口23的底壁下侧的推力减少时,所述出墨口23的底壁向下靠近水平面,所述出墨口23上的油墨与出墨辊28的接触面积增大,出墨辊28上附着的油墨量增多。
所述油墨供应机构2结构采用上述设置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接墨辊25,将上墨盒22流出的油墨进行传递,使油墨最终传递到印板辊41上,从而解除上墨盒22和印板辊41之间的距离限制,使生产人员能根据印刷设备的内部空间设置上墨盒22和印板辊41的位置后,只需调整接墨辊25的数量即能确保上墨盒22对印板辊41进行上墨,另外,这设置方式能将印板辊41的设计得更小,从而缩小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1占用的空间;
(2)匀墨辊26与附着油墨的接墨辊25接触,匀墨辊26通过左右往复旋转,使油墨均匀附着在匀墨辊26外表面,匀墨辊26与没有附着油墨的接墨辊25接触,匀墨辊26通过左右往复旋转,使匀墨辊26外表面的油墨均匀附着在接墨辊25外表面,通过设置匀墨辊26,对上墨盒22流出的油墨进行调匀,并将油墨转移至接墨辊25,从而使接墨辊25外侧面上的油墨分布均匀,降低接墨辊25上单一位置上的油墨过多的情况,从而避免由于接墨辊25上的油墨分布不均匀,导致图案印板42上的部分浮雕凸面没有附上油墨,造成印刷图案不完整,以及不同位置的浮雕凸面附上的油墨量相差较大,造成印刷图案不同位置出现色差,从而有效提高印刷效果;
(3)印刷辊43、印板辊41和接墨辊25采用传动齿轮27传动连接,同步性和稳定性好,动力传输效率高,响应速度快;所述匀墨辊26与相邻的接墨辊25通过传动齿轮27传动连接或滚动接触,匀墨辊26通过传动齿轮27传动或依靠与接墨辊25接触产生的摩擦力驱动旋转,确保匀墨辊26和接墨辊25运动的同步性,另外,匀墨辊26与接墨辊25滚动接触,能使匀墨辊26对接墨辊25表面施加压力,使接墨辊25上的油墨均匀平铺在接墨辊25表面上。
参见图9,所述油墨供应机构2还包括舔墨机构,所述舔墨机构设置在上墨盒22和接墨辊25之间,所述舔墨机构包括舔墨辊3、第三转轴31和凸轮34;所述第三转轴31上设有第一复位件35、第一连接臂32和第二连接臂33,所述舔墨辊3对应所述出墨口23设置,且通过第一连接臂32设置在第三转轴31上,所述第二连接臂33抵压凸轮34外侧,所述第一复位件35用于使所述第三转轴31复位;所述凸轮34运动时,所述第三转轴31旋转使舔墨辊3在上墨盒22和接墨辊25之间作往复移动,将出墨口23流出的油墨粘附后转移至接墨辊25上。
上述舔墨机构结构简化,零部件数量少,便于安装和拆卸,容易更换易损件,通过凸轮34驱动舔墨辊3在上墨盒22和接墨辊25之间往复摆动,从而有效控制各接墨辊25之间传递的油墨量,响应速度快,可靠性强,且能节约油墨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参见图8,所述第三安装架21上设有传动件36和导向件39,所述导向件39对应所述凸轮34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架21外侧,所述凸轮34的轴心与导向件39的轴心连接,所述导向件39上设有曲线轨道390,所述曲线轨道390环设在导向件39外周;所述传动件36包括安装部37和摆动部38,所述安装部37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架21外侧,所述摆动部38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部37上,所述摆动部38一端可动的插入所述曲线轨道390内,另一端与所述匀墨辊26位于连接第三安装架21外侧的部分连接。
所述凸轮34运动时带动导向件39转动,导向件39转动并驱动摆动部38摆动,摆动部38连接匀墨辊26一端向自靠近第三安装架21的位置向远离第三安装架21的位置往复摆动,从而带动匀墨辊26作左右往复运动,通过采用上述设置方式,无需设置外部动力源驱动匀墨辊26运动,从而降低本实用新型的生产和运作成本,另外,匀墨辊26的周期性运动和舔墨机构的周期性运动一致,从而提高油墨供应机构2运作时其各部件运动的同步性,确保油墨供应机构2稳定向印刷组件供应油墨。
实施例二
参见图1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1用于印刷纸塑包装盒下端面。
本实施例的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1,包括油墨供应机构2和印刷组件,所述油墨供应机构2与所述印刷组件连接,油墨供应机构2用于向所述印刷组件提供油墨;所述印刷组件上设有图案印板(图中未示出),所述图案印板可附上油墨并形成印刷图案,所述印刷组件可与纸塑包装盒端面接触,将印刷图案印刷在纸塑包装盒端面上。
印刷组件包括支架4、印板辊41和印刷辊43,印板辊41可轴向转动的设置在支架4上,所述印刷辊43设置在可与印板辊41滚动接触的位置上,所述印刷辊53与所述印板辊41可同步转动;所述图案印板设置在所述印板辊41外侧,所述印刷辊43外侧设有印刷块44,当所述印刷辊43与所述印板辊41同步转动时,所述图案印板与所述印刷块44接触,使所述印刷块44上形成图案,所述印刷块44可将图案印刷到纸塑包装盒上。
支架4包括第一安装架51和第二安装架52,所述第二安装架52设置在第一安装架51上,所述印刷辊43位于第二安装架52上方,所述印板辊41设置在第二安装架52上,第二安装架52前端与第一安装架51上端活动连接,第二安装架52后端与第一安装架51侧部通过压力调节机构连接,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包括压力调节器53,所述压力调节器53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架52后端,另一端连接第一安装架51侧部。
第一安装架51与第二安装架52之间设有第一间距调节机构,第一间距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第一安装架51与第二安装架52之间的相对位置;第一间距调节机构包括链条(图中未示出)、第一转轴55和第二转轴56,第一转轴55和第二转轴56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51上,第一转轴55、第二转轴56端部设有调节齿轮57,两个调节齿轮57通过链条连接;第一转轴55为偏心轴,所述压力调节器53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架5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55,具体的,所述压力调节器53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架5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55的轴心。
所述第一间距调节机构的工作原理:第一转轴55的轴心靠近第一安装架51内端,通过拉动链条带动第一转轴55旋转,第一转轴55的轴心向第一安装架51侧部偏移时,第一转轴55通过压力调节器53推动第二安装架52向第一安装架51内端移动,印刷辊43和印板辊41两者的轴心距离缩短。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4与外部设备之间通过水平调节机构连接,所述水平调节机构包括滑轨71和滑动件72;所述滑轨71设置在所述支架4下部,所述滑动件72设置在外部设备上,所述滑动件72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71上;或者,所述滑轨71设置在外部设备上,所述滑动件72设置在所述支架4下部,所述滑动件72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71上。
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一的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1的另一种设置方式,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为印刷辊43设置方式不同,因此,未在本实施例中描述的实施例一中的其他结构可应用到本实施例中,将未在本实施例中描述的实施例一中的结构属于本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内。
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通过将印刷辊43设置在印板辊41下方或上方,即可使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1成为用于印刷纸塑包装盒上端面或下端面的装置,组装便捷,调整难度低,从而便于生产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快速调整,以适用于实际印刷需要,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生产人员也可同时使用上述两组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1,从而对纸塑包装盒上端面和下端面进行印刷,提高纸塑包装盒的美观性和识别度。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改进方案,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印刷组件的结构,以及设有若干个所述油墨供应机构2。
参见图11至图13,对用于印刷纸塑包装盒上端面的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1进行改进:其印刷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印板辊41和印刷辊43,两个印板辊41和印刷辊43平行支架4上端面的可轴向转动地设置在支架4上;两个印板辊41对应设置在印刷辊43前后两端。
当所述印板辊41设有两个时,其中一个印板辊41对应的第二安装架52通过第一转轴55与第一安装架51连接,另外一个印板辊41对应的第二安装架52通过第二转轴56与第一安装架51连接,此时,所述第二转轴56为偏心轴;当所述印板辊41设有N个时(N>2),第二转轴56设有(N-1)个,(N-1)个第二转轴56均为偏心轴。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轴56的轴心偏向位置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所述油墨供应机构2对应印板辊41设有至少两个,若干个油墨供应机构2分别为若干个印板辊41提供油墨。
通过设置多个印板辊41和多个油墨供应机构2,能使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1在纸塑包装盒端面印刷多种不同颜色的图案,以及印刷多种不同颜色的不同图案,从而能在纸塑包装盒侧面形成一个多色图画。
参见图14,其为对用于印刷纸塑包装盒下端面的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1进行改进的图示,改进部分与上述对用于印刷纸塑包装盒上端面的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1进行改进相同,此处不详细叙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1,设置有印刷组件,印刷组件上设有图案印板42,图案印板42在附上油墨并形成印刷图案,图案印板42在与纸塑包装盒端面接触时,图案印板42在纸塑包装盒端面印刷图案,从而实现了纸塑包装盒端面图案的自动印刷,提高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印刷设备的印刷效率,另外,当需要在纸塑包装盒端面上印刷色彩丰富、构图特别、标识高的图案,只需对油墨供应机构2上的油墨的种类进行调整,以及将印刷组件上的图案印板42更换成其他不同图案的图案印板42即可,操作简单方便,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墨供应机构和印刷组件,所述油墨供应机构与所述印刷组件连接,油墨供应机构用于向所述印刷组件提供油墨;
所述印刷组件上设有图案印板,所述图案印板可附上油墨并形成印刷图案,所述印刷组件可与纸塑包装盒端面接触,将印刷图案印刷在纸塑包装盒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组件包括支架、印板辊和印刷辊,所述印板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印刷辊设置在可与印板辊滚动接触的位置上,所述印刷辊与所述印板辊可同步转动;
所述图案印板设置在所述印板辊外侧,所述印刷辊外侧设有印刷块,当所述印刷辊与所述印板辊同步转动时,所述图案印板与所述印刷块接触,使所述印刷块上形成图案,所述印刷块可将图案印刷到纸塑包装盒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支架包括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设置在第一安装架上,所述印刷辊设置第一安装架上,所述印板辊设置在第二安装架上,第二安装架前端与第一安装架上端活动连接,第二安装架后端与第一安装架侧部通过压力调节机构连接,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包括压力调节器,所述压力调节器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架后端,另一端连接第一安装架侧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支架包括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设置在第一安装架上,所述印刷辊位于第二安装架上方,所述印板辊设置在第二安装架上,第二安装架前端与第一安装架上端活动连接,第二安装架后端与第一安装架侧部通过压力调节机构连接,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包括压力调节器,所述压力调节器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架后端,另一端连接第一安装架侧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架与第二安装架之间设有第一间距调节机构,第一间距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第一安装架与第二安装架之间的相对位置;
第一间距调节机构包括链条、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端部设有调节齿轮,两个调节齿轮通过链条连接;
第一转轴为偏心轴,所述压力调节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转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设有链条调节机构,链条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轮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有调节滑槽,所述第一安装架位于链条的轨迹的位置上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插入所述调节滑槽固定所述固定件,所述调节轮通过链条与两个调节齿轮联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印板辊设有至少两个,两个印板辊相对设置在印刷辊前后两端;
所述油墨供应机构对应印板辊设有至少两个,两个油墨供应机构分别为两个印板辊提供油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供应机构包括上墨盒、接墨辊和匀墨辊,接墨辊、匀墨辊设有若干个,所述匀墨辊可左右往复旋转;
所述上墨盒用于储存油墨,所述上墨盒上设有出墨口;
所述接墨辊用于接收上墨盒流出的油墨,并将油墨转移至匀墨辊或印板辊或另外的接墨辊,匀墨辊用于对油墨进行调匀,并将油墨转移至接墨辊,以使油墨均匀分布在接墨辊的外侧面;
印刷辊和印板辊通过传动齿轮传动连接,印板辊与对应的接墨辊通过传动齿轮传动连接,相邻的接墨辊通过传动齿轮传动连接或滚动接触;
所述匀墨辊与相邻的接墨辊通过传动齿轮传动连接或滚动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供应机构还包括舔墨机构,所述舔墨机构设置在上墨盒和接墨辊之间,所述舔墨机构包括舔墨辊、第三转轴和凸轮;
所述第三转轴上设有第一复位件、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舔墨辊对应所述出墨口设置,且通过第一连接臂设置在第三转轴上,所述第二连接臂抵压凸轮外侧,所述第一复位件用于使所述第三转轴复位;
所述凸轮运动时,所述第三转轴旋转使舔墨辊在上墨盒和接墨辊之间作往复移动,将出墨口流出的油墨粘附后转移至接墨辊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供应机构还包括第三安装架,所述上墨盒、接墨辊和匀墨辊设置在第三安装架上,所述第三安装架与第二安装架连接;
所述第三安装架上设有推顶块,所述推顶块位于印板辊在第二安装架的投影点和为印板辊提供油墨的接墨辊在第三安装架的投影点之间;所述第三安装架与所述第二安装架之间设有第二间距调节机构,所述第二间距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调节件与为印板辊提供油墨的接墨辊联动,所述第一调节件的伸缩端抵顶与所述推顶块;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与第三安装架连接,另一端连接为印板辊提供油墨的接墨辊,并对该接墨辊施加朝向印板辊的方向的压力。
CN201922352343.5U 2019-12-24 2019-12-24 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 Active CN211918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52343.5U CN211918010U (zh) 2019-12-24 2019-12-24 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52343.5U CN211918010U (zh) 2019-12-24 2019-12-24 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18010U true CN211918010U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26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52343.5U Active CN211918010U (zh) 2019-12-24 2019-12-24 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180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78743B (zh) 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
US3630146A (en) Interruptable inking cylinder and scraper blade forming open ended fountain trough
RU2559068C2 (ru) Машина клеевая-кромкозагибочная поворотная, работающая в прерывистом режиме и предназначенная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металлических крышек большого размера и разной формы
CN103662226B (zh) 一种塑料杯的贴标机
CN211918011U (zh) 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装置
CN211683999U (zh) 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单元
CN211918010U (zh) 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
CN211918012U (zh) 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
CN101668635B (zh) 刮墨刀系统、印刷单元和照相凹版印刷机
JPH07506777A (ja) エンクローズされた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を有する交換可能なインカー
CN110978742A (zh) 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装置
CN209426383U (zh) 印刷可见内容的喷绘裁切一体机
CN210082646U (zh) 一种全自动多功能多色丝印烫金一体机
CN210309512U (zh) 一种纸板自动印刷机构
CN210591069U (zh) 一种用于uv打印机的升降机构
CN104191821B (zh) 双喷头写真机墨栈
CN108099386B (zh) 一种硅胶管的印字装置
CN113733731A (zh) 一种鞋跟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CN102806768B (zh) 电子产品原资材自动纳印设备
CN215283947U (zh) 一种自动调节的环保纸箱印刷装置
CN206510561U (zh) 单色凸版胶袋印刷机
CN209493110U (zh) 一种印刷机械的水平传送的入纸装置
CN215551802U (zh) 一种酒盒顶部旋转烫印设备
CN201026719Y (zh) 制版印刷一体机压印机构
CN211416632U (zh) 一种用于原纸印刷的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Plane pattern printing unit of paper plastic packaging box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2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3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Foshan branch

Pledgor: FOSHAN BESURE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09713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10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3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Foshan branch

Pledgor: FOSHAN BESURE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09713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F1-f5, f8-f11, No.5, Yongye Road, Yundonghai street, Sanshu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10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Bish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F1-f5, f8-f11, No.5, Yongye Road, Yundonghai street, Sanshu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100

Patentee before: FOSHAN BESUR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